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院线电影 > 冈仁波齐电影票价

冈仁波齐电影票价

发布时间:2023-03-26 21:46:22

A. 如何评价张扬导演的电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也是很多宗教中的圣山。2017年,这部张扬导演,以朝圣为主题的公路电影上映了。

然而与大部分电影不同的是,它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这个事情也是真实发生的。

电影的剧情极为简单却又不简单。步行两千于公里,耗时一年,从芒康走到冈仁波齐,这期间克服了无数困难。我没有去过西藏,但我去过佛教四大名山中的峨眉。徒步11个小时登上了金顶,是对体力、耐力和信念的考量。然而,在登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佛教徒一台阶一跪拜,这种毅力和信念,领我自愧不如。

普通人可能觉得他们又蠢又笨,为什么不坐车去呢?我们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也没有理由去责备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世间金钱名利并不重要,只求心里的安宁。藏民们的善良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给过路者喝茶、留宿,尽可能不发生争端。这种善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

影片同时暗含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机械化的推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正逐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是高原上的村落也不能幸免。是坚守传统还是赶上潮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剧里的老人没有答案,每个人都没有答案,但却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选择。

影片没有出现配乐,对话实际也少的可怜,运用大量的空镜,中远镜头来展现。这么做确实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真实性,心路无声,任何的添加都是对纯洁和志诚的亵渎。

影片的最后,杨培在冈仁波齐山脚下长眠,人们或许会感伤,但更多的是欣慰。一个人终其一生走完了他最想走的路,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的寄留在这山川之中。朝圣之路,不仅是一种仪式;心诚则灵,不仅是一句口号。在这条路上有的是对自己的审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生与死,轮回不止;爱与恨,何时分离?

愿你我在这路途中都能求得那心田的宁静。

B. 5人自驾去西藏,不顾劝返被困:永远拦不住一个作死的人

请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死者家属,先给每个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救援的公安人员、公务员和热心群众一人5000元的感谢费。 类似的浪费公共资源的作死行为反复出现,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将公安干警、公务人员和热心群众置于死地。 首先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冈仁波齐转山,50多公里,只有中间有一个补给点可以睡很冷的帐篷,途中要翻一个垭口,风和日丽+体能不错的汉族人,需要两天时间走完全程,途中不是和内地崂山、黄山一样有地方坐下吃烤肠吃泡面。

内地人,尤其是看惯了《紧急救援》《攀登者》这样科幻电影的群众,会痴心妄想在西藏遇到事故,打个电话,一刻钟之后,会有彭于晏一样的大帅哥坐着大美女开着的直升机从天而降,将她揽入怀中,五分钟后,就在普兰县最高档的咖啡馆,面对摄影机喝上暖和的咖啡了。顺便拍个小视频还火了! 实际情况是,不仅西藏无法及时出动直升机,就是甘肃景泰马拉松21人那次,发生在内地,直升机也不是说来就薯携桐来的。前些年一位法国登山家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希夏邦玛峰登山出现事故,是办了手续,从尼泊尔调来了直升机进行营救。

很多直升机,不具备在海拔6000米全天候出动的能力和安全性。更别说狂风了。 地面的营救更是艰难了,我在没有一丝风的80公分左右雪地走过,十米基本要爬五分钟。更何况那种狂风,西藏的狂风,更是吹得人怀疑人生。 我朋友旺堆,是一位藏族驾驶员,他前年就在转山时候背回来一位濒临死亡的内地女游客。有能力背下来的一个人,体能是超群的。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幸运。 很多内地人毫无高原的经验,有些甚至飞抵拉萨之后,第二天就翻羊湖、卡若拉到日喀则,第三天就到塔钦准备转山。这种没有适应高原的反应,贸然上高原,就是作死! 我去过33次藏区,但我每次去冈仁波齐方向的阿里地区,都要提前到拉萨连续静养三个晚上。 户外装备方面,普通人人穿的毛衣、棉质内衣、大衣外套根本不具备防风能力,5级风就能吹透和没穿衣服一样。

作为一个转山成功者来讲一下冈仁波齐转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一般来说内地人转山至少是两天一圈,这都是体能不错的人,体力不行的话建议3天。 我当时是在旅行的第四个月,之前爬了华山,峨眉山,徒步过晋陕大峡谷,拖着200斤身躯经过这三个点验证之后感觉体能还可以,于是就去冈仁数坦波齐转山重生。。。 所以我也是两天完成组,虽然比起阿里地区苯教信徒那种一天一圈的神人真的是望尘莫及,但是还是很有信心的。 冈仁波齐门票180,这是16年的票价,这个季节不知道我是7月去的,不那么冷,但是装备还是冲锋衣滑雪裤里面保暖衣,负重20斤左右主要是水和吃的。 沿途有喝酥油茶的茶棚也可以在那里买泡面

首先,冬天西藏户外非常危险,气温低意味着人很容易隐携死于低体温症,人体是个37度的锅炉,你必须不断补充能量维持这个体温否则低于35度开始就已经是低体温症了,低于20度超过30分钟人就必死无疑。当然低于20度以前人就昏迷了。 第二,就是这个季节转山人很少,冈仁波齐确实是个售票的景区,但是这里是纯自然环境,没有工作人员对你的生命负责,16年的时候虽然有越野车可以开进去接人出来,但是C点到E点之间是没人救你的,车也过不去(几千块钱一趟爱坐不坐,一个支教老师高反被我劝坐车出去了,900多一个人还是看在他是来支教的份儿上折扣)

第三,就是我第二天为什么要早早的出发,因为如果你出发晚了,到达E点之前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当时,如果你一个人落在后面昏倒,要等到有人发现你出事儿即使是在道路中间趴着,也要明天才有人发现你,至少要等20个小时,海拔5200米左右,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这是初中地理,你自己算7月海平面如果30度的话,冈仁波齐基本上在0度附近,夜里什么温度你们自己想。还有野狼群等着你。

一个人真的不推荐,太可怕。 第四,藏历年今年和汉族新年重合,你休假人家也休假,也就是说我说的那些路上补给的茶棚可能都是没人经营的,转山骑马的驼队也是歇业的,人家不让你转就是对你负责,你还非要去,那不是找死吗?夏天都气温接近0度,你冬天去,感受零下饥寒交迫然后0补给在平均5000米以上的缺少植被山脉中与狼共舞吗? 最后奉劝家属赶紧道歉,还存疑,冬天去挑战这个本身就是轻生行为,你们把神山当什么了?

网上有句话,叫做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张着嘴接尿的人。 同样的道理,你永远也拦不住一个变着花样作死的人。 我非常不赞成国家力量比如公安机关武警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等机构参与这种类型的救援。 公安机关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但不是保着你们花样玩命的。 对于这种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的行为,不应该受到鼓励。

也就是这次出人命了,那几个侥幸还喘气地估计有阴影了,但凡这次要是没有多大的损失,五个人还全须全眼,你就看着吧,伤疤一好,他们开着越野车屁颠屁颠的又来了。 然后公安民警又接到救援请求了,哼哧哼哧跑过去一看, 擦!怎么又是你们几个? 几个人嘿嘿一笑:这不是开辟新轨迹来了嘛! 最后奉劝各位网友一句,不要买了高底盘的车,就觉得不去趟西藏车白买了,有些地方不是你该去的! 爬爬土坡得了。

我认为所谓的“仪式感”这种内容需要降低一些在生活里的分量。 仪式感成了很多人作死的自我欺骗、爆买后自我原谅的借口。 用这样的借口,很多人是真的把自己给骗过去了。 骗完之后自己还真信了,对生活就没了严肃的敬畏,一切不考虑规避风险,只求所谓的“仪式感”。 过年过节好好在家呆着不香么,省点钱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不香吗?

不香,因为这样没有仪式感。 原本我以为这几个人转山的动机是由于清明假期太短、五一假期还是少了点,等我一看到问题截图里面“过个不一样的年”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 所谓的不一样的年纪,就是这样的“仪式感”。一定要趁着过年这个时间点整点事。 另一个问题是,很多人把这样的事情寄望在别人身上。 此次事件里去世的当事人之一就是指望别人的说法“不下大雪就不封山”,以及可能存在的寄望于所谓的领队。通过这样的支持自己的声音来分担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 别人说不会出事,反正出了事有他呢。 那我们自己如果身处险境该怎么办呢? 仪式感加上这样的寄望,导致自己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不知道自己通过思考去规避风险。

我春节期间去了长白山。 实话说,长白山的自然条件比西藏好多了,起码不用担心高原反应。 我们去那天,天气预报零下17度左右。 我们都是东北人,里面穿了棉裤,外面套了羽绒裤。上身是线衣 毛绒衣加羽绒服。到了山脚下,工作人员说我们穿得少,山上体感温度已经零下38度了。考虑了一下,给两个孩子又租了个羽绒大衣套在最外面,租了个雪地靴,全家人租了护膝。全副武装上了山。 就这样的组合,到了开阔的地方,山风一吹,脸像刀割一样,连睫毛和眉毛都结了冰。如果没有后加这些装备,估计玩到一半孩子就得冻哭。 那天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然而天池还是关闭了,因为低温大风。要知道天池海拔才二千多米,就终年积雪,夏天上天池还得穿大衣。西藏都五千多了,普通的御寒衣服肯定不够用。 西藏这种地方,冬天没有合适的装备去户外,那就是找死。

年前,有个妹子告诉我,某大神要带她穿越鳌太。 对的,就是那个,年年死人,年年上榜,但年年有人非要去的熬太,而且还是冬季熬太。 我吓坏了,尝试劝她别去,因为以我对她的了解,她只有一次雪山攀登经历,也许她有不错的体能和意志力,但是她没有完整的户外知识和经验,遇到突发状况,也不会知道如何应对,她还处于一个头脑发热、只想跟风玩闹的状态。 一旦遇到情况,她所能依仗的,就是这位大神对她不离不弃的事前承诺了。 为此,我很生气,这个大神的个人能力确实是没问题的,可是一个忽悠新人踏足危险地带的大神,真的值得信赖吗?

真正负责任的态度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吧。 而且我亦不相信在户外山野,真要遇到来自大自然的危险,除了自己,还能依靠谁呢?指望同行之人的完美人性和高尚道德,还不如祈祷老天保佑比较靠谱。 但毕竟我没有熬太久,可能缺乏话语权,似乎劝不动她。 但是有认识妹子的其他人,也在陆陆续续说服她打消这个念头,其中也包括曾经穿越太成功的人,对她长达2小时通话的循循善诱,才最终打消了妹子的这个念头。

最后:人类70亿人口,是互相为 社会 分工提供了彼此优越安全的生存环境,大家才能舒适地活着。冷了有庇护所,有暖气,有热饭,有手机可以玩。迷路了有导航,有公共交通工具,有公路……想圆回归荒野的梦,隔着屏幕杂志是看不到荒野死神一面的,相当多的驴友,就是这样死于无知,死于对荒野的美好渴望。 麻烦碰到美好的事物,自己不了解,要多研究一点,多点防范意识。退一万步说,自己也要做好回不来的打算,别给最在乎你的家人添麻烦,死也要无牵无挂才好

C. 观看冈仁波齐有感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1】

“一群人决定去朝圣,带着各自的罪孽和希望。”

影片从藏民的生活起笔,炊具的响动、长者诵经以及羔羊降生。这片高原上的生灵从降生开始就热气腾腾,与寒冷抗争。尼玛扎堆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朝圣,于是待产的孕妇、酗酒的屠夫、渴望远方的少年和一个懵懂的女童陆续组成这支队伍,带着各自的罪孽和希望出发。

电影第一个震撼我的节点,是一行人在出发时开始叩拜,没有任何的对话和预示,朝圣路自此开始。这旅橡一路没有任何配乐,故事和时间的推进靠简单的对白,路碑和沿途的意外。镜头记录着十一个藏民本真的状态,蓬头垢面而神情笃定。这一路他们在公路的一侧叩首匍行,两块木板的敲击是唯一的响动,听得人内心空旷而孤独;公路的另一侧不时有车辆带着噪音呼啸而过。沿途有雪原,有冰河,有漫山的花朵;也有西医,加油站,广告牌,女童甚至用一部山寨苹果打了电话。这可能就是藏地真实的状态:现代的,工业的世界在慢慢进入一个闭塞落后又纯粹的世界,而这里的人们,在努力地接受,努力地保留。

这样的一行人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女童,这样懵懂的年纪里,经历如此重大的一件事。其他人带着各自认为的罪孽,带着自己和家族的愿望上路,目光坚韧而笃定;可她没有链镇卖,她甚至还不能理解信仰,也没有更宏大的缘由。或许只是好奇,或许是耳濡目染,她在这支队伍中。所以我看到她最纯粹她磕头,是因为母亲告诉她磕头好,磕头有福报。当一行人被流水阻隔,众人脱去棉衣磕长头淌水前进的时候,巨大的水花和众人虔诚的神情之间,她在笑,孩童玩水的笑。这样纯粹的记录与不加升华的表达让人震撼。

这一路,遇见其他带着故事的朝圣者、遇见劳作着的藏民、遇见车祸、遇见滑坡;这一群人就用身体去丈量一条路,从拼尽全力的存活匍匐着走向无量幸福;这一路上看见人世的辛苦与满足,看见人世的更替轮回。一个男婴在朝圣路上降生,苍白的,满身血污的,哭嚎着挣扎着降生;一个老人在朝圣路的末沿离世,安静的。这一路的经历逐渐堆叠,于单调寂寥中孕育着人生的坦荡与勇敢。

影片在一行人到达神山冈仁波齐时戛然而止,影片的主题,一行人的终点只短短的平常的出现了几分钟。剪辑是再创造的过程,信仰,人的精神是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活着,我们就在朝圣的路上。这是我在片尾得到的感受。神山冈仁波齐也是至今无人登顶的信仰之地。

《冈仁波齐》不是一部纪录片,它是一部剧情片;它不是一群人的故事,它是一代藏民的一段生活。

我们没有那样一种环境,无法理解信仰给予他们的力量和意义,但至少,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人是一切行为都需要意义的生物,我们思考,我们假设,想让行为合逻辑、有意义。所以这样一群人,闯入者,猎奇者,带着各种预设和标签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能体会到的是 无论信仰、世俗的烂大街的理想、人生价值,都只是方向,不存在终点;精神的架构高于生活,所以神圣。

当我们这群旁观者或唏嘘、或落泪、或瞌睡、或咒骂,如三毛在《荒山之夜》中所写,一个年轻木匠爱上女高中生而迷茫不安时,她自己心中的无奈感。我们在观看着别人的故事,我们走在自己的路上。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2】

今天去看了“冈仁波齐”这部电影,淘宝8.8的评分算是相对客观的,它称得上这个评分。

用一个词来评价观影的感受:沉闷,如果多加几个字那就是:非常沉闷。影片讲述的是西藏芒康一个农村,一位老人为了实现前往拉萨和冈仁波齐神山朝圣的心愿,决定年后前往。村里人听说此事后,几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加入这次朝圣之旅。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单纯的朝圣。至于路途中发生的生孩子、撞车、拉萨打工的插曲,如同几滴雨水滴入大海,激不起半点涟漪。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无情节、无背景音乐、甚至是无主角的三无电影。总共十二个人去朝圣,但是从始至终能让我知道个人背景的不超过一半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扎扎。这个小女孩儿磕长头的姿势并不标准,但是出现在一群大人的朝圣之旅中,本身就让我生起一份敬意。加上他在影片中单纯的表现和纯洁的眼神,让我印象更加深刻。我在想,在扎扎这个年纪,她本身可能并不清楚朝圣到底有什么意义,他能够理解的可能就是大人们要去朝圣,而朝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她也希望能够做这样的好事,所以她要去。朝圣之路很艰苦,扎扎能有这样的棚逗毅力,让我这位成年人充满敬意。这部电影沉闷另外的原因是很多的场景无对白,即使有也是简单的几句话,激不起观众任何的兴奋点。而且,这种无对白的镜头经常持续好几秒,让人更觉闷得慌。整个观影过程中,看到观众有反应的一段就是在睡觉时,讲其中一位兔子眼的几句话,观众给予轻微的笑声回报。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他们最后在冈仁波齐绕山的时候,突然结束,这个结尾结的观众很错愕。在忍受了前面一个多小沉闷的场景后,观众的心好不容易随他们来到了冈仁波齐,而故事却在此戛然而止。就像是一个单身几十年的单身狗,向世界宣告我有女朋友了,但却不告诉大家她是谁。观众经历了前面漫长的铺垫后,终于有点观影状态,对后面的故事正有所期待,这时突然从中被叫醒:喂喂,已经结束了。这种感觉,有些不爽。不知道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

但这部半纪录片似的电影这么沉闷和单调,在近期变形金刚、异变等国际大片集中地档期中独领风骚取得最高评分,肯定有它自己的价值所在。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东西,肯定是能够与之产生共鸣的东西。人与人就是这样,情侣之间能够相互吸引和认可不仅仅是因为异性,还是因为两人之间能够产生共鸣。这部电影也是,既然能有这么高的评分,虽然在情节上打观众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在心灵上却成功产生了共鸣。相信看这部电影的人都是有情怀的。我们都知道西藏是很神圣的,因为那里佛教盛行,五千米的海拔被称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说这话的人比较矛盾,西藏盛行佛教,而天堂是基督教的产物),而且藏民的信仰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在当下大家都谈信仰缺失的年代,藏民虔诚的信仰显得神秘而且让人敬佩。所以,从我的观点来看,很多人看这部电影,一部分原因就是冲着信仰去的。这并不是说要塑造个人的信仰,而是希望能让自己与信仰更近,好让自己感觉自己也是有追求的。这并不是件可悲的事,反而觉得挺好,因为毕竟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信仰还是件被关注,值得被追求的一件事,也正因此这部电影能和观众产生共鸣。另外一个产生共鸣的原因是我想是很多去过西藏的人看到沿途风景,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的故事。这部电影的朝圣之旅就是一条观众沿着318国道的回忆之旅。坐在我旁边的一家三口,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他们以前去过西藏。当镜头转到某一个路碑、某一条河、某一座山、某一个湖的时候,他们就点出这不是那什么山什么湖,我们当初怎样怎样。所以我一部电影看下来,收获了两个故事,这也是意外的收货,也更勾起我对西藏的向往。

一部电影如果仅仅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就可以被评得上这么高分,显然有些低估观众的眼光。之所以称它为半纪录片似的电影,是因为它对藏区的展示很真实。影片开始展示的藏区生活,朝圣途中遇到的好客的藏民,以及直接展现的藏区农村的落后景象,与我从书中和视频中看到的,以及想象的基本上一致,让我这个没去过西藏的人都感到很真实。此外,影片对318国道沿线藏区美景的展示也是不遗余力。枯黄的草木、湛蓝的天空和白云、大片的油菜花田、清澈的湖水以及洁白的雪山,给人视觉上的体验足以勾起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

这些多方面的因素让这部电影虽然沉闷却仍能得到广泛好评,导演应该也为此欣慰。虽然沉闷这个词仍然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最深印象,但是它真实反应的景象让我涨的见识、藏民虔诚朝圣的信仰以及沿途美景带来的视觉体验仍然让我感到满足,所以这是一部好片,值得推荐。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3】

虽然《变形金刚5》仍旧在影院热映且大卖,但原本属于该片的场次已经渐渐地被一部 文艺片占据。导演张杨执导的第十部影片《冈仁波齐》以27%的上座率一举超越《变形金刚 5》,并且票房也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这对一部小众的文艺片来说无疑是一次成功的逆袭。 《冈仁波齐》比《变5》早两天上映,尤其是在《变5》上映后,该片的排片曾一度跌至0. 1%。但此后,该片凭借不俗的口碑开始了逆袭。昨天,该片的排片比例已经能够达到5%, 而且是在多部新片上映的情况下得以提升。张杨的这部《冈仁波齐》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个简 单到朴实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11个普通的藏族人从家启程,翻山越岭2500公里 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

这群人中有即将临盆的孕妇,也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震撼的 西藏四季风光,接受了生与死的考验。有灾难与变故,也有柔情与温存,让这部看似平静至 极,甚至拍摄手法模仿纪录片的电影,却能在两个小时内带领观众感受内心的波澜壮阔。

虽然该片并非是一部纪录片,但讲述的内容依然可以触动人的内心。该片的口碑也由此 一路走高,在豆瓣上评分高达7.8,属于国产影片里非常高的一个成绩。

有影评人表示,这是观众一次自发性的选择。在《变5》口碑愈发稀烂的当下,观众不 希望再被这样的爆米花般的爆炸大片占据双眼。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喧嚣的档期寻找一部完 全不同,可以洗涤心灵的电影。而靠着在朋友圈、影迷论坛、专业媒体的引导下,越来越多 的观众发现了这部《冈仁波齐》。

不过,相比此前质量颇高的文艺片《路边野餐》600多万元票房的惨淡成绩,《冈仁波 齐》虽然逆袭成功,却依然不能证明整个市场的口味在转变。国产文艺片依然需要在更多的 平台去精准推广他们的影片。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院线的排片依然是一种粗放型的模式,更适合商业大片和 娱乐大片,对于文艺片来说,院线排片是一片野蛮的森林,一旦没有找对路子,就很有可能 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D. 谁看过《冈仁波齐》好看吗

《冈仁波齐》很好看,在好莱坞席卷中国院线的背景下,这部片子很给中国导演长脸;在冯小刚说“垃圾电影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的背景下,这部片子很给中国观众长脸。

下面来说说这部片子好在哪里。

——————————————

《冈仁波齐》好就好在:片子讲的是一件很高级、很有信仰的故事,但它没有丝毫的“自我感动”。

不自我感动成就了《冈仁波齐》。故事讲的是:11个藏民组成了一支朝圣队伍,从西藏芒康出发,磕长头1200多公里到达拉萨,在拉萨打短工挣够路费后,又磕长头1200多公里到达神山冈仁波齐。

(磕长头遇到绕不过的水洼,就从水洼中磕过来)

在这部片子里,戏剧冲突都被最大化地平实处理,很少出现近景和特写,基本都是远景和中景,就是保持最大的克制和理性。这在充满导演个人表达的艺术片门类里边,已经难能可贵。

但是,平淡并不代表平庸,将生老病死、春去秋来自然地融入这段朝圣旅途中,使影片具有了深刻的宿命感。

E. 《冈仁波齐》传递了哪些虔诚与惊叹

这几天,上海的雨水就没停过,周五的傍晚更是发布了黄色预警,暴雨真的要来了。这样的周末瘫在床上听着音乐,品着美食,看着书,逗着狗,再美好不过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在周六的下午去看场电影,我习惯每周去看一场电影,毕竟,有些电影只有去电影院看才有感觉。放弃了热映的《变形金刚》5,我选择了《冈仁波齐》。

我喜欢看纪录片,或者说故事片。

因为附近影院没有这部电影的排片,便跑到很远、很偏、又很破的一个影院,这部电影很票价不贵,车费大概30几块,跟电影本身的观看成本差不多。

开始的镜头讲述着藏民的日常,在一个叫“芒康”的地方,人们放牧,念经,吃糌粑,喝酥油茶......这些都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的,真实的记录满足了我的猎奇心,原来藏民的生活是这样的。

故事的主线关乎信仰,村民尼玛扎堆决定完成叔叔的夙愿,在他有生之年带他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天真烂漫的小孩。

在此之前,我没去过西藏,没见过冈仁波齐,不知道朝圣,当第一个五体投地的跪拜镜头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面前时,我被震撼了,真的要一路跪拜到拉萨,跪拜到布达拉宫,跪拜到冈仁波齐,答案是肯定的,朝圣信徒的纯粹超出了我的认知!

这一路,他们经历了产妇生产,车子被撞,山体滑坡,老人去世......叩着等身长头,吃着最简单的食物,住着随地搭起的简陋帐篷,临睡之前必须念经,一路上施予善意也接受善意,不怒不嗔,为了祈福众生,心无旁骛的不停走着,叩拜着。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只为到达心中的神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像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海拔6656米,如一座大金字塔,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它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对于这部电影,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有人评价导演在消费信仰,有人抨击信仰本身的愚昧。

看完这部电影,镜头下波澜不惊的生活感让我记住了冈仁波齐,记住了朝圣唤洞猜,感受了在壮丽的自然风光下,漫漫上千公里的朝圣之路,囊括的生老颤早病死,让人心生敬仰。让我知道,每天挤着地铁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忙着工作愁着买房,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的人把信仰寄于抛往许愿池的硬币,有的人把信仰寄于寺院的烧香拜佛,有的人把信仰寄于深埋于心和型的真与善,有的人把信仰寄于五体投地的朝圣之路......也许我们难以理解,但是在他们眼里就是整个生命的圆满,我们要尊重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也许,我们不用辞职去远方,也不用刻意去冈仁波齐转山,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神山圣湖,朝圣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追寻信仰的方式。有的人心向钱程,有的人心向虔诚。快乐、苦难在一个复杂的螺旋中渐如山峦般沉默与安然。

F. 冈仁波齐电影简介 冈仁波齐电影介绍

1、《冈仁波齐》是由张杨执导,尼玛扎堆、杨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7年6月20日在中国上映。

2、该片讲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该村的10个普通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3、2017年10月,该片获得第二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G. 你看过《冈仁波齐》吗

临时决定去看电影。路上JASON同志问了我好几遍,什么电影?

直到在电影院落座,我也没把影片名讲准确。

很久没见过座无虚席的影院了。开场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请带小孩的家长把小孩抱在腿上,因为没有多余的座位了;过道里,居然放了加座。

电影开始放映时,我旁边的女孩子在包里掏出个塌煎饼吃起来,应该是没吃晚餐就去看电影了。说实话,我心里是有一丝嫌弃的。我不能理解一边看电影一边吃爆米花吃瓜子吃……的举动。

“冈仁波齐”是一座神山的名字。她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少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不仅如此,它还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场车祸。拖拉机被人从后面追尾,因为那车里有病人要赶时间送到拉萨,他们就让人家走了。我想到的却是——他们居然不追究肇事车辆的责任,也没要赔偿?!我看到了自己的俗气!车毁了,他们就放弃了车头,由人拉车。车拉出去一段距离,拉车的那些人,还要再倒回来,补上要磕的长头!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指出他们问题的村长,送给他们柴禾的大姐,从四川雅安赶着毛驴去朝圣的中年夫妻……从冬走到夏,在路上,他们遇到风、遇到雪、遇到雨,遇到溪流,他们只管一路磕头、向前;不管遇到什么,好像都能以平常心坦然面对,随遇而安——包括遇到爱,遇到死。

在拉萨,18岁的小伙子去理发,显然是喜欢上了理发店的小妹。俗气如我,看到爱情的火花。在抵达雪山前的一个晚上,叔叔死了,走得很安详。没有人哭。因为叔叔实现了自己在临死前朝圣的愿望,尼玛也觉得“这是很好的。”他们请喇嘛为他举行天葬,雄鹰在天上盘旋……肉体终会消失,灵魂呢?有什么能够留下来?

观影过程中,也会浮想联翩:人生路上,是一路的生生死死爱恨情仇啊,有什么不能面对不能接受不能放下?!也决定一定要去一次西藏,一定要有一场从A地到B地的行走,见该见的人,做想做而没做的事……

电影结束得戛然而止。

我问JASON:他们怎么回去呢?问完,再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俗气!

目光炯炯聊职场,内心温暖谈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阅读全文

与冈仁波齐电影票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