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Sicko
据《好莱坞报道》报道,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将得到由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2007年年度事业成就奖。
迈克尔·摩尔曾在2003年凭借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获得奥斯卡奖;2005年凭借《华氏911》获得美国导演协会奖和Palme d'Or奖;1995年和1996年凭借《TV Nation》获得艾美奖;1999年和2001年凭借《The Awful Truth》再度获得艾美奖。
摩尔的第一部纪录片《大亨与我》(Roger & Me)曾获得1990年的国际纪录片协会杰出纪录片奖。后来凭借《华氏911》他再次成功问鼎这一奖项。今年,他的新片《神经病人》获得了这个奖项的提名。“迈克尔·摩尔从不动摇,”国际纪录片协会常务理事桑德拉·鲁赫说,“他是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守护者。他的所有片子都能让你开始对你以前忽略的事实开始反思。”
12月7日,摩尔将在洛杉矶美国导演协会剧院接受2007年度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杰出纪录片成就奖。
❷ 一部有关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医疗保障的片子!急求!!!
麦克摩尔的精神病患
神经病人(医疗内幕)
导演 |麦克.摩尔
主演 |麦克.摩尔
电影介绍
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精神病人》(Sicko),反映了美国医疗体制的痼疾,揭露了美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黑幕,还对美国负责药品审批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监督医疗保健行业的国会议员提出严厉批评。
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别进来。对美国政府宣称“关押在关塔纳摩监狱的囚犯可以接受与美国公民相同的高质量医疗”的说法,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他调查了当年参加“911”救援行动的志愿者。这些人当年自愿参加救援“911”幸存者的医疗行动,但大部分人因此罹患疾病。为了形成强烈对比,摩尔亲自率领一群当年的志愿者访问古巴,参观关押当年“911”袭击相关恐怖分子的集中营,了解那些犯人在狱中受到的医疗待遇,结论是无情的:那些参加救援活动的无名英雄,事后得到的医疗待遇远不如狱中囚犯。
因为此片的拍摄,摩尔已被政府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理由是违法进入关塔纳摩和古巴。
关于影片本身,摩尔表示:“我希望制作一部不同于以前作品的影片。我希望观众看了《精神病人》之后,能产生做点事情的欲望。这部电影如同一个行动号召令。”同时他承认说:“我不愿意把话语权交给与我持不同意见的人,而是更愿意呈现自己的观点。”
“医疗保险”和“喜剧”,无论从喻意还是覆盖范围上都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词汇,想要让它们共同为一句话服务,更是难上加难的事……然而在迈克尔·摩尔执导的最新纪录片《神经病人》中,它们却亲密地“勾结”在了一起。
整部影片是由几个发生在美国普通公民身上的真实案例穿插、拼接而成的,他们的生活或陷入混乱、或支离破碎,甚至还有人为此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导致他们纠缠于困境之中的罪魁祸首,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医疗保险”……纪录片中几个人的亲身经历清楚地反应出,类似的危机,不仅仅出现在美国那些未上保险的4千7百万人的身上,数百万忠实地按时交纳保险金的人,也受到官僚作风严重的“条款”的限制,而无法享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权益。
当迈克尔·摩尔仔细调查了“医疗保险”体系为何会有如此诟病存在时,得到的答案很简短:一切都是利益惹的祸。为了制作这部纪录片,迈克尔·摩尔满世界的奔波,拜访的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和法国,那里,公民根本不用交纳保险金,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医疗待遇。最终,迈克尔·摩尔将目光聚焦在了曾经在“9·11”恐怖袭击中奋不顾身地拯救生命的英雄,这些因为参与救援工作而受伤的人,现在正因为疾病而遭受着痛苦,可是在美国,医疗保险却拒绝为他们支付医疗金。然而,当他们在《神经病人》中一一露面后,迫切的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还受到了外交方面的关注。
那么,这样一部对社会问题进行沉痛地反思的纪录片,本应该是严肃的,怎么又会与“喜剧”联系到一起呢?这就要归功于迈克尔·摩尔那独特的表现手法了,他通过马克·吐温式的讽刺文风,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这些应该引起关注的故事。虽然他曾经制作过在纪录片领域起带头作用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和《华氏911》,还因此获得了奥斯卡的嘉奖,但是对于迈克尔·摩尔来说,拍摄影片的过程仍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经历,因为美国的医疗保险虽然陈腐、官僚、形式主义,却是一个有着时间、历史和资金做强大后盾的成熟体系,迈克尔·摩尔对其进行了如此坦诚、不隐讳的批评,势必又会触痛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经。
《医疗内幕》亮相遭“围剿” 摩尔新片试映引争议
凭借《科伦拜恩的保龄》和《华氏911》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及戛纳金棕榈的迈克尔·摩尔,携新片《医疗内幕》(Sicko)在美国举行了试映,试映的地点有点偏,离最近的大城市底特律有400公里。然而到场的记者一点也不少,摩尔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他以前在纪录片中“撒谎”的问题。
新片拿医疗制度开刀
《医疗内幕》的试映地点在迈克尔·摩尔的家乡安特里姆郡的贝莱尔村,该村距底特律城400公里,是民主党重要的筹钱基地之一。大约有880个人每人花了40美元买票看了这部片子,如果再加60美元的话,还可以参加摩尔在一家餐厅举办的派对,得到摩尔亲笔签名的电影海报、医用手套,甚至绷带。
《医疗内幕》跟踪拍摄了一批美国人在医疗系统的官僚海洋里艰难“游泳”的过程,既有上过医疗保险的也有没医疗保险的。一个孤女因为不是一家医院的“会员”而吃不到抗生素,不幸死亡;一个没有健康保险的男人被电锯切掉了两个手指,他只能出1.2万美元接好他的无名指,却付不起另外的6万美元,于是失去了中指;一群在9·11灾后营救中生病的工人得不到救治……
影片把保险公司和左右两翼政党的支持者们都描写成坏蛋,并且把美国的医疗系统和加拿大、法国、英国的医疗系统对比,称赞了后者由国家运行的医疗体系。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那些参与9·11灾后救助的生病工人从美国去了古巴,在那里他们得到了更好和更便宜的救治。
不同立场评论迥异
《医疗内幕》阴郁的调子让很多观众感同身受,来自特沃斯城的卡罗尔·齐格文说:“我觉得迈克尔·摩尔是挖掘真实情况的人。”不过更多的人是来“踢馆”的,来自美国政府、保险公司和医疗部门的人,大多不怎么喜欢这部片子。美国健康保险计划的主任凯伦·伊格纳格尼说:“我不认为迈克尔·摩尔想做一部公正的电影。他刻意制作一部政府操纵医疗系统的电影,并把它硬说成美国的健康危机。”其实,摩尔和美国医疗系统的“战争”早就开始了。摩尔曾经说过他后悔“太早”透露自己要拍《医疗内幕》的消息,这让很多健康保险公司以“防火、防盗、防摩尔”的警惕性对付他。而这部电影在6月29日公映之后肯定会引发更多的嘴仗。
在线观看地址: http://so.56.com/index?type=video&key=%C9%F1%BE%AD%B2%A1%C8%CB
❸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影片评价
《资本主义》:迈克尔·摩尔的悲喜剧
迈克尔·摩尔(MichaelMoore)为其社会公义理念而四处奔走、摇旗呐喊的形象或许早已深入人心。多年来,他一直对商业巨头冷嘲热讽,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表达的渠道,譬如他在《罗杰和我》(Roger &Me)中将矛头对准汽车业,之后又推出了抨击医疗保险制度的《医疗内幕》(Sicko)。然而,直到《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Capitalism:A LoveStory)横空出世,人们才惊觉他比当初想象中走得更远。在这部作品中,摩尔第一次真正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用他本人的话来说,这一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索取和付出,其中又以索取居多”。
他选择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时机——这是美利坚帝国的一场宿醉,摩尔试图为我们揭示金融风暴的根源,他将镜头对准了罢工工人、深受压榨的小员工和无家可归的边缘群体,其中一段视频展示了破门而入的警察将丧失赎回权的一户人家逐出室外的场景。这位外表与内心不甚相称的“美国愤青”极尽搞笑讽刺之能事,似乎打算再度激起自由主义者的怒火:他像往常一样插科打诨、制造眼泪、回放新闻,直击问题要害——只是这一切在摩尔式手法的包装下更像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罢了。
尤具讽刺意味的,似乎是为了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之情,摩尔选择了一段银行抢劫的监视录像作为影片的开头。接下来他巧妙地插入了几段从电影《古罗马生活》(Life in AncientRome)中截取的视频,以至于你不得不联想起学生时代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教育电影。然而它们却和美国力量的图腾——悬挂着星条旗的大都市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House)——一道出现在了平行画面中。此时摩尔一贯的观点已昭然若揭:美国正处于极速衰退之中。在持之以恒地将这一论点发扬光大的同时,他还不忘发挥自己的娱乐精神,不时插入一些看似偏离主题的画面:例如一些光芒四射的罗斯福历史影像以及若干令人陶醉的家庭电影片段。根据采访对象的面部表情,摩尔对出场者进行了细分——呜咽啜泣、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务实稳重型等。其中一部分人看上去颇为困惑,例如受摩尔之邀来解释自由企业概念的演员兼作家华莱士·肖恩(Wallace Shawn);另一些则显得犀利、友好、令人振奋或是发人深省——尤其是当一直做着滑稽鬼脸的摩尔停止对他们的干扰时。
事实上,当导演现身于“二战”后密歇根州的弗林特(Flint)时,《资本主义》的故事才真正开始。生于1954年的摩尔扮演了一位在战后晋升为中产阶级的普通人。这场集体幻梦随着越南战争的开始悄然瓦解,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所谓的高潮(以一脸严肃的卡特总统为标志),最终在被摩尔称为“总统代言人”的里根治下彻底破灭:减税政策、工会搜查以及随之而来的家庭债务、罢工游行。
这一切与1989年的处女作《罗杰和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摩尔试图和作出大裁员决定的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杰·史密斯(RogerSmith)对话,却是无果而终。这一次他将其中颇具象征意义的精华部分融入了新的作品当中。当年的观众看到更年轻更瘦削的摩尔试图走进大楼,对当权者说出真相却被保安赶走,或许会淡淡一笑,因为实际上他是在骚扰一些必须履行职责的普通工作人员。然而,当摩尔在《资本主义》中再度采用了这一手法时,却再也没有人能够发出笑声。
在这部作品中,摩尔一如既往地对他人紧追不舍,但他并未将受访者作为电影的道具,从而赢得了坚实的伦理基础。一些更具震撼力的画面来自其单刀直入的新闻采访,受访者多为深受雇主压榨的人们,其中包括一位鳏夫,他的妻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司列入了“死亡农民保险”(dead peasantinsurance)的名单,这个肮脏的手段在其死后让老板大赚一笔。即使死亡也不能让你免于剥削——这一点对那些消息灵通人士来说不算什么重磅炸弹,但仍能激起观众的义愤。
身处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们应当如何自处?作为主流商业电影导演中最具社会意识的“头号愤青”,摩尔并未提供任何实际的答案,这也正是此类电影的最大局限所在。和摩尔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资本主义》是一出裹着滑稽外壳的悲剧,其严肃内核与摩尔的娱乐精神却相得益彰。这显然不是一则马克思式的资本主义故事,也必定不属于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后者的全球化程度已远远超越了摩尔的视野。
这同样不是一次富有号召力的政治呼吁,摩尔出人意料地表达了对当前社会体制变革的信心,他鼓励人们为奥巴马投票。然而,影片中最具鼓动性的台词并非来自现任总统,而是来自罗斯福。1944年,前者描画出的未来图景给美国公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如今却令人不寒而栗:“饥饿和失业是独裁统治的恶果。”这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时刻,不论是对罗斯福总统还是对导演本人来说。(译自《纽约时报》)
❹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要科幻片哦,好久没有看电影了
《2001太空漫游》
《异形》
《银翼杀手》
《第五元素》
《终结者》
《黑客帝国》
《少数派报告》
《人工智能》
《侏罗纪公园》
《星球大战》
《天地大冲撞》
《哥斯拉》
《独立日》
《人猿星球》
《X战警》
《蝙蝠侠》
《蜘蛛侠》
《绿巨人》
《生化危机》
《古墓丽影》
《风之谷》
《我,机器人》
《索拉力斯》
《大都会》
《阿基拉》
《攻壳机动队》
《移魂都市》
.太空类的有《异形》1234,《星球大战》及其前传,《火星任务》,<星河战队>系列(不推荐第二部)。
深海的有《极度深寒》,《深渊》,<大白鲨>,<地心末日>.
动作科幻的有《黑客帝国》三部曲,《蜘蛛侠》1,2,《蜘蛛侠3》预计2007年5月上映,《超人归来》,<终结者>系列。
另外科幻喜剧有《回到未来》三部曲,此外还有<后天>,<世界末日>,<天地大冲撞>,<独立日>,<最终幻想>7和8,<地心末日>
1、E.T
E.T之所以是科幻电影里永恒的经典,是因为在“硬”科幻的世界里,它独树一帜,在外星人这个题材上,给予了人们梦幻般的心理体验。童贞、友谊、神秘现象、超能力,完美的组织在一起。月色中自行车飞到树林上空的镜头,成为科幻迷心中不能磨灭的印象。
2、黑客帝国(第一部)
之所以不选择三部曲,因为我个人觉得该片第一集已经是完美的故事结构。尽管后来的两部在制作上更趋精良,思想上更加深刻,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它被揉入了太多观念,上升到哲学和宗教的角度,使得大多数观众对于主题和内涵的理解上都产生困难。
《黑客帝国》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不能复制的产物。沃卓斯基兄弟在科幻电影上独树一帜的审美趣味和深刻见解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峰。准确的说,黑客帝国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科幻电影,它是逻辑,是形而上学。
3、回到未来
由斯皮尔伯格担任制作,罗伯特泽米斯基执导的《回到未来》三部曲让人看到科幻电影作为娱乐电影的高峰。这段惊险和离奇的故事,充满了严密和逻辑性和观赏的趣味性,使得观众绝对不会后悔自己购买门票的钱。尽管这部科幻在内涵上缺乏深度,但是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实在是太成功的作品。谈到科幻电影是无法绕过它的。
4、异形系列
除了星球大战,没有哪部科幻电影可以象异形一样在系列片上取得如此成功。异形是典型的好莱坞作品,是英雄主义和恐怖血腥的混合冲剂。也很难想象有什么外星生物能像异形一样深入人心,异形及其衍生的其他影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还有对于小制作电影信心。
5、星球大战系列
说科幻,星战系列简直可以是某些fans心目中不可企及的高峰。关于星战的评述,已经有过太多,我只想补充一句,这部构思宏大的系列作品其实在观念上太过陈旧了。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未来的科幻片,毋宁说这是一部另类的“馒头”式的历史片。
6、时间机器
这部曾经的票房毒药,在我看来仍然是科幻影片中的极品之一。这是很难得的单一主题的科幻电影,整部影片的情节和发展都围绕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不能改变过去?尽管有人称在深刻性上,影片和原著相比已经差了很多,但是对比很多影片,它已经做的非常之好。
7、独立日
又是典型的好莱坞作品。外星人入侵、人类顽强的抵抗,陷落和最终的独立,活脱脱的一部美国独立战争的翻版,连影片中独立日的时间都和美国的独立日一样:7月4日。
但是从观影的角度,这又实在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多条线索同时铺陈,全景式的推进方式,精良的特技制作,看到该片的人相信都无话可说。
8、I ,Robot A.I 机器管家Bicentennial Man
这三部毫不相干的电影被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觉得这三部影片是机器人系列的三部有相关性的作品。尽管他们的拍摄时间和制作都是相对独立,主题上也都有很大差异的作品,却分别象征着机器人世界的必然发展模式。I,Robot是人工智能的意识开始苏醒的阶段,它给出了一种方向,却没有给出结果。A.I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开始人工智能生命在对于自我命运的追逐和消解过程,影片在最后给出了一个比较虚幻的、或者说仍然是悲剧性的完美结局。直到机器管家,人工智能生命与自然人的生命的对立才得以真正解决。
三部作品拍摄手法和风格各异,但是在机器人题材上的深刻起却如出一辙。有这三部影片,机器人类型的科幻电影想成功却需要另辟新径了。
9、金刚
这部新片被大部分影评家鉴定为最值得推荐的影片,并且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这不是一种偶然。作为一部翻拍了几次的电影,想成功实在是非常困难,但金刚做到了。这个庞大的怪兽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以1933年的金刚为蓝本的新版,除了在特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外,对于金刚这个怪兽的内心情感进行了完美的表现。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常常忘记了这是一部科幻片,而把它当作一部爱情片。如果你把这个大猩猩的形象换做一个野蛮的土著人,那就是一部非常容易理解的爱情悲剧。只是男主角变成了猩猩,这种爱情的悲剧性就更具深刻性和噱头。
再推荐一些老片给你
《天地大磁撞》
《世界末日》
《怪兽格斯拉》
《X档案》
《星舰战将》
《黑洞表面》
《第五元素》
《黑衣人》
《奇迹》
《星际旅行》系列
《复制丈夫》
《12只猴子》
《蝙蝠侠》系列
《拦截未来者》
《未来水世界》
《12:01》
《科学怪人》
《领航员》
《机械警察》系列
《侏罗纪公园》系列
《未来主宰者》
《终结者》系列
《火箭专家》
《全面回忆》
《深渊》
《机械英雄》
《天茧》系列
《内层空间》
《异形》系列
《霹雳五号》
《苍蝇》
《回到未来》系列
《梦境》
《特朗》
《翌日》
《E.T.》
《银翼杀手》
《逃出纽约》
❺ 找两部电影名字,内容是说关於美国枪杀研究的,另一个是关於美国垃圾食物的,另外求推荐同类片子
你说的很含糊,只好猜一猜:
关于校园枪击案的纪录片:
科伦拜恩的保龄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112/
关于垃圾食品的纪录片:
食品公司 Food, Inc.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564499/
另外推荐以下纪录片:
We Feed the World (200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274776/
渔业危机 The End of the Line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89572/
瓦解 Collapse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038374/
医疗内幕 Sicko (200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94367/
水之患 Trouble the Water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973451/
我们每日的面包 Unser täglich Brot (200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57795/
人造风景 Manufactured Landscapes (200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858268/
天然的雨林 Crude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96807/
愚昧年代 The Age of Stupid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87613/
达尔文的恶梦 Darwin's Nightmare (2004)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24654/
塑料成瘾 Addicted To Plastic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043745/
瓶装水 Tapped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402171/
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 A World According to Monsanto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63541/
❻ 跪求《医疗内幕(2007)》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迈克尔·摩尔导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b8zsYg7U5jG2rgdUM-uYHw
❼ 求 Sicko医疗内幕 中英双字 电影。一定要中英双字啊! 感谢!
科拜伦校园事件
科拜伦校园事件 暂没
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