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昌县的文化教育
教育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40所,人园幼儿为3986人,人园率为30.8%;机关、厂矿、学校、街道和农村学校办有学前班102个,人班儿童4792人。
全县有小学316所、1884个班,在校学生7.25万余人,普及率为98.6%,初步形成以中心小学为骨干、全日制小学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初等教育网。入学率为98.75%,巩固率为98.9%,毕业率为99.02%,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要求,为全省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之一。
全县有初中52所,在校学生2.51万余人,普及率为73.04%;有高中8所,在校学生5577名。
1985年,县中小学教职16178人(内含专任教师5158人),比1949年增长6.4倍。
根据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精神,1985年全县办有农业中等学校5所,设14个专业31个班,连同县技工学校、电视中专班在内,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达2344名。
据1950年统计:全县文盲14.0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经采取“农闲读书、农忙停课”等办法,青壮年文盲逐步减少。至1978年,又以“集中突击、分散巩固”的措施扫盲,1983年实现无文盲县。为达到“科学兴农”的目的,全县开办农民夜校8所、农民技校9所、农业中专2所,共有学员1.13万人。
县先后办有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函授大专、行政干部文化班和粮食、供销社、商业、农机职工学校,以脱产学习为主,讲授专业知识。其中商业系统办有文化补习班、技工培训班、职工中专班和电大教学班,参加学习人数占系统职工总数的54.2%,被评为全县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并出席武汉市成人教育表彰会。
1984年,武昌县电大工作站开办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281人,参加电大自学收听生613人。1985年参加自学考试462人,共获736门课程单科结业证。 科技50年代,县科技以科技宣传、科技试验、破除农业生产陋习为主,成立县科学普及小组,并创办《农林技术》小报,推广农林新技术,被列为全省科技推广先进县之一。1959年县科技委员会成立。1960年各区建立农技站,开展科研活动。1985年,全县设有农业科学研究所、水产科研所等科研单位12个,共有科技人员55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5%,其中有科技职称的1989人(含中级职称93人,助理级340人,技术员级1556人)。各乡(镇)村企业建有示范、推广技术小组284个,还有科技示范户3188个。
1950~1985年,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项目有234个,工业技术革新改造、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的主要项目有210个,医疗卫生科技研究项目有184个。1977~1985获科技成果共308项,其中农业182项、工业73项、医疗卫生29项、其他24项。在科技成果中,获国家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级17项、市级19项。
1984年后,县科技人员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有500多篇,其中选录入科技论著有40篇,在市以上学会、协会获奖论文有14篇。 1985年,全县有文化馆、站23个,辟大型宣传橱窗25个,刊出壁报95期,登先进典型照片1068张,先后举办各种实物图片展览1980次。组建业余剧团180个、文艺宣传队23个。以文化馆、站为阵地,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壁报、漫画、幻灯、群众演唱等形式,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1982年,县辖安山文化中心站获全县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和湖北省群众文化生活先进单位奖。
县图书馆和文化站图书室有35处。1985年县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杂志119种、报刊24种,定期开放,借阅图书;并经常开展振兴武昌读者报告会、图书评论会、读者联谊会、故事比赛和书画竞赛等活动。
1980年后,县新华书店以发行专业书籍和课本为主,并开展征订购销业务,专人下乡送书上门,图书发行量逐年递增。1985年,全县有新华书店1个、金口门市部1个、乡镇发行站111个,发行图书1983万册。
县城有电影院、剧院各1座,连同乡、镇影剧院共17座,放映队69个(其中厂矿办27个、乡办14个、村办16个、个体办12个),共有2.22万个座位。1985年,全县电影放映计工作日1864个、3631次、观众170万余人次。
县楚剧团有演职员60余人,先后演出《秦香莲》、《夺印》、《赵五娘》、《杨门女将》等剧目。1977年,相继集体创作现代剧《风卷残云》、《桃山新苗》和《不称心的女婿》3剧,在城乡演出1652场,观众达17万余人次。《不称心的女婿》参加省市汇报演出,荣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和演出百场纪念奖。
县传统表演艺术项目还有湖北大鼓、相声、渔鼓、快板等。
县广播局辖有乡、镇播放站23个,行政村广播室81个。县至各乡镇广播专线有288.95公里,乡镇自设专线有1877公里,共有广播喇叭6854只,农村广播网大体形成。县广播局两度被评为省、市系统先进单位。1985年9月,县电视台和广播调频台试播成功,自此,全县80%农村当天均能收听收看到县台转播的节目。 1985年,全县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麻疯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建所、县血防站6个卫生机构,其中3所医院共设病床270张;有乡镇卫生院23个,设病床552张;有中心保健站8所,农村合作医疗站416个(其中村办或集体办69个、乡镇办6个、联办或个体办316个、其他25个)。全县尚有企业医疗机构41个,设病床180张。
1957年武昌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1985年5月起,建立乡、镇体委23个,并设有田径、篮球、信鸽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等体育机构。
1985年,全县有中、小型体育场171个,占地5万平方米;有灯光球场3个,举重房1个,足球场3个,排球场18个。县城辟有露天灯光球场,设13级看台,可容观众0.2万人;建体育楼1座,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内设乒乓球训练房、棋类比赛室等。
中、小学设体育课,坚持早操、课问操、眼保操和课外活动。1956年实行劳卫制,初、高中达标的有1544人,占学生总数的7.3%。1975年,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到1983年,小学应测2.05万人,实测1.46万人,合格1.03万人,达标率50%;中学应测2.55万人,实测1.81万人,合格1.17万人,达标率459/5。1985年,学校组建不同级别与项目的运动队20个,其中县级训练点5个。1980年,创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1所,后改为县重点业余体育学校,设射击、体育各1班。
除传统项目武术之外,群众体育活动常见的有扳手腕、抵棍、游泳、跳绳、拔河、下棋、钓鱼、举石锁、竖石磙、踢毽子,以及春节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等游戏活动。解放后,现代体育项目逐渐在农村兴起,1954年有纸坊、金口、流芳等地农民篮球队与县直属机关职工代表队比赛。之后,农民经常组队参加球类、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竞赛。
县内职工业余体育活动以篮球、乒乓球、游泳、长跑和棋类等项目为多。1970年,县职工代表队首次参加咸宁地区篮球比赛,男队获冠军、女队获亚军;1978年,县业余游泳队参加武汉市横渡长江活动,男女队员均顺利渡过长江,有两人分别获第三名和第十九名;1982年县职工男子篮球队先后出席省、市、地区举行的运动会11次,获冠军2项、亚军3项。
1950~1985年,全县举办运动会72次,其中学生运动会36次;并组队参加地、市运动会32次,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活动5次,均有项目获得好名次。1963年,在全国青少年射击通讯赛中,男子组周少柏获三项卧射第一名;1982年,在湖北省中学生射击赛中,县流芳岭队获第一名,破省纪录。1983年5月,湖北省青少年田径赛在武汉举行,县队被评为一级运动员的有21人,并输送运动员6人。
Ⅱ 紫金县的经济
2014年,紫金县地区生产总值104.96亿元,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税收收入增长16%。 紫金工业起源早,明代已有采矿、炼铁、铸锅、陶瓷、造纸、印刷、缝纫、食品等手工行业。清代至民国初期,手工业者和工场作坊增多。解放前夕,货币贬值,物价暴涨,一些工场生产萎缩,甚至歇业关闭。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县有国营企业14家,公私合营企业8家,生产合作社(组)68个,工业总产值115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8年“大跃进”期间,盲目发展工业,尤其炼铁工业。因脱离实际,不少工厂建起后,无法正常生产,很快被迫停产、下马,使全县工业生产处于徘徊起伏状态。1960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简称“八字”方针,下同),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工业逐步恢复和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少企业受到干扰,但由于广大干部职工竭力抵制,工业生产曲折发展。1968年后,为适应支农和战备需要,兴建一批化学、建材、食品等国营、集体和社办企业,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1979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国营、二轻工业稳步上升,乡镇和个体工业迅速发展。全县有采矿、冶炼、化学、建材、陶瓷、机械、造纸、印刷、电力、缝纫、炮竹、食品、粮食加工、竹木制品等10多个行业,500多种主要产品。198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4292家。其中国营企业58家,集体企业124家,村和个体企业4110家,工业总产值1.13亿元,比1949年增长34.3倍,比1978年增长135%,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分别占总产值的36.3%、22.7%、41%。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10.9%提高到35.9%。
最早兴办的紫金县黄龙实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位于敬梓镇柑坑村。该公司生产的“三谷围”客家黄老酒,2002年被深圳市酒类专卖局、深圳市商报社联合评为“深圳人最喜爱的黄酒第一名”,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香港等地。此外,该村生产黄老酒企业还有双龙酒厂,生产“柑坑”牌糯米酒;金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客黄老牌”黄老酒。。 明清时期,本县实行传统的科举教育制度,至清末先后设有公、私立书院4所,蒙馆、经馆等私塾近400所,以《四书》、《五经》为必读教材,为封建社会培养忠君孝亲的人。戊戌变法维新后,“效法西洋,研究科学”,废科举,创办中小学堂,至清末,先后办有乐育中学、乐育小学、县初等师范学堂和高初两等小学堂。
民国初年,学堂改学校。以“传授新知识灌输爱国思想”为本旨,取缔私塾,兴办学校。其时因军阀混战,社会经济萧条,办学经费困难,学校发展缓慢,到民国9年(1920年),地方自筹资金兴办的私立小学仅有96所,学生只有2752人;教会办有小学9所,学生有1100多人。民国15年,县城创办紫金县立初级中学,全县先后增办9所县立小学。民国25年起,省直接拨款先后办有短期小学19所。民国29年,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推行义务教育,严令乡办中心小学、保办国民学校,强令适龄学童入学,教育事业比前发展。民国37年(1948年),全县有完中2所、师范1所、初中4所,学生1331人;小学263所,学生19170人。中小学生数仅占全县总人口的9.7%。教育经费多由地方自筹,经费短缺,教师待遇微薄,校舍破陋,设备简单。
建国后,人民的经济生活得到改善,迫切要求文化翻身。各乡、村按照新民主主义办学方针,设校办学,向工农开门,男女适龄学童纷纷入学,并由各小学举办夜校,供男女文盲学习文化,出现了大办教育的新局面。1952年秋,政府接管全部学校,私立改为公立。1954年起,学习苏联经验,改革教学。1958年,贯彻中央提出的“公、民办两条腿走路”方针,增办4所中学、15所农业中学和300个小学民办班;师生参加“全民炼钢”,停课劳动。1961年,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整顿教学秩序,调整学校布局,改革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教师受批斗,学校由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1969年在“读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下,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公社中学改办高中,缩短了学制,改变课程与教材,取消考试和升留级制度;1975年后,强调参加生产实践,学屯昌,大种甘薯,参加社会劳动,以劳动代替教学,致使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80年代,本县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待遇,发动群众集资修建校舍,充实设备,重视幼儿教育,普及小学教育,加强专业教育,开办函(刊)授教育,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8年统计,全县有小学336所,学生84045人;中学31所,学生205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98.59%和98.4%,中小学学生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6.78%;幼儿园16所,学生1431人;小学附设学前班398班,学生15614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学生800人;职工业余学校4所,学员707人;电视大学1所,学生300人;农民业余教育班569班,学员21358人。各类学校教职员共5276人,其中民办教师1335人。
到201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99所,在校学生138019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所,完全中学7所,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16182人;初中29所,在校生43861人;小学327所,在校生65428人;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1610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生147人。全县中小学校在岗教职工761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4124人,初中教职工2506人,高中教职工813人,特教教职工2人,幼儿教职工567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规范化中小学16所。 县文化历史悠久,经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1处,以及林田北宋古墓、白水磔宋代古窑遗址、南岭文天祥大忠庙等文物,都反映了前人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发展。建县后,明清的文学创作以诗词见长,有钟丁先、刘名载、林凤冈、邓缵先等人的佳作流传于世。民间有舞狮、舞龙、舞春牛、舞纸马和山歌演唱等艺术流传。清末,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朝戏。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县人刘尔崧、刘琴西、赖炎光等创办《紫金山小报》和《救国周刊》,宣传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抗日战争时期,县属各区的青年抗敌同志会,各中学、县立小学成立剧团或歌咏队,共产党人潘祖岳等人组织话剧团,宣传抗日救亡,推动了本县文化发展。
建国后,紫金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民众教育馆,相继建立县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队(院)、花朝戏专业剧团等单位,文化事业有较快发展,业余文艺活动较为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许多文艺工作者受批判、各种文化团体被封闭,大量图书流失,电影只放革命样板戏和新闻纪录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新的生机,文化事业单位和设施不断增加。到1988年,有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刘尔崧纪念馆、影剧院、档案馆、新华书店、电视调频转播台、广播电视台和专业剧团等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基本形成,所有乡镇均有文化站、电影院(场、队)和广播电视站。全县广播、电视覆盖面积达85%以上,图书年发行量179.3万册,图书馆藏书2.8万册,年借出量4万册次;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
载至2010年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 中草药资源丰富,民间很早就用中草药医病治伤。明清时期,县城和集镇已有私人开业行医,农村缺医少药,疫病流行频繁。清末,西医始由基督教会传入本县。民国14年(1925年)起,县内陆续开设私营西医诊所,开办县平民医院。但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
1952年县始设卫生科,主管县卫生行政工作,并设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坚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大力挖掘社会技术力量,培养各类医务人员,卫生医疗队伍不断扩大,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充实,并采取中西医结合和防治结合的办法防治疾病,医疗技术不断提高。70年代,农村全面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公社卫生院的技术力量、医疗设备发展较快。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本县医疗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医疗设备配套日趋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1988年,全县有县属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23间,村医疗站(室)422个,各类医务人员1303人(不包括乡村医生344人、卫生员150人),有病床658张。按人均计算,每万人有医务人员21人,比1951年每万人1.75人增长11倍;病床数比1951年的25张增长25.3倍。
到2010年,全县有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7个,镇级卫生院20个,在职人员1940人,离退休人员635人。在职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2人,占87.7 %。其中副主任医师36人,主治(管)医师117人,师级508人,士级952人。全县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280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278人,执业护士385人,本科55人,大专学历451人。
Ⅲ 天等县的社会事业
1958年成立天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全县科技工作。下设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初配员1人,1981年增到4人,1980年全县11个公社镇配科技助理各1人,1985年13个乡镇各配1人。
其他科技机构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种子公司、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植物病虫检疫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经济作物站、蚕种站、农业科学教育站、洞宁玉米良种繁殖场、三北水稻良种繁殖场、茶叶研究所、农机安全管理站、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兽医防疫检疫站、水产技术工作推广站、水产养殖场,乡镇畜牧兽医站等。
民国37年至38年1948年至1949年,龙茗、镇结、向都3县有科技人员21人。50年代末全县有科技人员9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农牧技术人员30人,卫生技术人员62人;60年代有科技人员3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1人,农牧技术人员103人,卫生人员202人。1985年全县工程、农业、卫生、经济、会计、统计、体育、新闻、播音、图书档案资料和艺术11个系列的专业技术干部共1509人。经职务职称评定,定为中级职称的25人;属助理工程师级的177人;技术员一级的306人;未定技术职称的1001人。 清光绪末年,各土州设学署,置学正1人。宣统元年1909年为学务公所。民国5年1906年为劝学所,置所长1人,劝学员4人,劝导各地设立学校。11年为教育局,置局长1人,督学2人,事务员2至3人,书记1人。22年为第三科,置科长1人,科员、督学、办事员各若干人。各乡设辅导主任1人属中心小学编制,督导各村校教学。1950年,3县设教育科,后为文教局、教育局。
1955年9月,教育科下设教研室,配教研员4人;1963年配主任1人,教研员8人中学组2人,小学组4人,幼教组2人,农民业余教育专干1人,大专、中师函授各1人。1985年配主任1人,副主任2人,教研员7人中学组2人,小学组4人,幼教1入,招生办公室专干1人,信访1人,资料员1人,仪器管理员1人,文印2人。1957年,各区设教育辅导员1至2人。1960年增设业余函授教师2人,会计员1人,“文革”期间撤销,1976年复设,1978年称辅导站,1985年配站长、副站长各1人,文化辅导员1至2人,农民业余教育专干、会计员各1人。
解放后,1953年起改春秋两季招生为秋季一次招生,改学期升留级制度为学年升留级制。“文革”期间,取消考试制度,实行期终学生、教师鉴定办法,升学以推荐方式取代。
1985年,组织全县性初中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科课堂改革公开课。邀请江苏省镇江市优秀教师到县讲学和上示范课,参加听课人数3600人次;定点试验黑龙江省汉语拼音直呼的教学经验,在13个乡镇中心小学一年级进行“拼音、学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
1979年,摒弃妨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做法,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开展园艺和饲养活动,以提高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解决学校经费和学生生活的某些困雄。 县文化馆,1952年设,馆址在天等镇胜利街旧庙,配干部4人。1966年迁建于今中山街。1978年增员至9人。1985年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文学、美术、摄影创作辅导员各1名,农村文化辅导员2名。全馆办公室、宿舍面积共420平方米,配有2套摄影机、1部放大机,2处照片橱窗和一批画架、石膏象。
电影公司,1955年9月设电影放影队。1956年增至2个队,合编为1个中队,共有职工10人。1958年设电影俱乐部,后为电影院,利用政府大会堂放映。1965年设电影管理站,辖电影院和3个流动放映队,人员共18人。1981年,电影队有国营38个队,放映员48人,民办27个队,放映员61人,东平锰矿和三合医院2个队,放映员3人,全县有放映机44部,其中5毫米3部,16毫米13部,8.75毫米28部。1980年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公司,增设进结、龙茗2个电影场。1985年,全县国营人员共46人,放映单位9个:县电影院、进结电影院、向都站、驮堪站、都康站、龙茗站、福新站、上映站、东平站。
图书馆,民国28年1939年后,向都、镇结、龙茗3县均设图书馆,配管理员1人,下有阅报处,龙茗县有阅报处4处。解放后,文化馆内设图书室。1975年有大队图书室114个。1978年设图书馆,有职工3人,1985年增至5人。
档案馆,1959年10月1日设县人民政府档案馆,人员与档案科合一。1969年至1979年称档案室、科。1982年复置,属县委办公室。1985年属政府事业机构,归口档案局管理,一套人马,两个机构,内部实行分工,共有人员4人。库房1959年有45平方米,1969年增至181平方米。1982年自治区拨款59800元建档案楼653平方米,使用面积400平方米。库房设备有温湿计、档案消毒杀虫柜、消防器材等。
县广播站,1950年3县均设收音站,配备收音员1人,各有直流收音机1台,抄录中央、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印发简报。1951年镇都县站配收音员2人。1957年8月,收音站改为广播站,有TY250/1000型扩音机1台,前级增音机1台,100W扩音机2台,钟声牌钢丝录音机1台,远程牌转播收音机1台,电扇2台,播音控制桌1个等设备。1969年人员增至9人,以后陆续添置810磁带等录音机8台,CTY2×275W扩音机1台,收音机1台,调频广播接收机2台,载波广播机1台等。1979年采用自动控制开关机广播。1981年人员增至18人。1984年10月局站分设,站为广播电视局的二层机构,人员调整,1985年站内有5人。
县文物管理所,解放后,文物管理由文化科、局与文化馆并管。1985所设文物管理所,有职工3人。1987年作全县文物普查,初步查出不可搬动文物点20余处,7月编印《天等石刻碑文集》1本。乡镇文化站1979年,全县11个公社均设文化站,各配管理员1人。经费实行国办民助。1985年共有10人,楼房70平方米,平房250多平方米,拥有报刊11种10万多份,图书2.4万册,黑板报、宣传橱窗11处,民办电影放影场4480多平方米,农村拥有电视机547名,录像机17部,每年县、乡拨给活动经费共1.5万元。
乡村文化室,1954年设农村俱乐部,为配合农业合作化,首先在降祥乡建立多隆俱乐部。1955年至1957年,全县113个乡均设俱乐部。“文革”期间,全县116个大队均设文化室。1980年后,文化室自然消失。乡镇广播站1965年始建区后为公社转播站,1968年有4个,各配员1人。1970年全县10个公社均设广播放大站,各配1台150W至500W扩音机,总功率5.4千瓦,还有录音机、电唱机等设备,工作人员17人。1985年共有人员13人。 1951年县卫生院内设防疫股。1956年设卫生防疫站,有医务人员6人,1959年并入县医院,对外挂两张牌子。1960年下半年分设。1966年12月与医院并为防治院。1972年复设,下分防疫、卫生、妇幼和总务组。1985年有卫生防疫人员25人,其中医师9人,医士13人,检验士3人。设流行病科、寄防科、卫生科、食品卫生科、检验科。妇幼保健站1956年5月设,医务人员3人。1969年6月并入县医院,1972年8月从医院分出后并入县防疫站,内设妇幼组,人员4人。1976年重设妇幼保健站,人员6人,1985年人员增至15人,设内儿、儿保、妇保、检验等科组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门诊。有简易病床20张。血吸虫防治站1957年设于进结街,有医务人员11人,1980年底增至21人,设有门诊部。1982年后,留医疗技术人员5人作巩固监视工作。麻风病防治院1972年建成于东平公社南务大队三合生产队,故又称三合医院,并开始接收病人入院治疗,有医务人员7人。1985年增至13人。
Ⅳ 德庆县的文化
德庆县文化遗产较为丰富。宋、唐、汉、秦乃至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收藏于省、市、县文博部门的有3040件。宋明以来文学著述达61编128卷,惜多未见。而粤剧、曲艺、民歌及舞狮、舞龙、舞凤鸡、舞白鹤、舞蝴蝶等艺术活动,至今在民间流传。
民国期间,开始有专门文化机构的设立。民国19年(1930),设立县图书馆,民国23年成立县民众教育馆,举办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但大部分在城镇开展,活动不正常。
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很快。1950年成立县文化馆,全面开展各项文化工作,1951年设立电影放映队,1953年开办新华书店。之后,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文化机构逐步分门独立,自成体系。至1987年,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基本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电影院、粤剧团、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乡镇有文化站、文化中心、电影队或影剧院、图书门市部;村有文化室和家庭办文化厅堂。县、乡镇和县属单位档案文书机构亦趋完善。1980~1988年县《康州文艺》刊物收到全县作者文艺作品年均达300件。
Ⅳ 关于石城县的地理历史文化的介绍
历史沿革
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两汉时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阳县,先后属庐陵郡、南康郡。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名陂阳县,属南康郡。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设场,以境内“四面环山,耸峙如城”得名石城场。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场为石城县。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属虔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属赣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属赣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赣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划石城县为宁都直隶州辖。1914年属赣南道。1926年废道属江西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为中央苏区之地。1932年12月石城县划归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辖,1933年3月复归江西省政府辖。1933年7月22日将木兰、高田及小松的罗溪划属赤水县,岩岭划属福建彭湃县。1933年8月16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划石城之南的横江、龙岗、大由、珠坑、洋地、罗家及瑞金的日东、湖陂,宁化的淮阳(淮土)等地增设太雷县为中央直属县,县委驻横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属瑞金专区,县政府驻琴江镇。1950年属宁都专区。1952年9月以后,先后属赣州专区、赣南行政区、赣州地区,1999年撤区改市,属赣州市至今。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的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东经116°05′46″至116°38′03″,北纬25°57′47″至26°36′13″之间。自古以来,石城都是江西进入闽西粤东必经之地,素有“闽粤通衢”之称。南北同经长71.8公里,东西纬宽53.7公里,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111347亩,约占总面积的89%,耕地面积192646亩,约占总面积的10%,水面面积57794亩,约占总面积的3%,道路、城镇、村落、厂矿237230亩,约占总面积的10%。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
全县有耕地22.5万亩,山地17.6万亩,水面7.2万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石城的农产品更具特色,白莲、烟叶享誉全国,是著名的通心白莲和优质烤烟基地县,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白莲之乡”和“中国烟叶之乡”。以脐橙、牛心柿为主的果业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动物118种,中药材138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8%,活立木蓄积量262万立方米,尤其以毛竹丰产林、油茶林、松脂林等发展较快。
[编辑本段]客家风情
晋末、唐、宋及明清时期,以中原大地为中心的区域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避战乱,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徙到石城及其周边地区定居、繁衍。这些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兼并,融合、同化、改造、创新,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汉民族中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
客家方言:石城是纯客住县,全部使用客家方言,粤东地区的客家方言更接近于石城方言。如石城人称太阳为“日头或热头”、称月亮为“月光”、称睡为“歇”……等等。
客家习俗:节日:石城客家人最注重春节、端午节、七月半和中秋节,特别是春节最为隆重和讲究。如大年初一的早饭只能吃素不可以吃荤,而且必须做一道“禾石菜”即完整煮熟的芥菜,俗称“丰菜”,象征着五谷丰登之意,又有当地老人相传是古代食物极度缺乏时期正是这个“丰菜”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为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救命菜每年过年定会吃这道菜,并作为供品与其他鸡鸭鱼肉一起上供。
婚 嫁:石城客家的婚嫁礼仪较为繁杂,其程序分为定亲、纳彩、贽鞋样、传庚、报期、嫁娶、入厨、送油、满月、回宁。
丧 葬:其程序主要为送终、报丧、吊唁、入殓、出殡、除灵做七。尸体处理用棺葬土埋法,八十年代以后有的开始使用火葬。
庆 贺:石城客家需要做酒庆贺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寿辰:虚岁逢十的诞辰日做生日酒;诞生:小孩出生三日做汤饼酒、足月做满月酒、足年做过周酒;建房动工、厅堂上梁、竣工及迁居新房均要做酒;另外拜师、上学、承桃均要做酒宴请亲朋。
客家饮食:石城客家人的主食为稻米,辅以番薯、大豆、小麦为补充。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餐。主要菜馔有:棋子块(东坡肉)、肉丸鱼丸(用动物无骨精肉与淀粉搅碎后的混合物)、油炸鱼、霉豆腐(豆腐乳)、酱豆子、萝卜干、腌菜及各类蔬菜。比较有特色的副食类有擂茶、米茶、米酒、薯粉水饺、米粉等。
客家民居:石城客家民居建筑多数为“厅屋室”又称为“天井式”,另外也有“土围”、“土楼”等民居。
客家文化:教育:石城客家先民历来注重教育事业,尊师重教之风十分浓厚。从宋代起,石城除建有县学和书院外,地方上延师办学风气很浓。北宋大儒温革创柏林讲学堂于岩岭深山之中,名噪一时,除本省学员外,闽粤生员也来此求学。由于石历来重视教育,形成了石客家民系人才辈出,中进士者唐代2人,宋代14人,其中巫双瑞探花及策。明、清两朝中进士者9人,中文举者69人,中武举者25人。
文 艺:石城客家民间文艺十分活跃,内容丰富而最具特色的文艺活动为石城客家灯彩。石城客家灯彩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有龙灯、茶蓝灯、船灯、马灯、狮灯、八宝灯、桥板灯、蚌壳灯、秆龙灯……等几十种。自明朝以来新春佳节舞灯之风盛行,从正月初一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谢灯,另外还经常组织灯彩比赛。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石城是赣江的发源地,物华天宝,风景秀丽,名胜众多。既有宋宝福院塔、五龙岩摩岩石刻、杨坊村坊式亭、岩岭永宁桥、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囚室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又有西华山、如日山、东华山、通天寨、鸡公岽等风景奇丽的自然景色,尤其是当天高气爽之时,站在东华山顶,犹如身处仙境,更能望见“两省三县”;通天寨更是远近闻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鸡公岽是石城最高的山,山顶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还留有传说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盘。
石城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个,自然风景名胜区6个,温泉4处。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1983年经江西省师范大学地理系学者安阳认定石城洋地为赣江源头。2000年“赣江源头”科学考察组进一步确定,该县横江镇赣江源村的石寮河为赣江的发源地。200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规划面积16500公顷,区内古木参天,林海连绵,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溪流瀑布随处可见,每年能为赣江提供1000万立方米的国家Ⅰ类水,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珙桐、银杏、红豆杉、楠木等珍稀树种有30余种。
鸡公岽:海拔1389米,是石城县内最高的山。位于横江镇的桃花寨村,山顶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还留有传说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盘。毛竹挺立。环境优美,空气清晰。
通天寨:通天寨是远近闻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景区山水奇特,峰峦璀巍,佳境天成,有自然、人文景观30余处。经专家论证,景区被称为“仙人犁田”的龟裂状怪石为全国罕见,极具地质考据价值。通天寨上的玉盂禅寺,建于明代,属全省重点开放寺院。
温泉:四处温泉分别为九寨温泉、沔坊温泉、烧湖里温泉、烧水湖温泉,最具开发价值的是九寨温泉。九寨温泉位于江西省石城县屏山镇迳口陂,距县城约16公里。九寨温泉水中含锰、钡、锂、锶、铁等20多种元素,水质符合医疗热矿水命名硅水要求,偏硅酸益于软化血管,对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疗养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革命遗址: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过石城阻击战、红军攻克红石寨、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数万人参军参战,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后经上级批准的烈士达4209名。现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主要有:红军长征前夕李腊石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中央临时军事委员会驻地)、红军攻克当年中央苏区最大的白色据点——红石寨旧址(屏山)、红四军军部旧址(横江秋溪红家垄)、毛泽东和朱德同志观下旧居、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中共太雷县中心县委旧址(横江)、石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客家文化遗迹:石城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历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转站。客家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廖成普为石城题词“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客家遗址丰富,客家风情浓郁,主要有:宋·宝福院塔;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囚室·桂花屋;小松杨村亭式坊;清·永宁廊式古桥;古驿道闽粤通衢;古城墙、城门;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陈联围屋、大畲黄家屋等);客家灯彩、擂茶、宴酒、哭嫁、赛龙船等风俗。石城又是“灯彩之乡”,民间灯彩历史悠久,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特别是大型神话灯彩戏“花灯仙子”普晋京中南海演出,“灯彩之乡”美誉蜚声省内外;冯梦龙《三言两拍》中的《喻世明言》中“第二卷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的“却说江西赣州府石城县,有个鲁廉宪,一生为官清介,并不要钱,人都称为“鲁白水”。那鲁廉宪与同县顾佥事累世通家。”便提及了石城县。
[编辑本段]民族宗教
民族:石城有汉族、畲族、回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满族、白族、蒙古族等9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6%。
宗教:石城自唐代始,道、佛二教先后传入。唯因教义相异,历代帝王往往重此抑彼。唐末五代重道轻佛,道兴而佛微。至北宋,佛教始得复兴,迄南宋又渐衰落,明太祖极崇佛教,邑内寺院众多,香火旺盛。及世宗重道斥佛,境内修建仙坛多处,道教为这一振。清代,佛教渐盛,寺院多达90余所,道教则渐见衷落,道观废败,道士流散乡间,或改奉儒佛二教。明末清初之际,有多种民间会道门传入石城,如大乘教、先天道等。这些会道门均在解放后逐渐消亡或被取缔。清末至民国初年,天主教传入,解放后消失。解放后,根据党的宗教政策,正常的宗教事业受国家法律保护。
[编辑本段]文化教育
文化设施: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1个、剧团1个,乡镇共有社会文化服务中心10个。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个。逐步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着力开发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互联网接入等网络多功能服务业务。
文化艺术:县文化馆、客家灯彩艺术团每年创作编排精品节目10-15个,组织全县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3-5次,参与群众15819人次,组织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1350次,惠及群众258431人次。
国民教育:全面实施“科教兴县” 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6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3560人;小学共111所,在校生28986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21所,在校生22439人,其中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5756人,省级重点中学一所。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壮大,2006年全县有幼儿园教职工187人,比上年增加65人;小学专任教师1122人;中学专任教师1205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分别为4.5、6.5、5.5人。
教育设施: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全县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60765万元,同比增长26.2%,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1%,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年内改建校舍14865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380平方米。学校藏书34.36万册,增加20万册。中小学配备计算机1432台,比上年增加492台。
[编辑本段]体育卫生
体育事业: 2006年,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组织举办面向不同阶层的各种各类运动会36次,参赛人数5000余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达标合格率98%,其中优秀率20%,良好率60%,及格率85%。全年参加市级以上运动比赛,共获16奖牌。
卫生事业:全年财政卫生经费支出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5%。2006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14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4个,预防保健机构15个;各类诊所、门诊部38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49张,卫生技术人员494人;全县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76人。2006年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乙肝疫苗95%,卡介苗97.5%,糖丸96.1%,百白破95%,麻疹92.1%。
[编辑本段]石城物产
石城物产充裕,资源独厚,已探明有钽、铌、钨、锡、铁、稀土、花岗岩、高岭土等10多种矿产。龙岗砚石享誉中外,所制“龙砚”历为贡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工业方面有化工、广播电子、轴瓦、矿山设备制造、纺织器材、南金纸、重纸、印刷等。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开发了白莲系列绿色食品(通心白莲、莲子奶糊、白莲慧仁糊、白莲速溶粉、维他莲子奶、营养莲子片、蜂蜜莲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陈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陈茶、客家酒娘荣获’98江西市场食品质量优胜奖。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石城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穿境而过的206国道石城段已全面改造,县内乡乡村村通公路,乡镇通公(砼)路率达80%,逐步构建了“十”字形国、省道二级公路网和“8”字形县乡公路环网。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石城创造了全省旧城先进模式;“十里长街”西华路气势恢宏;连接东西两城的的主干道琴江路和琴江大桥改造已全面竣工;县城防洪堤建设已全面启动;沿江路、赣江源文体广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已相继竣工,逐步构建了“一城两区”的大县城框架,一座交通便捷、基础完善、功能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县城逐步展现出来。
目前,石城正朝着“连接闽赣的特色产品加工大县、生态农业县、全国的烟叶白莲之乡、现代客家文化名城”方向发展。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全县辖5个镇、5个乡:琴江镇、小松镇、屏山镇、横江镇、高田镇、木兰乡、丰山乡、大由乡、龙岗乡、珠坑乡
石城行政区划屡经变易。自宋至清末,全县分长松、陂阳2乡,乡之下先后分11里、8里半、9里。苏区时设区、乡,民国时又设区、保联、乡、保等,变动频繁。解放初全县分7区43乡,至1955年改划为8区110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设1镇14个公社与1个垦殖场,至1972年定为1镇14个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全县分设琴江镇与木兰、高田、岩岭、小松、丰山、小别、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14乡,下辖138村,2个居委会与1879个村民小组。2001年行政区划变更,撤并5个乡镇,由原15个乡镇合并为10个乡镇,原岩岭乡并入高田镇,长天乡、观下乡并入琴江镇,洋地乡、小姑乡并入横江镇,合并后乡镇为5镇5乡,分别为高田镇、琴江镇、小松镇、屏山镇、横江镇、丰山乡、木兰乡、大由乡、龙岗乡、珠坑乡,辖131个村、13居委会(琴江镇9个居委会、高田镇、小松镇、屏山镇、横江镇各1个居委会)。
乡镇简介
琴江镇 2004年辖:琴江委居委会、莲城居委会、东城居委会、城南居委会、城北居委会、兴隆村、西外村、梅福村、仙源村、温坊村、建上村、前江村、江背村、大畲村、花园村、古樟村、濯坑村、汉坑村、杉柏村、沙塅村、睦富村、坝口村、湖下村、琴口村、沔坊村、何坑村、宜福村、小别村、长乐村、长天村、桐坪村、丘坊村。
小松镇 辖:上街路居委会、小松村、罗源村、迳里村、耸岗村、石田村、瑶上村、蜀口村、江口村、丹溪村、许坊村、桐江村、罗溪村、新华村、胜和村。
屏山镇 辖:屏山居委会、屏山村、长江村、胜利村、山下村、万盛村、新坊村、罗陂村、新付村、长溪村、河东村、亨田村、页背村。
横江镇 辖:横江街居委会、横江村、平阳村、丹阳村、洋和村、友联村、秋溪村、罗云村、烟坊村、姑溪村、齐贤村、珠玑村、张坑村、洋地村、石溪村、瑞坑村、泮弼村、径口村、赣江源村、桃花村、小姑村、罗家村、开坑村、和平村。
高田镇 辖:高田居委会、高田村、田心村、琴生村、湖坑村、祠江村、郑里村、遥岭村、胜江村、新坪村、岩岭村、上柏村、大秀村、朱家村、堂下村、奎竹村、礼地村。
木兰乡 辖:木兰村、小琴村、田江村、杨坊村、陈联村、新河村、东坑村。
丰山乡 辖:丰山村、陈江村、大琴村、上坑村、下坑村、河田村、下湘村、沿沙村、福村。
大由乡 辖:大由村、河斜村、下伊村、罗田村、兰田村、水南村、濯龙村、王沙村、高背村。
龙岗乡 辖:龙岗村、新南村、下径村、绿水村、新龙村、水庙村。
珠坑乡 辖:珠坑村、塘台村、三和村、坳背村、竹溪村、高玑村、良溪村。
详见http://ke..com/view/174093.htm?fr=ala0
Ⅵ 威远市县
地理信息
● 地理位置:东经104度,北纬29度22分至47分
● 行政区划:20个镇,323个村,4963个组(社);
● 地形地貌:行政区划面积1288.8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其中:淡水域3.69%,平原17.53%,丘陵37.83%,山地40.95%。
● 气 象:年平均气温17.8℃,1月份平均气温7.5℃,8月份平均气温27.0℃,年平均降雨量985.2毫米。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12.8885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1010万公顷,商业用地0.0006万公顷,住宅用地0.0016万公顷,农业用地7.9631万公顷,其它用地4.8222万公顷。
● 矿产资源
威远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品种齐全,有天然气、石油、铁矿、石灰石、铝土页岩矿、含钾水云母粘土矿(俗称绿豆泥)、石英沙、高岭土、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岩盐和钾、硼、溴、碘等共生矿以及镭、锂、铷、镓等稀有元素。天然气、石油主要埋藏在震旦系,含气面积为216平方公里;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产煤县),属低硫磷、中低灰分,高热值优质煤。石灰石储量最为丰富,质纯、性脆,主要用于玻璃、冶金、电石等。煤炭、石灰石和其它资源均埋藏在三叠系,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森林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4.2万平方米,活立木蓄积127.3万m3,森林覆盖率33.57%,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树木37科58属,以松、柏、柑桔为主,古树名木59株,药用植物788种,省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0余种。有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中心苗圃各一个。1999年林业总产值5003万元。“十五”期间,全县将新建竹基地1.2万平方米、茶叶基地2600公顷、城周环保林500公顷、“绿色廊”4000公顷,201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8%,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利资源
威远县主要河流是威远河和越溪河。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960.3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801.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44.6毫米,全县总水资源量47072万立方米,人均639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715万立方米。
全县到1999年底,有水利工程8567处,其中水库5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40座),山平塘7860口,石河堰270道,提水站372处,机电井14眼。有水力发电站6处,总装机容量4860千瓦,蓄引提水总能力2055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9409万立方米,有效灌面40.2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1.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1.47万亩。全县库堰塘水面36362亩,其中可养鱼水面28832亩。
●旅游资源
威远是四川盆地中部902平方公里穹窿山形地貌中心,高山林立,沟谷纵横,森林湖泊众多,素有“山幽、林秀、水碧”之美称。境内名胜主要有:省内最大的唐代弥陀接引佛--佛尔岩大佛;川南最大的建于明末清初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静宁寺;“山幽、林静、水秀”的四川省白牛寨森林公园;青山碧水、山水一色的内江市市级旅游风景船石湖、葫芦口、长沙湖。威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品位高,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接待能力强,是理想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地方。
● 其他资源
威远县是全国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已发展柠檬130万株,1543公顷。到2003年,种植规模将达到280万株,3340公顷,盛产期年产量达7万吨以上。
威远县柠檬主栽品种--尤力克,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实含芳香油0.4-0.5%,是生产食品、日用香精、香米的优质原料;果实出汁率38%左右,可生产饮料和酿酒;果胚可制做蜜饯及果酱,果胚中提制的果胶(4-5%),可用于食品和医药;柠檬种子富含脂肪和维生素E,榨油可食用,油枯可做饲料。
威远县所产柠檬,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名优水果”。
人口和就业
● 总人口74.97万人,男女结构51.7:48.3,自然增长率3.20‰,其中:非农业12.82万人。
●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3.92万人,占总人口的5.23%,高等教育0.56万人,占总人口的0.75%。
● 城乡从业人员总数48.2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68.3%,第二产业占17.8%,第三产业占13.9%。
● 城镇劳动工资:平均工资5134元/人年,其中:服务业5553元/人年,制造业4847元/人年(或按轻工业、重工业)。
基础设施
●电厂装机能力、输变电能力
威远县现有火电厂1个,小水电2个,余热发电机组4个,发电装机容量为3万KW,其中火电装机容量为1.2万KW。
县供变电情况:主变压器总数为19台,主变电总容量为19.1万KVA,送电线路总长为189.313公里,配电线路总长978.5公里,低压线路总长6447公里,覆盖全县各乡镇。
●公路建设情况
公路交通是威远县与外界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目前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23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96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贡连路、内威路、荣威路、资威路为主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近年来,威远县积极贯彻执行“打通县城进出口,提高省、县主干道公路等级,改善镇村公路”战略,交通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先后修建了以贡连路贡威段、内威路为代表的一、二级高等级水泥路面88公里,占省、县专养公路232.2公里的37.9%,极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
当前,县委、县府积极实施“畅通工程”,通过多渠道筹资,在“十五”期内,全部实现省、县专养公路硬化,建成连接高速公路主干道,县到镇公路主干道基本硬化或建成标美路,并以各镇干道为依托,村村通公路的路网体系。
●城市建设情况
威远县城规划区面积3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6.35平方公里,有各类建筑250万平方米,人口8.5万人。建有面积1.25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面积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各1个;现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为3.5万吨,正在新建日供水5万吨自建的水厂1座;有天然气配气站4座,日供气32.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气配气站2座,日供气7.5万立方米,工业用气配气站2座,日供气25万立方米);建有变电站3座,22万伏的变电容量12万KVA(将投入运行),110千伏变电容量6万KVA,35千伏的变电容量5KVA。
农业
● 农业人口62.15万人,可耕地面积54.42万亩,荒山面积48.86万亩。
● 粮食总产量358703吨/年,油菜4659吨/年。
● 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元/年。
畜牧业
●年出栏猪427801头,牛2580头,羊97102头。
工业企业情况
威远县规模工业企业34家,年可创现价产值20多亿元,其中重点骨干企业13家,它们的产值约占规模工业企业的80%。主要为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四大行业。
其中川威钢铁集团属国家中二档企业,正式职工5000余名,具有年产53万吨钢及各种钢型材的生产能力,其中川威钢筋属国家免检产品。
白塔(集团)公司属国家大二档企业,职工2000余名,主要产品有内、外墙砖、地板砖,具有年生产能力1350万m2。白塔牌瓷砖为省知名品牌。
建业(集团)公司属国家大一档企业,职工4000余名,主要产品为机焦及附产品、墙地砖,具有年产机焦20万吨,墙地砖550万m2的生产能力。
康达建材工业集团公司属国家大二档企业,职工5000余名,主要产品为高、中、无碱三大玻璃球,具有年产8.3万吨的生产能力。
新兴工业企业有高分子功能材料厂及石牛化(集团)公司,其中高分子功能材料厂为集改性剂合成、改性母粒、炭黑母粒及护套料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厂家,具有年产1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产品获省新产品称号。
石牛化工(集团)公司为磷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饲料级磷酸氢钙及过磷酸钙,其磷酸萃取技术国内领先。
科技和文化
●威远电影公司及县影院概况
县电影公司和县人民电影院坐落于县城中心,以电影为本,开展了多种经营。现已成为拥有电影、录像、跳舞、棋牌、台球等项目的综合娱乐场所。人民电影院在全省设施上乘,拥有现代最新放映技术设备和豪华座位1000余座及宽敞的观众休息厅。
●威远剧场
剧场位于县城中心,总面积1400平方米。除一般剧场具有的化妆室、舞美室、演员休息室、服装室外,还附设有停车场、排练场、演员招待所,并装有冷气。现代声光及可现场直播大屏幕。观众厅全装软椅,设有堂座、楼厢、包厢,容纳500至700人。2001年5月起对外接待各种表演艺术团体。
●大、中专院校概况
威远县教师培训中心:1996年9月由威远师范学校、威远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建立。校园占地12亩,建筑面积1658.39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高级讲师9人,讲师、实验师26人,在读大专学员480人。“九五”期间,培训中小学领导干部341人,新教师培训1017人,继续教育培训152人;中师毕业598人,大专毕业223人;并完成中学教师706人、小学教师2175人职业技能检测。
●内江广播电视大学威远分校
建立于1996年。现有教学大楼一幢,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99年建成校园网,有省内一流的微机室。现有13名管理人员,36名专兼职教师,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6人。现办有法律、财经、汉文、卫生、管理、师范教育等专业,有1100多名在校生。过去20年来,威远电大(含电大站)先后共培养了成人大专生1600多名、成人中专生1300多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中小学数量及在校人数
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5692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589人;
初中37所,在校生34790人; 小学303所,在校生66363人。
全县中小学合计350所,在校生总数107434人。
威远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立于1992年,位于县城南端,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工业、生活、商贸三个小区。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有宽50米的三河路干道和220千伏的白荷湾变电站;建成威远中学、审判大楼、城南车站等标志性建筑和“清溪花园”精品工程,已入驻企业15家。
对外投资优惠政策
●土地优惠政策
投资农业、林业、养殖业、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及科技开发、教育、卫生事业的,可予以行政划拨、出租或出让方式获国有土地使用权,免缴县收部分土地有偿使用费。
投资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或县内结构调整重大项目的,可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
外来投资企业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根据其投资项目的规模、性质、区位,可在应缴土地出让金的基础上优惠30-40%。一次性付清出让金有困难的,可商定年限分期付清。
●税收优惠政策
●所得税
经营期在10年以上(含10年)的生产性企业,从获利年度起,5年内全额返还,第6至第10年减半返还。产品出口企业在规定的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当出口产值占年总产值50%以上的,给予全额返还。先进技术企业,按10%的税率减征。经营期在10年以下的生产性企业和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非生产性企业,从获利年度起,4年内全额返还,第5年至第8年减半返还。
外来投资者获得的利润,再用于本企业投资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企业,经营期在5年上经财税机关批准,返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的50%;如再投资新办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且经营期在5年以上的,则全额返还其再投资部分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对外商投资于我县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农牧业、生物、矿产资源、旅游和原材料的生产企业,其经营期在10年以上(含10年),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其企业所得税按“五免五减”(即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减半征收)执行。
●营业税
生产性外来投资企业(含收购、兼并、租赁我县国有集体亏损、关停或破产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属地方财政分成所得部分,5年内按投资比例由同级财政返还40%;非生产性外来投资企业5年内按投资比例由同级财政返还20%。
●增值税
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来投资企业,6年内由同级财政返还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产品出口或先进技术企业6年内返还地方留成部分60%;非生产性外来投资企业,5年内返还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40%。
●其他
外来投资企业利用荒山、荒地、荒滩从事农业项目,从取得收入的当年起全额返还农业税五年,农林特产税三年。外商投资生产或非生产性企业,从应税年度起,全额返还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五至十年。
对外来投资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规定的下限标准减半收取,以致免收。各类中介机构收费一律从优。对投资兴办生态环境和高新技术项目的,一律免收。办理水、电、气开户手续,收费标准减半,以致免收。
●投资服务及保障
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实行“一个优惠政策,一个保护条例,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收费明白卡,一个企业保护牌,一个县级领导联系,一个投诉中心”。境内外投资者申办的有关手续,由县级分管领导和县招商引资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办理完毕交与投资者。凡属我县审批权限内的项目,有关职能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最多不超过10个工作日。
●奖励办法
鼓励引进好的项目和优秀人才。县上对引进项目和优秀人才的有功单位和个人,视项目、人才对企业发挥的效益,给予一定的奖励。
《地方文化》专栏
●外事大事记
1987年,日本、英国、加拿大、埃塞俄比亚、匈牙利等5国和联合国世界银行、教科文组织等有关专家学者共40余人到威远进行科学考察和洽谈贸易。
1987年12月,美国工程技术人员一行2人到威远安装邮电通讯设备。
1989年,美国11人、新加坡1人、加拿大2人、日本3人共17人组成的技术专家团到威远进行油气田勘测技术服务。
1995年5月,日本商人野口三雄到威远建立外资企业――三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食品色素及黑木耳畅销日本、韩国、泰国,填补了威远外贸出口的空白。
1995年9月13日,威远与德国特里肯公司在成都签订了威远县城污水处理合作意向书。
1995年12月8日,德国德威州水和固体废物研究公司方泰恩博士、奥斯瓦尔策有限公司奥勒斯博士、舒怕拉费尔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斯密特豪森先生、蒂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品尔蒂尔博士、能切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泰凡纳豪先生等一行5人到威远考察威远河污染治理。
1997年4月27日,世界银行林业项目多功能防护林示范工程中期检查组官员罗曼•琼斯、威廉•马格拉斯及翻译冯安恩(女)一行3人到威远考察多功能防护林示范工程。
1997年5月16日,加拿大畜牧专家菲力浦博士、朱爱岚博士一行2人到威远就加拿大瘦肉型猪综合项目二期培训技术示范点定在威远进行实地考察。
1998年12月1日,威远14幅书法、7幅国画参加日本熊野耵市中小学书画大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1998年12月29日,美国红十字会和内江红十字会赈济威远山王镇灾民11吨大米。
1999年11月24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库里区政府代表团在内江市副市长王宾同志陪同下,考察威远白塔集团公司和威远食品公司养猪场、威远九平羽绒公司等企业,双边就今后加强贸易往来初步达成了意向协方。
● 地方史志
威远建县始于开皇十一年(591年),名取“威名远震”之义,属资州。唐武德年(618年)置荣州,威远县属之。唐贞观元年(627年)在威远县境内又设婆日、至如二县。贞观八年(634年),将婆日、至如二县并入威远,县城留下“婆城”之名。宋乾德五年(967年)和义县并入威远,仍属荣州。之后历经兴废,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威远县于同年九月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民国元年改军政府为县公署,宋上川南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9日威远解放后,属川南行政公署资中专区,现属内江市。
威远县具有悠久的地方志纂写历史。今县志办公室内存有分别编修于清代朝隆、嘉庆、咸丰时期的三部《威远县志》,共计18卷。新编《威远县志》于1994年1月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全志28篇,100余万字。它以其翔实的历史资料、朴实的文字语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精美的印刷装帧赢得各界好评。先后获得威远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江市地方志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地方志成果二等奖。截至2000年,威远县完成厂矿专志和地方部门志20部,除《威远煤矿志》和《威钢志》是精装本外,县公安、粮食、文化、烟草、水利、交通、邮电、城建、物价、法院、检察院、长葫局、严陵镇等是平装本;县政府、组织、宣传、统战、纪检、司法、党校、财政、税务、科技、国土、统计、计划、卫生、档案、蚕桑、工会、妇联、劳动、人事、标准计量、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新华书店、刘家洞煤矿、威远玻璃厂等是油印本。
威远县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有征粮剿匪专辑《峥嵘岁月》、《中共威远县地方党史资料汇编》、《中共威远县历史大事记》及中共威远县委1927统群系统1949年—1993年的《组织史资料》。威远县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威远县文史资料选辑》,共十六辑。
●民族情况
威远是少数民族杂居县之一,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威远的经济和文化。全县共有24个民族,有藏族、壮族、苗族、彝族、白族、土家族、纳西族、仡老族、布依族、瑶族、回族、哈尼族、佤族、高山族、僳僳族、侗族、傣族、满族、拉祜族、水族、黎族、维吾尔族、景颇族等23个少数民族。全县少数民族79户、268人,分布在全县18个镇。
●宗教信仰
威远县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佛教在县内传播的时间最长、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威远的佛教分为净土、临济两个宗派,均崇奉释迦牟尼,易姓为“释”。1986年,威远县人民政府把位于东联镇境内的佛二岩弥陀寺列为全县佛教唯一开放活动场所。寺内有唐代摩岩大佛一尊(阿弥陀佛像),高12.6米,属县级重点文物。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佛顶卷拱,莲台加固;2000年6月,由寺庙自筹资金,对大佛进行了整体维修。1986年,庙内新建了大殿及大雄宝殿各1幢,大殿内供奉泥塑金衣佛像3尊,高6米多;大雄宝殿内有石雕普陀山,山上有石刻佛像20余尊,其中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各高6米多。
威远县内的主要寺庙有弥陀寺、静宁寺、凤凰寺、真觉寺、宜兴寺、西来寺、孔雀寺、菩提寺、中峰寺、白云寺、观音寺、五龙寺、保观寺、童林寺、王家寺、青峰寨、风桠庙、俩母山、云天洞、千手观音等。
威远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有信徒,但没有开放活动场所。他们分别在南充和自贡等教堂参加活动。
●文化艺术
威远的文化艺术在继承古老传统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山王、越溪一带古老的“神歌”、“躜山歌”、抬工号子、二黄腔等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造发展,显示出新的生命力。新场古老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习惯保留至今。养育了川剧两大鼓师之一左青云,全县川剧艺术的发展形成了阳春白雪的殿堂艺术和下里巴人源汁原味的座唱艺术两条各具特色的分支。
县文化馆在群众文艺创作、表演的组织辅导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特别是钢琴、电子琴、管乐,以及书画、演唱、舞蹈等的启蒙教育方面,设备、师资力量基础雄厚,培养了大批新苗,受到各界及群众普遍好评。
专业、业余的文艺创作蓬勃开展,形成了全方位发展的局面。各类艺术创作队伍逐步壮大、成熟。文学、戏曲、小说、散文、诗歌等不断出佳品。书法、美术作品出国参展。独具特色的蝶画老画家蓝性初、李志荣蜚声中外。“朝天椒”漫画组在全省、全国颇具影响。镇西农民铜管乐队闻名全国。
Ⅶ 浦北县的科教文卫
科教文卫指: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包括以下四类:
1、教育事业单位
高等教育事业单位 中等教育事业单位 基础教育事业单位
成人教育事业单位特殊教育事业单位 其他教育事业单位
2、科技事业单位
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综合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其他科技事业单位
3、文化事业单位
演出事业单位 艺术创作事业单位 图书文献事业单位
文物事业单位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 编辑事业单位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
其他文化事业单位
4、卫生事业单位
医疗事业单位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 血液事业单位
计划生育事业单位 卫生检验事业单位 其他卫生事业单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o5Ni-jzRdSc6SyhUghWgYQ
Ⅷ 呼玛县的社会事业
机构的设立 文化馆1950年,呼玛县建立了县文化馆,负责县镇的有线广播、图书借阅及全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县文化馆的配合、协助下,学校、机关、团体的文艺活动也活跃起来,经常举办歌咏比赛和演出小节目。新华书店1956年,呼玛建立了新华书店。当时只有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的简陋房屋作营业门市,1964年,新建了砖瓦结构的二百平方米的门市和办公室。电影放映1955年,建立了一个县办电影放映队;1960年,又建立二个队。1962年,县内建立了电影管理站,将县镇电影院和三个放映队管理起来,负责影片的发行和管理,成为全县电影事业的管理单位。评剧团1958年,由外地流入呼玛县十几名艺人会同地方部分文艺爱好者建立起民办评剧团。除在县镇演出外,还到农村和林区演出。1963年,停演解散。图书馆1981年,建立了呼玛县图书馆,县投资14.7万元,维修旧电影院730平方米,1983年交付县图书馆使用,从而扩大了图书阅览场所,增加阅览桌16个,电镀折叠椅100把,书架40个,书刊架10个,购书款每年5000元。文艺创作
截至2010年,呼玛县的文艺创作达到了新高,文联会员的作品在国家、省、地频频见报,计有数百件(篇),文学作品、曲艺、歌曲、书法美术、摄影等门类多次获奖和获得好评。陆续出版了《铁血龙江》、《丰收的田野》、《光辉的历程》、《林海雄鹰》、《乡情》等书籍。 建立机构
1952年4月,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每年六七月间召开全县性或县直的田径运动会;冬季开展滑冰运动;组织球类比赛;推出广播体操;协助中小学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指导农村、厂矿企事业的体育活动;举办业余体育训练班等。
体育发展大事
1954年7月,组织呼玛县篮球代表队参加黑河地区篮球比赛获得亚军。
1955年7月,呼玛县体育代表队参加黑河地区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亚军。
1959年3,参加黑河地区冰上运动会,通过速滑和花样比赛,夺得滑冰比赛团体成绩第二名。
1965年7月,呼玛县体育代表队参加黑河地区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和女子单打冠军。
1968年,呼玛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被取消。
1972年2月,恢复了呼玛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同年6月10日,举行全县体育运动大会。
1974年6月,呼玛县乒乓球代表队参加大兴安岭地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荣获男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1975年6月,召开呼玛县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同年参加大兴安岭地区冰球运动比赛大会,荣获第二名。
1976年6月,召开县直第九届田径运动大会。7月,呼玛县举重运动员张志芳被选为国家代表队,参加在泰国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在次轻量级举重比赛中,夺得抓举冠军。冬季,呼玛县冰球队参加大兴安岭地区举办的冰球运动会,在比赛中获得少年组冰球比赛第二名。冰球运动员代表地区冰球队,参加了黑龙江省冰球比赛运动会。
1980年,呼玛县体育代表队的青少年组在地区首届全运会中获金牌13块。
1996年后,体育工作由合并后的文化体育局负责。 呼玛县志记载:呼玛教育始于1915年(民国四年)的“私利国民初级小学”。截至2010年,呼玛县有中小学校15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9所。另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4所。共有教师527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305人,专科学历193人,中专(含高中)学历29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有高级职称的40人,中级职称的309人,初级职称的154人。特级教师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20人。
2012年,呼玛县投资2500余万元,建成县特殊教育学校、三卡乡中心校食宿楼及2个乡镇幼儿园,投资100余万元为县乡学校安装了监控装置和交通减速带。全部免除了学前3年教育收费和本县户籍高中生议价学费。2012年高考本科进线146人。 截至2012年,呼玛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3所,其中县级9所,即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红十字会、合管办及医学会、红十字救护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级9所即9个乡镇卫生院;村级37所即37个行政村卫生所、另有4所个体诊所和4所厂矿卫生所。卫生系统共有职工3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1人,行政管理人员68人;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75人,初级职称76人;全县共有乡村医生37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
2013年,呼玛县投入2000余万元新建县急救中心和购置先进医疗设备,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到95%,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乡村全覆盖。 2012年,呼玛县新增就业1829人,其中困难群众就业825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迅速铺开,参保人员达到9,389人;城乡低保、医保补差标准提高,发放社会保障金7497万元,发放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社会救灾、优抚定补及伤残抚恤、高龄津贴等资金达1411万元。
Ⅸ 汾阳影剧院那年失火
2019年。根据查询显示,汾阳电影院是吕梁最早的电影院,是在1963年底建成,1964年初春正式开业,地址是在当时汾阳县鼓楼东大街与县文化馆后院的东北角处,其中在2019年的时候失火了,发生了一场火灾把建筑都烧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