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那些奖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委会特别大奖、特别技术奖、金棕榈奖、最高综合技术奖、最高技术大奖,获奖影片及时间如下:
1、《杨贵妃》
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主要讲述杨贵妃深得唐明皇的宠爱,贵妃之兄杨国忠凭妹显贵,位居丞相,却因为贪赃枉法,引起军民共愤。最终贵妃走到梨花树下投缳自尽,整部电影相当悲情。
2、《侠女》
1975年胡金铨执导的《侠女》夺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该片根据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侠女》改编,讲拆悄述明代书生顾省斋为了妻子,与东厂交锋对决的故事。《侠女》的武侠题材、戏曲美学和东方思考的完美结合,被后世的武侠电影模仿与借鉴。
3、《霸王别姬》
1993年陈凯歌凭《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部电影可谓是华语电影巅峰之作,至今无电影可以媲美。该片改编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4、《戏梦人生》
1993年侯孝贤执导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它是一部记实性电影,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5、《活着》
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获评委会大奖。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史诗的电影,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电影和原著比较起来,基本接近于原著,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座巅峰。
6、《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5年张艺谋执导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讲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乡村少年水生来到上海滩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后小金宝所引出的黑帮悲情故事。也是张艺谋把文艺元素和类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影片讲述了一对同性恋人前往南美游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果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这部电影无论从镜头、情节、主旨、美感都运用到了极致。是王家卫最有水准的一部电影。
8、《荆轲刺秦王》
1999年陈凯歌执导的《荆轲刺秦王》获第52届最高技术大奖。该片讲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荆轲刺秦王》中,陈凯歌把那个时代的历史,很艺术地搬到银幕上,算是对历史的敬畏。
9、《鬼子来了》
2000年中国导演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第53届评委会特别大奖。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掘御裂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国人忍让但坚韧不拔的性格。
10、《花样年华》
2000年,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特别技术奖。此片由王家卫自编自导,改编自刘以鬯的《对倒》,讲述了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的电影。
11、《一一》
2000年杨德昌执导的《一一》夺得最佳导演奖。这是一部刻画出家庭亲情及生命意义的电影。本片主演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杨德昌遗作。
12、《青红》
2005年由王小帅执导的《青红》获第58届评委会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判闭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青红》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探索家族长老和子嗣之间矛盾冲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风沉醉的夜晚》
2009年娄烨导演,梅峰担任编剧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最佳编剧奖。影片讲述2007年的南京发生的两男一女的情欲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罗海涛驱车前往海边,偶遇了漂亮女孩晓雪,随后三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欲望的斗争。这是一部特别安静的电影,没多少对话,就连戏剧冲突都少。
14、《天注定》
2013年贾樟柯执导的电影《天注定》获最佳编剧奖。影片主要讲述了三儿骑摩托回家,与大海擦肩而过。大海焦灼于村里的煤矿被私人侵占。小玉告诉男友这个春天他们的感情要有个决定。广州,小辉不停地换工作。四个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他们交错相遇,各自面对生活之中的忧伤,爱与希望。这是贾樟柯最与众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聂隐娘》
2015年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主要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这也是侯孝贤拍出的最美电影,浓浓的唐朝古风,美到令人窒息。
❷ 姜文的哪些影视作品获得过奖
姜文获得过奖的影视作品有:《鬼子来了》、《阳关灿烂的日子》、《春桃》、《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寻枪》等。
3、《鬼子来了》
姜文用中国电影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抗日故事。要是换成“另一种”抗日电影,那主人公一定是壮烈的,但故事中的马大三却是荒诞的,他本想要从日本鬼子身上捞点好处,没想到世界的残酷早已超出了他的想象。
《鬼子来了》除了像阿米尔·汗的诸多电影一样能引起人民的反思,在艺术性上还是十分出群的。狂妄的姜文直接拿了未经审核的片子拿到了海外参加影展,并拿到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❸ 百花奖最年轻的影帝是谁
百花奖最年轻的影帝是姜文。
1987年,年仅24岁的姜文凭借在《芙蓉镇》中的精彩演出,斩获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他也是迄今为止百花奖历史上获奖年龄最小的“百花影帝”。当时就有观众点评道,“姜文要感谢自己那张早熟的脸,才能在20岁出头的年龄拿到‘秦书田’这么好的角色。”
借助《芙蓉镇》这个高起点,姜文此后在中国电影史上屡屡留名,塑造了多个影响深远的经典角色,成为著名的“中国影坛坏小子”,并为其后来转型做导演奠定了基础。
姜文的获奖记录
1987年,凭借电影《芙蓉镇》获得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9年,凭借电影《春桃》获得第1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4年,凭借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获得第1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6年,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夺得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8年,凭借电影《宋家皇朝》获得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2000年,凭借执导的电影《鬼子来了》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凭借该片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1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导演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2014年,获得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201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宣布姜文成为“2017年奥斯卡”新成员。
2018年3月,出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竞赛单元主席;同年其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入围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六项提名。
2020年,获得“亚洲卓别林电影人士艺术成就奖”。
以上内容参考:荆楚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百花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