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的起源是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
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② 电影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世界最早的一部电影摄影机是由法国生理学家居勒.马莱伊在1880年10月发明的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几种电影摄影机
1874年,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摄影机。他将感光胶片卷绕在带齿的供片盘上,在一个钟摆机构的控制下,供片盘在圆形供片盒内做间歇供片运动,同时钟摆机构带动快门旋转,每当胶片停下时,快门开启曝光。让桑将这种相机与一架望远镜相接,能以每秒一张的速度拍下行星运动的一组照片。让桑将其命名为摄影枪,这就是现代电影摄影机的始祖。
1882年,法国的朱尔·马雷发明了一种摄影机,用它可以拍摄飞鸟的连贯动作,由此诞生了摄影技术。这种摄影装置形状像枪,在扳机处固定了一个像大弹仓一样的圆盒,前面装上口径很大的枪管,圆盒内装有表面涂有溴化银乳剂的玻璃感光盘。拍摄时,感光盘作间歇圆周运动,遮光器与感光盘同轴,且不停地转动,遮断和透过镜头摄入光束。整个机器由一根发条驱动。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张的频率摄影。马雷于1888年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摄影机,他用绕在轴上的感光纸带代替了固定感光盘,当感光纸带通过镜头的聚焦处时,两个抓色机构固定住感光纸带使其曝光。后来,马雷又用感光胶片代替了感光纸带。马雷的摄影机不断改进,最终可以在9厘米宽的胶片上以每秒60张的频率拍摄。
188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牙轮来带动19毫米宽的未打孔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式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活动摄影机。摄影机中有一个十字轮机构控制胶片做间歇运动,另有一个齿轮带动胶片向前移动。摄影机使用带片孔的35毫米胶片。1891年,爱迪生获得了这种活动摄影机的专利。
马雷制造的人类第一架电影摄影机
爱迪生的活动电影观赏机,内部可装16米长的胶片,每次供一人观赏
1879年,麦布里奇设计出这种活动放映机,用它可以放映活动的画面
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台电影放影机,胶片卷在圆筒上,要从目镜观看
③ 世界上最早出现电影的国家是
是法国吧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④ 偶像剧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前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媒体是息息相关的,而电视节目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消费娱乐。偶像剧最初只流行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后来,开拓了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市场,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客观的经济效益。爱看偶像剧的观众,女多於男,由以青少年为主。对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迷恋偶像剧多少反映出对生命美好的憧憬。但若说偶像剧是青少年的专利倒也未必,因为连三十几岁的小姐对偶像剧也是趋之若鹜,陶醉在其浪漫的情境裏。偶像剧不只满足人们对美梦的期望,也引领了观众在剧情中脱离现实的残缺。
早期的偶像剧—就是日剧,已在台湾行之有年,而近几年来,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偶像剧一部又一部的开拍,为什麼会造成这股风潮呢?
这大概要从具有指标性的「流星花园」说起,流星花园是由日本的漫画改编,流星花园在漫画市场本来就具有很高的人气,再加上青春校园剧「麻辣鲜师」这个偶像培育所培育出一群已经具有人气的新生代演员投入流星花园的演出,以及媒体的炒作,一经播出当然造成轰动,收视告捷后又变成流行的话题,让各大电视台不跟进也不行,於是偶像剧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头。
偶像剧标榜由偶像主演,故名「偶像剧」。但是偶像剧不是只有偶像,也不只是外貌俊秀而已,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怎麼会风靡青少年呢?偶像剧之所以吸引人,最根本的就在於它给人一种“陌生的美感”:年轻漂亮的演员、轻巧浪漫的情调、永恒的爱情、时尚的服装和布景,它以一种新的情调让人重新认识城市生活。偶像剧演出了年轻人所关心的事情、现代人的生活,不只是只有为爱而活、大企业大财团间的恶斗而是真正思考生活上所遇到的难题,大家关心的事。
自从「流星花园」大红大紫之后,偶像剧便取代了花系列的「师奶剧」,偶像剧也提供了观众有别於乡土剧、古装剧的另外一种选择,也让戏剧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每过几年就重拍旧剧本,可以让剧作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新演员有演出的机会。
二●偶像剧的意义、起源
意义:
何谓偶像剧?它不过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为主线的一种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多以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对年轻人的心理和成长的丝丝入扣的刻画而吸引大众,而且制作精良,人物性格鲜明,情感传递准确,剧情紧凑,画面精美,配乐优美,甚至,有些处理还会带有卡通性。
起源:
自从大陆原汁原味的古装历史剧引进后,加上香港演绎化的古装剧与后现代色彩浓郁的武侠剧出现,此外,本质上未脱传统家庭伦理爱情路线的韩剧,却在精致的创制表现,再加上现代高丽化风味的包装下,彻底取代了以前的八点档时装戏与花系列剧集;而用电影创制手法拍摄,而以都会青年男女爱情为主轴的日本偶像剧,则完全填补了过往国内对年轻观众市场的空白。直到今天,台湾一枝独秀的代表剧种就非乡土剧莫属了。
然而,两年前「流星花园」意外的成功后,一股名为偶像的剧种蔚为风潮,瞬时之间,一个可以与乡土剧分庭抗礼的剧种已然成型,但是这个风潮很快的又在制播体系标榜的「向日本偶像剧看齐」的短线策略下给糟蹋掉了。
日本偶像剧原为无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的「趋势剧」,每剧一星期播放一次,一般多为十二集,分三个月播毕。之所以称为「趋势剧」是由於剧情所探讨的多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剧中人、事、地、物往往反映时下的流行趋势。台湾引进这类节目后,为行销之便,以演出的「俊男美女」偶像为号召,将其改称为「偶像剧」。
一般人总将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的盛行,都归因於文化的接近性,但若深究偶像剧引进时,台湾的媒介生态与社会文化背景,就会发现文化接近性并非其风靡台湾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台湾和日本在历史上的渊源、经济以及都会化等因素,对偶像剧的盛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令人玩味的是,日本并没有"偶像剧″这样的名称,目前在台湾走红的"偶像剧″正是日本所谓的"趋势剧″,其主要目的是即时反应日本的社会问题,提供日本观众进一步省思的机会,但这些探讨社会议题的趋势剧,在台湾有线电视台,唱片业者的包装后,却成了对剧中主角的崇拜、流行资讯的最前线参考指标。
三●偶像剧之窜红
偶像剧为什麼会这麼受人欢迎呢?首先,偶像剧主要面对的是青少年观众。青少年正处在身体思想发育的年龄,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现在虽然有电子游戏机和电脑与之抗衡,但电视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反过来说,青少年也是电视的主力观众。偶像剧拍摄靓丽、风格轻松,比起传统画面不太讲求美感,思想性过强,风格稍显严肃的电视作品,偶像剧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偶像剧拍的是现代生活,以年轻人的爱情、工作为题材,与青少年的生活非常贴近,让青少年感觉很亲切,很容易引起兴趣。剧中人们所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正是青少年正面临或将会遇到的问题,当然会很愿意借鉴。偶像剧最早传於国外,反映了现代都市青年的精神风貌,青少年通过它可以了解到现代主流都市同龄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性格风采,同时,对於正迅速国际化、现代化的社会中我国青少年暗含了某种指导意义,如长辈已是时代转型前的教育产物,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已较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对於现今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就较难给年轻人什麼意见了,在此情况下,需要帮助的青少年自然转向别的渠道求援,而反映现代青年人生活的偶像剧,必然受到欢迎。青少年没有什麼生活阅历,思想、情感还比较肤浅,很容易被外表的光鲜吸引,喜欢形象出众,性格突出的人物,这也是偶像剧的男女主角容易为年轻人作为热烈崇拜模仿的原因,当然也反映了现代审美观、价值观与传统的变异,可以说偶像剧的成功是特定观众群和特定时代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针对这几年受欢迎的电视剧,显示出一个成功的方程式如下:
爱情+时代背景+主题意义+明星+动作=成功
根据爱情偶像剧的特点,结合以上方程式设计了本剧:
(一) 爱情:
本剧以爱情为线索,通过一对对恋人牵肠挂肚的爱情故事,反映现代年轻人与现代中年人的恋爱价值观和心态,甚为吸引人。
(二) 时代背景:
现代都市题材,展示在观众眼前的是身边年轻人的故事。
(三) 偶像:
将聘请内地、港台以及美加著名的演员演出,演员阵容强大。
(四) 主题意义:
每部探讨一种爱情观,取得观众共鸣。
(五) 动作:
剧中穿插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描述,会有许多的动感场面,简单地说不只是文戏,也有武戏的安排,使情节更紧张热闹。
四●偶像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偶像剧究竟在观众的心里造成多大影响呢?不少青少年竞相模仿起剧中的情节,甚至认为现实生活与剧中没什麼差异,连价值观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女生立志嫁入豪门、非三高男不嫁,男生追求女生力求搞怪的浪漫花招,认为女生都是势利眼、只注重外表。这些偏见助长了整形歪风、使年轻人忘记了内在远比外在美还重要。看了偶像剧之后,有些年轻人成了追逐偶像的追星族,这些问题使家长头痛不已、认为自己的小孩不务正业只会迷恋偶像、更加深了两代之间的代沟、贬低偶像剧的价值。
偶像剧不仅影响了台湾演艺圈的生态,也影响大陆开拍青春偶像剧的风潮,也出现了大量起用新人造成资深演员无戏可演的窘境。事实上,在日本偶像剧的演员常以资深演员为主角,虽是如此依然可以开创不错的收视率,新脸孔虽然可以带来新鲜感,但演技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准。但台湾偶像剧不像日剧那样,凭某个青春偶像就可号召起一批固定的观众群。台湾偶像剧需要时间,可是观众并不会给太多时间,不管是日剧或是韩剧,台湾偶像剧若拉不住这些性质重叠性高的观众,日剧和韩剧还是会遥遥领先在前头,当然,收视数字上来比或许还不会差太多,只是一旦热度过了,照样无法生存。台湾偶像剧尚处於发展初期,有待成熟。如果不及时在题材内容及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克服一味谈情的弱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难免很快被观众冷落。
五●偶像剧泡沫化危机
自从『流星花园』红遍全台后,顿时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偶像剧一部接著一部开拍,『吐司男之吻』、『薰衣草』、『贫穷贵公子』『爱情白皮书』¨¨¨一直到现在的『MVP情人』、『海豚湾恋人』、『蔷薇之恋』¨¨¨等等,虽然量多但收视却不一定好,真正收视率好的就那几部,可见观众要的并不是氾滥、速成的偶像剧,而是像日剧般兼具质感、美感、与现实感的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滥制的风气再不改善,难保偶像剧不会成为一现的昙花,消失在电视生态中!
危机一:偶像剧定义模糊、狭隘
何谓偶像剧,请偶像来演就叫偶像剧,或是请新人来演就叫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都请新人、年轻人来演,似乎找新人、年轻人来演,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气象就叫偶像剧,但这样的偶像剧的定义未免太模糊、狭隘,『爱情白皮书』的导演杨大庆就曾经表示:「不必把偶像剧狭隘定位,像田村正和就是全日本的偶像,只要戏好,角色佳,无论什麼戏都会受欢迎,中年、老年人也能演偶像剧!」,现今台湾的社会大众总认为偶像剧就是一堆俊男美女拼起来的偶像剧,其实也没错,偶像剧很重要的是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要把他解释成表面上的意思自然就是脸要好看,可是只有这样吗?对许多人而言,看自己偶像的作品是绝对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因素导致了制作单位在选角时自然便会大量考虑这一点,可惜的是,除了演员本身以外,是否还有顾及到这出戏本身该有的基本素质?也许很多时候这些因素都被摆到很后面的位置了。
危机二:演员普遍演技生涩
由於偶像剧都找一些新面孔或年轻人来演,所以一些当红的年轻偶像歌手,或没有知名度的新面孔,或脸蛋不错得一片歌手,或电视剧的新面孔,或年轻帅气的DJ,纷纷被抓去跨行演起偶像剧,例如:F 4、WEWE、S.H.E、大S、范植伟、许绍洋、陈怡蓉、张韶涵¨¨¨等等。
在众多新面孔中,虽然有些是有电影经验的老手,演起来得心应手,但大部份的却都是没有戏剧经验,或是戏剧经验少之又少的戏剧新人,因而演起戏来总是稍嫌不足,演技生涩、不自然,笑闹戏还可以,但感情戏就惨了,表现出来的感情深度总是不够,无法让人由心底感动起来。不过值得讨论的是,当中有些新演员演技进步神速,越来越能够进入状况,因此总能渐入佳境,稍补刚开始的不足。
整体看来,偶像剧的一大致命伤是感情戏,感情戏想演得入木三分,明明不爱对方却要演出爱对方爱到入骨的感觉,没有好演技的演员是绝对演不出那种令人刻股铭心的感觉。
演技好的演员总能带领著观众投入剧情,随著角色的心情、遭遇起伏,而不好的演技只会让人感到很假、很矫糅做作,所以不只是外表要吸引人,同样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内涵才行。
危机三:偶像剧氾滥成灾
自「流星花园」后,偶像剧是一部接著一部的推出,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推出二、三十出偶像剧,大家可以想像各电视公司或传播公司,是如何仓促赶工拍出偶像剧的,其内容与品质可想而知,二、三十部偶像剧中,真正收视率好的用手指头都可以数的出来,除了『流星花园』、『吐司男之吻』、『薰衣草』、『爱情白皮书』的收视率创下不错成绩,其余收视率皆平平,有的收视率甚至很凄惨,大家说这是为什麼呢?举例来说,「流星花园」拍的还买具有质感,无论是剧情、选角、配乐等等都有向日剧看齐的味道,虽然台湾人演日本人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并不能否定这部戏的用心,但接下来的戏呢?「吐司男之吻」走出台湾偶像剧的独特风格,值得赞赏,可是其他的偶像剧却没有看到真相,戏剧不只需要俊男美女堆砌,还需要这些俊男美女的演技,和幕后制作单位的努力,否则不要只怪网路上随便恶意指责、批评,有时他们说的还真是实话。
记得当年魏约翰『花系列』创下的长红纪录吗?『花系列』总共制播了十四年,才正式宣告结束,为什麼『花系列』能红十几年,除了演员演技精湛外,每部戏都是经过长时间筹备才准推出,毕竟从制作人、导演、剧本到演员,有太多的细节得详细准备、讨论,一部戏剧要成功、事前与事后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只是为了因应现在的潮流而去拍偶像剧,那拍出的剧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欢迎,本土偶像剧若不能从基本的戏剧本质下手,只注意到用很表面的东西来吸引观众,不久之后观众会认清事实,选择将手中的遥控器转向其他性质的节目。
危机四:题材狭隘、无意义
如果看过日剧的人都知道,日本偶像剧题材丰富,有姐弟恋、师生恋等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也有律师、法官、发型师、空服员、教师、厨师等以职业为主题的戏剧;此外,还有一些奇情片。日本偶像具有梦幻、有写实、有社会奇情,日剧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平时却耐人寻味的剧情走向,演员在剧中的台词,总是能引起观众心中"我也是如此″的共鸣,然而,这却是台湾偶像剧所未达到的境界。
『吐司男之吻』、『来我家吧』导演钮承泽曾表示,台湾偶像剧部分剧情张力不够,日本优质戏剧不仅剧情铺陈很棒,情节奇幻、情感真实,凡此都是日剧受欢迎的主因,『流星花园』导演蔡岳勋也曾表示,漂亮的场景与演员只是偶像剧的元素之二,想要受注意,还是得有扎实的内容与题材。
有些人说,台湾拍出来的偶像剧,给人飘来不定的感觉,总是"不知所云、太过梦幻″,剧情不够扎实,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部戏看完了都还不知道主要在讲些什麼,就场景美、主角漂亮而已。这些评论点出台湾偶像剧的致命伤就是剧情太过浮滥,主题不够明确,其实偶像剧并不一定非要以爱情为主,也不一定要拍的如梦似幻,主要主题明确、剧情张力够、内容扎实,就算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也能引起感动!
六●偶像剧未来的可能趋势
这一波偶像剧热潮下,重新架构了台湾连戏剧的生态,而且带来不少加分的正面影响,只希望这波热潮能日渐带动更多本土剧的品质,从目前的日本漫画改编进而改编本土漫画为自制偶像剧,从新带动台湾更多漫画创作及栽培人才。而不是又像以往的蛋塔热一样,咻一声就人间蒸发!
七●结论
偶像剧风行台湾已有一阵子了。想当初它刚在国人面前亮相时,凭著剧中时尚的俊男美女、高贵的轿车豪宅、曲折的缠绵爱情,的确令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耳目一新,痴迷至醉。但是随著萤幕上偶像剧的日渐增多,特别是原版日韩偶像剧的纷纷引进,如今的电视观众对偶像剧的态度早已由当初的好奇心、尝新鲜、一睹为快,演变为见怪不怪了。此时,偶像剧在其华丽外表下所掩盖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举如:在为人处世方面,偶像剧中的俊男美女们就大多潜藏著一股不容忽视的“傲慢”与“偏见”。
也许有人会认为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有那麼点“傲慢”与“偏见”应该没什麼太大的影响,大可不必太在意,将归为可原谅之列。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并不在於偶像剧是否表达了这些“傲慢”与“偏见”,而在於它是如何去表现这些“傲慢”与“偏见”,在表现的过程中编导们又是持什麼样的态度,是刻意的赞赏、还是善意的批评,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青春偶像剧的编导者对这股潜滋暗长的“傲慢”与“偏见”都表达出默许认可,抑或追捧赞赏的态度,因而使得这股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傲慢”与“偏见”,已由当初的遮遮掩掩演变成了如今的赤裸裸。
如今偶像剧的主角显得越来越张狂了,不是今天要推出什麼新花样,就是明天又要搞出什麼新成果。而且新花样必然是惊世骇俗,招来众多的反对者,而主角则依然初衷不改,固执己见;新成果则必然是举世瞩目,能给最初的反对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以证明其目光短浅,从而反证主人公的远见卓识……
如果说早期的青春偶像剧“著墨”的重点大多放在刻骨铭心的爱情上,那麼现在的青春偶像剧可是对爱情之外的东西越加关注,而且这种关注不少是戴著有色眼镜进行的。换言之,在青春偶像剧的脉脉温情下,赤裸裸的“偏见”已从台下浮向台面,有人把偶像剧比作现代都市童话,既是童话,就应该少些世俗,多些意境。试想:如果让“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的恋情一会儿遇上个学历问题,再一会儿还遇上个职业问题,那该多煞风景。当然人为设定这些赤裸裸的“偏见”,在偶像剧的编导者们看来也许是为了创造矛盾,制造冲突,使剧情更好看。但实际效果会如何呢?或许在社会大众的透视下,通过再三强化渲染这些爱情之外的矛盾冲突,剧情倒是有了,但偶像剧的美却可能没了。
总而言之,如今的偶像剧主角如果没有“狂妄自大”般的“傲慢”,没有“一意孤行”般的“固执”,那或许就会被称为没有性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赤裸裸的“傲慢”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⑤ 黑色幽默电影起源于哪个国家
起源是美国,不过中国现在也有很多很优秀的黑色幽默电影,比如之前的《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以及现在正在拍摄中的《钞票飞》
记得采纳啊
⑥ 电影起源那个国家什么时候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明的。”但你如果去问法国人,他们则会说:“是卢米埃!”那么谁才是电影真正的发明者呢?答案:两个人都是!根据记载:在188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而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来,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狄克生着手进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结果,他将之拍摄成会活动的马,这就是电影史上最早摄影的成功。成功之后的迪克生,继续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〇年,他用能活动的图片申请到专利,这些活动图片每秒钟能拍四十张,这就是现代影片的鼻祖。一八九一年,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专利权,这是「西洋镜」电影的鼻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西洋镜」电影的想法是,由于西洋镜一次只能由一个人去”窥看”,藉着人们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于是这种电影在一时间非常流行。不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又创造了世界最早的摄影棚,大有助于电影的发展。起初,在欧洲,也有人在对这些活动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伦敦有两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罗的人,把初步的摄影棚改良后,在大庭广众之前举行表演。同时间,在法国有两位名叫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特卢米埃的兄弟,他们将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观众。放映电影就此展开序幕。卢米埃兄弟接着巴黎工业奖励学会上试映了一部名叫「卢米埃工厂了大门」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馆」的地下大厅,正式公开上映十二部影片,并出售门票。同年九月,在美国亚特兰大所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放映这种射映式影片时,也出售门票。如此可知,早在电影产生的同时,就已和营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先驱 (卢米埃)法国化学家,与其北路易共同发明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为电影实验的先驱。
⑦ 电影起源于什么时候
美国无声电影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
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电影收益高,竞争激烈。1897年,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M.塞纳特、M.壁克馥和吉许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人欧洲市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导演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纳特对美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壁克馥3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拥有一批明星。除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后成名的还有R.“胖子”亚布克尔、T.巴拉、J.和L.巴里摩尔兄弟、L.查尼、吉许姐妹、M.马许、T.米克斯、G.史璜逊、J.基尔伯特、G.嘉宝、B.基登、N.希拉、H.劳埃德和早逝的R.范伦铁诺。
“好莱坞”此时己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在W.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⑧ 电影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所摄短片,电影始告正式诞生。
⑨ 中国电影的起源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在对运动的光学幻觉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与实验,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但人类对于“光影理论”的认识与应用,便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讲起。据文字记载公元前5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则是人类对“光学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的最初、最朴素的应用与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入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这便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的、运动的视觉游戏。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觉娱乐游戏之中。
近现代电影最早出现在1895年,电影发明一年以后,传入上海。据说是卢米埃尔兄弟的一名摄影师兼放映员,在徐园的游艺会上放映了电影短剧;接着来到上海的放映人是美国的利卡尔顿,1897年他带来爱迪生公司的电影在茶馆和游乐场所放映。直到1949年,中国放映的大多片子为外国电影,放映场所先是在茶馆后是在影戏院。外国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90%,居于主导地位。
1905年,任景丰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了中国第一本电影《定军山》,内容是著名演员谭鑫培所表演的京剧《定军山》,其实是本京剧影片。
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不过它是由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中国的制片厂、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
同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⑩ 电影起源于哪
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钟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对象的运动过程拍摄在带状胶片上,成为一系列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再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放映机将影片以同样的运转速度投映于银幕时,由于“视觉暂留”原理,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所摄短片,电影始告正式诞生。早期电影是无声的,最初仅拍摄一些活动景象或舞台演出的片断,后逐步从通俗娱乐形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有声影片,遂从纯视觉艺术发展为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以后又出现彩色电影、立体电影等。电影片种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等。50年代以来,电影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艺术和社会文化现象,它由企业组织、艺术创作、制作生产、发行放映、观众消费、社会影响、教学研究等方面组成,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