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百科 > 小帅和嫂子是什么电影的人物

小帅和嫂子是什么电影的人物

发布时间:2024-06-26 19:55:44

『壹』 《推拿》讲了什么如何评价

落掉的一颗星在于两点质疑,一是摆脱不了的矫情,二是情节的急促展现。
毕飞宇的原小说是以人物为章节,每章聚焦一个人,从他/她的视角展开心理描绘。推拿院人物众多,盲人按摩师是一群,健全人是一群。后者包括了煮饭阿姨和两位前台小妹。盲人里的争斗是无声的,他们必须很认真的用耳朵观察,在心里揣度。而健全人的矛盾是诉诸言语,公开化的。
电影中对群像的处理极难,就像把《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拍电影一样,这种难看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如何平衡戏份又不失深度,片中找到一个很不错的汇流点:小马对小孔爱情的落空,接都红对小马爱情的落空,接沙复明对都红爱情的落空,由这四个人构成爱情线的主干,旁伸开来,是王大夫和妓女小蛮,以及无惊无险的金嫣和张宗琪。这涵盖了整剧中的盲人角色,能感受到强大张力的联系。他们关于爱情的欲望如此天然而不懂约束,却又没有伤害力。而那场“分肉争执”无疑是对健全人的世界,莫大的讽刺。片中,究竟有没有任何一场戏是表现盲人的人性恶的?按摩院是由沙复明和张宗琪合伙开的,所以合名为“沙宗琪”,小说后段也出现了两人就按摩院归属权和领导权发生争执,但这在电影中没有被呈现。导演编剧几乎攫取了小说中所有明显的冲突戏,可偏偏没有这场。这是一种倾向,将盲人形象,做的尽善尽美的倾向。这是清晰指向道德立场的做法,也是最为大众心里舒坦的做法。当然,这无疑削弱了他们性格中作为人本能的复杂一面。小马黑暗视角的呈现,是非常有趣的。他是最年轻,人物状态变化最大也是最好看的一个。娄烨是最先持积极心态尝试高清机拍摄的导演之一,我们能看到这部影片,比《春风沉醉的夜晚》和《浮城谜事》都更明亮而有细节,即使还是有无休止的落雨和阴郁。小马的主观视角,摄影机拍摄的是一个粗糙的,失焦的,浓烈的,类似胶片的画面质感,它不仅是模仿小马眼睛所见,也是他心理渴求的视觉外化。这两种摄影风格,光明和黑暗,白天与夜晚,其实并没有分水岭,之于盲人都是一样的,但之于观众,有了强烈的代入感,和醒目的辨别标志。
费里尼曾经说过,自己喜欢搜集各式各样人的面部照片贴在墙上,不同人的长相、表情、喜怒哀愁,都可以刺激他联想故事。影片中大量细腻特写,拉近了观众和人物的距离,幸好演员都是极佳的,经得起特写与观察。游走的镜头连贯了视点和情绪,如中国毛笔字一样的流畅,是娄烨诗电影概念的开始。在这一点上,加之旁白,是继《春风沉醉的夜晚》后,在视听语言上更好的传承。
毫无疑问,娄烨作为第六代导演之一,如今成为最有成绩也最有风格的一位。应该被肯定的是,主题的选择,能看出视野和性格。路学长辞世;王全安、王小帅还在向过去取经,沉耽在所谓情结里走不出来;张元已经给家俬拍定制微电影;管虎努力的商业转型。唯剩下贾樟柯和娄烨在用电影做当下的记录者。不过贾樟柯有着商人的精明,而娄烨不诉诸任何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意识。他的影片是普世的,还是那个细腻的小情人,摆脱不了的是关于爱的永恒命题,即使包装千变万化。他对广场舞的热爱,以及纹身的迷恋,以及弥漫、朦胧的影调,会成为他影片的注脚,为作者论研究增添趣味。
关于小孔的扮演者在外形上和俊俏的郭晓冬扮演的王大夫不相匹配,这都是我们作为“明眼人”所见所生的偏见。作为盲人,美或是不美,倒不如身上迷人的气息。正是这样,他们萌生爱意的原因才与健全人,是如此的不同。
传阅都红留下的纸条那场戏是我最喜欢的。纸上刻着盲文,沙复明等人小心翼翼摸着凸起的小点,阅读完毕,沉默,传给下一个人,而健全人都没有能力去聆听都红的心声。读信,不用眼看,不用声读,从来没有哪部电影是这样描绘两个世界的。而沙宗琪按摩院里,他们作为个体经历过的撒狗血,而作为群体所相伴支撑的轰轰烈烈,在这种不告而别下,无声的结束了。

『贰』 红花绿叶深度解析

《红花绿叶》深度解析如下:

我认为《红花绿叶》是一部伦理片,也是一部地理片。当然我觉得它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拍出了生命的内在性。两个存有罅隙但心存善意的人在日常生活互动中,让爱在心灵深处源源不断地流淌了出来。

那种流淌超越了利益计较,是一对年轻男女在心灵世界沉静下来后,所展现的一种存在的必然性。这种展现在国产片中十分少见。

刚在电影院坐下来的时候,电影中出现的浓郁枣梁色调、大量自然外景空镜、黄土高原的场景选择,以及一段抒情色彩较强的音乐,都让我担心这部影片是不是又陷入某一代的美学窠臼和艺术惯例。但影片开始不久后,这种担心就消失了。

它开始描述一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局部的细节,他们的情感互动和身体动作中有着微妙的可信的逻辑。这就是影片最难实现也最难评价的部分。这是一种整体的协调感。

我说这部影片是伦理片,因为它从开始就提供了一个伦理困境,给出了一个反道德的生活事件。古柏年幼时疑似得了癫痫症,自己也不打算结婚,这出于自尊,他不希望拖累别人。但古柏的母亲让媒婆张罗,利用隐瞒古柏病情的手段,为他找到了漂亮女孩阿西燕。

两人成婚不久事情就败露了,古柏母亲不仅欺骗了女方,也向儿子隐瞒了女方的恋爱史……两位无辜的年轻人一开始就要面对这个被给予的污损的生活格局。如何处理这一切构成了这部影片的真正起点,也构成了一则文化寓言,而且在叙事上具有某种难度。

因为电影必须处理这个伦理问题,所以我说这是一部伦理片。但这里的伦理不是我们所通常遭遇的都市伦理,要讲清楚它,必须要讲述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宁夏西海固,以及这个地理位置的特殊精神背景。

我认为凡是要加上地理特殊性才能准确释义的影片,可以将之称作“地理片”——古柏和阿西燕的奇特的婚姻,还有,阿西燕虽然和前男友有一段深刻的恋爱史,但前男友车祸去世了,这感情终结于她和古柏认识之前,古柏得知后反应如此之大,也许我们必须借助于西海固这个地理名词来解释。

如前所言,在那个困境或者说戏剧情境搭建起来之后,非常有趣的是,导演从这里开始着力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互动。两个年轻人都怕自己被对方嫌弃,分开来睡,但深夜光景,两人还是凑到了一起。他们仍然被对枯梁方所吸引。

当古柏有病的消息被阿西燕知道后,古柏以为阿西燕逃离了,他虽然失落,但仍然喃喃自语,认为阿西燕做的对,并未将过错推到对方身上。事实上阿西燕并未离开。

这对年轻夫妇来到阿西燕家,阿西燕前男友的家人来请客,阿西燕母亲代为拒绝,但父亲却认为他们必须去,阿西燕在前男友家为他上香。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动败露的,片中的父亲(以及电影创作者)其实是让大家直面生活,生活不能总是在回避当中。

阿西燕的一次离家出走,主要也并非来自于利益被损害,而是她发现古柏对她的不满。古柏去岳父家接阿西燕,却拙于表达情感,只能远远看着,电影用慢镜头呈现了劳动中的阿西燕,那里有古柏的情感投射。

阿西燕是自己回来的,她回来的场景被电影镜头表现得美丽无比,田野中的树叶金碧辉煌。古柏没有直接去迎接,而是去小商店买了很多吃的等着阿西燕。

阿西燕回到房间里不经意的对话,让观众听出,她是在月经结束之后自行回来了,而且她说,我昨天刚洗干净——这也许是女性书写的细腻之处,不知道原著中是否存在这个情节。 电影并没有回避情爱的暗示,这是这对年轻夫妇日常生活互动的重要环节。

当天晚上,在古柏妹妹的房间,女孩为嫂子唱了一首民歌,内容是一个男子无常后,女孩对他的思念。这个段落里有人性之美,在很多层面发散着光芒。从这里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这种理解的含蓄的表达。影片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善意以及伦理的恰当性。

在前门某影院的首映式上,主持人例行了采访了很多电影人,所有人都在说,这部影片朴实,温暖,善良。这些话都很普通,但事实上,让善良表现在人物关系上,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只有王小帅导演说到了电影中的伦理处理——古柏是否应该出于善意向阿西燕隐瞒另外一个秘密?

电影最终还是让古柏说出了这个秘密。这让观众觉得释然。 阿西燕怀孕后,大夫爸告诉古柏,他的病可能会遗传,暗示应该打胎,家人都告诉古柏不要告诉阿西燕,但在最后一场戏中,两人走在大雪纷飞的田间道路上的时候,古柏还是告诉了阿西燕。阿西燕说,这种事,谁知道呢没岩运。

电影和电影中的人物都没有以现代知识来断绝生活的希望。电影在这个很小的情节上戛然而止。我觉得这是高明的,在这个非常小的情节里结束说明了导演认为到此已经具有了影片的完整性,而那些日常生活的琐碎情感细节和话语,被赋予了观众意想不到的重要性,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哲学。

对于这部充满这些琐屑情节的影片,一般人会认为《红花绿叶》是一部小品式的电影,但其实影片中包含了一个特别完整的文化结构,它也非常含蓄地暗示了西海固这个空间的精神性。 电影中的“大夫爸”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

这人没有子女,和妻子在村子里开诊所,诊所同时是一个小商店,他经常给予古柏一些建议,比如说古柏的病不适合过性生活,按照医学知识,不适合生育。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的情节设定来感知这个“大夫爸”,它被设定为某种意义上的反面人物。

通过人物对话,我们知道古柏的病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大夫爸打了青霉素,他还和古柏争低保,而事实上他非常富裕。因此,他身上所具有的因素都是需要被超越的,这些因素包括商业的、知识的…… 这可以说是电影中明确的思想表达。电影中还有隐约存在另一个维度的介入——城市。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古柏以前在兰州打工,他后来因为妻子离家出走而打算再次去往城市,却在中途折返,他在山坡上有一段画外音,说了他对城市的印象,他曾经在城里买过彩票,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城市的表态。

那段画外音讲述的时候,使用了山对面的城市空镜,偶尔叠化出一个类似于清真寺的建筑。而电影中时常出现的大自然的空镜头,则仿佛为神性的降临提供了空间。这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整部电影大结构中的一个支柱。

我不知道电影生产过程和后期处理时做了怎样的调整,但我仍然能从一些地方感受到其中的宗教意识。比如开头时空气中隐约传来的诵经声,还有对话时大家偶尔所提到的真主。电影人物时常引用经文来否定大夫爸的断言,他们说,你又不是真主。

其实这些因素被隐去一部分,电影也仍然具有叙事上的完整性。那个在善意谎言撮合下结合的家庭,对于这对西海固青年来说,是一种前定,一个先验的存在,那是别人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但是他们要处理这一切。

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平等和爱,与上一代家长不同,上一代人的生活中,女性的被动性时常在电影中被体现,而现在电影表达的是西海固新一代农村青年,他们具有着坚定而自省的生活态度,我惊讶于他们在日常生活的肃静当中所发展出来的自然而美好的关系。

阿西燕怀孕之后害喜,想吃生瓜子。古柏夜间两次去野外偷向日葵。两人的互动让人深感生命的美好。扮演古柏的演员罗克望是非职业演员,他的木讷和内在激情都演绎地很准确,他让我们认同这个人物并进而认同整个故事。阿西燕和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很好。

电影作者显然对于西海固以及作为象征的西海固的一代新人,有着非常美好的印象与期待。 这也正是电影所力图证明的,他们并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东西,或者说超越了那些外在元素—商业的、知识的、现代文明的,他们才更能够通过回到内心、回到生命本质和内在性上,来实现真正的幸福。

电影提供了那样的一个空间,西海固的一个普通的村落,一个安静的房间里面的一张土炕,生命似乎在这个静默的空间中生长出自己的花朵来,这里似乎具备着解决一切问题的精神源泉。虽然影片也时常借助于经文的提示,如古柏所引用的“哪怕一个残缺的麻雀,它的指望也是全美的。”

但这种观念和信仰,完全也可以从人的生命内在中发展出来。 所以我觉得这部“小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拍摄出了一种日常生存中的神性光辉。所以我觉得它非常独特,令人难以忘怀。编剧阿美说这部影片是一部寓言式的电影,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叁』 王源长痘痘、下跪,这部影片他的演技要超越易烊千玺了吗

2019年一部《少年的你》爆了。

随之而来的讨论除了影片本身,还有演员。

特别是偶像出身的易烊千玺,被导演曾国祥夸奖的时候,还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易烊千玺在《少年的你》中表现的确亮眼。

剃平头,大特写,都是对一个演员演技的考验。

易烊千玺和周冬雨这个“老戏骨”搭戏,一点没感到有任何的怯场。

在最后一场隔着玻璃的戏份中,表现出了影帝级别的水平。

同属于TFBOYS组合成员之一的王源也值得夸奖。

一样是2019年上映的影片,不过比《少年的你》早了好几个月。

虽然这片没能让王源带来像易烊千玺这么高的关注度。

但影片质量、王源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

它就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作品——《地久天长》。

影片没有豪华阵容的明星,除了王源有点流量。

而其他演员都是行走在文艺片领域的实力派。

说到这里也感觉有点悲哀,全片所有的演员加起来的流量可能还没有王源一个人的多。

这就是文艺片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环境。

没明星,没流量,不妨碍《地久天长》成为2019年国产最佳电影之一。

王源的表演没有易烊千玺来得有力量,这跟影片的风格有很大关系。

但王源的表演还是得夸奖一下,有进步。

王小帅找到他的时候,他脸上长了青春痘。

本来可以通过后期或化妆处理,但王小帅觉得留着可能更自然,也更贴近人物。

于是王源就顶着他脸上的痘痘演戏。

这对一个19岁的偶像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突破。

不仅如此,文戏也把握得相当出色。

和父亲吵架,眼神的对峙。

对父亲傲慢的姿态。

以及要离开父母,感谢的下跪告别。

不说有多惊艳,起码是及格的。

王景春和咏梅就不用多说了。

他俩演得好,是应该的,因为实力就摆在那里。

两人因为《地久天长》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

另外还有一位要特别介绍一下。

就是常年混迹在文艺片和艺术片之中的——齐溪。

他参演的《浮城谜事》和《下海》,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有身材有颜值还有演技,希望她以后可以演一些大众化的角色,让更多观众看到。

看完演员表,估计大家都应该知道影片是个什么风格了。

看过王小帅导演作品的朋友,就更不用说了。

影片时长185分钟,跨越中国几十贺橡年的变化。

没有紧凑的剧情,察缓有的只是像一位老人一样,给你缓缓讲述过去发生的事。

颇有几分《活着》的味道。

不过《地久天长》更为平淡,平淡到在看影片的时候,会觉得这就是生活,不是电影败拍模。

这也是王小帅努力想要达到的目的——生活。

在电影拍摄时期,团队在场景的搭建上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投资。

目的就是要尽量还原那个年代。

为了把影片要求的生活化细节和年代感还原出来,场景搭建完成以后。

让演员在里面住几天,摸摸墙,用一下老道具,让它们变得有“人气”。

在筒子楼里烧的炉子,都是真实能用,能生火、能做饭的。

炒菜的锅要真的刷油,做几次菜,才能上场。

演员的服装大量的定做,大量的找原型,让一切恢复到生活的细节中。

为了能让演员才能真的“回到”那个年代。

剧组甚至非常任性的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全组人员在中国的南北来回转场。

经历了包头到福建、又从福建回包头的大迁移。

这些让人咋舌的操作,为的就是在荧幕上展现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感。

电影工作者,真的很辛苦,但也需要这份匠人精神。

王小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关于《地久天长》的一些创作。

之前的《青红》、《我11》和《闯入者》。

三部影片都是关于三线建设的,是从个人的经验出发。

而《地久天长》虽然人物还是他小时候所熟悉的工人、工厂。

但有些人选择了下海做生意,主动投身到社会的变革浪潮中。

也有的人跟随社会体制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的人物和家庭在全中国有无数个,因此影片也有了更广阔的格局和共性。

其实不仅王小帅,还有贾樟柯、张元、陆川等第六代导演。

他们创作的源泉,都是从个体的经验出发。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限制他们创作的框架。

要想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有着三个层面。

第一:在过程中,用理性的态度,体现出世界。

第二:体现出最终目标的彼岸方向。

第三:体现出整个社会秩序的永恒意志。

单纯表现经验世界的作品,只体现了个人与这个世界的短暂关系,无法获得永恒主题。

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往往源于并止步于个人的生命经验。

有动人的细腻细节,但是又会出现断裂和局限。

《地久天长》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突破了个人经验的束缚。

创作出细腻的个人生命,具备超越性和永恒价值。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中国50年代,具有独特的时代烙印。

中国建国的初期,出于一种对进步的渴望。

不管是对自然力的控制,还是道德的革命,都充满了自信。

现代的统一,造成与历史和旧传统的彻底决裂。

这也是《地久天长》主人公的命运写照。

但强大的自信不一定是“正确的”。

抛弃了传统和旧观念,不一定不会陷入新的“旧观念”中。

70年代,中国经历飞速发展,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到来。

看似完美,到处充满商机,但人们也在新的时代中遇到了挑战。

这新思维和新时代中诞生的新一代,他们在新教育中长大。

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观念转换。

《地久天长》把这巨大的时代变革,折射在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上。

细节的重点就放在“失去独子”和“计划sheng育”。

“失去独子”是一个家庭的痛点。

又击中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生命的传承,香火的延续。

“计划生育”代表新的次序到来,接受它,就代表进入新时代,告别旧时代。

然而,悲剧就在两者之间诞生了。

一个由新次序(计划sheng育)代表的新观念导致了“失去独子”的家庭。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影片用沉着、冷静、不动声色的大师手法,表现了这一悲剧的诞生。

在医院中,画面的右侧,是医院的楼梯。

楼梯的墙上,有一个巨大无比的“静”字。

画面的中间,是一堵墙。

左侧,是医院长长的走廊

纵深处,是明亮的手术室玻璃门。

手术室在高处,意味着向上进步,走向光明。

刘耀军在这个“向上”的环境中,经历过两次人生的变革。

从右侧的走廊上来,走到左侧的走廊,最后走向纵深处的模糊明亮。

一次是他的孩子溺水,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一次是妻子王丽云怀孕被发现,被组织强行引产。

两次,都是两个小生命的消失,同时也是两个生命象征的新旧社会次序的破灭。

引产之后,意味着传统的旧观念彻底失败,被新社会抛弃。

而在这个新社会中,两夫妻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新生命的逝去。

他们并没有怪任何人,王丽云还为此道歉,刘耀军陷入无尽的自责中,觉得是自己没本事。

第二次刘耀军的长子,因为溺水,抢救失败,他们只有绝望、哭泣。

这一次,意味着新社会中的次序断裂,无法延续“香火”。

刘耀军和王丽云,在悲剧发生之后,每一次都用隐忍克制的态度来表现情绪。

他们的台词,没有歇斯底里的爆发,而是像柔情的水,缓缓诉说,引人泪下。

这是旧社会中赋予他们的传统文化观。

在引产之后,王丽云说了一句:“对不起”,明明不是自己的错,却要说对不起。

刘耀军在跳舞,他的状态既压抑,又奔放。

王丽云告诉身边的人,说自己的丈夫没生气,只是觉得自己窝囊。

在这么大的社会变革中,自己的家庭成了“牺牲品”。

他们的态度依然是传统的温良恭俭和克制。

没有把不幸和痛苦归于外界,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们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无能、窝囊,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这个时候,因为有大儿子的存在,骑在刘耀军的肩膀上一起共舞。

这个家庭还算是完整的,他们也接受这个新旧交替的社会。

所以他们依然生活在群体之中,和大家一起共舞,围成一个圆圈。

这也是两夫妻最后的狂欢。

之后,长子溺水而亡,两夫妻从此离开了这个圆圈。

不管是在新社会还是旧社会的次序中,都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和生存空间。

这对夫妻,经历了传统和新次序的失败和断裂。

《地久天长》用非常冷静隐晦的台词来表现他们的绝望和孤独。

刘耀军的女徒弟,是一个年轻美貌的新时代女性,他有高学历,因为到厂学习和刘耀军相识。

女徒弟一直对刘耀军有感情。

来探望两夫妻的时候,刘耀军对女徒弟说:“你嫂子说,她的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数日子了。”

这不是时代的终结,而是生活在时代中,一对极为平凡的中国式夫妻的“婚姻终结。”

在这个新旧大变迁的时代战争中,他们因为失去两个孩子,没有后人。

一方面被抛弃在旧传统的世界之外。

一方面,因为新社会的到来,他们成为了牺牲品。

他们的时间失去了,人生意义失去了,是时代中“最不幸的人。”

过去、未来、当下,他们都没有生存的空间。

只能孤独的、孤立无援的站在一个没有方向的世界。

他们没有心安理得的现在,也没有可以回忆的过去,因为他们的过去还没有到来。

他们也没有可以指望的未来,因为他们的未来已经过去了。

他们不可能变老,因为他们从来不年轻。

他们不可能变得年轻,因为他们已经老了。

在某层意义上,他们甚至不可能死亡,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生活过。

在某层意义上,他们也不可能生,因为他们已经死了。

《地久天长》在创作上,王小帅用个人的生命经验出发。

深刻而痛切地描绘了一对夫妻和多个家庭在时代中的创伤和迷失。

所以王小帅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才会说:“这不是电影,这是生活。”

王景春才会说:“在《地久天长》里,我不是演员,我只是生活的搬运工。”

对照《地久天长》里两人的表演来看,这种形容非常准确而贴切。

两个演员的表演跟在其他作品里不同。

没有飙戏、没有激烈的情绪演出、甚至连激情戏都没有。

有的只是平凡的一呼一吸,生活的琐碎,这些平凡,恰恰透露出了普通中国人的气质。

《地久天长》如同还原真实的年代,呈现了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家庭。

表现了导演个人生命体验中的那个年代。

除了“失去独子”,还有几个重要的细节。

企业改革、舞会、严打、下海等场景,还原了那个年代人们脑海的真实记忆。

但影片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探索,在重现生活的基础上,开始了真正的超越与突破。

《地久天长》的英文名为so long,my son。

so long的表面意思是“再见”,但它又不是正式的“再见。”

常表现要离开很久时间,或者告别,或者“就这样吧!”

my son,我的儿子,在影片里的隐喻,就不用多说了,已经非常明显。

《地久天长》确实是一次漫长的告别。

夫妻两告别了无法生存的空间,开始游离在中国的南北两端。

重新建立生活,建立生命的方向和意义。

失去孩子,夫妻两在痛苦中想方设法填补他们空缺的生命。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终于体现出人生强有力的终极意义。

两夫妻首先是通过最直接,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填补生命的空白——收养孩子。

他们把收养的孩子当成失去的孩子的替身。

一家三口在一起磕磕碰碰,渡过了数个年头。

孩子慢慢长大,直到青春期叛逆的到来。

孩子还是像大多数被收养的孩子一样,选择离去,留下了远去的背影。

两夫妻深知这一天总会到来,他们欣然的接受现实。

给了孩子好不容易办下来的身份证,还把属于孩子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还给了他。

《地久天长》把两夫妻的几个重要时刻,通过精妙的叙事来表现。

妻子被迫引产到大儿子溺水身亡是七八十年代。

两夫妻背井离乡到八九十年代。

离开家乡几十年,回到故乡和老友相聚是21世纪。

三个时空,通过有相似性的画面交叉剪辑,建构出了复杂而不凌乱的时间结构。

影片一开场的时空是大儿子溺水。

接着就是他们领养的孩子叛逆,离家出走。

非线性的叙事,两个事件连续不断的把主人公置身于痛苦之中。

在失去两个孩子以后,面临的是第三个孩子——养子的失去。

两夫妻好不容易构建的世界,填补的空白,随着养子下跪、离去。

又重新回到了无尽的空虚,他们的世界依然是空白的。

在这个时候,意外来了。

刘耀辉和女徒弟有过感情,而且女徒弟怀了他的孩子。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敏锐的妻子。

妻子决定给刘耀辉自由,牺牲自己,完成刘耀辉的人生。

选择了自杀。

刘耀辉置身于生命的十字路口,他必须做出选择。

他可以选择重新组建家庭,人生走全新的维度。

把断裂的香火延续下去,回到舞池的圆圈之中。

而刘耀辉的选择,体现了他超越生命的价值观——永恒。

他知道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不能只顾着自己这一辈子的家庭圆满。

当他决定不要孩子的时候,坐在车里,哽咽。

是大师级的风范,同样也是王景春大师级的表演。

这是他生命中第三次和自己的孩子说“再见”,so long,my son。

第一次,他疯狂的挣扎着,抱着长子,拼了命往医院跑。

第二次,歇斯底里,默默承受着痛苦,并尝试接受现实。

第三次,没有多余的情绪,只有坐在车里,哽咽,仅此而已。

他找到了新的世界、新的方向、新的价值,拥有了永恒的意志。

而妻子的选择,也和刘耀辉是同步的。

她试图通过死亡的方式,达到死而复生的境界,拥抱自主和永恒。

条件是,结束自己的时间、日子、以及生命。

《地久天长》里有很多妻子做饭的场景,只有做饭,才能填补她内心的空白。

但这一次做饭的场景中,她突然停下了,冷静平静的告诉丈夫。

她只有他,要是连他也没有了,那她该怎么办呢?

这一段表演同样也是大师级的,其实不是在质问,而是在诉说。

因为她心中早有打算,她知道她要怎么办,只是把她的选择平静地向丈夫诉说。

妻子来到一间寺庙。

在新社会的次序中,是没有寺庙存在的,所以寺庙的空间显得极小。

但是妻子认为,轮回是存在的,而她也选择相信这种轮回。

她选择来世,下一个世界中,她会努力过得好一些。

最后留下一封信,结束自己的生命。

两夫妻的选择重构了生命。

刘耀辉的哽咽,选择结束还未到来的新生命。

他选择救自己的妻子,他们的生活,就在生与si的选择中重生。

在那个舞池的圆圈之外,生命重逢,两夫妻各自一半构成了一个新的圆圈。

生活继续,并重新开始。

影片用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来结束这一段生命旅程。

妻子和女徒弟分别在两艘船上,船朝同一方向行驶着,却又彼此错过。

妻子和女徒弟,一个带着新生命,一个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交错了。

带着新生的女徒弟,其实走向了绝望的生活。

而本来选择结束的妻子,却迎来了生活的希望。

《地久天长》到这里,没有再描写这个家庭。

而是把视角放在另一个家庭,那个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纠葛了几十年的家庭中。

刘耀辉送妻子去医院,影片通过医院的相似性,过渡到新的时空。

曾经的主任——李海燕。

是她亲手把刘耀辉的妻子送进医院引产。

二十年来,她每天生活在痛苦中,无尽的忏悔折磨着她。

李海燕的儿子沈浩。

当年刘耀辉的儿子就是因为他,才会溺水。

这个家庭也将面临新的轮回。

李海燕身患绝症,时日不多。

沈浩有了自己的家庭,并且马上要做父亲了。

二十年,有着密切关系的两个家庭,却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

李海燕的家庭,代表新次序,他们选择进入新社会,下海经商。

最后儿子功成名就,成为一名医生,过着富裕的生活。

刘耀辉的妻子,因为自己是劳模,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下岗需要她带头,结果被时代抛弃。

连引产都需要她带头,结果失去孩子。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地久天长》到这里,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同时也从个人的生命经验升华到社会。

李海燕的家庭,对刘耀辉的家庭忏悔。

其实意味着,李海燕代表的新社会次序,对刘耀辉代表的旧社会次序的忏悔。

李海燕躺在医院,最后一句话:“我们有钱了,不怕了,你们生吧。”

这是那个时代多少人心中的痛。

快要当父亲的沈浩。

在一间小屋子里,终于说出埋在心里多年的秘密。

选择了忏悔。

直到这一刻,观众才知道,当年刘耀辉长子的悲剧是这样发生的。

其实这个真相,两个家庭,两对夫妻,早就心知肚明。

只是在二十年之后,才选择忏悔。

刘耀辉夫妻的离开,是寻找自己生命中的空白。

是对沈浩的保护,也是对李海燕家庭的保护。

他们选择让这个家庭保持完整,让他们始终处于那个完整的舞池圆圈中。

最终这个完整的家庭,选择对这个残缺的家庭忏悔。

最后两个家庭在新生命诞生的喜宴上聚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舞池的圆圈。

这次,他们重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圆圈。

生活在远方的女徒弟,通过视频也成为圆圈的一部分。

万众期待之下,大家都等着看女徒弟的孩子。

这时两位演员又贡献了大师级的表演。

刘耀辉有一些紧张,同时又有一点期待,妻子也是如此。

当一个混血儿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

刘耀辉有些许失落,但又夹杂着释然的情绪,妻子也是如此。

阅读全文

与小帅和嫂子是什么电影的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