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②、何为“三点布光”?
③、照明的工具有主要哪些?
④、举一部你认为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谈它好在哪里?
⑤、照明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⑥、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林格伦认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被摄对象运动;②摄影机运动;③照明。
波布克认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胶片;②构图;③照明。
他们都有“照明”(即我们通常说的“光”)。可见,照明(光)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摄制组中,人称灯光师为“灯爷”。
一、照明的种类:
1、按光源划分:
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
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
①、散射光(软光);
②、直射光(硬光);
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
①、主光:
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
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
②、副光:
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
①、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地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逆光:从背面打光。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角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
二、照明的实际操作
具体拍摄一部电影,最通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即是所谓的“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的主要作法如下:
1、首先把主光光源(主光灯)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注意它应与被摄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2、然后,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布置副光,以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摄主体所形成的阴影。
3、最后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到被摄主体后面的高处,使被摄主体的四周的边缘有一个光环,使主体富有立体感。
(在传统电影中,“三点布光”是必用的方法。现代电影中,有时已不用。)
照明的灯具主要有两类:聚光灯和散光灯。
聚光灯:“S”,5000W(大型);
“Z”,2000W(中型)
“750”,750W(小型)。
前面有可调节的旋钮。
散光灯:不可调节,用纱网或透明纸。
反光板:(蒙着锡纸的胶合板),在拍外景的时候,往往要用反光板来补光。
另外在拍外景的时候,日光与摄影机的水平轴线最好构成45度的角度。日光低了,主体会显得缺乏层次;日光高了,主体的阴影会过重。
三、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提问:每一个同学讲一个你认为在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讲它好在哪里,并谈照明在电影中断作用。
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1、曝光作用:照明使电影的底片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使底片在冲洗之后,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间的画面根据摄影艺术创作的要求,恰当地呈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艺术效果。
3、构图作用:照明产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体,并且平衡画面的构图,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戏剧作用:
①、描写、表现环境:
②、表现人物的心境:
③、塑造、刻划人物:
④、表现主题:
⑤、 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
⑥、 表现独到的生命体验
⑦、 渲染、升华、象征
⑧、 作为叙事主体与核心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布光处理,主要分三种情况。
1、室外布光:
为了更好地表现影片的主题,室外布光多选择在大晴天,选择在阳光充足,光线很“透”的情况下拍摄。
屋顶行走:
2、室内布光:
室内布光以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营造和渲染一种温暖的、金黄色的布光效果。如马小军看到“画中人”照片的米兰的卧室,如米兰洗头的水房,如小姑娘跳舞的教室,如莫斯科餐厅等等。
作用:
①、 形式感: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拍摄环境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阴阳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强烈。
②、 美化人物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极大地美化了影片所要歌颂的人物(米兰),并且,淋漓尽致地表现马小军心中浓郁诗意和美丽爱情。
如“为米兰冲头发”段落:
镜头638:特写 水壶中的水浇到米兰的头发上。阳光洒在米兰的脖子上。米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
阳光洒在米兰的脖子上。特写镜头使我们看到米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歌颂一个女孩,赞美一个女孩,电影中的布光和特写,会表现得如此地激动人心。
如“再见‘画中人’”段落:
镜头329:特写 马小军的手轻轻地捋过一根长长的头发。金色的阳光在头发上闪烁着。《乡村骑士》音乐响起。(叠)
金色的阳光在“画中人”的头发上闪烁。用头发上闪烁着的阳光,表现马小军心中爱情的浪漫、美好和诗意。
③、 主观性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人物和环境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
④、 少年视角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拍摄环境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阴阳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强烈。而这种阴阳反差强烈,造型效果鲜明,恰恰是少年马小军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视角。这是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布光处理的异常突出的一点。
姜文对环境,对环境与光的关系的感受是异常强烈的。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把姜文的这种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在“初见‘画中人’”的段落中,布光使“画中人”的房间阴阳分明。段落开始时,马小军手举望远镜站在阴影中。后来,马小军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墙上的“画中人”。马小军上前一步,马小军从阴影中走到了灿烂的阳光下。用“光”的暗、明变化,写少年马小军内心巨大的激动,和马小军神圣而伟大的爱情的觉醒。
3、曝光过度: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光效处理。在影片的一些段落中,制作者有意使胶片的曝光过度。
如“为米兰冲头发”段落的后面,在米兰的房间中拍摄米兰。
镜头668:近景 米兰身穿洁白的上衣,黑黑的长辫子垂在米兰的胸前。米兰目光如锥,凝视着马小军。突然,米兰笑了。
米兰身穿洁白的上衣,黑黑的长辫子垂在米兰的胸前。米兰胸前黑黑的辫子使白衣更加洁白。
一方面,使用颗粒反差强烈的特殊胶片,进行高调摄影。同时,强烈的布光,使被摄主体米兰曝光过度。高调摄影和曝光过度,使米兰的黑发、白衣更加突出、强烈,更加增加米兰的美感和不真实的成分(“画中人”)。
总之,通过曝光过度表现拍摄对象的美好,和马小军的爱情的迷狂及马小军特殊的心态。
(有颜色的彩色光的运用,为了讲述的方便,我们将在后面的色彩一节中讲述。)
四、电影创作中的照明处理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运动、照明、色彩是影像部分的三个重要内容。)
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1、总的照明风格:
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照明的风格。
A、纪实风格:
①、多用自然光,阳光,天空光。如果是在室内,那么它的光就应该是该室内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灯光)所发出的光。(尽管这一点在实际拍摄中较难做到)。
②、多用散射光(软光)。
③、如果使用“三点布光”,那么,主光、副光、逆光之间的对比不要生硬和明显。
④、场景中的主光的方向应与该场景内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室外是阳光;室内是室内发光的灯具。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
在用光上没有一定之规。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绚丽夸张。
C、商业片:
①、布光应使被摄主体清晰可见。它不能象纪实风格的影片那样,为了接近生活,被摄主体有时会若隐若现、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③、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鲜明的作者对它的主观评价。
④、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
2、具体人物的照明处理:
影片主要人物,必须要有他的照明处理方案。如《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查尔斯,安娜,迈克,未婚妻等。
3、具体场景的
『贰』 关于摄影灯光的打法
1、三点布光:主体光、背景光、辅助光。
2、主体光:直接在对象前方,主要是为了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
3、辅助光:增加主体的层次间的亮暗对比。
4、背景光: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亮度宜暗不可太亮。反正就是让背景和对象之间有层次感
(2)电影光最亮布哪里扩展阅读
光型
1、主光:
主光是被摄体的主要照明光线,它对物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的表现起主导作用。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基调就得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画面显得平淡;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章乱卖态。
2、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哗源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3、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轮廓光赋予被摄体立体感和空间感。逆光和侧逆光常用作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强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轮廓光的突出。
4、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用来对被摄体局部进行装饰或显示被摄体细部的层次。装配袜饰光多为窄光,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以及商品摄影中首饰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
『叁』 灯光摄影技巧
灯光摄影技巧
在人像摄影灯光照明中,不同的布光方法可以营造出各种气氛的效果。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灯光摄影技巧,希望你会喜欢!
灯光摄影技巧
1. 一个柔光灯
A:柔光灯
这是最简单的布光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常用的,只需要一个柔光灯就可以。放到模特的左、右任意一侧即可,柔光灯要放到比模特高一点,从上方45度角方向打下来。
2. 加亮
A:柔光灯,B:反光板
如果觉得只用一个柔光灯太暗的话,可以放一个反光板在主灯的对面。折射部分光线,让需要突出的细节部分拍摄得更清晰,将整个主体加亮。
3. 加强对比
A:柔光灯,B:黑色反光板
使用反光板的目的是增加亮度,而使用黑色反光板则相反,枝术上来说它的作用不是反光,所以你也可以称之为“减光板”或“吸光板。使用黑色反光板的原因是要降低主体一侧的亮度,让照片的对比效果更突出。
4. 背光式
A:柔光灯,B:背灯
如果想为照片加入一点不同的效果可以使用背灯,突出模特头发的层次,同时高光也可以突出模特的身材。
5. 侧光
A:柔光灯,B:侧光
柔光灯的强度应该比侧光强,侧光可以为模特正面补光,减少明暗对比度。
6. 三灯
A:柔光灯,B:颜色侧灯,C:颜色侧灯
在模特身后加上两个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为照片做出特别效果,非常适合拍摄时装时使用。
实用摄影灯光技巧
观察光源
现实生活的照明光源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自然光和人光灯两大类。自然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太阳光。人工光中有钨丝灯、日光灯、公路上的水银灯。
在影视灯光领域中,影视场面有必要明确和设定“光源”环境。特别是人工光源的场合,是钨丝灯还是日光灯?不同的设定所产生的气氛完全不同。
我们来看这个场景(下图1.2)前景有三条马路,两侧马路是蓝色的,中间的马路是黄色的。选在这个地方拍摄,如果光源不确定,稀里糊涂地拍摄一个一个镜头,连接起来会乱七八糟,发生跳光现象。
色温
色温是一种表达“有色光”的方法。
最通俗的解释,色温就是“光的颜色”。低色温是红色的,高色温是蓝色的。
最通俗的解释,色温就是“光的`颜色”。低色温是红色的,高色温是蓝色的。
生活中的光线都具有偏色特征,称“有色光”,只是人们已经养成习惯把“有色光”看成“无色光”。任何人都无法看携御到“有色光”,即使戴上有色眼镜,一旦佩戴时间长了,适应后也会感到没有颜色,对这个世界的光影仍然“感到正常。
我们拍电影需要一个稳定的”有色光”,不然拍到影像一会红颜色,一会蓝颜色,没法欣赏。一般我们选择稳定的“有色光”,有高色温光源5500k和低色温光源3200k这两种。于是制作灯泡的商人就制造了用于拍摄电影的两种灯泡。随着影像文化的普及,高色温光源5500k和低色温光源3200k作为两个标准也渐渐普及,成为影视常识,并且利用这个“常识”可以玩弄一番“光色”,给影像添加味道。
高色温光源5500k
太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大约是5500k的色温度。这种光叫“日光”,所谓“阳光直射”、是太阳直接照射时的色温度。多云天气,日光通过云层时,色温温度大约达到6000k以上。
低色温光源3200k
钨丝灯的光源的基本色温是3200k,但猜隐旁是灯泡长时间使用会老化,其色温就会降低一些。
实际生活穗橡中的光源很微妙。日光灯可分为白色、昼日色。在影视制作中那些比较专业的日光灯,以A的数量来评价荧光管,AAA表示级别高,称为3A荧光管。其色温比较好,大约是4500-4800,这些色温值,因灯管寿命和清洁等因素会有所变化。
正常光源的概念
摄影的“正常光源”概念,是指通过校正“有色光”,可以正确还原物颜色的光源。例如数码摄影机能在自动白平衡设定之后可以把“有色光”自动校正成为“无色光”。
玩弄色温度(WB)
在数码摄影中可以利用色温特征来再现特定的光源,这是色温运用的技法。具体作方式是在调整白平衡时,用偏暖色的白纸作为“白标准”来拍摄,摄像机会偏向冷色调,同理,用偏蓝的白纸作为“白标准”来调整“白平衡”,摄像机会偏向暖色调。也可以在制作后期通过电脑来调整画面的颜色。
如果想再现月光的味道,可以依靠照明来表现,照明光线比摄像机“白基准”色温提高1000-2000K、颜色会发蓝。画面带有蓝的色调,可以明白地表达夜晚气氛。
如果你想要再现爱迪生电灯泡那种橘黄色的感觉,例如场景为饭店、酒吧等这些场所的布光,可以把“白基准”色温降低500k左右。如果设定场景为商品展现厅也要降低色温。事实上,许多高档商店内部安装调光设备,把照射商品的照明降低一些色温来吸引顾客的眼球。专家认为:用橘黄色光线作为记忆色来展现商品其效果最好。
布光本意
打光是保证必须的光亮
在光亮不足的环境下不能随心所欲拍摄。灯光可以提高环境的亮度,保证必要的感光度。
打光是促使颜色鲜艳
影像的颜色和拍摄时充足的光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是没有充足的光亮,无法指望颜色饱满。要是暗处没有基本光照,所拍出的影像就会黯然失色。
打光是视觉创意
导演对光效的设想是一种场面调度,称“视觉诱导”,光线的安排是不可缺少的。灯光可以改变所拍摄的事物,并且让观众对现有的生活印象由灯光来决定的。
;『肆』 放电影的时候,银幕一般最亮有多亮投影机达到这样的效果,尺寸如何定
这个我应该算是专家了。
首先,人眼对亮度的判别与环境光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在太阳下看的话什么投影机都是浮云,一律看不清。环境越暗的时候感觉投影越亮。
一般会议室使用的投影机都在2000lm以上,电影院的则为10000Lm以上。一般投影机都用光通量来评价发光能力,单位是Lm,表示投影机每秒发出的光亮的总和。
光通量=照度*面积,由此可知假若以10000lm的最低影院水平,500lm的投影机要把投影的面积缩小到电影院投影幕的20分之一,差不多长边可以接近4m。这个水平只能是在晚上用,白天拉上窗帘都比较吃力,电影院是黑房间,所以看起来才特别亮,家里并不推荐这样用。不过一般家用的投影机达到500还好,因为屏幕一般不会太大。要想用的爽一点还是得2000lm以上。
当然,目前市面上想要买到不虚标的家用投影机可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