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院即将开放啦,你们会去看吗有什么好影片推荐吗
国家电影局通知说低风险地区可以逐步开放电影院,先开开看看具体要求:
1.登记观众信息,检查体温,未戴口罩和体温37.3度以,上者不得进入。
2.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实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证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
3.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管理,监督进入影院区域的工作人员和观众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对号入座。
4.电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
5.电影放映场所减少放映场次,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 -半。
6.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延长场间休息时间,对影厅充分清洁与消毒;不同影厅错时排场,避免进出场观众聚集。
前面几条防控要求比较简单,但是第5和第6条的要求,对于大制作电影是致命地伤害。减少场次,意味着排片最起码少一半。控制观影时间意味着之前剪辑好的电影要重新剪辑。所有这些都会减少电影最终的票房!
因此,为了保证电影的最终收益,今年春节档的几部贺岁片,也是我一直比较期待观看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夺冠》,应该都不会在七八月份上映。最先到电影院上映的应该都是些小成本电影。
话说回来,观众已经很久没有进电影院了,电影院开放后,会不会引发一阵观影高潮?说不定对这些小成本大有好处!!!
今天,也就是7月16日,电影行业迎来一个好消息,电影院要恢复开放了。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一个通知,通知显示:
截止目前,全国有4个中风险地区,没有高风险地区。截至7月15日, 全国中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共有4个: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地区)乡、卢沟桥街道、马家堡街道、新村街道。全国高风险地区为0个。
也就是说,全国几乎都是低风险地区。
观众去电影院观影意愿如何?别人怎么想我不是很清楚,我在武汉,有个上小学的孩子。按照以往,每年过年,每年暑假,我们都会带着孩子观看最新的电影。
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没有去过电影院,当然,孩子在家中待了近半年,现在放暑假了,也想让孩子出去走一走,有条件的话去看看电影。
但是有两个问题:
另外,考虑到一些观影限制:
比如看电影本身就是图个放松,所以吃个爆米花这是观影的标配,现在全程戴口罩,原则上禁止饮食,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观影的乐趣。另外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全程佩戴口罩,而且一戴就是近两个小时,这的确要考虑一下。
所以,本人观影意愿暂时没有那么强烈。
观影没问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我们也看到了,影院会有各种防疫措施,包括无接触售票,包括上座率,包括全程戴口罩,包括时间控制,测量体温等。
但是影院的措施是影院的措施,作为观众除了必须要遵守这些规定外,自己一定要增强个人的防护意识。
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这都不用说,观影时还要保持人际交往距离,尽量不要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停留太长,尽量少触碰公共场所的相关物品。
最后说说推荐好看的电影,这个观众说了不算,哪些电影会上映能上映,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只能等电影院排片了。
密集?酒吧,ktv 大型商场,和商场里吃饭排队不都是密封的环境,电影院跟这些有何区别,还有自己住的小区体温都不量还是实施一个出口逆行,既然不量体温打开多好,请问有何意义?
还不如不开呢。上座率30%以下。只有部分地区可以开。肯定没有电影会选择这个时候上映。本都收不回来。不如留着。没什么好片。恶性循环。上座率更低。 开了还要发工资,交房租,水电。还不如不开。
在2020上半年,影院行业的影响很大,如今部分低风险区实行部分开放,看似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开放影院有相关规定及要求,一场电影下来的收入可能和平时差太多,综合各方面,电影院能够开放的应该是少数。
国家是按居民的刚需所定,吃饭社交在先,而不是绝对安全风险来评定的,所以观影排在了餐饮后面,人可以一年不看电影,但不能长时间不去饭局社交应酬;看电影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享受,有25%的人一生都进不了几次电影院,但正常人100%都必须饭局应酬!国家也是被迫无耐之举,应当于以理解!
现在的影院,上映的电影肯定是以去年的贺岁片为主。积攒了大半年的观影热情,就要宣泄出来。这种感觉,真是值得我们期待。
7月20日,影院开放。其实还是有很多条件限制的。比如,必须戴口罩,体温37度以上,也不会放行的。
放映厅只卖30%的座位,如果要看电影的话,只能网上提前订票。要不然,真是买不到票了。还有就是座位之间,要有1米以上的间隔。不知道恋人之间,是否也要隔开呢?
要求还没完,看电影的时候,不允许吃东西。当然,爆米花肯定也没得卖。朋友们还是忍忍吧。
种种不便都是可以忍受的,为的就是自己期待了大半年的电影,终于可以先睹为快了。第一部,就是《唐探3》。总感觉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精彩,所以,我还是很期待这第三部,就为了要看陈思成能有什么变化。
接下来就是《夺冠》。个人很反对把这部原名《中国女排》的电影改名为《夺冠》。这让影片缺少了一种厚重的使命感。不过,为了郎平,为了朱婷,为了心中的中国女排,这部电影一定要带上父母一起看。
第三部就是《姜子牙》,有了《魔童降世》的珠玉在前,这部动画片也肯定错不了。不知道,导演能把这老掉牙的故事,又能幻化出什么样的魔幻大片。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电影院即将开放,你们会去看吗?有什么好的影片推荐?
昨天公布了,7月20号开始电影院将开放营业。这对于许多迫不及待想要看片子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消息!距离电影院关闭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了,好多新上映的国产片应贺岁片都没有看过。 想必大多数都和我一样都憋坏了吧!
但是在看电影的同时也要遵守国家的一些规定,低风险地区的一场电影的上座率不能超过30%,同时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是不可以吃零食的哦!!!
现在就跟你说一说,我在昨天做好的排片行程!!
最近比较火的而且呼声最高的一定就是唐人街探案三!依旧是王宝强和刘昊然主演的,依旧是承袭前两部的风格,以破案为主!继曼谷和纽约之后,又在东京开启了破案之旅。相信又能给广大的影迷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推理逻辑故事线。希望这部片子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可以稍微的期待一下下!
再就是最近风靡全球的电影《花木兰》,由刘亦菲主演。以花木兰为原型创造表演出的真人剧情版的电影。讲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继而表现出中国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虽然说中国的故事让国外拍有点不好接受,不过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剧中演员的表演,还有巩俐,李连杰等一些国际巨星的特别出演!
这一部是我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一部电影!该片由王俊凯和苗苗所主演的少年成长冒险故事。此部片子是由陆川编剧并导演的,并以他自己的经历而创作出来的一部电影!剧中所出现的一些的现象据说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了!到时候可以带着疑问看片子,会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观感性!同时里面王俊凯的表演也值得期待一下!
陆川导演说过,这部戏很配得上他的才华的一部戏!
这部电影是由巩俐主演,讲述的是历代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挥挥洒汗水,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由陈可辛导演,还有黄渤,彭昱畅等一些演员!这是一部真正讲述中国女排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较量,以及不服输,不认输的精神!非常鼓舞人心的一部电影!据说年轻的郎平是由其女儿所扮演的!
我觉得嗯,以上这几部电影是我最想看,欲望最强烈的,也希望这几部电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还有比如杨洋和成龙主演的《急先锋》。陈坤和袁泉主演的《封神三部曲》,也都是非常不错的影片,推荐给你!
希望你能喜欢我的回答,谢谢!
有好的影片上映还是会去看的!
想看唐人街探案3,因为有前面两部的口碑铺垫,第三部还是很让人期待的,这类型的悬疑动作喜剧电影,很适合全家观看,本来跟家人约好大年初一去看的,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院关闭,各行各业都分分受到打击。如果影院重启,还是会去贡献票房!
影院即将开放,大家看电影记得要带好口罩哦,保护自己也保护大家~
不会。
一来疫情影响,聚集在封闭空间总是会有更大的潜在风险,要是有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潜在感染者就更麻烦了,不如等疫情结束再好好的看个够,心里也不会有任何顾虑。
二来本身也不喜欢去电影院看,因为是近视眼,佩戴立体眼镜看会觉得头晕不舒服。开通会员在电脑前看更舒服。
三来新上映电影票都好贵呀,对于吃货而言不如吃顿好的。
戴好口罩,我还是会去的。影视行业经疫情冲击,已经倒闭一大半,其实影响的不单是影视,还有相关产业。再不放开,没有哪家公司顶得住。适当的开放,保证部分能活下来。说到想看的电影,首选《姜子牙》!
首先,电影院开业我们应该看到背后利益博弈,这个结果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个协商结果。
现在,疫情仍然很严重,各地防控的措施也没有减弱多少,国外更加严重,因为考虑到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所以,尽量让企业复工复产。
面对这个形式,我是一般不会去的。其次,现在,网络 线上等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并非一定要去电影院观看。就算没有疫情,电影院现在总体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现在的电影院多数是一些小情侣去观看,并没有多少真正因为去看电影而去电影院的。
所以,面对当前的疫情,也希望大家谨慎选择。
百分之一个亿会去看
B. 冈仁波齐电影的详细剧情介绍
《冈仁波齐》跟商业大片是完全不同的电影类型,一部电影早晚都会见到需要见到它的观众,需要看缘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冈仁波齐电影介绍,供大家参考!
冈仁波齐电影的介绍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爱情麻辣烫》《洗澡》《飞越老人院》……张杨的电影作品带给观众不少感动与思索。近年来,热闹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却再难觅得张杨的身影。这两年,他把精力投注在电影《冈仁波齐》上,6月20日该片将在全国上映。今(14)日,电影在重庆点映,张杨现身聊起了心路历程。
冈仁波齐电影:5年后的回归之作
2012年《飞越老人院》后,张杨几乎消失在公众视线。5年后回归,他带来一部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剧情片。对于张杨来说,拍摄这个 故事 并不是一时兴起,“以前的好多生活跟旅行、野外、西藏就有关联。我一直有个西藏情节,觉得早晚有一天会去拍这部片子,这个想法已经在我脑海里生长了十几年。”
有了想法,找谁来演是个问题。对于角色,张杨也早有设想,幸运的是,在芒康县普拉村,11个普通的村民愿意跟剧组一起踏上这场冒险之旅。“村民都很质朴,我们之间需要的是了解和磨合,建立彼此的信任,否则拍摄无从谈起。”
没有程式化的剧本,全程拍摄一队毫无表演 经验 的普通村民,在张杨看来也是全新的尝试,“这群业余演员从表演角度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不需要更多地去表演,而是需要自然地生活,呈现一种写实的感觉。”
就这样,2014年张杨带着拍摄团队在高原上呆了一年,“一边走一边拍,观察的同时再从中提炼,路上会发生什么也都未知,这种即兴的拍摄,也打开了全新的创作方式。”
冈仁波齐电影的背后故事
谈起这几年的“淡出”,张杨表示,对于自己到底想要拍什么,思考了很长时间,希望放慢节奏,尽量拍自己喜欢的东西。
5年里拒绝了不少商业片拍摄的邀请,张杨直言,“我拍的电影内容和题材比较严肃,而现在的商业电影太娱乐了,这不是我想要去做的电影。目前,正在云南拍摄新的电影,仍然是即兴记录的方式,从真实生活里汲取素材。”
作为一部文艺片,《冈仁波齐》上映档期前后有《异形:契约》和《变形金刚5》两部商业大片,票房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张杨显得很淡然,他无所谓票房好坏与否,“其实这部电影2015年就做完了,但一直都没有上映,在这两年中我也不着急。其实它在哪个档期上都可以,跟商业大片是完全不同李陪耐的电影类型,一部电影早晚都会见到需要见到它的观众,需要看缘分。”
第六代中坚导演张杨酝酿26年的新作《冈仁波齐哪春》将于6月20日在全国公映:藏历马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本片讲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个普通的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磕头2500公里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此行历经生、历经死、历经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历经灾难、变故、内心的拷问成长与蜕变,看似波澜壮阔,实则平静至极。本片之前在欧美十余国乱李电影节展映,反响巨大。
6月14日,《冈仁波齐》路演第五站来到重庆,在观音桥方所书店举办了映后沙龙活动。活动一开始,张杨导演就欣喜的表示,近几年国内观众对于艺术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方所书店举办的多次艺术电影活动中,到场的90后年轻观众越来越多,是一个可喜的现象。随后,导演张杨与《冈仁波齐》纪录片导演冯章顺及物理学博士、青年制片人__峰围绕“大美尽头有神山”这一话题,畅谈对于艺术电影的种种心得与体会。现场观众里有不少电影从业者,在现场提问中热情高涨,张杨也用自己多年的经验为现场观众解惑。
一路走来一路歌,带着旅行的心态拍摄一部电影
在拍摄《冈仁波齐》的时候,张杨带着团队在西藏呆了一年,深入藏区一年多,日日夜夜待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为了一个理想的镜头,长时间的等待,这些都是在拍摄过程中经历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像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极端的低温天气,悬崖和难走的藏区道路,也都是电影拍摄一年多来,经常会经历的事情。
导演张杨和纪录片导演冯章顺回忆起这段历程都表示,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一年拍摄当成一次“旅行”,享受在高原上生活的一年,享受这个拍摄的过程。
张扬说,其实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旅行的心态,在这一年不要总是带着工作的状态,如果这样就会感到非常劳累,重要的是享受,享受这次“旅行”。张杨说,拍摄《冈仁波齐》时,剧组的工作并没有严密的规划,不像常规剧组那样起早贪黑、紧锣密鼓。有时候没想好拍什么,或者碰到下雨天,大家就不用工作。电影只是路上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体会旅行的乐趣,享受路上的生活方式,“当然高原上是艰苦的,你要面对寒冷、空气稀薄、高原反应等各种问题,但当你把它当作一场旅行,当成一种生活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微不足道了,反而你特别愿意想方设法把它变得更有意思”。
历经三百多个日夜,将朝圣凝固成一部长片
“近600小时的高清素材,真实记录这条朝圣路上的困惑与追求,有些人为了救赎,有些人却是为了逃离,还有一些人为了父母,更多人却是为了众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至少若干年后,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部影片里看到一个民族,还这样生活着,或生活过……”在《冈仁波齐》三百多个日夜的拍摄中,纪录片导演冯章顺从他的角度忠实地记录下了那一年行走在高原上的这支朝圣队伍和这队电影人,并将这一年的历程凝固成一部长达四个小时的纪录片。
对于这四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冯章顺本人也有一些犹豫,张杨却认为,应该坚持这样的决定,“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难以想象,但对于真正想拍电影或做电影的人,也许这个片子是特别好的教材,我和顺子(冯章顺)说,更重要的是咱们过十年以后再看这个东西,那时候才能感受到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拉长的拍摄旅程,有着反复试错的惊喜和趣味
在当天的映后沙龙上,有很多电影从业者来到现场,有观众对于《冈仁波齐》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并向张杨导演及现场嘉宾提出了关于电影制作方面的问题。
有观众问到张杨导演在拍摄《冈仁波齐》的过程中,对电影有了那些新的认识。张杨表示,以往自己的电影多是会准备好剧本再进行拍摄,但是《冈仁波齐》并没有剧本,有的只是最初对角色的设想和对大致剧情走向的规划,电影中最终呈现的情节均来自在朝圣路上的所见所闻,并最终加工成影像呈现在大银幕上,“《冈仁波齐》完全打破了我们以往最倚仗的剧本,究竟我们没有剧本,能不能拍电影呢,我觉得可以拍,当然代价就是你必须把时间拉长,你可以在这期间反复试错,而这种反复尝试和试错的过程,也让拍摄的过程变得更有趣” 。
张杨也表示,自己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彻底爱上了这样拍摄的方式,“真实的感质是我非常喜欢的,虽然我以前的电影也在努力靠近真实,但你自己心里知道会有一些设计的内容,有一些桥段和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但是在《冈仁波齐》这部电影中,我反而觉得这些东西可以全都不要,这种更简单,更单纯的创作方式,是我现在比较喜欢的”。
在等数目的去与归中达成新的平衡
在沙龙现场有观众表示对电影中朝圣路上孕妇生产的情节印象深刻,想知道这一情节是否是真实发生的。张杨介绍说,这一场景完全是真实的,而变成如今这样的呈现也有一些机缘巧合。
原来在最初张杨的设想中,早就设定好朝圣路上的一死一生,电影中老人的“死”应该先发生,而后才有“生”的出现,但是在实际中却遇到了问题。在剧组遇到孕妇时,孕妇并不清楚自己的怀孕时间,误以为怀孕四五个月,实际上路之后却发现已经怀孕八月有余,而这个朝圣队伍中原本也就设定好的新生命,也就愈发不可控制的突然降临,形成了现在电影中的先“生”后“死”。
张杨表示,电影中的所有情节均来自剧组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在朝圣途中突然降临新生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朝圣队伍一走可能就走一年两年,这种突然多了一个人的情况很正常,可能这是一个家庭一起朝圣,上路两三个月之后就怀孕了,之后孩子在途中降生,也就显得再正常不过”。
电影中老人去世的情节,也同样源自现实生活。张杨表示,在和老人商量这场去世的戏时,老人非常痛快就答应了,完全超出了剧组的想象,“我跟老爷子说要拍去世,他说可以,因为他知道他在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种在路上突然的去世也很正常,虽然这些是早就形成的设想,但实际上还是源于真实的生活” 。
《冈仁波齐》能否为艺术片市场破冰
电影《冈仁波齐》曾入围多伦多电影节“当代世界电影”单元,并获得第 7 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评委会特别表彰。2016年,《冈仁波齐》在西雅图电影节UP=TOWN影院放映时,观众足足给了五分钟的掌声。这部影片曾陆续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荷兰鹿特丹、瑞典哥德堡、瑞士日内瓦、英国奇切斯特等多个海外国际电影节进行过展映,受到过诸多海外媒体的赞誉。
《好莱坞报道》曾发文力挺,表达了这部影片对海外影迷的影响:“影片《冈仁波齐》描述生死,不卑不亢,无喜无悲的方式获得了广泛肯定。有影迷在看完片后说,虔诚而淳朴的藏民,为朝圣而生,亦为朝圣而死,是一种对自然及信仰的绝对尊重与膜拜。电影里的朝圣之路是打消心中疑惑杂念的旅途,让很多海外影迷起了去西藏的念想,甚至有一些曾经去过的人也打算以行走的方式再去一次西藏,去拉萨、去冈仁波齐进行一次朝圣。”
在获得国外不俗口碑之后,《冈仁波齐》在中国的反馈无疑值得期待。在此前几站路演的映后沙龙中,《冈仁波齐》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好评。影评人史航称赞影片说,“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套路,就是这么走着。尽管没有推特写镜头,却能够让人记住里边的每一个朝圣者,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地方”。著名编剧芦苇表示,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着娱乐至死的困境,观众到电影院里不再是寻求心灵的交流,不再是寻求一种对人性和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因此《冈仁波齐》这样的电影,在目前的中国影坛中非常罕见,还有人在坚持这样去做,把这它作为反映社会真实的一个影片,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尊重。”著名学者尹鸿认为,市场的成熟和观众的成熟是同步的,市场慢慢变大,观众也会越来越成熟,观众选择电影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我相信《冈仁波齐》的朝圣之路一定会打动观众,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喜欢,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去电影院去看”。
猜你感兴趣:
1. 锵锵三人行怎么不播了
2. 冈仁波齐电影杨培死了是真的吗
3. 冈仁波齐电影网络云1080p资源链接
4. 原谅他77次电影主题曲
5. 《蓝色天堂》读书笔记
6. 蓝色天堂读书笔记
C. 有西藏扎基拉姆的电影吗
西藏扎基拉姆的电影有《冈仁波齐》。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西藏扎基拉姆的电影《冈仁波齐》是很好的一部电影,在网络上被骂消费了西藏人民的信仰。消费的意思是拍成电影卖了票房。《冈仁波齐》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蔽御,不是纪录片,在拍摄时贺并手很多镜头都是摆拍,为此演员们遭到朝圣者的唾骂,说他们禅嫌作假虚伪,骂到演员不敢拍戏的地步。旁边一位朝圣的僧人看不下去,对演员们说道:做你们觉得对的事情,哪怕有人唾弃。
D. 藏族电影有哪些
《冈仁波齐》、《可可西里》、《门巴将军》、《318号公路》、《红河谷》等。
1、《可可西里》
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该片获得了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
2、《门巴将军》
《门巴将军》(原名《一家人》)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和紫岚德纳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传记片,由马会雷执导,刘之冰、王静等主演 。该片于2013年10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李素芝36年如一日,深入偏远藏区为活佛僧侣、藏族群众和边防官兵巡诊的感人故事。
3、《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由张杨执导,尼玛扎堆、杨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7年6月2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该村的10个普通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4、《318号公路》
电影《318号公路》由上海风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聂运兴、陈玉亭联合编剧。讲述了这是一个现代都市女性寻找到自己内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现代都市女性寻找到自己内心的故事,在独自走318国道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使她从失败的恋情和幻想中解脱出来。
5、《红河谷》
《红河谷》,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电影,该片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多布吉、应真等共同出演。
影片讲述了以20世纪初的中国西藏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的故事。
E. 冈仁波齐好看吗
《冈仁波齐》很好看,在好莱坞席卷中国院线的背景下,这部片子很给中国导演长脸;在冯小刚说“垃圾电影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的背景下,这部片子很给中国观众长脸。
下面来说说这部片子好在哪里。
——————————————
《冈仁波齐》好就好在:片子讲的是一件很高级、很有信仰的故事,但它没有丝毫的“自我感动”。
不自我感动成就了《冈仁波齐》。故事讲的是:11个藏民组成了一支朝圣队伍,从西藏芒康出发,磕长头1200多公里到达拉萨,在拉萨打短工挣够路费后,又磕长头1200多公里到达神山冈仁波齐。
(磕长头遇到绕不过的水洼,就从水洼中磕过来)
在这部片子里,戏剧冲突都被最大化地平实处理,很少出现近景和特写,基本都是远景和中景,就是保持最大的克制和理性。这在充满导演个人表达的艺术片门类里边,已经难能可贵。
但是,平淡并不代表平庸,将生老病死、春去秋来自然地融入这段朝圣旅途中,使影片具有了深刻的宿命感。
F. 冈仁波齐电影是从什么地方开始走
冈仁波齐电影讲的是一场朝圣,这一场朝圣,从芒康开始,经过拉萨,目的是冈仁波齐。
电影里展现了人们在朝圣路上的景象:暴风雪里走路的良苦,在酷暑中的难耐,深夜寒风的刺骨。
人们去西藏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目的是为了洗清身上的“罪孽”。
G. 电影《冈仁波齐》主要讲了什么
近日,一个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过的电影,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上映——电影《冈仁波齐》,一部关于“朝圣之路”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