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院的消费群体大概年龄阶段在多少的居多
18到45岁的居多吧,太小的都是家长带着,50左右的都不太喜欢去电影院的!
B. 北美院线是如何运作的
北美的影院都比较集中是一种自我管理模式,主要的收入来源也不是靠票房而是比较多元化如美食、广告等,鼓励独立影院存在,没有垄断现象。
C. 如何利用EXCEL统计年龄区间
材料/工具:Excel2010
1、打开Excel23010表格,用randbetween(20,60),函数随机产生40个20至60之间的数,模拟员工的年龄。
6、选中各年龄段的人,发现总数刚好是40,总数对得上。
D. 电影票房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电影票房是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的。
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一般直接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热播程度。
2016年1月,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电影局出重拳整顿市场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瞒报票房,院线要承担连带责任,影院放映质量差等问题也会被集中治理。
(4)如何准确统计电影院观众的年龄分布扩展阅读:
2018年一季度分账票房189.49亿元,同比增加39.96%。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票房取得320.21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票房271.51亿元同比增加17.94%,不含服务费票房为299.64亿元,同比增加18%。
2018上半年 s’b观影人次9.01,同比增加15%。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 189.65亿元,同比增长 80.1%,占总票房份额的 59.21%,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前6个月中国影市多个数据纪录均被打破,在档期方面,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四个档期票房均创造市场新纪录。
E. 影院的广告模式是
模式:贴片VS包月 当年一部《英雄》成就了多普达手机,让多普达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产手机品牌一夜之间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代名词。多普达只投入了区区1000万元的电影贴片广告就大获成功,电影贴片模式一度非常红火。 “中国电影,应该说还是处于大片的时代,一部有号召力的大片除了带来巨大的票房收入,贴片广告也成为很多企业事件营销的载体,贴片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大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覆盖大规模受众,受众覆盖广度极大。”上海晶茂电影传媒市场总监林怡天说。 但是贴片模式也存在问题,对于广告客户而言,运作电影贴片广告也是个很难琢磨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本身的票房难以预测,还在于传统的贴片广告运作流程,让广告客户无法获得广告效果的评估。 传统的贴片广告发布形式是,广告客户找到广告代理公司来运作贴片广告的事情,接下来,广告公司就找到片商,买到若干万场次的贴片广告,然后片商再找到发行方,通过发行方把这几万场次的贴片广告分配到全国的若干条院线中去,每个院线下有很多影院,然后再分配拷贝到具体的影院。就这样经过层层的分配,电影拷贝被分配到电影院。 “但是,这样的模式,广告客户和代理公司都无法掌控广告最终被投放到哪些电影院中了,广告客户只能知道自己买了若干万场次的电影贴片广告,却不知道具体投放到哪些电影院中去了。”央视三维电影传媒全国战略市场部副总裁査巍表示。 而当央视三维转向包月模式时,晶茂却又进入了这个市场,“当行业开始质疑贴片的效果时,也正是机遇的来临,晶茂通过整合上下游片方和影院的时段,连通了客户广告同影院播出之间的高速通道。既保障了场次,也挑选了更加优质的影院,提升了贴片的竞争力,2009年,贴片市场的增长超过了100%以上。”林怡天说。 近年来,随着进口、本土大片数量的急剧增加,另外一种新的广告模式——包月模式开始崛起,在央视三维电影传媒被称为“银幕巨阵”,而上海晶茂电影传媒的这块业务则被称之为“影通天下”。 同贴片的事件营销观点不同的是,不管是“银幕巨阵”还是“影通天下”,关注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院,如果可以把全国各地的主流电影院的映前广告承包下来,就可以超越电影本身,全影片全影厅覆盖主流电影人群。其最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直接与投放的终端资源合作的可控性增强,资源稳定,传播周期灵活,合作深入空间大,配合性非常高,利于客户开展全方位立体互动的线上线下整合传播活动。 传媒公司:央视三维VS晶茂 央视三维创始人张庆永2005年推出“银幕巨阵”,整合全国高端影院资源,买断影院3~5分钟的广告时段,在2006~2008年,银幕巨阵在逐渐蚕食贴片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让更多客户了解了包月模式的特点。 査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06年以前大多数客户还是做电影贴片广告,那时候大片少,一般都是投入最有票房的电影贴片。那时贴片广告基本占据映前广告70%的份额,而到了2008年,包月广告和贴片广告已经基本平分了这个市场。 “一般投放贴片广告的客户,单笔投放量都比较大,对于广告位置的要求高,按照业内的说法就是单场价格要高。而包月则依靠着众多的区域性投放,在客户的数量上超过了贴片广告。”林怡天说。 最近两年,晶茂电影传媒的崛起,形成了与央视三维正面竞争的格局,一方面与中影和华夏两家国字头发行公司合作,全面代理其进口大片的贴片招商权,从而把持住每年所有合作进口大片的资源;另一方面,推出了晶茂自己的包月产品“影通天下”。 相比于央视三维的“银幕巨阵”,晶茂电影传媒的“影通天下”覆盖的影院和银幕数量相对少一些,可以覆盖170家影院,但其与全国票房第一的万达院线和全国第六的金逸签订了独家协议,独家播放这两家影院映前的广告时段。“我们希望提供给客户更多选择,根据客户的目标来选择做贴片还是包月。”林怡天说。 客户选择贴片还是包月,一方面与其广告目标有关系,再有一个就是看中广告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好,客户宁愿选择更贵的贴片。例如,2009年奥迪选择贴片《建国大业》也是与其“官车”的定位,主打政府市场有直接关系;而在《变形金刚2》中很多汽车广告贴片也是考虑到题材的贴近性。 “最近几年,贴片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全国性售卖转变成区域性售卖,方便广告客户进行区域性的广告投放。”査巍说。 事实上,在电影广告市场上,央视三维和晶茂电影传媒的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的程度,对于一些大客户的争夺也是针锋相对。査巍坦言,虽然竞争很正面,但其实对两家公司的发展还是比较良性的。 2008年全国电影票房43.41亿元,2009年预期突破50亿元,5年后将达到100亿元,如此大的电影产业,其广告潜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林怡天透露,从2008年到2009年,电影广告是为数不多逆市增长的细分市场
F. 超强吸金的中国电影产业,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是啥特点
2012年:170.73亿元,2013年:217.69亿元,2014年:296.39亿元,2015年1-9月:突破297亿元。这是内地电影市场近四年的表现,其超强的吸金能力令人侧目,引得各路豪强纷纷跑来分食这块蛋糕。中国内地观众对电影产业的高速增长贡献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对观影群体的必要了解,有助于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的培育。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下对内地电影观众的了解,由于缺乏数据支持,这些认识只是停留在粗浅的感觉层面上,也只能粗略地用年龄层次对观众进行划分。
首先提到的是当前电影的主流消费群体——年轻人,年龄层次以90后为主,这帮年轻人作为观影主力托起了中国电影业的“牛市”。与此同时,她(他)们的消费倾向也受到了不少非议,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对喜剧电影的过度偏好。看一下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榜单,除去引进的好莱坞大片,过10亿的6部电影中,有5部是喜剧类型。前两年的《泰囧》以12.67亿登顶国产电影票房榜首,今年的《捉妖记》又以24.38亿登顶了内地电影票房榜首,着实令人眼红耳热。用“亿”为单位计量喜剧电影的票房已经很平常了,“破五”、“过十”更是不稀奇。这给很多人造成的感觉是:现今的年轻人太喜欢没心没肺的笑了。现场观影的感觉也是如此,年轻人的笑点普遍很低,稍有点笑意的情节都能让她(他)们笑出声来。二是对电影消费的缺少理性。现在的年轻人对一些披着电影外衣,实则用帅气、名气、阔气搞行销的东西情有独钟,向一些纯粹以敛财为目的的玩电影者大洒金钱。我曾经问过一名90后,《小时代》与《何以笙箫默》这样的电影好看吗,回答是看着挺烂的,可绝不会缺席。这种不理性的任性消费行为尤其为人诟病,被贴上了“无脑”的标签。年轻人的这两种消费偏好,给电影市场造成了旱涝不均的状况,投其所好的赚的盆满钵满,一些高品质的电影却少人问津,部分用心作电影的人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年轻人的观影喜好因此广受指摘。其实,更应该试着去理解年轻人这样的消费行为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喜剧片广受追捧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累并烦恼着的时代,自打懂事起,累与烦就无所不在。上学的年轻人为学业所累为考试心烦,上班的年轻人为工作所累为生活心烦,有钱的不知道该做什么,没钱的恨不能什么都做,压力无时无处不在。有很多年轻人要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入睡,就是要用轻松来舒解心中的压力。走进电影院图个轻松放松,开心笑笑缓释下内心的压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就少有心情去体味忧苦的内容了。不独年轻人如此,各年龄层次想笑的需求都一样强烈,所以质量高点的喜剧片都会受到广泛追捧,票房大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低劣的东西深受青睐
当今的年轻人对用帅气、名气、阔气包装起来的东西没有丝毫的抵抗力,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忠诚度,确实是一件让人不太好接受的事情。可这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在这个疯狂的追名逐利的社会,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去信呢,在信无可信的情况下,年轻人对长相、名气、物质的喜好就成为最本能最直接的选择了。除了年龄尚小的孩子,我们哪个年龄层次的人不为利与名所左右呢。当年轻人需要用这些麻醉自己的时候,善敛财者就会提供“麻醉剂”,收益想不好都难。
为什么高品质的影片遭受冷遇
部分高质量的影片遭受冷遇确实令人寒心,但如果用文化、品味、层次什么的居高临下地来说年轻人,就是一件挺装的事情了。70后喜欢过琼瑶,80后喜欢过韩寒,90后喜欢郭敬明也就是正常的事情,谁也不比谁高到哪里去。年轻人之所以对好电影不感冒,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还没有必要的生活体验。拿《钢的琴》与《闯入者》这样的影片来说,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看了之后才会有触动内心的感觉,年长点的对其中的情境深有体验的就会感到回味良久。年轻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也就难以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换成我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看这样的片子也会觉着沉闷。近几年,部分爱情片特别是校园青春片受到追捧,就是因为这是当下年轻人正在体验或者刚刚走过的经历。好电影没有好票房,与年轻人没有太大关系,与观影群体不够多样化有关。
所以,年轻人有这样的观影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不应该把社会的问题推到年轻人头上,更应该看到年轻人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深刻变化。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变化是,年轻人的消费有力拉动了电影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流入,短短两年时间,有多少大鳄、多少资本进入了电影产业。相比前几年,电影业的资源配备和行业地位变化巨大,年轻人无疑是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主力推动者。
还有一个深刻的变化是,当年轻人毫不吝惜地掏出腰包走进影院时,也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我曾经向60、70、80后的人推介过好电影,回应都是一副不屑不解的表情,为什么要花钱去电影院看呢,从网上看又省钱又省事。当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花钱走进影院享受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时,也在改变着那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于吃免费午餐的快餐式消费行为。不管她(他)们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她(他)们的行为都在说明着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道理:你花钱消费才能养活为你服务的人,才能让你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所以,当年轻人填满影厅座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这些年轻人表示感恩,她(他)们的这一小步,是中国电影业的一大步。
下面再打包说一下其他年龄层次的观众,从小到大说起吧。先说少年儿童,作为令人欣喜的新生力量,孩子们的观影消费特点很明显:一是不太在意花钱,家长们为孩子掏钱买票看电影是件很痛快的事情。二是大多是捆绑消费,孩子们可以把家长一同领进影院,而不管家长是否愿看,还拉动了“爆米花经济”。三是从小就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长大了也会将看电影作为生活中的一大喜好。这些孩子们的势力有多大,看看今年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的暑期档就知道了,120多亿的票房,孩子们有一多半的功劳。随着孩子们的日渐长大,电影市场会有更红火的未来。
再说中青年人,60—80年代的人应该是电影消费最荒瘠的地带了,要么日常俗务缠身,要么习惯网上扫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进过电影院的不在少数。诸多原因造成的观影热情低落,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重点说一下老年人,老年群体的观影消费潜力其实远超出我们的印象。从个人经验看,在影院见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男性与女性观众有着不一样的表现。男性观众数量相对要少,在售票处与影厅内碰到他们时,可以觉出他们有点不自然。这种感觉我也有同感,由于不再年轻,在看一些爱情片青春片时,在售票处、检票口和影厅内,面对年轻的工作人员和观众,总会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在影片结束时会尽量早些离场。
相比男性观众,女性老年观众则丝毫没有这方面的矫情,她们在影院里表现的从容投入。有一次在影厅内碰到两位70左右的老太太,一位在放映前自在地与旁边的年轻人交谈,说自己从《黑猫警长》到《滚蛋吧 肿瘤君》把近期上映的片子都看了个遍;还有一位老太太提着一大包东西,电影完场后站在当月排片栏前端详了老半天,恰好她旁边站着一位领着小孩的父亲,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并排站在那儿看排片预告,感觉很有些意味。我与两位老人一同看的那场电影是《华丽上班族》。中秋期间,前后多次碰到了或结伴或由子女陪伴的老年女性观众,而且可以明显感受到她们很高的观影兴致。如果说这些还是个例的话,那么在看《闯入者》时碰到的老年人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当时的影厅虽然不算大,但老年人坐了有一半还多。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她们不约而同地来看电影,说明她们是在主动获取影片信息,背后的观影热情是很高的。《智取威虎山》近9亿的票房,老年人的消费应该不在少数。老年人有收入,有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有空闲,还没有网上扫片的习惯,与保健、旅游、跳广场舞这些爱好相比,看电影得到的精神享受有着得天独厚的魅力,老年人观影的“白发经济”还是大有可为的。
上面说到的这三个年龄层次的观众,是有关联效应的。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有孩子喜欢看的,老人有老人愿意看的,只要把孩子与老人的文章做足,也就不愁把中青年人带进影院里了。由此可见,除了年轻人,其他年龄层次的观影消费也有比较大的引导、拉动、开发的空间。
额外多说一点的是,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影院里碰到的女性观众都明显多于男性观众,即使是年轻情侣,应该也是女性左右着观影消费。所以在用到第三人称时,我把“她”放在前面,把“他”放在了括号里。不管在哪个市场什么消费,女性都是永远的主角。
国内电影市场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观众是电影产业的“衣食父母”。可是在其他行业将消费者奉为圭臬、把营销做到极致,用“大数据”去把握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时候,电影观众却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还是说一下切身体验,作为一名骨灰级观众,我从未收到过院线的任何讯息,哪怕是一条短信。在淘宝上买一次东西,还能不时收到一些问候呢。感觉电影行业还是有点靠天吃饭、等米下锅的状态,对我们的观众缺乏主动深入的了解。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只有发自内心地去爱观众,观众才会更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