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燕路或泥岗路附近有没有居委会,请说明具体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兄芹头街道羡燃毕晓燕湾社区居民委员会:江燕路晓燕街12号
广州段戚市海珠区南石头街道顺意社区居民委员会:江燕路顺意花园顺意二街30号
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红棉社区居民委员会: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花园江燕南一街14号地下
Ⅱ 泥岗村在哪个区
泥岗村位于则咐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办事处与福田区一路相隔(泥岗路)为居民生活区(以外来打工出租居住为多)流动人口2万余人,有红日子大型购物商场,等超市,孙携纯交通方便,附近有笔架山隐绝,银湖度假村等风景区,我市著名学府深圳信息学院坐落于此。
Ⅲ 苹果XSmax拍照模糊在深圳泥岗西路附近哪里能检修
苹果xsmax拍照模糊可以到深圳罗湖区宝安南路鼎丰大厦售后检修
Ⅳ 在广东河源一带何姓的起源
鸡是健啊,深圳姓氏家谱溯源之何氏
何希望和我们一样槐仔对“寻根”有兴趣的朋友,提供你所知道的深圳人的姓氏知识———家谱、家训、老照片,或特殊姓氏在深圳等故事。
深圳何姓元勋:何真
对族谱多有研究的彭全民告诉记者,东汉时何姓就到了广东,不过那时深圳地区何姓并不多。随着罗湖笋岗“元勋旧址”的发现,笋岗何氏的历史才被逐渐揭开。
何真是东莞县茶山乡(今东莞市茶山镇)圆头山村人,元末当上盐场的一个小官吏。时局动荡,以母亲年老多病为由弃官回乡,聚众自保。他和东莞另一名叫王成的豪杰有矛盾,而王成势力很大,贿赂广州府帅以“用兵割据”为由逮捕何真。何真只好带着全家人从老家逃到泥岗附近的小山附近。当时还没有笋岗的地名,而山上长着白笋。
以此为据点,何真联结泥岗、上梅林黄氏、皇岗村的庄氏、下沙村的黄氏等当时的宗族大姓,东山再起。他以泥岗附近为据点,逐渐控制了岭南地区。部下建议何真“效法赵佗,自立为国”,何真不敢,就杀了这名部下,献给统治者表示忠心。那时,广东大部分地区因为何真的治理与维护,基本上没有遭到兵火的洗劫,他被封为“东莞伯”。
何真在当年隐居之地建立了一座“笋岗老围”,将母亲与两个儿子接来居住。彭全民说,何真之所以立村笋岗,是因为竹子的生命力很强,很快就能成林,“何真希望自己的子孙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越发越多”。
从此,何氏族人就在深圳土地上生息。明代中,何真的四世孙何云霖将当年的老围修建成城寨式的村庄,门匾上刻上“元勋旧址”。现在,何氏族人已经分散到各地,而这座目前市区内最古老的村寨建筑,掩映在周围新建的民居中,显得朴素而安静。深圳何氏.唐“庐江何”之后
深圳古何氏族人的主脉,追根溯源是唐末“庐江何氏”之后(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为避战乱辗转迁徙而来。
“笋岗何氏”是直接迁入广东再迁入深圳地区的。
有史学家说,深圳笋岗何氏家族的第三十八世祖何楷,是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时候,从庐江郡避乱迁到广东番禺县清水濠的。
历经南汉,到了北宋初年,四十二世祖何迥又带着四个儿子迁到广东南雄府定居。
宋末,何家五十二世祖何贵迁到了东莞县南浦和茶山。
元末,东莞何真率众保乡卫土,他的次子何华及其母迁居到深圳笋岗定居。并很快发展成深圳地区的大家族。
而“坪山何氏”则是先迁入他省再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的。
他们是庐江何氏的另一个分支,为避黄巢战乱,先迁到福建宁化石壁乡。明朝初年,迁入广东兴宁县,到清朝初年,才迁入深圳坪山界脚村。(张雪松)
“何”姓、“韩”姓
“近音”亲
何姓祖先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周文王,是黄帝的后裔。而何姓本身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才出现的,历史2200多年。
“韩”“何”发音接近,何氏的得姓,有个“将错就错的故事”———《姓纂》中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被秦国所灭的韩国子孙纷纷离开河南老家分散于各地,有部分跑到江淮一带。由于当地人念“韩”和“何”的发音十分接近,亡国之痛中的韩国子孙也就将错就错,以何为姓。
所以江淮流域的江苏和安徽两地何姓人家最多,成为何姓发源地。在江苏的东海,以及安徽的庐江和合肥,何氏是当地望族。
“我生也晚”的何氏,起初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到了汉代以后,却一再被他姓和外族所冒姓。《汉书五行志》:“何苗,本姓朱,冒姓何。”《五代史》:“吐谷浑亦有何氏。”
汉代有朱姓混入,明代还有锁姓混入的何姓很快庞大起来,成了一个著名的姓氏。而何姓一再增加新鲜血液的发展过程,也给后世的子孙带来不少困扰———姓何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真正来处,恐怕得多费一番工夫。
很古之时,何氏就曾向岭南迁徙。据说,早在1700多年以前的东晋初年,就有何姓之人去福建开垦。不过,这个说法一直都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霁虹)
颛顼与鱼叉
(一)
●罗清明
鲧的父亲是颛顼,按传说,颛顼还是黄帝的孙辈。古人眼中,颛顼又是指什么呢?在《辞海》里,颛为颛谨、善良,顼释为谨貌、自失貌,如头顼顼。颛带明御字在篆刻里找不到古人的手记。顼字则为蠢岩:
金文里的顼的篆刻左上部为王字,意指先王,即先辈的意思。右上角为游水的鱼,中部为手持鱼叉,下部为人的足。整个字要表达的意思是:用鱼叉叉鱼的先王(这里的先王为先人的意思)。
从考古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早在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有骨锥、骨针了,也有脱柄骨鱼镖与绳索了。金文里的“顼”是指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先祖。把“颛顼”定义为一个个体人格的先辈,是与金文里对“顼”的定义相违背的。
脱柄骨鱼镖与弓箭是复合型工具,是到了用火以后的年代才发明创造的。
将颛顼释为谨、善良、头顼顼(缩缩),是指一个人在河里湖边用鱼叉叉鱼时的形貌,为了看清水底的鱼而又不惊动鱼类,必须要倍加小心。那个年代的人类,由于会用火、会人工生火,又制作了石斧、弓箭和脱柄骨鱼镖,无论天上地下水里,都可获得食物,无论荤素,都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这时的先民,似乎过上了太平日子,这就是舜日尧年的最鼎盛时期,这时候的人类,无须为食物与生存而进行你死我活的争夺。颛顼———这个解决了从水里取得食物的先祖,再一次将人类的食物源扩大到了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江河湖海。是舜解决了火种的保留、“汉”解决了人工取火后的又一个重大发明。创造用脱柄骨鱼镖抓获鱼类的人,成了先民崇拜的先王。他是尧崇拜,舜崇拜,汉崇拜的继续,是先祖先王崇拜的继续。
颛顼是禹的父亲,是比禹更前的先祖,为什么后人将颛顼定义为在禹之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Ⅳ 罗湖区断裂构造
一、概述
罗湖区断裂构造位于深圳断裂束南西段,面积约38km2。为低丘陵及台地平原区,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及建筑物覆盖。经地质调查、物理勘探及钻孔查证,共圈定了断裂18条,其中北东向13条,北西向5条。
二、北东向断裂
北东向各组断裂分别为深圳断裂束3个断裂组的南西延伸部分,自北西而南东,称为泥岗断裂组(企岭吓-九尾岭断裂)、罗湖断裂组(横岗-罗湖断裂组)和莲塘断裂组(石井岭-田螺坑断裂组),其中泥岗、莲塘断裂位于低丘陵及台地区,有断续的天然和人工露头,属半隐伏断裂;罗湖断裂位于沙湾河谷平原,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之下,仅在谷对岭和黄贝岭有零星露头。
根据航空遥做拍感、电法勘探、浅层地震剖面勘探、甚低频电磁法测量、静电α卡放射性测量、以及专门性断裂验证钻孔资料,纯孝羡结合建筑场地地基勘察钻孔和基坑等所揭露的点,进行综合对比结果,确定罗湖区的隐伏断裂主要是由一系列北东向近于平行的断裂破碎带组成,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7条,均属罗湖断裂组。
(一)泥岗断裂组
泥岗断裂组由F1、F2断裂组成,是企岭吓-九尾岭断裂组的延续。
1.F1断裂
F1断裂分布在罗湖断裂带的西北部,经红岗东村往南西至技工学校体育场北100m处通过。断裂走向北东70°,倾向北西,倾角40°~60°。长3.9km,宽10~42m,断裂切割了下中侏罗统,使其慎慎与前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呈断裂接触。该断裂是区域九尾岭断裂的南西延伸部分,总体呈舒缓波状,构造岩为硅化岩、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据旁侧小构造判断,断裂呈反时针向滑动现象。
2.F2断裂
F2断裂位于F1断裂南东,相距200~600m,沿泥岗东路往南西从国际展览中心一线通过。断裂走向北东60°~70°,倾向北西,倾角40°~65°。长4km,宽57m,断裂切割了下中侏罗统、前震旦系变质岩、早白垩世花岗岩,使下中侏罗统与前震旦系呈断裂接触。该断裂是区域九尾岭断裂南西的分支,出露规模不大。局部见4条分支断层。
(二)罗湖断裂组
罗湖断裂组由F3、F4、F5、F6、F7、F8、F9和F10断裂组成。是横岗-罗湖断裂组的南西延续。
罗湖断裂组自深圳水库大坝沿沙湾河谷进入罗湖区后,经黄贝岭、文锦渡、罗湖山和渔民村一带沿深圳河延入九龙半岛,总体呈舒缓波状“S”形延伸。区内长7.6km,宽0.7~1.4km,沿走向由北东向南西,渐次分散撒开呈喇叭口状,并为多条北西向断裂穿切分割而成4段,同时沿北西向发生反时针向错移,水平错距为30~100m。
以黄贝岭为中心,断裂走向可分为两段,北东段为北东20°~40°,南西段为北东60°,平面上呈向南东突出的“弯弓”形。断裂倾向北西,倾角一般为30°~55°,局部可达65°~70°。
1.F3断裂
F3断裂从大头岭西北麓至西面的人民公园附近消失。断裂走向北东50°~60°,倾向北西,倾角48°~65°,长3.7km,宽2.4~20m。沿前震旦系发生断裂,在深圳市烟厂、翠田工业村一带,经钻孔揭露,断裂带夹有下中侏罗统断块,长约550m,宽150m,平面和剖面均呈楔形体,构造岩主要有片理化岩和糜棱岩化岩石,并见少量压性角砾岩,断裂性质表现为压性正断层。
2.F4断裂
F4断裂北东段沿爱国路附近延伸,往南西经深南中路与宝安路交汇点,至深圳河边水质净化厂一线,由西往东断裂走向北东50°,逐渐弯转至北东35°,形成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45°~70°。长7.6km,宽2~12m,断裂切割了前震旦系、下中侏罗统、早白垩世花岗岩。构造岩有碎裂岩、压碎岩和硅化角砾岩,在文锦中路与中兴路交接处至东门附近,下中侏罗统与前震旦系呈断裂接触,前者位于断裂下盘,后者位于断裂上盘,显示逆断层性质。在人民路至广深铁路线一带,断裂出现分叉现象,该处将花岗岩与前震旦系变质岩接触线、下中侏罗统与前震旦系变质岩分界线切割错断,显示反时针滑动性质,断裂具多次活动特点。
3.F5断裂
F5断裂开始于东园路新龙坊附近,往南西经太平洋商贸大厦,至鹿丹村一带穿入深圳河。走向约北东60°,倾向北西,倾角55°~65°,沿走向呈舒缓波状。长1.8km,宽5~8m,断裂切过了下中侏罗统及前震旦系变质岩,在湖贝路一带二者呈断层接触,断裂上盘为前震旦系变质岩,下盘为下中侏罗统。构造岩有糜棱岩、压碎岩和角砾岩,显示逆断层性质。
4.F6断裂
F6断裂起始于东深供水局西侧,往南西经凤凰山南坡,到深南东路附近出现分叉现象,至船步路渔民村附近穿入深圳河。断裂走向北东40°~60°,略呈弧形向东南方向凸出,倾向北西,倾角70°~75°。长5.2km,宽35~20m,断裂东北段前震旦系变质岩与混合花岗岩呈断层接触,前者位于断裂上盘,后者在断裂的下盘;在凤凰山西南坡钻孔揭露出下中侏罗统断块,夹于该断裂与相邻F7断裂之间。在穿过文锦中路进入深南东路之前断裂出现分叉,其中分支断裂一直通往金陵大厦,而主断裂则继续穿过嘉宾路,经过文华广场、东方大厦并延伸至渔民村。断层破碎带以糜棱岩为主,上部夹构造岩块及角砾岩,下部碎裂岩为主,断裂性质显示先挤压后拉张的特点。
5.F7断裂
通过对深圳水库溢洪道两侧活动断裂及地面裂缝的稳定性研究和评价工作,经地表调查、钻探和槽探揭露,发现F7断裂起始于深圳水库溢洪道西岸,往南经谷对岭,然后经黄贝岭北坡,至春风路东侧一带。断裂走向由南往北从北东50°逐渐弯转为北东10°左右,断裂长2.8km,宽15~22m不等,分支复合,形态复杂。断裂由北往南切过了前震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下中侏罗统。在深圳水库溢洪道西侧通过钻孔和探槽揭露,F7断裂穿行于前震旦系变质石英砂岩、条纹状混合岩及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之中,并出现由千糜岩、糜棱岩组成的韧性剪切带,同时还叠加碎裂岩和角砾岩组成的脆性断裂带。在碎裂混合岩中,显微镜下见矿物呈定向排列,被纵横交错的裂纹切割,部分为方解石细脉或薄膜充填,并发生破碎位移现象,石英强烈波状消光,长石变晶面弯曲,云母片晶呈弓状。构造岩中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化。采用物探浅层地震、地质雷达、电法剖面勘查发现沿断裂均有异常(图1-8-35),主断裂宽大于10 m,破碎充水,往北西倾斜,倾角60°。沿断裂带及其旁侧构筑的建筑物,如美术展览馆的水泥地板、墙壁、停车场地面、道路均出现地面裂缝,主要一组走向北东10°,可见长20 m(图1-8-36)。地面裂缝宽约0.5~2mm;另一组走向近东西向(北东80°),可见长14m,宽约1~2mm(图1-8-37)。其形成除受断裂的影响外,主要受溢洪道修建时开挖边坡以及水库静、动水压力的诱发因素有关,属于环境地面裂缝类型。
图1-8-35 物探综合解释图
图1-8-36 深圳美术馆广场前地坪发育的近南北向裂缝
图1-8-37 美术馆广场前地坪出现的东西向延伸裂缝
6.F8断裂
F8断裂位于F9断裂北西侧。北东段(F203以北),据黄贝岭人工露头、浅层地震反射波异常和钻孔剖面控制点连接;南西段(F203以南)与α卡放射性异常点、物理电法异常点ZK3-1钻孔和罗湖大厦基坑揭露点连接。通过深圳水库溢洪道两侧活动断裂及地面裂缝稳定性研究和评价,发现F8断裂北段延伸至水库溢洪道东岸,往南西经谷对岭南坡麓,穿过沿河北路进入黄贝岭东南坡,抵达文锦路中学一带。断裂切过前震旦系变质岩、混合花岗岩、下中侏罗统等岩层,地表宽30 m左右,往两端渐次变窄尖灭。钻孔揭露的构造岩垂直厚度为33.83~40.44 m。断裂走向由南往北为北东55°转为北东10°,略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50°~75°。长5.6km,宽6~30m,断裂北段溢洪道东侧,经地表调查和钻孔揭露,断裂穿过的前震旦系变质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含炭质板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构造岩有糜棱岩、碎裂岩及角砾岩。通过物探浅层地震沿断裂均发现异常,航空照片亦具典型的线性构造(图1-8-38)。经对黄贝岭F8断裂进行了微量位移监测,并对地质构造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新开挖的监测巷道内,见断裂切过前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和下中侏罗统砂泥质碎屑岩,断层面倾向北西260°~290°,倾角29°~33°。断裂破碎带由断层泥、碎裂岩、硅化粉砂岩组成,断裂影响带最宽可达30 m。通过对断层泥中石英矿物的显微构造分析,断裂主要活动期在第三纪以后至中更新世末期,断层以快速滑动的阶步状断口、放射状断口及平直擦痕为主,而缓慢滑动形成的研磨坑、弯曲擦痕仅占30%左右。据怡景路钻孔声波测井结果,断裂浅部声波纵波速为1090m/s,沿倾斜下延160m,其纵波速度为1600~2400m/s。
图1-8-38 深圳水库黑白航片假彩色合成(1982)地质构造解释图
7.F9主断裂
F9断裂为罗湖断裂组的主断裂,是畲禾岭-横岗-罗湖主断裂南西方向的延续。断裂北东起始于深圳水库大坝西侧,往南东穿过沿河北路,继续沿南西方向延伸至沿河南路,西行经新都大酒店然后进入深圳河。总体走向由西往东,呈北东60°逐渐弯转为北东20°,呈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25°~70°。长7.5kmkm,宽40~200m,断裂北段下石炭统测水组与前震旦系变质岩呈断裂接触,前者位于断裂下盘,后者处于上盘,在水库大坝两侧经钻孔揭露由西往东依次出现:混合岩-断层角砾岩-碎裂变质石英砂岩-糜棱岩(厚20 m)-硅化绢云母千枚岩。其中混合岩、碎裂变质砂岩属前震旦系变质岩,硅化绢云母千枚岩为下石炭统测水组,断裂上盘向上逆冲具逆冲断裂性质;断裂南西段新都大酒店工程勘察发现(图1-8-39),断裂走向北东70°,倾向北西,倾角65°,断裂上盘为下中侏罗统砂质凝灰岩,并有煌斑岩脉侵入,岩脉走向基本与主干断裂走向一致,断裂下盘为下石炭统测水组石英岩,向上逆冲属压性正断层性质。据钻孔揭露,自上而下为:下中侏罗统砂质凝灰岩-断层角砾岩-压碎岩,强烈挤压破碎岩-糜棱岩-压碎岩-下石炭统测水组石英岩。产状变化较大,大致以黄贝岭附近为转折点,沿走向由南西往北东逐渐变陡,沿倾向由上往下变缓,显示呈波状弯曲特征。断裂破碎带南西较窄,北东段宽,由破碎岩带、构造透镜体和糜棱岩带组成,糜棱岩带往往位于破碎岩带的下盘。在断裂的南西段(即老城区以南),钻孔中糜棱岩带与构造角砾岩带之间见有1~2.5m的断层泥。沿断裂有中酸性岩脉贯入,岩脉有破碎现象。
图1-8-39 新都大酒店工程勘察钻孔揭露的F9断裂构造剖面示意图
据钻孔揭露(表1-8-3),断裂破碎带垂直厚度大于20~186.89m,构造岩自上而下大体是:破碎岩(包括裂碎岩、压碎岩和构造角砾岩)夹糜棱岩→糜棱岩(包括糜棱岩、千糜岩和糜棱岩化岩)→压碎岩、碎裂岩。断裂破碎带中的破碎岩多见于砂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中,角砾成分以近旁岩石为主,但亦见有糜棱岩等早期构造岩,多呈棱角至次棱角状,为泥质和硅质及部分碳酸盐胶结,一般较松散,声波纵波为低速层(v=1600~2850m/s)。压碎岩的碎块,大者可达10~20mm,一般为2~5mm,具碎斑结构,裂碎岩多出现于压碎岩的上部和下部,与正常岩石多呈过渡关系,或在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体出现。
表1-8-3 钻孔中F9断裂特征统计表
糜棱岩多呈灰绿色,部分为深绿色,结构较紧密,质地坚硬,主要矿物粒径都在0.1mm以下,部分达0.2~2mm,具定向排列的新生矿物以绢云母居多。具塑性剪切变形特征,矿物普遍具同构造重结晶,石英、长石、绢云母具不同程度的塑性压扁拉长定向排列,此外还见破劈理、压力影、波状消光现象。千糜岩主要见于破碎带的下部,表面形态似千枚岩,但与断裂带相伴产出,新生绢云母具定向排列,偶见残存的碎斑结构,矿物被明显压扁拉长,石英具波状消光。糜棱岩化岩石特征与糜棱岩相似,但变形程度稍弱,薄片中可见糜棱质和绢云母,常与千糜岩和糜棱岩相伴出现。断层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并有磨圆状,胶结物为自身的破碎物质,具碎斑结构。破碎带普遍具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局部有硅化和碳酸盐化。断裂通过处地下水中含CO2达495mg/L。
图1-8-40 罗断裂组0-7′线区段地质平面图
由于断裂破碎带内多个明显的断裂面,而且无论是在剖面还是在平面上的展布,都显示破碎岩穿切或叠加于糜棱岩之上(图1-8-40,41),表明断裂具早期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晚期以脆性破裂变形为主的多期活动特征。
图1-8-41 罗湖断裂组0-7′线剖面地质图
8.F10断裂
F10断裂位于F9断裂东侧,北东起于深圳水库大坝东侧,南西行到东方神曲至新秀村一带。发育于下石炭统测水组中,断裂上盘出现下中侏罗统断块,航空图像线性构造反映明显。断裂总体北东48°逐渐弯转为北东20°,呈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40°~48°。长3.8km,宽2~10m,荔枝潭附近ZK0-1钻孔揭露出上下两段蚀变破碎带,厚度分别为15 m和5 m。
破碎带中构造岩以碎裂岩及角砾岩为主,结构松散,平均纵波速上段为2850 m/s,下段为3800 m/s。破碎带之间及其两侧具强烈钠长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带厚度大于150 m。断裂具张性活动特征,对碳酸矿泉水的分布起控制作用,该断层与北西向F205断裂交汇附近,为东湖碳酸矿泉水的产出部位。
(三)莲塘断裂组
莲塘断裂组由F11、F12和F13断裂组成,是石井岭-田螺坑断裂组南西段的延续。
1.F11断裂
F11断裂位于中兴花园一带,走向北东35°,倾向北西,倾角40°~50°。出露长5km,宽2~20m,发育于下石炭统测水组。
2.F12断裂
F12断裂位于鹏兴花园一带,走向北东30°~35°,倾向北西,倾角60°~80°。出露长45km,宽3~5m,发育于下石炭统测水组。
3.F13断裂
F13断裂位于莲塘坳下一带,走向北东60°,倾向北西,倾角40°。出露长2km,宽20~40m,影响带宽2km。断裂上盘为下石炭统测水组,下盘为上侏罗统火山岩。
三、北西向断裂
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小,共有5条。除局部有零星露头外,多为第四系掩盖,航空影像上线性构造明显,表现为细、短和直线状色线,两侧的色调及几何纹理大体一致。断裂几乎切割区内所有的地层岩石,对山间溪谷、小湖泊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走向以北西317°~340°为主,除F201倾向南西外,其余均倾向北西,倾角60°~75°。断裂切割了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形成较晚。
1.F201断裂(笔架山-罗湖桥断裂)
F201断裂分布于笔架山、深圳体育场,上埗中路、荔枝公园至渔民村一线,北西端延伸入银湖,大致呈直线状伸展,走向北东315°~325°,倾向南西,倾角65°~75°。长4.5km,宽1~5m。断裂切穿前震旦系混合花岗岩、早白垩世花岗岩。构造岩垂直厚5~23.48m,以角砾岩和压碎岩为主,胶结不紧密,为一富水断裂。断裂切割了F1、F2、F4、F5、F6等北东向断裂,在上埗岭一带反时针向错移约40m,控制了上埗岭碳酸矿泉水的分布。力学性质先压扭性后张性。
2.F202断裂(泥岗村断裂)
F202断裂走向北西317°,长度大于5km。
3.F203断裂(竹篙龙水塘-黄贝岭断裂)
F203断裂分布于竹篙龙水塘至黄贝岭一带,走向北东310°~320°,倾向北东,倾角44°~65°。长5km,硅化断裂破碎带宽2m。断裂切割了F3、F4、F6、F7、F8、F9、F10和F12等8条北东向断裂,反时针向错移大于20m,两侧电性不连续,F9断裂的地电低阻条带在断裂附近有明显变化。力学性质压扭性。
4.F204断裂(水贝-黄贝岭断裂)
F204断裂走向北西320°~33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64°~70°,长5km以上,宽0.7~1m。
5.F205断裂(东湖宾馆断裂)
F205断裂走向北西330°~340°,倾向北东,倾角60°~71°,长度大于3.5kmk m,宽4~9m。力学性质压扭性。
在黄贝岭北东向F8断裂和水库溢洪道西坡北东向F7断裂,均发现被次一级北西向断裂切割,后者形成较晚。
四、其他断裂
1.东西向断裂
东西向断裂见于马古岭、泥岗、黄贝岭及大头岭西侧,规模很小,可见长仅200~300 m,宽仅几十厘米至几米,倾向不定,倾角60°~70°。构造岩以压碎岩、糜棱岩和挤压透镜体为主,在黄贝岭可见切割北东向断裂,在泥岗附近又被北东向断裂所限制。
2.南北向断裂
南北向断裂仅见于上埗岭矿泉水井田范围内,规模极小,由碎裂花岗岩带组成,具明显的张性特征,为富水断裂。
Ⅵ 泥岗村解封了吗
解封了。泥岗村含姿,又名坭岗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泥岗西路北侧。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该村于2022年3月19日解封了。该村交通方便,银前附近有笔架山,银湖度假村等风景区。谈搏绝
Ⅶ 深圳笋岗大厦有带学位吗
有,(一)关于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3069号,归属罗湖区笋岗街道田心社区,具体位于泥岗东路以南,梅园路以北,宝安北路以西、梨园路以东。
(二)关于周边环境
本项目地处罗湖区笋岗街道,南邻梅园路,东邻红岭北路连接清平高速,北邻泥岗东路。地处市区繁华地段,对户型有一定噪音影响。
(三)关于周边交通
本项目东邻红岭北路连接清平高速,北邻泥岗东路。
距离地铁7号线“笋岗”站约胡裂800米,距离地铁7号线“红岭北”站约900米。
公交线路有57路、80路、18路、63路、69路、M132路及M406路等。附近公交站点有“人才大市场”、“梨园路”、“笋岗街道办”、“田心村”等。其他具体途经该站点的公交线路信息可登录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查询。
(四)关于教育学位
本项目周边有笋岗小学、笋岗中学、银湖外国语实验学校及桂圆中学等学校,教育学位比较紧缺,请各认租家庭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谨慎选择,入住后需服从罗湖区教育局有关教育学位的安排。
(五)关于周边商业
本项目附近商业较为发达,商业业态以家居建材为主裤搏闭,有好百年家居、百安居、乐安居等商业。银余
(六)关于周边医疗
本项目周边有社康服务中心,笋岗大厦社康中心及八卦岭社康中心距离本项目均在1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