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肇庆端州区的电影院、
工人影剧院
天宁中路工影商场楼上
大地数字影院
天宁南路假日酒店对面(即原端州影剧院)
康乐北路9号国际商场内
金逸国际影城
端州四路10号星湖国际广场4楼(大润发楼上)(鄙人认为首选)
② 左岸电影讲的是什么
《左岸》电影讲的是田径选手玛莉身体出现问题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恐怖的事。
《左岸》获得了2009年瑞士Neuchatel奇幻影展最佳欧洲电影圆慧、狂热影片大奖,是比利时导演彼得冯黑斯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也是他剖析爱与痛苦三部曲的首部作品。故事以身体为切入点,从主角内在的恐惧逐步铺陈出这部黑色惊悚的影片,被誉为开启欧洲恐怖惊悚电影的重要发现。
玛莉是一个年轻内向的田径选手,超越纪录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但身体突然发生异常,让她不得不暂缓比赛并停止一切训练。她决定搬到新男友位于左岸的寓所。安特卫普的左岸是所谓的高级住宅区,令人称羡的居住环境与男友热情正面的生活方式似乎可以帮助她度过这段无法跑步的日子,直到她发现曾经住在这里的前房客离奇失。
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橘培答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
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中册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③ 法国左岸派的作品有哪些
1、《梵高》
该片根据阿兰·罗布·格里耶同名小说改编,以现实与记忆穿插的方式讲述男人X和女人A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故事
④ 合肥左岸国际电影城的会员卡有什么好处
楼上说的不对!左岸的会员卡全国通用,但是除搞活动外(很少)不打折,相当于充值再刷卡,次数达到一定以后可以兑换电影票。。具体的可以上官网查询,还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希望观影愉快。
⑤ 微电影左岸多长时间
微电影左岸时长数桐四分钟。微电影是指微型电影,通过毁知互联网新媒体症台传播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长度薯余坦在几分钟至60分钟。
⑥ 比较法国新浪潮电影“作者电影”与“左岸派”的区别,最好举例分析
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将们: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制作者们则是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的周围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罗伯—格里叶等;有戏剧家雷乃、亨利·高尔比;有记者阿尔芒·卡蒂;有摄影师阿涅斯·瓦尔达等。而真正搞电影的只有克里斯,马克一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要比“新浪潮”导演高。
2,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的日期。而“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导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瓦尔达也于1954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
3.在年龄上着: 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特吕弗和路易,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而“左岸派”的导演们在1958年大多数已经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叶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是37岁,杜拉是44岁。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有的当过游击队员,有的被捕过、流放过,死里逃生。仅这一条,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导演的经历与阅历比“新浪潮”导演要丰富、复杂,他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4.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较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如特吕弗《四百下》,戈达尔《精疲力尽》;而作家电影则较多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甚至混乱地采用人称来叙事,如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作者电影有一种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艺术的假定性也远远超过了“新浪潮”电影。
5.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因此,所选择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动范围总在这个大城市中进行;同样基于影片主题的不同,“左岸派”导演们拍摄的地点也极为广泛,足迹遍及苏联、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地。他们是些跨越国界的人,他们的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从美学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而“左岸派”导演却是以仔细琢磨的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也比较长,常常是好几年才拍摄完成一部影片。
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顺利地通过放映(除戈达尔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电影由于背景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烦。比如:雷乃和马克拍摄的《雕像也会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长达12年之久。雷乃《广岛之恋》原定参加戛纳电影节正式比赛,结果中途被撤下来,只获得一个评论奖。马克拍摄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写罢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见》 1967年)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岸派”导演的作家电影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先锋派”。“左岸派”:现实主义的革新派。
⑦ 谁知道 左岸派电影 的特点 代表作啊
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因他们都居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被称为“左岸派”;他们的影片更着重探讨现代人的迷惘和心理过程本身,热衷于进行各种心理实验,在体现存在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并在表现形式上吸纳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布莱希特的戏剧技巧,但由于时代和风格的相近,他们也被认为是新浪潮的一部分,但“左岸派”却公开拒绝被贴上“新浪潮”的标签。
“左岸派”的大部分成员,在当时已是中年人,并很早就在各自的领域里进行发展,有的已经在其他艺术领域中出了名;他们的电影在精神上和文学上有着共同的倾向,就是对“人”及其精神发展过程感兴趣,推动他们走向电影领域的最根本因素是加强文学的表达方式,用电影化的手法去创作他们的文学,他们的电影剧本都来自于原创,而不会去改编已有的文学作品,所以他们的影片也被称为“作家电影”。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是“左岸派”电影的黄金时期,由于“左岸派”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背景比较复杂,他们的许多作品被禁演,因此“左岸派”电影也被称为“先锋派”;“左岸派”后期的作品因他们的探索和创新,有时偏离电影形式太远,因此也被称为“非电影”。
“左岸派”的代表人物和影片:
Alain Renais 译名:阿伦雷乃
代表作:《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我的美国叔叔》 《法国香颂》 《绝密隐私》
Marguerite Donnadieu(1914 -1996) 译名:玛格丽特杜拉斯
这些都是可以网络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