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弥渡华兴兄弟电影院 详细信息
三月份开业。弥渡唯一一家电影院。可以办理会员卡,票价5折。
2. 去成都旅游做哪些合适,求攻略
(声明:本篇回答以吃为主,发誓绝对无广,但口味千人千味,因人而异,如有意见请温和提出,因为疫情原因可能有提到的店现在无了,去之前自己再确定下开没开哈!)
成都土著,从小到大血液里都流淌着美食那种hhh
总的来说,从喜欢探店开始,大概也有个八九年了,大大小小的餐厅,网红餐厅、苍蝇馆子、大排档,各种各种的……只要是好吃的,都会愿意尝试!因为本篇回答主要针对于来成都旅游的盆友,所以推荐美食也以成都本土特色为主,像日料、韩式烤肉这种就暂不推荐了。
首先说说成都都有些什么吃的吧~
↓↓↓
一、吃在成都:
特色小吃
火锅、担担面、蛋烘糕、冰粉、酸辣粉、钵钵鸡、冷沾沾、肥肠粉、麻辣兔头、蹄花、火锅粉、烤脑花、钟水饺、夫妻肺片、锅盔、甜水面、糍粑、糖油果子等等……
噢对了卤菜大家可以去琉璃场(地铁站出口)打卡B站美食作家王刚的【宽菜】,我买过甜皮鸭和钵钵鸡都还不错!!而且就在地铁站口!(2m距离那种!!)巨方便!
店内除了书以外有文创和一些小杂物~
坐楼上窗边挺舒服的,可以在窗边看外面的河滨街道
继续——————————————————
成都博物馆:在天府广场,得公众号取票,里面很大,有时间可以去逛。我觉得很好逛而且经常有展。
四川科技馆:记得带身份证,我记得也是得公众号取票。(大家可以自己在小红书单独查看下攻略)我觉得很有趣味性,有很多互动的机器,哈哈哈,也很适合拍照!
大熊猫基地:看大熊猫必去!这个在市区。其实如果时间够的话我更推荐在【都江堰】的熊猫谷,一大早去,人少,和熊猫距离也很近,还能看小熊猫欸!
市区内可以逛的大学:四川大学(川大是真大)、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建设路),电子科大适合秋天去看银杏哈哈,然后一出来整个一圈就是小吃很多的几条巷子,就是建设巷,挨着的。
西村大院:这边好像蛮多综艺来拍过,吃的也多,但总体也没什么特别的。
——————————————
成都周边
青城山(最近) 西岭雪山 毕碰沟 达古冰川 稻城亚丁 九寨沟 四姑娘山等等
————————————-——————
PS 时间充足的姐妹完全可以去一趟乐山!干干净净的小城市,恰钵钵鸡跷脚牛肉冰粉(当天可来回
PPS 不做攻略怎么吃?
某dp软件上搜你要吃的类型,然后找有“收录N年”这样的标识的老店,这种能在成都这样餐饮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味道真的95%(10分严谨)不会差。
然后附近老小区看起来比较多的地方,也是不太会踩雷的。
像宽窄巷子和锦里的小吃,就没必要买了,很容易踩雷,同样是网红街区,我会宁愿在魁星楼街买,魁星楼也经常有摆摊集市,脱口秀,小型展各种东西,还有蛮多吃的。
———————————乐山part—————
乐山小吃推荐:
乐山我去过四次吧,因为这个帖子主要写成都,所以我简单喵几句就好:
雷四嬢蛋烘糕 可!跷脚牛肉我觉得水平差不多诶,
什么冯三嬢冯四嬢的,我吃的古市香那家味道和环境都还可;
甜皮鸭,除了比较火的王浩二纪六嬢外,
张公桥那边的鲍六嬢也不错(一个小推车,老板娘热情)
甜皮鸭都是可以抽真空,当天带回成都加热吃的,
当然依然是越快吃完越好(路上可以手撕一些解解馋嘻嘻嘻)
有没有敢吃脑花面的外地er?
李双猪脑花面 安排!
(咸口的,有那种油卤的香辣味,但也不算很辣!)
有喜欢王鹤棣的吗?他家在乐山卖油炸串串
之前他家叫长药油炸,现在为了和另一家重名的区分开,
直接改名叫棣爸油炸了,很直接,666。
我没吃过,听他们说名气大于味道,
说是他姑姑开的那家更好吃哈哈哈,
喜欢王鹤棣可以去打打卡,也许还行。
成都真的是一个很宝藏的城市,特别是对于饕客来说,哈哈哈,大街小巷,都藏匿着吃不完的各种美食,真的很爱我的家乡,祝大家来这边旅游也好,上学职业也好,都能吃爽玩开心~~~!
3. 《你的婚礼》正式上映,被许光汉章若楠虐哭,一句话毁掉一段爱情吗
4月30日,电影《你的婚礼》正式上映,这部电影由许光汉和尤咏慈主演,影片讲述了由许光汉饰演的周潇齐和章若楠饰演的尤咏慈,在历经了长达十五年的反复遇见和分开中,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想念和甜蜜却从未减少的岁月。众所周知,竞争激烈的五一档,最大赢家,非许光汉、章若楠等主演的口碑票房皆出众的《你的婚礼》莫属,电影真实而细腻地刻画了三段错落而遗憾的爱情故事。不只是爱情,青春的高燃,间插的友情,不经意地搞笑写意,也是让无数观影路人泪洒电影院,口罩都哭湿了!
唯美的青春爱情题材电影一直以来都有很广大的市场,但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及《致青春》之后很难再有新的突破,此次电影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导演实在是太会选角色了!一位是是新晋国民男友,一位是可甜可盐的初恋系女孩。两人只要同框就是养狗的天堂,在曝出的预告和花絮以及合照中,两位主演青春活力,cp感十足。并且电影主题曲《不遗憾》由现在华语歌手中很火的李荣浩献唱,低沉的声线以及伤感委婉的歌词表达出了该影片男女主角最终没能走在一起的遗憾和可惜。目前《你的婚礼》预售总票房已经突破5000万,剧组也在紧锣密鼓的宣传电影。很可惜的是作为男主的许光汉由于疫情影响,暂时不能来到大陆进行宣传活动。
随后,李荣浩调侃:昨天看完《你的婚礼》后,他就发微信给许光汉章若楠!而被问到为何会给许光汉章若楠发微信时,李荣浩调侃:主要还是我家杨丞琳看完电影,觉得这个结局有那么一丢丢遗憾,觉得可能是为第二部埋下的伏笔,就让我打探下军情,哈哈哈,这原因也是让大家笑翻!
当然,如今五一档票房大战已经开启,从预测票房上来看,《你的婚礼》和《悬崖之上》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小伙伴们预测今年的五一档票房冠军会是谁呢?
4. 成都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路过草长莺飞的春天,便是光影灵动的夏季,喜欢夏天里枝繁叶茂的碧绿,还有夏日森林沁人心田的潺潺溪流,在这个蝉鸣不止的季节,玩耍些清凉的地方吧,不如一起森林徒步,做一个自由且快乐的山系女孩。
5. 成都有什么好吃的
1、担担面:是四川成都和自贡著名的地方传统面食小吃,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因而得名。担担面是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气扑鼻,十分入味。
2、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其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3、龙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传统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 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现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了。
4、钵钵鸡:是一种四川传统名小吃,属于川菜系。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以陶器钵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加上多种调料的去骨鸡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鲜香,甜咸适中的特色。吃奶汤面时配以钵钵鸡,别具风格。
6. 【华兴山庄】附近哪家电影院比较好
万达附近有两个电影院,一个是锦辉的米高梅,和万达广场的万达影院
7. 电影里面有个集团叫华兴集团
虚构的。华兴集团是电影《万里归途》中的一个公司。该公司是电影中虚构的,现实中是没有的,该公司的原型是来自宁波的建筑企业华丰公司。
8. 《万里归途》票房破亿领跑档期,这部剧有哪些隐藏的细节
一到国庆档便是影院电影打的够呛时,原本今年国庆档也有许多发展潜力潜力股都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工作,可是都没想到方案赶不上变化,按期上线电影很少,《万里归途》也成了国庆档唯一一部大面积。
在大多数粉丝都没得选择时的那种,《万里归途》变成了最热电影。现如今这一部电影的票房统计早已提升9亿,影院股票大盘由于这一部电影热度不减。
第六个细节是电影结尾,中国撤侨每日任务圆满完成,宗大伟总算等到了中国春节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之后,他不由自主的被爆竹吓了一跳,而这种小细节则展示出了宗大伟误认为自己还被战火磨练的努米亚的感觉。
这一看起来不知名的细节,实际上在不经意地告知观众“我们不是生于和平的年代,只是生在一个和平我国”。
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战事给人以的阴影难以释怀。宗大伟返回祖国的怀抱,但也会被爆竹声吓住,可实际上许多参与过战事的人都会由于残酷的战争留下二战结束心理状态综合征。
在她们的世界中,大街上的熙熙攘攘就会变成战场上的重型坦克火炮,陌生人的友善接近能让他们深感当心,她们精神状态自始至终崩在命悬一线的弦上,身处分不清真假的世界中。
在《万里归途》的电影细节中,观众感觉到的不仅仅是祖国的强大,中国撤侨任务严峻,外交官们的放弃和无私奉献,还能够感受到中国角度中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期待。
战事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残垣断壁,经济倒退,成千上万伤亡,哪怕是生还者也可能因为战事痛楚。现在再回望《万里归途》,就很好理解为何这一部电影并没有主旋律作品里的死板、严肃认真了。
这一部电影展现出来的不是一个经典传奇故事,反而是战场上每一个人的姿势,害怕、担心、人性阴暗面的一览无余,这种不会被伟光正包装一部分,才是一个打动观众的细节。
自然,《万里归途》仍在热播,电影的票房行情一路上升,用户评价名声也验证了这一部电影成功的。事实上,诚意十足的细节就展会如今作品里,意见反馈在电影大众口碑电影票房上。
9. 《锦江街巷》36:从布后街到春熙路
1947年我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时年16岁。校门匾于右任书“四川省立成都中学”八个大字,简称为省成中;是成都当时的名牌四校之一。我初入校,课程紧张,不敢玩忽。每逢周末,能去看电影,或能去青年路逛旧书摊,算是最放纵了。所以,九里三分之城,较熟悉的还是从学校所在地五世同堂街到春熙路这条线。沿线见闻,笔之于下,也是老成都街景之一瞥。因为春熙路安排在书的上卷,所以先说说干槐树街过马路对面的事,至于五世同堂街到干槐树街的见闻,容后再叙。
干槐树街直走,便是布后街了。街左边第一家是志诚商业高级职业学校,培养中专财会人才。西邻大成中学(今<2008年>成都三中),其前身为“五老七贤”之一的徐子休创办的孔圣堂,招收学子,尊孔读经,以对抗“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改名为大成中学,课程仍设读经一科,校园大成殿上仍供孔子牌位,不时集合全校师生三跪九叩,煞是好看。又西邻成都大戏院,演出川剧;再西邻多家宅院的后墙,墙上爬满青藤。戏院与多家宅院所在,清代为布政使署。街在布政使署后者,叫布后街。街在布政使署前者,叫布前街(民国时改名华兴东街)。布政使署内,右侧与后院为亦园,景点有不波馆、红蓼桥、花坞、接翠轩、小绿天亭等等,想必风景甚佳。亦园始建筑于乾隆年间,到光绪年间已荡然无迹。民国年间布政使署不复存在,演变为戏院和宅院。解放后为川西日报社,今为四川日报社。
布后街右边第一家是新四川行馆,就是旅馆。西邻大宅,清代为有名的孙家花园,民国为四川首任督军熊克武公馆,解放后为省文联机关。我21岁入此大宅,蹉跎55年光阴,而今76岁(注:岁年2007年),仍系于兹。
回头说昔年的熊公馆。馆宅高墙临街,墙上嵌拴马石。黑漆双扇大门,门内为窨合子(日本人所谓的玄关),壁绘贴金麒麟,五蝠绕之。宅凡五进,木构平房,样式中西合璧。大宅包含七座小院,两个花园。园有假山、山亭、水塘、水榭、花厅。各小院内,奇花异树点缀,又有合抱楠木一株。室雅境幽,居处宜人。至今思之,如一场梦,醒来片瓦不存,令人喟叹。
布后街右边最后一家是著名的包席馆予荣乐园,被誉为“川味正宗”,创始于1911年。园主蓝氏兄弟深谙厨艺,汇集京菜与苏菜的特色,树起川菜旗帜,改变了所谓川菜就是“肉八碗”、“九斗碗”、“参肚席”的旧格局。又善经营,动辄出堂几十桌席,提调安排,迅速妥帖,务使顾客满意。从门前过,常见贴红结彩,大摆婚宴。荣乐园解放后迁往骡马市街。旧址不存,今(注:年代见前)为星光宾馆。
布后街到尽头,临十字口。若直走,便是慈惠堂街。虽不在线上,但应知悉街右边一大宅,门上挂金字匾“慈惠堂”,原系官办慈善机构,民国改为民办,1923年公推“五老七贤”之一的尹仲锡任总理。此后,慈惠堂办火柴厂,产品行销全省。又办义学、盲童教养所、女婴教养所、贫民借贷所、孤穷子弟教养所。赈济与生产相结合,加以公私捐款,致使堂产日增,有田万亩,房二百间。赈苦济贫数千人,确见实效。尹仲锡管慈惠堂,成绩卓著。任职期间,又与徐子休、曾奂如等联名上书刘湘,请求禁止汽车入城,理由竟是“汽车隆隆其声,巍巍其状”,“一般风烛残年之人异常胆小”云云,所以也被视为“五老七贤”之保守者。
回头走下去吧。现在站在布后街西端,左拐是梓潼桥正街。千年前的唐代,此街是一条河。河床出产优质金刚沙,可以解剖玉,故名解玉溪。河水是从千年前当时的西北城角水洞子入城的,流经青龙街、西玉龙街、玉带桥街、玉沙街、东玉龙街、桂王桥街,蜿蜒流到此地,仍向东南流去。又经东锦江街,流过当时大慈寺南门前,经磨房街入内江故道去。有河便有桥,此地曾有的那座桥东西向。桥西是今梓潼桥西街,桥东在今四川日报社内。前面交代过,四川日报社址在清代是布政使署所在。署内右侧园林,有小桥,有池塘,水源应是署外的解玉溪。这条河的存在是无疑的。1950年修街,桂王桥街,双栅子街,梓潼桥正街,从北向南一路挖开,下面石砌砖垒河堤尚在,便是铁证。此地的桥取名梓潼桥,是因为这里有梓潼庙,供奉文昌帝君张亚子。川北梓潼县七曲山大庙是张亚子本庙,他又称为梓潼帝君。梓潼,梓山潼水,地名,与成都没关系。
来到梓潼桥正街北口,市面热闹起来,显示快到繁华街区了。街左边第一家是聚贤茶社,楼上楼下,日日满座,喧阗盈耳。另文专有记述。
聚贤茶社南去,左边几家是小酒店、小面馆、小饭馆、理发店、香烟店等。然后是一家甜食店,店名和合,店主一目偏合(蜀人讹呼边花儿),卖马蹄糕、醪糟蛋、汤圆,生意清淡。再南去两三家之后,是有名的稷雪面馆,卖鳝鱼面以及各式包于、饺子、烧卖之类的点心,制作甚精。稷为五谷之代表,雪像面食之洁白。再南去还有长美轩饭馆,以荷叶蒸肉、肉饼汤、凉拌牛杂著称。所做米饭与一般饭馆的甑蒸瓢舀不同,乃用小碗分蒸。以上属梓潼桥正街的街左边。街右边第一家是酱园铺。南去有腌卤店,脆皮鸭鹅有名,也有小酒店、小面馆。更远些,过梓潼桥西街口南去,有装裱店名修古斋,兼售仿古字画,清末开设,店主姓秦。还有一个糕点店,名日式式鲜,鲜花饼特佳,亦清末开设。梓潼桥正街到尽头,临十字口。若直走,便是福兴街。虽不在线上,但应知悉此街专卖帽子,旧式的有瓜皮帽、毡窝帽,新式的有军帽、学生帽。很有古的竹林小餐在街北口右边,以白肠、罐荡、烧帽结子(猪小肠绾成结)著称,而蒜泥白肉价廉物值。肉薄到半透明,沸汤一烫即熟,捞起漉干,放作料,盖蒜泥,鲜嫩不油腻。上菜又快,落座可吃。南去一家大旅馆,抗战后期改设置为“盟军招待所”,募来妓女,秘应美军人员之需。事虽涉丑,若没有又不行,让市政府好生尴尬。
梓潼桥正街南口,右拐是华兴正街,进入繁华街区了。如果两家药铺和一家茶叶铺以及一座茶园都视为“食品店”,那么这里真是吃食一条街了。成都人之好吃,到此街而定案,再无争议。妙的是一家药铺是李记天福堂,制售阿魏丸,专治“积食症”——吃得太多,胀出病来。那些美食店堂,招牌太多记不住,品种太繁想不起,恕不一一介绍。
与一个非富家子弟的中学生有关系的仅仅两家,兹分述之。一家是六六豆花面饭馆,在商业场北口斜对面。豆花素面放炒黄豆、熟油辣子、大头菜颗,入碗豆花极嫩。豆花素饭,一方块稍老的豆花单独盛入小碗,放辣酱、花椒、葱花,非常下饭(很合胃口)。两者皆价廉,顾客甚拥挤。另一家无店铺,设摊位在六六豆花面饭馆对面的高墙下,专卖泖饭。沸汤一泖,冷饭都熟,捞入碗中,放芽菜一撮,撒葱花几朵,挑猪油一勺,最宜车夫、小贩、学生图个方便。“泖饭”一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沸汤烫熟曰泖。今人不文,招牌皆作“冒饭”,免强也可通。不敢笑他们,他们是多数。
华兴正街不可漏说的是悦来戏院(今悦来茶园)。最初就叫悦来茶园,是一座茶园型的剧场,落成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茶园型的剧场,戏台三面敞开,向前凸出。戏台下的前池、左池、右池,密密摆置茶桌。一桌镶配五把椅子,可坐5人。茶桌三面包围戏台,观众就从三方看戏。前池座位票价高些,左池右池座位票价低些。其格局犹存宋代瓦肆勾栏的模样。有与异者,前池、左池、右池之上又有楼厢,专坐女宾,以免混淆。楼厢连成凹字之形,又似庙宇剧场。
悦来茶园当初选址老郎庙侧,因老郎为伶人之保护神,正如木匠供奉鲁班,求其保佑。据说老郎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他设梨园,为戏班之始祖。悦来茶园落成,成都9个川戏班子300多人,原先各自在庙宇和会馆演出的,此时组合成三庆会(川戏伶人团体),驻此常年演出。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员生存有了保障,川剧艺术也大大改进了。到20世纪40年代末,那时已叫悦来戏院,演出剧目推出《血滴子》之类的机关布景,又推出《九度文公十度妻》,陈书舫主演,门上大幅广告,油画半裸女人。还上演新编戏《哑妇与娇妻》,尝试川剧“出新”。那时川戏已经不景气了,显示古典主义艺术已不完全适应现代商业社会世俗胃口。我那时爱的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决不看川戏,认为太落伍。不过暗自欣赏《马房放奎》、《长生殿》、《阳和堂》的唱腔,又爱看《嫁妈》、《请医》、《裁缝偷布》之类的笑人戏。
华兴正街到这里尚未完,前面有一小段就不去了。现在左拐是商业场北口。成都之有商业场,犹北京之有东安市场;至于春熙路,不消说就犹王府井了。商业场初名劝业场,落成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是成都最早的近代商场。翌年改名商业场。场内设有洋广百货、绸缎布匹、衣帽靴鞋、官帽套袍、皮裘鞍鞯、刺绣提花、玻璃玉器、宫粉香胰、毛巾梳篦、巴黎香水、泰西纱缎、西洋栽绒、台湾番席、钟表眼镜、书画古玩、竹丝工艺、顾绣刻瓷、图书印刷、广东糖食、福建丝烟、纸烟火柴、红绿二茶、山珍海味、参茸燕桂、中西大菜、南堂点心、茶楼浴室等等行业,共计商店150余家。场内步行街,两边列店铺,皆是一楼一底。楼上回廊四合,栏干围绕。前后场口设有栅门,晨开夜闭。场内西北隅备置发电机,专供全场照明。黄昏时候,市民涌来争看亮灯。
当时,任劝业道道尹的是浙江籍贯而生在成都的周孝怀。商场能建成,有赖他推动。此人七渡东瀛,研究日本明治维新,初任巡警道道尹时,才30岁。在四川建立起近代警察制度,也有赖他。两任道尹不过7年,讲求实干。蜀人总结他的劳绩,用了娼厂唱场四字。分说如下。
娼 他把成都上万的娼妓管起来,设红灯区,使娼合法,课以花捐。派警力守天涯石街和毛家拐街两个口子,不准地痞流氓滋事,不准青年子弟误人。同时禁止私娼,违者有罚。
厂 兴办慈善工厂多家,其中有纺纱厂、造纸厂、幼孩教育厂、乞丐工厂,又建老弱废疾院。
唱 前面介绍的茶园型的剧场,名曰悦来,就是他支持修建的。同时成立戏曲改良公会,由他亲自调审川戏剧目,组织文人修改剧本。
场 商业场带动了成都的工商业,使成都人耳目一新。1917年毁于火灾,事见巴金小说《家》中。原样修复后,又新辟场右的悦来场和场左的新集场,又热闹好些年。1933年又遭火灾。起火原因,我母亲说,有人随手抛烟蒂,落入装木刨花的筐子里,遂至炎炎奈何。其后勉强再修,不复旧观。楼上不再开店铺,楼下盛况亦不再。右边的悦来场开设了白玫瑰茶厅和沂春浴室,左边的新集场开设了二泉茶厅和大光明美发厅,显示世风推移。
县城少年眼中,商业场我觉得够繁华了。我在这里首次“瞻仰”美国玻璃丝袜、香港赛璐珞麻将牌、上海蔻丹口红之类的奢侈品。察看标签天价,不胜骇异,乃知贫富悬殊如此。现今,旧场寸椽不存,眼前的钢筋水泥四层建筑物已经是第四座商业场了,韵味尽失。
商业场南口斜对着春熙路北口。春熙路1924年新建,比商业场晚。路分北段,南段,东段,西段。四段合为繁华街区中心。县上人不说去成都,而说“上”成都。上成都来,有事无事都去春熙路走一趟,否则不算上过成都。可知春熙路是有些人心理需求的对象。我来成都读高中,不用说周末必去转春熙路。1950年起,下班吃了晚饭,都要散步到春熙路,已成习惯。今日的春熙路建筑豪华,晚灯辉煌。昔年的春熙路玲珑似珠,缥缈如梦。“距离美”,这就是。
玩珠入梦,走进春熙路北段。那些绸缎布匹、洋广百货、参茸燕桂、餐厅茶楼,作为中学生的我熟视无睹,且看有趣的吧。入北段街右边石柜台刀剪铺,刀具品种繁多,古老神奇,精巧漂亮。招牌是“廖广东”,产品是本地造。城郊乡下有铁匠炉,打造各种刀具,交“廖广东”收购,到这里上柜台。临邛冶铁锻器,秦汉早已著名,岂待“广东”而然。西汉文翁治蜀,首批留学生去长安深造,他们背负着蜀布和书刀(两种名优产品),到长安卖钱交学费。书刀属于文具,用来刮改竹简文字。删削二字右边立刀,正是书刀。说这家刀剪铺“古老神奇”,根据在此。刀剪铺南邻一小店,挂售中外地图,亦甚可观。又南邻世界书局,很窄。又南邻及时钟表眼镜公司。及时就是on time(准时),指钟表而言。又南邻春熙大饭店(旅馆),从未进去过。再南邻一家高级美发厅,橱窗布置好莱坞影片和国产片的剧照,皆即将上映的,引我留步细看。当时有石挥导演的《假凤虚凰》面世,剧情为理发师绷(炫耀)阔少讲恋爱。这家高级美发厅牵头,联络本市理发行业提出抗议,广发说帖,指控影片“侮辱同人”。影院怕被捣毁,终未上映。
再南去若干家,有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专卖本馆出版书籍,品位甚高,世所推重。我读小学,教科书全都是商务本,所以见了商务徽记,倍感亲切。又南去有新中国书店,我在店里购得一本美国记者所著的《NewChina》,分章介绍中国现状。英文浅显易读,作课外阅读用。星期天逛书店,固然可以站着看书,但是毕竟不算读书。逛书店的好处不是看书,而是打筑目录学的基础,同时也收“河伯观海”之效,看清自己之“丑”。
春熙路上任何餐厅皆未进过,仅在北段三益公门口吃过烤小饼。肥肉颗颗加葱白做馅,炉烤酥脆,极香,价廉。
春熙北段街左边,三益公对门,大华电影院,在此看过许多影片,其数量仅次于总府街智育电影院。难忘的是白杨主演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女主角是演剧队的,被轿车撞昏死,看得我哭了。
北段南口有一家百货店,名聚福祥,春季大减价,夏季大减价,秋季大减价,年终大减价,一年四季都在减价,惹人发笑。且有乐队鼓吹,或以高音喇叭播送周璇歌曲,喧声可畏。北段南口还有一家银楼,我曾去卖金戒指。1948年秋季开学前,家中凑不足学杂伙食费,母亲脱下金戒指,叫我送到天成银楼换钱。从未卖过东西,我感到很为难。她知我“没出息”,就说:“你递上高柜台,半句话也不要说。银楼童叟无欺,不会少给你一块钱。”我上成都到春熙路照着做了。营业先生把金戒指放上天平,声报重量。又在一块黑石板上擦一擦金戒指,留下一线金痕。然后比对样本,声报成色。见我无异议,他便付了钱。老招牌重信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进入春熙南段北口,街左边是鹤立鸡群的新闻大厦,昔年算是春熙路的最高楼了。《新新新闻》在此。这家民营日报,四开八版两张,多载省内地方新闻,订户最多。地方新闻揭发贪污,也敢说话,不过仅限于打苍蝇捉老鼠。日有言论专栏曰小铁椎,都是五六百字议论(今之杂文),大受读者欢迎。我家中曾订有《新新新闻》。县城罗快报每晨骑车去成都,取得报纸,黄昏骑归,送订户家。灯下看报,初中生的我能看懂国际时事和地方新闻,就是看不懂广告版的“包医花柳”、“白浊三日断根”、“专割包皮过长”,又不好问大人。还有“从良启事”,天天都有,千篇一律,我都能背诵了,还是不懂。其文日:“□□年幼无知,误入青楼,今蒙□君拔出火坑。从今以后,新知旧好,一概谢绝。”文中□□是一女子之名,如素云、春芳、秀兰之类。□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皆可。上高中才知道这是妓女脱离苦海,嫁人从良,表示决心。人老了方懂得,这是某嫖客包养某妓女两三月或半年。真要改行从良,何必刊登广告。新闻大厦底楼门面是该报营业厅。厅中有长柜台隔断内外,台外留作走道。闲人可以由此进入,到新式厕所间去方便。此亦“联系群众”一法。厕所外面设置网罩,饲养鸟类,供人观赏。金堂私立崇正初中毕业的同学,曾借大厦二楼聚会,恭请该报老总陈斯孝来训话。陈总广汉县人,笑容亲切。面容记得,讲话忘了。
新闻大厦南邻《新中国日报》所在地。当时省成中校门口贴有多家报纸,最受欢迎的是《西方日报》、《建设日报》,最被冷落的是《新中国日报》、《中兴日报》。《新中国日报》是青年党办的。《中兴日报》是国民党办的。
说到《新中国日报》,想起笑话一件。该报原称解放军为匪军,解放军于1949年4月21日渡江后,头版头条标题就改称了。题日:“蒋山青处满江红,共军两万入南京。”颇具诗意,俨然作壁上观,变得多快啊。
春熙路最有趣的记忆是1949年渡江战的前后,确切日期已忘。是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刚走到北段和东段交接处,忽闻一片“来了”的惊喊声,但见孙中山铜像下银圆市数百人狂奔四散,各自逃命。紧接着我周围行路人也叫喊着奔跑起来。我虽不知出了啥事,但也吓得随众奔跑。春熙东段两边店铺噼噼啪啪忙关铺板,我心头更恐惧,估计快跑也逃不脱,急步跳上街沿,趁一家裁缝铺正在关门,便闪进去,暂时躲避。躲避未久,听见外面又在开铺板了。裁缝开门侦察,回头一笑,对我说:“没事了。又在扯地皮风。”想起《左传》楚国首都大街之上“相惊伯有”,大约也如此吧。一个政权临崩溃前,大家心怀恐惧,以讹传讹,遂有风声鹤唳“来了”之惊。
春熙南段走到南口,右边一家绸缎铺,据说是市商会理事长钟云鹤开设的。我的一位老家同院邻居小友,姓彭,名叫道成,15岁到这家绸缎铺当学徒。我多次路过这里,看见他应对顾客,想到我自己读书之不易。又想起11岁时,我和他在一起练揸笔写大字,两人同去庙里看匾对,观赏金堂县城两大写家蒋君藩和陈梵仙的大字,并摹写之。当时朝夕过从,不数年间,意成陌路。
站在南口,横陈在眼前的是东大街——老成都的第一长街,亦属繁华街区,但见满街放小跑的街车。黄包车的官称,先是快轮车,后是人力车。市民不接受,仍叫黄包车,因为19世纪末从上海传来就叫黄包车。这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乔奈生•高柏发明的,英文名“Jinricksha”。发明过程中,得一日本木匠协助,所以读音有日语味,又名东洋车。黄包车通用于拉长途。当时所谓长,百里左右吧。如果不拉长途,充气轮胎改为板带轮胎,进城来拉街区,那就改名曰街车了。从前街区交通多靠二人抬的轿子,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被一人拉的街车取代。
你是成都人,到街头叫一声“车子”,双臂挽拉杆而鹄立待雇的那位车夫(多半是安岳、乐至、仁寿、简阳乡下人),闻声回头,立刻拉来,问道“哪里”。你答某街。他说价钱。你给他打八折。他放下拉杆说:“上来嘛。”你坐上去,不用催他,他也飞跑。前头有车来,他喊“撞倒”警告之。逢左右拐,都须喊叫“少来”,庶免碰撞。车子是租来的,车行老板抽“车底子”亦即租金,平均约占车夫每日收入之半。若拉自置的车,其收入亦不错,日子好过。《新新新闻》漫画增刊曾见一幅漫画,至今不忘。画的是小饭馆,眼镜公务员与车夫各坐一桌,公务员夹豆芽自语云:“豆芽有营养。”车夫阔嘴笑喊:“来一份盐煎肉哇!”,省文联老工友钟万山,回忆他那时拉街车,亦说如此。
站在春熙南段南口,东大街横陈在眼前。左拐,星期天我去省立图书馆阅览室看《星岛日报》和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右拐,我几次去《西方日报》营业处领稿费买小吃。不左不右,若直走便是走马街,猗欤休哉,牛肉焦粑赫然在焉!稿费来矣,且大嚼之。就近还有东大街城隍庙的荞面、黄凉粉、肥肠豆汤、牛肉炖萝卜,要把人吃昏死。苏醒后又去吃利宾筵的锅魁夹卤肉,以及蓉光电影院旁边的锅魁夹兔丝,不小心连舌头都吞下肚子了。说到这锅魁,还得赘几句。原系张献忠屠蜀后,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时,陕西人带来的。锅魁饼是烧饼之一种。烙这种烧饼,要用带柄平锅。待半熟后,傍置炉内,烘烤全熟。带柄平锅,柄身短,锅头大,陕人叫作锅魁。魁有大头之义。用锅魁烙的饼本该叫锅魁饼,省去饼字,只叫锅魁。这样省字,正如火锅菜省去菜字,都说吃火锅,火锅岂能吃。语言惯例如此,不通也就通了。
走马街北门的左边,吃牛肉焦粑时忽然想起,从五世同堂街省成中走出来,再从布后街一路走到这里,正是1947年同学们反内战反饥饿大游行的路线。示威游行队伍走到这里,暂时停下。高我一班的雷家琨骑车前去,左拐入督院街侦察后回来说:“没有兵,可以去。”于是我们继续前进,到省政府门前高呼“打倒王陵基”、“打倒国民党”,果然没事,全胜而归。
(下篇:《旧成都进步报纸》)
10. 成都那场大洪水的记忆
成都旧事
图文/傅不思
事隔多年,提起1981年7月13日那场大洪水,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突发洪水淹校园
那天,整个成都地区下了一天一夜的瓢泼大雨,13日这天雨还没有停。我那时在城东九眼桥锦江边成都十九中学工作。学校已放暑假,空荡荡的不见人影,能听见的只有一片雨声。我家住在学校东楼上,从窗往外望,学校操场淹了,双杠只露出两根木棒;平房教室进水了,水已漫到了窗台;学校体育保管室的足球、篮球、排球漂在操场上,就像几十个脑袋在水中晃荡;偌大的学校一片水乡泽国,学校被水淹得这样,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看看学校周围的街巷,从楼上往下看,一墙之隔紧邻的包家院子,低矮的瓦片房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漏雨的。隔壁大院中的住户,家中漏雨,用脸盆接的,用水桶装的,打湿铺盖的,淹上床的,有些家里柜子都浮了起来。这雨也下得太大太久了。
学校外的大多数街道,如:伴仙街、莲花村、新桂村、三官堂街都进了水,水深至大腿。那场景让人萌生害怕。
九眼桥上观洪水
一天一夜的大雨,我担心在西北桥上班的妻子,因下雨她留住在她母亲家里。中午两三点钟雨稍小了些,我穿上雨衣骑上自行车走出校门,看周围已完全是茫茫泽国,再看看校门前的锦江,河水已高出路面,满满的一河流水奔腾而下,四溢的河水从河栏孔洞中流进河边大道,这时街面水已淹齐膝盖。我顺锦江沿着河边朝着九眼桥骑去,九眼桥的九个桥洞已被洪水封了四五个。不少市民打着雨伞穿着雨衣站在桥上观看,时而发出阵阵吼喊。看河中不时漂下的“浮财”,有冲下的房顶屋架,有随水而下惊慌失措的猪羊猫狗,也有顺水起伏横冲直闯的原木圆方,看得人惊心动魄。顺桥边路过星桥电影院,这里地势较高毫无积水。骑车到水津巷过水经街,再拐左弯上东门大桥,大街上几乎没有车没有人。往府河两边望去,沿河两岸的吊脚楼已危在旦夕,有被水拉倒支撑支柱的,有些已完全歪歪斜斜,好象能听见嘎嘎的作响声,河水奔腾使人心惊肉跳。
城市安全有卫士
路过市中心,街上的行人很少,大部分公交车已停开。迎着雨一直往前,来到西北桥成都木综厂,爱人及岳父母,全家安好,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木综厂在成都的西北方向,在府河上游,地势较高。厂区的水闸栏(人称:马杈)和储木场储存着三十万立方米原木,如若失去控制原木随水漂流,将把府河下游所有的桥梁摧毁撞垮、把桥墩桥身掀翻打烂。如若让原木圆方阻塞河道使洪水泻洪不畅,洪水将淹没城市,其后果不堪设想。这时的成都木综厂早已组织工人们正在奋力护厂,他们保卫了工厂守卫了城市,使成都这座大城市避免一场天大的灾祸。直到今天,我在这里还要连声说声:谢谢!谢谢木综厂的工人师傅。
危难之际见警察
吃过饭,五六点钟雨住了,我只身骑车回学校。西北桥的河水还在不断上涨,从西郊体育场到北巷子,街面已完全淹没。继续往前冲到了西安路,这里的雨水已淹到大腿,只能推车前行。西安路同仁路两边低矮的铺面,大水早已涌进了屋舍,几乎家家都被水淹。街上铺面门口老人搭起板凳或站在桌上,牵着小娃,怀里抱住包袱,那场景简直不敢看。路上碰到西城分局和西安路派出所的警察,看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在一位姓曹的局长带领下,正在为受灾的居民抢救物品、家什,警察背着老人抱着小孩正在向高处转移。还能听得见:“莫要慌,莫要怕”的喊声,那场景的确让人感动。后来知道:这是全城最低洼的地方,三洞桥洪水封堵桥洞,河水外流,水淹街道灌进民房,这才造成眼下的这救人感人的场面。
洪水灾害现小人
从东西干道进城,市中心东风路春熙路却没受啥影响,这全靠修东风路时铺设的那条一人高的下水管道。回华兴街老房子看望母亲,家中一切安好。随后离开,骑车往东门大桥奔去,沿途能看见道路两旁间或有倒下的道旁树。来到东门大桥水津街拐弯的那家小吃店门口,听到有人问:
“馒头咋个卖?”
“两角钱一个”。
“抢人嗦!”
“你娃狗吃的!想发国难财哇!虾子,不得好死。”
那时平常二两馒头每个5分钱。小吃店门口就看到有人指指点点,骂声不断。在大家受灾中,也能看到社会上居然有“一碗米盼天干”的贪利商人。这卑劣的乘人之危行径,当然该受到指责。
大洪水中弄潮儿
再往前走,来到九眼桥,桥洞只有三四个尚未封洞,那河水还在不断地上涨。九眼桥边的大黄角树树杈上站着三娃五娃,七八个半截子幺爸儿,个个跳着“入水”、“飞燕”钻入河中,一个滵头儿(扎猛子)栽到“毛巾床单厂”门口才见踪影,有的拉长滩在河水中起起伏伏时隐时现,好个弄潮儿。顺河而下河水已漫过栏杆,外溢在街上,下车推行水深齐裤腰。再往下走到成都十九中有一里路的光景,远远望去就象两条大河同时向下游流去,那阵仗确让人分外胆怯。
洪水不进蓥华寺
成都十九中学校门口这时站着一大堆人,不知为啥?满街的洪水就是淹不进十九中的大门。学校大门和教师办公室(原寺庙的大殿)就临时成了附近居民躲灾避难的庇护所。后来听十九中曾淑贤老校长讲:成都十九中原名“成城中学”,开办于1938年抗战时期,是一所私立中学。校长陶亮生是闻名川内外国文教援,校董之一有成都抗日将领李家钰将军。学校校址是僧人捐赠的庙宇“蓥华寺”。这里是成都东门外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地区:宋公桥、铁门槛、三官堂、蓥华寺,各有各的故事;明朝开国大臣宋濂死后就葬在这个地方;近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抗战就住在铁门槛;川大许多名教授都曾在此教过书;成都十九中门前是到四川大学的唯一的渡口。据记载修蓥华寺前,建寺庙的僧人们是查阅了好几百年的水文资料,最后选址在此。蓥华寺修好后的几百年,就从来没听说过被水淹,哪怕是再大的洪水。
路边捡得活鱼虾
黄昏,水势逐渐减缓。满街的河水回流河中,街面剩下的是河泥和河栏杆上挂着的农作物断茎,泥鳅、黄鳝随处可见,河栏杆上爬着的河蟹一动不动。学校的体育王老师扛起扳罾架在河栏上,不停地起网,收获不小。看他的鱼篓、桶盆,两三斤、四五斤的河鱼就打了一二十条,这都是野生的河鱼喔。这时,有路过的行人对王老师说:该不得打起“水打棒”(水中淹死的人)喔!?大雨过后,人都躲在家里,街上行人很少。看看夜幕中河对面的望江楼(崇丽阁),感觉它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望江公园东大门的水泥桥上,洪水把三根十来米长一人抱大的原木冲到桥墩的拱洞上,横架在桥身上,桥好象在打晃,仿佛能听到啪啪的声响。桥上没有一个人,出入望江公园到四川大学的人都会绕过它,走一大转从九眼桥上绕过去。这天晚上,九眼桥一带没有电,打着黑猫儿,各自都担心这雨再下。
安顺桥下河心村
过后两天雨停了,河水退去。居委会组织市民自救,各自晾晒家什。望江公园下边锦江旁,有一条人工开掘的泻洪道,两河分叉、交汇自然形成一块人工岛屿:河心村。面积二百来亩,上面住有三十几户人家,属桂溪公社东光大队管辖的一个生产队。河心村挖掘泻洪道时,发现下面全是沙石,后来建设"无缝钢管厂(六五厂)",这沙石是用得上的建筑材料。为了保证成都建设,取其沙石,使河心村岛上形成三个大小不一的人口湖,其湖面有百十来亩。这天,听我的一位学生讲:
老师,晓得不!安顺桥被洪水冲跨!
全部垮了,桥身连同看热闹的都栽到河头去了,大人娃娃有几十个人。
除了自己爬上岸的,其余已不知去向。
今早上河心头浮起了十几具尸体,就是安顺桥看热闹的那些人,好吓人啊!
这时我才知道7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在九眼桥上游的安顺桥,洪水冲垮大桥,带走了数十个在桥上看热闹的大人小孩。我随后骑车到了河心村,看见湖边围了不少人,离得远远的,尸体已打捞上岸,停在湖边。几个法医模样的人正在检查。看见死去这些人有男有女,也有十几岁的少年,感觉恐怖,对此事政府及时进行了处理。看来安顺桥确实是被洪水冲毁了的,在桥垮塌时,个个惊慌失措,落水后你抱我我拉你,呛水窒息身亡。看热闹葬送了生命,可悲可叹啊!
此时,真的!我仿佛看见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好象就是那数十条活生生的生命,你想这鱼还敢吃吗?
再后几天,居民上组织打扫街道。有关部门派来吊车,把望江公园东大门前危及桥墩、桥身的三根大原木吊离了大桥。这座水泥桥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拆除。随后几个月,成都河道管理处的工人们,手提红漆桶,用漆刷在沿河住户门前以水印为线,划上线段并标上等高,最高线离地有八九十公分。
1981年7月13日成都的那场大洪水,直到今天我也不曾忘记那一幕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