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CTV6播放过一部有关一位中国画家的电影,那部电影是什么
应该是 《画魂》
大陆的巩俐和香港的尔冬升分饰男女主角,饰演大太太的台湾女配角沈海蓉却是演出最精彩的一位。故事主人翁民初传奇女画家潘玉良,她原是江南的妓女出身,因为认识了芜湖海关盐业总监潘赞化而改变了一生命运。她随潘赞化到了上海,开始了学画的学生生活。其后她留学巴黎,成为国际著名的画家。上海美术学院校长刘海粟观念开明,请她回国任教,但却遭到保守的国人排斥。最后她再度漂泊异乡,在挚友王守义(片中改名王守信)的陪伴下度过黯淡的晚年。全片阐事手法比较平淡和表面化,只有潘玉良、潘赞化与元配夫人之间的三角关系拍得较为细腻动人。
转自网络空间:http://hi..com/ququskytwo/blog/item/599e3217f9d0536fcb80c42c.html
❷ 哪些电影里有画家
忘情毕加索 Surviving Picasso (1996)8.0
狂爱走一回 | 拯救毕加索
导演:詹姆斯·伊沃里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 娜塔莎· 麦克艾霍恩 朱丽安·摩尔
毕加索的秘密 Mystère Picasso, Le (1956)8.3
毕加索的奇异历程 Picassos Aventyr (1978)8.1
梵高 Van Gogh (1991)7.9
梵高传 | 凡高
导演:莫里斯·皮亚拉 主演:雅克·迪特隆 Gérard Séty Corinne Bourdon
凡高与提奥 Vincent & Theo (1990)8.0
文森特与西奥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主演:蒂姆·罗斯 Paul Rhys Adrian Brine
弗里达 Frida (2002)8.5 本片讲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传奇般的一生
达利和他的情人 Little Ashes (2008)8.0 本片讲述了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
画家克林姆 Stealing Klimt (2007)
一代画家卡拉瓦乔 Caravaggio (2007)8.2
波尔多欲望天堂 Goya in Bordeaux (1999)7.7 讲弗朗西斯科·戈雅
波洛克 Pollock (2000)7.4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痛苦而自我毁灭的一生
情迷画色 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 (1998)7.5 英国画家培根
❸ 我像找一部讲一个画家的电影……具体看说明
毕加索的奇异旅行 The Adventures of Picasso
这部片子用超搞笑的手法演绎毕加索的一生:他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早年就获得马德里美术学院颁发的所有奖励,后来来到巴黎,生活清苦,一直靠干面包度日。他的作品以蓝色和粉红色为基调,但销路很少,直到他父亲将一幅画买给斯坦恩和艾丽斯·托克勤。
从那以后,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也曾在美国呆过,曾经在巴黎支持法国的抵抗运动。50年代,他移居里维挨拉,经过长时间的心灵探索以及看透了当时周围凶残的商业诈骗,他决定隐居。随之,毕加索的签名也在他的画上消失了。毕加索真的垮了,艺术品收藏家们一个个跳下摩天大楼,他们落在人行道上的声音震动了世界。毕加索消失了——但他是不朽的。
❹ 关于一位画家的电影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亚平宁半岛的棕榈树,蘸着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在天空勾画的金色画幅,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充满了动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一件件气势恢弘的作品,成为人类高尚精神的象征。
有关米开朗基罗的片子有1950年的意大利影片《泰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1980年的美国影片《米开朗基罗》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迷狂与痛苦》,影片描述了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的过程中和雇主,罗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间发生的故事,着力表现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和友谊。(P16-1A、P16-1B)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这个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代表整个20世纪的个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曾经尝试过从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以至波普艺术的各个绘画流派,并且是“立体派”画法最重要的发明人,这使他成为我们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象征。除了在绘画领域表现出的惊人创造力,作为情圣的毕加索也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一生中曾经和难以数计的女人有过浪漫史,而他“画风随着情人变”的癖性更是被史家们津津乐道。
不少电影都以毕加索为主角,其中比较优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鲁佐导演的《毕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电影《画家毕加索》、1996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毕加索》、以及曾经在中央台播放过的瑞典影片《毕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体现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笔下的魑魅魍魉仿佛会飞出纸面。而这种奔放感在另一些绘画中表现为对革命的热情和对不公正的愤怒。当然,戈雅也有温情的一面,他画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联想起画家不凡的浪漫史。
关于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尔多的戈雅》,这部制作精美的艺术影片描绘了西班牙画家戈雅热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测的内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术史上的一个谜团。1906年,这位百分百英俊潇洒的青年才子从意大利来到巴黎,穷愁潦倒地度过了十数年的时光,1918年后其自创的画风逐渐被社会承认,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绝从绝望和放荡的泥潭中爬出来,几乎每天都要喝得烂醉如泥,终于在1920年溘然长逝。莫迪里阿尼喜欢描绘高度变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鹅式的长脖子”而闻名于世。这些形象大多赏心悦目,在构图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谐之美,这些画是如何在醉酒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一直是令史家头痛的谜题。(P16-4A,P16-4B)
关于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尔纳斯19号》,在这部法国导演雅克·贝克导演的影片中,钱拉·菲利浦演活了这位命运多蹇的天才。这部影片获得了激进的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赏识。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声名显赫的拉美画家里维拉曾经尝试过立体派和抽象派,但在壮年时毅然转向挖掘祖国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歌颂伟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画法、马雅和阿兹台克的古老画风、以及西方现代诸流派的技法,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也属于左翼进步力量,属于拉美人民的,富于装饰性和宣传性的画风。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摇篮还要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艺术家开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画家、版画家和电影制片人几重身份的安迪·沃霍尔是按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红人。他提出了“艺术不必手工制作”的著名主张,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制作的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这些画组成的“版画走廊”探讨了大众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成为波普艺术运动中的最强音。
1996年的美国影片《我射杀了安迪·沃霍尔》表现了一个希望安迪·沃霍尔买下自己的电影剧本,却履履不能如愿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杀了这位先锋人物的故事,影片从海报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艺术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达·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这位墨西哥女画家的作品中,幻觉和想像如野马狂奔。卡罗曾经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后来嫁给了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他们的婚姻生活骚动不安。在20世纪40年代后,女画家的脊柱出了问题,但她仍然作画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画作的主题从超现实主义的想像变成了对神的礼赞。
还未上映的美国影片《弗瑞达·卡洛》由著名影星塞尔玛·海耶克主演,将在观众面前展现卡罗传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尔·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画作多是宗教题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块和拉长的形体表现严肃的精神性主题。这在当时文艺复兴的世俗化氛围中无疑是一种反潮流的风格,但400年后,格列柯的平涂技巧和精神主题却正好投合了现代画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为对现代流派影响最大的古典画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这更增加了现代人对他的兴趣。
1963年,梅尔·费雷尔在影片《埃尔·格列柯》中,再现了这位大师不平凡的绘画生涯。(P16-8A、P16-8B)
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画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里已经表现得相当成熟,但到波洛克这里才真正显示出其疯狂的魅力。波洛克创造了各种极端的画法:以戏剧化的狂暴将颜料泼洒到画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颜料,再甩向钉在墙壁上或铺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开的画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随便抛洒在画布上。他作画时在房间中不停地走在走去,并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绘画的一部分,这使其风格获得了“行动艺术”的称号。但这并不是说波洛克的行动大于艺术,在其作品中,我们仍能够感到一种清新、和谐而又丰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国绘画第一次拥有了一种完全独特的视觉语言,为美国成为战后视觉艺术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因为一直怀疑自己艺术的价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恋酒精,直至最后被车撞死。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波洛克》中,美国实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孤独而又疯狂的开拓者,因此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写风格的清晰勾线和富有光感的色彩运用使劳特累克的画作仿佛杜米埃和印象派的杂交。这位少年身残的画家喜欢和下层人士来往,敏锐的感觉使他得以同时捕捉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过,他所画的人物总是比实际上看起来丑些,成为作者愤世疾俗情绪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两部《红磨坊》中,劳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这两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这位18世纪的画家画风甜美细腻,可以说达到了洛可可风格的极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两个弗拉戈纳尔》根据画家的名画《洗衣妇》的主题,设置了洗衣妇玛丽安娜作为女主人公,为影片引入社会画卷,注入浪漫情调。(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这位中国近代女画家幼时父母双亡,13岁即被卖入烟花楼,受尽凌辱,1916年被革命党人潘赞化赎出并与之成婚。之后受邻居的影响开始学习文化和绘画,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绩考入上海美专,之后考入法国国立里昂美术学校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25年以毕业创作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罗马奖学金,进入罗马皇家美术学院,之后其作品两次获得国际大奖。潘玉良把中国传统和勾线画法和当时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她笔下的人物多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而女性没有层次感的红艳嘴唇是她画作的商标。
大陆香港合拍的影片《画魂》由著名影星巩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现了潘玉良从妓女到画家的过程,观众对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影片中的裸体镜头津津乐道,却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是一个多么杰出的画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归于印象派,有人把他归于表现主义,其实凡·高不属于任何派别,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题材、明亮的色彩,旋转的笔触,凡·高的每一幅画上都带上了自己的商标。凡·高的人生有着太多的诡谬之处:他有着渴望拥抱一切人的热情,却连亲近的朋友都无法和他友好共处;他像个圣徒一样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难,却被认为是反社会的怪人;他的画在生前无人问津,在死后却价值连城,其复制品比“可口可乐”的广告还要常见。凡·高同时拥有着最富亲和力的画作和最富戏剧性的人生,没有理由不成为最为公众熟知的艺术人物,以至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乡镇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说起他的名字就像说“蛋糕”一样自然。
凡·高是电影业的宠儿,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内利导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并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在黑泽明的影片《梦》中,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国著名导演莫里斯·皮亚拉执导的《凡·高》中,摄影师用电影画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绘画给人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儿童片《我与凡·高》,在片中一个小姑娘在梦中的凡·高的鼓励下追回了自己的画。
(P16-13A、P16-13B)
让-米歇尔·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写的文句以及科学的数字图式,加以丰富的色彩拼凑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画似乎比任何经典画家的作品更契合于我们这个纷乱的时代。从纽约嬉皮士的涂鸦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红起来,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国际声望,但不久死于吸毒过量,年仅26岁。
1996年米拉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纷乱的色调和激越的摇滚表现了这位画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❺ 求一部电影名字。剧情是这样的。。。主角是个画家。。剧情从小时候开始
译名《烈爱风云》(1998),其实就是根据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改编的现代版。
❻ 有关画家的电影有哪些
搞笑的有《唐伯虎点秋香》,记叙类的有《梵高》,还有《唐伯虎的画》,现代的有《梅》(好像是这个名字…时间久了忘了……)
❼ 有一部电影主角是一位画家叫彭克是什么电影
墙上的女人,百分百准确。
导演: 焦洋
编剧: 秦教授、陈泳旭
主演: 彭禺厶、张斯斯、郭斯彤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12-12
片长: 60分钟
❽ 电影主人公叫邱一格是画家请问是哪部电影
《深宅未醒》
男主是画家。
是由北京东方飞云国际影视公司投资制作的数字电影。
剧情简介:顾晓冰与邱一格青梅竹马,从小一块儿长大,由于家庭原因,晓冰被爸爸带出国,离开了15年,回来后发现彼此依然相爱并结婚了,后来发现一格曾经有过一未婚妻,但是死了,所有人都说一格跟他母亲都是神经有问题。一格的妹妹(无血缘关系,父亲抱养回来的。)深爱着一格,想方设法让大家去误以为一格有神经病,杀害了其未婚妻和母亲。通过晓冰的逐一侦查,证明丈夫一格并未杀人。
❾ 请教关于画家的电影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亚平宁半岛的棕榈树,蘸着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在天空勾画的金色画幅,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充满了动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一件件气势恢弘的作品,成为人类高尚精神的象征。
有关米开朗基罗的片子有1950年的意大利影片《泰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1980年的美国影片《米开朗基罗》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迷狂与痛苦》,影片描述了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的过程中和雇主,罗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间发生的故事,着力表现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和友谊。(P16-1A、P16-1B)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这个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代表整个20世纪的个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曾经尝试过从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以至波普艺术的各个绘画流派,并且是“立体派”画法最重要的发明人,这使他成为我们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象征。除了在绘画领域表现出的惊人创造力,作为情圣的毕加索也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一生中曾经和难以数计的女人有过浪漫史,而他“画风随着情人变”的癖性更是被史家们津津乐道。
不少电影都以毕加索为主角,其中比较优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鲁佐导演的《毕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电影《画家毕加索》、1996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毕加索》、以及曾经在中央台播放过的瑞典影片《毕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体现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笔下的魑魅魍魉仿佛会飞出纸面。而这种奔放感在另一些绘画中表现为对革命的热情和对不公正的愤怒。当然,戈雅也有温情的一面,他画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联想起画家不凡的浪漫史。
关于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尔多的戈雅》,这部制作精美的艺术影片描绘了西班牙画家戈雅热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测的内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术史上的一个谜团。1906年,这位百分百英俊潇洒的青年才子从意大利来到巴黎,穷愁潦倒地度过了十数年的时光,1918年后其自创的画风逐渐被社会承认,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绝从绝望和放荡的泥潭中爬出来,几乎每天都要喝得烂醉如泥,终于在1920年溘然长逝。莫迪里阿尼喜欢描绘高度变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鹅式的长脖子”而闻名于世。这些形象大多赏心悦目,在构图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谐之美,这些画是如何在醉酒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一直是令史家头痛的谜题。(P16-4A,P16-4B)
关于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尔纳斯19号》,在这部法国导演雅克·贝克导演的影片中,钱拉·菲利浦演活了这位命运多蹇的天才。这部影片获得了激进的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赏识。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声名显赫的拉美画家里维拉曾经尝试过立体派和抽象派,但在壮年时毅然转向挖掘祖国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歌颂伟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画法、马雅和阿兹台克的古老画风、以及西方现代诸流派的技法,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也属于左翼进步力量,属于拉美人民的,富于装饰性和宣传性的画风。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摇篮还要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艺术家开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画家、版画家和电影制片人几重身份的安迪·沃霍尔是按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红人。他提出了“艺术不必手工制作”的著名主张,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制作的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这些画组成的“版画走廊”探讨了大众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成为波普艺术运动中的最强音。
1996年的美国影片《我射杀了安迪·沃霍尔》表现了一个希望安迪·沃霍尔买下自己的电影剧本,却履履不能如愿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杀了这位先锋人物的故事,影片从海报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艺术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达·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这位墨西哥女画家的作品中,幻觉和想像如野马狂奔。卡罗曾经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后来嫁给了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他们的婚姻生活骚动不安。在20世纪40年代后,女画家的脊柱出了问题,但她仍然作画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画作的主题从超现实主义的想像变成了对神的礼赞。
还未上映的美国影片《弗瑞达·卡洛》由著名影星塞尔玛·海耶克主演,将在观众面前展现卡罗传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尔·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画作多是宗教题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块和拉长的形体表现严肃的精神性主题。这在当时文艺复兴的世俗化氛围中无疑是一种反潮流的风格,但400年后,格列柯的平涂技巧和精神主题却正好投合了现代画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为对现代流派影响最大的古典画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这更增加了现代人对他的兴趣。
1963年,梅尔·费雷尔在影片《埃尔·格列柯》中,再现了这位大师不平凡的绘画生涯。(P16-8A、P16-8B)
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画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里已经表现得相当成熟,但到波洛克这里才真正显示出其疯狂的魅力。波洛克创造了各种极端的画法:以戏剧化的狂暴将颜料泼洒到画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颜料,再甩向钉在墙壁上或铺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开的画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随便抛洒在画布上。他作画时在房间中不停地走在走去,并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绘画的一部分,这使其风格获得了“行动艺术”的称号。但这并不是说波洛克的行动大于艺术,在其作品中,我们仍能够感到一种清新、和谐而又丰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国绘画第一次拥有了一种完全独特的视觉语言,为美国成为战后视觉艺术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因为一直怀疑自己艺术的价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恋酒精,直至最后被车撞死。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波洛克》中,美国实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孤独而又疯狂的开拓者,因此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写风格的清晰勾线和富有光感的色彩运用使劳特累克的画作仿佛杜米埃和印象派的杂交。这位少年身残的画家喜欢和下层人士来往,敏锐的感觉使他得以同时捕捉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过,他所画的人物总是比实际上看起来丑些,成为作者愤世疾俗情绪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两部《红磨坊》中,劳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这两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这位18世纪的画家画风甜美细腻,可以说达到了洛可可风格的极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两个弗拉戈纳尔》根据画家的名画《洗衣妇》的主题,设置了洗衣妇玛丽安娜作为女主人公,为影片引入社会画卷,注入浪漫情调。(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这位中国近代女画家幼时父母双亡,13岁即被卖入烟花楼,受尽凌辱,1916年被革命党人潘赞化赎出并与之成婚。之后受邻居的影响开始学习文化和绘画,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绩考入上海美专,之后考入法国国立里昂美术学校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25年以毕业创作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罗马奖学金,进入罗马皇家美术学院,之后其作品两次获得国际大奖。潘玉良把中国传统和勾线画法和当时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她笔下的人物多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而女性没有层次感的红艳嘴唇是她画作的商标。
大陆香港合拍的影片《画魂》由著名影星巩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现了潘玉良从妓女到画家的过程,观众对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影片中的裸体镜头津津乐道,却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是一个多么杰出的画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归于印象派,有人把他归于表现主义,其实凡·高不属于任何派别,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题材、明亮的色彩,旋转的笔触,凡·高的每一幅画上都带上了自己的商标。凡·高的人生有着太多的诡谬之处:他有着渴望拥抱一切人的热情,却连亲近的朋友都无法和他友好共处;他像个圣徒一样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难,却被认为是反社会的怪人;他的画在生前无人问津,在死后却价值连城,其复制品比“可口可乐”的广告还要常见。凡·高同时拥有着最富亲和力的画作和最富戏剧性的人生,没有理由不成为最为公众熟知的艺术人物,以至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乡镇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说起他的名字就像说“蛋糕”一样自然。
凡·高是电影业的宠儿,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内利导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并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在黑泽明的影片《梦》中,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国著名导演莫里斯·皮亚拉执导的《凡·高》中,摄影师用电影画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绘画给人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儿童片《我与凡·高》,在片中一个小姑娘在梦中的凡·高的鼓励下追回了自己的画。
(P16-13A、P16-13B)
让-米歇尔·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写的文句以及科学的数字图式,加以丰富的色彩拼凑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画似乎比任何经典画家的作品更契合于我们这个纷乱的时代。从纽约嬉皮士的涂鸦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红起来,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国际声望,但不久死于吸毒过量,年仅26岁。
1996年米拉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纷乱的色调和激越的摇滚表现了这位画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应天府解元,后入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下狱,
被黜为吏。于是伯虎绝意功名,藉诗画谋生,他泛取宋元诸家之长,笔墨细劲秀润,格调潇洒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尝。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羁,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不过,我们了解这位画家,主要是因为星爷的影片《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
画家业余时间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为唐伯虎的敌人打入仇家内部,只因为看中了府里长相酷
似巩俐的丫环“秋香”。在求爱的过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现了绘画的绝技,更显示出其在曲艺
、武术、气功等方面的多项才能,最终抱得美人归。《唐伯虎点秋香》塑造了电影史上最神气
的画家形象,并且给了本文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P16-14A、P16-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