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好,李焕英》直追《战狼》即将创历史新高,贾玲却笑不出来
截至现在,《你好,李焕英》票房已成功赶超《哪吒》和《流浪地球》,成为50.69亿入围中国票房第二高的电影。
距排名第一的吴京的《战狼2》仅差6亿,追上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可是有人评价说: “《你好,李焕英》拍得很不错,可是,看完1遍不想再看第2遍,但《战狼》看10遍都不会腻。”
“就算票房超过战狼,也不在同一个等量级。”
先来做一个问卷:你觉得贾玲的处女作能否赶超《战狼》,俘获观众心中的第一?
01
6年才出一部有打破 历史 记录的电影,拿《你好,李焕英》与《战狼》做对比,有较量很正常。
还记得当时创下影史记录的《战狼》,2013年拍摄时,正值南京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温度高达49.8度。
开拍第一天,就休克了5个群演,资金本不充裕的情况下,吴京就算把片酬提至400元每天,仍一人难求。
吴京打趣说:想减肥么,来《战狼》拍戏吧。
群演们没人敢去,他们说,比起钱来他们更要命。
吴京以为首次执导的电影《战狼》就要夭折,谁知他的老丈人,一声不响披上群演服走进了剧组,没要片酬,高温环境下帮着吴京完成群演拍摄。
130天的国内取景结束后,吴京又带着剧组远赴南非,非洲贫民窟、非洲草原、非洲狮子园等地,导演、演员背井离乡,一拍就是三四个月。
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尖叫镜头,那都是吴京和演员们的真实大冒险:
我们看到电影里精彩的武打镜头,是吴京带着伤、坚持不用替身高强度完成;
我们看到敏登身旁全是弹火,为了更逼真,演员倪大红零距离拍摄,最后划伤大腿带伤拍戏;
剧组成员高达1700多人,沟通成本、制作成本之巨大,这些都是李焕英无法相提并论的。
最后,《战狼》的电影票只卖29元一张,而李焕英电影票卖到58一张。
02
“低成本制作,不是爱情片、没有动作戏,也没有动辄上千人的大场面,票价却将近60元。”
“就算票房过50亿,也是因为票价比战狼贵的缘故”
以总价论英雄,话中有话?还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跨界新人,哪有随随便便就成功的人?一路在曲折中摸爬滚打,李焕英能取得这么好的票房,贾玲当之无愧。
当初贾玲从演员、影视公司的老板,转型成为导演,由于自己缺乏拍电影的经验,贾玲特邀徐峥担任监制。
徐峥凭着对过去做电影的敏锐嗅觉,给贾玲提了一些建议,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拒绝贾玲:
《你好,李焕英》题材“小家子气”,电影的核心内容,早在喜剧舞台上表演过,大家一眼就能猜出影片内容,很难再制造出什么惊喜,没什么“商业价值”……
言外之意,这是一部赔钱的电影,徐峥哪有时间走情怀风?
贾玲听完咯噔一下子心凉了,但很快,她鼓励自己:
我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票房或名利,只是想在电影中完成对母亲的遗憾。
这个遗憾被大众认可,票房斩获51亿,无心栽柳柳成荫。
03
拍完《你好,李焕英》,贾玲拉着张小斐的手,做最后的告别,贾玲心如刀绞,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因为20年前,贾玲母亲去世时她正在北京求学,听闻噩耗立马买票回家,回到家中只见母亲已经躺在殡Y馆里,母女最后一面,阴阳两相隔。
如今,电影圆满落幕,贾玲能好好过自己的人生吗?
很难。
对母亲歉疚了20年,这种感情已经根深蒂固,没法轻易磨平。唯一的念想被实现,想必贾玲的心也会被抽空。
主持人问贾玲: 第一次当导演,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贾玲回答道: 100分 。因为自己100分地投入。
是啊,贾玲用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部满分巨作,真替她高兴。
可是近期的贾玲,却很少真正快乐。
04
贾玲的处女作直接击败《唐探》、《哪吒》,碾压科班出身的某些导演,引起了业界诸多导演的“不满”。
例如,从2019年就开始宣传的《唐探3》,好不容易拿到今年的春节档,半路冒出《你好,李焕英》,不到2周票房就超过《神探3》。
媒体采访时,陈思诚黑脸、拒绝谈论贾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
还有业界表示贾玲的电影毫无看点,纯粹是在消费自己母亲,甚至还有人忐忑,日后还会有类似题材的电影“你好,我的父亲”上映屏幕。
对新人来说,取得巨大成就不被祝福可以理解。可贾玲心里最痛的,是被观众误解“消费自己最爱的母亲”
本无恶意,却被强行扣上消费的帽子,贾玲心痛不已。
未经历过丧母之痛的人,永远无法体会这种锥心的痛。
我想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他人之上,并以为自己是绝对正确。
无论贾玲的电影是否超过《战狼》,在她心中,已经对母亲有所交代,这便足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贾玲会一直在路上,继续前行。
Ⅱ 价格再创新高,春节档“天价”电影票吓跑三分之一观众,这事怨谁
年年春节档都说的“最贵电影票”,今年终于触犯了众怒。如果说总票房还能靠高票价撑撑面子,那么观影人次的大跳水算是扯下了中国影市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今年大年初二比初一观影人次暴跌四分之一,相比去年同日,初二观众减少了约三成,初三减少了约四成。
持续了几年的疫情,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愿意走出家门,花时间跑很远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现在的中国影市,还在继续经历着影视圈的“寒冬”,和字面意义上的天气寒冬,大家更喜欢窝在家里上网刷剧打游戏。
Ⅲ 你好李焕英电影票卖多少钱一张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最新的处女座导演作品嗯,电影票一般在30元左右一张。
Ⅳ 你好李焕英票价上涨引发热议,这个价格合适吗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票房破13亿,这个数字太惊人。
我一直想去看《你好,李焕英》,可是价格让我接受不了。最近《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票价上涨,好多电影院价格不一样,票价40到160之间不等。
可能是这个电影太火了,好多影院私自涨价。这是一部国产剧,主要讲贾玲回到母亲李焕英年轻时候,和母亲之间发生一些事情。
至于票价这个问题,看个人想法,如果感觉价格贵,可以等一等去看。我认为好多地方100多元票价,可能是环境好,人多原因。
那些四五十元票价,一般会是镇上电影院。其实看电影,最重要是环境,氛围。
像那些大城市,消费水平高,100多一张票,对于那些人来说不算什么。我认为这个电影,价值无价。
短短几天时间,这个票房破13亿,说明了什么?说明《你好,李焕英》给我们观众带来共鸣,让我们百看不厌。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票价上涨这件事。我认为是看人多,才涨价。如果不吸引人,就不会涨价。《你好,李焕英》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Ⅳ 你好李焕英票房多少
截至2021年5月27日晚20时18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5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 6.09亿,总场次5260.19万,《你好,李焕英》以54.14亿领跑排行榜。
票房收益:
2021年2月18日,影片票房突破30亿,成为了中国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亿的影片。此前,贾玲已经凭借该片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2月21日,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10天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六部票房破40亿元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上映第23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5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三部破50亿元的影片。3月10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为7.83亿美元(约51亿元人民币),已正式跻身全球单片票房排行榜的前一百名。3月12日,《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逼近8亿美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90名。
截至2021年4月,影片票房已突破52亿。[35]截至4月6日,《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达到53.95亿元,超过《神奇女侠》,贾玲成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截至4月10日,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第57天,累计票房突破54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你好,李焕英
Ⅵ 你好李焕英电影票卖多少钱一张
这玩意儿每个地方的价钱都不一样。。。但就在那个区间不会有太多变化。。你要是想买二手的话可以到某鱼看看。。或者到一些群里问问。想卖的话做好亏得准备就好
Ⅶ 预估51.8亿!《你好,李焕英》或创票房新纪录,贾玲能分多少钱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这个假期大家都去哪里玩了呢?除了旅游、走亲戚以外,相信大部分人应该都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吧。
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2月11日春节档开启,到2月17日正月初六,我国电影票房已经高达78.22亿元,观影人数超过了1.6亿人次,这一数据创造了我国春节档电影票房的又一新高度。
包括《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你好,李焕英》等影片都十分受广大观影者欢迎,而作为今年春节档票房第一的《你好,李焕英》更是拿下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目前,这部影片在豆瓣的评分已经达到了8.2的高分。
不过按照顺序排列,大碗娱乐在出品方中占第6位,投资比例应该不大,所以收益可能并不会太高,根据2021年2月19日华谊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月17日,其公司因投资《你好,李焕英》获得的收入约为860万元至1031万元。
而投资比例比该公司略高的大碗娱乐可能也仅仅获得了几千万的收入。同时,导演的贾玲本人也并没有投资,所以说可能拿到的只有该影片的片酬。
所以说真正赚钱的其实是出品方,而创作出这个作品的贾玲反而无法获得太高的收益,不过这个影片创造了我国影史上的数个记录,让贾玲也收获到了高度的评价,这也算得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收益吧。
今年春节档大家都看电影了吗?你们都看了什么影片呢?欢迎留言讨论。
Ⅷ 《你好,李焕英》口碑好评,票价上涨,你那里票价是多少
要说春节档的电影里面比较吸引人眼球的那一定有《你好,李焕英》这一个影片了,虽然它前期并没有做过多的宣传,可是现在大家都发现这个影片的内容非常的精彩,不过它的票价也是让人感觉到有一些惊讶了。就拿小编这个小县城来说吧,《你好,李焕英》的电影票一张竟然卖到了60元钱,更别说那些一线大城市了,票价直逼一百多元。自从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团购电影票之后大家再没有发现票价有这么高的时候了,这个票价让大家仿佛回到了只能在柜台买电影票的时候。
大家感觉到这个电影非常的有意义,支持《你好,李焕英》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而它的电影评分也是一涨再涨,排片率也高了很多,大家却发现在这个时候票价也悄悄的上涨了。难道这些电影都是趁着春节期间大家手上的压岁钱比较多,所以就开始胡乱要价吗?要知道在一年当中的任何时候,小编这里的票价都是在50元以内的,现在一张票都涨了十几元。
Ⅸ 《你好李焕英》和《战狼2》差2.8亿票房,你知道观影人数差多少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你好李焕英》是真实的。这个小品是根据贾玲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她的妈妈在很早以前就去世了,而且去世得非常突然,这让贾玲至今都无法接受。她曾经在某个节目中回忆起自己的妈妈时,曾表示自己的妈妈一直想拥有一个冰箱,可直到去世时也没有能够使用得上。就像大家经常说的一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贾玲对此就深有体会,因此她也是努力打磨了一个拯救母亲的剧本,并且从小品演变成为了真正的大电影,而这就是《你好李焕英》的由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你们如何看待《你好李焕英》与《战狼2》之间的关系呢?欢迎留言,一起来讨论吧!
Ⅹ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
“最贵春节档”已经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的标签,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8%至52.8元。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影响了票房,春节一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宣布调低价格。
中消协分析,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寻求影院盈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势和高预期导致了票价的内卷,高票价也影响了观影人次,很多人会觉得近百元观看一个2D电影不值,因此等春节过后,票价回落再去看。
目前,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至40元左右,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票价回落后周票房23.61亿元。
春节过后多部影片宣布调低票价,中消协: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正月初一,春节档的战场刚开始,登上热搜的不是电影而是#虎年春节档票价最高#。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春节期间多地电影价格高达150元,省会城市票价几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线城市票房价格也有相应的提高。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票价高影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电影票价是否会影响春节观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给了“影响,太贵不看了”。
分析高票价原因时,中消协指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同时中消协也表示,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票价变化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月初四开始,多家影院下调春节档价格。此外,片方也开始有所行动,《狙击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调价格,调价当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长32%,同时排片占比也提升至8.6%。
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也相继宣布调低价格。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到了43元。
高预期导致票价内卷,票价回落后长尾效应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影院的票价是在片方结算价基础上的定价,电影业内人士温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电影的结算价都涨了5元钱,另一方面,票补也少了很多,去年补贴可能达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体上影响了院线定价。”
对影院来说,前期多家机构80亿票房的预测给了很多影院信心,从而不断拉高价格。多位影院经理均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
“今年定价明显有一个内卷的情况,总部有一个最低价,我们自己会根据周边影城的定价调整价格,谁也不想卖得比别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卖点回本,最高卖到70多元,整体比去年提高了10元。”济南一家影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至于票价是否会影响购票人次,上述影院经理认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温特称,从电影类型上看,算得上大制作的只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像《奇迹·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会觉得花近百元看一个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会等待春节过后,票价回落的时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观众,可能一年就看几次电影,动不动80、90元的电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别会比较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的票房为23.61亿元,由此来看,票价回落后的长尾效应值得期待。
票价持续走高已是定势,温特称,“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对于春节档失去魔力的质疑,温特表示否认,“从档期来看,春节档还是爆发力最强的档期,明年还有《流浪地球2》,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这或许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
从业者们希望电影票提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最起码可以与去年持平,但观众并不买账,首日就有900万观众因为票价太贵而退场。等到春节档即将结束时,《狙击手》率先下调影片结算价格,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跟进。
但这并没有挽救惨淡的春节档,最终2022年春节档票房停留在60亿,是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档期,相比去年近80亿票房大幅度下跌,仅比2019年有些许上浮。
出品方、院线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涨价根本无法挽救低迷的市场,甚至会创造更惨淡的业绩。想要在电影市场赚到更多钱,从业者需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
降价也挽救不了春节档
胡冰冰打开美团,准备购买一张电影票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居然直接冲到了70元,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线北方城市几乎不可想象。她顺手打开了微博,发现并不止她一人感觉票价奇高,一位博主晒出了河南信阳多个县级城市的电影票价,几部春节档影片的价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价更甚,在观影黄金时段19:00-21:00间,一张《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票价格冲到了179元。观众或许从未想到今天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可以买一个投影仪,甚至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买上一年的会员。
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创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
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2022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数就减少近900万,整体票房比去年少了2亿。从2月1日到2月5日,观影人数持续下滑,从2562万一直下跌到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数始终在2000万以上。最终,截至2月6日晚,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万。
虽然有高票价支撑,但依然难掩票房的颓势。相比去年连续突破5天单日票房破10亿的战绩,今年初三票房已经跌破10亿。
为了挽救颓势,降价开始了。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同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2月8日宣布将于2月11日零点起下调票房结算价格。随后,《奇迹笨小孩》也宣布降价。
Tech星球查询发现,降价的幅度参差不齐。比如在一些四五线城市,《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降幅高达50%,而在一线城市降幅却只有10%左右。即便降价,整体春节档的票价依旧高于平常。
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月7日-13日,全国票房收入23.59亿元,环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观影人次为5283.5万人次,也较2021年同期减少23.2%。
史上首次负增长春节档背后
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节档视为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在长达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喜欢希望用一张电影票、一份大餐来犒劳自己。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并不顺畅。虽然,《长津湖》以近57亿的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但这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更惨淡的现实是,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几乎成为了电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财经》杂志测算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影视行业以42%的收缩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导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影票房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为进口片数量大幅萎缩,票房急剧下滑,导致整体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亿。档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节档,其他档期的票房几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时的非重要档期票房更是因为无片支持,数据非常难看。
万达电影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外疫情影响下进口影片供给不足,2021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档被视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价,试图在这个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档期收割一把。”上述导演补充道。
高票价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为了迎合节日氛围,过去春节档也多以喜剧为主,比如徐峥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着搞笑的剧情成为了当年的春节档冠军。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剧电影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位于票房榜首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实打实的战争片。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史上首次负增长的春节档诞生了。
谁能赚钱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4日14时7分,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34亿元,虽然没有达到60亿的预测目标,但也稳坐2022年春节档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投资高达5亿元的电影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显然可以赚到钱的。据业内人士推测,只要票房超过16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便可以回本。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累计票房中,有52.27%属于影院,大概为16.11亿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为39.10%,计11.09亿元。
出品方能不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毕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资比例都不尽相同,这是投资时双方协议的结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去掉拍摄成本,给导演、主演的分成,付给发行方的费用,缴纳的税收,出品方很难赚到钱。
但出品方毕竟属于产业链上游,也有撬动更大资本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是院线。
过去10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块数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中国银幕数已经超过4.5万块,正式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市场。而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资的。
“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包括院线设备购买,维护,都是院线自己承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这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一个IMAX影厅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万。
“大院线还好,因为背后有大型的院线公司撑腰,他们能拿到大片的密钥(播放权),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小影院,因为所处的市场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钥难上加难,为了拿密钥,不得不跟发行方签对赌协议,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大片,谁会跑去个体院线?”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不上座,就彻底没有收入了”。
某种程度上为了保证院线的收入,电影行业有一个规定,即每部影片有一个结算底价,院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线的利润。
今年的情况是,底价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院线希望提高价格,在春节档回血。
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是,2月8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54.9亿元(不含服务费,下同),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市场份额(含特许经营加盟)为14.6%,较2021年增长1.5个百分点,提升明显。春节档全国票房前100名影城中万达影城占据64席,数量较往年亦有明显增加。
国盛证券认为,万达份额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采取的低价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节档万达影投票价为56元,低于全国平均价格。
事实上,更低的价格带来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远比提高价格来得实在。
而观众对于好内容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门期上映的《扬名立万》凭借过硬的内容,超出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近8倍。但是当内容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时,大部分观众选择了放弃。
(备注:文中胡冰冰为化名。)
这个春节档,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亿。
春节之前,各方面的预测都趋于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
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据猫眼专业版等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总票房报收60.37亿元,相比去年的78亿可谓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几乎持平。
2019-2022年春节档票房对比 图/猫眼专业版
尽管这个数字仍位列春节档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隐忧:相比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上涨了18%。票价涨了,总票房变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观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2000万,相比去年,更是减少了近5000万。
为什么会这样?
票价贵了不少
根据猫眼专业版等数据,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达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价首次超过50元,环比大年三十,则提升了整整18元。
图/猫眼研究院
但具体到观众的感知上,却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北京为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等影片标价几乎都超过80元,下午三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更是动辄超过150元。
除了一二线城市,就连四五线小城都未能从这股涨价潮中幸免。一名纪录电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期间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阳过年,发现当地商圈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2D版票价都在90元一张,观影兴致瞬间大减。
票价上涨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发行方自然是首要源头。据悉,今年春节档影片发行方给出的票房最低结算价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5元。发行价涨了,影院票价自然得跟着水涨船高。
再然后是影院。全国不少影院都先后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围停摆,以及去年淡季的门可罗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对种种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节档这根“救命稻草”来尽可能一次性扩大收入。
“过去两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那一到春节这种大档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赚一笔。但这样不可取,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中环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涨价的还有渠道。在经历了早年的票补大战后,目前手机移动端在线票务市场大部分都由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阁影院,两大平台显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票价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诡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经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影院本身自带的小程序中显示的票价仅为65元,而在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后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购买会员卡,每张票还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对《长津湖之水门桥》于猫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带小程序上的定价差异
这意味着,同样是购买两张票,渠道价格与影院本身的会员价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仅购买两张票,看完就不再来,两者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80%以上。
对此,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仅占全年的3.6%,2021年跃升到了16.7%。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缺了喜剧
然而,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作为观众,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指影片类型。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还多一部。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在过去几年中,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著,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讨个好彩头,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春节8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对标早年的《你好,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过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双双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受限于类型,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在业内人士看来,《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且算是观影刚需,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李焕英》等,在今年难觅踪影。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随着影院的不断建设,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更尴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发艰难。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同样一个商圈,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设备上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赚钱。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但大势已成,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何况,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倘若电影票太贵,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与之相对的是,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不难想象,春节结束后不久,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截至发稿,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然而并没有赚够,那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点,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