『壹』 占据这两块地,美国就能独霸东北太平洋海岸线,美国为何不占
美国不是不想,只没得那个能力而已,占据阿拉斯加海岸线和美国本土太平洋海岸线就能独霸!一是打不过加拿大。美国和加拿大都曾是英国殖民地,南北战争后美国就被加拿大打服了,不敢造次。
另一部分是美国本土太平洋海岸线,也就是美国西海岸,具体范围从北纬31度附近到北纬49度。可见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之间只隔了7个纬度,而这7个纬度就是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如果当初美国占据这块土地,美国的太平洋海岸线就能连为一体,从北纬70度一直到北纬31度,跨越39个纬度。若如此,美国就能和智利一样长,智利的南北跨度为南纬18度与57度,也是39个纬度。不过智利已经达到了极限,而美国还有机会变得更长。
『贰』 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城市
俄罗斯远东地区太平洋沿岸主要城市:
濒临日本海方向: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纳霍德卡、福基诺、大卡缅、奥尔加等
濒临鞑靼海峡方向:苏维埃港、瓦尼诺等
萨哈林岛:南萨哈林斯克、诺格利基、弗兹莫里耶、科连多、奥哈等
千岛群岛:晃筵岛(大洋城、拜科沃)等
堪察加半岛濒临鄂霍次克海方向:利钦斯基、基赫奇克、帕拉纳等
堪察加半岛濒临白令海、太平洋方向: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艾利左沃、帕拉通卡等
远东大陆濒临白令海方向:阿纳德尔等
『叁』 2013年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初中地理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简介:初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万门、学科、诸葛)合集。
『肆』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哪几个属于太平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属于太平洋。
我国大陆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拥有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共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
毗邻中国大陆边缘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互相连成一片,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以上四海域因紧邻中国大陆,属于中国的近海,是中国的四大海域,又被称为“中国的邻海” 。
(4)半岛太平洋电影城扩展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东海及南海海域是与波斯湾、墨西哥湾齐名的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海洋中生物物种是陆地物种的三倍。
能为人类提供1000倍于现有耕地所能提供的食物,是未来人类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铀、钴、镍、锰和稀有元素的储量分别为陆地探明储量的数十倍至7000倍不等。
另外,海洋中的潮汐、温差、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达1500亿千瓦。而一旦受控核聚变技术开发成功,一升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氖就能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这些宝贵的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伍』 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各有哪些岛屿和半岛
仅凭个人记忆,更详细资料请看世界地图!未注明的岛自己也忘记类型
大西洋:冰岛(火山岛),法罗群岛,不列颠群岛(含舍得兰群岛 西兰岛等,大陆岛),日德兰岛(大陆岛),马耳他岛,科西嘉岛,撒丁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亚速尔群岛(火山岛),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百慕大群岛,格陵兰岛,八分岛,纽芬兰岛,加勒比群岛(含英属处女岛、美属处女岛、向风群岛、背风群岛等一系列珊瑚岛),阿松桑群岛,圣赫勒拿群岛,马岛,南舍得兰群岛,南桑维奇群岛,火地岛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波罗本拟撒半岛、安娜陀利亚半岛、克里米亚半岛、布列塔尼半岛、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巴大哥尼亚半岛(和太平洋共有)、南极半岛等。
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环礁)、梅拉尼西亚群岛(环礁)、魄力尼西亚群岛(含夏威夷、复活节岛等火山岛和库克群岛、社会群岛等环礁)、新西兰南北岛(大陆岛)、伊利安岛、大小巽他群岛(火山岛)、吕宋岛、棉兰老岛、台湾岛、海南岛、日本列岛(以上3个都是大陆岛)、千岛群岛、库页岛、济州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火山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上4个都是珊瑚岛)、塔斯马尼亚岛、阿留申群岛(火山岛)、大堡礁(珊瑚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等。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堪察加半岛、加利福尼亚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洋共有)、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等。
印度洋:塞舌尔群岛、马达加斯加岛(这2个都是大陆岛)、锡兰岛、马尔代夫群岛、差戈斯群岛(这2个都是珊瑚岛)、安达曼群岛、尼可巴群岛、圣诞岛、明达威群岛、科科群岛、可科斯群岛、毛里求斯岛、留尼旺岛、凯尔盖朗岛等。
索马里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等。
北冰洋:新地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等。
『陆』 查资料简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底地 形单元的主要特征及异同
我赌你是张达的学生,,最不济也同是地大学生。下面的资料我也是复制粘贴的,不过已经整理好了,直接剪走就可。
太平洋海底
太平洋的海底地貌起伏较大。在太平洋东部。有一条大洋中脊和纵贯南北的海底山岭,约占太平洋面积的35%.大洋中脊是巨大的弧形,北从阿留申海盆开始,经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加拉帕戈斯群岛,与东太平洋海区相连,再向西与印度洋中脊系统相接。它的北段被美国太平洋沿岸大陆所淹埋,南段是比较明显的东太平洋海岭。大洋中脊是一种巨型构造地带,被一系列与纬度线平行的长达数千千米的断裂带所切割。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条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雄伟的海底山脉.北起堪察加半岛,经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至上阿莫士群岛,绵延一万多千米,把太平洋分成东西两部分。在这条中太平洋山脉以西,除有西北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南太平洋海盆外,还有一片繁星般分散的海底山。这些海底山有的沉没在深海中,有的耸立于海面之上成为岛屿。夏威夷岛就是中太平洋海底山脉中的一些山峰.它们从5000多米深的海底升起,加上岛上的主峰高出海面427O米,绝对高度达9270多米,超过了陆地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见,海底山的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中太平洋山脉以东,除北太平洋海盆、东太平洋海盆和秘鲁~智利海盆外.还有辽阔的东太平洋高原和阿尔巴特罗斯海台等。
有趣的是,太平洋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中央地带,而是在西部的大陆架地区。在这个地区,有一系列巨大的岛弧和海沟带。岛弧和海沟紧挨在一起.构成地球表面起伏最剧烈的地带,地形高差达 15000米。在岛弧内侧与大陆之间是一系列边缘海,岛弧外侧紧挨着深达的海沟.其中深度超过一万米的有 4个,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就分布在这里。
在太平洋东部、南北美洲沿海一带,没有岛弧,只有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10多个。其中秘鲁一智利海沟逶迤近长达5900千米,是世界海洋中最长的海沟。太平洋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海沟,约占太平洋底总面积的10%。
大西洋海底
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西洋海岭。它从冰岛海岸起向南延伸,穿过大西洋南部,直到南极洲附近.南北全长达15000千米。海岭走向与大西洋的表面形态基本一致,也略呈“S”型。海岭宽度一般在1500~2000千米,约占大西洋总宽度的1/3。高度一般在200~4000米。海岭的中央地带最高,也最陡峭,山峰距海面只有1500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成为高峻的岛屿,如亚速尔群岛的山地,从海底升起高出海面 2000多米。沿着大西洋海岭的脊部有一条非常陡峭深邃的大裂谷,深度达 2000米,宽30~40千米,长1000多千米。它是地壳的一个大裂缝。海岭由许多横向断裂带切断,这些断裂带在地貌上表现为一系列海脊和狭窄的线状槽沟。其中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罗曼在断裂带,全长350千米,深达7864米。是沟通东西两部分大洋底流的主要通道。它把大西洋海岭明显的分为南北两部分。
大西洋海岭和洋底高地分割了海底,在其东西两侧各形成了一系列深海海盆。东侧主要有西欧海盆、伊比利亚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几内亚海盆、安哥拉海盆和开普顿海盆。西侧主要有北美海盆,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在大西洋的南部,还有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一般深度在5000米左右,中央很宽广,比较平坦,盆地中堆积着大量的深海软泥。在这些海盆之间,又有几条岭脉、高地突起,有的出露水面形成岛屿。如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等。这些海盆约占整个大西洋底面积的1/3。
大西洋边缘地区的梅底地获十分复杂,有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起(海台)、海底峡谷、水下冲积锥和岛弧海沟带。大陆架面积仅次于太平洋的大陆架面积,为620万平方千米。约占大西洋总面积的8.7%。大陆架宽度变化很大。他几十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如几内亚湾沿岸、巴西高原东段、伊比利亚半岛西侧的大陆架,都很狭窄。一般不超过50千米;而在不列颠群岛周围,包括整个北海地区,以及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以东的大陆架,宽度常达1000千米左右。大西洋的大陆坡,各海域也不相同。沿欧、非洲的陡峻狭窄,沿美洲的较宽较缓。在大西洋海底大陆坡和深海盆之间,分布着一些大陆隆起,较大的有格陵兰一冰岛隆起、冰岛一法罗隆起、布茵克隆起和马尔维纳斯隆起。在格陵兰岛与拉布拉多半岛之间的中大西洋海底峡谷和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刚果河、莱茵河等河流河口附近.分布着一些半锥状的水下冲积锥,规模一般只有数百平方米。此外,大西洋还有两个岛弧海沟带,即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双重岛弧海沟带和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的岛弧海沟带。其中大安的列斯岛弧北侧的波多黎各海沟,长达1550千米,宽120千米,深达8648米,是大西洋的最深点。
印度洋海底编辑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布着“入”字形的中央梅岭。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和南极一澳大利亚海丘组成的,三者在罗德里格斯岛交汇。中印度洋海岭是中央梅岭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岭脊组成,一般高出两侧海盆1300~2500米,个别出面海面形成岛屿,如罗德里格斯岛、阿姆斯特丹岛等。中印度洋海岭向西北叫阿拉伯一印度梅岭,再向西延伸进入亚丁湾,与红海和东非裂谷系统相连。西印度洋海岭是中央海岭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连,经爱德华群岛后,称为大西洋一印度洋海丘,与大西洋海岭南端相连。南极一澳大利亚海丘是中央梅岭的东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岛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连。印度洋中央梅岭由一系列平行于中脊轴的岭脊组成,岭脉崎岖错杂,宽度最大的达1500千米,其间还分布着许多横向的断裂带。
“入”字形的中央海岭,把印度洋分为东部、西部和南部三大海域。东郊区域被东印度洋海岭分隔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亚海盆和南澳大利亚海盆。这些海盆都比较广阔,海水较深。西部区域海岭交错分布,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马里海盆、马斯克林海盆、马达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这些海盆面积较小,海水较浅。南部区域地形较为简单,有克罗泽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极东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一般深度为 4500~5000米。
印度洋周围浅海区域大陆架面积为230万平方千米,约占印度洋总面积4.1%,是四个大洋中大陆架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洋。而且大陆架普遍比较狭窄,只是在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澳大利亚北部、马来半岛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边缘的大陆架宽度较大一些。大陆坡也不宽,但有一些大陆隆起以及水下冲积锥。主要的大陆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台、莫桑比克海台、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台等。水下冲积锥主要分布在恒河和印度河人海口附近地区。此外,印度洋底还有一个岛弧海沟带,它自安达曼群岛以西,到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以南,是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沟长4500千米,深达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点。
『柒』 全球可分为哪6大板块及它们的分布
六大板块
六大板块: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亚欧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 (包括中南半岛,不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 美洲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 六大板块示意图基本被大洋盘踞的板块:太平洋板块 各大板块是不断移动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结果:地壳受挤压形成山脉和谷底,地壳受拉张形成裂谷挤压和拉张使地壳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海陆变迁。 板块交界处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捌』 找出太平洋西岸的四大海域
渤海(内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具体位置在北纬37°07′~41°0′、东经 117°35′~121°10′。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遥相对峙,像一双巨臂把渤海环抱起来,岸线所围的形态好似一个葫芦。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海峡口宽59 海里,有30多个岛屿,其中较大的有南长山岛、砣矶岛、钦岛和皇城岛等,总称庙岛群岛或庙岛列岛。其间构成8条宽狭不等的水道,扼渤海的咽喉,是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地势极为险要。渤海古称沧海,又因地处北方,也有北海之称。渤海的面积较小,大概只有9万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水深25米,渤海的总容量不过1730立方公里。渤海沿岸水浅,特别是河流注入地方仅几米深;而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渤海水温变化受北方大陆性气候影响,2月在0℃左右,8月达21℃。 严冬来临,除秦皇岛和葫芦岛外,沿岸大都冰冻。3月初融冰时还常有大量流冰发生,平均水温11℃。由于大陆河川大量的淡水注入,又使渤海海水中的盐度是最低的(仅30‰)。渤海沿岸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上带来大量有机物质,使这里成为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的天然渔场。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它像一个斜置的葫芦,头枕东北平原,坐落在华北平原之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就仿佛是巨蟹的一对大螯,一左一右紧紧地环抱着它,仅留下长105千米的渤海海峡中的几个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造成了几乎是封闭之海的态势。它是一个深入大陆的浅海,渤海的成分、水温等许多方面,深受大陆的影响。远在2亿多年前,渤海及其周围地区,原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陆地。后来,由于地壳活动增强,这里就慢慢地沉下去了。葱笼茂密的原始森林先成了盆地,后又成了湖泊,距今7000万年到240万年时,沉降运动突然加剧,它才变成了渤海。由此可见,渤海是从大陆脱胎而出的海洋。
黄海中国区
黄海的西区是中国领海,黄海的东区是朝鲜半岛的领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南以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流入的各河携带泥沙过多,近岸海水呈黄色,故名。全部为大陆架,
平均深度44米,中央部分深60-80米,最大深度140米。盐度平均为31-32‰。表水温度夏季为25℃,冬季为2-8℃。透明度南部15米左右,沿岸3-5米。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西海岸曲折,多港湾岛屿。著名渔场,盛产黄鱼、刀鱼等。制盐业发达。出了渤海海峡,海面骤然开阔,深度逐渐加大,这就是黄海。黄海因为古时黄河水流入,江河搬运来大量泥沙,使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海水透明度变小,故呈现黄色,黄海之名因此而得。黄海是我国华北的海防前哨,也是华北一带的海路要道。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黄海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最深处在黄海东南部,约为140米。海洋学家按照黄海的自然地理等特征,习惯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北黄海是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域,海域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岛西南侧,为86米。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北的椭圆形半封闭海域,称南黄海,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公里,南黄海的平均水深为45.3米,最大水深在济州岛北侧,为140米。黄海的水温年变化小于渤海,为15℃~24℃。黄海海水的盐度也较低,为32‰。黄海寒暖流交汇,水产丰富,特别是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势平坦,面积宽广,适宜晒盐。例如,著名的长芦盐区,烟台以西的山东盐区以及辽东湾一带都是我国重要的盐产地。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越过渤海海峡往东再往南去,半封闭的黄海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比渤海大而深的海域。黄海长期以来就是黄河的归宿,黄河等河川把数不尽的黄褐色泥沙注入黄海,使它成为世界上接受泥沙量最多的陆缘海。黄褐混浊的泥沙与蓝色透明的海水混在一起,百里海疆因而变成一片微黄,黄海因此得名。如今,黄河虽已改道奔向渤海,但历史遗留的痕迹是不易磨灭的。何况黄河水现在仍然要经由渤海间接地流到黄海来,黄海的微黄面貌就更不容易改变了。黄海虽比渤海开阔,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大陆的环抱。6000万年到7000万年前,黄海地区也是一片辽阔的陆地,它也经过了先成盆地,后变湖泊,再慢慢演变成海洋的过程。之后有一段时期,由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黄海的海底又曾重见天日,成为平原,那时原始人类早已出现,并发展到使用新石器的阶段,大片的海洋裸露成陆地,成为他们的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场所。
东海中国区
东海有中国区域、琉球国(日本托管而非日本领土)区域、日本区域、韩国区域。东海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多为200米以下的大陆架。盐度为31-32‰,东部为34‰。海水温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温在20℃以上。世界著名渔场之一,产大黄鱼、小黄鱼、刀鱼、墨鱼等。
位于黄海的南面。色泽绚丽,风光秀美。在它的东南部,巨大的黑潮暖流从太平洋奔腾而入,沿着琉球群岛的西北侧蜿蜒而上,仿佛给东海披上了一条蓝色的彩带。这色彩是黑潮水特有的象征,它温度特别高,盐度特别大,水质却十分贫瘠,生物极其稀少,故而显出蓝黑色的外貌,并赢得了黑潮的称号。在东海的西北部,滚滚长江从大陆倾泻而来,把混浊的泥沙水向海中尽情地扩展。东海中央海域,由于黑潮和长江泥沙的共同作用,因而颜色一片青绿。散布在海面上成百上千的岛屿,曲折的海岸,高耸的悬崖,这一切都把东海打扮得分外妖娆。
南海中国区
南海的九段线内是中国南海,线外有很多国家。
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近代有人从英语South China Sea翻译为南中国海,但中国仍采用南海作官方名称。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则称之为南中国海。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普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我国最南边的普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这要广州到北京的路程还远。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水产丰富,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
南海又叫南中国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南海的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处却有5567米。如果把座南岳衡山叠起来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头离水面还有近700米的距离。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它们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这些岛碓总称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黄岩岛。东沙群岛有着丰富的水产,如海龟、墨鱼和海参等。西沙群岛是一个鸟儿的世界,岛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鸟粪,可以作肥料。中沙群岛和其他群岛不同,还是一群没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碓。南沙群岛是南海中面积最大、岛碓最多的群岛,属海南省管辖;它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南海是一个丰饶的渔场,海中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墨鱼、海龟、红鱼等。其中的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资源。这里的鱼类从不游往外国的海域,似乎恋着自己的家乡,因而有"中国家鱼"的美称。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
从东海向西南看,越过水流湍急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晶莹碧透的南海。南海北接我国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是我国一个最大最深的海洋。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南海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海洋。南海不像渤海、黄海那样为陆地所环抱,它比东海更开阔,有许多海峡联系着周围的汪洋大海,海水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
望采纳
『玖』 中国在太平洋有那些属于中国的岛屿(有主权的)
1、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广东汕头市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由东沙岛、东沙礁和南、北卫滩等组成。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潮汕渔民又称为月牙岛,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仅6米,由珊瑚为主生物碎屑堆积而成。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由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管辖
2、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又称“旅大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在辽宁省东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渤海之间。整个半岛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北部的本溪连山关至南端的老铁山角,长达340千米,北宽150千米,面积2.94万平方千米,向南渐窄,南端为大连港。
3、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战略要地。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
4、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Xisha Islands or Paracel Islands,亦称帕拉塞尔群岛),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构成,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于中建岛。
5、渤海海峡
从具体位置上来看,渤海海峡东连黄海,西接渤海,是渤海的唯一出口,所以被称为“渤海咽喉”。由于渤海西侧是我国首都北京和工业重镇天津地区,因此又被称为“京津门户”,是中国北方海防战略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