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牡丹的幕后制作
《红牡丹》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有名的电影红遍大江南北,里面的女主演姜黎黎也是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说来也巧,当时能拍这部电影,姜黎黎自己也说是一个意外,当时她还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年轻演员,在姜黎黎拍摄完成电影《神圣的使命》之后,回到长影厂,在大门口就遇到了《红牡丹》的导演张圆。原来同样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红牡丹》剧组想找一个漂亮又符合“红牡丹”性格的女演员,可是他们找了半年也一直没有找到女主角,这就找到了姜黎黎。姜黎黎突然得到这么重要的角色,她也非常高兴,当时就觉得很幸运。可是光有幸运还是不够的,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电影《红牡丹》里对这个女主角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长得漂亮,还要会武打动作,这给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姜黎黎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经过各方面人的帮助和姜黎黎的刻苦努力,终于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角色的演出,几场危险的戏都是姜黎黎自己出演的。
在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对于“红牡丹”很重要的一个人——五龄童,他的扮演者是郭碧川。这部戏是郭碧川主演的第一部电影,通过《流金岁月·相聚》我们还知道了一个关于郭碧川演这个角色的小故事。这个角色本来不是由郭碧川来饰演的,郭碧川找到了导演毛遂自荐,当时就表示要试一试五龄童的角色。此时郭碧川已经看过剧本了,知道五龄童这个人物要会武功,他就演了一段翻身的动作,导演当时就觉得不错,于是就选中了他。
❷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了哪些经典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最让我们怀念的,当属80年代的电影了。我整理了长影80年代的经典影片给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上百部故事片,记忆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在大渡河与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的战争,国民党和军阀对中国工农红军武装围追、堵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情天恨海》故事讲述了在70年代台湾曾耿面对古人遗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识到自己愧对故人,愧对祖国,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凤阳、孝贞,然后自杀。而魏芝圃、凤阳、孝贞逃离虎穴,他们眺望大陆,渴望着祖国统一之日早日到来。
《黄英姑》故事讲述了年仅十七岁的黄英姑从地主家逃出,在与一位老人学了一身武艺后依然加入了红军,在与敌人与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围,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长影当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很多优秀影片,比较著名的有:《平原游击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长影电影制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拍摄了不少优秀影片(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图片资料,我只能用文字来列举了)。长影八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经典的故事片有:
《残雪》、《绿色钱包》、《人到中年》、《飞来的仙鹤》、《不该发生的故事》、《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巜五女拜寿》(戏曲片)、《花园街五号》、《白雾街凶杀案》、《直奉大战》、《开国大典》。
其中,《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绿色钱包》获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人到中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不该发生的故事》获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谭嗣同》、《花园街五号》、《黄山来的姑娘》获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开国大典》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长影80年代质量差的电影就不提了,我看过的质量较好的有
《佩剑将军》《最后八个人》《明天回答你》《黄山来的姑娘》《黄英姑》《直奉大战》
从80年代起,电影出现重新洗牌,以谢晋导演的影片为标志,上影的电影宝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八一厂则开始专注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心的重大 历史 题材创作。相比之下,长影开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来与上译厂平分秋色的译制片也完败。当然,也创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红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特别是1989年为纪念建国40周年出品的《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经典莫过于《开国大典》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六个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电影厂,后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正式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
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期间,是长春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 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 ,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 《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 :《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著名 ,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
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长春电影制片厂也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了,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我喜欢长影厂的电影有北斗小字辈
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开国大典、滚滚红尘。
❸ 牡丹之歌的创作背景
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红牡丹》时,唐诃、吕远为蒋大为量身定做了电影的主题歌《牡丹之歌》。当年中国唱片公司,为这首歌出了塑料薄膜唱片,灌制了胶木唱片。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广为流传。
❹ 谁能够详细介绍老电影《红牡丹》
地区 中国大陆 色彩 彩色 对白 普通话 出品 长春 片种 故事片 类型 情节片 题材 女性/爱情/马戏团 导演 张圆 薛彦东 编剧 阎丰乐 演员表 按演员表顺序 姜黎黎 ......红牡丹 刘静......红牡丹童年 孙树林 ......皇甫义 高保成 ......赵立冬 郭碧川 ......五龄童 赵凤霞 ......九月菊 张丽......九月菊童年 王岩......腊月梅 精明伶俐的皇甫义年轻时撇下一妻一女外出闯荡,在马戏班里卖艺糊口,班主临终时把马戏班和女儿托付与他。成为班主的皇甫义早把家中妻儿丢在脑后。女儿小莲在母亲死后,卖身葬母,被皇甫义买下。10年后,王莲出落成一位色艺双全的马戏红角,艺名红牡丹。皇甫义把马戏团带到了香港,在进步力量的帮助下逃回了内地。皇甫义为了红牡丹这棵摇钱树,企图霸占红牡丹,当他得知红牡丹是自己女儿,要以父女关系留下红牡丹时,红牡丹愤然离开了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❺ 记得电影《红牡丹》吗插曲广受欢迎,主演姜黎黎郭碧川近况如何
【百部经典老电影巡礼(76)——《红牡丹》】
你还记得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电影《红牡丹》主题曲《牡丹之歌》吗?“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啊牡丹,啊牡丹,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看到这里,许多老朋友一定会说,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这首歌经过几十年,早已成为流传甚广的经典名曲,且广受欢迎。
其实,在最早内部审映的样片中,并没有这首歌曲,著名艺术家乔羽看后,觉得戏中“小牡丹”成长为“大牡丹”的一组快进镜头很好,但没有一首歌曲,太浪费了。于是,他建议导演在这里加上一首歌曲,以更好地诠释剧情的内涵。就这样,乔羽经过一个晚上写出歌词,再经过作曲家唐诃、吕远的谱曲,一首经典电影歌曲应运而生。
《红牡丹》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阎丰乐编剧,薛彦东、张圆执导,姜黎黎、孙树林、高保成、郭碧川主演,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跟随马戏班走南闯北寻找生父的苦难经历,1980年上映。
姜黎黎饰演的成年红牡丹名叫王莲,小的时候,为给母亲换口棺材卖身到马戏团,后出落成一位色艺双绝的马戏红角。当皇甫义知道红牡丹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时,企图以父女关系留下红牡丹,红牡丹愤然离开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
孙树林饰演的皇甫义不安于贫困,撇下妻女投身到马戏班里,后来继承马戏班家业。为了将红牡丹永远控制在手,竟想占她为妾,却没想到,红牡丹竟然是他多年前抛下的亲生女儿。
高保成饰演的赵立冬是一个好人,小时候的红牡丹为安葬母亲,自愿卖到皇甫义的戏班,不忍失去孩子的赵大爷也随王莲进戏班做了一名马夫。在苦难的岁月里,红牡丹与赵大爷相依为命,建立了父女般的深厚感情。
郭碧川饰演的五龄童与红牡丹青梅竹马,两人心心相印。但在一次演出中,张德仁打死九月菊,红牡丹气愤至极纵马践踏张德仁,混乱中五龄童为红牡丹挡枪而死。
赵凤霞饰演的九月菊是红牡丹的同门姐妹,十年中,她和师兄妹们为戏班 班 主皇甫义挣尽了血汗钱,但这也只是他的摇钱树。最后,被张德仁打死。
张逸生饰演的张德仁是一位香港财阀,皇甫义为了赚钱,将马戏班带到香港,投到他的门下。张德仁欲霸占红牡丹,红牡丹不从,而将兽性大发的张德仁痛打一顿。张德仁哪会善罢甘休,变本加厉地折腾红牡丹师兄妹……
作为河北省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孙树林还曾在《锁龙湖》中饰演黄金山、《幽谷恋歌》中饰演过山龙、《马可·波罗》中饰演阿尔干等,尤其在电影《战洪图》中,他饰演的王茂有句经典台词,那就是“下吧!下吧!下他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哪!”2018年12月11日,孙树林因病去世,享年89岁。
高保成作为八一厂著名电影演员,曾饰演过《闪闪的红星》中的宋大爹、《上甘岭》中的张连长、《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英雄坦克手》中的杨德厚、《南海风云》中的阿爸等。2004年5月21日,高保成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而编剧阎丰乐,导演薛彦东、张圆,演员张逸生、胡乐佩、包斯尔等人已去世。
女一号姜黎黎因《红牡丹》一举成名,后又主演、参演过《残雪》《姑娘的心愿》《赤橙黄绿青蓝紫》《诱捕之后》《街上流行红裙子》等电影,后因患重病无奈息影。他的丈夫参演过《艳阳天》《车轮滚滚》《长空雏鹰》《自豪吧,母亲》《西子姑娘》《咱们的退伍兵》等影片的国家一级演员汪宝生。如今姜黎黎68岁,和丈夫汪宝生早已退出影坛,在守护着爱情,守护着生活……
五龄童的饰演者郭碧川参演的其他角色还有电影《沙鸥》中的沈大威、《街上流行红裙子》中的董晓勤、《江南书剑情》中的文泰来、《海外遗恨》中的陈飞等。1993年底,郭碧川离开长影,建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郭碧川比姜黎黎小一岁,在2008年执导、编剧了电视剧《西部之恋》后,也慢慢开始离开银幕、荧屏了。
向为《红牡丹》做出过贡献的艺术家们致敬!
❻ 《牡丹之歌》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
《牡丹之歌》是《红牡丹》电影的主题曲。
《牡丹之歌》是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曲和插曲。《红牡丹》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阎丰乐编剧,薛彦东 张圆联合执导,姜黎黎、孙树林等领衔主演。1980年,电影《红牡丹》开拍,导演找到词作家乔羽创作影片主题歌的歌词,乔羽按照要求,一个晚上就写了出来。
歌曲鉴赏
《牡丹之歌》的词独辟蹊径,从牡丹历尽贫寒,把美丽带给人间着笔,为“国花”写出了不同凡响的赞誉之词。唐诃和吕远的谱曲新颖别致、雅俗共赏,其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充满新鲜的时代气息。
《牡丹之歌》成了各地牡丹节中的主旋律,延伸了“牡丹之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