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影院建筑面积多大,放映厅一般面积多
这个主要根据影厅是大型,中型和小型来算,通常情况下影院以中型居多,一个厅200个位置的话,放映厅总面积在150平米左右,按照7-8个影厅的中型影院,加上等候厅,售票处和公共洗手间,这些地方的面积加起来差不多也在300平方米左右,大致在2000平米左右。
影院规模可分为五类,从特大型到VIP型不等,而现今影院发展也已经经历四代,从老式电影院发展到了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在中国,影院需要加盟特定院线才能够放映。
影院分代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单厅、单体的老式电影院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后,位于商业街内,以多厅和数字影院为代表。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圈业态。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电影院已经真正成为现代商业的一个业态,形式上,在数字影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能播放包括3D电影在内的各自电影,并有较为完备的附属配套设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开始出现在美国,以电影城为主体的微型商业综合体出现,这是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身的电影新体验。
⑵ 电影院的利润来源都有哪些
大致说说在国内数字同步影院的主要利润有以下几个方面:
1.票房收益,大概占到70%,来自最新上映的影片。增加票房收益的方式就很多了,但主要是以增加售票窗口,比如我可以和各大团购网站合作,由他们帮我进行产品推广,但不建议长时间采用此种方式,因为毕竟团购的价格是很便宜的,何况也不能凸显VIP的优势。然而作为观影人群,价格越低当然越好,顺带分享一下吧,大家可以结合会员卡和团购,没有团购的时候用会员卡,有团购的时候果断下手啊!!!!!
2.卖品收益,约占20%-30%,主要来自于可乐爆米花甜品,也有一些CD、玩偶等。去年万达光是爆米花和可乐的收益就达到4个亿。在国外,影院的大部分收益也来自于卖品,而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平民”来说,光是消费了一张影票就已经算是一种很高的享受了。所以在卖品区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去获利。很多影城也会结合其他业态,比如咖啡吧,独立书店等。
3.会员卡。这是一种快速收回资金的方式。一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会员卡,自己看也好,送人也好。对于影院来说,只要我卖出去就是赚钱了。有会员卡的你能够用完里面的钱,但所有人都这样吗?即使如此,影城也已在最短的时间回收了最大的利润。
4.广告。包括片头广告,也就是咱们看电影之前5-10分插入的广告;影城的灯箱广告,有电子屏的,也有纸质的;大厅空白面积,自行选择商家合作,把广告位租赁给别人,或者提供5-10平米的场地给银行,让他们办理信用卡。这些可都是利润。
5
5.其他1)商家合作,楼下超市买满300送一张影票,隔壁酸菜鱼火锅消费200送影院优惠券2张,诸如此类。2)包场,公司年会、舞蹈排演等等。3)承办学生爱国教育影片播放。虽然单项收益不及1、2点,但是总和加起来也很可观呐~~~~
⑶ 影城丨观影新业态悄然崛起 点播影院会代替传统影院吗
代替并不现实,只能是补充,甚至点播影院可能未来也不再是为了观影。
聚空间点播影院提倡的聚会约会空间,我认为发展前景应该是极广阔的,未来点播影院可能真的是为情侣、朋友约会聚会提供一个私密并且舒适的环境,加上看电影、唱歌、看直播、打桌游的娱乐功能,成为一个真正适合年轻人聚会约会的空间。
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一家聚空间,一个有温度的影院。
一家可以躺着看电影的电影院、
一所可以单独看电影的咖啡厅
一处可以吃披萨的娱乐休闲馆
一个真正实现安静浪漫的KTV
⑷ 打算经营个3D电影城,但不知要配套哪些项目
所谓商业业态,是指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经营形态。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商业规划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所指商业房地产特指商铺,不包括写字楼和酒店),而业态组合又是商业规划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如若业态组合定位科学合理,可使楼盘营销增加靓丽的卖点,有力促进楼盘的销售,如大连万达在全国抢滩推出的万达购物广场模式;也可为项目建成运营后真正实现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广州天河城项目。反之,如果业态组合定位不符合项目所在城市商业发展现状的实际需要,将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必定不能做旺而最终归于失败。这种案例在全国许多城市可谓比比皆是。 项目开发前期明确业态组合的定位,还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那么,什么是商业业态?什么是商业业态组合?业态组合定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有哪几种常用方式?本文试图以地级市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主要依据经营主体的多少(是一个还是多个)、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立店规模、选址、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和装修标准、商品进货渠道(从厂家还是分销商处进货)和募集方式(是中央采购还是单店进货)、商品的宽度和深度、价格政策(毛利率大小)、销售方式等诸方面。目前,我国现有的商业业态主要有:百货店(有传统百货和现代百货之分,现阶段地级市百货店大都为传统百货,但已开始向现代百货过渡)、专业店、专卖店、商业步行街、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以及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其中,由于仓储式商场强调储销一体和非中心商圈选址,便利店强调社区便利性服务,专业市场强调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概念,农贸市场强调农副产品销售,这些业态和作为建筑群形态的商业步行街均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指的是开发商根据项目城市现有业态状况和对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利用自身可能整合的各种招商资源,为便于该楼盘作为房地产项目实现销售和该项目作为商业地产日后能够成功运营而对项目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的业态所进行的规划。业态组合定位必须在项目开发前期完成。 根据我们的操盘经验,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业态组合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尽可能引进符合项目地实际需要的新业态,以造成对原有业态的强烈冲击,颠覆旧有商业格局;同时,所确定的业态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以至于3~5年内无人能出其右,形成规模上的强势地位,将项目打造成新的商业中心; 2、要有主流业态和核心店,保证项目开业后对周边商业物业形成竞争态势,销售力强,以吸引人气,积聚商气;但又强调多业态经营,以使各业态之间优势互补,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预防风险; 3、现代百货公司和大型综合超市比较适合作为主流业态引进,但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要注意它们的错位经营; 4、首层和二层尽可能采用产权清晰、便于日后管理的内置步行街业态,即使引进现代百货或综超作为核心店,也必须考虑采用适合进行产权分割的办法,将项目化整为零进行销售,确保回笼开发资金; 5、大型综合超市能够有效地形成商气,对确保项目运营成功有利,但其要求租金相对较低,容易形成“租售”矛盾; 6、现代百货公司以时尚和女性消费为主,可以承受较高的租金,但该业态必须从首层开始配置,公摊面积最少40%。其与大型综超相似,,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潜在客群不愿投资此类商铺。这是在引进百货公司和大型综超业态时必须注意的。 根据作者总结多个商业房地产楼盘的实操经验和对我国地级市大规模调研亲历,作者认为,以我国大多数地级市城区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现状,一般地说,打造一个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其规模宜在总建2~3万平方米,层数控制在3~4层。在受到用地面积、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限制致使开发面积过小,或当地城市人口基数大、现有商圈十分繁荣的条件下也可建五层。但总建一般应控制在4万㎡之内。开发商应清醒地认识到,商业项目总建过大,开发风险便骤然放大。另据研究,人们对单体商场面积的心理最大承受能力为 1.7 万㎡,生理最大承受能力为 2.3 万㎡,超过这个“疲劳度”就适得其反了。从国外百货店的一般规模来看,单店营业面积多为 7000~8000㎡,在日本,超过 6000 ㎡就要受到“大店法”的规制。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国内商业房地产开发已然涌现许多“大盘英雄”,一些开发商在地级市动辄开发5~6万㎡,甚至在只有4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也盖起多个10万㎡的商业巨盘!人们有理由担心,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掀起“大商场热”至90年代后期又引发大商场衰退潮的现象几年后又将重演。 建筑规划方面,项目的临街一侧尽可能布置有广场如旱喷泉广场及停车场,注意提供优美购物环境,使之休闲特性明显。建筑造型强调现代而前卫,简洁,明快,标识性强。注重竖向交通的易达性,创造临街便捷的多渠道垂直交通:设室外电动扶梯,将人流动线上的顾客直接输送至二层甚至三层,在与之相邻的商业物业间架设人行天桥,在具有景观价值的临街面配置观光电梯,将客流直接从地面引向各层。建筑内尽可能设置面积适可的中庭,因为中庭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是步行空间序列的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励层间运动,又宜做休闲、促销场地;中庭顶部天窗宜采用透明材料引入自然光线,不仅节能,而且让上层空间开阔敞亮,把人的视线吸引向上。配套设施应较为完整,中央空调、电动扶梯、客梯、货梯、烟感喷淋消防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背景音乐系统、道路指示系统,均应规划建设到位。大多数情况下不建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选址宜在中心商圈,以最大程度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商业资源。 根据项目总建的大小和层数的不同,业态组合方式建议如下: 一、在首层面积为4000㎡~5000㎡,层数为4层,总建在1.6万㎡~2万㎡时,业态组合方式有: 组合(1):1F+2F+3F为内置步行街,4F为专业卖场。 其中,1F为流行时尚专卖店、精品店、折扣店组成的名店街,并设1~2个方便快餐冷饮店,2F、3F以服装步行街为主。4F引进知名品牌做专业大卖场,如3C卖场(家电、手机、电脑)或家居卖场或电玩、运动、书市、电影城之类专业卖场;将3F、4F临街部分设计为通透立面,用大幅透明落地玻璃配以明亮灯光,使其成为餐饮、咖啡、茶室等对情调和视线要求较高的经营定位,并进行分割销售。而这种可凭栏远眺的餐饮娱乐景观区还会具有非常不错的卖点。之所以强调对3F、4F的分割销售,是因为项目总建规模小,可供销售的面积最大也只有2万㎡,为提高开发商的投资收益,必须尽可能提高分割销售商铺的比例。 该组合的缺点是缺少核心店。但由于内置步行街将流行时尚和服装专卖集中经营,提供了舒适明亮的购物环境,具有明显的“扎堆”效应,较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同时,该组合适合划小商铺面积,便于控制总价,从而利于推盘销售。必须强调指出,从定价策略和解决“租售”矛盾、利于开业后运营管理等多角度考量,这种首层为步行街,并争取尽可能多的楼层为步行街的组合是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首选和主要的组合模式。虽然内置步行街这种业态目前在地级市中还不多见,但它无疑将成为未来流行的趋势。 组合(2):1F+2F2/3为内置步行街,2F1/3+3F为大型综合超市,4F为专业卖场。
⑸ 从香港看中国影市变迁:新一轮影院兼并大潮会提早到来吗
近年来突飞猛进的中国影市,自第二季度以来遭遇了“寒潮”洗礼:仅过去4个月间就三度同比下滑,进入暑期档也未能释放足够能量,至今尚无单片跨过10亿线。另一边厢,由于基建增速跟随大盘涨势常居高位,上半年已初现“影院增,票房减”的局面,令人忧心后市的发展态势。
有鉴于此,曾长期淡出舆论视野的香港再度成为关注点:作为上世纪傲立亚洲潮头的“东方好莱坞”,港岛影市在“金融风暴”后经历长时间的低潮,却在10年前开始走出“慢牛”行情,更在2016上半年一举突破1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下面不妨从内地和香港的变迁入手,探寻影市未来的发展路径。
首先以一线城市为切片,了解市场发展的概貌
自08年起,北上广深便占据了全国城市票房产出的前四名,这一格局稳定持续至今。一线城市占比也成为衡量城乡动态对比的重要指标。而在2016上半年,上海以不到五千万的优势挤下北京,重新登上城市榜头名,这是过去5年来的第一次。
同时,受累于一度走弱至0.8以下的港元汇率,香港在票房产出上被四大一线城市相继反超,落到大中华区第5名;虽然上半年各城市增长率犹有弥合(北京10.26%、上海16.95%、广州12.48%、深圳17.40%、香港12.07%),但考虑到香港在人均观影次数已基本到顶,这一差距将呈放大态势。
而从硬件设施看,尽管上海的影院建设近年加足马力,持续维持在全国第一的位置;但在单银幕产出和场均人次等指标上效率偏低,未能将银幕数的优势全部释放。
另外,深圳在一年时间内增加了33家新影院,总数已经超过北京的169家和重庆的168家,升至全国次席。但影院端23.9%的涨幅高于票房逾5个百分点,对于土地面积位居一线城市末位的深圳而言,饱和竞争的端倪已经显现。相比之下,30分钟车程外的广州在终端扩张上更为稳健,一直稳守全国票房第三的位置。
与此相对,早已走过发展黄金期的香港市场,多年来电影院数量一直停滞不前,在年初嘉禾港威电影城和九龙塘AMC电影院相继歇业后,总数已降至46家的最低位。受制于高昂地租和市场饱和,本地影院投资商多将资金投注于内地,加上院线整合已基本完成(下文详解),总体看来波澜不惊。
不过香港在单馆产出上优势明显,平均达到其余四市的2到4倍,显示出在高度成熟的市场环境中,观影人群和习惯已经固定化,成为支撑“慢牛”的基本盘。
下面化用市场研究中的“行业集中度”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一线城市的影院现状。将一座城市内票房排名前10的影院产出占比定义为CR10,通过整理过去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影院集中度明显呈下降趋势。
在2014上半年,北上广深的影院CR10都在25%以上,其中广州和深圳分别达到42.1%和38.0%,即排名前10的影院占城市总票房的比例接近四成。这样的集中度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前列。
随着影院建设的速率加快,四大一线的影院CR10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15上半年北京、广州、深圳均有6%~8%的下滑,而上海的跌幅也在4%左右。同时这一数值与各大城市原有的影院基数也呈现负相关,譬如上海原有的影院总数最高,因而新建影院稀释掉老牌影院的份额就相对较低。
到了今年6月底,除了广州的影院CR10维持在28.5%之外,其余三城的市场集中度均掉落到25%以下,上海更是击穿20%关口。由此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线城市的影院CR10将继续呈下降态势,直到某个零界点令新建影院稀释的份额不足以抵消老牌影院新增的份额,这一比例便会企稳甚至回升。
反观香港
现时的电影院资源已被集中到少数的大型集团手中。目前以约四成的市场份额居香港首位的百老汇院线,旗下握有百老汇、Palace和AMC三个子品牌,背后的管理方便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安乐不仅涉足电影投资和发行等业务,在内地市场也运营数十家百老汇/百丽宫影城,拥有健全的全产业链布局。
而隶属于立基集团的UA院线也不遑多让,目前旗下有10家影院和50余块银幕,包括全港仅有的4块IMAX银幕,整体市场占有率约1/4。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63年的母公司立基集团业务涵盖房地产、乳制品、食品饮料等领域,同属文化板块的影院运营和电影发行仅是旗下丰德丽控股庞大业务中的一块。
其他大型院线包括港交所上市公司橙天嘉禾旗下的嘉禾院线,从07年开始其市场份额便稳定在10%到14%之间,并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新加坡运营总计近100家影院;隶属于寰亚洲立公司的MCL院线,前者在2013年被丽新集团整体收购,并注入丰德丽控股的资产中;新宝院线则运营着旺角、屯门和铜锣湾的4家影院,体量相对较小;另外华懋集团、天马影视、合和实业旗下亦有影院业态,作为各自庞杂支线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以仅有一河之隔的深港为对标,影市发展态势更为清晰。
回看2007年,处于爆发前夜的深圳市场容量为1.52亿人民币,同年香港票房收入录得10.75亿港币,以当时0.93534的汇率换算折合逾10亿人民币,超过深圳产出的6倍,可见港岛其时市场地位之强盛。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不过是香港上一个繁荣周期的注脚:在港片迈入“黄金十年”的1980年代末期,全港票房即已突破10亿港元大关,本土制作和渠道扩张齐头并进,并在1992年触及15.5亿的历史高位。
而在经历“金融风暴”和非典疫情的接连打击后,经济颓势顺而蔓延至包括影市在内的多个领域,香港票房转入“俯卧撑”模式,自1999年起的8年间仅有2001年高于10亿线,直到07年后才重新稳定在10亿港元以上。
⑹ 北京万达国际影城的简介
北京万达国际电影城是由国内知名企业大连万达集团投巨资建立的超五星级标准电影城。大连万达集团是目前中国极具规模和实力的商业地产企业之一,它在国内各大城市均拥有商业购物广场。在其商业购物广场内固定的拥有沃尔玛、百安居、百盛、国美电器等国内外知名业态,这些业态同万达集团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了一种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万达国际电影城作为各地万达商业广场内的固定业态之一,开辟了我国电影产业链终端产品的全新经营模式——国际级现代化多厅影城,显示了万达集团高层对中国电影市场定位及把握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万达在国内外的品牌价值。同时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也必将给中国的电影娱乐市场带来经营上、技术上以及理念上的革命,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产业的新的起飞及发展。 万达国际电影城采用了代表了当今电影工业最高技术的,国际上的最先进的数码视听设备,包括: 意大利放映设备、杜比数码SRD、DTS等系统还原设备、美国QSC功放系统、德国施耐德高端镜头以及英国超视野“Wall to Wall Screen”整壁式清晰巨幅银幕等。这些高端科技的专业组合,毫无疑问将带给电影消费者前所未有的真正顶级的视听震撼,同时也树立了影音观赏理念的新标准。
不仅设备一流,整个影城的设计及施工也是顶级的。置身影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与以往影院截然不同的宽阔整洁而又时尚的大堂。大堂内悬挂着影城斥巨资购买的进口壁画;影厅内,宽大舒适的沙发式座椅更是影院服务精神的亮点之一。全场的座椅以屏幕中心为圆心,45度角弧形排列面对屏幕,您无论在全场的任意座位都将得到完美的观赏角度。阶梯状交错排列,让您的视线没有任何干扰。每一个座椅都设有放置饮料和食品的托放盘,为你避免手部的劳累;专门为残疾朋友设计的专用通道和座位区解除了轮椅无法进入影厅的这一难题。所有这些周到的、极其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设计,都是为了带给您一种坐在家里观赏电影的享受。
万达国际电影城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它的配套服务。大堂设有电子显示屏,提供最全面的影片资讯,观众可自由选择影厅,观看自己倾心的电影;同时观众还可以在售票台的 液晶显示屏上看到影院内座椅的分布图,选择自己满意的位置,多个售票台及先进高效的售票系统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您提供最优秀的服务;观众足不出户,可以通过影城的电话系统预定座位,给您的观影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食品消费早已成为电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万达国际电影城的卖品部提供独特的美国口味的爆米花和吉拿棒,墨西哥异国风情的玉米脆片,哈根达斯 冰淇淋及各类饮品、小食品,让您在全方位的休闲中尽情享受最地道的电影文化。
万达国际电影城将高水准的科技与人性化的服务融入了每一个细节,它给电影消费者带来的是不仅仅是影片自身内容的观感,同时还是影院环境、电影文化等全方位的超级享受。万达国际电影城开启了电影文化的新视野,传授了地道的国际化娱乐新概念,也必将引领电影末端产业的新发展。
⑺ 请大家对当地的大型电影院的一些建议与改善
俺朋友就是搞电影院,目前已经挤垮当地的老牌电影院了,由于牵扯到新旧电影院的斗争,个人觉得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1.装修要好,不是说要装修多么高档,但是面子一定要有,一定干净清爽,现在主要顾客群就是学生,年轻人,小资,环境太差,人家不来
2.和附近银行合作,刷此银行的信用卡可以打折买票,此举乃双赢,银行也会帮你宣传,另外天有一部分的限量打折票,先到先得,此举纯粹为了吸引眼球,作秀
3.厅要多,合理安排厅位,大厅要有,但是小厅要多,在多部电影同时上档的时候,你就可以排的开,轮转快,在票房不景气的时候,小厅也比较节省成本
(本市老电影院只有三个厅,根本排不过来,只能上映最火的唐山大地震等几部片,眼睁睁的看着顾客流失)
4.3d播放设备一定要有,厅厅俱到,赚钱就靠它了,票价能收的高
5.开展影迷卡业务,预存500就可以六折卡等等,牢牢拴住影迷
6.一方面善意劝导影迷为了环境不要自带食物,一方面在影院内开小卖部,苞米花饮料什么的统一包装,方便卫生,又可以赚一笔
7.开展情侣套餐业务,两张票加苞米花饮料啥的,收多少钱,或是开展其他食物与饮料搭配的业务
以上几点,在你确定了影院霸主地位后,可适当删减,2可以取消,5可以提高门槛,比如以前是预存500,是六折卡。现在必须预存1000六折,500只有七折什么的
全部手打,希望采纳
⑻ 电影院选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 电影院选址
(周边环境、交通状况、人群特点、消费构成、商业综合体、商圈业态组合)
1. 最好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区域。理想状态下的购物广场或商业街市应具备接纳各种来客的交通设施,即商业中心周边拥有轨道交通、公交车站点,特别是要具有停车场。在主要车站的附近,或者在顾客步行不超过20分钟的路程的商业广场内。观察马路两边行人流量,选择行人较多的一边更有利于电影院的经营。对于交通环境状况在前期投资评估中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指出,外部交通解决消费者可达性,商业中心内部交通解决消费者在商场内部的循环互动问题,共同目的是为留住消费者创造良好条件。
2. 根据电影院的交通要求,一般电影院都建在商业广场的最上面的楼层,最好是主入口设置观光电梯可直达电影院所在位置,商场内部设置剪刀式扶梯,解决垂直交通问题。最好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商业广场在交通十字路口周边最理想,两面临街最好,要求车辆进出方便。
3. 须临近城市交通主干道,至少双向四车道,且无绿化带,立交桥,河流,山川等明显阻隔为佳。项目周边人口畅旺,道路与项目衔接性比较顺畅,车辆可以顺畅的进出停车场。
4. 商业广场交通便利,车站附近,是过往乘客的集中地段,人群流动性强,流动量大。如果是几个车站交汇点,则该地段的商业价值更高。如选择在这类地区投资电影院就能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观影条件。
5. 靠近人群聚集的场所,可方便顾客随机消费,如商业街、文化广场、娱乐区域等,这些地方可以使顾客享受到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便利,是投资电影院的最佳地点选择。但此种地段属经商的黄金之地,寸土寸金,地价高费用大,竞争性也强。
6. 符合客流规律和流向的人群集散地段。这类地段适应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自然形成市场,所以能够进入商店购物的消费者人数多,客流量大。
7. 当地户籍人口100万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人均年消费性支出8000元以上。
8. 在项目1.5公里范围内人口达到10万以上为佳,2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能达到12-15万人。
9. 商圈内人口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10. 电影院在选址时,周边辐射人群应以中青年所占比例高为最佳选择,因为这部分群体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可支配收入较多者居住区域作为优先选址为佳。二、三级城区中之主要商圈,3公里人数不少于20万人。
11.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到商业设施的距离近,可增加消费频率。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吸引力低,且消费者光临的次数也少。例如在城市中的大型居民聚居区选址,这些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已经或者将来将成为城市卫星城的区域规划,人口集中的地方也比较适宜设置电影院。
12. 电影院选择适合选择周边新居民区较多、人均收入较高的地方。因为他们的消费特点是时尚、环保,适合中高收入家庭。
13. 人口居住稠密区或机关单位集中的地区。这类地段人口密度大,且距离较近,顾客消费省时省力比较方便。电影院如选在这类地段,会对消费者带来较大吸引力,很容易培养忠实消费群体。
二、电影院选址地点
n 商业集中的大型MALL里做电影院,肯定没有问题的,所以是首选;
n 城市购物中心是最常见的选择;
n 再有就是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附近,做一些改建性的影院项目;
n 另外就是在一个城市新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地段做电影院。
n 很多老影院都是老的核心区,但是老影院的框架结构等方面,不足以承载现在多厅电影院的模式,如果不彻底改造的话,竞争力很有限的。
三、电影院的角色及与商业综合体的关系
电影院进入购物中心以后,一下子能把顾客的滞留时间和商业中心的滞留时间从一个小时延伸到三个小时,这道理很简单,大多数的电影都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在商业中心中,顾客滞留时间越长,意味着他花钱的机会越多,对每一个经营者都是很好的事情,而且人滞留的时间长,基本需求也就越多。专业人士经过总结,电影院能为购物中心起到如下互动作用:
第一、集客作用
首先第一会给购物中心带来强大的消费群体,比如一个2000座的电影院,年票房达到3000万元时,按照25元的平均票价,意味着每一年能给购物中心带来120万的人流。而且这些观影群体主要在15到35岁之间,作为零售业大家都知道这个年龄段是购买力最强的人群。电影院能给购物中心带来的人流就是一个资源。
第二、导向作用
电影院会很好的帮助购物中心规划和人流组织设计。人流经过的地方人气会变的很旺,电影院的观众和它所在的购物中心内的位置能够让原来不旺的位置,不容易出租的楼层变得抢手。
第三、时尚作用
现在每一年都有新的电影,还有很多的明星,还有无数的追星族,电影院的存在都使得购物中心变的更时尚。
第四:节点控制作用
大多数的商品是顾客看到觉得喜欢才购买,或者到那里去选择。电影院这个业态能够让人流的速度减下去,剩下就是商家把自己的展示做得更好,怎么吸引顾客,提高你的销售,说到底就是电影院的业态能够很有效的把人流的脚步放慢,把他的节奏控制下来。
第五:指导作用
电影院这个业态对时尚的消费引导作用非常强烈。那些追星族追星,电影明星穿什么衣服他们就会选择穿什么衣服。电影院进入中心以后使得好多品牌的专卖店能够利用这个优势做促销。
⑼ 影院的基本资料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单厅、单体的老式电影院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后,位于商业街内,以多厅和数字影院为代表。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圈业态。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电影院已经真正成为现代商业的一个业态,形式上,在数字影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能播放包括3D电影在内的各自电影,并有较为完备的附属配套设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开始出现在美国,以电影城为主体的微型商业综合体出现,这是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身的电影新体验。
⑽ 苏州乐园国际电影城的介绍
苏州乐园国际电影城即金逸国际电影城苏州乐园店,是一家国际化标准的五星级影院,建设在紧邻苏州乐园,位于水上世界旁,使用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设置8厅约1500个座位,它已经成为苏州可同时容纳观众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电影院。苏州乐园国际电影城不但拥有同样先进的放映设备,而且还具备两大人无我有的特色:针对苏州乐园水上世界商业广场以儿童为特色的主题,开设儿童3D影厅循环播放迪斯尼儿童大片;引进最新索尼4K数字放映机,开设苏州地区首家超大宽幕电影,提升视听吸引力。苏州乐园国际电影城还将定期举办“新片推介会”、“明星见面会”等大型活动,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完善的周边配套也将成为苏州乐园国际电影城的一大亮点,除了现有的水上世界、地下停车场、餐饮休闲等等,苏州乐园还将在苏州乐园国际电影城周边建设大型健身超市、儿童销品茂等等,形成集餐饮、休闲、文娱于一体的丰富业态。又将成为园区一大综合娱乐城。 地址:苏州高新区玉山路166号水上世界商业广场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