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你印象最深的片段,都还记得吗
2019年是我们祖国较为重要的一年,我们新中国成立了70周年,电影版《我和我的祖国》用了几个最重要的事件讲述了这些年来我们祖国母亲的发展历程。截止2019年11月28日票房达到了29.68亿。
开篇讲述的是《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保证升旗的顺利,电动旗杆安装者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折腾都是为了确保开国典礼的万无一失。
第二篇讲述的是《相遇》
1964年,这讲述的是我国原子弹研究人员因为其工作性质的保密性,同事之间都互不知道姓名,更是和家人不得联系,因病在一次公交车上遇见恋人,但不相认,注定了只有像与没有相聚的爱。
第三篇讲述的是《夺冠》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三连冠。上海石库门弄堂里人们都聚在一起观看比赛,屋顶的天线还需要手动摇信号,只要国队进球大家就欢呼雀跃。
第四篇《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这前夕,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交谈16轮,分秒不让,坚定我们的立场,核对好精确时间,最终在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旗五星红旗。
第五篇《北京奥运会》
四川小男孩儿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北京,想要看奥运会,但是却没有钱买票,拿走了出租车司机给儿子准备的生日礼物-奥运会门票,最终进入会场观看了奥运全程。
第六篇《白昼流星》
这是关于草原人真正见识到传说的“草原寓言-白昼流星”两个调皮捣蛋的兄弟在村长家吃住,还偷钱,最后被村长感化,一起见证了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第七篇《护航》
讲述的中国空军飞行队中最优秀的女飞行员,在庆祝祖国抗战胜利70周年前被撤出编组做替补,有愤怒化为理解,最终保护队友完成阅兵飞行,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这么多精彩的值得我们高兴的瞬间,都是我们伟大祖国带给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我们要感谢祖国,更要好好的爱国,护国,做最棒的中国人!
2.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那就来说说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吧。
前段时间看到《我和 我的祖国》全阵容盛典活动,才真正有了 一种深切的体会,当时是在《前夜》剧组做讲演的环节,演员黄渤号召全场起立,现场奏响国歌。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在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齐声歌唱起来。忽然间,内心涌起一阵无以名状的感动,眼角滑出泪来。再看身旁的观众, 也都湿了眼眶,在结束歌唱之后奋力鼓掌,像是突然获得了 某种力量。
影片以负责让国旗顺利升起的工程师林治远为核心人物, 重点描绘小人物在大事件背最下所做出的的种种努力,开国大典之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不必多说在管虎导演紧凑的叙事下,一个 工程师为了保障国旗能顺利升起,在开国大典的前夜遭遇 阻碍然后解决阻碍,带来悬念丛生、扣人心弦的观看体验。
大家的看法那,可以在评论中分享一下。
3.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有哪些细节值得回味
1、第一章节《前夜》,最出彩的莫过于黄渤的表现。
在整部电影中,黄渤和葛优的单人出境时长最多。当然,二位实力派也hold住全程,成为观众心中的演技最优。
开国大典前,中国刚刚经历战乱洗礼,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建国是好不容易盼来的喜事、大事,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2、第二章节《相遇》,是催泪大戏,费了不少观众的纸巾。
当死亡来临时,直面死亡的勇气就已值得敬佩,在死亡还没来临时,张译扮演的高远为国家主动去迎接死亡更让人动容。
导演没有把粗暴地把高远的死亡点出来,只是在各种场景中暗示:医生说都这种情况了还不通知家人吗?与方敏(任素汐扮演)相遇,方敏被人群裹挟着前行,高远却定在原地没能跟上人潮。
幕后花絮:
为了真实还原神舟十一号着陆的重大历史时刻,陈凯歌邀请到神舟十一号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参与电影拍摄。
剧组做了真实的道具,不仅特种车辆、返回舱降落伞是实物,连片中两位航天员的宇航服亦是当年穿过的。
陈凯歌调用戈壁滩工作车、道具车加上军车共百余辆,浩浩荡荡在戈壁上建起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