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百科 > 普拉多博物馆电影在哪里看

普拉多博物馆电影在哪里看

发布时间:2022-05-10 13:18:40

① 大英博物馆top10

你好:
奢华旅行TOP10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盘,点击免下载:
内容预览:十大博物馆和美术馆(2)热点: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文物陈列室,这里是埃及本土以外的世界第二大埃及收藏馆,包括了公前196 年的罗赛塔石碑。6 –普拉多博物馆THE PRADO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的皇室家族为普拉多博物馆捐赠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几个世纪以来,国王和皇后们以他们极高的热情和高雅的品位收集了大量的作品,同时还特邀艺术家们来此创作作品。除西班牙本国的油画,如委拉斯盖兹、戈雅、里贝拉和左巴朗外,这里还收藏了一些意大利(包括提香、拉斐尔)还有佛兰德斯艺术家的作品。1819年,尔南多二世开始将自己的个人收藏对公众开放,如今,它们依然保存在胡安·德维亚努艾瓦(Juan de Villanueva)设计的这座新古典建筑里。7-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美国纽约州纽约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堪称整个西半球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这里的收藏多达142亿件。不仅仅是范围最广的——涵盖整个世界,也是最具深度的——从远古时代到现在。有些领域的收藏品……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② 普拉多博物馆的参观信息

周一至周六10:00-20:00 周日和节假日10:00-19:00
周一至周六下午六点至八点免费开放常设展览
周日下午5点至晚上7点免费开放常设展览 1 月 6 日、12 月 24 日、12 月31 日 开放时间10:00-14:00
地址:普拉多大街
地铁站:西班牙银行及阿多恰 公共汽车:No. 9, 10, 14, 19, 27, 34, 37 和 45 museo Prado下车
地铁:Banco de España 或 Atocha
火车:于Anton, Martin, Atocha, Bancode, Esparia Station下车

③ 丰田普拉多如何在车上看电影

可以看的! MP4格式吧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④ 西班牙值得去的几大景点

西班牙好玩的景点有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等等
马德里(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交通中心,马德里省首府,在历史上因战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欧洲之门”之称。 马德里是欧洲伟大的艺术中心,名胜古迹遍布全城,文化气息异常浓烈。 以太阳门(PuertasdelSol)为中心,道路成放射状展开。马德里是个相当适合步行漫游的城市,从太阳门西去比列斯广场,或从大广场往王宫方向,沿途尽是艺术、文化和古建筑。 马德里著名的景点有庄严的皇宫(PalacioReal)、有委拉瑞兹、哥雅和葛雷柯名作的普拉多博物馆(PaseodelPradio)、年轻人聚集的太阳门、16世纪时哈普斯堡王朝建造了着名的大广场(PlazaMayor)及圣伊西卓大教堂(CatedraldeSanIsidro)等等。
巴塞罗那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地中海岸,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最大的工业中心。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有地中海曼哈顿之称。 带有哥特风格的古老建筑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巴塞罗那令人迷醉的天际线。格局凌乱的小巷子紧贴着新城区的边缘,古色古香的旧城区里会忽然冒出工业时代的烟囱,在巴塞罗那,这一切的不协调看来都顺理成章。 当然,巴塞罗那最大的骄傲还要属现代主义的天才建筑师高迪的杰作,他令这颗半岛明珠更加光彩夺目。一个人的六件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巴塞罗那让很多人来到了这里,就再没有离开过。 高迪打造的梦幻世界在这里成为了现实。无数的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了这片土地,追求自己的艺术家梦,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这里都孕育了太多大师。久远的,现代的,还有许多即将成名的,只要来过巴塞罗那,没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是这里产生了那么多艺术大师。 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塞罗那》让不少人选择了来这里旅行。电影中的浪漫气息不知让多少多少人倾倒。无论是夜晚月光下庭院里的西班牙吉他,还是兰布拉大道上的各式鲜花,从桂尔公园的彩瓷长凳上恋爱中的年轻男女,到夕阳透过石头长廊的忽隐忽现的光亮,浪漫慵懒的气息无处不在。 也许这里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享受。阳光、地中海、帅哥美女伴着美食美酒,时间一下子变慢了。体验最纯粹巴塞罗那的话,那么可以选择一些有节日氛围的日子去,比如巴塞罗那9月的圣梅尔塞节,感受最疯狂的叠人塔,或是6月去感受圣胡安节的烟花之夜,再或者赶在国际电子音乐节(6月11-17日),和巴塞罗那人一同狂欢。
塞维利亚(西班牙语:Sevilla),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都市人口约一百三十万,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全市人口65万。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瓜达尔基维尔河(río Guadalquivir)下游谷地,南距加的斯湾约120公里。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穿流而过,古市区的建筑仍然保留著几个世纪前摩尔人统治过的痕迹。塞维利亚(Sevilla)是阿拉伯人留下来的一份丰富遗产,是同美洲展开贸易的一处重要且繁荣的贸易港口。作为安达卢西亚省的首府,塞维利亚到处均洋溢着热情和繁荣的景象,显示着其悠久的历史。城中有许多人类文化遗产建筑,还有各种各样具有大众气息和独特风格的街区,如特利亚纳区(Triana)和马卡雷纳区(La Macarena)。
塞维利亚阳光明媚,春秋天天气晴朗十分适合旅行,但夏季天气十分炎热,6、7、8月最高气温经常高达40度,这时候去的游客要注意防暑降温。4、5月是塞维利亚的最佳旅游时间,因为4月正值四月节和圣周游行,有非常多有地方特色的有趣活动,但4月的塞维利亚常有阵雨,雨衣雨伞一定要记得携带。

⑤ 关于西班牙…

物品吗?西班牙的橄榄油很有名气阿,是世界橄榄油的最大生产与出口国(别和意大利混淆哦)。
另外一项名产就是安达路西亚省份出产的雪利酒(sherry)。雪利酒是葡萄酿造,但一般比葡萄酒甜,为西班牙南方的特产。其依照酿造的方式和甜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pale dry酒色清淡,适合配餐饮用,而cream sherry则深陈红浊,非常的甜,相当适合饭后小酌。
西班牙盛产葡萄,葡萄酒不仅仅是法国的特产,西班牙同样也出产上好的葡萄酒。质素可媲美法国出品,但价钱当然便宜很多。
利比利亚火腿是西班牙人引以为豪的特产(绝对出名)
皮革与皮革制品是西班牙享有国际声望的另一类优势产品。科尔多瓦印花皮革和鞣制皮革(有时还被镀金以增加美感)的加工传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其实这些物品还分些地域性的哦,如巴塞罗那的彩色陶瓷蜥蜴、马德里的小熊雕像、托雷多的银饰等;也有全西班牙都能买到的,如橄榄油、葡萄酒、皮酒囊、弗拉门戈舞演员用的响板(南部城市多一些)、真空包装的火腿等等~

西班牙是文化古国,建筑绘画很有名气的,比如建筑著名的有
马德里皇宫
这是欧洲第三大皇宫,仅次于凡尔赛宫及维也纳的皇宫。
普拉多博物馆
普拉多美术馆的份量,大概等同中国的故宫。

西班牙画家举世闻名:比方有达利、毕加索、埃尔·格列柯等等。

一下也就想起这么多~~建议楼主去你们当地的图书馆,图书馆一般都有地理历史书籍专区的,了解一个国家光靠上网是远远不够的。你说劳尔阿,感觉你应该年纪不大吧,呵呵,他有本自传是《劳尔和他的未来》,你可以上淘宝网去看看有没有便宜卖的。
你去http://blog.sina.com.cn/raul7这个博客吧,里面还蛮多关于劳尔的内容的。

⑥ 毕加索的一生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可以分为几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 "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玫瑰红时期”。尔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九十一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毕加索年表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电影《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⑦ 西班牙著名景点有哪些

1、马德里王宫

马德里王宫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王宫原址为哈布斯堡王朝城堡,1734年被焚毁。1738年开始建造新的王宫,26年后才完工。王宫建筑融合了西班牙传统王室建筑风格和巴洛克建筑风格,整体呈正方形,每边长180米。

由于历代国王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王宫进行装饰,使得王宫带上了浓厚的个人印记和时代印记,如卡洛斯三世布置的寝宫,卡洛斯四世建造的镜厅和阿方索十二世所钟爱的豪华餐厅。

帝王厅(Salón del Trono):修建于卡洛斯二世时期,厅内的装饰一直未曾改变。厅内拱顶画展现了西班牙君主时代的故事,特别突出了18世纪诸位国王的统治。厅内的装饰大部分是在皇家作坊生产,但也不乏远道而来的奢侈品,如威尼斯的枝型水晶吊灯,那不勒斯的天鹅绒刺绣,罗马的青铜狮像。

绘画长廊:收藏了各种绘画流派画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胡安·德·弗朗德斯的《天主教女王伊萨贝拉的多联画屏》,卡拉瓦乔的《莎乐美和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以及委拉斯盖兹和戈雅的作品。

(7)普拉多博物馆电影在哪里看扩展阅读

西班牙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España;英语:The Kingdom of Spain),简称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 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

中世纪时,境内有多个国家并立,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王朝。并于大航海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在15世纪中期~16世纪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在经历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君主国后,于1978年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

西班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是欧元区第五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⑧ 为什么普拉多博物馆关于英国和荷兰的作品较少

我觉得吧,首先普拉多博物馆外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大多是拉丁人种南欧人,尤其马德里还不像巴塞罗那那么西欧化,更加拉丁。所以英国荷兰这类文化作品相对少呗!

阅读全文

与普拉多博物馆电影在哪里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