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圩镇的行政区划
新圩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南部,距吉安市火车站30公里,地处赣中吉泰盆地底部,属中纬地带,镇北靠文陂乡,东南与富田镇为邻,西南与泰和县接壤。全镇总面积为49.5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全镇辖新圩社区,大前、河边、江头、马塘、黄塘、璋塘、炉下、洋田、田北、城山、郭城、新圩、粟溪等13个村委会(共1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为18000人,城区居住人口约6000人,邮政编码为343061。地域呈“顿字”状,东西长约11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镇区属低丘陵地带,地势中部低平,四周略高,但高度不大。
㈡ 惠阳新圩发展如何
新圩镇位于惠州市南部,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2万多人,其中外来人口9万多人,于2002年被广东省定为”中心镇“,是惠阳区目前唯一的“省中心镇”和经济最发达的乡镇,也是惠州工业重镇。我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地处惠州、深圳、东莞三地交界处,距区行政中心所在地淡水街道办事处18公里,距南海石化项目所在地大亚湾31 公里;西与东莞市清溪镇隔山相望,距清溪圩镇28公里,距东莞市区58公里;南与深圳市坪地镇相连,距深圳市区49公里,北距惠州市区29公里,是惠州的南大门,素有“金三角”的美誉。我镇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主要以丘陵平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宜人。镇内山林较多,占地面积17万亩。其中不少山林景色优美,且颇具特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其中最受游客推崇的是惠阳区最大最高的山脉——白云嶂山脉。我镇拥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镇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惠(州)深(圳)公路,惠(州)淡(水)公路和惠深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全镇各村村道基本实现硬底化,是惠州市第一个实现村村通公交车的乡镇。供电供水充足,有3座11万伏变电站,有2个日供水总量为3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现正兴建日供水量7万立方米引水工程。通信邮政发达,电话网、数据通信网、宽带网、有线电视网遍布全镇每一个角落。文化休闲娱乐体育设施配套齐全,全镇共有大型酒店8家,正逐步成为惠州市南部消费娱乐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镇经济保持高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97.43亿元,有6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外资企业300多家,形成了以电子、制鞋、制伞和化工等行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体系。其中工业总产值96.84亿元;税收总额1.59亿元,用电量5.8亿度;全镇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再次入选“全国千强镇”,并在 “惠州市最具竞争力十大乡镇”中名列第三
㈢ 惠威新圩有没有电影院
你好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在惠州市???
以下是惠州市的所有电影院:
共 18所
如有疑问 请追问
㈣ 新圩镇的风景名胜
黄氏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暨大宗祠是一个家族文化的标志,项目建成后作为黄氏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是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地方,特别是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传承文化、教育子孙后代的好场所,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殿堂。黄氏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暨大宗祠筹委会主任黄家坤在奠基庆典上介绍筹建情况,项目筹建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广西文化发展研究会、北部湾文化研究会的指导支持下,筹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整个项目计划投资800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民间的捐资。
千年古荔地处灵山县新圩镇邓家村,品种为灵山香荔,该树树干最大周长6.15米,树高13.3米,树冠15米,古荔长势茂盛,年年挂果,果实卵圆形,略扁,果皮深红色,核小,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品质上等,1963年,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考察组前来考察,认定树龄超过1460年(公元503年种植、距今树龄1502年以上),是目前我国仅存的树龄最长的灵山香荔母树,《灵山县志》、《广东荔枝志》均有记载,1999年5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灵山县农业局组织实施的《千年古荔保护》项目,在新圩镇政府、邓家村委会和县水果局的大力支持下,近日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了验收,1500年树龄的古荔换发了新颜。《千年古荔保护》项目建设了132平方米的古荔保护区,一是进行场地清理,树木修整防护,树木测量及保护规划等,二是在树冠下建设三面光排水沟,三是建设防护隔离栅栏,四是设立保护标志牌,五是区域道路填土,母树根系培土,旋放肥料等。通过项目建设,既能有效地防止人为和家禽家畜的践踏损害,又为古荔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使千年古荔更显勃勃生机,为灵山香荔品种繁育及优良荔枝品种的研究提供保证,更为灵山中国荔枝之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境线。
灵山古荔上千岁
这棵荔枝有500年树龄,如果有人指着公路边一棵荔枝树对你说,你不必大惊小怪,在有中国荔枝之乡之称的灵山,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古荔枝树到处都有。据灵山县志记载,荔枝种植始于唐朝,宋朝已有较大发展,1961年,广东省果树研究所到灵山进行荔枝品种资源复查(当时灵山属广东管辖),鉴定新圩公社邓家坡大队(现新圩镇邓家村)有一棵香荔大树,树龄在1400年以上,如今,这棵千年古荔依然枝繁叶茂,几乎每年正常开花结果,被列为灵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山不少地方自古就有一种习俗,无论哪家添男丁,都在住宅附近种几棵荔枝树,等荔枝挂果时,正是孩子长大后读书时,就有求学的资本,于是,就形成了现在古荔枝树随处可见的荔乡风韵,古时候,灵山谁家荔枝树多,则象征其家富裕,曾有家有荔枝千棵,其人与万户侯等之说,意为有1000棵荔枝相当于一个管理万户居民的官了,因此,灵山无荔不成村。在离县城7公里远的邓家村树龄在四五百年以上的古香荔随处可见,记者采访了村干到村民十余人,竟无人知道村里到底有多少棵古荔,在一户人家门口,80岁的黄业基老人指着一棵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古香荔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这棵荔枝就这模样了,它隔年挂果,多时有一千多斤,70年代这棵树的荔枝曾送到北京去,据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在新院村,也有很多古荔枝树,有两棵荔枝树名气相当响,分别叫赫鲁晓夫和尼克松,据说当年赫鲁晓夫和尼克松曾经吃过这两棵树产的荔枝。在大芦村生长着十多棵树龄在100年到400年的古荔,枝叶婆娑,硕果累累,有的古荔树干已经空了,但鲜红的荔枝依然挂满枝头,村里人说,这些古荔结出来的果肉特别脆特别甜。据该县水果局的同志说,全县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荔就有几十棵,三四百年以上的荔枝有上万棵,主要是香荔树。灵山荔枝历史悠久,种植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新圩镇邓家村至今尚有2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荔,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其中一棵千年古荔被认为是灵山香荔的老祖宗。荔枝种类繁多,品种齐全,高、中、低档产品,早、中、迟熟搭配,灵山荔枝珍品中有香荔、糯米糍和桂味等,2001年,全县荔枝面积59.55万亩,产量2.8万吨。灵山荔枝目前主栽的早熟品种有三月红、白腊、白糖罂等,中熟品种有妃子笑、黑叶、大造、进奉、水荔等,迟熟品种有香荔、桂味、糯米糍、禾荔等。1、三月红三月红为早熟品种,每年5月上旬成熟,果实较大,单果重26-42克,果皮鲜红,肉厚,肉白腊色,肉质稍粗韧、汁多,味甜带酸,含可溶性因形物18.2-20.3%,品质中等,适宜鲜食,是早争上市的荔枝品种。2、妃子笑妃子笑为中熟品种,6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大,单果重23.5-31.1克,果皮薄,淡红色,果肉厚,白腊质,细嫩爽脆,清甜带微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7.1-20.5%,品质优良,最宜鲜食。3、黑叶黑叶为中熟品种,6月中旬成熟。果实中等至大,单果重19-28克,果皮薄且暗红色,果肉乳白色,味甜带微香,含可溶生固形物16.5-20%,品质中上,适宜鲜食、晒干及加工罐头。4、香荔香荔属于迟熟品种,7月上旬成熟,果实中等大,单果重21克,果核小,果卵园形,略扁,果皮厚韧,深红色略带紫,果肉白腊色,清甜爽脆,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20%,品质上乘,鲜食、制干、制罐头均可。5、桂味桂味属于迟熟品种,6月下旬成熟。果实中等大,单果。15-20克,近似园球形,果皮鲜红,薄且脆,果肉乳白色,细嫩爽脆,汁多、清甜,核小,有桂花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品质极优,宜鲜食、加工。6、糯米糍糯米糍属于迟熟品种,7月上旬成熟。果实中等至大,单果重20.1-27.6克,果扁心形,果皮鲜红,较韧,核小,肉厚,软滑多汁,浓甜微带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品质风味极优,鲜食,制干均可。在中国荔枝之乡灵山县,人们随意品上的一个荔枝,都可能出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荔枝树。在新圩镇邓家村,这个无荔不成村的荔枝之乡,一个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参天古荔分外夺目,当地干部介绍说,这棵香荔大树至少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寿命最长的荔枝树,已被列为灵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灵山荔枝种植始于唐朝,据说,古时候,荔枝树多少是衡量人们富裕与否的重要标志,曾有家有荔枝千棵,其人与万户侯等的说法,过去当地人家新添男丁,往往会在房前屋后种几棵荔枝树。荔枝是我国最古老、寿命最长的树种之一,目前灵山县光千年以上荔枝树就有几十棵,三四百年以上的荔枝树竞有上万棵。
在灵山县,大多数人知道有个文笔山,因为文笔山离县城仅8公里,与县城的六峰山遥相呼应,在县城举目南望就可以看到,还因为文笔山是灵山县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古迹的山岭,其山顶的文笔峰在民间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文笔峰自建成至今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本地一批又一批文人骚客,现在,她还是县城及周边乡村的人们登高和春游踏青的好去处。山脊上第一级(个)山头,往上,整个山梁一直延伸并直通到山顶(乃至文笔峰以东),从此往下,整个山头形如一个趴地待扑之猛虎,左右两边两支呈合抱形状的小山梁,如虎之前肢,山前隔着公路是一片开阔的田垌,垌中一脉流水自东南向西北曲折环流,如书中所说的玉带缠腰。第七、第八级山头向南延伸的山梁构成了两个极其形象的正在展翅飞翔的天鹅,有翅有身有头有嘴,当地人介绍说这是一块公鹅踩水地,好风水呢,(注:公鹅踩水即公母鹅交配),一看,确实很象,两鹅的翅膀互相搭着,左拥右抱,栩栩如生,极具风情,上到了第九级山头,一块巨大的石头长在这山肩上,据说这就是龙脉所带的印,芳草萋萋,整个山坡都被茂盛的茅草所覆盖,茅草盛开着洁白的花絮,在阳光照耀下是一片银白,那花絮在微风中摇曳,风姿卓约,从这第九级山头往正南面俯瞰,三条山梁近乎悬崖般急吊而下,到了中部却又变得平缓延伸,这三条山梁和第十级山头,已经是文笔山主脉的脊线,文笔山主峰及其峰顶如烽火台般的文笔峰(塔)已经出现在我们的东方,回头再次俯视刚才走过的山梁,宛如一条下山的巨莽,左右蠕摆,极其生动形象而富有力量,遥看西南面,只见对面远处的仙女岭真如一个仰卧的少女,头部五官清楚,身体曲线分明,凹凸有致,长发向东南飘洒,腹部和下肢向西北伸展,非常生动。来到海拔501.5米的文笔山顶,终于与文笔峰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文笔峰是一座向上渐收的梯级形八面体峰塔,现有19层,每层高33厘米,共6米多,每级宽18厘米;八角形的塔底每层边宽4.5米,周长36米左右;顶级边2米,围长16米,对角宽5米,斜边高6.8米,登上塔顶,只见峰塔的外壳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厚约40厘米,塔内有厚度为33厘米的也是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的十字形间隔墙与四面峰壁衔接,其余的空间用黄泥填满为实体,中间十字型间墙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西两向的内间墙伸到塔外形成了峰塔的一对护耳,护耳也为沙、泥、石灰混合并依峰夯筑而成,呈梯形,峰耳厚73厘米,底座向外伸出2.1米,高达该峰塔的第十级,即高3.3米。关于文笔峰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说,因为灵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位于县城东面的马鞍山是一匹上京马,灵山的人才会骑着这匹宝马入仕京城为官;但朝廷的国师为了阻止灵山人才入仕京城,当高官占权位,所以就在上京马背后的县城南面新圩镇梁冠山顶钉了一根大柱,以拴住上京马,破坏灵山的风水,使灵山从此再也没有人入仕朝廷做高官,梁冠山此后就被称文笔山。民间的这种传说,有点神乎,而且现在还在广泛流传,认为文笔峰是破坏了灵山的风水,但是,实际历史上修建文笔峰的目的和背景、起因刚好与此传说相反,不是为了破坏风水,而是为了弥补风水的不足。据清代和民国的《灵山县志》记述,旧时建文笔峰很有一番别意和重要的社会背景,清朝时期,灵山的社会风气很不好,盗贼、赌博、打架、娼妓等四亚盛行,根源在于当时人民的素质低劣,愚昧落后,因此在县府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措施,加大了治学的力度,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知县迟维城创建西灵书院,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国家建立学校,原有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屋也。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建文庙时,知县李培仁还作重建文庙碑记,古今建邑凡以教养斯民也养则谋诸野教则谋诸学故邑必有学学必有庙,以示县府重教兴学,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为兴行教化,转变社会风气,知县李正恺始延请名师,义学遂振兴焉,同年县府还恤教职,“查旧例,教职两官同食一俸,未免不敷养廉,着从乾隆元年春季为始,照各员品级给予全俸,永著为例,在乾隆年间,县府划拨了不少学田,租银详俸批准拨入义学,由是肄业生意,按名给发膏火,人争来学,较前更振兴焉,除此,县府及各界人士还大兴修建文阁、文明坊楼、学官等,以此营造一个兴学育才的浓厚气氛,在这股兴学育才的热潮中,乾隆庚申岁(即公元1770年,清朝乾隆35年)邑人劳基、张所述等倡建文笔峰于梁冠山与文庙正向,看来当时他们兴建文笔峰,就大有振兴文风,净化社会风气,使灵山快出文人、大出人才之意,在文笔峰落成时,进士王家宪并有诗云,屹立文焰照宫墙,还是灵冠旧笔床,食肉不须投定远,生花应已梦江郎,云连五色知常护,弩发千钧岂比强,从此海天多脱颖,夜阑作作露星芒,由此背景可以看出,当初建文笔峰的意图和作用是很明显的。据传,建塔时,是由劳基、张所述倡议并监建,塔高原有25层,后因风雨冲刷,造成多次崩塌,现在只存19层,而且现在以中间十字间墙相隔的占塔的四分之一的东北面部分已经崩塌至塔底了,其它几面也是遍体裂缝,茅草附生,究其崩塌原因,可能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峰塔逐层夯筑而建,而墙体内和每层间墙又没有装上筋骨(如竹片、钢筋等)连着,使得原有的上面六层与下面的十九层脱离分开并倒下,同时由于塔心是以黄泥夯填,而塔顶没有批搪灰浆,使得雨水从顶部中间灌入,加上峰体周围又缺乏排水孔,因此当下大雨时,雨水从顶部黄泥中灌入,导致了峰体膨胀、破裂,而裂缝中茅草、灌木的附生又进一步形成并加速了峰塔的植物风化,最后就造成了塔峰的崩塌。这座诞生于封建社会,跨越了四个世纪,经历了几个朝代的灵山第一古董,虽然与北国长城相比她是那么年轻,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们她是那么的古老,她秉承了荔乡的旖旎,散发着百姓的质朴,闪烁着古代文人的睿智,今天她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厚重的历史积淀幻化成灿烂的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着灵山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站在梁冠山顶,只见蜿蜒的山脉东西贯纵,一路踊跃奔腾,起伏生动,气势非凡,精神轩昂,十分雄伟,而且奇突的顶峰会让你感到这里可收天光,眺望远方,灵山县城和笔架般的六峰山与这里遥相呼应着就在北面前方,源自灵山最高峰罗阳山的鸣呵江一带白水从东面奔来,四季不溢不涸,如镜照天的光亮,日精月华尽收河中,给人大有一种鸣江玉带面前过,伸手可搭六峰山的感觉,俯瞰北面山下,眼前陡峭山坡下是一个深谷,左右两支山脉如巨龙如猛虎,相互照应,环抱有情,真是应了左青龙右白虎之说,其中间夹脉也跟着相拥相抱,如花之瓣形成环环相抱,脉脉相护,确实藏风聚气!而且这里相拥相护的山梁不象刚才来路上山时看到的趴地虎和展翅双鹅那样无树无木一片苍凉,这里则是松林茂盛,绿郁葱茏,明朗清秀,充满着灵逸,并显得秀气洋洋,吉气融融,呈现出温润、柔和、秀气的美,而花瓣的山脉中一个山头尖尖地挺立其中,如花中之蕊 —— 如此地形宛如一朵耸天芙蓉,其充满着生机,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这里确实是一个呈祥献瑞的好地方啊,难怪传说当年国师曾为这块风水宝地而三上三下宝轿呢。
㈤ 同安影视城怎么走
厦79线 市郊线路 【影视城】首班5:20 末班20:50 【火车站】首班6:00 末班21:50 上车2元,跨高崎站递增1元,跨天马站递增1元,全程4元
上行:同安影视城 - 梵天寺 - 同安一中 - 同安小西门 - 停车场 - 新西桥 - 同兴 - 安溪路口 - 祥桥路口 - 同安车站 - 环城西路 - 城南 - 烧灰 - 第三医院(稽征所) - 泥山 - 西湖村 - 西埔路口 - 四口圳 - 后垵 - 西柯路口 - 食品开发区 - 潘涂 - 海英 - 蔡店 - 洪塘头 - 天马 - 东亭 - 龙凤山庄 - 前占 - TDK - 侨英街道办 - 集立 - 凤林 - 后溪路口 - 孙厝 - 印斗路口(师范学院) - 集美区政府(集美大学,集美汽车站) - 高崎 - 埔仔 - 殿前 - 马垅 - 塘边 - SM城市广场 - 仙岳路口 - 吕厝北 - 莲花路口东 - 莲坂外图书城 - 湖滨东路 - 火车站(小广场) (49站)
下行:火车站(小广场) - 莲坂国贸 - 莲花路口东 - 吕厝北 - 仙岳路口 - SM城市广场 - 塘边 - 马垅 - 殿前 - 埔仔 - 高崎 - 集美区政府(集美大学,集美汽车站) - 印斗路口(师范学院) - 孙厝 - 后溪路口 - 凤林 - 集立 - 侨英街道办 - TDK - 前占 - 龙凤山庄 - 东亭 - 天马 - 洪塘头 - 蔡店 - 海英 - 潘涂 - 食品开发区 - 西柯路口 - 后垵 - 四口圳 - 西埔路口 - 西湖村 - 泥山 - 第三医院(稽征所) - 烧灰 - 城南 - 环城西路 - 同安车站 - 祥桥路口 - 安溪路口 - 同兴 - 新西桥 - 停车场 - 同安小西门 - 同安一中 - 梵天寺 - 同安影视城 (48站)
厦门355路 市郊线路 丙洲--钟楼--同安影视城 厦门市公交集团同安分公司
上行:丙州东头尾 - 国祺中学 - 中堤路口 - 东头埔 - 西柯 - 东柯新 - 下山头 - 浦头路口 - 浦头立交 - 顶山头 - 瑶头新村 - 新厝 - 卿朴 - 第三医院 - 烧灰 - 城南 - 环城西路 - 同安车站 - 陆丰市场 - 金安大厦 - 银安大厦 - 钟楼 - 同安中医院 - 梵天寺 - 同安影视城 (25站)
下行:同安影视城 - 梵天寺 - 同安中医院 - 钟楼 - 银安大厦 - 金安大厦 - 陆丰市场 - 同安车站 - 环城西路 - 城南 - 烧灰 - 第三医院 - 卿朴 - 新厝 - 瑶头新村 - 顶山头 - 浦头立交 - 浦头路口 - 下山头 - 东柯新 - 西柯 - 东头埔 - 中堤路口 - 国祺中学 - 丙州东头尾 (25站)
厦门355路
市郊线路 丙洲--钟楼--四林 厦门市公交集团同安分公司
上行:丙州东头尾 - 国祺中学 - 中堤路口 - 东头埔 - 西柯枢纽站 - 东柯新 - 下山头 - 浦头路口 - 浦头立交 - 顶山头 - 瑶头新村 - 新厝 - 卿朴 - 第三医院 - 烧灰 - 城南 - 环城西路 - 同安车站 - 陆丰市场 - 金安大厦 - 银安大厦 - 钟楼 - 同安中医院 - 梵天寺 - 同安影视城 - 五显 - 东市 - 西洋 - 四林 (29站)
下行:四林 - 西洋 - 东市 - 五显 - 同安影视城 - 梵天寺 - 同安中医院 - 钟楼 - 银安大厦 - 金安大厦 - 陆丰市场 - 同安车站 - 环城西路 - 城南 - 烧灰 - 第三医院 - 卿朴 - 新厝 - 瑶头路口 - 瑶头新村 - 顶山头 - 浦头立交 - 浦头路口 - 下山头 - 东柯新 - 西柯枢纽站 - 东头埔 - 中堤路口 - 国祺中学 - 丙州东头尾 (30站)
厦门356路
市郊线路 【第三医院】首班6:00 末班18:40【新圩】首班6:40 末班19:30 上车1元,跨寨阳递增1元,全程2元 厦门同安农客运输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医院 - 烧灰 - 城南 - 环城西路 - 同安车站 - 陆丰市场 - 金安大厦 - 大同中心小学 - 古庄路口 - 停车场 - 同安小西门 - 同安一中 - 梵天寺 - 同安影视城 - 五显 - 寨阳 - 下峰 - 上峰 - 美安 - 陈钦辽 - 布塘 - 缉仔亭 - 马塘 - 上宅 - 活宅 - 新圩工商所 - 新圩 (27站)
下行:新圩 - 新圩工商所 - 活宅 - 上宅 - 马塘 - 缉仔亭 - 布塘 - 陈钦辽 - 美安 - 上峰 - 下峰 - 寨阳 - 五显 - 同安影视城 - 梵天寺 - 同安一中 - 同安小西门 - 停车场 - 古庄路口 - 大同中心小学 - 金安大厦 - 陆丰市场 - 同安车站 - 环城西路 - 城南 - 烧灰 - 第三医院 (27站)
㈥ 广西北流市新圩镇的介绍
新圩镇位于北流市西北部,地级玉林市东北部,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13个村民小组,13238户,总人口6.3万人,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目前全镇共有89个基层组织(党委、总支、支部),其中镇直、驻镇单位党支部18个,教育线党支部15个,村(居)级党支部29个,村级党总支部10个,村级党委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6个,全镇共1572个党员,其中农村党员占1040名。2009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6.5亿元,财政税收1315.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258元。2009年7月被授予“2008年度玉林市科学发展进步乡镇(街道)”荣誉称号。
㈦ 湘江战役的新圩之战
新圩,位于广西灌阳县西北部,南距县城15公里,北距红军西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古岭头5公里,距湘江渡口三四十公里,一条从灌阳通往全州的公路从这里经过,新圩以北5公里的古岭头是红军前往渡口的必经之地。新圩以北一直到湘江岸边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新圩往南至马渡桥长约10公里的公路两侧丘陵连绵,草木丛生,可以建立阻击阵地。为了防止灌阳县城方向的桂军北上切断红军西进通道,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军团五师从新圩南下,占领马渡桥,将桂军阻挡在新圩以南。
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上将)、政委钟赤兵(中将)率十四、十五团(十三团归军团部指挥)和军委炮兵营3900余人于11月27日下午16时左右抢在桂军前面赶到新圩,占领了新圩-灌阳公路两边的山头,并派出部队沿公路向南面的马渡桥推进,占领公路两边的山头。当日下午,红五师先头部队与桂军侦察连遭遇,红军主动出击,将桂军侦察连击退,并沿公路向南追击至枫树脚附近,因前方的马渡桥已经被桂军占领,便在枫树脚周围的山头构筑工事。李天佑得到报告后,决定将阻击阵地设置在从新圩向南至排埠江村长约8公里的公路两侧山头上,这段防线距灌阳县城7公里,距红军向湘江前进的通道最近点大桥村5公里。红五师的第一道阵地设在枫树脚附近,以公路为界,将部队分成左右两翼,互相配合形成交叉火力。红十五团布置在公路的左侧,即打锣山、水口山、钟山上;红十四团布置在公路的右侧,即月亮包山、判官山上;师指挥所设在距第一道阻击阵地一二里的杨柳井;临时调配的军委“红星”炮兵营,部署在指挥所附近左侧的山地上。
在国民党方面,桂军部署于新圩方向的有7个团,以第15军军长夏威为指挥官,15军44师(王赞斌)为主攻部队,15军45师134团(凌压西)为44师预备队,以第7军24师为15军预备队。
桂军前锋于11月27日下午抢在红军之前占领枫树脚南面的马渡桥,但因红军在枫树脚附近建立了阻击阵地,桂军在占据马渡桥后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便把狮子山、瘦马岐、张家岭一线做为前沿阵地进行布防。桂军与红军的前沿阵地相距约1000米,中间为水田、早地和小村落,双方都可以看到对方的阵地。
28日拂晓时分,桂军44师在炮火掩护下,在机枪、重炮、迫击炮掩护下,向红五师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红五师沉着应战,以密集火力封锁公路,大量杀伤敌人,“红星”炮兵营也向开炮支援。桂军正面进攻受阻,遂于下午16时,遂派出一部兵力沿红军左侧的瘦马岐等几个山头迂回红军前沿阵地的钟山、水口山一带。红军腹背受敌,损失很大,前沿阵地有的山头一个排打得只剩下一名战士。红五师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当晚,红军后撤至杨柳井两侧的山头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连夜赶筑工事。平头岭和尖背岭是公路两侧的最高山峰,红十五团防守公路左侧的平头岭,红十四团防守公路右侧的尖背岭,两个阵地互为犄角。
29日,桂军第24师及45师134团(团长为凌压西)投入战斗,战斗更加激烈。桂军先是以空军一队6架飞机低空轰炸、扫射,继而大炮轰击,接着以步兵轮番冲击。到中午时分,桂军正面与侧后迂回相结合的进攻,已经把红军坚守的山头逼到了绝境。红军与桂军展开了白刃战,反复争夺山头,但终因力量悬殊,红五师伤亡惨重。十四团政治委员负伤;十五团团长白志文(少将)、政委罗元发(中将)负伤,三名营长中有两名牺牲,全团伤亡五百余人。前沿的几个小山头相继丢失,第二道防线眼看就要被突破。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命令师参谋长胡震到前线接替白志文指挥红十五团,并电话命令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收缩防线,把团指挥所转移到师指挥所位置。这时桂军机枪、炮火已经打到师指挥所旁边来了,师指挥所准备转移。结果,未等师指挥所转移,李天佑便接到了师参谋长胡震牺牲的消息。李天佑刚刚到达新指挥所位置,又接到了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牺牲的报告。
当时,防守公路右侧尖背岭的是红十四团。桂军出动1000多人从正面进攻尖背岭,被红十四团击退。桂军受挫后,又改为从两侧进攻。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已经腿部中弹受伤,忍着伤痛指挥战斗。黄冕昌判断,左侧有红十五团火力支援,敌人也不易攻上,右侧一些火力调到了正面,是薄弱点,可能会成为敌人攻击的重点,他命令部队把主要火力立刻调往右侧,左侧只留一个排长带两个班坚守。
不久,桂军果然出动2000多人向尖背岭右侧发起冲击。桂军翻过一个小山坡后,立即遭到红十四团火力封锁,无法前进。但是,狡猾的桂军在强攻右侧的同时,又集结一股力量攻打左侧。左侧情况危急,黄冕昌命令连指导员何诚带队向右侧敌人打了个反冲锋,趁机抽出部分兵力去支援左侧。然而右侧敌人又发起了反攻,红军寡不敌众,被迫退进工事坚守,黄冕昌团长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红十四团防守的尖背岭和红十五军团防守的平头岭相继失守。红军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山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
30日凌晨,红五师接到紧急驰援红四师光华埔阵地的命令,新圩阵地交红六师十八团接防。由于十八团未能及时赶到,红五师被迫继续与桂军苦战。
血战至中午,桂军见拿不下虎形山(虎形包),便以重兵迂回左侧高山,向红军压过来,同时出动多架飞机对虎形包狂轰滥炸。红军拼死抵挡一阵后,被迫撤出阵地,退守新圩附近的楠木山和炮楼山一线。
30日下午15时红十八团赶到新圩,红五师于16时移交防务,迅速赶到界首东南的渠口,与红十三团汇合,从界首过江。
红五师,这个彭德怀的主力师撤下来的时候,师参谋长、十四团团长、副团长及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牺牲,十五团团长、十五团政委和十四团政委负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牺牲。全师战斗之前有三千多人,下来的时候连伤兵也只剩下千余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中说:“红十四、十五团浴血奋战三昼夜,伤亡2000多人”。1934年12月2日,军委电台的一份敌情通报中提到:“我三军团第五师此次战役损失甚大,……十三、十四两团,现仅有六百余,十五团尚有四五百人……”。过江以后,红五师缩编为一个团。
红十八团在新圩接防后,仓促在新圩南面楠木山村附近的炮楼山一带进行布防,其中以两个营扼守楠木山村附近之炮楼山,一个营布防于陈家背。桂军以一部绕过红十八团向北追击,一部留在楠木山村围攻红十八团。12月1日拂晓,桂军对红十八团楠木山阵地发起猛攻,红十八团伤亡惨重。为避免部队被桂军吃掉,红十八团炮楼山防守部队被迫后撤,向在陈家背布防的那个营靠拢。桂军紧紧咬住十八团不放,在十八团撤退后迅速占领炮楼山,并一路跟踪追击。红十八团的两个营刚撤到陈家背,桂军便追了过来。战至中午,红十八团一部被分割包围于陈家背,一部在团长曾春鉴、政委吴子雄率领下突围而出,边打边撤,向湘江岸边转移,最后被桂军分割包围于全州古岭头一带。红十八团约两千名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少数战士突破重围,但又在随后的地方民团的围剿中惨遭杀害,只有为数不多的战士隐姓埋名,流落民间。红六师另外两个团(十六、十七团)损失也比较大,全师基本上不成建制,后缩编为一个独立团。
1934年11月29日下午15时,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十四师于30晨应接替六师在红树脚(枫树脚)阻击桂军。但实际上,三十四师接到命令时时新圩红树脚(枫树脚)阵地已经失守。军委的命令致使三十四师孤军深入,最后全军覆没。
从11月30日起,便有桂军绕过红军阵地北上,12月1日起更是蜂拥北上,其中桂军44师经新圩西北方向的石塘圩向湘江麻子渡、界首方向追击,24师由文市西侧向北追击,134团留在灌阳县境。12月1日晨,桂军24师到达新圩东北方向的文市附近,将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约一个连缴械,迫使中央军停止西进,之后调过头来向西追击红军。中央红军大量未来得及过江的部队,被桂军44师和24师切断、冲散,损失惨重。
㈧ 新圩镇的基础设施
新圩镇投资环境良好。辖区内道路、通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及文化体育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硬质水泥路;境内群山叠翠,森林覆盖率达51%,拥有容量为300万立方米的古宅水库及容量为500万立方米的曾溪水库,日处理8000吨的新圩自来水厂,3.5万伏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容量充足,已装有1万门程控电话;文体设施完善,已建成农村硬质水泥篮球场20座及多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厦门市全民健身周”活动。
新圩镇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镇区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镇政府大院是厦门市农村乡镇唯一的花园式单位,现正在开展创建全国优美乡镇活动。
基础设施建设所支撑的,是一个现代化的新镇区的迅速崛起。新圩镇将以“水”为核心,充分发挥新圩镇的地方特色,沟通镇区内外的水系,沿河布置一系列的滨水空间。新圩滨水新城核心区总面积1200亩,将建成集商贸、居住、办公、休闲为一体的滨水新城,如滨水绿化带、滨水广场、滨水公园、滨水小游园、滨水生态绿地等。新镇区以新圩溪为轴线,沿溪设有公交枢纽站、广场、中心步行街等。与此同时,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将构成城镇自然生态系统。而沿溪两岸林带以及公园、广场的景观设计,将融生态环境、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将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广播电视传输中心,电影院、农民健身活动中心,中心广场,游泳池游乐公园等一批文体设施,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着力打造新圩厦门乡村艺术中心,塑造厦门民间艺术品牌。投资千万元的新圩东溪南支流河道整治工程已全面启动。
在建的城市二级主干道新马公路、大帽山进场路以及城市三级主干道全长10公里的同新公路和即将建设的古罗公路为新圩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辐射空间;按市政道路标准建设的横三路、横五路、横七路、镇口路,市政化改造老镇区道路,为促进镇区、银鹭片区、南部工业片区三大组团之间的连接提供便捷条件。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未来的新圩,必将成为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
㈨ 2021年惠州新圩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惠阳区新圩镇
南部新城
控制性详细规划
草案。
根据《规划草案》,毗邻
深圳市龙岗区
坪地街道
国际低碳城的惠阳区新圩镇南部新城,将主动承接其
低碳产业
功能外溢,打造集居住商业服务、低碳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深惠门户”“生态宜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