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院线电影 > 枞阳的电影院

枞阳的电影院

发布时间:2022-06-09 11:14:33

❶ 安徽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安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安徽旅游景点简介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地、皖中平原和皖南山地,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和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到安徽旅游得注意南北气候的差异,尤其是冬季。
安徽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多名胜古迹并且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
【 黄山 】
黄山风景区:黄山位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联合国授予“世界自然和文化保护遗产”称号。黄山风景区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区内大峰、小峰各36座,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而莲花峰最高,海拔1860米。黄山是一个峰之海、云之海,全山共分五海,即北海、前海、西海、东海和天海。
太平湖:位于黄山于九华山之间,是一座人工大水库,总面积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湖中点缀着大小不一的岛屿;太平湖上游和下游曲折,而中游视野开阔,集太湖山水、漓江风情于一身。
齐云山风景区: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因“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而著称;主要景观有月华街、云岩湖、洞天福地、真仙洞府、太索宫、香炉峰、山壶天、方腊寨等。
黟县古民居:以西递、宏村两处保存最为完好,现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为群山环抱,双涧萦绕,现存明清民居300余栋,明清祠堂8栋,充分显示出古徽州砖、木、石雕精湛技艺,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布局别具匠心,整个村落呈牛形,以正街为中心轴线,背枕雷岗山,穿堂绕房的人工水圳为牛肠,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月塘、南湖为牛胃,鳞次拮比的古宅楼舍为牛身,自北而下的西溪河则恰似一条牛鞭,人作天成甚为吻合。影片《藏龙卧虎》、《菊豆》等均在此拍摄许多主要场景。
【 池州 】
九华山:位于青阳县境内,古称九子山,后因李白有“灵山开九华”之赞而得名。九华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香火甲天下”之誉。九华街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此,有“莲花佛国”之称。天台峰为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在此极目远眺,群山匍匐,天地浑然一体,真使人有身临蓬菜仙境之感。九华山景区分为山前、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五大景区。
【 合肥 】
逍遥津:位于合肥市旧城东北角,是一座城市公园,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逍遥津公园四季长青,环境优雅宁静,曲道幽长迂回,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对称式园林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公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典雅,又有南国园林的妩媚清秀。在这里,既可想象出古战场的弥漫硝烟,又可品览祖国壮丽河山的锦绣。
包公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
【 滁州 】
琅琊山:位于安微省滁县城西约5公里处的群山之中,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而改称琅琊山。风景区主要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区,面积115 平方公里,主要山峰有摩陀岭、凤凰山、大丰山、小丰山、琅琊山等。风景区内有著名的醉翁亭、醒园、琅琊寺等景点。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因镌有欧阳修文《醉翁亭记》、苏东坡手书字而著名。琅琊山层峦叠嶂,曲径幽泉,四季皆有好景,尤以夕阳晚照,雨后听泉,别有情趣。
【 马鞍山 】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太白楼: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
【 安庆 】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寺内建筑,以四进殿堂及一塔为主体。此外还有宜园(放生池)、大士阁、慈云阁、迎江楼等建筑,结构崇宏辉煌。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❷ 安徽省安庆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2000多年前,这里就建立了古皖国,创造了灿烂的古皖文明。建于南宋时期的安庆城,至今已有800年历史。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至1938年,其间170多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府所在,为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辛亥革命时期徐锡麟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安庆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明代思想家方以智,清代京剧鼻祖程长庚,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现代通俗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均生长于这方热土。
安庆,文风鼎盛,科教发达。起源于安庆境内的“桐城派”文学影响中国文坛达200多年。安庆是徽剧的发祥地,从这里走入京城的“徽班”,造就了“国粹”京剧。
安庆是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
安庆,山河壮丽,景色宜人。山川灵秀,风光旖旎。有一柱擎天、气势磅礴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有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冠绝省内的浮山,有“江上蓬莱”誉称的长江绝岛小孤山,佛教禅宗圣地司空山,还有千年古刹迎江寺,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险似三峡、秀如漓江的天仙河等。
下文将对此一一加以介绍!
安庆属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适宜野生动植物繁衍生长。境内有各类乔木1048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大别山五针松、香果树、马褂木、天女花、金钱松、银杏、连香树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的有中华鲟、白鳍豚、大鲵(娃娃鱼)、金钱豹、梅花鹿、小灵猫、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等。另有中药材1160多种。
安庆也是全省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探明的矿藏有7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2800多万吨,金、铜储量5200多万吨,大理石10亿立方米,花岗岩20亿立方米。
横批:岳西山上枞阳红

昼潜山中,目极望江,忆当年,岳西赋诗、桐城跑马;
夜宿松下,心平怀宁,梦明朝,枞阳醉酒、太湖泛舟。

天柱一峰擎日月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玉光白桔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吟咏天柱山的诗章。
天柱山屹立于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峭拔如柱、耸立云天而得名。春秋时期,潜山为皖国,属周皖伯大夫的封地。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亲临皖山设坛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五岳云中现”,臣民高呼“万岁”,故此山又称为“万岁山”。《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所载《潜山图》中,绘有汉武帝驻辇处、旌驾桥与封禅台等古迹。

天柱山有野寨、马祖庵、主峰、炼丹湖、东关、大天门、神秘谷十大景区。
另有三祖寺,原名山谷寺,又名乾元禅寺,宝志禅师建刹于梁武帝时期,距今1400余年。后曾为禅宗三祖僧璨大师道场,198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寺庙。内有大雄宝殿、千佛无梁殿、觉寂塔。
千年古刹迎江寺

“未至迎江寺,枉到安庆城”。据《法门龙象传》记载,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涵万和尚去四川峨眉途中,路过安庆,见此地背山面江,风景清幽,遂结茅安禅、立愿建庙。经四方劝募,日夜经营,终于在开宝七年建成迎江寺。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缙绅再次募捐扩建。明光宗朱常洛御书“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皇帝又书“敕建迎江禅寺”。
万里长江第一塔

“过了安庆不看塔”。这塔自是指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称的振风塔。这座古塔,兴建于明代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至隆庆四年建成,迄今有四百年历史。塔高82.74米,仅次于84米高的河北定县开元寺塔,在全国108座砖石结构宝塔种位居第二。相传振风塔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在明代之前,安庆没出过状元,文风凋敝。据一些星象学家查看地形得出的结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此扎根,须建塔镇之。有趣的是,自振风塔建成之后,境内果然文风昌盛,才人辈出。明清两代,不仅除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状元赵文楷,书法大师邓石如,文人作家更是数不胜数。桐城派更是雄踞清代文坛200余年。恢复高考以来,安庆一直占据安徽省鳌头。
“江上蓬莱”小孤山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种描绘小孤山:“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逾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明代诗人解缙赞誉道:“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霞绾髻堆。一望东南形势阔,何须海上问蓬莱”。小孤山因而又有“江山蓬莱”之称。
浮山岩洞石刻多
浮山,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并称安徽六大名山。以火山岩洞群和摩崖石刻为特色,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鬼斧何年开石屋,人形此地作金声。山中信是神仙宅,不羡繁华浪得名。这是唐著名诗人孟郊游览浮山金谷岩后发出的感叹。王安石在浮山滴水岩曾留下“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临蛟龙涎”的诗句。
“南国小长城”白崖寨
白崖寨位于安庆市宿松县,始建于元朝末年,为元末起义义民吴士杰所建,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重修扩建。
禅宗圣地司空山

司空山位于岳西县店前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 。北朝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慧可禅寺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受达摩衣钵后,在洛阳等地宣讲佛学。北周建立之后,武帝下令灭佛,全国300多万僧尼被迫还俗。二祖慧可带着徒弟僧璨辗转来到司空山卓锡,保存了禅宗一脉。“越过三湘七泽种,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腹饥时嚼雪充。”师徒二人再次修行讲禅,开山建庙,后人称为二祖寺。慧可大师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在司空山圆寂,享年107岁,隋文帝谥“正宗普觉大师”,唐德宗谥“太祖禅师”。
僧璨在司空山受二祖衣钵之后,如天柱山山谷寺静修,三祖寺由此得名。僧璨传衣钵于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有两个弟子——慧能、神秀,弘忍秘传衣钵于慧能,木棉袈裟的故事由此而来。五祖后,禅宗开始分为两支,南宗慧能、北宗神秀,禅宗自安庆岳西、潜山境内二大兴。
神奇秀丽天仙河

“大别山种小三峡”,这是岳西境内天仙河的所得美誉。相传八仙观赏天柱山后游览此河,在河中石台上歇息,一时兴起,吹笙操琴,演奏仙曲,河畔石龙石狮欣然起舞。天仙河由是得名。
沧海桑田话雷池

成语“毋越雷池一步”,让雷池天下闻名,成为“禁区”的代名词。这曾经浩瀚似海的雷池,就在安庆市望江县境内。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释:“大雷水至望江县积而为池,谓之雷池”。古雷池因其地处吴楚交界,江池相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东吴为防魏、蜀进犯,在此设“雷池监”,并驻兵屯田。东晋时,在此设“大雷戍”。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镇将叛乱,江州(今九江)刺史增援建康,当时执政的中书令担心荆州刺史陶侃也会伺机叛乱,告诫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毋越雷池一步”即源于此!
高山平湖花亭湖

花亭湖,原名花凉亭水库,位于太湖县西北部山区,为省级名胜区。始建于1958年11月,建成于1959年底,大坝高达57米、长570米。年发电量1亿度,可灌溉太湖、宿松、望江、怀宁四县6万多公顷农田。
安庆行政历史介绍
春秋以前,安庆隶属扬州之域。春秋后期,安庆境内潜山被封为皖国、桐城被封为桐过。战国时期,安庆一带被楚国占领,于吴国为邻,所以又“楚头吴尾”之称。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安庆一带属九江郡管辖,秦末一度隶属衡山国。两汉年间,设立郡、国并置的地方政制,安庆境内设立了皖国、枞阳县和松滋侯国(今宿松县)。三国时期,这里是吴、魏长期反复争夺之地,孙权与曹操大军多次在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皖城厮杀,后终于被吴国占领。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安庆一带隶属晋熙郡,改皖县为怀宁县,县治在今潜山县城。又将原皖县南部沿江地带划分出来设大雷戍(今望江县县城)。南北朝时期,晋熙郡旧皖县西部设太湖左县,恢复了西汉时期设置的枞阳县,又在西汉松滋侯国故地设置了高唐郡。
隋朝,废郡为州,以州辖县,改晋熙郡为熙州,熙州与怀宁县同在一地(今潜山县),又将枞阳县改名为同安县,高唐郡改为宿松县,太湖左县改为太湖县,新治县改为望江县,统归熙州管辖。不久熙州改名为同安郡,辖怀宁、同安、太湖、宿松、望江五县,安庆地区辖区范围趋向稳定。
唐朝,同安郡先后改名为盛唐郡、舒州。宋朝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宋宁宗极为,因他曾在舒州当过“安庆军节度使”,遂将舒州升格为安庆府,管辖五县。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元军南下,安庆府治、怀宁县治南迁至山口(今怀宁县山口镇)。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又迁至宜城渡,即今天的安庆城。
元朝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在原舒州故地设立潜山县。后安庆府改名为安庆路,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辖六县,此为“安庆六邑”的最初建制。
明初,安庆路曾改名为江宁府,后又恢复为安庆府,直隶南京,仍辖六县。
清代,建制区划基本沿袭明制,但因设置安徽省,省会就设在安庆府,安庆也就成为安徽省的首府。
M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安徽省设立10个行政督察区,安庆属于省第一专区。1936年将潜山、太湖、霍山、舒城等县一部分划出设置了岳西县,安庆专区辖县增加到7个。1949年2月,设桐庐县,1951年更名为湖东县,1955年更名为枞阳县,安庆地区辖县增加到八个。1950年,怀宁县县治从安庆市区搬至石牌镇。安庆行政区划乃定。
安庆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洲。”安庆是自湖北汉口到江苏南通近千公里长江北岸的唯一重镇,自古为交通要津、商业重埠和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4世纪初叶的东晋时期,有一位诗人登上安庆城西郊的盛唐山,举目远眺,情不自禁的感叹道“此地宜城”,安庆从此有了一个别致的称号“宜城”。这位诗人就是妙于阴阳历算、精于占卜的郭璞。
900年后的南宋嘉定年间,就在郭璞认为“宜城”的地方,安庆知府黄干主持建成,于公元1218年城成,距今800余年。
南唐徐锴认为:“安庆,中国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国”。这些评价,福兮?祸兮?且看下文分解。
南宋末年,宋将范文虎将安庆拱手让给元军,致使江南局势急转直下,南宋不久灭亡。
元朝末年,红巾军首领赵普胜率兵攻下安庆城,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在长江流域的统治。
明宁王叛乱,久攻安庆不下,后为王阳明抄其后路,最终兵败。如若不回援南昌,攻下安庆,直取应天,未必不能坐拥半壁江山。
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南京后,安庆便成为其屏障。曾国藩给皇上的奏折中称“欲复金陵,须必克安庆。”太平天国首领洪仁玕也意识到这一点“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太平间与清军双方均在安庆投入了大量兵力,展开长达两年之久的安庆争夺战。战后的安庆,也因此成了一座废城,天柱山上无数古迹因此灰飞烟灭。
1949年4月21日,国共再次在安庆境内200多公里的长江防线上血战。
安庆凭借自己独特的趣味优势,曾经作为安徽省省会长达170年之久,处在与武汉、南京、上海这些长江之滨大城市同等的位置。
文坛艺苑数风流
东汉末年,在安庆境内诞生了诗坛上不朽的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
“天下文章出桐城”,这是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派的赞誉。其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均系桐城(含今枞阳县)人。称雄文坛200余年。
京剧在哪里?在这里!黄梅戏在哪里?在这里。自明末清初,安庆先后诞生了两大地方戏曲剧种——徽剧和黄梅戏。18世纪,中国戏坛盛极一时的昆曲走向衰落,各地地方戏日益兴起。明代末年,安徽省青阳腔流传到安庆,吸收境内的俗曲和安徽昆曲皖上派的艺术特长,唱腔日趋柔美,人称“安庆梆子腔”它与产生于枞阳县的“乱弹腔”合流,在怀宁县石牌一带长期同台演唱,故又名“石牌腔”。到了清康熙年间,始建安徽省,以安庆府治为省会,安庆一带的艺人被外省人成为“徽人”,所以人们又将“石牌腔”称为“徽调”,将这一新兴剧种成为“徽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浙盐务大臣征调徽班进京为乾隆祝寿,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徽剧进入鼎盛时期。徽剧进京之后,吸收了西皮、北方的秦腔,在此丰富了自己的唱腔。道光年间,安庆潜山县人士程长庚融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于一炉,京剧由是而生。
徽剧不仅直接孕育了京剧,还影响了南方很多省的剧种。湖南的湘剧、云南的滇剧、广东的粤剧、江西的赣剧等,其剧目、主要声腔均来自徽剧,有的差不多是徽剧的嫡派。黄梅戏、庐剧也受过徽剧影响。
艺苑奇葩黄梅戏
不管你是不是安庆人,相信“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还是会哼的,呵呵,这就是黄梅戏了!
黄梅戏,清道光年间诞生于安庆,,仅100多年,这个传唱乡间草台的小戏,就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名播海内外。据天柱外史氏《皖优谱》载:“皖上各地乡村中,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50年代至60年代,是黄梅戏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优秀剧目被拍成电影,发行到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尤其是黄梅戏《天仙配》影片于1956年初正式在国内外上演,截至1959年底,近四年时间即在国内放映154108场,观众达143049434人次。在蒙古、越南、朝鲜、印尼、新加坡、加拿大、港澳等地区放映,观众达2863719人次。均创国内影片在海内外最高卖座纪录。黄梅戏因此走出了安庆,走向全国。湖北、江西、江苏、吉林等省和西(和谐)藏自治区也相继组建了一大批专业黄梅戏剧团,全国范围内专业黄梅戏剧团达到50多个。一个地方戏曲剧种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实属罕见。
安庆杂技惊五洲
1991年1月,法国巴黎。在这里举行第14届明日国际杂技大赛上,来自中国安庆杂技团的许梅花以杂技《滚杯》一举夺得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金奖”,安庆杂技由此蜚声海内外。
民间歌舞情悠悠

安庆不仅是著名的戏剧之乡,也是歌舞之乡。安庆民歌可分为山歌、号子、民间小调。山歌一般与山区人民劳动生活有关,如《茶歌》、《牛歌》、《牧童对歌》;号子一般流传于沿江水乡,如《车水号子》、《船夫号子》等;小调大都反映人们的爱情生活,如《十二月想郎》、《劝五更》。
太湖县山区流传着《花梆舞》,经改变,在安庆第一、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挑花舞》流传于望江县民间、《孔雀舞》流传于怀宁县民间、《大红伞》流传于枞阳县乡村、《十二月花神》盛行于宿松县、《十番锣鼓》是桐城市的传统民间音乐。
安庆灯会
“正月十五闹元宵,火炮连天门前绕”,黄梅戏传统小戏《夫妻观灯》,描绘的就是安庆的元宵灯会“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四面八方闹哄哄。”早在南宋嘉定十一年元宵节,为庆贺安庆新城落成,官府就在城内举办过盛大的元宵灯会。安庆灯会,灯的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麒麟送子等、鲤鱼灯、蚌壳灯、螃蟹灯、虾子灯、荷花灯、采茶灯、兔子灯、山羊灯,还有跑旱船、花挑、踩高跷等。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举行,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
闪烁在历史天空的安庆人
宋画第一李公麟:桐城人,晚年归隐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山人。熙宁三年进士。早期擅长画马,万年偏爱花佛像和佛教典故中的人物,被称为“天下绝笔”。首创中国“白描手法”。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仇英、唐伯虎都师从其技法。1961年,他被中国书画院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
铁骨御史左光斗:左光斗,桐城(今枞阳县横埠镇)人。是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老师,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以清廉敢言文明,权贵皆惧。晚明宫廷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正义的一方得胜。 后为魏忠贤所害。崇祯即位后谥“忠毅”。今桐城中学校园内尚有“左忠毅公公祠”!
杰出学者方以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书画家,被后人称为“中国17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一位学者”。字密之,号曼公,万年削发为僧,法号弘智。明末清初桐城(今枞阳县浮山)人。清将马蛟麟抓住方以智时威逼其归顺清朝,恫吓“官服在左,白刃在右,易服则生,否则死!”方以智毫不犹豫选择了白刃。马蛟麟叹服,亲解其缚许其出家。著有《文章薪火》,开桐城派散文先河。历时二十多年写出12卷《物理小识》,是一部自然科学的网络全书,书中关于分光实验的记载,比牛顿早30年。在哲学上,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其著作计有《通雅》52卷,《物理小识》12卷,《药地炮庄》9卷,《切韵声源》1卷,《浮山前后集》22卷,《浮山前后编》16卷,还有《东西均》、《易学纲宗》、《医学会通》、《药集》、《内经经脉》、《诸子燔有》、《象环寝记》、《古今性学合观》等书目达100余种,其内容天文、地理、数学、医学、文字、音韵、哲学、物理、生物、佛学无所不包。
京剧鼻祖程长庚:这个不用多介绍,知道京剧的都知道他。潜山县程家井人。
书法大师邓石如:终生布衣,书法艺术达到“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境界。开创了清代碑学一派,世称“皖派”
陈独秀,也不用多介绍,原名乾生,谱名陈庆同,笔名石庵,号独秀山人,怀宁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辛亥革命爆发后,曾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
小说大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潜山县人。被世人称为“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代表作有《南国相思谱》、《皖江潮》、《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八十一梦》、《五子登科》,改写神话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应邀为海外报刊撰写小说《凤求凰》、《男女平等》、《重起绿波》等。
黄梅大家严凤英:一个把黄梅戏推向巅峰的美人,天妒英才,可恨的文G!
声名远播的安庆特长

安庆百年老店“胡玉美酱园”创办于1831年,有蚕豆辣酱、虾籽腐乳、桂花糖姜三大名产。
明点有:墨子酥、顶雪贡枣、龙凤贡面、凉亭雪枣等。
小吃:江毛水饺、肖家桥油酥饼、桐城菜心粑。迎江寺素菜小吃也文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素鸡、素鸭、素鱼栩栩如生,素火腿、素香肠、素排骨、素鱼肚,清淡可口。
长江三鲜:鲥鱼、刀雨、河豚,安庆均产。
雪湖贡藕,产于潜山县,一般藕大多7孔11丝,唯雪湖贡藕9孔13丝,是朱元璋钦定贡品。
岳西茯苓:明贵中药材,《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中药八珍”之一,早在清代便畅销世界各地。以茯苓为原料,岳西县还研发出茯苓糕、茯苓饼、茯苓面、茯苓霜等系列保健品。
天柱石耳: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之,洁子(和谐)宫易受胎。石耳入药,能治疗各种热症、高血压、肠胃出血等疾病。
山川灵气育名茶:陆羽《茶经》堆安庆产茶就有记载。明清时期,太湖县的“南阳谷尖”、桐城县“孙氏椒园茶”、宿松县“罗仙云雾”等茶叶都被列为贡品。现今安庆国家级名茶有:“天柱剑豪”、“岳西翠兰”、“天华谷尖”,属省级名茶的有“桐城小花”、“岳西翠春”、“天柱弦月”、“舒炒青”。

❸ 安庆市枞阳县汤沟镇有快递吗

有的,有天天、申通快递,不过要一元手续费。最好是韵达的,从枞阳直接送来的
现在还有中通快递

❹ 桐城的文化

桐城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桐城有各种不可移动文物500多处,其中重点地面文物130多处。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很丰富。

以“六尺巷”为代表的众多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数千首民间歌谣,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拨子》、《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作品,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谚语,以及彩绘、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民间工艺等。

诗歌方面,仅明清时期桐城能诗者便达千余人,其中女诗人近百家。再如书画,仅安徽省博物馆编辑的《安徽书画家》一书,便收录桐城历代书画家130多人。方以智、胡宗绪等更是才华横溢,在文史哲、自然科学以及书画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4)枞阳的电影院扩展阅读:

地形地貌:桐城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段余脉,重峦叠嶂,挺秀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

水文:桐城境内河道交织,形成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地表径流量年均9.7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1.3亿立方米。

气候:桐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由于地形差异和季风活动的影响,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物候反映明显。

❺ 安庆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安庆市太湖县内有个花亭湖,那里风景独特,环境优美
还有赵朴初先生的故居就在那,五千年文博园是一座严格按国家4A标准打造的人文景区,由安庆市五千年公司于2008年8月投资5.45个亿开工建设,工程于2010上5月1日全面竣工开园。文博园定位于中国艺术界写生、研究、创作、展览和交流基地,以弘扬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宗旨,将苏州古典园林与徽派建筑群相融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园林风格。 五千年文博园距太湖县高速路口仅300米,是利用紧邻太湖经济开发区的荒山(采石厂)进行艺术、生态改造,注入文化、艺术、思想和创意等元素打造出来的一个文化景区,文博园由天人合一景区(根雕园、奇石园、盆景园、植物园和茶文化园等五园合一)、天上人间景区(槐荫树、王小六土菜馆、问天阁、黄梅戏表演馆、七仙女茶艺馆、梅花苑、七月楼、七日亭、七七香樟林、许愿台、好运石等景点组成)、文化安庆景区、太湖往事文化墙、五千年残疾人艺术馆、盘龙山、上善塔、摩崖石刻、寻根问祖文化墙、皖街等景点组成,文博园的建设创造了文化产业领域的诸多亮点

天桥漂流位于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的长河上游,漂流河段全长15公里, 河流宽平均120米左右,途径50余个跌水,60余道弯, 无暗河、无漩涡, 局部落差不超过2米, 既刺激又安全,是漂流的理想河段。漂流的起点为叶冲河口, 终点为牛镇大桥, 过大桥就直达烟波浩渺的花亭湖。 以竹筏漂流计时在2.5—3.5小时, 竹筏可大可小,大的可乘10人左右,小的可乘5—6人, 可同时放漂多个竹筏。古语云: 智者乐水。该旅游景点自开发以来,游者云集。天桥漂流一年四季, 绿水长流, 其河水清澈、 明净,漂流河段山回水转, 水抱山流, 两岸群峰耸立, 万木叠翠,沿途怪石嶙岣, 飞瀑高挂。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 唱: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撑手中竹竿, 沐清新河风, 闯激流, 过平滩, 一张一弛,一紧一松,实在惬意,难怪被国际友人称为逍遥游。

九龙涧瀑布:位于花亭湖景区的何领村,太北线穿境而过,水路离景区大坝码头仅1公里,乘坐快艇5分钟就可以到达。 飞瀑三叠而成,全长约280米,落差70米,下有潭,属季节性瀑布,每到雨水季节九龙涧瀑布穿云破雾,飞奔直泻,震撼山岳,令人心悸,昔太湖知县王庭有诗为证:“惊涛晓溅山花落,骤雨横飞柳岸明,更为响从霄汉去,下方何处不甘霖。”清朝内阁中书鲁之裕赞叹道“夕阳枫引一川红,曲径偏于险处通”,“乱抛暑雪沾双袖,忽听晴雷起半空。” 瀑布四周林木苍翠,藤萝匝地,鸟语花香,十分幽静,潭边有一块乱石平地,景区建设者们已筹资新建“观瀑亭”于潭上,座于亭,仰望瀑布,确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罕见奇观。

❻ 想知道: 安庆市 枞阳县枞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在哪

人保局就是以前的人事局和劳动局的合并单位,
枞阳县社保局
地址:湖滨西路62号
枞阳县就业局
地址:湖滨路31号

❼ 枞阳在哪有什么特色

新中国建立后,财税金融方面不断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1989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大关,其中税收为1300余万元;金融机构有支行4个,其所属营业部、信用社遍及城乡,另有保险支公司1个;城镇储蓄余额5138万元,农村储蓄余额4115.7万元。
随着农、工、商贸各业的振兴,交通、邮电事业日新月异。至1989年止,县有公路46条,总长度484.7公里。其中省道5条、县道11条、乡道30条。全县除江心洲外,各乡镇均已通车。全县426个行政村全部通邮;有19个局、所可办电报和国际、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县城拥有市话500门,磁石总机5台、出局电缆800对;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00门,杆路总长515公里。
(五)
枞阳人历来重文尚读,“穷不丢书”为老祖宗的训诫。
明代,理学大师方学渐在枞川首倡讲学之风,二十年如一日,先后从学者上千人,学业有成者比比皆是;童自澄在枞阳镇创建辅仁馆,大兴读书之风,莘莘学子遍及乡里。清代,刘大櫆先授徒于陈家洲,辞官归里后讲学于枞阳,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据旧志记载,明清之际,今枞、桐两县有进士240名、举人640名、贡生509名。清末民初,提倡新学,一批有识之士在县境大办学堂,其中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童鉴泉创办枞阳公立小学,吴芝瑛捐办鞠隐国民小学堂,倪梅轩创办化俗女子学堂,李光炯创办宏实小学,疏孟涛创办南阳疏束氏高等小学,房秩五创办浮山公学等等。据初步统计,30年代以前,留学国外的就有31人。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之花盛开枞阳大地,读书之声处处可闻。1989年,全县小学教育已经普及,普通中学已有67所,此外还有职高、师范和卫校。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枞阳县每年升入高等学校和高中专的人数均在四五百人之间。1989年,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尚有30余人。
枞阳县是桐城派的故乡。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与清王朝整个朝代相始终,前后绵延200余年。它遵奉程、朱道统,承继秦汉以至唐宋八大家的文统,结为门户,世代相传,其传人几及全国,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久,为中国文学史所仅见。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受枞阳明代文风的薰染,其祖师爷及后起之秀,大多生长在今枞阳这块土地上:方以智、钱田间开创了桐城派的先河,方苞奠定了桐城派的理论基础,刘大櫆承上启下发展了桐城派的文论,姚鼐集各家之大成,完善了桐城派理论体系,吴汝纶、刘开、姚莹成为桐城派后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师徒相传,著书立说,佳作宏富,形成了庞大的作家群体,在清代享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盛誉。
民国年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枞阳学子有的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文化;有的走向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的创作。其中朱光潜,方东美博采中西文化之长,在美学、哲学领域中独领风骚,其著作享誉全球;黄镇在长征途中创作了大量鼓舞士气的革命画作,后结集出版了《长征画集》,人们称之为“长征片断史诗”。
新中国建立后,县文学艺术事业日益繁荣,县黄梅剧团蜚声大江南北,民歌创作誉满诗坛,文学作品不断发表,一批文艺新人正在茁壮成长。1989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63个、文化馆站13个、文物管理所1个、图书馆74个;广播站遍及乡镇,电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全县从城镇到农村,从儿童到老人,文化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枞阳之所以有今天的灿烂文化,离不开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涌现出许多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清代以前的代表人物有左光斗、方以智、方中通,他们在水利学、物理学、医学、数学等领域中都卓有成就,对社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科技领域里更是群星灿烂,慈云桂成为“中国计算机之父”,汪旭光号称“炸药大王”,疏松桂点燃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倪皖荪从事低温声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王奎仁发现了“张衡矿”,陶善昌研制了国际首创闪电探测定位系统,他们的科研成就,均为世人所瞩目。据初步统计,枞阳人现在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教授级的专家就有100余人。在县内,1989年,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已有200余人;科技兴农、科技兴渔、科技兴厂已结出丰硕成果。
悬壶济世、行医卖药,在枞阳大地上自古有之。在这块土地上,名医辈出,药店如林。名医古有余霖、许丽京,今有查少农、疏元善、汤春生等;医学名著有方以智的《医学会通》、余霖的《疫疹一得》、许丽京的《医方新编》等等。1949年统计,全县中药店132家,中医人员279人。1989年,全县乡以上医疗单位有60个,职工1293人,其中930人有技术职称(副高以上的有26人)。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一般疑难病症可以不用出县便能诊治,人民健康基本得到保障。
县境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有舞灯、划龙船和武术,其中“东乡武术”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历史上曾出现“三十六名教”;而今到处兴办武馆,武术之花开遍枞阳大地。新中国建立后,学校体育教学常抓不懈,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在历次省市体育运动会上枞阳健儿均获得较好成绩,如蔡声和在安徽省首届运动会上夺得百米跑第二名,取得了零的突破;1958年,焦志华在安徽省100米蛙泳比赛中,打破了省记录,荣获第一名;1981年,施小平在安徽省少年棋赛中,获得象棋组冠军;1986年,吴卫凤获全国六运会女子柔道第三名,后在亚运会上又夺得银牌。
枞阳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三面环水、“望之若浮”的浮山,有“亚浮山”之称的白云崖,有何宰相读书的青山石屋,还有“秦始皇三鞭抽不动”的岱鳌山。浮山为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以108洞和400余块古代摩崖石刻著称于世,自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县境文物古迹众多,仅名人墓葬就有方以智、刘大櫆、姚鼐、钱田间、王胜、方学渐、阮鹗、吴应宾、吴汝纶、李光炯、房秩五、鲁生等数十处之多;至于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古代建筑、馆藏文物等等,更是难以枚举。
枞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过去。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枞阳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与天斗,与地斗,使“穷山恶水”变成了“鱼米之乡”。而今,英雄的枞阳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正在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迈步奔向2l世纪。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富饶、美丽、文明的枞阳将崛起在江淮大地上!

❽ 谁是桐城或者枞阳的人,来下

我是枞阳的,目前安庆有八县市,桐城现在是安庆唯一的县级市!和今天的枞阳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只有一个关系那就是兄弟县市!都是安庆地区的,老人们说你是桐城人又说你是枞阳人,是因为以前两县市是一个县!所以现在许多枞阳名人都说成是桐城的了,比如外交家黄镇,章伯俊等等,所以出了一句话叫“枞阳出人,桐城出名”明白?下面介绍一下枞阳和桐城的概况
枞阳县简介

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镇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是枞阳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为枞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东接本县OU山镇、西依安庆市郊、南邻桐城鲟鱼嘴、北与本县官埠桥镇毗连。面积90.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713亩,辖14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委委员会,人口9.394万。

[历史悠久]夏、商、周时枞阳属扬州地域,西周为枞国,春秋为舒地,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枞阳县,后时置时废.东汉(公元25—220年)初,枞阳并入舒,隶属庐江郡,后隶属扬州刺史部.三国时名舒,属吴。南朝宋(420—479年)初为舒县,隶属庐江郡,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废舒县,置吕亭左县,隶属晋熙郡.南朝齐(479—502年)复置舒县,隶属庐江郡。南朝梁(502—557年)设枞阳郡,废舒县,复置枞阳县,隶属枞阳郡.南朝陈(589年)废枞阳郡,存枞阳县,隶属晋熙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隶属熙州.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此后相继延续了1100多年.1949年2月,中共皖西二地委,将原桐城县一分为二,设桐城、桐庐两县,今枞阳为桐庐县域.1951年桐庐县(因重名)改为湖东县,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改湖东县为枞阳县至今.
[名胜古迹] 枞阳镇(原名城关镇)是古老的历史古镇,菜子湖之水流经城南出口达长江,古称“舒口”,为舒、桐、庐、怀、潜等县的漕米集散处,历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和商埠。汉为枞阳县治,梁陈为枞阳郡治,南宋末一度为桐城县治,为桐城四大名镇(枞、汤、孔、练)之一。镇文物古迹有汉武射蛟台、落箭墩;晋枞阳县令陶侃洗墨池、惜阴亭(运甓亭),宋黄峪读书处的达观亭,明清桐城文派先导方以智的还庵和钱田间的北山楼,有三国吕蒙扎寨的幕旗山,元宋陈友谅的“枞阳水寨”等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和1949年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射蛟台、惜阳亭、洗墨池、方学渐墓。旧时“桐城八景”之一的“枞川夜雨”亦在境内。

[交通便捷]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陆运有桐枞、安枞公路通向各地,合九铁路依境而掠;空运离安庆飞机场30公里;水运沿江有小轮客运码头4个,枞阳海螺建立了年吞吐量为300万吨的货运码头。枞阳河可往菜子湖沿岸各埠。

[经济状况] 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财政收入825.6万元,拥有集体、个私企业1500多家。其中镇办企业17 个,村居企业30个,职工人数达2024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达4.4亿元。初步形成了毛巾、钢瓶、高压瓷管等轻工业和建筑、建材等主导产业。 综合性商场、自选超市、专卖店等商业服务网点遍及城区,餐饮、娱乐休闲业等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业特色明显,是全县花卉、优质粮经营生产基地。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食品、蔬菜加工业有所发展,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型经济格局。

[设施齐全] 枞阳县文化之乡,兴学之风经久不衰,旧有“桐城文化起于枞”、“文不过南乡”、“穷不卖书”之说。镇内有示范高中2所,中学3所,小学33 所,示范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3所。文化卫生机构完备,有黄梅戏剧团、电影院、新华书店、图书馆;有电视中转台;有二级甲等医院、血防站、防疫站、保健站,城镇建设发展迅速,镇区新建和扩建水泥路面达38公里,开通了与全国联网的通讯网络,供水供电设施齐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生产需要。

优越的区位、秀丽的山川、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配套的设施、灿烂的文化、优惠的政策和创新的服务,构成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开放的枞阳镇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置业,携手并肩共创辉煌的明天。

桐城市简介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郊区。全市国土面积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5.3万亩,湖泊水面16.7万亩。

桐城地处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

桐城市现辖17个镇、7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77万人,是个汉、回、壮、满、藏等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设市,成为中国城市家族中一个年轻的成员。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特别是明末以来桐城文化更是异峰突起,声誉高涨,域内产生了一大批影响卓著的大家名流,有被誉为“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网络全书派”大学者方以智,有以方苞,刘大魁、姚鼐为代表,拥有600人之众,称霸文坛200多年的作家集团——桐城派;近代又诞生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清末大儒吴汝伦,中国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新儒家代表方东美,辛亥革命滦州起义军总司令施从云,前国家文化部长黄镇,围棋大师刘棣怀,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等杰出人物。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❾ 安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安庆市内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啊,迎江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风景美点的也有——菱湖公园、外滩公园、莲湖公园、桥头公园、水上公园,这些地方风景都挺不错的。

阅读全文

与枞阳的电影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