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南旧事》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城南旧事》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吴贻弓 编剧:伊明(根据林海音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曹威业 主要演员:沈洁(饰小英子) 郑振瑶(饰宋妈) 张闽(饰秀贞) 张丰毅(饰小偷) 袁佳奕(饰妞儿) 严翔(饰英子父)洪融(饰英子母) 徐才根(饰冯大明)
本片获1982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奖
【剧情简介】
两匹骆驼驮着沉重的煤袋,在主人的牵引下缓缓地行走在胡同里,在井口前转弯,又向北走去。
井的主人正摇着辘轳提水。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小英子看着骆驼停在她家门前吃草。不一会,她又到别处去玩,路上碰见一个疯女人秀贞。秀贞在小英子面前蹲下来淡淡一笑说:“我的小桂子。”小英子家中的老妈子宋妈看见这情景赶紧走来,不让小英子搭理那疯子。于是,小英子跟宋妈去了油酱店,在那里,看到一个与自己一般大的小女孩妞儿。妞儿把酱碗递给伙计,伙计盛满了酱,妞儿伸手去取,可伙计又收了回去,要她唱段小曲儿,妞儿不作声,快要哭了。英子很生气,一下子窜到伙计面前,夺过碗说:“凭什么!”然后又把碗交给妞儿。妞儿破涕为笑,转身走了。过了几天,小英子又见到妞儿,邀她去自个家里玩,妞儿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让我去。”
别的小孩都怕疯子秀贞,可小英子却总到秀贞那儿去玩,秀贞一直把小英子看作自己死去的女儿小桂子。小英子曾听换洋火的人对宋妈讲,秀贞原来与到她家租房住的大学生好上了,可大学生被警察抓走了,这时秀贞已怀孕,不久一个女孩出生了。孩子一落地,就被裹了包,赶着天没亮,送到齐化门城根底下,不是让人捡走,就是让狗吃了,秀贞打那儿起就疯了。每回英子到秀贞家,都听到秀贞叨念着那个大学生,她让小英子看那男人的大衣,叮咛小英子:“如见到小桂子就让她回家,小桂子脖子后有一块青记。”
妞儿总来找小英子玩,俩人一起荡秋千。有一天妞儿告诉小英子:她的爹妈都不是亲的,她是被人从齐化门捡来的。爹妈总打她。妞儿说着,撩开袖口裤角,露出一道道伤痕。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妞儿跑来找小英子说:“我死也不回去了,我要到齐化门找我爹妈去。小英子想起别人曾说秀贞的孩子被人扔到齐化门,又想起秀贞曾告诉她小桂子脖子后有一块青记。于是,她转到妞儿身后,拨开妞儿的小辫儿,只见有两道很深的伤痕一直延伸到头发根里,她认定妞儿就是小桂子。她带着妞儿冒雨赶到秀贞家。秀贞把妞儿搂进怀中,也认定她就是小桂子。她亲啊,摸啊,直说:“这是我的小桂子,是我的小桂子。”秀贞要妞儿叫她妈,妞儿感动了,轻轻地叫了一声,秀贞不由地眼泪夺眶而出。她把脸紧紧依偎在妞儿脸上,然后带着妞儿到火车站去了,说是去找小桂子的爸爸。大雨中,给他们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
小英子病好出院后,她家搬了新居,小英子也进了学校。有一天小朋友们踢球,球飞到断墙后的草地里去了,大家都说那里面闹鬼,谁也不敢进去,小英子骂了一声:“都是胆小鬼。”然后自己爬过断墙,跳了进去。她壮着胆,拨开草丛寻找,忽然发现了一堆东西,其中有铜茶盘、毛毯、小自鸣钟,可就没有那球。没办法,她只好回来。吃晚饭时,宋妈说胡同口张家闹贼了,丢了铜茶盘、毛毯、小自鸣钟什么的。小英子问爸爸,贼干嘛要偷人家的东西,爸爸回答:“他要吃饭,可又没钱。”第二天小英子又爬过断墙,走进草地,遇见一人,她回转身刚要跑,那人喊住她,问她干嘛。她说:“找球。”那人把球给了她,那人又问小英子在哪儿念书等等。小英子问:“你是来拉屎的吧?”那人大笑,然后嘱咐说:“千万别跟人说看见我了。”小英子回到家后听宋妈说,昨夜又闹贼了,隔壁张家丢了30多件……几天后英子再一次来到断墙,见到那人,两人聊起天来。那人说他弟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可我这个哥哥没出息,没能耐,家里连窝头也啃不起,为了供弟弟念书,走到这一步,没法子,我妈不知 *** 这一路,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真诚地答,“……我不懂,你分得清海跟天吗?你见过海吗?我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可我没见过海,也分不清海跟天,分不清好人跟坏人”那人深情地对英子说:“小妹妹,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在学校毕业典礼游艺会上,小英子看见一位考试得第一的同学上台领奖,下来后,他把奖状交给一个人。呀!那就是草丛里的那个人,他高兴地抚摸着弟弟的头。
过了几天,小英子放学回家,看到人们叫喊着跑向断墙那边,说贼逮着了。小英子不由地抓紧了宋妈的衣角。人群过来了,草丛里的那个人被押着,他抬头看见了英子,英子眼里含着泪花,又一个朋友离她远去了……
又一天小英子放学回来,看见家门口的大树下拴着一头小毛驴,宋妈正在问一个刚来的生人:“看见我的小栓子吗?那俺的丫头子给刘村金子她妈带着,你可听说孩子结实不?”那人吱唔着:“哦,没……没听说,准没错,放心吧!”宋妈有些疑虑。晚上,宋妈给弟弟洗脚时,英子问宋妈,“你家小栓子多大了?”宋妈说:“12啦,给人看牛哪。”英子又问,“你家丫头子呢?”宋妈说:“丫头子呀,给人带着哩!”英子说:“那为什么不自己带?为什么到我家当老妈子,为什么挣得钱又给人家去?”宋妈答道:“说了你也不懂。”过了些日子,小毛驴又来了,宋妈的丈夫冯大明带来了坏消息:小栓子死了, 丫头子早给人了,英子扑到宋妈怀里,两人哭得死去活来。后来英子的爸爸又得了肺结核病,去世了。枫叶红了的时候,在瑟瑟的秋风中,英子一家默默地站在父亲墓前默哀,接着宋妈坐着小毛驴渐渐地远去,英子趴在马车后座上,含着泪花,望着远去的宋妈……马车也远去了……
【鉴赏】
影片《城南旧事》以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小英子为主人公,纪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它却不是一部儿童片,让人感觉到了丰厚、沉重的社会内涵,这种沉重感是用衬托和反差造成的,它间接地涉及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小英子天真纯朴,世界对于她来说本应像海跟天那般美好单纯,然而,她却不知道她身边发生着惨烈的社会现实。她结识的许多朋友,都是这惨烈现实的牺牲品,这些朋友的悲惨命运都是复杂的社会历史矛盾所造成:秀贞发疯了,是因为与她相好的大学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警察抓走,生死未卜,而她与那大学生的自由恋爱又为家族礼法所不容,私生的孩子必然要被做为耻辱扔到齐化门。秀贞的疯折射着政治斗争的血腥迫害,折射着封建文化权力对女性自由意志、对无辜幼小生命的残酷摧残。妞儿的命运正是秀贞命运的延续,由于同时作为儿童和女性,其处境似乎比秀贞更为悲惨。她俩惨死于火车巨轮之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们安排的必然归宿。小偷本是好人,却被逼良为盗,传统的文化教养和沉重的生活负担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严重分裂,他在偷盗财物的同时背负着巨大的精神痛苦,所以才有“我妈不知 *** 这一路”,“走到这一步也是没法子”之语对小英子诉说,他希望小英子能分清好人和坏人,能知道他不是真正的坏人,表达着他希望社会理解他的本质的潜在愿望,暗含着希望社会给他出路的内心需求。宋妈全身心地疼爱、养育着小英子姐弟俩,却将自己的儿女弃于乡下,由他人代管。不仅经年累月不得相见,而且儿子病死、女儿被卖,多日后才能知晓。宋妈在知此噩耗后未流滴泪,表情木然,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世道不公的代表性符号。
社会越黑暗,导演就越突出表现小英子的天真、美好、单纯。为达此目的,创作人员坚持用小英子的低视角拍摄,全片60%以上的镜头是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基本上做到凡是英子看不到的东西不拍,然后让英子按照她自己的性格逻辑,按照她自己对人世的理解不断地提出问题。例如,她问爸爸:“贼干嘛要偷东西呢?”她问宋妈:“为什么孩子不自己带?为什么到我家当老妈子?为什么挣的钱又给人家去?”当妞儿告诉她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的以后,她也提出疑问,“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亲的?”小英子用自身的生活现实和行为逻辑衡量周围人们的生活现实和行为表现,于是最能发现周围现实与自身生活的不一致,最能朦胧感觉周围社会的不合理。她那天真直率的性格和好奇多思的心理,直接了当地衬托出生活的丑恶和反人性。英子在父母的教育下,原来对社会的理解其实是善良大人们的社会理想,当她发现大人的解说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距离时,她的儿童时代就结束了。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与黑暗现实互相衬托后造成的巨大反差,是这部影片显得丰实厚重的关键之笔。
《城南旧事》的结构设计,没有传统电影语法中的起承转合,首尾相连,环环相扣,曲折起伏,没有一条贯穿到底的情节线。三个主要故事之间,没有互相间的因果联系和上承下延,前边出现过的人和事,后边就不再出现或提起。用什么把它们统一起来呢?影片抓住了原作的核心:“离别”。用摄影机描写和叙述主人公与周围的人们一个个相识交友,然后又一个个离别分手。离别的情绪贯穿影片的始终。例如影片精心摄制了雨夜送别的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英子告别小偷后,小偷的近景一下子拉成大远景。影片结尾英子伏在马车上渐渐远去的叠印镜头,都渲染着离别的哀愁。
为使全片紧凑统一,影片还运用“艺术重复”这一技巧,例如,影片前半部井台打水的镜头反复出现了四次,拍摄视角相同,内容相同,后半部的操场放学镜头也反复出现四次,拍摄视角相同,被摄人、景、物的场面调度相同,这种重复造成了一种生活的流逝感,它在暗示,尽管天有多变,人有多变,事有多变,但生活本身却平凡地一天天、一年年地悄悄从人们身边流逝而去,影片所叙述的桩桩琐事被这种生活的流逝感统一起来了。
影片不仅在视觉上“重复”,而且在听觉上“重复”。我们听到,全片在片头、片中、片尾、字幕八段音乐中都使用《骊歌》旋律,虽有变化,也只是同一主题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或不同幅度的变奏和发展,它只在每一大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处出现,从听觉上造成了连贯感和统一感。
第三种重复是节奏的重复。导演根据女主人公心灵的童稚、善良、温馨、求知,感受到一种沉静和沉静之中的跳跃。为了传达出这种节奏感,导演大胆地在影片中运用了较多的长镜头和大停顿,造成了节奏上的多次重复。例如秀贞给英子染指甲的镜头,妞儿告诉小英子她非父母亲生的镜头,秀贞母女被火车压死后英子躺在病床上默思冥想的镜头,宋妈听到孩子死后在厨房里木然发呆的镜头,英子去医院探望父亲,父女默默对视的镜头,在摇移速度和持续长短上把握一致,使观众对全片节奏的统一感油然而生,并且始终沉浸于一种特定情绪之中。
影片之所以具有极大的情绪感染力,还由于导演有意识地运用电影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力量。不难看出,影片的情绪积累及其特定情感氛围的弥漫和扩散,仰仗着各种视听形象的延续和积累。导演意识到,影片艺术感染力的形成,不在于单个镜头的拍摄,不在于某一镜头的冲击,而是全片所有视听信息有机化合之使然。因而导演要求每一部门的创作人员把精力和功夫放在本部门一点一滴的工作上,调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内在感情因素为影片的总的感情基调服务,于是藤箱里的小油鸡,屋檐下的夜雨,宋妈的皱纹,英子的眼睛,归鸦的聒噪,火车的轰鸣,庙会、操场、儿歌、红叶,以及所有的人、景、光、色、声都如涓涓细流一起汇成情感的巨流。正如导演所说:“很难设想,如果没了小油鸡、小秋千,观众只会凭妞儿的伤痕同情她;很难设想,没有写信,唱儿歌,喂药,送丈夫等等,观众只会凭宋妈失去儿女同情她。感染力的能量,是靠一系列原先看来并不‘重要’的形象信息自然积累之后,才在关键时刻得以顺利释放出来。”《城南旧事》以其清新、淡雅、隽永的散文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 城南旧事影评
《城南旧事》是一部流露着亲情与分离的电影,影片并没有让人心魂驰荡的梦幻色彩,但是以一种趣味横生的猎奇性,一种平实而又能抓住人心的镜头,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城南旧事。
一个神志不清的女人,一个弄得满城风雨的小偷,一个跟随多年的佣人。导演巧妙地用三个不同的人物把影片分成了三个部分。
《城南旧事》用一个小女孩为线索,用它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社会。她是在无法分辨人世间善于恶的情况下对人性的审视。用敏感的心,真诚的眼神为人与人之间搭建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影片每一部分既能独立成篇又相互影响和关照,社会背景下人们的遭遇贯穿了整个影片,深深牵动着人们的内心,故事背后不仅流露着亲情,而更加流露出对观众对社会的思考
影片内容介绍
影片以小女孩英子在北京城中的所见所感为叙事线索,围绕英子的成长讲述了四个有关别离故事。一是英子帮助疯女秀贞找到女儿小桂子;二是在荒草地中遇到偷东西的年轻人;三是家里宋妈家儿子淹死、女儿送人,在英子父亲去世后同样离开了家里;四是最后在英子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因为肺病而离世,最后英子家在随马车离开了北京城。
全影以离别和成长作为线索,故事在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之中发展,“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的《送别》始终贯穿在每一个故事之中,为影片平添一丝别离的哀愁惨淡。
3. 城南旧事故事情节主要分析
《城南旧事》以它那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在影片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叙事人,但由于她的年幼,这就必然消解文本的深层语意欲望对象缺席的象征意味,从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会行为承担责任。 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编导有意让真正的叙事人即成年后的“小英子”(也可说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与被叙述的故事拉开时空距离,使影片的叙事风格笼罩了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色彩。 在影片开始的情景里,小英子学着骆驼咀嚼的模样,这不仅反衬了她内心的天真和童稚,更为重要的是奠定了她在影片中的叙事视点。全片大多数镜头是以小英子的低视角的主观镜头拍摄的,这样,随着小英子那纯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显得尤为真切,同时也显得更加凄婉和痛楚。 从影片的内容上看,故事中所讲述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相当凄惨的,但语调还是相当温婉。如秀贞发疯了,是因为与她相好的大学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警察抓走,生死不明。导演是用秀贞那哀伤的画外音讲出来的,镜头在当年曾居住过这对恋人的房屋内缓缓地移动,那朱红的被剥落的墙壁和窗户仿佛烙下了他俩情感的印迹。这些都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想象空间,使观众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秀贞与那大学生的自由恋爱为宗族礼法不能容忍,私生的孩子却作为耻辱扔到齐化门,直至母女俩相见后去火车站,以至最终惨死于火车巨轮之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们安排的必然归宿。影片为了表现这一悲惨的人物命运,精心拍摄了雨夜送别的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大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画外传来买报声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导演在这里没有让小英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打击,也不想让她纯净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尘,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后,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相反,在表现年幼的妞儿和小英子相互关爱和体贴上,导演却有意依仗各种视听形象的延续和积累,来渲染内心情感氛围的弥漫和扩散。通过四次拍摄藤箱里的小油鸡和荡秋千的镜语抒写,刻画了她俩内心的童真纯朴、伤感失意、离愁别恨,以及辛酸孤独的种种情愫,这种情感一直贯穿在影片那舒缓而又沉静的节奏感中。正因为如此,小英子离别时的愁绪叠化在《骊歌》的旋律中,想恋着那荡悠悠的秋千,想恋着那毛茸茸的小鸡。在她那回瞻留恋的目光里,辗转出一种沉重的叹息,滋生出一种纤美而又忧伤的诗意,正如影片中那屋檐下的夜雨,荡涤成水圈,成涟漪般的弥散开来。 如果说影片的上半段落,小英子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她感受到的那些残酷的现实只是新奇,那么到了下半段从小英子在病床上苏醒开始,却是一场梦魇的逃脱和突围。从这以后,小英子开始成熟起来了,她也逐渐领会到了世间的复杂与苦楚。 世界对于天真纯朴的小英子来讲。本应象海跟天那般绚丽多彩。在影片中两次出现吟诵《我们看海去》的片断就鲜明地寄予导演的这一主观愿望。 在荒草园里,小英子遭遇了和蔼而又憨厚的小偷。萦绕在他俩头顶上的乌鸦的嘶鸣和聒噪声似乎就昭示着一种宿命的悲剧氛围。 从小英子和小偷的几次交谈中,我们知道小偷是好人,社会现实却逼良为盗。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在偷盗别人钱财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 可在小英子那纯洁善良的目光背后,她不经意间又害了小偷。她把一尊小佛像(这可喻指小偷寻求出路的内心需要)送给了一个摇拨浪鼓的便衣警察,却成了小偷被抓的一个依据。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在她还来不及忏悔的心灵里,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伤痕。正为著名诗人北岛在《触电》中写的那样: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里的一方石碑。而她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无疑将影片贯穿的离别主题推向了高潮,接着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儿回家乡去了,留给这位善良女人的是失去儿女的落寞与孤独。 这时的小英子趴在马车后坐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巢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象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当我们随着影片中的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各自命运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随着“一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影,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动着我。 读《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4. 城南旧事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了。最后,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4)电影城南旧事离别情节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5. 关于送别-《城南旧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送别》是很多80后儿时的记忆,它清丽的歌词和曲调伴随了很多人的童年。听着它,让人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这首歌也贯穿了八十年代上映的老电影《城南旧事》的始终。这部电影是源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代表作。它是通过一个名叫林英子的女童视角,讲述了在老北京发生的普通人的故事。每个故事到最终都如这首歌一样,走向离别。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些故事的发生让人唏嘘。却也让儿时的英子,有更深的感悟,进而成长。
电影中,英子的那双水汪汪的大眼,单纯,清澈,灵动,令人动容。
整部电影呈现出的是质朴的老北京风貌。没有过多气氛上的渲染和浮夸的演技,但却于平凡中直戳人心。
“疯子”,妞儿,“小偷”,兰姨娘,徳先叔,宋妈,父亲……这些人出现了,又都相继离开了,一次次的“送别”构成了“我”的整个童年。
“疯子”是疯子吗?
“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你看我疯不疯?”
到处都传着,惠安馆里有一个疯子。但她又与平常的疯子不同。她没有疯疯癫癫,没有情绪暴躁,没有邋里邋遢,她只是楞楞的盯着家对面的老洋槐,念着她的思康和小桂子。偶有人同她说话,她也不搭。她只是倚在那儿,痴等着,傻盼着……
她叫秀贞,有着好看的辫子,水汪的眼睛,眼底下有泪坑儿,身材清瘦,会用白矾勾兑涂指甲,会给她的小桂子做衣裳。
思康在第一次见到她时,相信是真的被这个聪慧美丽的姑娘吸引了。四目相对时,秀贞说,那便是缘分。
思康一个人在北京求学的日子因为有了秀贞而变得温暖起来。
而后思康回了老家,终是没有再回来。小桂子恰在那年秋天出生。未婚先育,终会被人诟病。所以小桂子一出生,就被秀贞的父母扔到了齐化门下。自此,秀贞便疯了,终日念着思康和她的小桂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子确认自己的小伙伴--妞儿就是小桂子。于是,便急切的令母女相认。
秀贞认出了小桂子,连夜收拾行囊带小桂子去找思康。不料,母女俩竟惨死在火车下。
由于被大雨淋,英子病了,昏睡了好几天。醒来时,妈妈告诉她,他们要搬到新帘子胡同的新家了。母亲虽也为妞儿可惜,小小年纪,那么可人,竟... 但却对英子绝口不提此事,也嘱咐宋妈不要在英子面前提,大抵也是怕英子伤心。
像父亲说的那样,从前的事都过去了,重要的是将来的事。
那什么是将来的事?
将来的事就如英子要有新的家啊,新的朋友啊,新的学校啊。
从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
但她又怎么能忘记那个同她讲心事,曾把她错认做小桂子的“疯子”,还有真正的小桂子呢?
厚嘴唇的小偷
“厚墩墩的嘴唇,是个老实人。”算命的人这样说。
英子的新家在新帘子胡同,对面有一处废弃的荒地,草长得比墙都高,四下无人时,显得有那么点阴森可怕。
英子借着捡球的由头在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的嘴唇厚墩墩的,算命的说那是个老实人面相。
年轻人见到英子,有些惊讶,却没有气急败坏,反而耐心的同英子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读几年级了?仿佛他们只是平日里遇见的叔侄,闲话家常,更或是朋友。
他告诉英子他有个弟弟,很会念书,将来是要乘大轮船出国的,到时候他们一起去送他。
有一次,英子到荒园中找他,却不见他。但在地上捡到了一个铜佛。从荒园出来时,英子遇到了一个穿对襟开衫的人,那人向英子询问铜佛的来历。
几天后,英子听见人们议论着,前几天失窃的东西找到了,是一个年轻人偷的,听说是个便衣捉到的。接着,隔了老远,英子看到厚嘴唇的男人被绑着,走出了荒园。议论声依然不绝于耳,但英子仿佛都听不到,只有听到这个厚嘴唇的男人说:“英子,你是个好孩子,聪明,有灵气,我不会忘了你的。”
大家都说他是坏人,但英子说,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拖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
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这是英子最喜欢的课文,蓝色的大海上漂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很美,澄明,一如英子的心。
兰姨娘和徳先叔
兰姨娘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很合适的露出来,嘴边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兰姨娘不记得母亲是谁,她很小变被卖了,只记得有一个病了的哥哥。兰姨娘说母亲卖她,大抵也是为了给哥哥看病。
后兰姨娘几经辗转,认识了英子父母。兰姨娘性格很好,又烧的一手好烟,很讨英子父亲喜欢。
日子久了,英子看到了母亲心中的苦闷。聪明的英子暗中撮合了兰姨娘和徳先叔。
他们离开那日,兰姨娘一改往日装扮。
她的油光刷亮的麻花髻没有了,现在头发剪的是华伦王子式!就跟我故事书里画的一样:一排头发齐齐地齐着眉毛,两边垂到耳朵边。身上穿的正是那件蛋青绸子旗袍,做成长身坎肩另接两只袖子样式的,脖子上围一条白纱,斜斜地系成一个大蝴蝶结,就跟在女高师念书的张家三姨打扮得一样样!
临走时,兰姨娘嘱咐英子,要好好念书,三年级的大姑娘了,不要动不动就惹妈妈生气。
英子看着兰姨娘的马车,心情复杂。她想父亲的心情可能更复杂。
宋妈的小栓子和丫头子
宋妈是英子家的佣人,为人老实勤快。在英子家这么些年一直勤勤恳恳。英子一家也将宋妈看成自己人,特别是几个孩子,日夜得宋妈照顾,跟宋妈很亲。
宋妈家在农村,丈夫不争气,经常打骂她。于是她便出来自己赚钱。每个月的工钱她都节省下来,交给丈夫。
她满心挂念着她的小栓子和丫头子。丈夫告诉她,小栓子在给人放牛,丫头子给别人奶去了(在别人家寄养,因为宋妈离开时,丫头子刚出生不久,还是个吃奶的娃)。
但宋妈总觉得不踏实,几次央求丈夫带栓子来看看。
后经几次询问,她那丈夫见瞒不住了,才说实话,原来栓子在几年前就失足落水,丫头子也被他丈夫给了赶车的夫妻。
宋妈十分悲痛,后带着英子去丈夫说的地方找过丫头子,但无奈便寻无果。
宋妈虽依然如往常一样照顾着英子一家的起居,却不似往日欢愉。
在英子母亲的劝说下,宋妈打算回乡,临走的那天早上,依然做了一家子的早饭,为英子梳了辫子。
临走时,她说:“英子,好好念书,你是大姐,要有个样儿。
父亲的离去,让英子明白,她不再是小孩子了,她已经长大,要帮助妈妈操持这个家。
她说: 我从没有这样的镇定和安静。
那些每一个在她童年出现的人,他们的每一帧都刻在了英子的心里,被小心地保护在心底的深处。
其实成长就是一场别样的告别,人生也是。
很多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又离开。有些告别是别人留给我们的,有些是我们留给别人的。但无论什么样,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那些或简单,或复杂,或不舍,或欣慰,或释然的感动,才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离别辛苦,文人墨客赋予它悲凉的色彩,但悲欢离合,才是人生常态。有离别才会有重聚。
每一次离别都会让人看到自己的内心,然后背起行囊,在自己的轨迹中继续前行……
……
蓝色的大海上
拖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
照到船头
……
6. 《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分为五个故事,除了开头的骆驼是代序外,其他都是正文。其中骆驼和爸爸的花落了入选语文教材。
1.惠安公馆:讲述了英子偶然进入到公馆里认识了大家所说的“疯子”秀贞,并得知了秀贞与北大学生思康相恋生下的小桂子被秀贞母亲遗弃的故事,英子又偶遇到了妞儿,并觉得妞儿和秀贞越来越像,秀贞告诉她小桂子后脖子上有青色胎记,英子看到了妞儿的胎记后带她相认,秀贞急急忙忙待妞儿准备坐火车南下福建惠安找思康(文中思康问过假如母亲扣下他不让再来北京怎么办,秀贞说那我就去追你),却在黑夜惨死火车铁轨下(这部分存疑,英子醒来后送秀贞的怀表和准备做盘缠的金镯子还在自己手上),这个故事是最长最悲剧的,文篇占了整本书的一本。依据网络林海音出生于1918年来看,大约一两后秀贞与思康相恋的,等英子认识秀贞的时候大概就是孙中山护法革命后了,南方沿海动荡,即使秀贞母女没死也很难找到思康了。文中思康许下秀贞南归准备卖老家只能种白薯的劣地迎娶秀贞(思康说不想让秀贞去老家吃苦),但一去不回,估计是重病的母亲要求他娶个本地姑娘,而思康是个孝子,秀贞在离别时也未告诉思康已经怀孕了,因此思康迫于母亲的压力下与秀贞的感情也只能无奈放弃。当然也可能有个更坏的结果,1920年左右南方动荡,思康可能已经死了,他作为北大进步学生,更会遭到迫害。
2.我们去看海:英子家搬离到另一个地方后的一两年,英子进废宅帮同学找踢进的球时遇到一个厚嘴唇人,并得知他是为了弟弟上学而回收货物的故事,他的弟弟是年级第一。但英子在废宅发现的铜像有个戴帽的便衣向她索要时交给他,从而使得便衣抓住了厚嘴唇的人(他是个小偷,赃物都藏在废宅草丛),英子很难过。故事贯穿的是反复的一首诗歌——一起看海。
3.兰姨娘:又是一年后,父亲收留了进步青年德先,并常交流,英子不喜欢他,因为他来了父亲就会让母亲做老家的菜并吐槽母亲的手艺。过不久兰姨娘被施家赶出来了,虽然施家小哥奉命告诉不许收留,但兰姨娘先来的,父亲就收留了。兰姨娘对英子很好,开始英子很喜欢,后来看到父亲与兰姨娘有了暧昧(父亲称赞兰姨娘的手,并与兰姨娘一起抽大烟。父亲以前在日本时也是常去烟花柳巷之地)就不喜欢了,她就假意传话说制造德先与兰姨娘相识的机会。兰姨娘3岁被母亲卖了,16从苏州走出,20跟了63的施老爷,现在是五年后,施家大夫人等把她赶出来,德先欣赏她的反抗封建命运,她喜欢德先的进步思想,两个人最终一起来开了。
4.驴打滚:家里的奶妈、保姆宋妈常寄工资回老家,老家的丈夫冯子明(应该没记错)则定期不定期的赶着驴车来看望,还带来老家的大枣,但英子不喜欢他。一天宋妈的老家有个年轻人来了,但问从哪来时却语焉不详,宋妈原本年初时的心神不宁就更明显了,终于丈夫又来了,她知道了自己放牛的儿子落水身亡了,女儿则被自己送人了,儿子一年前的身亡让她打击很大。英子的父母合计让宋妈回家生个儿子吧,结算了工资后宋妈坐着驴车离别。之所以叫驴打滚,是那头驴子来了后就满地滚,北京的小吃也很形象地展示了这个意思。
5.爸爸的花落:这是英子十二三岁的事了,她突然得知父亲住院,期间回忆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比如赖床不想上学被父亲打了,然后宋妈叫黄包车送去学校。英子从六年级毕业典礼回来后父亲已经去世了,她看到父亲的花落了,突然就明白自己长大了,有了大人的责任,然后去医院准备安慰母亲。
后记中,林海音写了感想,她认为父亲的肺病是早年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在日本时常彻夜不归在酒店等场所喝酒,还有后来工作到很晚。回忆中插了一段话,大意就是因为父亲爱花,父亲的朋友就说因此就生了好几个女儿。这一段颇有宿命观的人生感叹。
7. 城南旧事精彩故事
零零散散也不记不得自己曾经写过多少影评。一般写的时候都是出于应付考试,这是第一次打破上面提到的常规这样去写影评。在我看来有点象小时候分析语文课本时老师让我们分段,然后再划分段意。如果要让我给〈〈城南往事〉〉也影评我会这样去写。〈〈城南旧事〉〉可以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惠安会馆门口站着一个疯女人,她的家人被带走去过堂了,她的孩子一生下就被仍了,别人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愿意跟她玩,妞儿是英子的伙伴,她不是她父母亲生的,所以经常挨打。妞儿发誓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英子没料到她们后来会惨死在火车轮下。
第二个段落英子搬了新家,她开始上学了,并交了一个朋友,她不知道那人为了送弟弟上学,当了小偷后来被捉去了。
第三个段落宋妈是英子的奶妈,她的亲生儿子被大水淹死了,女儿卖了所以她才来英子家当上了英子的奶妈。后来宋妈也被丈夫接走了。
第四个段落英子爸爸是位爱孩子的好老师,如今也长眠在台湾异地冰凉的地下。一切都远去……。
为什么要给这个电影分段呢?我是这样想的。在我看完〈〈城南旧事〉〉以后我觉得它就好象一篇质朴清新的散文。具有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影片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打破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形成一种具有较强段落感的叙事风格。另一方面它在真实自然的基础上,更强调了整个影片艺术表现的情感化和主观色彩,为影片创造了抒情散文的格调。导演吴贻弓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确定为影片的总基调,成功的再现了原作那种
充满了“回忆感”和“往事感”的神韵。
《城南旧事》以它那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在影片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叙事人,但由于她的年幼,这就必然消解文本的深层语意欲望对象缺席的象征意味,从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会行为承担责任。
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编导有意让真正的叙事人即成年后的“小英子”(也可说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与被叙述的故事拉开时空距离,使影片的叙事风格笼罩了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色彩。
在影片开始的情景里,小英子学着骆驼咀嚼的模样,这不仅反衬了她内心的天真和童稚,更为重要的是奠定了她在影片中的叙事视点。全片大多数镜头是以小英子的低视角的主观镜头拍摄的,这样,随着小英子那纯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显得尤为真切,同时也显得更加凄婉和痛楚。
从影片的内容上看,故事中所讲述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相当凄惨的,但语调还是相当温婉。如秀贞发疯了,是因为与她相好的大学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警察抓走,生死不明。导演是用秀贞那哀伤的画外音讲出来的,镜头在当年曾居住过这对恋人的房屋内缓缓地移动,那朱红的被剥落的墙壁和窗户仿佛烙下了他俩情感的印迹。这些都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想象空间,使观众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秀贞与那大学生的自由恋爱为宗族礼法不能容忍,私生的孩子却作为耻辱扔到齐化门,直至母女俩相见后去火车站,以至最终惨死于火车巨轮之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们安排的必然归宿。影片为了表现这一悲惨的人物命运,精心拍摄了雨夜送别的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大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画外传来买报声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导演在这里没有让小英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打击,也不想让她纯净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尘,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后,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相反,在表现年幼的妞儿和小英子相互关爱和体贴上,导演却有意依仗各种视听形象的延续和积累,来渲染内心情感氛围的弥漫和扩散。通过四次拍摄藤箱里的小油鸡和荡秋千的镜语抒写,刻画了她俩内心的童真纯朴、伤感失意、离愁别恨,以及辛酸孤独的种种情愫,这种情感一直贯穿在影片那舒缓而又沉静的节奏感中。正因为如此,小英子离别时的愁绪叠化在《骊歌》的旋律中,想恋着那荡悠悠的秋千,想恋着那毛茸茸的小鸡。在她那回瞻留恋的目光里,辗转出一种沉重的叹息,滋生出一种纤美而又忧伤的诗意,正如影片中那屋檐下的夜雨,荡涤成水圈,成涟漪般的弥散开来。
如果说影片的上半段落,小英子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她感受到的那些残酷的现实只是新奇,那么到了下半段从小英子在病床上苏醒开始,却是一场梦魇的逃脱和突围。从这以后,小英子开始成熟起来了,她也逐渐领会到了世间的复杂与苦楚。
世界对于天真纯朴的小英子来讲。本应象海跟天那般绚丽多彩。在影片中两次出现吟诵《我们看海去》的片断就鲜明地寄予导演的这一主观愿望。
在荒草园里,小英子遭遇了和蔼而又憨厚的小偷。萦绕在他俩头顶上的乌鸦的嘶鸣和聒噪声似乎就昭示着一种宿命的悲剧氛围。
从小英子和小偷的几次交谈中,我们知道小偷是好人,社会现实却逼良为盗。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在偷盗别人钱财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
可在小英子那纯洁善良的目光背后,她不经意间又害了小偷。她把一尊小佛像(这可喻指小偷寻求出路的内心需要)送给了一个摇拨浪鼓的便衣警察,却成了小偷被抓的一个依据。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在她还来不及忏悔的心灵里,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伤痕。正为著名诗人北岛在《触电》中写的那样: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里的一方石碑。而她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无疑将影片贯穿的离别主题推向了高潮,接着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儿回家乡去了,留给这位善良女人的是失去儿女的落寞与孤独。
这时的小英子趴在马车后坐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巢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象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