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翰祥导演作品
李翰祥导演作品:
1、《雪里红》
《乾隆下江南》是1977年由李翰祥执导的香港喜剧片,刘永、李昆、姜南参加演出。故事取材于乾隆下江南之野史以及民间传奇。乾隆十六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到扬州,为体察民情,乾隆假扮商人撇下侍卫一人微服出访。
B. 求导演李翰祥的详细资料
转自Mtime
李翰祥
男,生于1926年3月7日,中国,辽宁锦州
逝世于1996年12月17日 (中国北京)
星座:双鱼座
香港导演。1926年生于辽宁锦州。40年代就读于北平国立艺术学校,专修油画。在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专修戏剧、舞台表演、电影。1948年赴香港。辗转于大中华、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先后从事演员、布景师、配音员、服装管理、编剧、副导演等工作。1955年独立执导《雪里红》后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编导古装片多部,以《貂蝉》(获1958年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江山美人》(获1959年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并获第十届亚洲影展最佳彩色摄影、美术等奖项)等带动五六十年代港台的黄梅调电影热潮。
他擅长处理历史题材和营造宏大场面,在邵氏片厂搭景拍出《杨贵妃》(获1962年第一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第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武则天》(获1963年第二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等经典宫闱历史巨片。他也编导反映现实的影片,如《后门》,获1960年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1963年赴台组国联影业公司,开拍《七仙女》与《西施》(获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也拍摄文艺片,如《冬暖》(1965)。这一时期大力提拔新人,如宋存寿等,为台湾电影勃兴作出很大贡献。后为“中制厂”拍摄《扬子江风云》(获第七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奖项)和《缇莹》(获第九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奖项,并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等奖项)。
1970年返港重组新国联,开拍一系列骗术片。1972年重回邵氏,执导《大军阀》(1972)、《风月奇谭》(1972)、《金瓶双艳》(1974)等风月片。其间又完成《倾国倾城》(获第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及最佳女主角等奖项)和《瀛台泣血》(1976)两部宫闱巨作。70年代末开拍“乾隆皇”系列片。80年代初率先回内地拍片,与北影厂合作《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1983),放开手脚在真实场景中拍摄清宫题材,再创事业高峰。后又陆续拍摄《火龙》(1986)、《末代皇后》(1986)、《八旗子弟》(1988)、《西太后》(1989)等。为此台湾当局禁止他入台,两地片商也不请他拍片,沉寂多年。
90年代曾拍摄《金瓶风月》《敦煌夜谭》《情人的情人》等。1997年1月14日,在北京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时,因操劳过度,心脏病发逝世。
C. 李翰祥风月电影(李翰祥风月片中的风月女郎)
1971年,李翰祥创办的“国联”宣告破产,负债累累的他重回香港,以图东山再起。离港八年,香港影坛日新月异,早变成了武侠的天下,各个摄影棚里每天都是刀光剑影。
李翰祥最拿手的黄梅调那会儿已无人问津。被逼绝境的李大导演只得另辟蹊径, 在传统黄梅调的美学基础上,将喜剧与情色两种元素糅合进来, 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于是一股新的浪潮在香港影坛掀起,这便是李翰祥的“风月”电影。
李导演的风月片和后来以王晶为代表的三j片完全是两回事。 风月片只重其意不重其形。李翰祥侧重的是气氛的营造,外加巧妙的场面调度使观众沉醉其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冲击。
因为这点,李翰祥对女一号的选择显得格外挑剔。 光有漂亮的脸蛋不行,还要讲究腰身风度。 用李导演的话讲: 举手投足间要有型有款,既边式又“帅”。
层层筛选下来,有资格成为李翰祥风月女郎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有人说李翰祥的风月女郎,都是依照他自己的老搭档香港影坛已故的绝世美人林黛的影子挑选出来的。
这话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这里先从有 “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之称的风月女郎白小曼说起。
一、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白小曼
白小曼原名胡芮梅。 艺名由李翰祥所起,共十九 划 ,有上上大吉之意。 “白”是李翰祥初次见白小曼时见她皮肤莹白如雪所想到的。
而“小曼”则是由徐志摩的老婆陆小曼而来,陆小曼宅心仁厚,义气热情,这同样也是导演对她的期许。
所有风月女郎中,白小曼跟李翰祥合作的次数并不多, 仅一部《声色犬马》。这也是她留给香港影坛的唯一一部作品, 电影公映之前,她便服毒自杀了,年仅19岁。
尽管如此,仍改变不了她风月女郎之首的地位。白小曼的美以及她演戏上的天赋都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当年《声色犬马》入围金马奖,白小曼作为新人盛装出席,一时风头无两, 盖过了当时所有的一线女星。
多年后,李翰祥在回忆录中也花费了大量笔墨追忆自己这位干女儿,称她为“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不过相对于出身豪门贵族的林黛来说,白小曼的家庭环境要悲惨许多。
白小曼是李翰祥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时碰到的。当时一同进来五个人,白小曼和另外一名形同姐妹的女子,以及三个中年男子(事后才知道另外一名女子是白小曼的母亲,而那三名中年男子是嫖k)。
李翰祥并没有多想,一直在仔细打量从进门到坐下后的白小曼的一举一动。因为自己筹备的电影《声色犬马》连景都搭上了,就差一个女一号,而公司又强烈希望用新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立刻派人过去询问, 愿不愿意拍电影,不愿意就算了,因为这事不能勉强 。没想到白小曼很大方地跟导演点了点头, 竟同意了。
当天下午便拉到了邵氏去试戏,惊艳全场。 演完后全体鼓掌,都为李翰祥感到庆幸。
只是正式开拍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白小曼记不住台词。
第一天记不住,李翰祥还会在一旁提醒,以为她紧张。后来把剧本事先给了她,发现仍背不过。
这次李翰祥不再提醒了,板着脸让整个剧组停下来,一同等白小曼背词。 短短几句台词,白小曼竟背了整整半天还没背过,最后急哭了。 剧组人员过来对导演说,“她可能真的背不过,并不是偷懒没有背,白小曼今天是第一个来剧组的,一直背到了现在。”
李翰祥倍感惊讶,竟有记忆力这么差的。 被逼无奈的白小曼只得跟导演坦白:自己有吃迷幻y的习惯。 长年下来,大脑的损伤很大,记忆力严重衰退。
于是整部戏只能由导演在一旁提词, 白小曼复述之余再把动作演好,如同唱双簧一样。
第二天看拷贝时,大家发现白小曼演的相当自然,丝毫没有旁人提醒的样子。而且镜头里的白小曼显得更美艳。白小曼惊人的演戏天赋让众人佩服不已。事后李翰祥说
如果是京剧团演员,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就是“祖师爷赏饭吃”。
拍《声色犬马》时, 在李翰祥的劝说下,白小曼戒掉了吃迷幻y的习惯,一切生活慢慢地进入正轨。
白小曼与邵氏签约五年,是邵氏力捧的新星,前途无量。每个月都可从邵氏领取五千块。这在当时是笔巨款,李翰祥这样的一线大导,执导一部电影才挣几万块。
然而风尘女子从良,岂是一件容易事。 白小曼始终跟之前的圈子脱离不了关系, 她之前的生活太乱了。成名以后更加凸显出来,频繁的威胁敲诈,使白小曼近乎崩溃。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曾在她的床头发现了四张扑克牌,都是老K,其中一张被她撕得粉碎。所以有人都猜测,她是被黑社会的人物逼死的。
二、潘金莲再世——胡锦
在众多风月女郎中,胡锦是与李翰祥合作时间最长的一位。 李翰祥执导的每一部风月片,几乎都有胡锦的身影,或主角或配角。可谓是 流水的风月女郎,铁打的胡锦。
在所有风月女郎中胡锦并不是最漂亮的,却是最妖艳的。 尤其左唇下的一颗美人痣,让她看起来不仅风骚入骨更带一丝淫邪。
胡锦出生于中国台湾, 是李翰祥赴台创办“国联”时签下的艺人 ,她自小便跟随母亲学习京剧,在腰身风度这块深受李翰祥的喜爱。只是“国联”在后期陷入了债务危机,并没有给她出演电影的机会。
1971年李翰祥返港时把胡锦也带到了香港, 出演了李翰祥返港后的处女作《骗术奇谭》 ,此后胡锦正式进入香港影坛。
真正让胡锦成名的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执导的《大军阀》。胡锦当时是女二号, 饰演偷情犯案的风骚寡嫂一角。 在跟许冠文的对戏中, 一颦一笑都透露着偷情女人的那股荡劲,把风骚寡嫂的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颇受好评。
成名后,胡锦签约了邵氏,主要戏约就是李翰祥的风月片。
胡锦也由配角荣升到主角,主演了李翰祥的《北地胭脂》《一乐也》《风流韵事》等一系列大作。
而让胡锦成为邵氏当家艳星的作品是李翰祥根据名著《金瓶梅》改编而来的《金瓶双艳》,胡锦饰演潘金莲。
《金瓶双艳》是李翰祥风月片的巅峰之作。 李大导演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故作文艺,将潘金莲塑造成追求解放令人同情的悲惨女性形象。 而是将计就计,认准潘金莲天生就是一个荡妇。
影片都在讲述西门庆与金、瓶二人的荒淫生活, 更是将原著中的经典桥段“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的场景还原出来,利用巧妙的电影手法,让观众沉醉其中。 把还是学生的文隽看得鼻血大喷,差点昏了过去。
胡锦也由潘金莲一角轰动了整个影坛。 身为导演的李翰祥对胡锦的演技也表示了肯定,称
她的演出够放,也够荡,那股眼含秋水,骚在骨子里的样儿,的确是潘金莲再世。
不过这些都是胡锦高超演技后的结果, 私底下的胡锦其实是一位大方爽朗,真诚可亲的好女人,没有一丝妖媚之感。
蔡澜在《红颜知己》一书中也曾说过
“她在电影中的性感也是造作出来的,本人非常端庄,私生活亦不放荡。”
胡锦拍电影一直坚持自己的底线, 从来不会真脱,暴露的镜头都是替身在演,自己只负责作表情。 所以即使在事业巅峰期, 胡锦的绯闻也明显少于其他的艳星。
她一生只有过两段婚姻,第二段婚姻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九十年代初胡锦从台前转向了幕后,担任起电视制作人,后来与丈夫移居美国旧金山,安度晚年。 胡锦算是善始善终的一位艳星。
三、不可复制的传奇——狄娜
狄娜并不是李翰祥挖掘捧红的,与李翰祥也仅作过一部作品《大军阀》。 但她在风月女郎中的地位仍是无人替代,因为她是唯一一位在电影中全l的女星。
狄娜的美艳,追求者数量之多,荧幕前的大胆敬业,退出影坛后转型的成功, 都是娱乐圈不可复制的一个传奇。
《大军阀》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的第一部风月电影。 狄娜当时也在邵氏,是邵氏首屈一指的当红艳星,追求者之多空前绝后,据称可达千人。
上至当时泰国总理的弟弟,gucci的家族后人,意大利船业大亨,下至娱乐圈的广大同仁, 都是拜倒在狄娜的裙下之臣 。后来号称香江名嘴的黄沾,当时在狄娜面前也开始变得语无伦次,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李翰祥自然想到了让狄娜来饰演女一号,凭借往日的情义,狄娜一口答应下来。但拍摄过程中却出了问题。
原因是 李翰祥由西洋采臣名画的香艳片段突发灵感 ,想让狄娜把臀部及一下露出来,侧卧在床,并回眸一笑。狄娜不肯,跑去化妆室不出来了。李翰祥也很生气 “人家几百年前的东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后来由时任制片经理的蔡澜去说和,蔡澜当年仅二十多岁,无论江湖地位还是在公司的声望都跟狄娜没法比。只得去卖弄单纯和委屈, 最后狄娜终于出来,完成了西洋名画里的镜头。
《大军阀》的成功将狄娜的美艳推向了巅峰,不过没过多久她便选择息影,退出了影坛。据说和李翰祥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
狄娜退出影坛后,她精彩的人生仿佛才刚刚开始。
她率先回到大陆,转攻大陆的航天事业,为内地机场建立起了导航系统。
七十年代后期,她还在美国为中美建交,促进双方文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参与人造卫星的业务。
如此大的剧情反转,令人有些始料不及。不得不承认狄娜真是风月女郎中的一个传奇
D. 李翰祥的主要作品
时间名称备注1953年《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国语片展映式”上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54年《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1955年《雪里红》1955年《水仙》1955年《马路小天使》1955年《黄花闺女》1956年《窈窕淑文》1956年《移花接木》1957年《春光无限好》1957年《安用儿》1957年《丹凤街》1958年《貂蝉》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1958年《全家福》1958年《给我一个吻》1958年《杀人的情书》1958年《妙手回春》1959年《江山美人》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1959年《儿女英雄传》1959年《倩女幽魂》1960年《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61年《杨贵妃》获第1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
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 1962年《武则天》《王昭君》1963年《一毛钱》196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
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七仙女》《状元及第》1965年《西施》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68年《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四季花开》1969年《扬子江风云》获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
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 1969年《富贵花开》1969年《鬼狐外传》1970年《喜怒哀乐之乐》1970年《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 1970年《八十七神仙壁》1971年《骗术奇谭》1972年《骗术大观》1972年《只爱鸳鸯不羡仙》1972年《大军阀》获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1972年《风月奇谭》1973年《牛鬼蛇神》1973年《骗术奇中奇》1973年《北地胭脂》1973年《风流韵事》1973年《一乐也》1974年《金瓶双艳》1974年《声色犬马》1974年《丑闻》1975年《港澳传奇》1975年《倾国倾城》获奖影片1975年《捉奸趣事》1976年《瀛台泣血》1976年《洞房艳史》1976年《拈花惹草》1976年《骗财骗色》1977年《风花雪月》1977年《乾隆下江南》1977年《金玉良缘红楼梦》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1977年《佛跳墙》1978年《乾隆下扬州》1978年《子曰食色性也》1979年《销魂玉》1979年《军阀趣史》1979年《鬼叫春》1980年《乾隆与三姑娘》1981年《徐老虎与白寡妇》1982年《武松》1982年《三十年细说从头》1982年《乾隆皇君臣斗智》1983年《火烧圆明园》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1983年《垂帘听政》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4年《火龙》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86年《八旗子弟》1988年《一代妖后》(即《西太后》)1989年《金瓶风月》1989年《敦煌夜谭》1993年《金瓶梅》1993年《情人的情人》1993年《少女潘金莲》1996年《火烧阿房宫》(40集电视连续剧) 《八旗子弟》 .... 导演
《八旗子弟》 .... 编剧
《缇萦》 (1970) .... 编剧
《潘金莲》(1964) .... 导演
《武松》 (1982) .... 导演
《武松》 (1982) .... 编剧
《倾国倾城》(1975) .... 导演
《倾国倾城》 (1975) .... 编剧
《佛跳墙》 (1977) .... 导演
《乾隆皇与三姑娘》(1980)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导演
《酷男之恋》 .... 导演
《儿女英雄传》 (1959)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编剧
《风流韵事》 (1973) .... 导演
《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1) .... 导演
《声色犬马》 (1974) .... 导演
《乾隆下扬州》(1978) .... 导演
《雪里红》 (1956) .... 导演
《乾隆下江南》 (1977) .... 导演
《金瓶双艳》 (1974) .... 导演
《北地胭脂》 (197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监制
《火烧圆明园》 (1983) .... 监制
《金瓶风月》 (1991) .... 美术指导
《敦煌夜谭》 (1990) .... 作词
《一代妖后》 (1988) .... 编剧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 导演
《浴室艳尸》(1952) .... 置景
《结婚廿四小时》(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别让丈夫知道》(1952) .... 美术(制作设计)
《玫瑰花开》 (1951) .... 美术指导
《嫦娥》 (1954) .... 导演
《窈窕淑女》 (1957) .... 导演
《雨夜歌声》 (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雪里红》 (1956) .... 编剧
《金凤》 (1956) .... 编剧
《黄花闺女》 (1957) .... 导演
《黄花闺女》 (1957) .... 编剧
《翠翠 》(1953) .... 导演助理
《马路小天使》(1957) .... 导演
《笑声泪痕》 (1958) .... 编剧
《笑声泪痕》 (1958) .... 导演助理
《安琪儿》 (1958) .... 导演
《给我一个吻》 (1958) .... 导演
《丹凤街》(1958) .... 导演
《丹凤街》 (1958) .... 编剧
《全家福》 (1958) .... 导演
《春光无限好》 (1957) .... 导演
《妙手回春》 (1958) .... 导演
《杀人的情书》 (1959) .... 导演
《貂蝉》 (1958) .... 导演
《水仙》 (1956) .... 导演
《水仙》 (1956) .... 编剧
《江山美人》 (1959) .... 导演
《杨贵妃》 (1962) .... 导演
《一毛钱》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监制
《神仙·老虎·狗》(1961) .... 其他
《凤还巢》 (1963) .... 导演
《倩女幽魂》 (1960) .... 导演
《手枪》 (1961) .... 导演
《七仙女》 (1963) .... 作词
《七仙女》 (1963) .... 编剧
《情人的情人》 (1994) .... 导演
《火龙》 (1986)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编剧
《火烧圆明园》(1983) .... 导演
《火烧圆明园》 (1983) .... 编剧
《一代妖后》 (1988) .... 导演
《西大后》 (1988)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编剧
《大军阀》 (1972) .... 导演
《大军阀》 (1972) .... 编剧
《金瓶风月》 (1991) .... 导演
《金瓶风月 》(1991) .... 编剧
《武则天》 (1963) .... 导演
《武则天》 (1963) .... 编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导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编剧
《后门》 (1960) .... 导演
《敦煌夜谭》 (1990)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编剧
《貂蝉》 (1958) .... 导演
《冬暖》 (1968) .... 导演
《王昭君》 (1964) .... 导演
《西施》 (1965) .... 导演
《缇萦》 (1970) .... 导演
E. 花八千元娶老婆,梁家辉:在我心里太太最美,我绝不会让她难过
文/糖果果
他是香港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却因此被封杀。
他索性改行去摆起了地摊,大方开心做生意,不卑不亢。封杀令解除,他再度拦毕归来,又继续收割各大奖项。
从影三十多年,他主演了一百多部电影,演绎的角色从不重复,演什么像什么,被誉为千面影帝,却坚称自己不是明星,只是一个演员。
他还是广为人知的好男人代表,他对太太忠贞不渝的感情令人羡慕,合作过的美女演员无数,却说,在我心里,我太太最美。
他就是著名演员梁家辉。
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影帝、专栏作家、画家、探险家、好男人、超级奶爸等等,可是他说,别把我神化了,我就是一普通人。
电影《天堂电影院》里,小主人公多多坐在电影院里,津津有味地盯着银幕上的电影画面的情节,就是梁家辉幼年时期的真实写照。
梁家辉的母亲是电影院的接线员,梁家辉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天天带着他到电影院去上班,将他安置在投影机下方的位置,因为那里一般不会有人坐。
梁家辉在这样漆黑的环境里一待就是六七年,他说似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好像是电影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电影。”
当年他在香港理工大学学的设计专业,毕业后有一次陪同学去报考TVB的艺员训练班,结果同学没考上,他却入选了,成为第10期艺员,同期的同学还有刘德华。
在训练班期间梁家辉就开始跑龙套。有一回,他与刘德华一起被选中,给周润发当跟班,还有一句台词:“是,龙哥”。
当时的发哥已经很火,梁家辉和梁竖刘德华十分兴奋,在开拍之前两人就琢磨着一定要好好演。最后刘德华咬着一根牙签上场,梁家辉则将手插在口袋里。
结果导演看到后现场破口大骂:那两个是谁,干啥?干什么的?咬着牙签干嘛?刚吃完饭啊?还有插裤兜的,你以为你是谁啊?拿破仑吗?
梁家辉和刘德华被骂得一脸懵逼,十分委屈。
后来,TVB要求参加培训的艺员与他们签长达8年的合约,给的薪水却少得可怜。跑龙套的日子让梁家辉觉得没什么前途,便没有签,梦想还没开始就破灭了。
比起温室里的鲜花,梁家辉更像是外面的小草,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没进TVB的大门,他一点都不后悔,也不觉得遗憾。转身就去做别的事情去了,他当过模特,还自己张罗着办了杂志,但杂志社只有他一个人。
可就是这本杂志又将他带回了演艺圈。这一次,还是所有演员都梦寐以求的表演殿堂,电影银幕。
当时梁家辉为自己的杂志寻找封面女郎,最后选定的模特是李殿朗,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说到她父亲却是如雷贯耳,他就是著名导演李翰祥。
梁家辉当时与李殿朗交往了一段时间,跟着她回家去吃了一顿饭,因此认识了大导演李翰祥。
李翰祥发现了梁家辉的表演天赋和可塑性,随后没多久,便邀请梁家辉与他一同去北京。
当时梁家辉的杂志没办成功,便跟着李翰祥去北京了,他本以为只是去跑跑龙套,结果没想到李翰祥竟然让他演主角咸丰皇帝,而且是连拍两部戏,分别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后来梁家辉回忆说,那段时间李翰祥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不拍戏的时候,他就跟着李翰祥学习做场记,在剧组里的活他都去跟了一圈。
让梁家辉没有想到的是,《垂帘听橡衡大政》这部戏助他斩获了第3届香港金像奖影帝的头衔,彼时的他才26岁,这部戏是他严格意义上主演的第二部电影。
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却有人拿这部片子大做文章批判梁家辉,要求他写悔过书,不然就封杀他。
梁家辉宁愿被封杀,也不写一个字。“士可杀不可辱”,一身傲骨的梁家辉,就这样离开了电影圈。
缘分天注定,离开了电影圈的梁家辉开始跟朋友合作,在铜锣湾摆起了地摊卖皮制品。
他想得很开,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状况,他从不管什么低谷和高峰。拿影帝时,他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摆地摊时,他也没觉得自己差在哪里。
有人认出他,问他是不是那个影帝梁家辉?
他很坦然地回答说,对啊。
摆地摊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是人生最为宝贵的时光,因为他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江嘉年。
江嘉年当时是香港电台的制片人,她很喜欢梁家辉的表演,也为他打抱不平。她毫不畏惧什么封杀令,诚心邀请梁家辉参加他们的节目录制。
一来二往,梁家辉对江嘉年日久生情,但是最初碍于江嘉年有男友,便隐藏了自己的感情。后来有一天得知她男友没有再去找她,疑似两人分手了。
梁家辉便果断拿着朋友送给他的两张电影票去找江嘉年,把一张电影票给她。
对她说:“我想约你看电影,反正票一张在你这边,一张在我那边,你要来的话,我七点半在那边等,要不来的话那就算了。”
就这样,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结婚时,梁家辉身上只有八千多元的存款,他花八百块钱买了一个戒指送给太太,剩下的七点多元花在了两桌酒席和蜜月套房上。
但是因为当时梁家辉正处于被封杀时期,他怕婚事曝光后媒体会大肆报道,便没有通知双方的父母。是梁家辉和江嘉年的妹妹来证婚的,还有一些关系十分要好的朋友参加。
过后,有个朋友问他,你是不是跟江嘉年结婚了?
他没想那么多,便说是的。
谁知朋友第二天就写出来了,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两结婚了。
梁家辉的母亲得知后十分生气,为什么儿子结婚连母亲都要瞒着?
梁家辉说,其实是怕母亲知道了要逼他办酒席,而他真的不想花母亲的钱办喜事。
最后,梁家辉跟朋友借了钱又重新办了一场酒席。
结婚前,梁家辉问江嘉年,我什么都没有,你嫁给我不担心吗?江嘉年说,我很清楚你不会让我难过。
梁家辉这辈子都记着这句话,发誓这辈子绝对不会让太太难过。
很多人问梁家辉,当时你是个摆地摊的,太太是制片人,你不会觉得自卑吗?梁家辉说从来没有。
同样是摆地摊的,心态不一样,结局也会不一样。梁家辉不管是做什么,他都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竭尽全力去做好。
就像早期跑龙套时,只有一场戏一句台词,他也努力去演好。
有一次采访,他说后来有一段时间香港电影圈比较乱,他被迫拍了很多烂片,但是他认为, 这世上没有烂剧本,只有烂演员。
即便是在最混乱的环境下,梁家辉都认真地对待他的每一个角色。
千面影帝并不是虚名,而是梁家辉真正脚踏实地用心和汗水演绎出来的。据说他拿到剧本后会自己写一份人物小传,比编剧的人物小传还要详细。
这里特别提一下,摆地摊的那段时期,梁家辉也没闲着。
朋友为了帮他,邀请他写专栏,结果他一写,就是二十年。
正是他的这股子执着的劲头,在封杀令解除后,当他再度归来时复出拍戏时,又凭借在电影《爱在别乡的季节》中的精湛表演,获得了第27届金马奖影帝宝座。
此后,梁家辉虽然也遇到不少困难,但都一直坚持拍戏,并塑造无数截然不同的角色,拿了许多奖杯。
他说,这些角色跟他本人都不像,他不喜欢演重复的角色,所以在演完《情人》后,他拒绝了很多好莱坞那边的邀请,就是因为角色都是雷同的。
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的太太江嘉年却退居幕后,照顾他的起居,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然而,岁月无情,容颜易逝,她的太太身材开始走样。香港很多媒体开始偷拍两人的照片,并在报纸上大肆宣传,说梁家辉娶了个丑妻。
要知道,当初他们结婚时,媒体一致夸梁家辉娶了个“人人喝彩的好太太”。如今,江嘉年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梁家辉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影帝后,却被嘲讽是丑妻。
对此,梁家辉霸气回应,在他心里,太太永远是最美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选择了彼此,并且恩爱一辈子,因为他们都很了解自己,都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并且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不管是做什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成就自我。
不管是在电台当制片人,还是在家里当家庭主妇;不管是摆地摊,还是当去演戏,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去做好。
很多人之所以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困惑,就是因为缺乏了这种自我认同感。比起让别人认可我们,更重要的应该是自我认可。
这才是千面影帝梁家辉最大的成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