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邵氏电影颜色七颗星有哪些
邵氏电影颜色七星是邵氏电影公司在70年代推出的七部经典彩色电影。这七部电影分别是:
* 《保镖》
* 《大醉侠》
* 《快活林》
* 《玉蜻蜓》
* 《金瓶双艳》
* 《隋唐演义》
* 《清宫秘史》
这七部电影在当时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票房成绩,并引领了当时的电影潮流。
2. 邵氏经典颜色
风月奇谭。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派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
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其中,又分成两个支派,一个是张彻力主的新武侠电影;另一个则是楚原,他擅长和古龙合作拍摄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武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张彻已经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离我们而去了。
人口分布:
先秦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了秦汉,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到两晋南北朝时邵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江西,北边到达河北。唐朝时期,中原邵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广东。清初邵姓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邵姓大约2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八位。邵姓第一大省是江苏省,约占全国邵姓总人口的24%,占江苏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北、浙江,这三个省的邵姓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52%。
3. 邵氏颜色程度十颗星的港片有哪些
邵氏电影公司是香港电影界的重要标志,其作品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公司制作的电影多以黑白片著称,但也尝试了多种色彩和技术,创作出了许多色彩斑斓、视觉效果独特的作品。根据邵氏电影公司发布的资料,被评定为颜色程度达到十颗星的港片包括:
1. 《倩女幽魂》(1968年):该片以黑白为主,部分场景中运用了彩色滤镜,极大地提升了视觉冲击力。
2. 《英雄本色》(1986年):这部经典黑白港片,在某些片段中同样使用了彩色滤镜,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3. 《倩女幽魂2:人间道》(1990年):作为续集,该片以彩色为主要色调,但在某些场景中刻意使用黑白滤镜,以此强化视觉效果。
4.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1991年):这部彩色武侠电影,在特定情境下也采用了黑白滤镜,增添了艺术效果。
5. 《少林足球》(2001年):彩色励志电影中,某些镜头也穿插了黑白滤镜,以增强视觉表现力。
6. 《无间道》(2002年):该片以彩色为主,部分场景运用了黑白滤镜,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氛围。
7. 《无间道2:终极无间》(2004年):续集中,彩色为主调,同样在某些场景中使用了黑白滤镜,以此突出视觉对比。
4. 请问邵氏有哪些经典的影片!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邵氏电影大全 1. 大醉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际钝胎(1983) 4. 流星蝴蝶剑(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记茶楼(1974) 8. 倾城之恋(1984) 9. 大军阀(1972)* 10. 爱情的代价(1970) 11. 七十二家房客(1973) 12. 花心大少(1983) 13. 花田错(1960) 14. 花月良宵(1967) 15. 蓝与黑(1966) 16. 无名英雄(1971)* 17. 倾国倾城(197
希望采纳
5. 邵氏电影颜色高达六颗星的名字
邵氏电影颜色高达六颗星的名字是:《降头》。
《降头》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75年出品的一部灵幻恐怖电影,由何梦华执导,狄龙、罗烈、石坚等主演。
该片是根据《降头》的原作改编,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罗烈饰演的香港警探与狄龙饰演的当地黑帮头目之间发生离奇事件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一些古老的降头术。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颜色和特效来营造恐怖氛围,同时也使用了一些复杂的情节和反转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好奇心。
本片在拍摄手法上注重表现了降头术的神秘和恐怖,其中有些场景和特效设计相当出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影片还涉及到了一些社会和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作品评价:
影片的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围绕着降头术展开,情节跌宕起伏,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和惊险。同时,影片也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例如道教、佛教等思想,以及降头术这种神秘的民间信仰,使得影片具有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影片的特效也非常出色,特别是在表现降头术时的特效处理上,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外,影片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角色塑造非常饱满、生动,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自己独特的困境和挑战。
6. 成龙的介绍
出生于1954年4月7日,山东人,国际著名功夫影片巨星。
1988、1992年荣任世界杰出华裔青年。1999年获得香港政府颁发的银紫荆星章。
2000年10月,国际著名影星成龙笑意盈盈地从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手中接过了北京奥申委聘请证书。这是第一个受聘的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通过驰名世界的中国功夫,成龙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在北京申办工作进入到关键的时期,成龙的加盟为申奥形象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龙说,申办奥运对提升全北京以至全民的国际形象至关重要。身为华人的一份子,能够参与到申办工作中他感到非常光荣,他将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件中华民族的盛事中来。同时他也呼吁,全民行动起来共同为申办出力。
受聘当晚,他便置身摄影棚,与张艺谋一起练起了太极拳。这将是申办陈述片中的一个镜头。
张艺谋给成龙讲解如何拍摄这56秒的镜头:“太极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要表现出太极那种气韵亨通的感觉。”成龙与张艺谋进行完简短的沟通后便上台跟着拳师舞了起来,虽然成龙在台上还一个劲儿地念叨:“我平时演的都是硬功夫,动作出手特别快,太极却是很慢的东西。”可他一端起架子来却形神兼备,颇有几分大师的味道。一边观看的人群不禁啧啧赞叹:不愧是成龙,这片子准能拍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
成龙大使的身手加上张艺谋大师的制作,到时候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国粹”,肯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出生地点:香港
身高:1.74
体重:63
血型:AB
原名:陈港生
艺名:陈元龙
籍贯:山东人
名衔:■英国MBE勋章
■法国文艺骑士勋章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任职:★导演会的主席
★武师公会的永远名誉会长
★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
★摄影师学会副会长
★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
成名作:功夫喜剧《醉拳》
获奖作品:《警察的故事》
1978《蛇形刁手》《醉拳》
1979《笑拳怪招》
1980《师弟出马》
1982《龙少爷》《A计划》
1985《龙的心》《警察故事》
1987《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
1988《警察故事续集》
1989《奇迹》
1991《飞鹰计划》
1992《双龙会》《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
1993《都市猎人》《重案组》
1994《醉拳Ⅱ》
1995《红番区》《霹雳火》
1996《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
1997《一个好人》《我是谁》
1998《尖峰时刻》
最喜欢明星:没有特别喜欢
最喜欢食物:鱼翅
最喜欢演员:查理卓别林
最喜欢颜色:白、杏
婚姻:已婚,有一子
公司:滚石唱片,嘉禾电影
--------------------------------------------------------------------------------
成龙的魅力何在?
人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答案也可能有许多种,但公认的一点,可能是他的那种拼命的敬业精神。作为一个打星,一般人认为其生存周期不会太长,但成龙却40多岁仍在闪铄着光芒。反观史太龙,阿偌新力加等,早已改戏路。成龙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会用脑子去思考,他知道如果走李小龙的硬派路线,肯定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途,于是他独创成龙式的打法,将喜剧原素溶入武打中,这可能与他崇拜卓别林有关。而在设计武打场面方面,他也有过人之处。他指出,好莱坞kao的是电脑特技,而我要kao真人表演。他的每一部电影中,武打特技都设计得不同,这的确要花心思。现在成龙已将他的所有特技设计录成VCD,让别人研究。总之,由成龙引出来的成龙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
成龙,其实也是一个神话。在世界上,每当外国人谈起中国文化,肯定会谈到李小龙,金庸还有的就是成龙。因为他们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化的代表人。成龙是继李小龙以后成就最高的的武打巨星。他的过人之是在于创造了幽默,风趣的武打风格,能将武打溶入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不在是传统的死板招式。而他的另一过人之处,就是他的拼命精神。近二十年来,他受了多少次伤,也许只有他才知道,有几次甚至拿了他的命。但每当康复后,他又会全心投入到拍摄中,确实令世人敬佩。成龙大哥的魅力已令无数影迷为之倾倒,其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领略他的风采。
成龙从1961年,他踏入中国戏剧学院开始,除了在荔园演出,还被派去片场跑龙套。他的第一部片以无楼之名在《大小黄天霸》中演六霸,继而便改名陈元龙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秦香莲》。1971年他与于占元的十年约满,恢复自由身,与师妹元秋一起跟朱牧的大地公司签约,演了好些影片,但始终只是配角。同时他亦开始担任武术指导,作品包括吴宇森的《少林门》等。
1973年,李小龙猝然暴弊,罗维看中了他,将他改名为成龙,希望他能成为李小龙的接班人。但令罗维与成龙都失望的是,他接边拍的《新精武门》、《风.雨.双流星》、《双渡云山》、《少林木人巷》都不甚卖座。正是有意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吴思远向罗维借用成龙,《蛇形刁手》的创新招数令观众耳目一新,继之而来的《醉拳》更是近代功夫片的代表作。而罗维再为成龙开拍类似的谐趣功夫片亦无际于事。 嘉禾重金挖角,撬走了成龙,拍了《师北出马》,《A计划》,成龙的功夫巨星地位开始获得肯定。
很多人将成龙与李小龙比较,两人最明显的不同是李小龙是打不死的神(《精武门》)陈真的死只用一个定镜,他永不会表现痛苦的表情,而成龙却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会被人打个半死,甚至会被对手[剥光猪]。成龙的亡命动作经常是向生命挑战。《A计划》中从三层楼跳下,《警察故事》中在百货公司沿电线滑下,以至近期《红番区》,从天台跳过另一层的天台,《我是谁》中从高楼上滑下等惊险场面,无不令人目瞪口呆。他已经是无片不伤,拍《龙兄虎弟》时跳下山崖伤及后脑险更有性命之及。
成龙逐步发展成正义的化身,不只有银幕上的形象如是,在银幕下亦如是,向政府呼吁支持香港影业,反黑、扫除水货,慈善筹款都少不了要成龙大哥出来振臂一呼。
近年成龙亦跃升为国际巨星,《霹雳火》是第一部在全美一千多间剧院公映的港产片,1998年他投入美国《Rush Hour》(高峰时间)的拍摄,结果该片成为美国当年十大卖座片之一,看来成龙的传奇又迈向另一个高度。
星路
因为一身好功夫得以走上银幕被人认知;因为不怕死,真拼真干得以走向世界受人推崇。成龙的神话,几经起伏跌宕,到今天终于定格于顶峰处。再回首,谁人能透过传奇的荣光,逼视生存的艰难。
经过多方努力,寰亚公司终于在成龙的首肯下推出《成龙的传奇》。在此特辑中,成龙将亲口道出他在京剧学院受训练的艰苦经过,如何从一个武师发奋图强成为超级巨星的传奇经历,并详细说出他制作武术电影的心得。
从《蛇形刀手》破空而出,成龙从影二十载,在拥有扑天盖地的鲜花掌声的同时,还拥有了另一种证明,那就是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打开成龙的“医药箱”,伴随着他的功夫神话,我们可以发现他的金刚之身到处都布满了刀伤剑创以为见证。
早先在所谓传统功夫片中,尽管打斗不息,但距离动作片中的惊险尚远。自从进入动作片时代,成龙拍片一部比一部玩命,当他动辄从飞奔的化车上一跃而下,或者从几十层的高楼上破窗而出时,他的“医药箱”除了止痛散和云南白药之外,还得添置大器械。最让人肝颤的是几年前,成龙在南斯拉夫拍片时严重伤及脑部,当即昏迷不醒,需要马上动手术,这一变故吓呆了同行的所有成员。一次一次以死亡的边境挑战而回,一次一次披挂整齐又昂然登场,成龙从来没有动过收山的念头。 见多了生与死的较量,便不再去为“安度幸福晚年”这样的计划伤神费脑,只看重踏踏实实的每一天。“坦白地说,我宁可为电影而死,而不愿老死”。
成龙的坚定中透出几多悲壮,无怪乎在如今谁都不服谁的年头里,唯独对成龙,整个演艺界无一人背后嘀咕说三道四。佩服,来自口也来自心。如果一味只是拿命说话,倒算不得英雄了,成龙在勇往直前之余还有一个致胜的法宝,那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拳拳一颗公益之心,融汇于影片之中,使得成龙浑身上下荡漾着一股浩然正气,充满一腔中流砥柱的力量。
当《红番区》、《白金龙》、《霹雳火》、《义胆厨星》等影片在美国上映大获成功后,成龙又在98年秋季隆重推出了他在好菜坞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尖峰时刻》,这似乎预示着成龙热席卷美国的开始。成龙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演员,其票房号召力无与伦比。仅在香港一地,成龙影片的累计票房就高达7000万美元,而成龙在美国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他首先成为了美国一套连环画中的英雄人物:1996年又受邀成为奥斯卡颁奖嘉宾,并且获得了好莱坞的至高殊荣;去年1月,成龙将自己的脚印手印,特别还有他那大鼻子的印记留在了好莱坞著名的中国剧院的大道上。1997年5月6日出版的《好莱坞报道》杂志也对成龙充满溢美之词:“这位巨星正在进入好莱坞,或者更应该说,好莱坞正在走近他。
闻名世界的成龙如今己受到世界影迷的推崇,他的事业的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的。成龙一直坚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在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的电影之都为喜爱他的影迷献上了一部部经典之作。通过多年的影艺实践,成龙逐渐创立了自己浊树一帜的演艺风格,即将令人捧腹的幽默与令人拍案叫绝的特技动作融于一体,并通过自己的身体历行将动作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做为一名超级动作巨星和献身艺术的斗士,成龙以勇者无惧的精神挑战自身极限,以坚强的血肉之躯构筑了自己的传奇。虽然现代电影蒙太奇技术可以将人类的许多梦想变为现实,但影迷仍然看到,成龙以他“四十岁的高龄”仍在自己完成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特技动作。如今,在成龙以前的合作者吴字森、徐克等人的帮助下,美国电影也正在做着类似的尝试。成龙7岁时就在戏校学习京剧的说、学、逗、唱、打的全套本须,极其严酷的训练有时每天达到十九个小时。如果说十年磨一剑的话,那么十年的戏校主活就将成龙锻造成为一把锋芒毕露的利剑。戏校毕业后,成龙进入了邵氏影业公司。两年后,成龙的苦练与执着得到了报答,他从一名特技替身演员,升为了特技指导。一位制片人还发现了成龙的表演才华,为其在1997年拍摄的影片《广东小虎》中安排了一个角色,这也是成龙第一次从幕后登上银幕。几年的银幕生涯并没能给成龙提供施展真正本领的空间,反而是1978年拍摄的《大醉拳》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独创了诙谐功夫片的风格,从而使香港电影业面目一新。 1980年成龙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并且开始了与嘉禾老板邹文怀的长期合作。不久,邹文怀把成龙带到美国,让他参加了影片《争吵》的拍摄。并以特邀明星的身份参加由伯特·雷诺兹、罗杰·摩尔主演的《加农炮赛跑》的演出。回到香港后,成龙利用在美国获得的拍摄技术与经验来促进香港电影业的发展,1983年拍摄的《A计划》就是成龙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美国默片时代的幽默大师一一哈罗德·劳那德的表演对成龙的强烈影响。后来,成龙又去过两次美国,分别在《加农炮赛跑》第二集和《保护者》中饰演角色。1986年,他的《警察故事》成为纽约电影节的参赛作品,他的《A计划》、《警察故事》和《上帝的爱》更受到美国评论界的青睐。时光飞逝,如今成龙和其他香港电影人一起在好菜坞扬眉吐气。 94年,美国新线影片公司获得了成龙影片《红番区》在北美的发行权,自此揭开了成龙电影席卷美国的序幕。看成龙电影已成为中国人新年的传统,而在美国,《我是谁》等成龙影片在市场上接踵而至的成功使1998年也似乎变成了“成龙年”,成龙的名字在美国更是家喻户晓。最近,美国一家出版商出版了成龙的英文自传,书名是《我是成龙》。
拍摄地点已不再限制在香港,而是美国、加拿大、澳州。今日身在澳州,成龙说:“不想返回香港拍戏,毕竟《红番区》带给成龙太多太多,坐拥亚州市场,如今只有荷里活(好莱坞)才有吸引力。”
《红番区》在美收三千多万,成龙说他成绩不止於此,“虽然《红番区》打响了美国市场,但是这个八月底美国上演《SuperCop》(超级警察)相信票房会更高,而我的知名度会更加提高”成龙拍电影无论在膳食、居住大小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当。就算这次在澳州墨尔本及雪梨取景的《ANiceGuy》,他受伤两次仍每日到片场,即使是当日没有他的戏“没办法,这个一种压力,我不到片场,我会好担心,怕这个受伤那个受伤,总之周身不舒服。至於膳食,工作人员大部份跟了我十几年我当他们是一家人,你说你会不会刻薄你的自己人?”“电影同我已经合为一体,我不可以停止不拍片,我的兄弟要食饭,他们希望我可以带他们进入荷里活”据知荷里活拍片制度很多,但大哥很坚持的说“我不管,要拍我成龙,我就要带我的工作人员,少一个都不行毕竟土生土长,成龙亦保存著那一股意气仔女的情怀,难得!
谈到荷里活拍片事宜,成龙显得十分雀跃“开心!极开心啦。李小龙当年都系拍荷李活电影而打入美国市场,我成龙今日打入美国市场不是kao美国片,而是港产片”“我不需要为荷李活作出改变。而是他们的改变来适应我,好简单!他们拍不到到我的动作片,而我亦无须拍他们的特技片,即使是那样我也不会刻意融入荷李活电影,总之各做各的。“还有,我现在不是自抬身价,二千二百万美金片酬,的确是有人offer(议价)但我今时今日还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上次我同史泰龙聊天史泰龙同我说,我们要合作RAMBO第四集我与他share(平分)戏份。他还详细地向我介绍了剧情。之后他给了我他的私人电话叫我有空打电话给他。我要的就是这些,是尊重!只有钱有什么用呢?”“我同史泰龙合作,OK没问题!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