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阳人介绍几家大的电影院吧
1、中街玫瑰酒店附近的光陆电影院 3、太原街中兴7楼的东北电影院
2、太原街中兴东侧的好莱坞影城 4、太原街凯撒浴宫对面胡同里的梦幻星辰
6、北行的银泰影院 5、中街新玛特楼上还有一个,名字记不清了。
这六个应该是沈阳最热闹而且效果最好的影院了,具体音效及环境效果我已经排列出来了,排名全是自己去看以后感觉的,纯粹是个人喜好。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二楼说的北陵现在基本不演什么好电影了,而且效果很业余。
2. 东北电影院的历史沿革
国民党统治时期,“大陆剧场”曾一度被更名为“南京大剧院”。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它被转交给沈阳有关部门接管,并于1949年,有关部门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院”。 1958年,东北电影院引进了35毫米宽银幕电影。
文革期间,东北电影院曾被更名为“东方红影院”,文革结束后恢复原名。
1987年,东北电影院率先探索了立体电影、70毫米宽银幕电影、球幕电影等技术,其改进速度在全国前位。
1987年东北电影院实现放映收入142万元,利润70万元。
1988年实现收入216万元。
1989年,实现放映收入256万元,利润127万元。跨入全国电影放映系统先进行列。
1998年,为迎接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市政府投资1700万元对其全面改造,从德国进口先进的设备,使东北电影院各种功能更为完善。东北影院现有影视厅八个,基保有数码震撼大厅,共三层,可容纳观众1100人,有蓝宝石高级电影厅白昼高级电影厅和绿色电影厅的及牡丹、茉莉、玫瑰影视厅等。
1999年,东北电影院引进了数字解码立体声技术。
2002年,东北电影院的票房突破300万,占总市场份额的25%左右。
2003年11月28日 因太原街地区,东北电影院拆除。
原址西侧中兴百货七楼建有垃圾新东北电影城。
3. 越长大越怀旧!致敬60、70、80后的纯真童年,永远回不去的青春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有人说,回忆是变老的象征,岁月流逝时光流转,可谓阅尽沧桑的60后已经步入了垂暮之年,然而70后80后也都已不再年轻。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足,苦中作乐的日子,但是我们并不缺少童年是快乐的。虽然我们的童年没有现在的网络、手机、也没有王者荣耀。但是我们的童年却无比的快乐!那段纯真的童年回忆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值得炫耀的!可惜这一些都不会重来,时光也不能倒流。
小时候天天想着就是赶紧长大,想着当大人有多威风,长大了以后却想着能回到童年有多好,想着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想着小时候的没有烦恼。童年的记忆让我们通过这些老照片来找寻,让我们追寻曾经童年的天真与快乐!
1、瓜棚 ,60后70后的记忆。 瓜棚是看场(都是农村粮食谷物晾晒的)的棚。小时候瓜地看瓜住过; 那时候打麦场, 都要轧麦子, 机械脱麦机少 ,轧完后晚上等风扬麦子, 看麦子时住过。夜里睡在棚里面能听到虫子的叫声,好多好多虫子的叫声,还有夜里鸟的叫声,还有露水特别大,还有有时候看瓜的时候有雨打棚的声音。
2、“冰车”二字!忆情满满,好亲切!小时候我老家哪儿就这样叫的,名称一样呢! 嗯,除了冰车之外,
3、脚滑子,另一个冰上玩具的名字我们那旮旯儿叫“脚滑子”,那玩意滑起来快,尤其是拐弯抹角时特灵便!夜晚的乡下冰面上,我们也玩冰车的,跪在上面,有条件的,把手电筒夹在两膝之间……场面颇热闹啊。寂静寒冷的乡下冬晚,是很久以前的往事
4、 雪爬犁,这个玩法在东北的友友,小时候一定玩过吧!有没有勾起你童年的记忆!
5、抽冰嘎,打出溜滑抽冰嘎只能回忆却回不到过去
6、滚雪球 上小学的时候,很多班级的男同学,下课时间就去滚雪球。
7、童年骑毛驴,放驴的场景,80年代农村儿时生活真实的展现。
8、很多60后70后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没有读过新书。很多课本都是用别人的。所以每次我们手里有书的话,都会用牛皮纸包书皮
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大晚上人山人海,抹不去的快乐记忆。 童年最深的记忆,一定不会缺少露天电影,在农村不忙的时候,乡里就会来电影放映,一个月大概两场,别的村放电影我们也会越几个小伙伴走几公里路也要去看。
一听说电影队在此放映了,大人小孩非常开心,自带板凳,很早就去占好位置,人山人海,小孩也骑在大人的肩膀上…人多时连银幕的背面也有不少人,虽然像 《地道战》《地雷战》等这样的电影也许看了几次,但是每次看都都是那么的认真。 儿时的欢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一群人看电影的日子,那种气氛,现在的豪华电影院都比不了。一群小伙伴坐在小凳子上看电影,吃瓜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10、童年的你一定做过这事,最爱做的就是大人做饭,小孩子烧火,玩火的记忆。每次火都烧出来了,没少挨骂吧。
11、童年的我们生活中,一定离不开每次放学割猪草、喂猪的场景。我们童年不只有快乐,也有我们辛苦的一面。
12、劈柴火做饭,童年的我们总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3、童年去小卖店打酱油的活没少干吧,喜欢闻这里面浓浓的五味杂陈的味道,而且每次都能用剩下的钱买糖吃
14、骑二八自行车是我们童年比较值得炫耀的事情,个子小我们可以这样骑,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对于骑自行车的渴望。
15、还记得童年的供销社吗?一代人的记忆,供销社总能找寻到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哈哈
16、歌星不干胶贴,童年的物件,总喜欢粘在文具盒上,歌词本上,还有书皮上,一代人的记忆。
17、童年吃过麦乳精,当时比较奢侈的固体饮料,童年都是借着家里有老人的光才能吃到的。
18、那个年代东风敞篷 汽车
19、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帮这样的玩伴,童年的天真的笑
20、小人书,童年的记忆,每次都会因此而着迷,特别是放驴或者放牛的时候也对带一本小人书
21、娃娃的时候,最喜欢就是带这样有五角星的帽子,
22、这些是我们童年用过的歌词本,里面有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的歌词,贴上很多粘贴
23、玩泥巴,摔泥泡,捏各种泥人,你坦克的造型。童年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做
24、童年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树哨子,你现在还会做吗?
25、童年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所以我们最盼望过年,可以放鞭炮了
26、童年玩过的 游戏 ,下五福,两个人开始对弈
27、滚铁环,看谁滚得快
28、用啤酒瓶盖,自制的拉哨,很多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做
29、在河里,和小伙伴在一起打水仗,
30、弹弓基本上每个男孩子都有,上学的时候书包里一定可以找得到。
31、这个玩意,别说你没玩过,这个 都是自己制造的,不过找这些零件挺不容易的。
32、这些都是我们吃完的 冰棍棒,然后可以当做 游戏 来玩,你玩过吗?
33、 火柴盒的封皮也是我们男孩子的玩具,有的时候手拍得很疼,也从来不会说...
34、这个就是我自己做的独轮车,70后、80后都玩过,酷吧,90后绝对没玩过。
35、饭嘎嘎,小时候最喜欢吃了,只有大锅饭闷饭才能有的
36、 腊月杀猪,是我们最羡慕的了,可以有猪肉吃了,现在农村也很少有人自己养猪了
37、翻花绳,童年益智类的 游戏
38、 九吋的黑白电视,让我们认识了外面的世界。
39、当年 崩爆米花的热,是走街串巷的,现在很少见了
40、这个你弄过吗,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41、谁能认出来这个是什么玩具?
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不说了都是眼泪.....
4. 哈尔滨有哪些电影院
万达不错啊 也不是很贵啊
要不 亚细亚 也不会很贵啊 想看电影就不要吧贵 奋斗路414号
华臣影城 石头道街118号 新一百4楼
金安天马影城 中央大街69号
糖豆R T V 宣化街412号 大润发必胜客侧身
儿童电影院 工厂街76号
哈尔滨歌剧院 地段街220号
工人文化宫影院
天鹅电影院 景阳街196号
和平艺术电影院 果戈里大街389号
香坊电影院 司徒街32号
新闻电影院 景院街374号
东北电影城 爱建百联二楼
中影新东北影城 百联购物中心三楼
5. 中国最早的电影院产生于何时
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1908年上海的虹口电影院
另一种说法是:1905年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在哈尔滨创建的伊留继昂电影院
还有一种说法是:1902年,考布切夫在哈尔滨创办了一家比上两家电影院还早的电影院。
(此人于1909年拍摄到朝鲜义士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你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9-06/29/content_18030576.htm
6. 中国的最早的电影院是哪里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哈尔滨首座电影院,也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12),故址在今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拐角处。创建人是俄国摄影技术师考布切夫。
这家电影院的历史,在中国比北京、上海最早的电影院分别早四至六年,比光绪年西太后七十大寿第一次看电影还早两年。在全世界范围比较,则和号称“世界影院之最”的美国洛杉矶电影院同年所建。
哈尔滨继中央大街创建首座影院之后,又在中央大街、新商业街(今奋斗路)和乌查斯街(今地段街)繁华街区相继开办了马迭尔(1950)、敖连特(1908)、托尔斯泰(1909)、皆克坦斯(1910年前)、新开影戏院(1911)五处,清末之前哈尔滨已有影院六处。
哈尔滨首座、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的创建人考布切夫,清末之前还摄制过三部记录电影:
第一部记录片《旅顺之战》(以下片名皆系作者所加),摄于1905年,由法国商人瑗杂斯带去京、津、沪放映后,于1906年经黑龙江省交涉局批准到齐齐哈尔租用阔米萨尔戏园放映一月,“皆日俄战攻真迹,枪击炮轰,马驰人行,与生者地无异”。
第二部记录片《安重根刺伊藤博文》,摄于1909年。据地方文献记载:伊藤之死,系被复国仇、雪国耻跟踪而至的朝鲜义士安重根所杀。伊藤来哈目的,原打算同比他早到两天的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迷议瓜分中国东北问题,不料想刚下火车未走出站台,即遭狙击。当时安重根连发三枪,伊藤博文胸、肋、腹三处中弹,遂即倒地毙命。
第三部记录片《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音xun4)巡狩过哈》,摄于1911年,当时放映于中央大街电影院,从摄制到放映不出旬日。《远东报》称:“每当夕阳西下,公园散后仕女游人相偕去中国大街之电影园聚兴,所演皆赵督来哈新片‘真情毕露’云尔。
7. 90年代的盘锦是什么样子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域内设置房县,西晋撤销。南北朝时期,属北魏的营州,后为高句骊侵占。唐平定高句骊后,归渤海国显德府。辽代,本境属显州奉先军。金、元、明、清各朝代,本境分别属广宁府、路、卫、县。
盘锦,别称鹤乡,位于辽宁中南部,是辽河入海口城市。盘锦是“石化新城”,缘油而建、因油而兴。下面的这组老照片展现的是90年代的盘锦,图为90年代的盘锦站。
盘锦1984年6月建市,总人口140万,下辖兴隆台区、双台子区及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盘山县和大洼县。盘锦是辽宁省高速公路最密集、公路网密度最大的城市。市南部的盘锦港是东北和蒙东地区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盘锦市是全国首批36个率先进入小康的城市之一,GDP常年位居辽宁省前列,人均GDP连续八年居辽宁省第一,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盘锦市缘油而建、因油而兴,是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是中国最大的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辽河油田总部所在地。
90年代的长途客运站。这座老汽车站承载着很多盘锦人的返乡与出城的记忆。
90年代的盘锦体育场,当时周边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荒地。
90年代的盘锦市实验中学。有从这所学校毕业的读者吗?
90年代的盘锦第二百货商店前的景象。第二百货商店在当时是质量和信誉的保障。那时要是能在这里上班,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一件事。
90年代的红旗剧场,这里留有很多老鹤乡人美好的观影记忆。在昔日电视机还没走进普通百姓家庭的年代,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能高兴很多天。
90年代的盘锦商业大厦夜景。
8. 最早的哈尔滨影剧院现在叫什么名子,在哪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337号的和平电影院,原名敖连特电影院,始建于1908年。它是晚清时期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5座影院之一,也是迄今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现存时间最长、历史最久的电影院。
影院原为沙俄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于1908年佛办。其建筑为典型的欧式风格,面积1447平方米,剧场内为上下两层。现有固定座席706张。
该影院时跨晚清、民国、伪满和新中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1915年该院由某意大利人经营,1934年由一日本人和一法国人备资经营,其名称一直未变:1945年"815"光复后,被苏联领事馆接收,后归苏联影片输出公司经营,仍沿用敖连特电影院名称。1951年苏联政府将该影院移交给我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哈尔滨分公司。1952年由哈尔滨市文教局接管。1955年改名为和平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