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八佰电影
先说电影本身
电影本身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剧情紧凑,演员演技都不错,欢迎体验还好
电影主色调是偏灰暗的,但是河对岸的租界色调明亮,这种对比造成的视觉感受很强烈,一边富丽堂皇,一边断壁残垣;一边纸醉金迷,一边尸横遍野。
对人物塑造很成功,逃兵也又让人无奈且动容的一面。一些性格软弱的人没有因为什么重大打击突然就变得铁血起来,反而显得更加真实立体。
场景的打造以及特效我觉得是很走心的,可以说是上乘,惨烈的战争场面的表现也是我国战争片应该学习的。抱着炸弹排队跳楼那段我看哭了,当时面对日军装甲部队,而我军没反坦克装备,只能靠这种方法来反载具。不过有一点就是日军这个盾兵方阵攻城是不是有点…那些盾那么大缝隙,直接扔汽油弹不就行了,或者把炸弹绑在大石头上推下去,或者直接推一块大石头下去…
那匹白马(我没查到相关记载)如果是导演得艺术加工,我觉得是个败笔,或许这是导演想要表达某种情感的电影语言,就像辛德勒的名单里那个红衣小女孩一样。但是作为一部想要写实的电影,这匹白马过于飘渺过于不真实,但它又和人物有联动所以是真实存在的,这很没必要。辛德勒的名单里小女孩的存在一点都不突兀不违和,但这匹马我认为有点违和。
再一个,结尾对冲桥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而且看得出来导演是想在这里达到情感上最大的升华。但我认为这里做一个小篇幅的描绘,用背景音乐代替枪炮声,做成一个悲壮又无奈的结尾可能更好,而情感的高潮可以放在去狙击的敢死队那边更好。
电影本身来说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还是可以一看。
㈡ 电影八佰为何会引发极端的争议
电影八佰为何会引发极端的争议?人红是非多,鸡蛋里挑骨头,用这两句话说这个比较合适,有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心理在作祟,一部电影的好坏,取决于它的编剧、导演、演员、后期,当然创意是首要的,它想表达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知道八佰是一部抗战片,在九一八来临之前,让中国人再次了解一下那个年代普通人是如何爱国的,面对外辱,中国人应该如何做,我想这可能是影片想表达的,至于某些人说的“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不值得表扬”其实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要拿出典型来做例子,越是大众的越有效果,如果都是英雄才能做到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敬仰了,无法共鸣和激励的作用就会小了,正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为,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激发爱国情怀。
《八佰 》电影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个战争,或许有很多人不熟悉,但谈起淞沪会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次战役是发生在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失败。
不过电影有些适当的争议,也是好事一桩,可以为今后更加完善提供参考,不过,上纲上线是没必要的。
㈢ 八佰电影完整版在哪能看
八佰电影完整版在手机上就能看。
㈣ 八佰的内容简介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影片,影片初始,我们看到的是士气低迷、组织涣散的军队走在田野中,被战争破坏了的上海,配上几声苍凉的鸦叫声,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必然悲凉凄惨的。我想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题主的问题。
一、历史上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淞沪会战又是怎样的战役呢?历史书上只能用形容词形容一下淞沪会战的惨烈,数据倒是可以直观地印证一下这场战役的悲壮与绝望——我国军80万人对战日军20万人,国军宣布伤亡30万人,日军宣布伤亡4万余人,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能感受到吗?日军的攻势难以抵挡,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结语任何国家,在民族存亡之际,都有舍身取义为国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辈,有冷眼旁观见风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义当前,可否团结一致?鲁迅先生口诛笔伐,想要通过笔杆子唤醒麻木的国人,军人死守阵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呐喊,国不在,家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