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条》为何要略去30分钟内容,逼的观众要三刷,为电影票房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电影,我是喜欢看电影的笨熊。
不知道有多人看完诺兰的《信条》后不是一头雾水,一脸懵逼的。《 信条》之所以难懂倒不是说里面的剧情有多么的复杂,就是007式的谍战故事,而是人诺兰不按照套路出牌,省略的了大部分的说明性质的内容,导致一刷很难看懂。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影片会给人一种纪实节目般的真实感,坏处是信息太少,非常考验观众的智商,还有就是观众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因为很有可能错过了一个镜头后面二十分钟的内容就会看不懂了。
这里笨熊简单的讲解一下影片里的“逆时空”这个关键设定,看懂了这点基本上就能跟上电影的节奏了。
首先《信条》里的穿越时间的原理和《复仇者联盟4》《终结者》等电影里穿越的原理是不一样的, 其他的电影是通过人物穿越时空从而达到回到过去的效果。而《信条》改变状态的不是人而是时间。
假如时间是河流人就是河流上的船,复联《终结者》等穿越时空的方式是调转引擎改变船的航行,让船逆流而上,最终时间回到从前。
而《信条》里的穿越时空不是改变船的航行,而让河水逆流,让水上的船跟着水流一起逆流,从而实现穿越。
因为是逆流,所以当《信条》的主角在穿越时空的时候一切事物就呈现了倒放的状态。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主角他们穿越的方法不是“咻”一下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是要以逆流的状态经过同样的时间, 也就是说假如主角要回到10分钟前,就要逆流10分钟,这个状态下他们是要佩戴特殊的口罩来保持呼吸的。
当到达想要的时空后进入“大闸门”(影片里的时间机器)从另外一扇门出来,出来后就是10分钟前的世界了,时间开始正常流失, 这才算完成一次逆时空旅行,这时也不用再戴口罩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说法,因为要只是逆流的话, 那主角早就因为 汽车 爆炸而被火烤到全熟,而不会因为爆炸而被冻伤了。
影片里逆时空的方法是通过改变熵的状态而实现的。 熵最初是热力学里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混乱程度,后来被其他学科引用,这里为了方便理解笨熊这里用个合适影片的说法。
宇宙万物所有物体都有自己的熵能量,这个能量是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加的。《信条》里通过“大闸门”能开启熵减状态,依靠减少熵来实现逆时空。
这里补充一下,这个熵减世界不是平行世界,而是莫比乌斯环状态,这个点懂不懂无所谓,不影响看电影。
所以 汽车 爆炸那段是影片里先展示正常熵增加下的情况,这样的爆炸在逆时空产生对应的效果。 假如爆炸的产生的高温有100个熵能量那逆转状态下就产生-100的能量,也就是正情况下温度有多高逆状态下就有多冷, 所以逆时空的主角被爆炸的高温冻伤了
所以在正世界里的人被逆子弹击中后伤口不是慢慢愈合,而是不断的恶化,要治愈只能进入逆时空状态,影片里女主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悔蠢档。
理解上面两点基本上就能看懂《信条》各种“倒放”碧乱的剧情了。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为什么逆时空的人不能碰正时空的自己,因为接触会导致湮灭,逆时空和正时空的两人就像是电的正负极,只要碰一起会出爆出火花。反派就是想利用这一点制造一个波及全球的逆向档消爆炸,让正反能量发生反应毁灭世界。
《信条》150分钟的时长不算长,不知道为何诺兰不安排多点时间,影片完全可以增加30分钟 ,在影片里给观众解释逆时空和熵的设定,免得看的观众看完后怀疑自己的智商,感觉自己是在人间凑数。
反正很多影迷为了看懂《信条》已经安排二三刷,这应该是诺兰不在影片里解释设定最直观的好处了——增加票房!
最后笨熊问大家个问题;观看《信条》时你从哪里开始放弃思考的?
2. 莫比乌斯环的恐怖意义是什么
莫比乌斯环其实就可以将它看作一条纸片,在翻转了180度之后将两头进行粘连,这时它就形成了一个看不出正反面的环。
如果将一只蚂蚁放在这个环上,那么它就仿佛能够从环的一面走到另一面,并且一直走下去走不到尽头,比如《恐怖游轮》等电影就使用了陷入循环轮回这样的恐怖意义。
(2)莫比乌斯环有关的电影扩展阅读
传统的三维世界里,所有的维度都是直线式的,但如果将旋转视为一种纬度,则相对容易对莫比乌斯带进行解释。
从莫比乌斯带的结构来看,它包含了一个水平360度旋转的维度,同时包含了一个垂直方向上360度旋转的维度,加上带子本身的平面(x,y)维度,莫比乌斯带总共是四个维度。
如果垂直方向上旋转的度数继续增加,只会增加莫比乌斯带缠绕的圈数,并不会额外增加空间的维度。
3. 电影 地球最后的夜晚 啥意思
《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后,就遭猫眼观众吐槽看不懂,差评如山倒。究其根本原因是宣传策略的失误,硬是将一部文艺片渲染成商业类型片的包装,片名就是一个自带科幻属性的词组,难怪会被误解的这么深。其实你如果发自内心的喜欢过《路边野餐》这部电影,才能亲身领会毕赣在《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用意,毕赣的电影其本质不在于讲故事,而是表达一种梦幻的意境,而这种意境需要细嚼慢咽才能体会毕赣要表达的内容。
三个阶段中都有巅峰级别人物,第二阶段的入门导演未必比第一阶段的强,毕赣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所以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球最后的夜晚》不过迈出了第二阶段的第一步,但愿毕赣不会困入自我设定的泥石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