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周星驰的《西游·伏妖篇》在表达什么
01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当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段爱情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提起周氏西游题材电影,大多数人映像最深的可能都是《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对紫霞仙子说的这段“爱你一万年”表白。
曾经年少,由于经验和阅历缺乏,对孙悟空的这段台词,并没有多大感触。可是慢慢长大了,经历过了,也就开始懂了。尤其是孙悟空最后的那个转身,让我明白,当自己内心深处仍然还爱恋着一个人的时候,强行放下,有多么的难。
大概是看过《大话西游》之后,被周星驰圈粉的原因吧,对于周氏西游题材的电影,我有着说不清的喜爱和解不开的情结。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从“爱你一万年”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一幕幕,一段段,总是叫人心潮澎湃,思绪难安。
02
2017年1月28日,即农历大年初一,又一部冠以“西游”之名的周氏西游电影上映。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西游·伏妖篇》。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看《西游·伏妖篇》看的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清楚影片在表达什么。甚至都在怀疑自己看了“假周氏西游”电影。虽然这部影片中,特效,情怀,以及向经典致敬的影子,样样都有,洋洋都不差。可是,却偏偏样样都找不到往昔周氏西游电影中的那种快感和笑点。甚至于看过之后,都理不清脉络,搭不上故事环节。说白了,完全找不到那种感觉。
对于影片中存在的明显瑕疵,有观众提出了质疑。甚至怀疑周星驰江郎才尽,黔驴技穷。已经开始靠大幅度的影片宣传愚弄观众,靠低质量的影视制作敷衍观众。而且态度很明显。孙悟空对唐僧说的那句台词就是最好的见证:我欠你的已经还清,你欠我的不必再还。
我欠你的已经还清,你欠我的不必再还。
对于周星驰的这句话,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呢。周星驰是不是在借助影片对观众说,我的作品能带给你们的你们欢乐,我已经全部带给你们了。所以,作为一个演员,作为一个导演,我欠观众的已经还清了。至于有观众说的,“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那就算了。因为你们不欠我电影票,即使是欠了,也无需再还了。
有过痛苦,方知终生痛苦;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这句话应该才是周星驰对观众要表达的心声。
03
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是很强的,尤其是当大家都说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东西好的时候。而周星驰电影的知名度和口碑恰好就处在了这种从众心理演变下大潮流中,不堪重负,不能自拔。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在异口同声的称赞周星驰电影,进而爱屋及乌的关注起了周星驰本人。凡是涉及到周氏西游题材的电影,大家都能千方百计的找到与周星驰昔日恋人朱茵相关的片断。从《西游·降魔篇》中唐僧对段小姐说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到《西游·伏妖篇》中唐僧对小善说的“我心里已经容纳不下第二个人”。
有心的观众总是能“洞悉”星爷心声,大肆渲染,替星爷撰文,给朱茵传递音讯。我本人也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可是有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们真的了解周星驰吗?真的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吗?
为什么当周星驰的电影作品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结果时,我们会心生怨言,以电影为导火索,对周星驰本人口诛笔伐,双管齐下呢?
这可能是有些观众出于对周星驰的真心喜爱吧,所以才会在看了《西游·伏妖篇》之后心生怨恨,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认为周星驰在凭借昔日名声和口碑敷衍观众,大肆捞钱。可是持这种看法和观点的观众,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真是我们认识的周星驰,那么他的下部影片,我们还会不会保持现如今的这种期待和关注呢?
借用歌曲《悟空》中的一句歌词:金箍当头,欲说还休。我要着铁棒何用?我有这变化又何用?
如果周星驰真的不再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个周星驰,那么他要名声何用?他要口碑何用?
04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好在哪里?在这篇文章中,我阐述了《西游·降魔篇》两个好处:一处是唐僧由自身小爱对众生大爱的境界提升;一处是要敢于在别人的质疑声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
而《西游·伏妖篇》在我看来也有两大好处,我们先来说第一处:敬畏之心。
《西游·伏妖篇》接的《西游·降魔篇》故事,说的唐三藏在感化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之后,收其为徒,带领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上西天取经的故事。取经途中,看似表明一团和气的师徒四人,内心却是各藏鬼胎,互相提防。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更是有心要置唐僧于死地。可惜三人空有贼心而无贼胆。尤其是猪八戒。孙悟空等三人不敢动唐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于“敬畏之心”。畏惧的是唐僧的如来神掌,这个自是不消说的。可他们敬重的又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是唐僧本人。
敬重原因就在于唐僧是一个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并且能在徒弟们陷入迷途的时候,可以指引他们,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人。这也是影片终结之时,唐僧师徒四人为什么能够打成一片,摒弃前嫌,结伴西行取经的原因。
我记得影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猪八戒误以为唐僧死了的时候,拍掌大喊,欢呼自己可以不用去西天取经了。可是,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他们不去西天取经,又能做什么呢?
05
我们再来说《西游·伏妖篇》的第二个好处:在爱情面前,直白面对自己的真心。
和《大话西游》及《西游·降魔篇》一样,作为周氏西游题材的《西游·伏妖篇》中,也同样存在爱情话题。只不过的这次男女双方换成了唐僧和一个叫小善的妖精而已。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一个问题,但凡两个真心相爱的人,他们的三观取向必然是相同的。例如孙悟空和和紫霞仙子身上的反叛精神,唐僧和段小姐以驱魔为理念的职业生涯,这都是他们三观雷同的体现。可是小善和唐僧之间却没有这种观念。
小善,听这名字就可以知道,她只是有着个人小善而已。可唐僧呢?唐僧的追求是对世间众生的大爱。一个小善,一个大爱,他们两个人的出发点和人生追求不同,所以他们的结局可想而知。注定他们难以相爱,难以殊途同归。
唐僧在小善身上看到段小姐影子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真心。他所爱着的是段小姐,那个连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的女孩,而不是小善,这个能歌善舞的妖精。所以他才会对小善说:我的心里已经容纳不下第二个人了。
06
以上两点是我在观看《西游·伏妖篇》之后的最大感受。
其实在看一部电影时,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是出于什么目的观影的。如果说是为了某位演员和导演,那么很抱歉,无论好与不好,他们的作品和表演就在那里,你爱接受不接受,爱持什么观点持观点。至于作品本身好坏,或者在影片中悟到什么道理,见仁见智了。
我个人觉得,对一部影片好坏的定义,往往取决于影片本身的因素较小,更大程度是取决于我们的三观和审美而已。
如果真心喜欢一部电影,那么无论这部电影本身好坏,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我们还是会去喜欢。
❷ 看完《西游伏魔篇》,你有什么感悟
1. 总而言之
对《西游伏妖篇》,众人褒贬不一。但是,为什么唐僧中途折返,问比丘国国王要了小善?因为唐僧毕竟是个凡人,像极段小姐的小善,身份不明,虽然看不出是个妖怪,但是妖怪的可能性极大。唐僧对段小姐有一段遗憾,他想把这段情感用在小善身上,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为了渡她。为了渡化小善,唐僧和孙悟空的反间计上,又加了一场戏:屠杀全村,师徒反目。
小善是什么时候爱上唐僧的?不是孙悟空屠尽全村后,也不是唐僧为她而师徒反目,是在唐僧为保她而甘受孙悟空捶打,几欲打死的时候。
有人说,小善的爱情来得莫名其妙。错!
小善是怎么死的,大家别忘。她自诉,她年轻时和丈夫赶路。路遇山贼,丈夫抛下她不管不顾,她被山贼蹂躏致死。你想啊,原来答应会守护你一生一世的丈夫,遇到危险自己逃了;明知道自己的漂亮老婆落在山贼手里是什么下场,还是逃了;这样的负心汉,小善能不恨嘛?她最恨的,不是山贼,是丈夫,是一场负心,是错付了人。
而唐僧是怎么做的?在小善将被猴子杀死时,唐僧为了救她,被佛珠封了嘴,被金箍棒打了十几棒,直到被孙悟空的元神石猴吞到嘴里。
一个女人,昔日因丈夫负心而死,而现在,有另一个驱魔人,明知道她是一个妖怪,是本该被打死的对象,却肯为了救她而死。唐僧在用生命度化她心里的恶念。孙悟空在用生命配合唐僧演戏。
为什么我说孙悟空在演戏,而不是真的要打死小善呢?
回顾前情,遇到蜘蛛精,唐僧进入府邸,吃酒做客。他为什么不让孙悟空直接动手将对方打死呢?这是因为他的驱魔理念,是先渡人,渡不过再杀。直到最后,全部的蜘蛛组成一个大蜘蛛,要杀死唐僧时,他想的,还是渡,而不是杀。孙悟空对这种动过杀戒(杀了大鹏饰演的驱魔师)的妖怪,直接下狠手,捶爆脑袋,不留余地。
同理,面对小善,孙悟空有一万个机会,一棒子就解决了小善。但是他认同唐僧的驱魔理念,先渡,渡不过再杀,所以迟迟不动手,还配合唐僧演了一场师徒决裂的大戏。目的有两个,第一,度化小善心中的恨;第二,满足幕后大BOSS,顺从她,然后引出她来,干掉她。
在最后,小善要死时,因为心中对唐僧的爱,胜过了对昔日丈夫的恨,所以,她已经实现了自渡。唐僧和孙悟空的目的达成了。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僧离开,把小善交给了唐僧处理。如果孙悟空从一开始就想杀死小善,他完全可以直接捏爆小善,而不是让唐僧和她说说话。
说到底,唐僧和孙悟空是两个智慧绝顶的人,而且一直是惺惺相惜互相最懂彼此的彼此。段小姐之后,唐僧眼里只有孙悟空。
看穿这一切的,是沙僧。他说走过最长的路,是师父的套路。唐僧和孙悟空,时而和好,时而决裂,时而上演反间计,时而你死我活,不过都是套路,都在唐僧的掌握之中。最懂这一切的,是沙僧。至于猪八戒,那憨货,看见大长腿和大胸就流口水,满脑子淫欲,根本无心理会唐僧和孙悟空这些把戏。
师徒仨
6. 最后的梳理
玄奘收服三个妖怪,带他们走上了取经之路。
孙悟空杀了段小姐后,见识到了唐僧因情而爆发出来的“如来神掌”。孙悟空不是被打怕了,而是打服了。“情”,天下至法,无人能敌。孙悟空认了这一点,也就认了身为凡人的唐僧,认了箍,认了取经的命。
猪八戒,老婆和奸夫用钉耙打死自己,化为猪妖,屠尽天下负心男女。而后,被孙悟空制服后,被迫认同“先渡,渡不过再杀”的驱魔理念。既然不能肆无忌惮地打打杀杀,漫漫取经路,怎么消遣?唯有大长腿。不管是蜘蛛,还是猪,哪怕丑女,是母的就行。他不关心唐僧和孙悟空背后的谋算,只知,什么时候能回家泡妞。
沙僧,心有善念,救助河边孩童。被人误以为是人口贩子,被打死抛尸,被鱼群啃噬,化为鱼怪,吃人夺命。他经历了世间的绝望和生死,早已看透一切。走上取经路,无所谓。散伙,无所谓。在他眼里,什么都无所谓,只肯认命。认了当鱼怪的命,那就吃人。认了取经的命,那就取经。他无欲,因为无欲,所以才能看透一切,包括师父的套路和师父一直放不下的那个人。
唐僧,一心除魔卫道,结识段小姐。他爱过,且一直深爱。这段情,在内只能藏在心底,在外就化作一个箍,套在孙悟空头上。带着这份情,他继续自己的驱魔理念,一路向西。他有着凡人一切的渴望和情欲,比如对终身成就奖的渴望,对渡化小善的坚决,但他有着凡人甚至妖怪都没有的坚守和执念。这份执念是他安生立命的武器。比起“降魔篇”里的唐僧,“伏妖篇”里的他,更为坦诚地承认自己凡人的一面,学会更为复杂地看待眼前的世界,并能用更为复杂的手段,来践行他的驱魔理念。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九宫真人,纯粹孩子心性,游戏人间。听说有一只妖王孙悟空很好玩,就想捉来当宠物。听说有人会如来神掌,就想玩死他。她发动手下的蜘蛛精、红孩儿和白骨精来一步步践行她布置的离间局。唐僧和孙悟空也顺道按着她的剧本演戏。最后,真人露身,石猴和金雕大战。
唐僧不再单纯,猴子也变得没那么暴戾,猪头一心向色,沙僧无欲无求。这样的驱魔团队,路上嘻嘻哈哈,演个话剧,玩个真人秀,顺便除魔卫道,一路向西,好玩有趣。
正如,唐僧和九宫真人初见时说的,真真假假的,谁能说得清。真作假时假亦真,这是唐僧的智慧。他的套路太深,你们要是没看懂,就多看几遍。不要动不动就埋怨周星驰。还有,这部电影以“情”至上的故事理念,特效的处理,演员的表演,都是徐克的东西。故事的主体和台词,还是周星驰的。
如果满分10分,我给这部电影8分。上部《西游降魔篇》同样8分。就是好看,好玩,有深意,表演无过,特效爆裂,故事有趣。
我爱周星驰。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