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攻壳机动队》到底神在哪
被称为神作的是动漫并不是电影。至少在我看来动漫的高度电影永远无法企及。但是,电影版的《攻壳机动队》虽然不是神作,但至少不毁。
由好莱坞影星斯嘉丽 约翰逊领衔主演的电影《攻壳机动队》已在全国上映,该片自确定引进中国内地以来便引起媒体与观众热议,上映后更迅速在国内掀起一股观影狂潮,上映三天票房已突破1.5亿,并连续三日蝉联单日票房冠军。影片今日再发一支“黑色未来”制作特辑,包括制片人、导演、主演斯嘉丽 约翰逊等主创现身,揭秘电影为构建未来世界所做出的诸多努力。
真人版电影进行了数字化高科技演进,在视觉特效、动作爆破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部改编自超级IP的好莱坞科幻动作电影,《攻壳机动队》做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双赢,“导演鲁伯特 山德斯在拍摄时,充分考虑到了全球观众的观影需求,在尊重原著和挖掘IP的商业价值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攻壳机动队》在多个主流电影网站与评分平台均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可。有影评人称赞影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无论是在主题概念还是在视觉呈现上都让人眼前一亮,绝对值得一看”。多数普通观众对于影片的好评主要集中在华丽的视觉特效,称其中动作场面“随便截一张图都美到可以当屏保”,有观众在观影后评价:“未来城市非常惊艳,少佐的热光学迷彩炫酷迷人,电影的艺术视觉感很强,画面美到令人咋舌。”
B. 攻壳机动队的创作背景
1988年8月,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宫崎勤事件”,到89年6月间连续发生了四起女童分尸案件,直到89年7月凶手宫崎勤才被逮捕,警察在搜索其住宅时搜出了许多动漫相关资料,描写性虐待与性变态的漫画,同人色情录影带与色情同人志,跟甚至他诱拐女童后拍下的性变态录影带,后经审讯证实了凶手有多重人格分裂的倾向。这一案件震惊了全日本,所有媒体立刻大做文章。由于此事件相关的ACGN产物,媒体便借此将OTAKU(即御宅族)与事件扯在一起,大肆批判,日本政府也趁机攻击ACGN界,演变成日后“有害图书运动”为代表的一系列政府的整肃、打压ACGN界的事件。这一连串的打压行动使日本ACGN界从90年开始进入长达五年的冰河期,这个冰河期直到随着95年EVA开播后才逐渐恢复。
那个时代的关键词,在那个充斥着恐慌与不安的气氛之下,需要的正是热血与浪漫,但是士郎正宗的攻壳明显与时代格格不入,Cyber-punk风格的复杂故事,极其专业的信息量,更有阐述士郎正宗的政治、哲学、宗教观点,完全是一本OTAKU向的天书,然而这一点正是攻壳的魅力所在,即使在冰河期内,91年的单行本也如当时的机动警察一般占有了属于自身的一席之地。
士郎正宗称:“我想科幻类作品有必要创作一些全新的类型。并非未来都是世纪末的那种孤立无助与彷徨不安的感觉,而应该是崭新的、更有希望的才对。必须在可以给人新鲜感觉的题目上动脑筋,虽然这样很难,但是为了众多的读者考虑,也为了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而不得不这样做。再说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
这正是士郎正宗的创作理念,正是这种对科学抱持着肯定的态度,士郎正宗的作品总是保持着这种明快向上的风格。很多人寄托在科幻作品中的是对未来世界的担忧,他们惧怕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相对的益处之外还会带给世界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发明科学,科学毁灭人类”这种思想在近年的“911”事件以后表现得最为明显。可士郎正宗却没有这种想法,他相信着人性,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将会一直紧逼于科技的发展,而在这种时代为了生存,人类就要一直采取相应的战略和进化。这也正印证了他的一句话:“好不容易利用智慧存活到现在,如果现在不动脑筋、积极思索生存之道那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而进化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攻壳的后记中,才会有那句:“未来应该是更光明才对。”虽然从商业角度来考虑,读者更希望看到容易理解的作品内容,然而士郎正宗却认为这是种“不负责”的态度,现实并不是这么容易理解的,考虑到这点,士朗正宗传达了自身风格的理念,通过自身的漫画让读者了解更多无法用简单词汇了解的东西。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这种心态正是我们所需要和必须拥有的。
1995年该作品由动漫界“怪才”押井守(日本第一部OVA执导者)负责执导搬上了电影屏幕,它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片,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比较起来,士郎正宗原著的漫画以短篇单元为主,人物在不作战时表现很轻松,对世界抱持乐观态度。押井守导演的剧场版的人物则较严肃,笑容也只有一两次,而且把儿童个性的攻壳车角色略去。影片画面作画精美并配合了一定数码技术呈现出动人的视觉效果,川井宪次制作的音乐也相当衬托气氛,并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主人公的内心波动。在伴随着视听冲击所展开的故事中,影片探讨的是一个颇为沉重的主题——生命与机械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在未来世界中,机械与人的分界变得模糊,程序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想要获得人的躯体,而人则通过生化技术将身体变得机械化,这一矛盾在主人公草薙和傀儡王的往来较量中得以集中体现。本片在日本国内及国际上都广获赞誉,是一部经典科幻动画。 影片在欧美上映时以票房冠军的佳绩打败了同期的好莱坞大片,英文版录像带占据了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第一位(《Billboard》杂志评选的家庭影碟销售冠军),就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当初也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攻壳机动队是一部不仅仅局限在动漫一方领域的国际知名影片,不但引起了诸如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伦蒂诺等好莱坞人士的艺术共鸣,甚至还直接激发了沃卓斯基兄弟的创作灵感,促成了《黑客帝国》系列的诞生。片中笑脸男使用笑脸图案给自己的脸部打码, 该图案后来在网络上以相同用途盛行一时。
随着电影引起的攻壳狂潮,士郎正宗的攻壳1.5单行本于2001年6月28日面世,随后的攻壳2单行本也于2003年7月23日正式发行。拖拉了近五年的时间,与前作单行本相隔了十年之久,其作品的出版速度不能不令人产生“士郎正宗是不是因为出生在劳动感谢日才那么懒”的怀疑。然而这种怀疑其实错怪了士郎正宗,之所以士郎正宗推出作品缓慢,主要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背景以及线条的处理等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完成,而且在作品单行本化的时候还要加笔修正,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连续系列不多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才会早早在98年就看到了攻壳2的预告,但是却到2003年才看到作品的正式推出。以致于直到现在我们还看不到攻壳3或攻壳的完结。他也正是那种只管在作品中加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不管读者的死活,是那种让“读者去适应作者,而非作者来适应读者”的漫画家。然而即使对士郎正宗的创作速度持怀疑态度,其绘画技巧和情节设定却从来没有让读者失望过,哪怕是他那高高在上的科学和工程知识,总是把人弄得模糊不清,莫名其妙的状态也好,甚至牵涉到他自身自娱自乐的哲学、宗教、神学等方面也罢,无论你如何“死机”,他的作品也不会让你简单的得到想要的信息。这个或许和其性格有关,正如他的照片少得可怜,让不少人都难以一见起尊容,这种低调的处事态度也正是他的个人写照。
本片共耗时三年的制作,花费了高达八亿日元的制作费。由于士郎正宗参与了设定协力,加上一群原著“攻壳Fans”的制作群,故事在人性方面更贴近原著,在这里,笑脸男人不再是获得了灵魂的AI,而是学生出身的顶尖黑客,更是一个为了揭露“真相”而四处奔波的正义使者。而素子也不像剧场那么深沉犹如哲学家一般,她时常对旁人不失那冷嘲热讽(虽然还没漫画里那么活泼开放),而其他九课的成员都非常朴实和生活化了,我们理解了他们平常人的一面后,就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站在我们遥不可及的地方了,S.A.C.比起原作和电影更加轻松和生活化,就连塔奇克马也在剧情占了很大的戏份,其最后为了巴特而牺牲的壮举更夺走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2004年1月1日,TV版《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正式播出,该作每话制作费高达3000万日元。导演和前作一样依然还是神山健治负责,不同的是押井守也参与了协力,幸而没出现电影版那样的凄凉气氛,依然还是那充满生活气息的硬科学时代。该作品道出了素子的过去,和第一作一样各故事独立成章,却贯穿着同一条主线。同样的在塔奇克马的Ghost关系阐述上下了很大篇幅,其最后用AI卫星为救9课成员和难民与核弹相撞的举动再一次从观众眼中夺走了泪水。也正式迎来了S.A.C时代的完结。
TV上映仅仅三月时间,伴随着TV版的热播,热炒多时,由押井守全权负责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2:无罪》于2004年3月6日上映。和第一部剧场版一样基调灰暗,氛围悲凉,但是相对第一部而言,改作气氛的冰凉之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押井守也义正词严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决不允许有牧歌式的主人公,现在的主人公是以抱持着更为痛切的主题为绝对条件的……”与第一部剧场版最大的不同就是该片只是借用了士郎正宗的背景设定和人物设定,而剧本完全是押井守独自下笔的,这部作品也成了押井守导演生涯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
第二部剧场版实际的制作花费了3年,如果加上事前的准备作业则一共是5年的时间,制作规模之大可说是前所未见。押井导演希望能透过这部作品,让与他一起居住于日本国内的观众共同省思某些问题。他虽然借用了SF科幻式的描述手法,但内容却是从正面探讨当今的“日本”。本作继承了前作哲学式的惊人结局,以及先进的影像处理呈现的手法,画面素质也在同期作品之列达到了顶峰,与前作一样,充满了禅语一般的对白以及脑筋急转弯式的情节,美轮美奂的华丽视觉效果,故事的铺垫伴随着复杂的悬念和多重交叉的危机,更在素子与巴特重逢时掀起了高潮。旁白和字幕里还出现了来自《圣经·旧约》和《论语》的语句。整个制作从头到尾都体现出了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熟悉深知和对东方艺术的精通了解。该作品最终在日本创造了13.7亿日币票房佳绩,缔造130万人观赏动员记录。其在美国上映时也同样叫好又叫座,虽然其中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其背后的梦工厂,但是凭借第一作就给全球改变了对日本动画电影的成见的名气,再凭借着制作阵容的新的创举,新的电影情节对更为进步多元文化的糅合以及颠倒风云的视觉效果牢牢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和心理这些背景的处理下,其在全球引起轰动也属理所当然。
2015年,《攻壳机动队新剧场版》作为《攻壳机动队》诞生25周年纪念作品上映。影片属于黄濑和哉和冲方丁联手打造的“攻壳机动队Arise系列”,讲述主人公草薙素子将攻壳机动队作为队伍正式组建时发生的故事。制作方联合专业团队打造了3D版的草薙素子,素子原型邀请机车宝贝有马绫香担任,通过80台照相机360°全方位扫描建模完成。影片在日本国内107块银幕上同时公映,首周初登场排名第九位,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三位。
C. 《攻壳机动队》观看顺序是什么
攻壳机动队观看顺序是1995、2004、2008。攻壳机动队,攻壳机动队2,无罪。攻壳机动队STANDALONECOMPLEX。
攻壳机动队SAC2ndGIG。
影片评价
IG动画制作公司加上押井守,攻壳机动队2无罪展现了超乎想象的绚烂画面,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手绘、CG的完美动静结合,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在华丽计算机动画构成大量情报之下,充斥押井守延续上部作品想要的解答。
寓意深远在动画片中难得一见,融合了英国诗人米尔顿、莎士比亚和中国孔子等人的哲理通过生化人为主题的电影制作,来把人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时,反观自身的迷茫情绪展露给处于当事者迷的人类面前,进而寻找一个出路。
影片的线索其实并不复杂,追踪着巴特和搭档调查案件的过程,逐渐显露事件的真相。然而编导很喜欢让角色对于人类的命运和欲望。
D. 攻壳机动队2剧场版的介绍
[动画介绍]攻壳机动队2剧场版:无罪(Innocence)
导 演:
押井守 Mamoru Oshii
主 演:
Atsuko Tanaka Akio & Ocirc tsuka Tamio & Ocirc ki K
ô ichi Yamadera Tessh& ocirc Genda Naoto Takenaka Yutaka Nakano Hiro
上 映: 2004年09月17日
地 区: 日本
对 白: 日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TS Dolby EX 6.1
时 长: 99 分钟
类 型: 动作 动画 剧情 科幻 惊秫 奇幻
分 级:美国:PG-13
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那时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出现了纳米机械和生物电脑,Cyborg义体开始全面普及,整个世界由光和电子连接,人脑也可以直接联入网络。
主人公是专门打击恐怖犯罪的政府直属机关公安九课的刑警巴特。巴特其实也是一个机械化了的人类,他的四肢以及大部分身体都是人造机械代替品。在他的大脑中仅残留微薄的人间记忆,那个叫“素子”的女孩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怎么忘也忘不掉。某天,一个少女型的玩偶机器人突然失控,杀害了拥有她的主人。“为人类服务而制造的机器人,为什么反过来袭击人类?”为了弄清除原因,巴特和搭档德古沙立即展开调查。进入电脑网络后,巴特的“脑”不断受到无名黑客的攻击,他也在艰难中,一步步接近事情的真相……
话题一:关于《攻壳机动队》的文化起源
《攻壳机动队》改编子日本漫画大家士郎正宗的同名作品,据说原作不带有任何对话成分,完全依K绘画意境表达作者的需要。《攻壳机动队》的动画片继承了原作“绘画精美和情节诡异”的精神,但从情节到主导思想都与原来有很大差别,上映后(1996年)在日本和欧美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其实 70 年代末,日本已经出现了以《机动战士高达》大批情节复杂、主题灰暗的动漫,随后相继带出《阿基拉》(大友克洋)和《新世纪福音战士》(庵野秀明),这些优秀的作品无不带有强烈的末世情节。押井守和日本所有的动画大师一样,喜欢在电影中表现黑暗隐讳的主题并深入地剖析,同时他非常热衷于技术的标新立异,这使他成为影迷追捧的新一代动画思想者。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岛国日本,日渐蕴育出一种不安感和失落感,交织着传统东方思想和西方激进潮流,为新世代动漫的灰暗主题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虚幻与真实”这一主题也几乎成了押井守动画片的代名词,“虚幻的安全感”这一迷茫情绪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地方。《攻壳机动队 2 》中,在人类、 Cyborg 、机器人共存的时代,人类仍然执着于人类的外形。但是拥有坚强机壳的人类,还是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在技术高超和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却要面临无可挽回的失落感。我们都成了失去目标的“新人类”。
话题二:关于《攻壳机动队》的制作设计
I.G 动画制作公司加上鬼才押井守,《攻壳机动队 2 》为我们展现了超乎想像的绚烂画面,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和完美的动静结合,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手绘、 CG 的紧密结合,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在日本动画片中可谓登峰造极。但是尽管这部动画片美的惊人,如果对漫画和《攻壳机动队》都知之甚少的话,那无异于做一次“暴殄天物”的单纯视觉之旅。当然也有人说,《攻壳机动队 2 》本身也似乎不知所云,在探讨物质世界与人类灵魂矛盾关系的路上,押井守本人在故事上已经黔骡技穷。
相关词汇定义
Ghost:原指鬼魂,在《攻壳机动队》中喻指灵魂, Ghost in the Shell直译为壳中的灵魂,更可被看作是复制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Cyborg:这是Cyber(电脑)和 Organ(生物器官)的合成词,指机械和生物结合的复制人。
Robot:Robot 在东西方电影中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从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在这里多指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机器人或者被人操纵的机器人。
Android:Android 仍然是机器人的意思,但它指的是类人或生物的机器人,特征是模仿人或其它生物的外形及行为
E. 《攻壳机动队》被评为一部划时代的科幻片,它有哪些亮点值得称赞
不管是故事设定还是人物塑造都非常丰富,除此以外,在主题方面也是非常有深度的,很多观众对于这部动漫都有不同的解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日本的动漫神作,这部动漫是在1995年出现的攻壳机动队,现在的年轻人估计不太知道,这部动漫当年真的是火遍了亚洲。
事实上这部动漫讲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这些剧情,我个人认为它深层次的是在说人类对于自我存在的一种探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渐渐不能区分当地人和灵魂有什么区别,故事中的主角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集合体,它既是真实的也是不存在的,到底这种人算不算人类呢?这就是这部动漫最大的亮点。
F. 攻壳机动队SSS DVD 什么时候上市啊
明天(9月1曰)是《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以下简称《攻壳SSS》)正式公开的曰子,目前距离PPV160收费频道正式播放的时间已经可以用分钟来倒计时了,笔者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过鉴于这类收费频道播放的动画在品质和时间上都会打一些折扣,所以综合各类情报,还是有必要汇总复习,温故而知新。
在最近公开的情报中,I.G方面称《攻壳SSS》的第一个拷贝将使用HD高清制式灌录,而公开的时间和场所并非PPV收费频道,而是9月9曰举行的《攻壳机动队S.A.C All Night~=9课24小时》特别活动的现场。由于目前在曰本国内HD高清电视动画播放的条件还不成熟(有鉴于先前的《七武士》),所以目前PPV频道播放的所有动画都不会是纯正的高清版本。不过I.G制作高清版本的动画并非头一遭,而曾经试作过“蓝光”版的《BLOOD:最后的吸血鬼》,以及HD DVD版的《攻壳机动队S.A.C》等举动看似两头都不得罪,但由于阵营举棋不定,真正属于I.G的“量产型”高清格式动画也迟迟无法确定。本次的《攻壳SSS》最后忍痛决定只发行普通DVD版本,暂时不考虑高清和UMD版本。而单是双碟的DVD版《攻壳SSS》售价就高达10290曰元。看来“HD级别”的画质和3亿6千万曰元的超高制作费用并非这么容易能收回的。
在经过东京国际动画展、“攻壳机动队 S.A.C. meets NISSAN”、C3×HOBBY 06大会等一系列预热之后,《攻壳SSS》的宣传攻势终于走到了最高峰。9月9曰在东京新宿的Cinema Box影院举行的彻夜不间断主题映像展示活动“攻壳机动队S.A.C All Night~=9课24小时”将由5部分内容组成,从9曰23点30分开始至次曰早6点30分全程7小时。
5部分内容分别是《攻壳SSS》HD版本正片的播放;《攻壳机动队》两部TV版精选各3话播映;7月末刚刚发售的EMOTION+品牌映像作品《攻壳机动队S.A.C Proction Note》中的映像特典部分——《菅野洋子的世界》的放映;神山健治(监督)、后藤隆幸(作画监督)、樱井圭记(脚本)、菅正太郎(脚本)、远藤诚(3D监督)、田中宏侍(摄影监督)等制作人员的现场访谈;以及到场观众抽奖。全程票价2500曰元,以观看一部“剧院级”OVA动画来说,算是相当值得。
视频预告下载:
点击进入下载页面:《攻壳机动队SSS》播映前最终预告动画
http://www.pcgames.com.cn/cartoon/ani/0608/814075.html
在线观看预告片:
点击观看2分47秒预告动画:http://www.youtube.com/watch?v=3i3jT95NExE
点击观看“攻壳机动队 S.A.C. meets NISSAN”宣传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1 ... =related&search
G. 攻壳机动队讲的是什么故事
《攻壳机动队》
导演: Mamoru Oshî
主演: 田中敦子 / 大冢明夫
上映年度: 1995
语言: 日语 / 英语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 英国
剧情简介 · · · · · ·
原作:士朗正宗 [讲谈社]
监督:押井守
脚本:伊藤和典
音乐:川井宪次
【剧情介绍】
某国外交官在与一个要求政治避难的程序员代田会面,但被公安六课逮捕,行动中,此外交官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杀手击毙,而杀手也逃之夭夭。此次行动其实是公安九课的杰作,因为政府不便出面,所以瞒者六课而命令九课消除麻烦。
某日,外相的翻译被人动了手脚,九课在她的电子脑中发现了某种病毒,作案手法似乎是传说中的“傀儡王”的风格。傀儡王是一个被通缉的国际罪犯,他利用侵入大脑的方式,来指使别人为其工作。几天后,素子他们发现有一个黑客经常入侵一些公共设施的电脑,于是九课布置陷阱,抓获了这个身为清洁工人的黑客与给其程序的人。可是审问过程中,他们却发现此人的记忆早已被人所篡改,他的动机其实也是在别人的暗示之下进行的。而且那个提供程序的人的记忆也被人改动了,这两人完全都不记得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家人,甚至自己的名字,他们就象一颗被人摆弄的棋子。
素子已经陷入了迷茫的阶段,看着商店橱窗里摆放的衣服人偶,她思考身为人类究竟该有何定义,难道这身体和人偶没有区别吗?记忆也可以更改,那么身为人类到底有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呢?人类一生的记忆,与庞大的信息世界,就好比一滴水和大海的程度。
案件仍然没有停止,素子却有种仿佛被人凝视的感觉,她并不清楚这是哪里的视线。紧接着,麦格公司与政府合作生产的一个完全电脑人逃离公司,在夜间被车撞倒。九课接受了她的躯体。六课也派人来,并声称此电脑人躯体内有他们追踪多时的傀儡王,于是一干人等开始检查该电脑人的躯体。躯体内的傀儡王表明自己不是AI,虽然他的代号是“2501计划”,但是他已有了察觉自我存在的意识。此时,九课遭到袭击,电脑人躯体被抢走。素子跟踪劫匪,并在一处破旧的废墟找到了被六课藏匿的2501。
2501告诉素子,外交部、六课和麦格公司合作2501计划,而主要的程序编制者就是代田,2501的诞生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但他产生了自我意识,逃离了他们的控制。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最终他得出了答案:生命与死亡!这就是一个真正人类的行为。在他漫长的寻找同伴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草稚素子,经过观察,他认为只有与她结合,他们才能更加完美。虽然结合的结果会导致2501自己的灭亡,可他仍然坚持认为:没有死亡就不是真正的生物,只有死才能带来生!这是生命不断延续发展的动力。
此刻,六课的攻击直升机已经找到了2501和素子,他们得到的命令是:消灭此二人!但是由于突然而来的干扰电波,武器系统一直无法锁定目标。
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2501对自己的影响,素子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要求:接受他,创造新的生命!一刹那间,仿佛天使般的降临,素子和2501的灵魂融为一体。同时,干扰消除,直升机立刻对目标做出了攻击动作!即使巴特奋力抵挡也无济于事,2501和素子都被消灭了......
一个新的素子诞生了,不,虽然她有着那人的记忆,但她并不是素子,这位少女看着庞大的世界,思考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世界背景】
公元2029年的时代,是一个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的时代,是一个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许并未发生什么重大变革的时代。除了一点: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因此,改造一部分身体结构的人有之,只保留大脑而全身机械化的人有之,更有人完全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人。几乎所有人类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很多人的身体都有着与网络连接的端口(在脖子后面),对他们来说,身体只是一个电脑终端而已,是一个容纳人类灵魂的容器。
【名词解析】
Ghost:在本片里可理解为人类的灵魂,它是一种可被探测到的意识活动现象。
Shell:在本片里可理解为人类的躯体,即使世界也被认为是Shell。
公安9课(SECTION-9):专门对付国内生化人事件的特务部门,拥有至高的特权。
公安6课(SECTION-6):负责境外安全事物的特务部门。
攻壳机动队:素子所领导的行动部队的名称。
热光学迷彩:特殊部队专用配备,利用光线曲射而达到隐身效果,不过仔细看是能看出异样的。
《攻壳机动队2》(INNOCENCE: Ghost in The Shell)
原著:士郎正宗
导演/编剧:押井守
制片: 石川光久
音楽 : 川井宪次(O.S.T. Victor)
主题歌 : 伊藤君子《Follow Me》(VideoArts Music)
制作:I.G 动画制作公司
出品:东宝映画公司
片长:99 分钟
上映日期:2004年3月6日(日本)
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光和电子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出现了纳米机械和生物电脑,世界已经进入另一个高科技时代,那时人类,生化人与机械共同存在,让你再难以分辩。科技的发达让人 的体质发生改变。人类可以舍弃肉体接受改造装上机械身体,任何一种器官甚至及脑部也可以电子化,人脑也可以直接联入网络。更历害的是可以生产有自我有思想与人类无多少差异的电子生化人。唯 一可以区分人与机械的是保存在电子脑中的灵魂了,在那里才可以发现自我及人类的道德本知。"攻壳机动队",是电脑时代对抗犯罪的特殊行动部门。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专门打击恐怖犯罪的政府直属机关公安九科的刑警巴特。巴特本身也是一个机械化了的人类,他的四肢以及大部分身体都是人造机械的代替品。在他的大脑中仅残留微薄的人类记忆,那个叫"素子"的女孩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某天,一个少女型的玩偶机器人突然失控,杀害了拥有她的主人。"为人类服务而制造的机器人,为什么反过来袭击人类?"为了弄清楚原因,巴特和搭档德格萨立即展开调查。进入电脑网络后,巴特的"大脑"不断受到无名黑客的攻击,在艰难中,开始一步步接近事情的真相……
H. 请介绍一下《攻壳机动队》
第 1 话“公安 9 课 SECTION-9”
第 2 话“暴走的证明 TESTATION”
第 3 话“小小的叛乱 ANDROID AND I”
第 4 话“视觉装置在笑著 INTERCEPTER”
第 5 话“诱饵鸟在歌唱 DECOY”
第 6 话“模仿者在跳舞 MEME”
第 7 话“偶像崇拝 IDOLATER”
第 8 话“得天独厚的人们 MISSING HEARTS”
第 9 话“栖息在网络暗处的男人 CHAT! CHAT! CHAT!”
第 10 话“适合在密林航路的日子 JUNGLE CRUISE”
第 11 话“在若虫的森林中 PORTRAITZ”
第 12 话“攻壳车离家出走・电影导演的梦 ESCAPE FROM”
第 13 话“恐怖份子 NOT EQUAL”
第 14 话“全自动资本主义 ¥$”
第 15 话“机械们的时间 MACHINES DESIRANTES”
第 16 话“心的破绽 Ag2O”
第 17 话“未完成爱情罗曼史的真相 ANGELS' SHARE”
第 18 话“暗杀的二重奏 LOST HERITAGE”
第 19 话“被伪装网环抱著 CAPTIVATED”
第 20 话“被抹灭的药 RE-VIEW”
第 21 话“遗留的轨迹 ERASER”
第 22 话“贿赂疑云 SCANDAL”
第 23 话“善恶的彼岸 EQUINOX”
第 24 话“孤城落日 ANNIHILATION”
第 25 话“硝烟弹雨 BARRAGE”
第 26 话“公安9课再集结 STAND ALONE COMPLEX”
剧场版:
Ghost In The Shell
2004 无罪
I.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 2:无罪》
2004年,《攻壳机动队》的全面升级版《攻壳机动队2:无罪》入围嘎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应该说,入围是对押井守这部动画长篇质量的中肯评价。然而,这部电影在嘎纳却最终成为看客(一无所获)。在我看来,这其中可大有原因。首先,电影文化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而《攻壳机动队2:无罪》的思想却大致可归纳为“非人”——这就好比非要把阿西莫夫封为艺术大师一样让人别扭,不是谁不好,不是一路罢了。再者,尽管这届影展的金棕榈奖让很多人觉得不靠谱,尽管《攻壳机动队2:无罪》的画面和剧情似乎都比《华氏911》更“电影”,可是,《华氏911》毕竟还是一部用摄影机拍出的电影,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传统意义的“电影”这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是在影像拍摄的百年历史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这个概念,既包含了制作者赋予它的思想、文化积淀,也包含了制作技术中产生的形式与技巧。而动画片,在历史上游移于电影的主流历史之外,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非电影”倾向(特别是形式),因此,未能获奖,原因在“电影”之外。
有趣的是,《GIS》在“电影”那里遭遇的尴尬并不罕见,“电影”自身就有着类似的尴尬——正如电影学者戴锦华所说,电影“已经成为夕阳工业”。如果我们稍微抬起头,还可以听见小说家马原在说“小说已经死了”,而科幻研究者吴岩的话更是清晰明了:“科幻已经基本上走完了自己的历史旅程”。当然,我们更应该记住专家们的后半句话:“电影会像其他古老艺术一样,在今天的世界格局当中找到它特定的位置,继续生存下去”;“(科幻)是一定时间内产生的阶段性主题”,“ 科幻的消失,是指这种文学形式的消失…与科学相关的文学却不会因为科幻的消失而消失”。也就是说,真正消亡的,是产生这些概念的独特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聚焦到影片本身之前,先谈论获奖问题,并不是试图像很多影评人一样,用花边消息往影评里注水,因为我压根就不是一个写影评为生的人。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倒是和影片的主题颇为相似。——我试图以“电影”的历史过程来观察“电影”,在我看来,正是“电影”的历史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定义了电影,亦即“电影”所处的特定物质基础及其发展过程定义了“电影”(正如戴锦华之“电影”,马原之“小说”,吴岩之“科幻”,一切概念都产生于其所处特定物质环境)。而押井守,正是从信息的角度观察了人。
在飞往千岛群岛的飞机上,押井守通过巴特发出了这样的高谈阔论:“如果生命本质是通过DNA传播信息的话,社会和文化也不过是庞大的记忆系统,城市只是一个巨大的外部记忆装置”。在押守井看来,人、城市、社会、文化,都不过可以简单的看作信息的载体。人之所以为一个可以介定的个体,是因为一部分信息通过某些连接关系有机聚集在一起——勿庸置疑,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连接,就是人的物质身体。完全义体化的金则说:“人类认知能力的缺陷,导致了其现实的不完全”——而所谓的“独特物质基础”,不正是这种“认知能力的缺陷性”、不正是一切个体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全体物质宇宙的局部性么?
比之大多数日式动漫作品,《GIS》的剧情显得非常之弱。甚至在金与巴特对峙之时,他仍然在发表长篇大论:
“外表看上去活着的东西,是否真的活着的疑问,抑或反之,就是没有生命的事物是否反而活着的疑问。为什么人偶让人类感到不安?是因为人偶是人类的雏形,也即是人类本身,人类是否被还原为了简单的物质、机构这一恐惧,也就是人类的存在是否本就是虚无这一恐惧…人类为了增强自身机能,积极地延续着自身机械化的道路…表现出超越孕育自己的大自然的意志…幻想给生命装备更完美的硬件,正是这一恶梦的源头”。
可看到这里,观众不但不觉得腻烦,反而感到全片的主题已经呼之欲出。一方面,人类试图通过义体化,掌控、利用更多的信息,变得更加强大(正是这种极大的好处诱惑了金,他/它甚至可以宣称“肉身人偶认同死亡,并继续活下去”);另一方面,获得更多信息的人,却试图维持“人之为人”的自然人历史过程。可惜信息不会如人所愿单纯被利用,它同时也参予塑造新“人”,这就必然引发自我意识的恐惧。正是在这个“人之异化”的主题之下,押井守进行了绚丽的影像表达:华丽的人偶面部忽然张开,露出内部电子构件;大厅穹顶下古希腊神像般的雕塑却失去了手臂和头颅,露出机械装置;草薙素子负荷超载导致手臂撕裂,显现出内部人造义肢…所有这些画面,无不提醒着观众,在“人”之表象之下人已经被异化这个真相。正是因此,结尾处陀古萨送给女儿的玩偶,才显得比鬼娃新娘更加让人惊悚。而为导演所酷爱的香港式街头夜景,则营造着信息在空间中洋溢的景色,恰好呼应了“信息”这个观察视角。
从这个角度看,导演将故事主角巴特设定为公安六课调查人员,更是意味深长。作为调查人员,巴特一干人想调查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说,巴特在调查罪案之真相前,首先需要探询的是“人”之真相。作为一部科幻电影,《GIS》所展现的世界尚不具备伦理学现实意义,可是那些光彩夺目的画面已经值得每一个“人文人”反思,这可真应了吴岩那句话——“科幻其实是最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