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德战争代号苍蝇的电影
苏德战争代号苍蝇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俄罗斯战争电影,讲述了苏德战争期间蠢碰苏联情报机构在芦洞纳粹德国内部的行动。该电影的原始名称为《Дулевой переполох》,是以苏联情报员凯瑟琳娜·杜德拉彻科娃(Катерина Дударева)的化名“苍蝇”为主角,通过她的视角展示了苏联军情处在纳粹德国的情报活动。
该电影中,苍蝇在德国境内收集情报时,遭遇了一系列危险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地给苏联提供了关键情报。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影的拍摄手法颇具特色,运用多种视觉和艺术手法,呈现出复陪档枯杂而又真实的历史场景。
⑵ 求二战苏德战争电影
1.《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详细描绘了希特勒生命中的最后12天,深入展现了第三帝国的崩溃。
2.《柏林的女人》:通过一位柏林女性的视角,记录了二战最后几个月的动荡,以及苏联红军占领柏林的情景。
3.《兄弟之战》:基于真实事件,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德国士兵在二战末期被俘和逃亡的心酸历程。
4.《兵临城下》:展示了苏德狙击手之间的生死较量,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了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与德军进行斗争的故事。
6.《斯大林格勒战役》:从德军视角出发,这部影片深刻反思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7.《铁十字勋章》:铁十字勋章在贵族军官眼中是最高荣誉,但在厌战的老兵看来,它却只是破铜烂铁。
8.《装甲列车》:揭示了苏联秘密武器的传奇故事。
9.《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了“巴巴罗萨”行动初期遭遇挫折的战役。
10.《进攻列宁格勒》:在1941年的列宁格勒,苏联女警察和她的战友们与德军、间谍、奸细、窃贼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⑶ 苏军拿板凳冲锋的电影叫什么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介绍
1941年6月25日,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鸟儿在歌唱、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公园里正举行联欢的舞会,祥和中,人们谈情说爱,追逐嬉戏,各自享受恬静、幸福的时光……
突然,飞机的俯冲扫射伴着铺天盖地的炮击撕裂了低沉的天空,爆炸的气浪和飞起来的尘埃瓦砾将惊恐的人们推倒、掩埋……
这就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最初的经典而残酷的战役改编成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开场。
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全部阵亡。
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惊慌中的士兵燃起斗志,将不同建制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
另一侧,德军一队人突入要塞,在搜索前进中与红军中尉率领的边防军遭遇,红军战士们或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或是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菜刀与德军展开白刃肉搏混战,刀枪不全的苏军凭借大无畏精神杀得德军死伤遍地、落荒而逃。
导演亚力山大,考特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苏德战争史上交战时间之长、红军战士之勇敢顽强、战斗场面之为“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
在烘托宏大主题内涵的同时,激战场面扣人心弦,空袭、爆炸、火炮、坦克重机枪、火焰喷射器,加之大量烟火、音效、特技的运用,战争大片所包含的元素精彩呈现,视听效果空前震撼!
剧情鉴赏
本片其实主要讲的是在1941年的夏天,苏联人民都还沉醉在安居乐业、欢声笑语的世界中,大家从来没有预感到战争会降临,但是突然炮弹光临到这个宁静的小镇中了,原来是德国人伪装成苏联的军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突袭。欢声笑语变成了尖叫哭喊,房屋倒塌,砖砾乱飞。战争就这么悄悄地降临了。
由于没有苏联自己的军队来支援,因此手无寸铁的苏联布列特斯的战士只能硬上,他们没有什么武器,因此会出现上边的景象,战士拿起板凳等各种能战斗的所谓的“武器”与德国军队的坦克枪炮进行对抗。他们就靠着这样的保卫家园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德国侵略者的进攻。
⑷ 有部苏德战争题材电影讲一个苏联士兵和一个会发电报女兵,女兵还教他发电报〞我爱你〞,电影名叫什么
俄罗斯战争片《 星星》(星星敢死队)。剧情:1944年,苏联边境的德国部队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士兵4万人和坦克2千辆准备反攻,为了制止他们这些动机,也为将盟军带入到胜利,身临险境地苏联军,为了探索敌军的动向把多位优秀士兵派遣到了敌军阵地的最前线。特拉夫金率领的部队收集着敌军的重要情报,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⑸ 求这部电影名字,是苏德战争的,记得苏联好像都用上了板凳
这部电影是《决战要塞》。
以下是《决战要塞》的相关介绍: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谢尔盖的小说《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二战历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役。
反映苏德战争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冷静的视角再现了战争中几个小人物的特写画面,以此来回顾战争之殇,提醒人们珍惜幸福生活、和平年代。 逼真细节戳中观众泪点。
在影片《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导演亚历山大·科特,以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从微观切入反映真正的惨烈。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决战要塞》
⑹ 请推荐关于二战苏德战争的电影
1.《莫斯科保卫战》(1984-1985):第一部《侵略》(上下集); 第二部《台风战役》(上下集)
2.《解放》(5集 1972年):第一集:《炮火弧线》 第二集:《突围》,第三集:《主攻方向》, 第四集:《柏林战役》, 第五集:《最后一击》
3。《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苏联、东德1985年出品)
上面三部既俗称的卫国战争三部曲
⑺ 一部二战苏德战争电影,德军即将退出俄国领土,开头是一队德军过桥,被苏军阻击。
《桥》南斯拉夫主演:瓦·济沃耶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然而他们仍不死心,为了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影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⑻ 求一部关于苏联斯大林之战的电影
[兵临城下] 是根据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纪实小说改编,瓦西利也是确有其人,按照当时苏联的宣传,瓦西利在二战中一共毙敌400余名,他缴获德军狙击手的步枪瞄准镜至今还在俄国的军事博物馆里展出。
这电影是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背景的。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
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不久,又于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万的兵力进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希特勒的阴谋再次破产了。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号召下,誓死抗敌,人人都投身到反击
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去。
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
9月13日,德军17万人,500辆坦克向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发起
猛攻。德军在几个地段突破苏军防线,进入市区阵地。
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联人民也团结起来,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
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一场最为残酷、最为激烈的
市区争夺战开始了。
为了打败法西斯,俄罗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
神赞歌。
9月14日,争夺市中心的激战达到了白热化的城市。德军从早到晚冲锋不止,他们死
伤残重。据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战士,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和德军浴血战斗。
为了争夺火车站,德苏双方争夺激烈,一周内火车站13次易手。
为了争夺被德军占领的马耶夫岗高地,近卫军猛扑高地东北面的陡峭斜坡,冲入战壕与
德军展开了白刃搏斗,终于把高地夺回。
守卫“巴甫洛夫大楼”的激战持续了58个昼夜,敌人用火炮、迫击炮进行射击,还派
飞机向楼房轰炸,楼房虽被炸得面目全非,却始终未被摧毁,苏军坚守楼房,给敌人一次又
一次的还击。
一名护士为了掩护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30多个德军,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
的部队赶到。
有7.5万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
给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城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拖拉机厂的工人们一
边反击敌人,一边在弹片横飞的车间里坚持生产。在激战的九月份里,他们生产了1200
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在参战期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到处都是战场,
希特勒的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久战不胜。希特勒原想速战速决,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顽强反击,使德军陷入困境。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德军的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
“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
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严寒的冬季终于来到了,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陷入饥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冻死,
德国的战斗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战争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化。
11月19日,苏联红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斯大林发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苏军把33万德军困在了包围圈中。德军弹尽粮绝,他们处在死亡的恐
惧之中。德军司令鲍罗斯在笔记中写道:
“士气低落了,解围的希望破灭了。越来越疲惫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为自
己寻找避难所,越来越经常听到关于反抗已毫无意义的抱怨声。”
鲍罗斯向希特勒发出冲围撤退的请求。
刚从阿尔卑斯山赏雪归来的希特勒发来一份急电: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鲍罗斯陷入万分绝望的情绪中,垂头丧气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军床上,向希特勒发出最后一份急电:“部队将于24小时内最后崩溃。”
万般无奈的希特勒急忙发出一份电令,升鲍罗斯为陆军元帅,其余117名军官也各升
一级。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强德军将士“光荣殉职”的决心。
接到电令的鲍罗斯彻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2月2日,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9万1千多德国官兵,其中
包括鲍罗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穿着单薄的衣衫,抓紧裹在身上满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摄氏度的严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斯大林格勒大战给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击,德军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反攻了,他
们一步步后退,开始走下坡路。苏联红军则开始大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并攻入德国本土。
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从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也坚定了彻底
打败德国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如此评述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狂轰滥炸:“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平民,摧毁苏军士气,散布恐慌气氛。”一名德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苏军指挥官崔可夫回忆说:“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到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
德军在会战中伤亡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