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电影名,万梓良和梅艳芳主演的。
是《胭脂扣》
导演 Director
关锦鹏 Stanley Kwan
编剧 Writer
邱刚健 Tai An-Ping Chiu .....(as Dai An-Ping Chiu)
李碧华 Lillian Lee .....also novel
演员 Actor
张国荣 Leslie Cheung .....十二少陈振邦 Chan Chen-Pang
梅艳芳 Anita Mui .....如花 Fleur
朱宝意 Emily Chu .....楚楚 Ah Chor
万梓良 Alex Man .....Yuen
惠英红 Kara Hui .....Actress Portraying Ghost
刘家荣 Chia Yung Liu .....Movie Director
温碧霞 Irene Wan .....Shu-Hsien
谭倩红 Sin Hung Tam .....Chen-Pang's mother
谢贤 Yin Tse .....Brothel patron
汪禹 Yue Wong .....Ho Hsi
制作人 Proced by
成龙 Jackie Chan .....procer
何冠昌 Leonard Ho .....pro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黎小田 Siu-Tin Lei
摄影 Cinematography
黄仲标 Bill Wong
剪辑 Film Editing
张耀宗 Yao Chung Chang
艺术指导 Proction Designer
朴若木 Lai Pan
马光荣 Horace Ma
编辑本段上映日期
香港
Hong Kong
1988年1月7日
加拿大
Canada
1988年9月14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意大利
Italy
1988年10月 ..... (Tur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Young Cinema)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嘉禾电影有限公司 Golden Harvest Company Ltd. [香港]
威禾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Golden Way Films Ltd. [香港]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某夜,一冷艳女鬼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并缠着袁永定不离开。女鬼原是五十年前石塘咀名妓如花,当年拜倒裙下者众,却独钟情富家子弟陈振邦。
陈门乃望族不接受妓女作媳妇,逐振邦出门,于是两人在穷困中挣扎。如花与振邦终订阴世之约,复吞鸦片自杀。如花在阴间久候不见振邦,便来阳世寻觅。永定和他的女友楚娟,同情如花的遭遇,倾力帮助她找人,现在已是1987年了,事过四十年,人已两三代,简直是大海捞针,而如花之七日期限即将届满……
袁永安在某报社广告部任职,一天他正要下夜晚,突有一名身着30年代打扮的艳丽女子出现在报馆,她要来登一则寻人启示,但又无钱付广告费。袁要她次日再来,不想她坚持不肯,并尾随他一路。在闲谈中,袁惊闻她原是30年代死去的女鬼,名叫如花,当年曾是石塘咀的名妓,爱上人称为十二少的纨绔子弟陈振邦。二人的恋情因地位悬殊遭陈父母反对,遂离家私订终生,以胭脂盒为信物。两人同居后经济拮据,再加上染食鸦片,如花知好景不长,二人约定服食鸦片自尽,来生再结缘,不想如花死去,陈被救。50年后,如花苦等陈不得,遂上阳间来寻。此时已是1987年,时守境迁。如花得袁及其女友凌楚娟帮助,终于在一家制衣厂找到早已潦倒和衰老不堪的十二少。如花将胭脂盒归还,带着无限遗恨返回阴间。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文艺悲情片有别于同时期香港电影的快节奏与喜闹,独辟蹊径,拍得哀怨缠绵,令人耳目一新。导演运用时空交错,从80年代去观察30年代的生死恋,把现在与过去、回忆与联想、幻觉和现实巧妙地组接在一起,并以如花对十二少至死不渝的爱情讽喻了现代人对爱情的态度和观念,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影片特色一处是重点渲染了30年代的颓废美,而忽视了80年代香港风貌的表现。影片获第2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三个奖项。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
《胭脂扣》:血似胭脂染蝶衣
香港电影一向以男性主义作为主导,从张彻到吴宇森再到林岭东,还有徐克的黄飞鸿,周星驰的无厘头,银幕上常常是血气方刚,砍砍杀杀,女性则多为配角出现,真正的女性电影寥寥可数。对于关锦鹏的电影,喜欢的人会引以为知己;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影片阴气太重。首指的应当就是这部根据李碧华小说改编的影片《胭脂扣》。
这部哀怨缠绵的影片将当红歌星梅艳芳送上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的领奖台,正如导演关锦鹏所说“张国荣和梅艳芳成就了《胭脂扣》”。李碧华曾在《血似胭脂染蝶衣》中写道:“胭脂扣松脱烟消,现实中角色对换。”影片中如花与十二少的悲情旧梦,成为冥冥中的谶语,为剧中两位主角暗暗设计了一场死亡的约会,从而使得我们现在重看这部电影时更多了一些心疼和遗憾,导演关锦鹏的回忆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凄美的故事中。
我的电影与我的成长有关
我的电影与我的成长有关,我的父亲在我十几岁时就去世了,我母亲是一个蛮传统的家庭主妇。我那时已经懂事了,也经常在旁边观察母亲所做的一切。从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坚韧,这个对我有很大影响。所以我的作品比较关注女性,而且从小就对细节很感兴趣,我个人也是感性多于理性,尤其对于一些生活细节我会很感性,这与个性有关。
因为我的母亲很喜欢戏曲,尤其是粤剧,任剑辉、白雪仙的组合给我的童年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包括他们的粤剧电影,所以我小时候就蛮喜欢电影的。开始的时候是想做演员的,所以报名参加无线电视台演员培训班,兼职做助理导演。结果演员没有做成,却成了专职副导演。而且那时正是香港“新浪潮”电影兴起的时候,陆续做了不少影片的副导演。1984年第一次能够独立导片,就是《女人心》。
《地下情》是我最喜欢的影片
《女人心》没想到公映后反响很大,1986年就是《地下情》,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几个年轻人对待爱情和死亡的态度。当时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就是惧怕死亡,也怕坐飞机。小时候,家里有人过世,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身边人的离去,对死亡既害怕又疑惑和好奇,正是因为怕死,所以“死亡”给我很多疑惑,电影是可以缓慢接近这种疑惑的。
1987年我拍了《胭脂扣》,1989年就是《三个女人的故事》(又名《人在纽约》),1991年是《阮玲玉》,1994年《红玫瑰与白玫瑰》……我就在想,如果让我选择重拍一部自己的影片,我会选择重拍《地下情》,因为当时的情绪最为饱满也最为真实。《胭脂扣》是一个机会,《阮玲玉》是一个机会,机会是当时存在的,让你赶上了。《地下情》有些不同,他是属于你的,从感性情绪出发的,也将永远伴随你,就好像20年前我怕黑、怕坐飞机,现在同样害怕,只是年龄大了。
梅艳芳给我很极端的两种感觉
我一直觉得导演和演员的关系不应该那么表面化,也不应把眼光只局限在他们的作品上。其实在《胭脂扣》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梅艳芳,只是看她在舞台上的表演,觉得她很有表现力,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所散发的味道很吸引我。
拍《胭脂扣》时,原著作者李碧华觉得梅艳芳最适合演如花,尽管开始设定演员时也有很多种声音,包括选十二少的演员时,考虑过刘德华、郑少秋,到最后我定下张国荣,大家也都不愿意改掉梅艳芳,她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角色。
其实她是很爱热闹的人,一路嘻嘻哈哈走过来,然后坐下来非常沉默和安静地听我讲戏,给我很极端的两种感觉。我们之间有了一种信任,很多事情就都可以抛开,很多时候我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想法,甚至一些私人的事情对他们都没有保留。梅艳芳总说自己不漂亮,在这个片子之前她也尝试过很多扮相的角色,但是女鬼如花的造型她非常喜欢,也曾经说“好喜欢‘如花’造型,如果以后死了,希望用这张剧照作为遗照。”
一直以为还能再与张国荣、梅艳芳合作
合作完《胭脂扣》之后,我本希望梅艳芳来演《阮玲玉》,那个时候一切想法其实都是从她出发的。说实话,她的离开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阮玲玉的自杀在某个程度来讲也是中国默片时代的结束,两个人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原来的设计中有梅艳芳与阮玲玉进行对话、交流,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来拍这部电影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蛮大的遗憾。
2002年时,我想拍一部叫做《逆光风景》的影片,想请梅艳芳和张国荣合演,张国荣饰演一位不得志的艺术家,同时喜欢上梅艳芳演的角色和她的儿子,故事背景在西班牙展开,但因为预算庞大而延后了,我一直以为还有机会与他们两个人再次合作,遗憾的是未能实现。
2003年张国荣和梅艳芳就相继辞世了,我说那个黄金时代也远去了,就像现在拍《长恨歌》时的上海与十几年前《阮玲玉》时的上海感觉完全不同,你进入到一个华丽的房子里,却再无法感受到那种雍容典雅的氛围了。应该说我很幸运,因为只有我,才拥有他们两个一起的电影。
关锦鹏执导的影片十分细腻动人,塘西风月的部分拍出了港片罕见的颓废美感,在气氛上洋溢着浓厚的哀怨缠绵气息。梅艳芳演出极佳,先后勇夺金马奖影后、香港金像奖影后、亚太区影展及台湾金龙奖最佳女主角,成为“四料影后”,从此奠定她的艺坛地位。
梅艳芳以唱歌出道,在香港当时已经是天后人物,但是她演技也相当出色。在这部戏以前,就曾经得到最佳女配角,而她主演的《川岛芳子》,《英雄本色3》等都很成功。这部戏更是得到了金马以及金像的双奖影后,在后来她还拍摄了《审死官》,《东方三侠》,《半生缘》等一系列佳片。
往日石塘咀烟花巷一段风流韵事,从旧约烟云逝到似是故人来。 以口红、戏子、鸦片成就一个时代的鸳鸯蝴蝶梦。89年的香港最佳电影,也是那一年的现实人生,会否也让你有朝花夕拾的感觉?
❷ 地下情的演员表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Elaine Jin
最佳编剧 黎杰 Kit Lai , Tai An-Ping Chiu 最佳影片 关锦鹏 Stanley Kwan
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Tony Leung
最佳男配角 周润发 Yun-Fat Chow
最佳女配角 蔡琴 Tsai Chin
最佳导演 关锦鹏 Stanley Kwan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林敏怡 Man Yee Lam (music), 蔡琴 Tsai Chin (performer)《地下情》
最佳电影配乐奖 林敏怡 Man Yee Lam
❸ 关锦鹏导演,蔡琴,梁朝伟,周润发主演的电影是
地下情
又名: Deiha tsing
导演: 关锦鹏 (Stanley Kwan)
主演: 周润发 Chow Yun-fat / 金燕玲 Elaine Jin / 梁朝伟 Tony Leung Chiu Wai
上映年度: 1986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剧情简介
在台湾新电影表现得最风光的八十年代中期,有一些香港导演深受影响,希望能拍出具有“台湾味"的港片。关锦鹏这部文艺作品是其中的代表作。本片除了有周润发、梁朝伟和温碧霞等港星主演外,还重用台湾歌星蔡琴与金燕玲。剧情描述香港少女阮贝儿与来自台湾的廖玉屏和赵淑玲皆以成名为人生目的,三人在酒吧认识米铺少东张树海,很快产生了复杂的感情关系。不久,廖深夜返家时发现赵被劫杀,探长蓝振强负责侦查这件命案,对三个女人的生活方式甚感兴趣。原来他本身离了婚,而且已身患绝症,渴望感情上的慰藉。编导对几个主角的感情世界刻划得相当细腻,但节奏沉缓,不像一般港片。
青春,死亡,大都会,大时代--关锦鹏「地下情」/白行
「地下情」不是很流行的电影, 但有不少香港电影爱好者视为话题作.
「地下情」是关锦鹏第二部作品, 现在回望绝对是星级阵容. 梁朝伟, 周润发, 温碧霞,「一一」女主角金燕玲, 幕后有张叔平, 叶锦添, 丘戴安平, 林敏怡等, 还有歌姬蔡琴. 除周润发外, 大部份包括关锦鹏当时只是初生之犊或未到成熟阶段, 故「地下情」可谓香港电影巨星的摇篮, 单是他们的早期演出已使「地下情」具有一定吸引力.
「地下情」英文名为(Love unto Waste), 单看片名也有那种「烈火青春」的味道. 事实上, 梁朝伟, 周润发, 温碧霞和金燕玲的四人组合, 跟谭家明「烈火青春」的张国荣, 汤镇业, 叶童, 夏文汐可谓非常相似. 巧合的, 当中梁朝伟/张国荣, 金燕玲/叶童, 温碧霞/夏文汐三组人后来的银色事业又是异常地类同.
「地下情」就是那种「烈火青春」式的电影. 梁朝伟演的是从加拿大回港米铺太子爷, 无所事事; 金燕玲演从台湾来港, 半红不黑的影星; 温碧霞则是整日也带着太阳镜的Model; 他们在酒吧中认识, 因朋友蔡琴被劫杀而认识了当警察的周润发.
Love unto Waste, 当然夹杂青春的苦闷. 两名男角, 周润发以查案为名, 实因离婚苦闷欲认识他们; 梁朝伟游走世界各大都市, 换来的是以性排解心中屈闷. 美术指导张叔平, 以近机场旧式唐楼, 西环米铺, Sogo, 还有周润发家中空Freezer, “座地吊灯” 等等以大都市的背景及新旧大时代的冲击穿插片中青春的苦闷. 张叔平将这份都市美学在「阿飞正传」和「重庆森林」又进一步的延续.
1986年的「地下情」比「烈火青春」多的, expectably当然是回归. 梁朝伟演的从加拿大回港米铺太子爷, 台湾来港的金燕玲和蔡琴, 加上机场, 西环米铺, 与及对「我爱你/我锺意你/ I Love You」两文三语式的讨论, 不正是达明一派「你还爱我吗? 我怎么竟有点怕」的变调.
面对历史梁朝伟和温碧霞在米铺造爱, 成为他俩整个故事的高潮; 到了台湾, 温碧霞才发现自己那晚的兴奋, 是怕被米铺的米堆死. 周润发来到米铺的阁楼, 他扮起了Hitler. 过去, 就是这样的矛盾.
最后「地下情」和「烈火青春」到带着死亡的味道和结局. 「烈火青春」是血淋淋的, 「地下情」的死亡是无形的. 金燕玲, 蔡琴的堕胎, 周润发的癌症, 还有蔡琴的劫杀凶手是谁全片毫无交代, 因为「青春」已胎死腹中.
关锦鹏将历史/ 香港身份和死亡的连系, 在「胭脂扣」和「阮玲玉」都带有女性情感的升华; 至于「地下情」历史苍白无味的死亡气氛, 后有同代导演罗卓瑶及 “扬眉女子” 和 “失城” 作者黄碧云.
青春, 死亡, 记忆, 香港, 大都会, 「地下情」是世纪末的呓语. 看毕电影, 又使我想起达明一派:
灯光里飞驰 失意的孩子
请看一眼这个光辉都市
再奔驰 心里猜疑
恐怕这个璀璨都市 光辉到此
(今夜星光灿烂, 达明一派)
❹ 《地下情》什么样的恋情可以隐藏15年
好的坏的、幸福的不幸的、简单的复杂的,都是各种不同爱情的共同特征。就这样,我们在各种情感里面揣测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真实的内心。几乎每个人都是在爱情中慢慢长大,学会了人生下半段活下去的本能。出于人类心理的认识,面对爱情我们总会有很多抽象的理解,在这个越来越多欲望的时代里面,寂寞的恋人越来越多,迷茫的爱情也越来越多……其实何止现在,也许从两性萌芽爆发的那一瞬间开始,对于爱情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迷茫吧。由关锦鹏指导的电影《地下情》,正是将都市男女迷茫的爱情状态真实的表现出来,细腻的刻画出爱情里面众多的不确定,给观众无尽的感触和启示。 在一间夜总会里面,三个女生认识了一个男生,她们分别是敏感自恋的模特阮贝儿、率真聪明的演员廖玉屏和优柔寡断的歌手赵淑玲,男生叫张树海,是个米铺的少东。由相识的那一刻开始,似乎暧昧就没有从他们之间脱离过。四个年轻人的关系就像是一张布满爱情和欲望的网,说不清又道不明。直到有一天赵淑玲无故惨死,一个神秘的警察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面,剩下三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微妙的转机。
❺ 谁知道1987和1988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入围名单,和最后的获奖者
第六届(1987年)
最佳影片:《英雄本色》
最佳导演:方育平 《美国心》
最佳编剧:邱戴安平 黎杰 《地下情》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 《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 《最爱》
最佳男配角:秦沛 《癞佬正传》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 《地下情》
最佳新人:刘玉娟 《美国心》
最佳摄影:杜可风 《老娘够骚》
最佳美术指导:黄仁达 《癞佬正传》
最佳动作指导:程小东 《奇缘》
最佳音乐:罗永辉 《梦中人》
第七届(1988年)
最佳影片:《秋天的童话》
最佳导演:林岭东 《龙虎风云》
最佳编剧:罗启锐 《秋天的童话》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 《龙虎风云》
最佳女主角:萧芳芳 《不是冤家不聚头》
最佳男配角:梁朝伟 《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 《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林国斌 《省港旗兵续集》
最佳摄影:钟志文 詹姆斯•海曼 《秋天的童话》
最佳美术指导:奚仲文 《倩女幽魂》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 《A计划续集》
最佳音乐:戴乐民 《倩女幽魂》
❻ 历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女主角奖名单,越详细越好
第一届(1982年)
最佳影片:《父子情》
最佳导演:方育平 《父子情》
最佳编剧:张坚庭 《胡越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许冠文 《摩登保镖》
最佳女主角:惠英红 《长辈》
第二届(1983年)
最佳影片:《投奔怒海》
最佳导演:许鞍华 《投奔怒海》
最佳编剧:邱戴安平 《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麦嘉 《最佳拍档》、洪金宝 《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林碧琪 《靓妹仔》
最佳新人:马斯晨 《投奔怒海》
最佳摄影:黄岳泰 《夜惊魂》
最佳美术指导:区丁平 《投奔怒海》
最佳动作指导:洪金宝 林正英 元彪 《败家仔》
最佳音乐:鲍比达 《再生人》
第三届(1984年)
最佳影片:《半边人》
最佳导演:方育平 《半边人》
最佳编剧:张坚庭 《表错七日情》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 《垂帘听政》
最佳女主角:叶童 《表错七日情》
最佳新人:郑裕玲 《长城》
最佳摄影:黄仲标 《长城》
最佳美术指导:宋洪荣 《垂帘听政》
最佳动作指导:元彪 林正英《奇谋妙计五福星》
第四届(1985年)
最佳影片:《似水流年》
最佳导演:严浩 《似水流年》
最佳编剧:孙良 《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李修贤 《公仆》
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林威 《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梅艳芳 《缘份》
最佳新人:顾美华 《似水流年》
最佳摄影:黎萃明 《等待黎明》
最佳美术指导:章叔屏 《似水流年》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 《A计划》
最佳音乐:林敏怡 《倾城之恋》
第五届(1986年)
最佳影片:《警察故事》
最佳导演:张婉婷 《非法移民》
最佳编剧:陆剑明 邓荣录 《错点鸳鸯》
最佳男主角:郑则仕 《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王小凤 《错点鸳鸯》
最佳男配角:孟海 《皇家师姐》
最佳女配角:叶德娴 《花街时代》
最佳新人:陈婉丽 《女人风情话》
最佳摄影:潘恒生 《生死线》
最佳美术指导:陆树远 《平安夜》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 《警察故事》
最佳音乐:梅洛迪•班克 《僵尸先生》
第六届(1987年)
最佳影片:《英雄本色》
最佳导演:方育平 《美国心》
最佳编剧:邱戴安平 黎杰 《地下情》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 《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 《最爱》
最佳男配角:秦沛 《癞佬正传》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 《地下情》
最佳新人:刘玉娟 《美国心》
最佳摄影:杜可风 《老娘够骚》
最佳美术指导:黄仁达 《癞佬正传》
最佳动作指导:程小东 《奇缘》
最佳音乐:罗永辉 《梦中人》
第七届(1988年)
最佳影片:《秋天的童话》
最佳导演:林岭东 《龙虎风云》
最佳编剧:罗启锐 《秋天的童话》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 《龙虎风云》
最佳女主角:萧芳芳 《不是冤家不聚头》
最佳男配角:梁朝伟 《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 《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林国斌 《省港旗兵续集》
最佳摄影:钟志文 詹姆斯•海曼 《秋天的童话》
最佳美术指导:奚仲文 《倩女幽魂》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 《A计划续集》
最佳音乐:戴乐民 《倩女幽魂》
第八届(1989年)
最佳影片:《胭脂扣》
最佳导演:关锦鹏 《胭脂扣》
最佳编剧:聂宏风 邵国华 陈嘉上 叶广俭 《三人世界》
最佳男主角:洪金宝 《七小福》
最佳女主角:梅艳芳 《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张学友 《旺角卡门》
最佳女配角:李丽蕊 《学校风云》
最佳新人:吴大维 《今夜星光灿烂》
最佳摄影:钟志文 《七小福》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 《警察故事2》
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 《旺角卡门》
最佳音乐:黎小田 《胭脂扣》
第九届(1990年)
最佳影片:《飞越黄昏》
最佳导演:吴宇森 《喋血双雄》
最佳编剧:张之亮 陈锦昌 《飞越黄昏》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 《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 《不脱袜的人》
最佳男配角:梁朝伟 《杀手蝴喋梦》
最佳女配角:叶童 《飞越黄昏》
最佳新演员:江华 《但愿人长久》
最佳摄影:鲍起鸣 《不脱袜的人》
最佳美术指导:司徒卫镛 《不脱袜的人》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 《奇迹》
最佳音乐:鲁世杰 《八两金》
第十届(1991年)
最佳影片:《阿飞正传》
最佳导演:王家卫 《阿飞正传》
最佳编剧:陈文强 《庙街皇后》
最佳男主角:张国荣 《阿飞正传》
最佳女主角:郑裕玲 《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吴孟达 《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刘玉屏 《庙街皇后》
最佳新演员:刘玉屏 《庙街皇后》
最佳摄影:杜可风 《阿飞正传》
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 《阿飞正传》
最佳动作指导:程小东 《笑傲江湖》
最佳音乐:顾家辉 戴乐民 《秦俑》
第十一届(1992年)
最佳影片:《跛豪》
最佳导演:徐克 《黄飞鸿》
最佳编剧:麦当雄 萧若元 《跛豪》
最佳男主角:曾志伟 《双城故事》
最佳女主角:叶童 《婚姻勿语》
最佳男配角:关海山 《雷洛传Ⅱ》
最佳女配角:叶德娴 《与龙共舞》
最佳新演员:梁铮 《黑猫》
最佳摄影:鲍起鸣 《九一神雕侠侣》
最佳美术指导:奚仲文 《九一神雕侠侣》
最佳动作指导:袁信义 袁祥仁 刘家荣 《黄飞鸿》
最佳音乐:黄沾 《黄飞鸿》
第十二届(1993年)
最佳影片:《笼民》
最佳导演:张之亮 《笼民》
最佳编剧:张之亮 黄仁达 吴沧洲 《笼民》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 《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廖启智 《笼民》
最佳女配角:冯宝宝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新演员:袁咏仪 《亚飞与亚基》
最佳摄影:恒生 《阮玲玉》
最佳美术指导:朴若木 《阮玲玉》
最佳动作指导:袁和平 《男儿当自强》
最佳音乐:小虫 《阮玲玉》
第十三届(1994年)
最佳影片:《新不了情》
最佳导演:尔冬升 《新不了情》
最佳编剧:尔冬升 《新不了情》
最佳男主角:黄秋生 《人肉叉烧包》
最佳女主角:袁咏仪 《新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秦沛 《新不了情》
最佳女配角:冯宝宝 《新不了情》
最佳新演员:吴兴国 《诱僧》
最佳摄影:鲍德熹 《白发魔女传》
最佳美术指导:马磐超 《白发魔女传》
最佳动作指导:元奎 元德 《方世玉》
最佳音乐:韦启良 刘以达 《诱僧》
第十四届(1995年)
最佳影片:《重庆森林》
最佳导演:王家卫 《重庆森林》
最佳编剧:杜国威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 《重庆森林》
最佳女主角:袁咏仪 《金枝玉叶》
最佳男配角:陈小春 《晚九朝五》
最佳女配角:罗冠兰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新演员:刘雅丽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摄影:杜可风 《东邪西毒》
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 《东邪西毒》
最佳动作指导:刘家良 成家班 《醉拳Ⅱ》
最佳音乐:雷颂德 胡伟立 黄英华 《梁祝》
第十五届(1996年)
最佳影片:《女人,四十》
最佳导演:许鞍华 《女人,四十》
最佳编剧:陈文强 《女人,四十》
最佳男主角:乔宏 《女人,四十》
最佳女主角:萧芳芳 《女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罗家英 《女人,四十》
最佳女配角:莫文蔚 《堕落天使》
最佳新演员:巫启贤 《慈云山十三太保》
最佳摄影:杜可风 《堕落天使》
最佳美术指导:马磐超 《夜半歌声》
最佳动作指导:唐季礼 成龙 《红番区》
最佳音乐:陈勋奇 罗尔.A.加西亚 《堕落天使》
第十六届(1997年)
最佳影片:《甜蜜蜜》
最佳导演:陈可辛 《甜蜜蜜》
最佳编剧:岸西 《甜蜜蜜》
最佳男主角:郑则仕 《三个受伤的警察》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 《甜蜜蜜》
最佳男配角:曾志伟 《甜蜜蜜》
最佳女配角:舒淇 《色情男女》
最佳新演员:舒淇 《色情男女》
最佳摄影:马楚成 《甜蜜蜜》
最佳美术指导:奚仲文 《甜蜜蜜》
最佳动作指导:唐季礼 《简单任务》
最佳音乐:赵增熹 《甜蜜蜜》
第十七届(1998年)
最佳影片:《香港制造》
最佳导演:陈果 《香港制造》
最佳编剧:杜国威 《南海十三郎》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 《春光乍泻》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 《宋家皇朝》
最佳男配角:姜文 《宋家皇朝》
最佳女配角:梅艳芳 《半生缘》
最佳新演员:李灿森 《香港制造》
最佳摄影:黄岳泰 《宋家皇朝》
最佳美术指导:马磐超 《宋家皇朝》
最佳动作指导:董玮 《神偷谍影》
最佳音乐:兰迪.米勒 喜多郎 《宋家皇朝》
第十八届(1999年)
最佳影片:《野兽刑警》
最佳导演:陈嘉上 林超贤 《野兽刑警》
最佳编剧:陈嘉上 《野兽刑警》
最佳男主角:黄秋生 《野兽刑警》
最佳女主角:吴君如 《洪兴十三妹》
最佳男配角:谭耀文 《野兽刑警》
最佳女配角:舒淇 《洪兴十三妹》
最佳新演员:谢霆锋 《新古惑仔之青年激情篇》
最佳摄影:黄岳泰
最佳美术指导:何剑雄 《风云之雄霸天下》
最佳动作指导:成龙 《我是谁》
最佳音乐:陈光荣 《风云之雄霸天下》
第十九届(2000年)
最佳影片:《千言万语》
最佳导演:杜琪峰 《枪火》
最佳编剧:张艾嘉 关皓月 《心动》
最佳男主角:刘德华 《暗战》
最佳女主角:罗兰 《爆裂刑警》
最佳男配角:狄龙 《流星语》
最佳女配角:吴家丽 《流星语》
最佳新演员:张柏芝 《星愿》
最佳摄影:黄岳泰 《紫雨风暴》
最佳美术指导:文念中 《心动》
最佳动作指导:董玮 《紫雨风暴》
最佳音乐: 金培达 《星愿》
第二十届(2001年)
最佳电影:《卧虎藏龙》
最佳导演:李安《卧虎藏龙》
最佳编剧:陈果《榴莲飘飘》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花样年华》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花样年华》
最佳男配角:吴镇宇《公元2000》
最佳女配角:郑佩佩《卧虎藏龙》
最佳新演员:秦海璐《榴莲飘飘》
最佳摄影:鲍德熹《卧虎藏龙》
最佳动作指导:袁和平《卧虎藏龙》
最佳剪辑:张叔平《花样年华》
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花样年华》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张叔平《花样年华》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谭盾《卧虎藏龙》
最佳音响效果:Eugene Gearty 《卧虎藏龙
最佳电影歌曲:《月光爱人》、《卧虎藏龙》
终身成就奖:白雪仙
专业精神奖:袁和平
第21届(2002年)
最佳电影:《少林足球》
最佳导演:周星驰《少林足球》
最佳男主角:周星驰《少林足球》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地久天长》
最佳编剧:岸西《男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黄一飞《少林足球》
最佳女配角: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新演员: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摄影:黄岳泰《幽灵人间》
最佳剪接:邝志良《特务迷城》
最佳美术指导:娄中国、严沾林《游园惊梦》
最佳服装设计:杨凡《游园惊梦》
杰出青年导演:周星驰《少林足球》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何崇志《麦兜故事》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终身美丽--郑秀文《瘦身男女》
最佳动作设计:董玮、成家班《特务迷城》
最佳音响效果:曾景祥《少林足球》
最佳视觉效果:《少林足球》
最佳亚洲电影:《千与千寻》(日本)
终身成就奖:张彻
第22届(2003年)
最佳影片:《无间道》
最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无间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无间道》
最佳女主角:李心洁《见鬼》
最佳男配角:黄秋生《无间道》
最佳女配角:刘若英《双瞳》
最佳新人:原丽淇《三更之回家》
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无间道》
最佳摄影:杜可风《英雄》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谭盾《英雄》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无间道》(曲:伍乐城,词:林夕,唱:梁朝伟、刘德华)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和田惠美《英雄》
最佳美术指导: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最佳动作设计奖:程小东《英雄》
最佳视觉效果奖:潘国瑜、MurrayPope、RichardSchlein、LukeO´Byrne《英雄》
最佳音响效果:陶经《英雄》
最佳剪接奖:彭发、彭正熙《无间道》
杰出青年导演奖:罗志良《异度空间》
最佳亚洲电影:《我的野蛮女友》
专业精神奖:石坚、曹达华
第23届(2004年)
最佳电影:PTU
最佳导演:杜琪峰、韦家辉(大只佬)
最佳男主角:刘德华(大只佬)
最佳女主角:张柏芝(忘不了)
最佳男配角:梁家辉(大丈夫)
最佳女配角:何超仪(豪情)
最佳新演员:安志杰(少年阿虎)
最佳编剧:韦家辉、游乃海、欧健儿、叶天成(大只佬)
最佳摄影:黄岳泰(恋之风景)
最佳剪接:陈祺合(千机变)
最佳美术指导:雷楚雄(千机变)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奚仲文(千机变)
最佳动作设计:甄子丹(千机变)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金培达(忘不了)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长空(无间道Ⅱ)
最佳音响效果:曾景祥(千机变)
最佳视觉效果:黄宏显、余国亮(千机变)
最佳亚洲电影:黄昏清兵卫(日本)
新晋导演奖:彭浩翔(大丈夫)
第24届(2005年)
最佳影片:《功夫》
最佳导演:尔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编剧:尔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2046》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2046》
最佳男配角:元华《功夫》
最佳女配角:白灵《饺子》
最佳新演员:田原《蝴蝶》
最佳摄影:杜可风、黎耀辉、关本良《2046》
最佳剪接:林安儿《功夫》
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邱伟明《2046》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张叔平《2046》
最佳动作设计:袁和平《功夫》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Peer Raben、梅林茂,《2046》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Pancakes-《麦兜菠萝油王子》
最佳音响效果:StevenTicknor、SteveBurgess、RobMackenzie&PaulPirola,《功夫》
最佳视觉效果:钟志行、马永安、谭启昆、洪毓良,《功夫》
最佳亚洲电影:《原罪犯》韩国
新晋导演奖:黄精甫《江湖》
中国电影世界光辉之星:李小龙
专业精神奖:成龙、余慕云
http://www.hkfaa.com/
❼ 电影《地下情》好看吗
地下情
是由关锦鹏执导,梁朝伟、周润发、温碧霞、蔡琴、金燕玲等人主演的一部爱情片。影片讲述了少女阮贝儿和她来自台湾的两位女友廖玉屏、赵淑珍的故事。86年的一部老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