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电影票房分红是如何计算的
分成如下:
1、投资150万,票房10元,基本上是亏得血本无归!
2、投资150万,票房10亿元,分红35%,大约分3.5亿,扣除150万成本,获利3.485亿。
3、电影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票房分成基本上(制作方)也就是35%左右的获利!要达到利润平衡,电影票房大约是实际投资额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贰』 电影票房投资者分红是多少
如图,第一部分扣除国家税收和基金占8.3%,第二部分扣除影院占比大概占60%。最后剩下的还要拿15%左右出来作为电影宣发。剩下的才是投资者的分红。
『叁』 票房的红利如何计算
首先电影播放票房需要纳税,20年以前纳税比例为8.3%,其中3.3%的增值附加税,5%的电影专项基金税。
20年后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家取消了5%的电影专项基金税,今年只需要缴纳增值附加税3.3%就行了
其次电影的放映电影院也是需要收入的,电影院的分红比例为52.27%
那也就是说20年开始:电影票房里面资方实际可以分红的为44.43%,20年以前的分账是39.43%。
你说的票房10亿,投资150万占股1%? 那你赚翻了哦~投资方的票房分账部分可以达到4.443亿哦,你的回报是收回444.3万哦 。收益率296.2%了
不过目前疫情状况,影院无法开业,但是群众观影需求始终是在的,这反倒增长了网大和电视剧的收益,也算是风险对冲几家欢喜几家愁哈。不过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哦
哈哈 我是电影出品公司的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对接电影投资人和影视剧广告植入,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问我啊
『肆』 电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简称总票房),要向国家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其次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并缴纳。
以上两项,合计5% + 3.3% = 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为“可分账票房”,又名“净票房”。可得:净票房=(1 - 8.3%)x 总票房。
然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会征缴净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但该分账阶段只存在于大片,小片没有。
最后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净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3%。
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金逸”,那么它将独享这57%(即50% + 7%)。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这43%。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为其发行代理费用。那么只剩下43% - 15% = 28%归属制片方,即Δ的28%才是制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和/或发行方会承诺给影院和/或院线返百分点,一般占Δ的3~5个点。也就是说,制片方和/或发行方承诺把自己应得的43% x Δ 中的3~5个百分点返给影院和/或院线,使其原来占Δ的57%的份额提高到60%~ 63%。
制片方,简称“片方”,有时本身就是投资方,大多数情况下不只一家,因为很多电影的投资较大,制片方一家无力投资,于是会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多家投资方如何分享票房,这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业界称之为“主投方”与“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参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但不论如何,只有真正出资、投了钱才能算投资方,没有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公司都不是投资方。
一部电影除了票房收入还有哪些渠道能够获得收益呢?
1、电视版权:即电视放映权。比如央视或一些省级卫视会购买某些电影(主要是大片)的电视播映权。
2、网络版权: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乐视网等为主要买家。
3、海外销售:面向中国港澳台地区、海外国家的院线、电视销售版权。
4、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各类专项补贴。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国巨幕两种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上述这些非票房收入,有时也比较可观,主要都归制片方。因此近年来制片方都在不断加大并积极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润最大化。
『伍』 电影投资分红靠谱吗
投资电影的收益包括
1、票房分红
2、网络版权、电视版权、海外版权
电影票房分账规则:
一部电影的票房不是全都归制片方,而是有明确的分账制度,每一部电影上映结束后,都会有一个总票房,投资者可以下载猫眼专业版app上事实查看票房,这个是最准确的票房数据,票房出来后,这里要记住咱们投资者参与分红的票房,并不是总票房,而是净票房。
简单来说:票房100%-3.3%税务-5%电影专项基金=91.7为可分账票房。
拓展资料:
那么如何辨别影视投资真假?
1. 首先正规的电影投资是不会以APP形式去经营的,以APP形式做的电影投资都是打着“电影众筹”的旗号干着非法集资的勾当,也是让不少投资者纷纷上当的重要一点。
2. 正规的电影投资,线上打款的话都是打到第一出品方公司的对公账户上,并不是在各种APP网页上充值什么日化益赚钱。
3. 线上交易的话,线上打款过后,出品方公司会邮寄两份合同,让投资者签字,签完字过后再邮寄给出品方公司,而那些以APP形式的都是电子合同,可以说电子合同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应,不像手签合同一样,白纸黑字,具有法律效应。
4. 已经上映的电影是一定不参与投资的,这点也是要一定清楚的知道,这是很低端的一种骗局,一定要谨记,只有在拍或者准备开拍的电影是可以投资的。
5. 正规的电影投资,交易完成过后,出品方公司会给投资者一份版权认购收益书,这个就是给投资者的一份保障,只有拥有这个版权收益回执单才可以享受所投资的电影版权收益、票房分红、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收益等。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分红,亦称利润分享,即分配红利的简称。189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分红会议"中指出:"分红是指企业单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给该企业单位一般被雇员工的报酬,此种报酬按自由协约的计划,事先订定提拔的比率;比例一经决定,即不得由雇主变更"。美国芝加哥大学罗勃·桑纳德教授对分红定义为:"所谓分红,简言之,是指受雇员工在其正常薪资之外,分配一部分雇主所得的利润而言"。
『陆』 电影票房分红是怎么计算的
自然是真实的。
但是这种项目是极少的,分红的前提是电影要拍完上映并盈利。
目前大多这种对于投资者没有保障,风险极大。
个人建议不要参与。
『柒』 电影投资怎么分红
一、票房收益
比如一部电影票房是1亿,它需要先扣除5%的电影发展基金和3.3%的相关税费,剩下的91.7%才是电影的可分账票房,其中影院和院线拿50%-55%,宣发占5%-8%,剩下的37%-39%%左右才是片方可分账票房,(1亿*33%=3300万)3300万左右才是投资人的可分账票房,等电影下映后三个月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物所进行票房结算,把钱汇入电影出品方公司的对公账户中,再由出品方公司按照投资者所投资占比打入投资人预留的银行账户中。
例如:如电影《战狼2》累计票房是56.83亿,分账票房53.20亿。而我们片方分账是20.84亿(片方所占比列是39.25%)
『捌』 真的可以通过投资电影获得票房分红吗
摘要 您好哦,电影投资是可以分红的。电影版权投资的收益主要分为院线票房分红,网络版权分红,电视台版权分红,海外版权分红以及广告植入分红。需要强调的是,除了院线票房分红以及网络版权分红一定会有,其他的不一定会有,但是如果有的话就一定会有分红。
『玖』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历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在国际上也更具影响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累计收入超20亿、30亿、50亿的电影也不在少数。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后,当然是投资方大赚特赚。比如说一部成本3000万的影片,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这部影片就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泰囧》,影片背后的投资方有一位90后,于宇昂投《泰囧》400万,经票片分账获得的收益为7000万;成本为5亿的《红海行动》,四川人投资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万,最终吸金1.2个亿……
选择想投资的电影→了解项目资料与合同→确定认购金额→打款到出品公司对公账户→签订合同→等待电影上映→电影上映后等分红→会计律师所计算好分红→打款到合同上的银行卡上。
『拾』 电影的票房都是如何分红的呢
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影投资中来,大家都比较关心电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红的?像《战狼2》的票房是56亿,投资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亿呢?并不是的,具体如何分账如下:
总票房划分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