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方冬天雾霾太严重,家里老人想到南方温暖空气好的地方去过冬,大家觉得是广西北海号还是海南岛好
就空气湿度来说海南的湿度比北海大,湿度大队老人家来说不是很好,也不舒服。虽然温度适宜,北海和海南我都去过,我感觉海南旅游的人太多,物价也贵。我推荐北海。
Ⅱ 广西哪些城市最宜居这四座城空气好,环境佳,堪称养老好地方
广西是一个有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良的省份,也是一个国内著名的长寿之乡, 去年年末,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曾发布了“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该团队围绕温湿度、空气和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自然人文景观、城市文明、生活成本等15项指标,对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6个省区的56个城市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广西有11个城市上榜,占全部城市样本的五分之一。我这几年跑遍了广西的山山水水,磅单中下面这四座城市不愧为广西宜居城市中的佼佼者。
一、南宁
在古代,南宁属百越领地,东晋时期置大兴郡,以 南宁为郡治所在地 ,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 1600多年 。
南宁别称绿城 ,绿色是这座城市 最大的底色 ,被形容为“ 半城绿树半城楼 ”。
每一个来南宁的人,都会对这里的绿化赞叹不已,这是一种呈现着森林一般的立体绿化带,而且极具浓郁的东南亚特色,无论是满街累累的芒果、菠萝蜜,新民立交桥立体种植的热带雨林,到民族大道身姿袅娜的假槟榔、大王椰,能达到如此优美的绿化环境,在国内城市中实属罕见。
南宁的 市中心也不乏如同翡翠一般的湖泊, 这里有 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城市街道。
南宁拥有的资源在全区领先,生活设施配套也是相当完善,这里有广西最好的医院,三甲医院有 19所之多,门类齐全,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先进,能够满足包括养老保健等各类人群需求。
南宁 属湿润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 摄氏度 ,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在28摄氏度。 非常适合居住和养老。这里的空气质量多年来一直排在广西区的前列,经常 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这里很少有雾霾。
青秀山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进入这里就像进入了天然氧吧, 站在山顶可以俯视南宁城邕江两岸的美景。
这是一个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城市 。
这里既有南国古韵的骑楼老街,也有与一线城市媲美毫不逊色的CBD中心区, 各类大型商场、超市等商业配套齐全,还有为老人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养老服务设施。
南宁 历史 悠久,有着比较深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里生活节奏不算快,市民文明程度高,友好热心,乐于助人,不排外,人情味很浓,不愧为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二、 柳州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 和文化传承的城市。
柳宗元曾在这里当过四年刺史,至今仍有柳州八贤、清代柳州会馆等众多 历史 遗迹。
这里是壮乡 歌仙刘三姐 的故乡,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这里的民族风情四绝。
柳北半岛素有 “世界第一盆景” 的美誉,山峰点缀于城市之间,青山环绕,碧水潺潺。这里气候湿润,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
柳州是一个绿色城市。
这里有龙潭公园,柳侯公园,都乐岩等众多公园,各具特色,全部免费开放,有着一般城市无法相比的绿化水平。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水和空气是两大要素 。
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看,柳州市一直位列 全国10佳 ,2019年全国第二。2020年1-11月全国第一。
过去的柳州是座著名的工业城市,如今随着产业转型,污染企业外迁,如今的柳江河一年四季碧水蓝天,从“酸雨之都“到绿色城市,柳州实现了华丽转身,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宜居城市。
四月的柳州,24万株紫荆花一夜绽放,开满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马鞍山是柳州最高的山峰之一,华灯初上,这时候看到的柳州夜景最美。
柳州的交通四通八达,这里还有全国最好的城市公共交通和公交车,最完善的设施和最周到的服务,车票1元,晚上还有24小时的公交线路。
这是一个配套完善的城市。
这里商业发达,有 万达广场,大润发,人人乐 以及其它商贸中心。这里有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有 5家大型三甲医院 ,为养老旅居者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柳州是个包容性强的城市 ,这座城市散居着壮、汉、苗、瑶、侗等多个民族,人们和睦相处。包容接纳不欺生。
柳州是一个慢生活的城市,连走路都不是大都市那种步履匆匆的样子,生活充满了烟火气,闲散,轻松,气氛更适合养老。
三、北海
这里与海南岛 隔海相望 ,是 中国最美 的海滨城市之一,有着和三亚一样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海岸线和碧海蓝天。
北海是 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一个同时拥有深水海港、
全天候机场、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城市。
北海以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闻名。
这里 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 又没有重型工业污染,再加上海岸线上生长的大片红树林,让这里有了一个优良的空气质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广西全区前两名,在国内主要城市排行榜中也始终名列前茅。这里还有优良的饮用水,自来水特别的纯净,烧出来看不到一丝杂质而且不生水垢。
这里气候宜人,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全年的平均温度22.6 ,拥有冬天最温暖的海风和暖阳,每年都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养老者和避寒的“候鸟”,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最适合旅居养老的城市。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嘈杂,只有 静谧、安详、幽雅 和 生活慢节奏 。这里有 日臻完善 的城市商业配套, 大润发、和安、旧新力等大型超市 星罗棋布 , 有多家三甲和二甲医院。这里物价不贵,房价便宜,有中国沿海城市 几乎最低的房价 ,有收费相对低廉的养老公寓,让到这里旅居养老者生活的安逸,生活的更轻松。
这里有 丰富的海产资源,鱿鱼、鲍鱼、对虾、海参、沙虫、虾米、鱼翅、鳝,不但品种丰富,而且价廉物美。
北海银滩 ,这是中国最美的海滩,东西 绵延24公里 ,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被称为 “天下第一滩 ”,这里还有 中国最美的日落 。
北海老街 ,一条长得 似乎看不到尽头 的老街,始建于19世纪中叶,骑楼式建筑斑驳的印记见证了北海这座城市 曾经的繁华 和 历史 变迁。
北海冠头岭森林公园
涠洲岛 ,位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最美海岛的第二名。
因为一片海 ,所以 爱上一座城 ,北海,一个旅居养老者的天堂。
四、防城港
这里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万尾金滩,在这里可以享受大海,阳光,沙滩和蓝天白云。
防城港 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这里有大片的 森林和红树林 , 森林覆盖率 接近 60%
防城港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不仅在广西一直处于前三名的位置,就是在全国主要城市大气质量的监测中也是经常居于前列。
防城港有优良的水质, 由于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降雨量大,所以这里的饮用水不但充足,而且品质还好,属于弱碱性小分子水,水质佳,不结垢,非常适合 养生 。
城市新、配套全,交通方便快捷
这是一座 诞生不到30年 的年轻城市,因为年轻,所以 规划布局超前 , 城市功能完善 ,崭新的街道,配套的三甲医院,交通发达,有广西第一个高铁站,出行方便快捷。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一个移民的新城,居民来自于全国各地,包容感和认同感强,不排外,很多来自北方、云贵川,甚至江浙以待的老人都到此养老做候鸟。
这里房价便宜,是一个被低估的价值洼地
这里普遍房价在4千到6千,有中国沿海城市最便宜的房价,是一个被低估的价值洼地和养老宜居的胜境天堂。
万尾金滩 为代表的京族三岛集碧海、金滩、绿岛、京族风情于一身,民风淳朴,风光旖旎。
十万大山森林公园 苍茫广袤,峰峦叠嶂,雄奇险秀,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这四座城市是广西宜居城市中的佼佼者,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
Ⅲ 广西北海有哪些影院大概在哪里谢谢,
您好,如果是北海市区的话,有四个电影院,平时我去的比较多的是大地电影院,在北海市市中心北部湾广场周边,电影票可以上网买,不用什么团购,而且可以网上选票,淘宝、哈票这些网站都可以买的。但是去的人比较多,很多时候要提前一点买票,如果没有好的座位了,你再去对面的海之恋买,那边去的人相对少一些,价格也便宜一点点,但是服务的话说真的也差一点。上上周我们去看《智取威虎山》,结果播了半天居然在放《一步之遥》,大家都起哄了海之恋才发现是放错了 ····然后座位也出现了重卖的情况。然后恒大的电影票要贵些,地方比较偏,我没去过,具体看你们是靠近哪里了,如果是市区的还是去大地电影院吧。
1、和安商港
大地影院(北海商港店)
地址:广西省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中路北部湾广场东侧和安商港5楼
电话:0779-3998605
营业时间:10:40-次日00:30
2、和安商都
大地影院(北海商都店)
广西省北海市北部湾广场东侧北海和安商都3楼
电话:(0779)3998605
3、海之恋
地址:广西省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西路新新力商业广场四楼
电话:0779-3061855,0779-3061833
营业时间:11:00-次日01:00
4、恒大
地址:银海区金海湾大道88号恒大御景半岛小区
Ⅳ 想知道:北海市 电影院 在哪
1、海之恋电影院
地址:广西省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西路新新力商业广场四楼
营业时间:11:00-次日01:00
2、大地影院(北海商港店)
地址:广西省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中路北部湾广场东侧和安商港5楼
营业时间:10:40-次日00:30
3、恒大影城
地址:银海区金海湾大道88号恒大御景半岛小区
以上均有团购哦,望采纳。
Ⅳ 请大家说说海口市和北海市比较,谁风景美丽谁物质丰富谁空气好气候好谁更适合买房子居住养老
北海空气质量许多年都是排在全国第一。去年广西北海的空气质量全国第一,桂林全国第二,而两个城市都是广西的。2009年的中国空气质量的数据还没出来。如果你不信,你在网络网页上打上北海空气质量全国第一几个字。你就知道北海有多少年排在第一位了。北海是一座号称空气可装袋买的城市,氧离子是内陆城市的五十至一百多倍。北海的景点比三亚多,北海是广西生活质量最好的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十大滨海旅游城市等等。其中海鲜产量占广西的百分之七十几,外来购房者占百分之七十,大部分是东北人在北海购房,北海只是宣传没有三亚到位。像我们沿海的人到了海口或三亚后没什么感觉的,北海银滩的海水暂时是比三亚亚龙湾海滩差一点点,但新的污水处理厂快投入使用了,以后应该比三亚好的。而且现在三亚的亚龙湾的海水现在没有北海涠洲岛干净。北海银滩号称天下第一滩,可不是北海人自己吹的,而是前国家主席亲笔提名的,你想想作为一个国家主席不可以随便到一个海滩就乱提名吧?北海在北部湾经济区,现在海南爱关注度远不如北部湾经济区了。由于三亚和海口的烂尾楼处理比北海快约三年,也就是说2000年以来海南的房地产开发比北海早约三年。三亚现在的房价约一万一平方米,北海的均价才三千几,北海的房子升值空间太大了。所以外来购房者特别多。
海南面积小,旅游资源也远不如广西多,广西有天下闻名的桂林,有神密的天坑,有奇特的岩洞,有亚洲第一大瀑布,有世界长寿之乡巴马。有获联合国人居奖的绿城南宁。有天下第一滩银滩,有十万大山森林公园,有海豚之乡三娘湾等等,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前沿,又是西南华南,中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现在在建的的铁路有二十四条,总投资占全国的六份之一至七份之一。而在建的高速公路也有二十四条。 前几天温家家还在国务院开会要求加快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广西北部湾,而北海又是北部湾经济区中的主要城市。。。国家近来先后批准在广西设立了有有保税物流功能的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准备比东南亚十国大搞贸易了。
Ⅵ 北海是有多少个电影院
8个
在网络地图里找北海市,输入电影院,所有的电影院都出来了,但是票价可能找不到,不过上面有电话,你要是不嫌麻烦可以打去问,或者哪个比较近去哪个。
Ⅶ 广西北海这个城市怎么样适合居住吗
我觉得是适合的,因为北海的空气很清新,电视上还播过。
气候:最冷是今年1月左右,是前所未有的最冷的一年,热度还可以,如果你是北方人的话,可能会不习惯哦。
消费:如果是买菜的话,这你应该知道吧,全国都差不多很贵,现在才慢慢下降。其他的一般
租房的话,这不好说,这要看出租的人出的价格。
购房的话:很贵,北海唯一厉害的就是房地产,近几年的房价直线升高哦。
Ⅷ 广西北海那个地方怎么样
请问你指哪一方面?
广西北海市
地理位置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1°29′~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口市147海里。市区南北西三面环海,有涠洲(24.74平方公里)、斜阳(1.8平方公里)二个海岛,涠洲距市区大约20.2海里。
北海市与海南省隔海相望,邻近东南亚诸国,背靠大西南云贵川诸省,处于大西南、海南及东南亚的中枢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57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北海市因市区北面濒临海而得名,始见于清康熙初年,清嘉庆年以来沿称为市。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为镇,归合浦县管辖,1951年1月改为广东省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降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为县级市,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1983年10月恢复为地级市。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环境资源
土地:耕地总面积78643公顷,农民人均1.16亩,其中水田5191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6%,旱地26732公顷。
地貌: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部沿海为台地和平原。市区海滨平原土地占总面积70%以上,土质由砂质粘土、砂砾构成,地层结构稳定,承压力强,一般为18~25吨/平方米。海洋滩涂约占市区土地总面积20%左右,这种土地耐力较低,为12~16吨/平方米。平均海拔10~15米。最高峰554米(五点梅),市区最高点120米(冠头岭)。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温度37.1℃,极端最低温度2℃。年平均降雨量167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11千卡/平方厘米。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10级以上每10年6次。
石油、天然气: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2256万吨,天然气储量350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石英砂矿,已探明储量3000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石膏矿,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含硫酸钙70.97%(平均值);陶土,已探明储量1.89亿吨,品位:三氧化二铝24~32%,二氧化硅52.5~64.8%;钛铁矿,已探明储量126万吨,二氧化钛含量达52~60%。
海洋资源:海岸线东起与广东廉江县交界的英罗湾,西至与钦州市交界的大风江港,全长500公里(其中海岸线31.9公里),海滩涂73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500多种,虾类10多种,持续资源量70万吨,最佳可捕量33~35万吨/年。海滩涂(潮间带)72.677万亩。浅海(0~10米水深)面积226.34万亩。可供养殖面积21万亩(其中水面8.73万亩)。海水平均浓度3波美,溴含量55~60ppm。
淡水资源:水资源总量349.7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量为21.51亿立方米(有效容量10.77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93条,总长558公里,流域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河流年均径流总量91.87亿立方米(境内部份18.2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118.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39.17亿立方米。市区地下水储量20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90.2万立方米,人均水量33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3倍。
港口资源:北海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历史上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北海港包括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区和大风江港区。北海港口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建设大批不同形式的港口泊位。近期建设主要是石步岭港区和铁山港区。
北海老港区:岸线长1000米,规划为中小型客、货码头。现有7个泊位,最大可靠1000吨船泊,其中有一个1000吨级滚装码头。
石步岭新港区:岸线长4000米,现已建1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和3.5万吨级泊位各1个。石步岭新港区拟建三突堤四港池形式,充分利用港口岸线,可建万吨级泊位25个(含客运泊位1个)。具体为:一港池建9个,二港池建7个,三港池6个,四港池3个。
铁山港区:铁山港区现在建两个万吨级泊位,该港区水深浪静岸线长,建港条件良好,从湾口顺车槽经湾内,自然水深5米以上水域217000米,其中自然水深10米以上的有9000米,作长远规划可建大批深水港;港口西槽直通湾外天然深沟,该段自然水深10米以上水域有6000米,其中水深15米以上水域长2800米。
西岸湾口处的啄罗口至垠底10米以上深槽长6000米,可建10至20万吨级专业码头,如煤、原油、钢铁等大型泊位。预留工业岸线长18600米,可建深水泊位60至85个。坡尾底以上至石头埠南约7000米,可建大中型商业泊位25至35个。
四大风江港区:适合建5000吨级以下泊位一批,近期未作规划。
旅游资源:北海是一个浪漫的城市,风光旖旎,气候宜人。 北海地处亚热带,阳光充沛,雨量充足,植被丰茂。全年花繁叶绿,四季瓜果飘香。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大陆和海岛沿岸有众多天然优良海滩,海水温净碧透,浪软如毯,自净力强。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北海空气的清新可谓全国之最,在全国各城市中居优级领先地位。是中国可适宜居住城市的“三海一门”(即珠海、北海、威海、厦门)中的一海。
北海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可称得上是免费的氧吧。以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主要有:滨海类、风光类、人文类、古迹类四大旅游资源。
亚热带综合资源:北海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合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的种植,盛产粮食、花生、红黄麻、甘蔗、蚕桑等。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现有森林面积7.87万公顷;亚热带水果种类繁多,主要有柑桔、龙眼、荔枝、树菠萝、芒果、香蕉等。
潮汐:潮型为混合型,平均潮位2.51米,最高潮位6.06米,最低潮位-0.06米。最大流速:涨潮0.23米/秒,落潮0.45米/秒。
经济成就
2005年,该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围绕“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坚持“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与投资发展年”活动,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民经济在较高的平台上快速运行。2005年,我市克服干旱、煤电油运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快速运行的势头,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83.4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37亿元、66.68亿元、70.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23.6%、12.2%。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5.3:36.3:38.4。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2.9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2.2和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进一步向工业化方面调整。分季度看,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3.0%,二季度增长12.5%,三季度增长13.4%,四季度增长14.2%,说明我市经济步入了快速增长时期。与全区相比,GDP增幅比全区高1.5个百分点,人均GDP比全区高3587元达到12349元。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55.9%、3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涨幅趋缓,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低于全区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呈“四升四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分别上涨4.2%、1.2%、0.1%、7.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0.1%、0.1%、2.6%、4.6%。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总量进一步增大。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27亿元,比去年净增3.96亿元,同比增长25.83%。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297元。地方财政收入10.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6%。其中税收收入5.43亿元,增长26.78%,非税收入5.43亿元,增长36.71%。财政支出17.77亿元,增长33.24%。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6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2970人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7150人,登记失业率为3.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财政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可用财力仍然不足;县区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创新能力不足,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供求紧张,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有待加强。
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15亿元,同比增长6.88%。其中,农业完成产值20.66亿元,同比增长5.0%;林业完成0.64亿元,增长10.51%;牧业完成17.24亿元,增长6.1%;渔业完成46.41亿元,增长6.91%。
植业生产稳中有升。2005年,我市克服了洪涝灾害和多年少见的冬春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资源,扩大以马铃薯、玉米、红薯为主的冬种粮食的种植,增加粮食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同时积极保护基本农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抗逆能力,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农田粮食产出能力。200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9万公顷,产量42.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29%、2.13%;油料播种面积1.59万公顷,产量3.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5%、4.08%;糖蔗种植面积2.47万公顷,产量165.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7%、6.36%;蔬菜播种面积3.03万公顷,产量52.3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7%、增2.47%;水果产量6.88万吨,同比增长8.33%。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2005年是禽流感多发期,我市对规模猪场、禽场、大专业户采用常年免疫,零散农户采用春季突击防疫等有效措施,确保了畜牧业持续增长。全市肉类总产量12.57万吨,同比增长6.79%;出栏肉猪77.27万头,出栏肉牛2.57万头、出栏肉羊0.8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7.92%、6.20%、17.10%。出栏家禽3203.39万只,蛋产量2.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9%、减1.03%。
水产业继续稳定增长。2005年我市海洋水产业在严格遵守国家指令下,水产品生产继续增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4.18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为88.54万吨,同比增长1.63%,海水捕捞同比下降0.68%,海水养殖同比增长5.43%;淡水产品产量为5.64万吨,同比增长7.97%。淡水捕捞同比下降16.57%,淡水养殖同比增长10.48%。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5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87.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26台,增长3.89%;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889部,增长11.4%;小型拖拉机1.26万台,下降1.91%;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05万部,下降3.96%;农用排灌电动机1627台,农用排灌柴油机8576台,比上年增长1.54%;农用水泵2.06万台,比上年增长38.92%;农用运输车(含载重汽车)1723辆,与上年持平;渔用机动船5148艘,比上年下降5.16%。全年农村用电量 11038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58%。化肥使用量(折纯)5.86万吨,增长2.36%。有效灌溉面积4.66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10万公顷,机电井1963眼,增长61.17%。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5年末,全市通汽车村达341个,占村总数的99.42%;通电话的村342个,占99.71%;自来水受益村达58个,占16.91%。
工业
工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1.39亿元,同比增长33.25%,完成工业增加值58.51亿元,增长25.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2.01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工业增加值29.32亿元,同比增长3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3%,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轻、重工业快速增长,重工业优势凸现。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1.02亿元、18.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1%、37.1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3.03%、66.97%,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84个百分点和21.96个百分点。二是电力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增势强劲。这五大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 6.04亿元、1.48亿元、2.54亿元、3.37亿元、2.8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倍、41.26%、66.94%、5.87%、25.44%。三是产销衔接良好,出口增势迅猛。全年实现销售产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36.31%,产销率达到98.37%,同比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98.94%。四是县域工业持续发展。合浦县、铁山港区、海城区、银海区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6.57亿元、4.08亿元、2.19亿元、0.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85%、1073.84%、4.15%、5.21%。五是经济效益稍有回落,企业亏损面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加大。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92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7.32%,亏损企业面32.06%,比去年同比下降了11.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4亿元,同比增长30.18%。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50.18,高于去年同期11.83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17亿元,增长9.7%。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3个,完成产值6.86亿元,同比增长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2%,实现利润总额923万元,同比增长37.1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在大项目投资额大幅增长和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的拉动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24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城镇投资61.77亿元,增长29.5%,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7.45亿元,同比增长33.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48亿元,同比增长28.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21.7%。大项目的带动明显,全年投资完成额超千万元的项目128个,完成投资42.1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2.73%,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是拉动我市投资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全年新开工项目309项,完成投资31亿元。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投资总量最大的是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邮电业和制造业,四个行业的投资分别完成9.44亿元、6.93亿元、4.74亿元、4.7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69%。从三次产业的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234.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9.86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工业投资19.84亿元,下降10.0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6.84亿元,同比增长5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7.31亿元,占开发投资额的67.7%。房地产施工面积208.56万平房米,增长5.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15.73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8.09万平方米,增长8.3%,其中销售住宅面积为33.49万平方米,增长27.3%。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58.45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交通
交通运输持续发展,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2005年,全年公路货物运输 2239.77万吨,增长6.15%;水路货物运输188.9万吨,增长56.76%;民用航空货邮吞吐量1261.3吨。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2968万人,增长6.19%;水路旅客运输量35.4万人,增长1.14%;民航旅客运输量20万人。北海机场全年起降航班3553架次。
电信业
电信业务平稳增长,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57亿元,增长5.43%;邮政业务总量0.44亿元,下降1.15%。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57.6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40.0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6.9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08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32部/百人。
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7%,其中境外游客3.02万人次,增长19.32%。旅游总收入20.05亿元,增长12.26%,旅游创汇642万美元,增长16.09%。全市有星级饭店36家,三星以上19家,涉外星级饭店36家。 北海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综合优势更为突出。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上森林、海底珊瑚、海洋文化、海滩海洋运动、海上航线,构成了一个“十全十美”的海洋旅游体系。1984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1988年列为中国重点旅游城市,现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
国内贸易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4亿元,同比增长13.58%。其中: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9%,合浦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1%。
分销售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9%;县的零售额9.29亿元,增长13.69%,县以下零售额8.82亿元,增长13.12%。
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8%;餐饮业零售额5.59亿元,增长13.04%;其他行业零售额3.67亿元,增长12.41%。
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形势良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468万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进口5924万美元,增长44.18%,出口12543万美元,增长32.03%。全年审批利用外资项目32项,同比增加10项。实际利用外资2387万美元,同比增长20.98%。
边境小额贸易(石头埠码头)出口80.84万元,同比增长13.86%,进口额为3893.82万元,同比增长41.56%。
金融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61.80亿元,比年初增长8.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74亿元,比年初下降6.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1.72亿元,比年初增长11.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7.26亿元,比年初增长9.92%,其中工业贷款19.94亿元,比年初增长20.37%,农业贷款17.20亿元,比年初增长21.57%。全年银行现金收入539.86亿元,现金支出537.11亿元,收支相抵回笼现金2.75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83%。
教育
高等教育实现突破,基础教育扎实推进。大学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首家进入园区的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开始招生,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2005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所,教师411人,在校学生7101人;中专12所,教师561人,在校学生1.01万人;普通中学91所,教师5500人,在校学生11.44万人;小学411所,教师7361人,在校学生16.75万人。幼儿园208所,幼儿园人数3.8万人。全市初中毕业升学率74.4%,小学毕业升学率99.6%,学龄儿童入学率99.6%。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夕阳秀——第二届华夏中老年艺术大赛”中,我市参赛的舞蹈《网娘》、《挑月》分别在本次大赛中荣获菊花金奖。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奖”青年演员大赛中,我市参赛剧目《打神告庙》一举获得银奖。在“广西儿童歌曲新作品创作评选暨演唱比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得了6金、4银、6铜的好成绩,并获4个优秀奖、1个优秀组织奖,创作金奖数排全区第一。由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国家二级作曲家林海创作的歌曲《打工谣》、《女孩当家》荣获“同在蓝天下、情系农民工”全国征歌大赛优秀歌曲创作奖。成功举办第二届北海银滩文化名人笔会。《北海市志》出版发行,《北海年鉴》获全国特等奖。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2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38.74万册(件)。乡镇文化站26个。电影院、影剧院17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7.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
卫生
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2005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59个(不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41个,门诊部(所)302个,妇幼保健所3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885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97人(不含个体),其中医生22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推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40.7万人。卫生防疫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未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无甲类传染病发生。
人口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149.24万人,比上年增加1.37万人,增长0.93%,其中市区人口55.79万人,增加0.83万人,增长1.52%。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21‰,比上年下降1.3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2.9‰,比上年下降2.8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31‰,比上年增加1.52个千分点。
语言
北海通行好几种方言,主要有白话、客家话、普通话等。本土的原始方言是廉州白话,分布在今合浦县廉州镇、西场镇、石康镇、北海市海城区地角镇、高德镇,银海区白虎头等地区。合浦县山口、公馆、闸口、曲樟等镇则通行客家话。至于在北海市区通行的白话,则是现今北海最官方的方言,属于粤语中的钦廉系。据暨南大学粤方言专家陈滔考证,北海白话融合了粤语、客家话的特点,自成一派,带有浓郁的北部湾渔乡特色。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北海涌入了大量的外地移民,故普通话也日益流行。因此北海市区现是北海白话、廉州话、普通话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