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1942票房不好啊 我看了之后觉得是国产片中超级好的啦 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是个可以珍藏的好片啊
看电影不要只看票房,要看评价,垃圾电影经过名导,获得很大的票房很少吗?真不懂你们是看电影还是看票房1942电影确实不错,的确非常震撼!同时也让我深刻了解了那段历史。可以说情节一点不夸张。将其奉旨为国产经典之一不为过。请不要太在意网上的评分,对自己来说是不是好电影只有自己知道。还有这电影票房不低。
Ⅱ 《1942》拍的很真实很感人,为何票房不高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冯小刚的《1942》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不过市场反响好像并不是很理想。一些人觉得这部电影氛围太过沉重,所以看过的人会劝没看的人别去看。还有一些人觉得大家对冯小刚的期望太高导致的。不管怎样,个人觉得这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那么就有人问,《1942》拍的很真实很感人,为何票房不高呢?首先,或许观众们不太喜欢太沉重的电影。其次,许多人都非常喜欢幽默搞笑的影片,对《1942》这样题材的电影不感冒。最后,电影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三、电影市场竞争太过激烈每年都会有大量电影上映,而且许多电影都是有大牌明星们的加盟。因此,电影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观众们不担心看不到好看的电影,因此选择面就比较广泛。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42》表现不理想也是很正常的。
不管如何,冯小刚的作品都是非常有深度的,《1942》值得一看。大家觉得呢?
Ⅲ 冯小钢的1942为什么会惨败
要赚钱还是得拍随主流的商业片,那种历史题材的注定了是个杯具
Ⅳ 1942票房怎么样
票房惨淡。总票房3.64亿。2亿人民币投资,一般赚钱是投资x2.5或3倍倍票房,冯小刚说自己要赚8亿 ,华谊电影仅这部电影要净赔1亿。
Ⅳ 如何从营销的角度看《泰囧》的票房远远低于《1942》的票房
《1942》票房的失败很令人惋惜,这部影片不是人们所说的民族史诗,而是中华民族往昔的一段悲剧的复述,是一部能够引起现今的人们深入思考的一部影片,其故事内容对于今天的人们具有很多的教育意义,应该能够引起人们对人性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极其深刻的思索的一部影片。但由于该部影片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营销手段影响下,该部影片没有实现人们预想的票房成绩。
而《泰囧》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娱乐影片能够取得票房暴涨,在我们对现今社会人文修养感到汗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有其成功的道理。
一、从电影上映的档期和电影故事内容来看,《1942》这部影片没有充分考虑人们消费需求,在市场营销的角度没有充分创造出令大部分观影者满意“顾客价值”,致使其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相对于《泰囧》的娱乐片性质,《1942》这部影片安排在春节前的贺岁档上映,其市场定位没有充分对人们在春节的消费需求进行准确分析
《1942》这部影片的上映时间是2012年11月29日,其时春节即将来临,人们经过了近一年的工作与生活的身心劳碌,走进电影院目的应该很明确,通过观看电影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而且从传统上讲,人们更期望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从心理上感染更多快乐的成份,而不是沉重与悲伤。因此,《1942》这部影片的故事内容及沉重的主题很容易让人们望而却步,虽然人们并非是从感情上真的排斥这部影片。
而《泰囧》这部小成本的电影却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这个特定时段的心理需求,在恰当的时点上映了相对恰当的影片故事。
2、影响《1942》票房的根源可能并非是影片本身,而是现今中国的“社会生态”。 受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现状及中国周边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固有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国家的经济发展压力透过国内实业压力的传导,加重了现今国民的生活压力,加之原有的贫富分化、社会公平问题(快速发展的经济体都须经历的阶段),加重了人们的生存压力与精神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直接的感情是需要鼓励、看到未来的希望,并拥有未来民族发展的自信心。而不是如《1942》这部电影描述中华民族在曾经极端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苦难与无助。其虽具有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但却人现今的人们所不愿承受的,哪怕他只是一
部电影故事。
二、从影片的片长以及同院线分成设计来看,《1942》这部电影没有充分考虑到贺岁档期间“大片云集”、各部影片竞争激烈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通过“双赢”营销策略提高院线的放映积极性,影响《1942》的票房。
1、《1942》电影片长135分钟,《泰囧》片长105分钟,电影片长过长,势必会影响院线的同一部电影的放映场次,即放映四场《1942》的所消耗的时间,可以放放映五场《泰囧》,而电影放映的场次越多,会使院线的观影收益增加。因此比较来看,如果受欢迎程度接近的两部电影,院线会更倾向于放映片长相对较短的电影。
2、在院线分成这块,《1942》与影院大致为43:57,如果票房过三亿则按45:55分成,《泰囧》坚持43:57的分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院线倾向于选择对己有利程度更高的进行放映。
三、对自身品牌过于自信,没有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此之强,导致《1942》这部影片的市场营销理念更趋向于“产品导向观念”,导致营销近视。
《1942》上映当天,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的低评。以豆瓣为例,《1942》有多达60%的“一星”,而且很多评论更是电影首映尚未结束时便出现。清楚地说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竞
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而《1942》的制片方显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措施。
同时,由于对自身作品的品牌效应过于自信,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乎略了对消费者就本片故事所体现的人文理念的培养与渲染,没有让消费充分认识到本片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与历史价值,从而不被消费者所理解,失去了人们该部影片的关注。
Ⅵ 1942冯小刚赔了吗要是赔了,大约了赔多少
没赔,单部影片来说票房已经不错了,只是跟他以往拍的片子相比低了,且产出投入比是最低的,但毕竟他以前拍的多是贺岁片,而这个是历史片。以上来自前两天中央6的中国电影报道
Ⅶ 1942电影票房不高的原因
其实对比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它的票房已经超出预想了。
这是一片豆瓣影评,有点牙尖,不过点得很到位:
《一九四二》公映前,舆论宣传已然一片和谐,咱得佩服小刚秘藏的炒作宝典。公众还没看,一片“不哭你抽我”“这片都不哭,你还是人吗?”的忽悠声,多少国产大片上映尽这德行。引用张泉灵溢出眼泪的评价“平日里舌灿如话的影评人们看完这片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泉灵大姐代表了俺。万里江山一片鼓掌,传某人鼓了35次掌,手掌都拍麻了。
河南一位90多岁亲历者看片中河南老百姓帮日本人收拾中国人、缴国军枪类似胡编乱造出的剧情,看完这片疯了,骂主创是牲口,这种眼球剧情也能编的出来。谁要在这电影公映前的突击宣传战中,说半句不好,谁就得给质疑道德有问题。这么苦难,这么悲情的国难大片,你丫敢说不好?谁要提出反对意见,一律口诛笔伐式的肃反。冯小刚叫嚣着,这片子票房高到你们没法想象。于是群众们释然了,你要正常人,你就得乖乖掏钱买票,看个DVD没资格评价这片。
按照国产大片的市场规律,放映前一片叫好的大片,往往是烂片。陡然冒出吆喝式的哄堂叫好,让人心生寒意,放在当今时代感觉到舆论宣传的可怕。你不能说不好,你要心里觉得这片不好,得埋在心里,别说出来,倘若要说出来得挨批斗。看过冯导上锵锵那期,冯导说文革迟早得发生,可不电影界文革早在进行时,冯导才是真正掌握文革精髓的践行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也得乖乖贡献票房出来。
的确是这样,国内很多电影的票房是靠舆论抨击出来的。
反正这个电影吧,
没有触及心灵的力量,像一场历史幕布前的程式表演。摆事实顶简单,谁都会的,那个“触及心灵的力量”就是导演的态度,电影的价值导向。这部电影缺乏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也许制作人很认真地吧,但他们的心没在里面。
Ⅷ 冯小刚呕心沥血创作的《一九四二》,为何却无人问津呢
平常生活中很多的年轻人关于一些爱情或者是古装的题材影视作品非常的关注,但是关于一些具有历史性的作品却是提不起兴味,毕竟其中的剧情都非常的古板,并没有任何看点,但是在一些电影当中假定真正反映出来之前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也是会惹起大家的关注,不知道大家在之前有没有看过冯小刚导演创作出来的《一九四二》这样的一部电影呢?
固然说当时的年代中,冯小刚也是希望这样一部情怀之作,能够深思国人的人性与救赎,但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上映之后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和同期上映的喜剧作品《泰囧》也是相差接近4倍的数据。不能不说再多的认真,还是彻彻底底的败给了理想生活,毕竟往常的社会当中,并没有人能够真逼逼真的在意当时的年代中发作了什么,而是非常享用当下的生活。
Ⅸ 为什么从冯小刚电影《1942》失利之后,华谊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我觉得是因为华谊兄弟有点太过于依赖冯小刚导演了,因为冯导的一些电影有太多的文艺色彩,而对于现在的电影行业来说一般都是商业化,电影题材更加新颖更加有看点,因此自从《一九四二》之后其实华谊兄弟就应该去思考如何去使电影题材与模式多元化,但是在这之后除冯小刚以外的依然是不理想,因此才会一直亏损。
华谊兄弟也看到 “冯氏依赖症”问题,因此这些年与徐克、管虎所代表的导演加大合作,并培养田羽生、程耳等年轻力量。可惜除了狄仁杰和前任系列,其他作品乏善可陈。华谊兄弟在电影题材和模式上的创新明显不足,近年来北京文化、博纳影业等影视公司大胆起用新人,题材上也突破创新,《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高票房作品涌现。还希望华谊可以早日找到方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电影。
Ⅹ 冯小刚1942那个电影拍得好好,为什么票房不成功呢
没有娱乐性!电影是不错,但是不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取向!观众去影院花钱看电影图的就是高兴,快乐,图的是一个娱乐性!1942,太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