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云图的详细剧情。
1. 很幸运在上映之前两天看到了这部大片。这是一部超出我预期的片子,沃卓斯基之前虽然有Matrix和V这样的炫目又深邃的片子,但是也有像是极速赛车这样只有场面,情节欠佳的砸锅的片子。云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编剧以及剪辑得恰到好处,使此片看起来时空的不停转换并不突兀。6个小故事之间不光在人物上和情节上有细微的联系,在主题上也有着微妙的共鸣。160min(有人说是172min)的片子丝毫不觉得长。当然内地送审的话少数漏肉的片段肯定是没有了。但是应该不会影响剧情。
2. 本片的叙事手法相当奇葩(褒义词)。一口气讲了六个故事,而且是一会儿讲讲这个故事,一会儿讲讲那个故事。本人没看过原著,原著党理解起来应该更加清晰。这里剧透一下全片的线索(但是无情节剧透),方便大家理解电影。欢迎原著党来批评指正(1)一个律师(Jim Sturgess)在从英国回到旧金山的船上写了一本航海日记。(2)一对英国的gay(Ben Wishaw & James D'Arcy)在若干年后读到了这本航海日记。(3)一个女记者(Halle Berry)在若干年后得到了这对gay当年的书信。(4)这个女记者的邻居(一个小孩)根据这个女记者读到的信写了一部小说。这个小说后来被一个出版商出版了。(5)裴斗娜后来看到了一部根据这个出版商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6)在遥远的未来,一群人被裴斗娜的故事激励着,把她奉为神明。
3. 演员的运用非常奇特。一个演员经常要分饰若干个角色。而且有些情况下是要男扮女装或者女扮男装。把亚洲人化妆成白人或者把白人涂成亚洲人(大家看预告里Jim Sturgess和裴斗娜的那个戏,Jim长得那么奇怪,那是因为他演的是一个姓陈(官方说姓张)的亚洲人)。但是对于情节进展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反而增加了几分喜感。个人的表演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Ben Wishaw扮演的Gay和Jim Broadbent扮演的出版商。
4. 说说迅哥。说实在的,迅哥演的很卖力。虽说之前曝光的照片很少,也没有个正式的个人海报。但是单凭演技,绝对强过裴斗娜。当然裴斗娜露点了,这个另说。迅哥和裴斗娜的英语比较难懂,但是也说得过去。迅哥演了三个角色。两个是悲剧的角色,还有一个是打酱油的喜感的男宾馆服务生角色。戏份不多,整体满意,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5. 在这里预言一下奥斯卡。本片至少会拿到如下几个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以及最佳影片。当然能否有所斩获就不得而知了。( 大家尽情鄙视我吧,云图一个奥斯卡提名都没拿到,我自己面壁去了。不过还是抵挡不了我对本片的喜爱,国内的朋友要去捧场啊。)
6. 英语功底有限,再加上片中还有很多夹杂着韩国口音,中国口音,苏格兰口音,黑人口音以及未来口音的英语,无字幕看这么复杂的英文的片子确实有一点儿费力。以我有限的理解力,这个片子是在说,在浩瀚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不起眼的。但是我们的一点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在对另一个时间另一个空间另一个人的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Our lives are not our own. We are bound to others, past and present.
----------------------------------------------------------------------------------------------------------------------------------------------------------------------------
以上是12年10月24号看完之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的,为了不降低要去电影院的同学的审片乐趣,上文只有微量的线索的提示,这些还都是我这个没看过原著的菜鸟,电影院散场,跟美国人一路走一路聊,七拼八凑咕哝出来的情节梳理。
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云图在北美的票房也悲剧了,甚至比不过暮色系列的最终章。不过独立电影本身有风险的(阳光小美女的导演上次在放Ruby Sparks的时候也跟我们坦言)这几年其实他筹划了若干片子,但是很多都因为资金人力问题,胎死腹中。导演制片东拼西凑把资金弄来已经很不容易,能把这么一部鸿篇巨制拍完上映已经是奇迹了。
不过一部好电影并不会因为票房的失败而被人遗忘,该片因为有中方投资和周迅的原因,明年应该会在国内上映。希望奥斯卡颁奖季《云图》能多拿几个提名,至少在中国上映前提高点儿知名度,无论如何,本片的视觉效果还是绝对值得去电影院欣赏的。另外如果配音可以做得完美一些,对于本片情节的理解应该可以消除语言上的壁垒。
相信现在点进来的同学,都是看过了网上新出的高清版《云图》。画面一流,不过夹杂着回声,俄语,以及时不时的笑场和咳嗽的音轨,实在不敢恭维。希望有耐心的同学可以再等一等,已经被鸟语折磨得痛不欲生的同学,希望以下的凶猛剧透可以对你理解本片有所帮助。
首先我没看过原著,电影上映前书店里也没出现铺天盖地的原著再版,(这又回到了之前独立电影没人肯给你砸钱搞宣传的话题上来了),所有情节都是在我又看了一遍网上流传的清晰版,自己YY出来的,欢迎大家来拍砖。
6个故事是相互独立的,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但是每个故事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同一个演员所演的不同人物没有实质上的联系,但是导演的一些演员安排让故事看上去两个人在这个世界离别,在另一个世界重逢,增加了一些宿命和轮回的厚重感。不过回到独立电影没钱以及片中人物太多,请不起这么多人,只能一个人多用几次。
第一个故事在1849年的太平洋岛国,Jim Sturgess(JS)是一个美国的律师,(这个演员就是One Day里面和海瑟薇爱了十年的帅哥),从San Francisco到南太平洋某岛国签署买卖黑奴的协议。在小岛上留宿的几天,目睹了黑奴们悲惨的生活,尤其是一个黑奴(英国迷你剧黑镜里面出现过的黑人演员,不好意思我认错人了,不是同一个人)在烈日下被鞭笞的触目惊心的场景,可能因为水土不服(我觉得应该是大热天穿着正装中暑了而已),JS在烈日下晕倒。黄胡子的Tom Hanks(TH)名义上说自己是医生,诊断后说他身体里有虫子,然后给他灌药。实则TH觊觎他的钱财,给他喝的都是毒药。JS签署了买卖黑奴的协议之后启程返回San Francisco跟老婆岳父团聚,那个被鞭笞的黑奴逃到船上企图偷渡来摆脱奴隶的生活,他求JS给船长求情,收留他做水手。船长本来想把黑奴扔掉杀掉算了,不过看他确实能干,收留了他。另外TH在船上继续给JS借治病的名义给他灌毒药,JS快挂了的时候,黑人哥们儿挺身而出,救了JS。JS最后终于回到祖国和妻子团聚,并且烧掉了买卖黑奴的合同,带着妻子投奔美东的黑奴解放运动中了。整个航程,JS都在写日记,这本日记后来出版,到了下一个故事Ben Whishaw(BW)的作曲家手里。另外,JS演的律师,胸口有一个像彗星一样的胎记。
第二个故事在1936年的剑桥,BW演的作曲家(007里面的小Q)和James D'Arcy(JD)在英国搞基,感觉JD应该是个学理科的。后来BW跑到一个年老智衰的大音乐家门下,负责听谱记谱,JD继续学习,于是两人分开了,但是一直保持书信联系。老音乐家江郎才尽,不过BW却在工作之余自己尝试音乐创作。书信中BW给JD提到他正在看的那本当年律师JS航海日记,可惜只有一半,问问JD能不能把下一半找来,(其实有暗喻他希望能继续他们的恋情的意思)。有一天老头子听到BW弹奏的正在创作的《云图六重奏》,希望占为己有。BW不同意,但是老作曲家早已发现了他的那些书信,知道了他是Gay(当然也有人说BW是双性恋)的身份,借此威胁。BW一时失控,举枪射伤了老音乐家,然后拿着自己的乐曲,隐姓埋名,一边躲避追捕,一边在一个小旅馆里继续创作《云图六重奏》。创作完成后,自杀身亡,JD赶到的时候为时已晚。BW的屁股上方有一个像彗星一样的胎记,他跟JD的书信JD也一直保留着,《云图六重奏》并不算成功,但得以传世。
第三个故事在1973年的San Francisco,Halle Berry(HB)是一个记者,上一个故事里的JD还活着,但是已经是一个老人了。JD掌握了一个核电公司的内部调查资料,该公司其实受到石油公司的控制,他们故意希望核试验失败,然后石油公司继续得以垄断。记者HB无意间遇到JD,JD预感到自己有生命危险,希望把这些调查资料托付给HB,但是为时已晚。HB赶到宾馆的时候,JD已被暗杀,调查资料也被拿走,留下的只有JD和当年基友BW的通信。HB前往公司企图一探究竟,另一个技术人员Tom Hanks给HB透露了一点信息,随即TH被暗杀。HB在回家路上,也险些被暗杀。逃过一劫的HB在邻居小朋友的指引下,通过这些基友的信件,找到了JD侄女的地址,从那里得到了JD当年备份的内部调查资料,并且在公司内部的一个黑人大叔的帮助下干掉了杀手,然后将真相公之于众。他的邻居小朋友天天跟着HB一块儿玩,后来他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部小说,在下一个故事中得到出版。HB的肩膀上也有一个彗星一样的胎记。
第四个故事在2012年的伦敦,(可是没有写到奥运会啊)。一个黑道作家把一个写书评的人给扔下楼摔死了,随即这个黑道作家就成名了,书也就大卖了。当然这个黑道作家也进监狱了,作家的小弟来找出版商(演员是前面那个老作曲家)要钱,出版商其实没赚到多少钱,不给钱就要偿命了,被逼无奈,出版商去找他哥哥借钱。他哥哥Huge Grant,因为弟弟跟自己老婆有一腿,所以借着保护他弟弟的名义,把他弟弟关到一个老年院里。然后老年院的四个老人策划了一起飞跃老人院的壮举。逃出来以后,出版商找到了自己年轻的初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后商出版了上一个故事里,HB邻居小孩写的那部小说。出版商的腿上,有一个彗星一样的胎记。另外出版商飞跃老人院的故事,也被拍成了电影。
第五个故事在新首尔,2144年。此时克隆人技术已经成行,克隆人被人类当奴隶驱使。同时地球的环境恶化,人类已经在外星建立了若干基地。裴斗娜和周迅是克隆人,每天负责在Papa Song餐馆打工。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一个克隆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将被处决,然后回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给别的克隆人当食物。周迅某夜偷了钥匙,拉着裴斗娜去小屋子里看了一部不完整的电影,就是上一个故事里飞越老人院的故事,这个故事带给了他们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些许信念。后来周迅因为向纯种人反抗被杀害,裴斗娜被一个反政府组织救出,他们希望裴斗娜可以发出克隆人的声音,告诉世界真相。于是把裴斗娜带到一个发射塔,向世界播报了她的一段视频。但是之后终于寡不敌众,政府攻破防线,俘虏并处决了裴斗娜。裴斗娜的脖子上有一个彗星一样的胎记,裴斗娜的那段视频也一直得以流传。
第六个故事,夏威夷岛,人类衰落后第106个冬天。估计人类经历了一场灾难,地球上的文明的人类都快死光了。夏威夷岛上生活着一堆土著人,他们把以前裴斗娜的故事神话了,把裴斗娜敬为神明。他们既有善良的穿毛衣的Tom Hanks叔叔和金发碧眼的周迅阿姨,(他们是姐弟),也还有野蛮的食人族,周迅老公Jim Sturgess在某次给祖先扣头(对,就是中国上坟时候的扣头)的时候被食人族给割喉了,懦弱的TH躲在角落,接受了帽子怪人的教唆,无动于衷。(帽子怪人我猜象征着人性的软弱自私阴暗面)。地球上的文明人也快死光了,只剩5个了。他们需要在岛上找到发射塔,和外星球的人类基地取得联系。文明人Halle Berry不顾组织上的规则,私下用先进技术救治了周迅阿姨的孩子。TH作为感激,带领HB找到了发射塔(其实就是裴斗娜当年向世界发表宣言的塔),并且得知了裴斗娜作为人而不是神的故事。HB和外星球取得了联系,可惜TH的全村人都被食人族所杀,只有TH和周迅的孩子得以幸存,他们最后和HB一块儿搬到了外星球生存。理论上TH应该也有一个彗星一样的胎记,不过我没看到特写,可能毛衣TH的纹身太多了,胎记给盖掉了。(经狂奔的芽提示,TH的胎记在脑壳后面。最后和年老的TH讲完故事才给了个特写。长着头发的TH看不出胎记)
全片的整个主旨,可以在第一个故事结尾处的对白中得到很好的总结。律师JS的岳父对于他们要为黑奴争取权利的行为不屑一顾,说道”No matter what you do, it will never amount to anything more than a single drop in the limitless ocean!“ JS义正言辞地回答道"What is an ocean, but multiple of drops? " 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在人类宏大的历史和空间的范围里,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些不计其数的微小的善的信念,使得人性的种子即使在最险恶的环境中,仍能够得以保存,经过时空的洗礼,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某个世界,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辉。
『贰』 美国电影的特点
1)、好莱坞的大公司
在1900年的时候,好莱坞还只不过是离洛杉矶市中心十几公里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洛杉矶原来属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被纳入美国版图后才成为美国的城市。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买下了这里的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如今,好莱坞在美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诸如日落大道、贝弗利山庄、圣费尔南多河谷、圣莫尼卡和马利布海滩等享有盛名的地方,这些地名都充满了现代神话。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
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从1909年开始,著名的制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莱坞以天然背景拍摄了好几部影片。当时,美国电影的中心在东部,纽约是大本营。从此以后,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来这里拍片,开始了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坞的大转移。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到1928年,已经形成了"八大影片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八大电影公司是: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
马库斯·洛是洛氏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于1920年收购了米特洛制片公司,后来又收购了高德温公司,最后与路易斯·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建成米高梅公司。洛氏公司保留了电影院部分,米高梅公司则负责制片厂。在洛氏去世和尼古拉斯·申克担任董事长之后,塔尔伯格重新成为制片人。塔尔伯格于1936年去世,3年后,米高梅公司推出《乱世佳人》。1973年,米高梅公司受到财政上的限制,不得不放弃发行并减少生产。1981年,柯克里安控制了金融集团泛美公司所有的联美制片公司,组建了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1985-1986年,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老板特德·特纳收购了制片厂,后来又卖给了柯克里安,只保留了影片库。1990年,意大利人姜卡尔洛·帕雷蒂和他的控股公司帕泰通讯公司在时代-华纳公司的帮助下,收购了米高梅公司。1989年,米高梅/联美公司占有6%的市场份额。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明星制片厂老板阿道夫·朱克尔于1916年收购了拉斯基故事片公司,几经更名之后,于1930年改名为派拉蒙-帕布里克斯公司。它的实力由于利用了华尔街的信贷收买了一些电影院而大大增强。1932年,曾发生导致公司破产的严重的金融危机。1933年到1936年,派拉蒙公司在巴尼·巴拉班的领导下重整旗鼓。1946年,公司的利润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3900万元。当时,派拉蒙公司被最高法院强制卖掉其所属的电影院。从1971年起,弗兰克·雅布兰斯、罗伯特·埃文斯、马丁·戴维斯、弗兰克·曼库索相继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作为的四大公司,派拉蒙1989年占有14%的市场份额,并试图收购时代-华纳公司,但在一场官司后失败。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维廉·福克斯的福克斯影片公司于1917年在好莱坞成立。1927年,公司投巨资开发福克斯有声电影工艺,与反托拉斯法发生法律纠纷。1929年,华尔街爆发金融危机后又遇到财政上的困难。威廉·福克斯去世后,公司于1935年与达里尔·扎纳克和弗兰克·申克的20世纪制片公司合并,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1981年,福克斯公司被石油大王马文·戴维斯收购,他把一半股份出让给了澳大利亚报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福克斯公司于1989年处于第六位,占有6%的市场份额。
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
华纳斯兄弟于1923年组建华纳兄弟制片股份有限公司,1925年吞并维太格拉夫公司,并投资其子公司维泰丰公司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开发的音响技术。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1927)耗尽了萨姆·华纳的心血,他于同年去世。华纳兄弟公司于50年代转向电视片生产。1957年,杰克·华纳只保留了华纳公司的少量股权,1967年,华纳公司被七大艺术制片公司收买,1969年又被金尼国民服务公司收购。伯班克的公司由史蒂芬·罗斯领导,重新命名为华纳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其电影、唱片和电视部分保留华纳兄弟的名字,由特德·阿什利负责。1983-1984年,华纳公司曾陷于严重的财政危机。在特里·西默尔的领导下,由于《小妖精》和《蝙蝠侠》等影片的成功,公司恢复了元气。1989年,华纳公司在八大电影制片厂中排名第一位,占有19%的市场份额。此时,时代公司合并进来,成为时代-华纳公司。
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 简称RKO)
雷电华公司是好莱坞八大公司中最年轻的公司,1928年由戴维·萨尔诺夫和约瑟夫·肯尼迪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合并几家公司后成立。沃尔特·迪斯尼、奥逊·威尔斯和塞尔兹尼克等独立制片人都曾加盟雷电华公司,并未公司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8年,公司被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所控制。1955年,雷电华公司被一家轮胎公司的子公司托马斯·奥尼尔的通用远距无线电公司收购,把几百部影片的摄制权让给了可口可乐公司。1958年,在女演员露西尔·鲍尔的主持下,在德西露制片厂内开始恢复生产电视片。由于公司领导人的决策不利,致使雷电华公司最终从好莱坞消失。
环球公司(Universal)
卡尔·莱姆利在合并了几家企业后于1912年创建了环球制片公司。1936年莱姆利去世后,环球公司被一个财团收购。摆脱了30年代的财政危机之后,环球公司于1946年与国际制片公司合并。1962年,环球国际公司被美国音乐公司收购。从1976年起,内德·塔南、弗兰克·普赖斯、西德尼·申贝克相继领导环球公司。环球公司1989年处于第二位,占有17%的市场份额。1990年环球公司被日本的松下公司以6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
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
1919年由道格拉斯·范朋克、查理·卓别林、玛丽·璧克馥和格里菲斯创建,由海勒姆·艾布拉姆斯领导,1926年起由约瑟夫·申克领导。经过彻底的改组后,阿瑟·克里姆和罗伯特·本杰明于1951年取得了联美公司的领导权。1967年,联美公司被金融集团泛美公司收购。
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1924年由乔·布兰特和哈里·科恩、杰克·科恩兄弟在1920年成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基础上创建。在1927年至1939年间,由于弗兰克·卡普拉的领导,哥伦比亚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3年,公司被爱伦·赫希菲尔德和戴维·贝格尔曼收购。1982年,公司杯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任命英国独立制片人戴维·普特南为董事长。1987年,哥伦比亚公司与三星公司合并时普特南离任。哥伦比亚公司于1989年成为第三大制片公司,占有15%的市场份额,同年被日本的索尼公司收购。
2)、好莱坞的历史和现状
美国早期电影全是无声电影,常被称为默片时代。默片时代的电影多是喜剧,最著名的喜剧演员是查理·卓别林。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已经成为名垂青史的优秀影片。
1923年,有声电影问世,给好莱坞带来了滚滚财源。
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1931年,当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看到这尊金像时吃惊地说:"它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从此,奥斯卡这个名字就传开了。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奥斯卡奖分为两大类:成就奖和特别奖。成就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和最佳外语片等。在当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各种电影大奖中,奥斯卡奖无疑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30年代初,美国已经度过的经济危机,好莱坞也开始了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从30年代初开始,洛克菲勒财团与摩根财团就开始了对好莱坞控制权的激烈争夺,到1935年,两大财团基本上控制了好莱坞的八大公司。而找到了经济后盾的好莱坞制片公司,也开始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创造并发展的类型片、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深受观众欢迎。好莱坞在它的黄金时代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其中,《乱世佳人》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具魅力的经典之作;《公民凯恩》也总是名列历年的"十大影片排名"之中。其他如《一个明星的诞生》、《红衫泪痕》、《绿野仙踪》、《呼啸山庄》、《关山飞渡》、《费城故事》、《蝴蝶梦》等,在取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同时,也都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也以电影为武器展开了与纳粹的斗争。在所有反法西斯影片中,以1942年底华纳公司拍摄的《卡萨布兰卡》最为著名,其女主角英格丽·褒曼也因此蜚声世界。此外,亨利·方达主演的《血雨腥风》、卓别林的《大独裁者》以及《纳粹间谍的自白》、《希特勒的子孙》、《纳粹党徒》等影片,也都深刻地揭露了纳粹的丑恶面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时候,美国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开始调查"混入到美国电影界的共产主义分子"。非美活动委员会于1949年10月20日开始审讯,"好莱坞十君子"被判入狱。一大批导演、制片人、演员和编剧被列入了黑名单,使他们沦为无业人员或流亡国外。这场风波整整持续了十年,使好莱坞元气大伤。此外,50年代电影的普及也对好莱坞造成了冲击,使好莱坞经历了长达30年的危机。这一时期最优秀的影片是《教父》,它被誉为"自《公民凯恩》以来最出色的美国影片"。
70年代末,好莱坞再度出现新的曙光。从这时开始到整个80年代,《克莱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坠入情网》、《金色池塘》、《雨人》和《为黛茜小姐开车》等影片,表现了普通大众对家庭伦理的关注,将严肃的社会主题纳入到了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来,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是这类影片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
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七八十年代好莱坞涌现出来的两位导演奇才。乔治·卢卡斯将喜剧片、西部片的类型与高科技和幻想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令几代人痴迷的《星球大战》系列。斯皮尔伯格在80年代拍摄了《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夺宝奇兵》(《印第安纳琼斯》)、《紫色》和《太阳帝国》,90年代又拍摄了《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
在经历了80年代电影体系的趋向完善之后,90年代一开始好莱坞各大影片公司到达了它们的收获期。从199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十部左右票房超过亿元的大片。90年代好莱坞既获商业成功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影片有:《沉默的羔羊》、《漂亮女人》、《阿甘正传》、《狮子王》、《辛德勒名单》、《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等。
3)、美国电影的经济学透视
几十年以来,美国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在80年代初期之前,美国电影出口一直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电影出口开始下降。另一方面,从1953年开始,美国电影进口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对这种进出口相背离的趋势可以解释为美国电影业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美国电影进口和出口之间这一差距的弥合反映出其贸易更加趋向平衡。
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实行了限制。1948年的《贝鲁特协议》规定取消教育用视听材料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关税,许可证和数量限制。1950年的《佛罗伦萨协议》注重对知识产品如图书、期刊和报纸等的自由流通。然而,这些国际协议没有包含娱乐性文化产品或文化特征。事实上,《关贸总协定》(GATT)和《经合组织无形标准》(DECE code of Invisibles)都批准了电影放映保留配额,以保持各国的文化身份。各国为保护其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把文化主权问题作为主要理由提出来。从实质上讲,文化主权(Cultural Sovereignty)并不是关于艺术产品本身的消费问题,而是关于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选择问题。政府会运用价值判断来促进、刺激国内文化产品的消费,因为这些文化产品表达了本国的价值观和文化。例如,加拿大和美国享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如作为共同语言的英语(虽然接近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主张把法语作为他们的母语),作为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和作为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恰恰因为这些共同的文化价值,加拿大人认为他们的文化主权受到的最大危胁来自美国文化产品的支配,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Morris,1978)。文化主权是支持贸易壁垒的核心观点,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常常被提出来支持贸易限制。
一些进口国抱怨市场规模的不平衡,如人口因素,为美国生产商提供了享有规模经济的机会。这样,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使美国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因而,从90年代初开始欧洲和加拿大就一直关注美国电影的文化影响。在上个世纪20年代德国就对进口美国电影施加配额(Feldman and Nelson ,1977)。随着德国把自己的电影用来进行宣传,其对美国电影的限制越来越升级。实际上, 现在《关贸总协定》和《经合组织无形标准》都批准保留电影配额以维护各国的文化身份。根据Wildman和Siwek,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录像制品施加了贸易壁垒(Wildman & Siwek,1988)。美国在文化产业中也一直使用有限的贸易壁垒,主要是关税壁垒。与欧洲国家不同,加拿大采取政府补贴或投资生产的方式来促进其国内电影业的发展,而不是以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文化产生业(Feldman and Nelson ,1977)。然而根据Wildman 和Siwek的研究认为面对外国竞争,本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并不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通过对意大利和拉丁美洲的电视节目生产和贸易统计数据的研究,他们提出发展商业电视是增强当地节目制作者和电影生产者实力的关键。他们声明,外国竞争所削弱的仅仅是国家控制和拨款的媒体(Wildman and Siwek ,1990)。
wildman 和 siwek还认为,对电影和电视节目贸易的限制,特别是数量上的限制,会使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从正常渠道得不到满足的这部分需求,便常常由盗版来满足( wildman and siwek,1988)。新的复制技术的方便快捷和卫星传播使盗版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最近,美国电影出口协会向美国商务代表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大部分国家都存在录像带盗版现象。美国电影出口委员会估计盗版使美国从与加拿大的贸易中受到的损失大约在2500至5000万美元之间,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Wildman和siwek认为录像盗版是由没有知识产权立法的国家和对现有版权法执法不力造成的(wildman and siwek,1985)。例如,198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利用电视录像设备在家庭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复制广播电视节目是合法的(Vogel ,1986)。
产品和市场特点
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明星制"一直是美国习惯运用的电影产品分化的一种手段。在"大片"依靠明星出演这个意义上来说,因为大牌明星稀缺,这样的大片也就很少。这种状况的结果是,每一家主要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是靠一部或很少几部电影来获得其利润。到80年代末期,每年发行60至80部主要电影,但有一部电影的片酬达到三百万以上美元的实力的明星不到25个。到1997年,有些明星的片酬达到2000万美元之高,这就造成了电影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相应地,各种大片的票房收入占了全部电影票房收入的一半。
明星制部分地造成了生产费用和市场营销费用居高不下,这就为新企业进入电影行业造成壁垒,最终导致这一产业的高度集中。据估计,在1965至1988年期间,美国前四位电影生产商在北美洲票房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48%至69%之间上下波动。美国电影行业到底是寡头垄断控制下的竞争还是垄断竞争还可以讨论,1965~1988年期间,排行前四位大公司的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n)平均为58.64,而同期的Herfindahl Hyrschman Index指标为1236。(注: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为美国市场集中度指标,从38.2%至39。2%开始,每增加1%的商业市场份额,HHI指标便增加78个点。)这些数字说明。
虽然这一产业中确实存在大公司的市场支配力,但这一行业中独立生产商的数量越来越多,四大公司的构成不断变化,这一切都说明这一产业正在朝着竞争性的方向发展。一小部分独立生产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占有较小的市场份额,如Orion。然而,独立生产商把他们生产的电影交给大公司去做市场营销和发行,因为要想发行成功必须要有大的资金投入和广泛的发行渠道,这些对小公司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大公司则具有这两方面的实力。此外,影剧院的集中度也相当大,有大约40%的影剧院掌握在排名前六位和大连锁影院公司手中。为了加强这一集中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各大连锁公司斥巨资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修建了大批的多银幕的剧院(Vogel,1986)。1982年,全美国共有大约7300家从事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业务的综合性公司,但其中年收入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只有11家(Trade in Service ,1986)。
来自电视和其他娱乐媒体的竞争越来越大,使得电影业不得不采取新的应付措施。除了对明星制度进行改进之外。还加大广告投入力度,使电影得以进一步细分,分割电影市场。1980年,平均每部电影的广告成本为54万美元,到1991到增加到平均990年万美元(Motion Pictures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1)。1985年,电影业全部广告开支为大约3.52亿美元,占全部娱乐业广告开支(15亿美元)的17%(leading National Advertisers 1985a)。在美国,娱乐业的广告支出按行业排名第五位(Leading Nationd Aertisers 1956)。正如wildman 和siwek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国内市场的规模是该国公司在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相对优势的外因的话,那么相对优势和巨额成本也只属于那些享有广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wildman and siwek,1988)。
美国电影公司应对与日俱增的竞争的另一条策略是把电影的生产制作移向海外,以便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外国直接投资,不论是流入还是流出美国的投资,增长都十分迅速,从1977年到1993年,美国电影产业在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的资产总增长了5.1倍,而同期的销售额仅增长了6.4倍,同时,其他国家在美国电影业的资产增长了271.1倍,销售增长了233.1 倍,然而,绝大部分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似乎都是有价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并且对电影生产和内容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美国人手中。
历史资料显示美国在其他国家子公司的资产和销售额也同样不错。例如,1984年好莱坞主要电影制片公司和独立生产商共拍摄318部电影,其中151部在其他国家拍摄,估计价值达到20亿美元,然而这些电影被认为是由美国子公司"进口"的。一此类似由在美国的外国子公司"进口"的价值达到了10亿美元(office of Technological Assessment ,1986)。虽然这些数据是不全面的,但也显示出在大多数年度,在资产竞争方面,美国也保持着巨大的优势。
美国电影产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存在着第二市场或者叫作辅助市场。录像技术的最新发展使这一产业从第二市场获得的收入份额明显增加了。第二市场包括录像带租售、付费家庭录像、网络电视,付费光缆电视和辛迪加组织等。通过"分层的"或时间差销售战略,电影业在各个不同的销售渠道采取随机价格策略(Office of Technological Assesment,1986)。在这一整套销售环节中,电影院是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继之以录像带、付费电视等。第二市场可以连续数十年为像《飘》(Gone with the wind)《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和《星球大战》(Star wars)这类"大片"创造收入。计算机的影像处理技术可以防止流行电影胶片原版的损坏或老化,从而延长这些电影在第二市场上存在的时间。第二市场的强劲增长大大增加了电影制片公司的收入,使居高不下的电影制作成本得到了补偿(Block ,1986)。再者,第二市场的存在使电影公司可以瞄准各种市场细分,这样就可以增加产品分化,降低失败风险(Smith and Smith ,1986)。
简单地说,美国电影产业已经通过采用明星制,特殊效果和大规模广告分化了它的产品,既使成本上升也增加了收入。最近,美国电影业已经开始把生产制做移向国外,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利用第二市场试图通过随机价格来增加收入。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美国电影产业仍然是高度集中的,以致于只有几家大型电影制片公司和连锁影院主宰着这一产业,同时在竞争的状态下也存在着市场的制衡力量。这一行业结构受到巨大的国内市场的支撑,而其国内市场是一个几十年来受到明星制的培育,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这些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很好地说明了美国电影贸易的模式。
『叁』 找一部关于英国飞机被击落,当地人救了飞行员的二战电影
《空袭德累斯顿》
1945年1月的德累斯顿被笼罩在战争的恐惧之中。年轻女护士安娜•毛特坚守岗位。罗伯特•纽曼是一名令德国人憎恶的英国轰炸机飞行员,在执行一次轰炸任务时被德军击落,落在了德累斯顿的郊区。安娜发现了藏在地窖中的纽曼,救与不救成了她心中最大的挣扎……
『肆』 遥远的桥是什么年代的电影好看不
美英合拍规模最大票房冠军战争大片, 还可以。
迅雷下载http://www.tttxxx.net/soft/8/2006/20060620712.html
BT下载
http://www.bjpanda.com/read.php?tid=14548
(种子在最后一行)
【剧情简介】 一九四四年,欧战已近尾声,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开通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采取大规模的空降行动降落荷兰,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以致此行动遭到惨败。 本片为七十年代摄制规模最大的战争片,明星阵容空前盛大,由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描述一九四四年,欧战已近尾声,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开通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采取大规模的空降行动降落荷兰,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以致行动遭到惨败。 本片从演员阵容上来说可谓明星荟萃、大腕云集!连老牌影帝劳伦斯.奥利弗在片中饰演了一位戏分不太重要的荷兰老医生。詹姆斯.凯恩演了一个101空降师的上士,罗伯特·雷德福出演82空降师的上尉,另外的几个明星也分别担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英国第一空降师长,最后大败而归。麦克尔·凯恩演第30兵团装甲团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兰旅旅长,最初反对“市场花园”计划第二批跳伞部下遭到德军屠杀!安东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师的指挥夺桥的中校,坚守待援失败最后光荣被俘! 这是一场非常值得后人深思的战例。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至7月25日,巴顿率领的第3集团军率先冲出诺曼底地区,开始了法兰西平原上对德军的大追击,盟军上下逐渐弥漫乐观的情绪。 作为进攻的两支铁拳——蒙哥马利和巴顿都想成为最早进入柏林的人,而盟军有限的补给能力无法保障两支大军同时发动进攻,进攻只能在一个方向进行。最后蒙哥马利的的北线进军方案被艾森豪威尔接受。 蒙哥马利希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企图绕过传闻中德军严密布防的“西部壁垒”,而在荷兰方向展开一轮新的攻势,代号为“市场--花园”。 计划采用空降“蛙跳”战术,以美军第82、101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及波兰伞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战役纵深上的埃因霍温、奈梅根和阿纳姆三地空降,夺取莱茵河上的桥梁,像交“接力棒”一样,护送地面推进兵团,直捣德国腹地——鲁尔区。 1944年9月17日13时30分,战役开始,盟军动用了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同时在三处地区空降。但是战役进行得很不顺利。在经过残酷战斗后,101师和82师伤亡了3542人,才与地面部队会师。而远在最前方的英国第1空降师久等援军不到,在伤亡3716人后,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围成功。盟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但只“完成了90%的目标”(蒙哥马利语)。战后,一位战地指挥官感叹:“那座桥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 这是20世纪70年代摄制规模最大的战争片,在大导演理查德.阿顿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但也正因为戏份分配的关系,使情节进展有如片段的组合,缺乏一气呵成的气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长。不过即便如此,凭借极其出色的摄影和明星们的倾力出演,部分场面仍令人有大开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欧战尾声的1944年,盟军为了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捣纳粹首都提前结束战争,于是采取大规模的空降行动降落荷兰。为了夺取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铁路大桥,与占有绝对优势的德军浴血奋战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虽然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盟军仍遭失败。 此片有三个中文译名:遥远的桥(中)/夺桥遗恨(台)/英雄冢(港),从这次战役失败的意义上来说,译之“遥远的桥”最为贴切。 ---------------------------------------- 此岸和彼岸——战争片中那些把守生死的桥 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 1977年,一部更大规模的以桥为核心的史诗战争巨片由美国和英国联合出品,就是由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的《遥远的桥( A Bridge Too Far )》。剧情背景是二战期间由英军蒙哥马利元帅制定的在荷兰境内的阿纳姆(即影片中所译的“安亨”桥)作战计划,后世以其代号“市场花园”所知名。军事学本身当然复杂的多,失败也有诸般原因。但是为了观看的简便,在影片里只做了单线条的交待,就是由近即远,分别由迈斯威尔·泰勒率领的美军101空降师占领埃尔德荷文桥;盖文将军率领的美军82空降师占领尼美根桥;劳依将军率领的英军第1空降师占领安亨桥,他们将为英军第30集团军打开通道,如果计划成功,将在1944年圣诞节前结束二战,这当然是蒙哥马利的一厢情愿。 影片中的劳依将军,也就是本片的一号男主角,由好莱坞常青树萧恩·康纳利扮演。根据史实,英军第1空降师长原来是一位步兵旅长,根本不懂如何实施空降突击,但是在影片中给予了他正面的形象塑造。他在出征之前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但是本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态度,他没有象金·哈克曼扮演的波兰空降旅长那样直言不讳,而是没有半句怨言的毅然出征。降落以后,看到一群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疯子,他更加宿命的感到疯子们在嘲笑他们的自投罗网。影片结尾,一万人的部队在突围后仅剩下两千人。他听到寒鸦悲鸣,不禁黯然。尽管如此,影片还是对于英美联军特别是陷入德军第2装甲军两个师重围的英军第1空降师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不遗余力的进行了讴歌。 这里再次表现出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在残酷战斗的间歇,英军和一位荷兰平民医生请求德军收容英军无法治疗的伤员,德军竟然答应了。最后丧失战斗力的2000名英军被俘,德军莫德尔元帅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他递给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的军官一块巧克力,温和的说道:“这是你们英国的巧克力”。我本以为那位军官会义正词严的拒绝,令我讶异的是,他竟然接过了那块巧克力。我随即释然,在西方人的心目中,这些被俘的英军已经战斗到了最后,他们仍然无愧是英雄。 本片拿了1977年第3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响 (1978)、最佳音乐(安东尼·阿斯奎斯奖)。对于收藏者而言,除了这些奖项,最值得一饱眼福的,就是影片中号称超过诺曼底空降的3倍,集中了3个空降师3万余人的最大规模空降。 -------------------------------------- 此片是《最长的一天》的作者雷恩死于肺癌前的绝唱……很想看看原著,他的《最长的一天》一直是我最爱的战争文学作品。 影片也很棒,可以说编剧下足了功夫,对历史事实的考证非常严谨,整片中除了描写搭设浮桥的美101师的军官埃利奥特 古尔德(Elliott Gould)是唯一虚构的人物之外,所有出场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