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条大河波浪宽,是什么歌名
我的祖国
演唱:郭兰英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合>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郭>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合>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伴奏>
<郭>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合>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伴奏>
<郭>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合>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2. 求《我的祖国》简谱!!谢谢了!!
http://www.tom163.net/yuepuku/UploadFiles_8280/200605/20065217534101.gif
到这个网页上可以直接看到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简谱/五线谱对照)http://www.tom163.net/yuepuku/gequyuepu/sizigequ/200605/7964.html
3. 急求《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管弦乐总谱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歌曲:我的祖国
歌手:郭兰英
专辑:大型歌曲经典回顾
LRC制作:魅感蔓延 (海南琼中)
QQ 32791311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歌曲:我的祖国
歌手:郭兰英
专辑:大型歌曲经典回顾
LRC制作:魅感蔓延 (海南琼中)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光明的阳光
4. 我的祖国和歌唱祖国歌词和简谱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4)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曲谱扩展阅读:
1956年,沙蒙请刘炽为《我的祖国》作曲。刘炽为了让人们喜爱这首歌,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倾听,最后从其中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
为找适合演唱《我的祖国》的歌手,长影请了一批中国内地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试唱,结果都不太满意。后来,乔羽提出请郭兰英来唱,郭兰英试唱后,长影便选定她作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录制完成后的第二天电台便向全中国播放了这支歌。
5. 《我的祖国》详细的歌词
我的祖国
歌手:郭兰英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5)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曲谱扩展阅读: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乔羽接到邀请当夜,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沙蒙、乔羽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因此,沙蒙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
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
6. 我的祖国简谱
我的祖国简谱如下图:
《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汹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
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7. 我的祖国这首歌相关资料
作词过程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乔羽当夜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由上影厂
1989年春晚,郭兰英演唱《我的祖国》(3张)
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沙蒙乔羽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全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沙蒙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2]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3]
作曲过程
电影《上甘岭》宣传画
1956年,电影《上甘岭》导演沙蒙就主题曲《我的祖国》请刘炽作曲,刘炽为了让人们喜爱这首歌,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倾听,最后从其中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刘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创作时,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在门上贴了“刘炽死了”的条子,闭门创作。[4]
挑选歌手
为找适合演唱《我的祖国》的歌手,长影请了一批中国大陆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试唱,结果都不太满意。乔羽提出请郭兰英来唱,郭兰英试唱后,在场的人都拍手叫好。歌曲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录制完成后的第二天电台便向全中国播放了这支歌。[5]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我的祖国曲谱》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歌曲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1]歌曲虽然不同于很多红歌那般曲风硬朗有力,但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后半部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7]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8]
8. 我的祖国歌词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我的祖国曲谱》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9. 一条大河波浪宽简谱
“一条大河波浪宽”出自1956年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我的祖国》歌手:郭兰英,作词:乔羽,作曲:刘炽。
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在1956年,二人再次合作了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作为一部描写抗美援朝的电影《上甘岭》,《我的祖国》要为片中战役打到最惨烈的桥段配主题曲,这让乔羽觉得非常棘手。
就在乔羽冥思苦想的时间里,《上甘岭》的导演沙蒙已经着急得不行,天天到乔羽的屋里看一趟,看看写出来没有,而乔羽却仍然没有思路,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
据乔羽回忆,沙蒙看了半天一直没有说话,不断地反复看,最后终于决定,“行,就它了”,拿着歌词走了。乔羽的歌词过关后,沙蒙找来了自己延安时代的战友刘炽,让他承担影片的音乐创作。看过脚本后的刘炽大为振奋,欣然接受了创作工作。
于是一个历史事实形成了:最先唱响《我的祖国》的是郭兰英,最先播放这支歌的不是电影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沙蒙的电报请来了乔羽,而乔羽的一句话,让郭兰英唱了几十年的《我的祖国》。《上甘岭》电影首播仪式结束的时候,放映室里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10. 谁有上甘岭主题歌歌词
《我的祖国》
填词:乔羽
谱曲:刘炽
演唱:郭兰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 乔羽在作词时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把歌词写了出来。
1956年,沙蒙请刘炽为《我的祖国》作曲。刘炽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倾听,最后从其中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
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