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千与千寻》电影的寓意是什么
千寻这个角色正是这“迷失的一代”的代表,宫崎骏想通过这个讲述千寻迷失的故事告诉当时的日本人在迷失中如何寻找与回归。而“千与千”两个“千”加起来正是2000,“千与千寻”寓意着影片将探讨日本在“2000年”这世纪之交的“寻找”。
荻野千寻在2001年时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换言之荻野千寻是一个出生在1991年的日本的小孩。而日本在1991泡沫经济崩溃后到2000年代初期长期经济不景气,这十年在日本称之为“失去的十年”(The lost decade),日本又将1991年的日本人称为“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
宫崎俊的动画电影充满深刻的寓意与哲理。儿童的视角、简单的故事、童真的幻想、纯洁的感情、童话的境界,这些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听起来似乎总难免“小儿科”,但简单不等于肤浅,童真不是幼稚,儿童往往伟大,童话富有深意。
正如宫崎俊所说:“我的影片首先是为日本儿童拍摄的,而且今后还会这样做,但动画片的题材都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问题,比如儿童失去生活兴趣的问题,儿童在我们的消费社会中迷失自我的问题。”事实上,宫崎俊动画电影的内涵非常丰富,远不限于他所列举的儿童问题。
大而言之,人与自然的关系、青春成长主题、女性的觉醒与独立、人性的异化与救赎等都是宫崎俊的动画电影重点表现和思考的问题。英国学者莫琳?弗尼斯认为有两种动画作者,一种人注重的是技术和方法,动画只是谋生的手段,另一种人投入的是情感、注重的是生命体验。她说,“艺术家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对作品的热爱之情会完全地体现在作品中。
有些人更为注重动画创作的技术,他们会努力钻研制作方法,会依靠技术能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有些例外的创作者,他们更注重创作与个人体验深层次的关联。这样的创作过程是艰难的,动画师要承担精神上的孤独与对体能的考验,但是内心的创作欲望促使他们坚持创作。
真正出类拔萃的作品不仅仅是高度个人化的,而且会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效果甚至是‘娱乐类’动画难以企及的。”这两类动画作者,可以说前者是动画技师,后者才是动画艺术家,宫崎俊无疑属于后一类艺术家中出类拔萃的大师,他的《千与千寻》正是这类“真正出类拔萃的作品”中的代表。
『贰』 影片名字为什么叫《千与千寻》有着什么寓意呢
《千与千寻》这个片名其实是主人公在人类世界和汤屋(神明的世界)的名字,算是暗示着拥有不同经历的千寻,而这一名字也被日本暗喻为“迷失的一代”,为的就是告诉迷失的人如何找回自己。具体如下细说:
最后:
每次看完这部影片都会觉得这个世界非常的美好,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一定要勇敢的面对积极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