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主角 > 色彩与电影主题

色彩与电影主题

发布时间:2022-07-24 07:25:54

㈠ 张艺谋的《影》拍摄、用光、色彩设计的好处

《影》这部电影并不是完全的黑白影像,只是后期进行了褪色处理,所有的服装、道具、场景尽量呈现黑白化,最终达到像中国水墨画的感觉。

张艺谋是非常善于利用色彩去渲染电影主题的导演,不同于以往的红黄色彩,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首次尝试了黑白之间的高级灰。

《影》是一部小格局的电影。它的构图也是如此。但恰恰就是这样的构图才更能表现出电影的主题:一个从八岁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当成傀儡替身,历经磨难,努力寻回自由的人性故事。

在摄影中,我们的构图也是要跟主题相符的。一些表现高贵大气风格的就尽量多用大场面的构图,阴暗压抑风格的片子就用“小格局”构图。

这部片子大部分都是在阴雨天拍摄的,所以电影中的光线也偏向阴暗,和电影主题毫无违和感。我们摄影师在拍摄阴暗风格的片子时也会常常选择在阴雨天拍摄,这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㈡ 简述影视艺术对色彩的应用

一.引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人们更愿意用一种直观而简易的方式获取信息,因此,与文字一样可以承载、记录信息的图像和影像成为人们重要的视觉消费品,所以,有人断言“读图时代”已经来临。
其实新世纪伊始,影视作品就越来越成为人们视觉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而并非文字。人的生理特征决定了由这些视觉符号形成的视觉感受比其他感官要强烈得多,而这些视觉符号中最为重要的,我认为,应该归于色彩,色彩可以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影片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发观众各自的联想。影视作品的画面通过色彩暗示,留给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色彩应该如何在影视作品中运用?
二.色彩设计、色调与影调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明白几个概念:色彩设计、色调、和影调。所谓色彩设计,就是从人们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律去重新组合和构成,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由此可见,色彩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视觉美的创造过程。色调是指以一种色彩为主导而形成的色彩倾向,而影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倾向,从造型角度上讲,是指画面的黑白倾向。每一种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同色彩引发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把有主观意识的色彩设计合理归于影视作品的画面中,应该可以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三.色彩语言的独立性
在电影美学的理论体系中,几乎对常见色彩的感情及其象征意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在大量的电影里,我们都可以见到那种带有象征意味的色彩,比方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里面那铺天盖地而且含义丰富的红色,有的影评人甚至详细地记录每一处场景的色彩、色调及其反映出来的人物心理活动,不难看出,从刚开始象征生命力的、如火一般温暖的红高粱,红袄,红鞋,红盖头,到最后恢宏壮烈的血红色,这种红色调是被导演精心设计过的,并且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很自然地形成了全片的感情基调,这种设计色彩的运用,比语言和动作更有力度,更具感染力。
说到影调的处理不得不提《阳光灿烂的日子》,整部影片在表达对逝去的、五彩缤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赞美和怀念的时候,采用的是明亮的彩色画面,基本上是一种暖调,而影片快结束的时候,当年调皮的孩子都已成为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影片却用只用黑白两色来表现。这种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当中,表现父亲母亲年轻时纯洁的恋爱过程,用的是具有诗意的饱满的彩色,而表现现实中父亲去世后母亲的悲痛的心情时,用的是黑白画面,通过色彩的转换表现出对纯洁爱情的缅怀。这两部影片都不约而同地利用了色彩和影调的转换来凸现影片的主题,而且都达到了相应的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造型语言,它具有独立性,它可以产生其他造型元素不能实现的视觉效果,可以表达出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
四.色彩语言的依赖性
影视作品属于视觉艺术,由于它的影像可以理解成一种动态图像,所以在色彩的运用上,它比静态图像更具优势,也更容易利用色彩的连续性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在此,我还要拿出张艺谋的作品进行分析,张艺谋导演的片子一直都在对色彩设计的应用进行尝试,比方说《英雄》中依据情节的需要,用五种不同的色彩,区分五个段落,大面积的纯色应用,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青灰色——棋馆大战、红色——无名的谎言、蓝色——秦王的假想、绿色——飞雪和残剑年轻时、白色——刺秦的真像,大胆用色彩来诠释故事,在中国影视界,张艺谋可以说是首创。
但是不少影评人对这种只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记得当年学习色彩写生的时候,老师曾说过,下笔时的每一笔色彩都是用来塑造形体,调节画面气氛的,不能离开画面,单纯追求空洞的色彩表现。我想,张艺谋的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饱受质疑的原因,也大抵如此。“我们迷惑的是,色彩,这个影片中的形式,已经完全的凌驾于内容之上了,他打造了一个华丽的宫殿,一片迷离氛围,一场盛大的表演,可就是少了一段婉转的故事。”张艺谋在这部影片里,的确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对色彩的驾驭能力,他把色彩的形式感运用到了极致,但是,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目的,除了获得视觉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满足,缺少了好的故事,电影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色彩造型语言的合理运用
色彩的确在影片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影视作品本身大都是在讲述故事(故事片)或记录某些事件(纪录片),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的特点,色彩造型语言并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要依附于人物造型,画面构图,场面调度等其他的电影构成要素,才能生成饱满的视觉造型。
比《满城尽带黄金甲》早几个月上映的故事片《云水谣》似乎在色彩的处理与故事情绪的有机结合上,做得比较到位,陈秋水和王碧云初次相遇,画面是明黄色的,透着快乐的气息。陈秋水和王碧云在台湾乡下重逢,画面又变成了青色,传达出青涩的感觉。 陈秋水和王碧云离别的雨夜,画面又转换成银灰色的,流露出了失落与无奈。而纵观整个影片的色彩,在整体的暖色系下随着陈秋水和王碧云两人矛盾的情感历程也进行着有节奏的变化。
巧妙的运用色彩,可以轻松的传达出剧本中那些只可意会无以言表的情绪。但是,要实现的前提必须是色彩设计要首先依附于剧本。如果对色彩符号过分主观的强调,使其凌驾于叙事的结构之上,不但会伤害电影的艺术完整性,而且会破坏观众的审美感受的连续性。
现在,观众所说的“好看”,有两层含义:一是优秀的故事情节,二是优美的画面,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无法创作出一个令观众满意的作品,所以,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合理运用技术手段有助于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如果单纯的依靠画面色彩来替代影视作品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特征,必将无法形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结论
总之,色彩造型语言在影视作品中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故事主题和故事情节,如果说影视作品画面的构图,人物造型以及场面调度等构成了视觉造型的主体,那么色彩设计将是视觉审美的灵魂,因此,利用设计性色彩形成一种与故事主题和故事情绪高度统一的影片调子,应该成为色彩设计在影视作品中比较合理的利用法则。

㈢ 色彩在电影中的审美作用

一、色彩可以表情达意
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运用色彩表情达意已成为电影人的一种创作理念,电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色彩把主观情感、理念、意图灌注其中,包彩成为最具表现性和叙事功能的一种表现手段,运用色彩进行交代、强调、暗示、提醒、评述。层次各异的受众在欣赏与接受电影艺术时要突破色彩层面进行解构,观 众通过色彩美感解读电影艺术,使情感与理念相辅相戍,达到哲理与情理的充分融合。色彩包含着深厚的美学意蕴.既符合审美受众的情感逻辑,又符合审美受众的思维逻辑,在观众中产生强烈美感与共鸣。如张艺谋的《英雄》的大色块中就包含着想传达给观众的情绪,影片先后出现厂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 色调都有不同的寓意,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红色的基调向观众传达了无名心中的躁动,红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嫉妒、怒火、痛苦,在飞雪将如月斩杀后漫天黄叶变成红色达到极致;蓝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静、爱情、牺牲,典型地体现在无名和残剑水 卜的激斗后残剑守护住飞雪身边。柔和的绿色也为几乎真实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绿色的故事里包含了超脱、浪漫、博爱,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宫无尽的绿纱缓缓落下时达到了卡极致。白色和黑色才是最后真实影片要表达的故事;由干有了色彩上的时代分隔,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感情差别很大,观众也从中感受到红 色的冶艳、绿色的浪漫、蓝色的质朴、白色的伤心、黑色的绝望,同时也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这也正是现代电影艺术追求以色彩托情、以色彩达意的审美效果。
二、色彩传递象征意蕴

电影艺术创造出表层形式的色彩构图,又自觉地表现出深隐在色彩构图中经观众积极解读的深层美学意蕴。色彩赋予了电影阿画具有象征性的修辞功能,色彩的参与又从根本上支配了艺术家对题材的感知方式、把握方式、组织方式和表达肜式。包彩使电影产生两 ,、艺术世界,一个是能直观把握的具体的、感性的表层世界;一个是更具思想、情感深度的理性和抽象的深层世界。色彩使电影化抽象为具象,对于电影艺术所刨造的是一种深层的象征意蕴,对于观众而言所交流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体验。如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影片中当辛德勒站住山头目睹德国法西斯肆意杀害犹太人时,犹太人黑白一片,红色的小姑娘出现了,这一抹惨淡的红色也在逃命。这一抹红色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视线,当小姑娘藏好,我们深深地舒一口气,似乎看到了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辛德勒也看到了这一抹希望。正是这 一抹希望给了他无尽的勇气,使他作出后来的壮举。最后小姑娘还是安静地躺在了灭尸场,并没有躲过罪恶的黑手。此时,观众的心被深深地刺痛,时隐时现的希望最终还是熄灭了,沉思之余,便体会到影片的反战主旨,一连串情感作用得益干红色的运用,红色象征着希望,小姑娘象征着纯洁。纯洁希望的破灭则诠释着法两斯 的丑恶。
三、色彩营造氛围,强化意境

色彩作为电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用来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反映人物情绪,刻画角色情感,丰富画面。电影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内容,渲染不同的氛围。在独到的审美视野中创设的色彩氛围,是充满了艺术家情感激动的审美意境,而这样的意境既是作品中人物的具体活动环境,又蕴含着深刻的社会 人生内涵。如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前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调,尤其经典动作中杰克怀拥罗斯在船甲板上以飞翔状面对大海时,远方天际中血红色的霞光泼泻在他们簇拥着的身影上,就连碧蓝大海也像着上温情似火的暖装,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仿佛为他们摆脱了等级差距的束缚、获得人性无限自由而欢愉。影片后半部分突出了 冷色调,在大船倾倒,扑面而来的清冽海水注满船舱时,观众会深切感受到人在无情大自然中的渺小和挣扎时的无奈。这种色调变化同作品整体氛围的营造形成协调的诗意境界,表达了主人公情感由大喜到大悲的起伏变奏。
再如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尼姆和爸爸到海底学校的一组镜头.用各种绚丽的橘红色、粉紫色、大红色、草绿色、鹅黄色、粉红色、宝蓝色等色彩来装点画面,营造出一种美妙、斑斓、安全、和谐、活跃的气氛;而当尼姆不听从爸爸的劝告执意要离开大家去那艘大船边冒险的时候,画面一下子变成以深蓝色为主的大面积海水,其中掩映着尼姆较小的朱红色身躯,形成冷色(深蓝色)与暖色(朱红色)色性上与面积上的强烈对比,使观众的心为之收紧.那一片深蓝色的水域和远处灰黑色的模糊的大船底邹预示了一种莫名的危险。在这组镜头中色彩对氛围的渲染作用显而易见,从升始的兴奋、喜悦到后来的恐惧、紧张,除r故事本身的情节以外,色彩在心理学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㈣ 举例说明色彩在电影中的象征意义

《人鬼情未了》 光线和色彩:影片的开始,一声杂响开始了影片的发展,杂乱的场景,诡异的画面,一种不规则的布光,以及鬼魅的音乐让片子的开始便充满了诡异的气氛。这时的时空的狭窄的,是让人感到不安和压抑的。这是前期的铺垫,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㈤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色彩分析

色彩作为影片画面的构成元素,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视觉呈现和情感表达,也体现了一部电影的叙事风格与影像特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为一部深入探讨人身、心、灵的冒险题材影片,在只有一个主体人物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主题色彩表现出人物在四段场景下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变化,并形成了奇妙的视觉体验。本文结合色彩学理论具体分析影片中不同场景下的画面,解读色彩背后的深刻寓意和内在关系,以此探讨故事的精神内核。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影片故事虽然是以少年和老虎之间的斗争与陪伴的线索展开,但众所周知这部影片其实质要表现的是人性在特殊时期的挣扎和扭曲,寓意和思想性很强,而色彩对于影片主题深入准确的表达确实功不可没。

主人公在电影中人性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上大体经历了从旁观、斗争、救赎的三个阶段,而电影色彩对于明度和纯度方面同样对于情节的发展和故事进行的节奏做了大量的引导和隐喻,并且恰到好处的将少年派在整个海上漂流过程中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以最形象直观的色彩方式呈现在荧屏上。通过对本部影片色彩的分析将更加有助于观众对于影片主题和思想表达的理解和把握。

㈥ 结合电影谈谈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观众的日益挑剔,无论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还是在形式主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色彩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思想,既烘托气氛,又体现风格。色彩成就了中外电影人的梦想,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色彩是影象时代和历史进程中的催化剂,有了它,电影世界及世界的电影才有了看不尽的主题。
【关键词】视觉语言 情感主题 色彩基调表现

1927年,电影艺术由无声跨进了有声时代,使电影艺术更富有现实感和感染力。1935年。彩色技术首次在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中运用,使电影由黑白两色到彩色。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一、电影色彩简史回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付诸于实践。1979年,电影《小花》和《生活的颤音》率先对电影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小花》全片共有12个回忆性的黑白片断插入彩色片中,导演意图通过画面色彩上的对比和交叉来完成影片的叙事。《生活的颤音》同样在艺术形式上敢于突破,导演几乎把当时能看到的比较新鲜的电影技巧都用了个遍。例如现实和回忆交叉的叙事方式,升格摄影和定格等。这两部影片都使用了黑白片和彩色片交替的手法。既表现了人物的意识活动,也在剧作结构上作了一次尝试。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电影艺术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与渴望。色彩也在为电影艺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色彩的情感作用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的确,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还原景物的原有色彩,同时。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当然,由于人们对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反映,这也就形成了色彩的情感作用。
比如:红色——
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色调,象征着温暖、热量,是爱情、热情、冲动、激烈等的感情象征。红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热烈而活跃,具有蓬勃向上的感觉。
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在电影中偏爱红色。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的影片《红高梁》中红红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都构成了一种视觉张力,象征着一种热情的生命活力。
红色还象征着躁动、革命。在电影《活着》中。红色被作为影片突出的饰物和象征性的幕景。红色的皮影戏、挂着大红灯笼的赌场、红色的标语、红色的毛主席画像、红袖章、红宝书等在影片中十分醒目。
在中国的民俗中。尤其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红色是主色调,象征着喜悦、吉祥、庆典。
黄色——
黄色给人以明朗和欢乐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象征幸福和温馨。黄色因明度高,容易从背景中显现出来。具有引人注目、吸引观者视线的力量和条件。
在我国历史传统中,以黄色为神圣、权贵、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标志。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使他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摄影)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在他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摄影)中,又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
蓝色——
蓝色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冷的感觉,所以象征着寒冷。兰色还包含着抑郁和忧伤的成分。歌德在《色彩理论》中曾经谈到,蓝色是一种能量。它处于负轴,最纯粹的蓝色是一种夺人的虚无,是蛊惑与宁静这对矛盾的综合体。最能感受到蓝色调的是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电影之一《蓝色))。影片笼罩在忧郁的蓝色之中,蓝色的游泳池,蓝色水晶样迷离的玻璃串灯饰,既为女主人公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心理背景,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愉悦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绿色——
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也是红色的对比色,有一种平静、稳定、希望的感觉,是一种最适宜人眼睛的色彩。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春天。在武侠大片《十面埋伏》中,天与地、人与物,整个画面凝合成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那片绿看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
黑色与白色——
黑色与白色是无彩色,和其它有彩色一样,也起到表达感情的作用。黑色往往使人联想到死亡、忧愁,易产生失望、黑暗、阴险、罪恶的感觉:白色使人联想到光明、清晰、神圣,易产生纯洁、淡雅、稳定的感觉。但因黑色和白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和最高的色彩,所以黑色的情绪又具有低沉、凝重、庄严等感觉,白色具有虚无、冷淡、和平等感觉。但由于个人或国家或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观念,也会形成差异的情感作用。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纯洁爱情的象征,婚纱是白色的:而在我国则常常以白色为孝服,西方参加葬礼穿的是黑色服装。在我国传统戏剧中,红色是忠良的标志,黑色表示正值威严,白色则表示是奸诈刁滑,传统戏剧脸谱都按此规律描绘。
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安德列·塔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所有的空间都以黑色为基调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废墟,就连潜行者身上的着装,也是一身黑。黑色
http://cache..com/c?m=595bb72fc7171080de34&p=91759a44d49e01fc57e8c112135c&user=

㈦ 如何用设计色彩来表现电影主题

1.首先你要了解不同的色彩所表达的情感
这是设计色彩课上老师必讲的
2.
然后
选取你喜欢的主题电影
了解故事情节和所表达的主题
3.搜集你所需要的设计素材
4.用色彩对应主题电影的情感和主旨
5.归纳设计素材定下主要色调
6.合成你算需要的设计色彩作业

㈧ 如何搭配色彩,更加深入电影的主题

偶尔用暖色来表达两人之间的暧昧,朦胧的灯光和男女主脸上的阴暗对比,巧妙地打造出当下的心情。色彩和灯光的运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同的场景会用到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主题。

㈨ 国内外电影有哪些经典的色彩应用

国外电影经典的色应用有很多,目前我们熟悉的电影有,泰坦尼克号,色彩丰富的处理,技巧特别强,人物的处理很优秀,这样的色调处理得当,是每个人物都鲜明具体,如梦如幻的情景。

㈩ 电影色调有哪些呢

  1. 按色相分,影片的色彩基调可分为蓝调子、绿调子、黄调子等。

  2. 按明度分,影片的色彩基调可以分为亮调子、暗调子,有时也称为高调子和低调子。

  3. 按饱和度分,影片的色彩基调可分为浓调子和淡调子。

  4. 按照影像的对比程度,可以将影片分为硬调子和软调子。

  5. 按照色性可分为冷调子、暖调子、中间调。

阅读全文

与色彩与电影主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