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驴得水》这部影片到底讲了什么事情
《驴得水》这部电影是我唯一一部看哭了的喜剧,他笑点的地方绝对能让你笑的是一个神经病,可是他感人的地方也能让你哭成一个神经病。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穷困地区的学校,由于那里环境的恶劣,需要去很偏远的地方取水,于是校长和其他三个老师就商议养一头驴来给他们拉水。可是教育部是不会审批一头驴用于教育事业的,所以他们就将这头驴编制成了一个人,是在这个小学的一个英语老师,叫驴得水。
本来可以顺顺利利的瞒天过海,可是有一个外国人他要进行投资,就要来这个小学进行审查。于是校长和老师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慌了神儿,正巧在这个时候,一个铜匠来学校修理东西,于是校长和其他三个老师就对这个土里土气,不会说英语的老师进行了装扮。
来审查的特派员,第一次来的时候,老师和校长们很顺利的就迈过去了,可是特派员第二次来就带来了一个外国人需要更严格的考核。于是,这里的校长为了自己所谓的学校事业,为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我想出了一个比较损人的办法,就说这个驴得水老师已经去世,来糊弄这个老外。
对于这样的行为,三个老师彰显出了不同的性格,有的一开始反驳这个事情,可是最后在枪口下也不得不屈服。有的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顺水推舟,有的老师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最后遭受侮辱无奈选择自杀。
虽然故事的主线很简单,但是每一个细节都演出了人物不同的神情,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品质。其实《驴得水》原来是开心麻花的一个话剧,被拍成电影之后也受到了很大的反响,如果大家没有一遍看明白的话,建议大家看第二遍、第三遍必然能够领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Ⅱ 电影《驴得水》讲的是什么
电影《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
《驴得水》是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电影,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
(2)电影驴得水主题和题材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2009年初,周申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出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
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饭局只是随性一聊,周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故事题材,于是当天便与创作伙伴刘露一起讨论,并决定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2010年,周申完成了《驴得水》电影剧本的文本,并申请了文字著作版权。
2011年,一部名叫《驴得水》的微电影出现在网络上,短片借鉴了部分剧本的内容,但并没有拍出精髓,这让周申意识到必须马上把真正的《驴得水》立起来。然而相比较拍电影,排一个话剧显然要快得多。2012年,戏剧导演专业出身的周申和刘露,又着手将《驴得水》改编成话剧剧本。
2014年在参加开心麻花一个演员的婚礼时,碰到开心麻花张总,发现他们也做电影,于是开始了拍摄电影《驴得水》的合作 。
Ⅲ 电影驴得水讲了一个什么事
《驴得水》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剧情类电影。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 。 《驴得水》也是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符合开心麻花的那种关于电影的套路。
《驴得水》虽然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喜剧故事,但是其中蕴含的人生真谛也是引发人们的热议。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取得很高的票房的原因。
Ⅳ 驴得水影评深度解析
《驴得水》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故事。
《驴得水》由舞台剧改编而成,其中很多成分还是摆脱不了戏剧的影子,但正因为其脱胎于一部成熟的戏剧作品,其戏剧冲突以及人物设计都十分巧妙。
在电影的一开始用空镜介绍环境是电影的惯用手法,第一场的戏的开始就抛出了已经困扰这个小学很多年的问题,钱永远是人类社会争执的焦点,生活进行下去离不开的就是钱,学校继续开下去离不开的也只有钱,因为谎报他们不得不用另一个谎言来填补这个谎言,无休止的填补漏洞成了他们生活的中心,而无论那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一连串的爆炸。
关于人物的设置,编剧用各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来造成各种发自人物的内心冲突,一曼不羁吸引了裴魁山,裴魁山爱钱一直没选择离开,校长只想守住学校不管他人生死,周铁男看到死神选择了放弃抵抗。高贵的人一旦低下头颅,那么他会比卑贱的人更加卑贱。
周铁男性格中的大男子主义和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像极了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他维护所有人,特别是校长和一曼,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孙佳更是关怀备至,他像是替所有人挡枪子的盾牌。
但是,他的摧毁只有一瞬间——子弹擦着耳朵过去的那一下,再醒过来的周铁男兴奋而又可笑的成为了特派员的一只忠犬,他对生命的渴望在那一刻超越了在场的所有人,所有的东西都在失去的那一刻才能体会,所以他选择了珍惜生命,在一曼差点被强奸的时候继续啃着黄瓜,劝说佳佳和铜匠假结婚。
周铁男在剧中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转变,在冲突的爆发中适时的增加了重量,而人物的转变是外界所给的力量刺激而成,由在人物内心进行合理的转化。如果周铁男不是一个那么逞强的人那么也不会在最后那么落魄。校长最可悲与可笑的一点是,是他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农村教育实验,他纵容着一曼与铜匠,纵容着裴魁山和周铁男,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和事佬。
一曼作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一个人踏上生命的归途,她不羁而又放纵,像最绚烂的花开放着,年轻的女人生命中总归是有一份躁动,她只是说了出来,做了出来。对铜匠,她喜欢,对裴魁山她也喜欢,没有三从四德的山村让人最开心的不过是过着知足的生活,缝补衣服,教教学生,她不考虑未来,也不考虑其他人。
铜匠更好像是一个得到点化的潘多拉盒子,他从一个无知的人无害的生灵而变成最恐怖的噩梦,他的出现拯救学校于水火又毁灭了所有人的前途,但他是一个单纯的人,追求幸福,知识,也追求爱情,他洗干净比剧中所有人都干净,因为他只是脏,而不是恶,只是他也完成了转变,从追求变成了欲望的人。
剧中的人物设计十分出彩,人物不能简单的用好与坏来区分,在剧中每一个人都是活着的,在《驴得水》中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好的归宿,因为,谎言把这个世界变得奇幻,不管是剧中人,还是观众,生活中都不可能没有谎言,但是谎言的弥补最后很可能会超出掌控,就像孙佳所说的: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更糟。
Ⅳ 驴得水讲的是什么寓意
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而电影《驴得水》就是这样一般在笑着流泪的电影。
一.驴得水的最初含义,只是驴得水
电影的开头就是村里的驴舍着火了,需要用水浇灭,但是老师们都拒绝了,因为全校老师的生活用水都要通过这条驴子来获得。所以最普通的含义就是通货驴子来获取水。
但这个结局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卸磨杀驴。明明这只驴子是帮你们拉水的唯一工具,但是你们却连安身之处都不管不顾,侧面便看出来这些人的冷漠与自私。
二.《驴得水》中的驴是“铜匠”,水暗喻“美元”
因为校长虚报了老师,但是因为上级要来考察这位老师以此获得美国人对他的资助,所以让铜匠冒充驴得水老师,所以深层含义是学校乃至领导,想通过驴得水来获得金钱,以此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学校的发展
为了获得这次资助,有很多人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东西,最终却落得一场空的悲惨结局。
三.驴得水是对教育乱像的批评
在美国著名的驴象之争中,纳斯特画了一头驴登在《哈泼斯周刊》上,以讽刺当时北部反对内战的民主党人。这幅漫画加深了人们头脑中“民主党即驴子”的印象。驴子虽然笨头笨脑,却被民主党人视为既聪明又勇敢的动物,这已经是比较夸张的一种说法了,但是在电影《驴得水》中更加讽刺的是是把这个当做一个人名,还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人名。可以称只为“”驴老师”。通过一个驴,来讽刺教育乱像。
为了获取利益,这群老师们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与道德,在黑暗的官僚之下,他们选择顺从并且助纣为虐,哪怕是出卖自己平时要好的同事也再所不惜。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早已被他们抛之脑后。
四.对于铜匠而言,驴得水三个字是改变他命运的机会。
铜匠本就身份卑微,而且家庭地位底下,被自己的妻子辱骂,好不容易通过冒充驴得水而获取了金钱、地位、荣誉乃至出国深造的机会,驴得水这便成为他的生命之源。但是驴子就是驴子,铜匠就是铜匠,再怎么包装,都会回归与本质。
最为感叹的是最后谎言被拆穿,现实却已久,他们都没有改变,依然是那么肮脏,最后问“一曼呢”,早已经忘记了曾经他们对她的伤害!
Ⅵ 驴得水故事梗概
《驴得水》故事梗概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
(6)电影驴得水主题和题材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驴得水》的主旨:
这个戏有其尖锐的部分,这是故事题材本身决定的。我们的创作理念是通过故事、通过矛盾冲突来表达思想、挖掘人性。
一个好的故事题材,把故事中能够合理发展出的矛盾冲突推倒极致,因为矛盾冲突越极致,其表达的思想也就越极致,能反映出的人性也就越深刻;
反过来,所表达的思想也受故事的约束,绝对不会脱离故事、脱离矛盾冲突、脱离人物逻辑,而借人物的口去硬生生地传达编剧导演的思想。
Ⅶ 按照主题-故事-视听语言的结构总结驴得水的主题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9
Ⅷ 驴得水剧情详细介绍
剧情简介: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驴得水》的剧情讲述的就是一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故事。
自然,《驴得水》是有它的讽刺意义,黑色幽默,所谓知识分子那副道貌岸然的尊容下丑陋贪婪的嘴脸,上层阶级表里不一、以权谋私的强权主义,底层人物的愚昧无知、贪小便宜,不一而足,《驴得水》无疑是在借古讽今。
这个“古”,是《驴得水》将事件背景搬到了的1942年,至于它的“讽今”,某种角度上,其实是与当下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是一致的,它并没有太过跳跃的左倾姿态,充其量也只是一种隐射。
Ⅸ 怎么解析驴得水的剧情
《驴得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所乡村小学为了得到资助,产生的一些列荒诞的故事。
优秀的口碑这部作品是一部喜剧电影,在喜剧电影的躯壳之下,却藏着优秀悲凉的故事走向。在电影上映之后,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许多人都觉得这部作品是一部难得的华语佳作,对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上映多年之后,依然会被许多人反复提起,推荐给更多人观看。尤其是其中女主角任素汐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最后,任素汐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精神有些失常,她将角色的精神转变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一位优秀演员的职业素养。这部作品也成为任素汐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