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院退票手续费超过百分之二十合理吗
摘要 二、电影票退票收取手续费是非常合理的存在。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东西当你买了之后才退掉的话,都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的。比如说你买了飞机票,但是你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去做的话,你选择退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收取了你一定的费用,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合理的。当你买了这张电影票之后,你在最后关头选择不去观看而退了票,如果电影院完完全全把你这个钱退还给你的话,那么电影院就损失了一位观众。因为他本来就可以将这个位置再卖给其他人的,但是就是因为你占用着这个位置那么久,所以电影票退票收取手续费还是非常合理的存在。
㈡ 电影票退票要收手续费吗
我们都知道,电影票退票手续费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大家都会觉得电影票为何容易买而难退呢,收取退票手续费到底合不合理?其实我觉得退电影票收取手续费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不收取这个手续费的话,那么很可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一、退电影票不收取手续费的话,那么很可能电影票就会被那些黄牛给垄断掉。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退电影票不收取手续费的话,那么很可能电影票就会被那些黄牛给垄断掉。你可以试想一下,当你想看的电影,所有的场次都被黄牛给买下了之后,他们又以高额的价格去卖给别人的话,而且即便没有人买,黄牛也可以完完全全的把自己付出去的钱退回来的话,那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看一个电影,那你就选好自己的时间去看,像这种退电影票的情况是非常少之又少的,所以适当的收取手续费也是非常合理的。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电影票退票收取手续费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㈢ 电影票买错了可以退吗
只要符合退票的条件,是完全可以退票的:
1、假如商家还没有出票,那就代表本次交易还没完成,您可以在您的订单里,找到这笔订单,点击退款的选项,终止这次交易。商家确认信息后,就会把您的资金原路径退款到你的支付账户。
2、但是,你如果订购的是在线选座电影票,那么无法办理退票,因为一旦显示出票,都是不接受退款的。如果不确定观看时间,建议购买团购票。
(3)电影票退票要收费标准扩展阅读
2019年5月15日,深圳市消委会通报了深圳市《电影票退改签标准》,该标准根据消费者“退改签”时距离电影放映的时间,实行“阶梯式”退费。
24小时以上免收“退改签”手续费,2-24小时收取不高于票价10%手续费,1-2小时收取不高于票价20%手续费,0.5-1小时收取不高于票价30%手续费。若消费者线下购买电影票,可联系影院前台申请“退改签”;线上购买可联系第三方平台申请,费用原路退回。
㈣ 电影票退票要收手续费吗
订票退票是不需要手续费的,只要在合理的时间内,能够退出这份钱就可以,如果电影在开场之前的前15分钟都是可以退票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就是不可以退了,但是每个影院可能都有自己的另行规定,到时根据规定可以考虑退票的手续问题。
㈤ 电影票能退吗
电影院购票
如果你是在影院购买的票,在电影开始之前都可以退掉,如果已经开始了,那就没有办法退票了。
>02
网上预订电影票
1、首先登陆购票网站。
2、查看购买的产品是否支持退款,如果支持,请登录您的账号。
3、找到购买该电影票的订单。
4、如果该电影票支持退款,那么直接点击退款即可。
>03
如果不支持退款就不能退。
方法有两种:
1、你到售票处,对售票员说“我想把这张票退了”,他就会给你退掉了。
2、你站在售票处旁边,等看到有貌似要买票的人,你就问他要不要你的票。
㈥ 电影票退票收手续费引争议,电影为何易买难退收退票手续费合理吗
我们都知道,电影票退票手续费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大家都会觉得电影票为何容易买而难退呢,收取退票手续费到底合不合理?其实我觉得退电影票收取手续费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不收取这个手续费的话,那么很可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一、退电影票不收取手续费的话,那么很可能电影票就会被那些黄牛给垄断掉。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退电影票不收取手续费的话,那么很可能电影票就会被那些黄牛给垄断掉。你可以试想一下,当你想看的电影,所有的场次都被黄牛给买下了之后,他们又以高额的价格去卖给别人的话,而且即便没有人买,黄牛也可以完完全全的把自己付出去的钱退回来的话,那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看一个电影,那你就选好自己的时间去看,像这种退电影票的情况是非常少之又少的,所以适当的收取手续费也是非常合理的。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电影票退票收取手续费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㈦ 电影票买了之后可以退吗
能退。
一些影院单方面规定电影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属于利用格式条款减轻自己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的霸王条款,既不合情,也不合法。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2018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在与第三方购票平台签订电影票代售协议时,要明确退改签规定”、“各影院应在大堂醒目位置公示购票‘退改签’须知,以保证观众在进入影城柜台购票时,提前了解到影票‘退改签’规定”。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影院计算机售票软件系统技术规范》也规定,售票软件应具有退票功能,并建立相应退票记录。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电影票不退换“潜规则”该改改了
㈧ 买了电影票但是电影院关了门退票需要人工费吗
购买的电影票,因影院原因不能观影,消费者主张退票,但是影院不退,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停映不能退票只能转签
北京消费者王先生近日在上地五彩城CGV影城观影。晚上八点半,电影开始放映。而当电影放映一半时,画面突然卡停、黑屏。随后,观众得知因机器烧坏,电影无法继续播放。影院称,“票不能退,按照规定,每人可免费再看一场,但为表歉意,现场观众每人可看2场。”
几番沟通,该影院负责人表示,票根后面的规定写得很清楚:“如电影因故停映,该场次观众凭票根可转签一周内任意时段同类型影厅观影一次。”一旦购买、持有或使用影票皆被认为接受条款。而王先生说,自己为了看这场电影,推掉了其他安排,现在票都不能退。王先生应如何依据现有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网购电影是否适用
“七天无理由”退票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网购商品支持无理由退款的目的在于消费者不能判断商品与实际收到商品是否一致,消费者所购买电影票之前就知道商品属性,所以不能适用七天无理由退换的规定。
3
适用消法退不了票
就没有办法了吗
王先生可以要求电影院承担违约责任,可以要求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或者继续履行的形式。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依据《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11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㈨ 电影票退票时间限制
电影票退票时间限制有:
第一种情况,在网上购票时上面有明确规定写出了一经购买概不退票的。这种电影票是无法进行退票的。这样电影院其实相当于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种情况,就是按照严格的“退改签”制度进行在电影开场前半小时可以退票。在电影播出1天前进行退票,电影院免收手续费,全额退款;在开场前2小时退票,只能收取不高于票价10%的款额;在1~2小时收取不高于票价20%的款额;一小时内则为30%的款额;半小时以内则不支持退票。
退改签
2016年前,电影票一直采取的是“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销售方式,随着越来越多观众选择网络购票,再加上各大购票平台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夺用户。
2016年起,多家第三方售票平台相继上线电影票“退改签”业务,以提升观众体验。
2018年9月18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与第三方购票平台要完善电影票“退改签”规定,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履行对观众的告知义务,便于观众查阅和社会监督。
㈩ 电影票退票时间限制是什么
一般是在半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之前可以退票,这是根据2019年的《电影票退改签标准》。不过这个退票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影院来规定。
有的影院会有细微的不同,所以想退票的话,要以影院规定来做标准。虽然电影可以退票,但也会有手续费收取。
电影票退票时间限制根据规定:
如果电影票在7天无理由退货时限内,售票平台或影院应该无理由办理退票。《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等规定也曾明确,全国各影院须在大堂醒目位置公示购票“退改签”须知,同时售票软件应具有退票功能,并建立相应退票记录。
一些平台或影院以告示、单方声明、最终解释等方式拒绝电影票“退改签”,既闲置浪费了观影资源,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不仅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更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
当然,个别购票者的确存在恶意刷票的问题,但平台或影院遏制刷票行为应该从管理机制上想办法,而不能把责任和风险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能因噎废食,反而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退改签”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