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山夜雨 歌词
巴山夜雨
演唱:李进
词曲:陈小奇
什么时候才是我的归期
反反复复的询问却无法回答你
远方是一个梦
明天是一个迷
我只知道远方没有
巴山的雨
借着烛光把你的脸捧起
隐隐约约的笑容已成千年的古迷(迹)
伤心是一壶酒
迷茫是一盘棋
我不知道今夜该不该
为我哭泣
许多年修成的栈道在心中延续
许多年都把家想成一种永远的美丽
推不开的西窗
涨不满的秋池
剪不断的全都是你柔情万缕
http://music..com/song/5887436
⑵ 求音乐:电影《巴山夜雨》插曲
估计你要的是《蒲公英的种子》,童声
⑶ 巴山夜雨的影片评价
吴永刚、吴贻弓在1980年完成的电影《巴山夜雨》,在一艘客轮从重庆开往武汉的旅程中,通过对几个形象鲜明的乘客的刻画,展现了“文革”后期的社会缩影。
扮演小姑娘的茅为蕙已成为著名钢琴家,她6岁时吹蒲公英的可爱模样至今还留在不少观众的脑海里,那首歌谣更是成为经典:“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欢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里飘散。”
影片在一个很短的限度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点”,它具体、集中、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社会的生活面;它清晰地描绘出普通人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质朴和真诚,刻画出他们得以生存和斗争的信念与理想。正是这种蕴藏在人民心底的美德和力量,使该片具有了清新的诗意。
它“以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人物群像,表现了我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美好的心灵”(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一届评选委员会评语)。
影片把人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从而使这些具有当代特点和素质的人物,在思想性格的形成和表现上,同时具有某种民族历史传统的继承性。
影片多方面的吸收和事例古典诗词、水墨绘画和散文、戏剧等方面的技巧和手法,着力于诗情与哲理交融的美学效果,善于用简练的笔触勾勒生动的形象,使之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⑷ 历届金鸡百花奖的获奖电影的歌曲曲目
第一届金鸡奖获奖名单(1981年)
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
最佳纪录片:《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最佳科教片:《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
最佳美术片:《三个和尚》
最佳编剧:《巴山夜雨》叶楠
最佳女主角:《庐山恋》张瑜、《巴山夜雨》张瑜
最佳男配角:《巴山夜雨》仲星火
最佳摄影:《天云山传奇》许琦
最佳美术:《天云山传奇》陈绍勉
最佳美术:《天云山传奇》丁辰
最佳音乐:《巴山夜雨》高田
特别奖:《苗苗》
特别奖:向隽殊
参考资料: http://tieba..com/f?kz=15287229211
⑸ 电影《巴山夜雨》发行时间
中文名 巴山夜雨
出品时间 1980年
出品公司 上海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 演 吴永刚,吴贻弓
编 剧 叶楠
类 型 剧情
主 演 李志舆,张瑜,强明,仲星火,欧阳儒秋,林彬
片 长 80分钟
上映时间 1980年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 彩 彩色片
⑹ 枪战片片尾曲。歌词是巴山夜雨涨秋池。何谈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雪地
歌手:刘可
我走了问君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怨离去
剩下潺潺的思念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我去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说巴山夜雨时
泪流尽
那双多情的眼眸
沁入心扉醉梦千年
伤离别情难回
已无恨问苍天
日落日复又一天
情相逢爱相随
爱在风中飞舞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伤离别情难回
已无恨问苍天
日落日复又一天
情相逢爱相随
爱在风中飞舞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尘落千秋》成品》歌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又下雨了。
秋风携夜雨一遍一遍敲打西窗,那他们的故事要从何讲起呢?
也许该从承载竹马笑语的那片荒漠,或是暮雨霖铃的小径凉亭,
亦或虚冥山那一阵带血腥风?
终究还是回到大漠故里,最后狂沙淹没了两个名字,漠刀绝尘,御不凡
好像是茂林山中遣暮秋夜雨寄一曲竹笛飘散漠北塞上。
风中夹杂着的雨打湿了黄沙,
熟悉的诗号又在耳边想起: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绝尘,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终散无间。
临窗对酌聊夜雨,问归无计
自是一笑定千秋,落尘难平
记·漠御
《最是李商隐》歌词:
[ti:最是李商隐]
[ar:董贞]
[al:白.素.贞]
[by:]
[00:01.00]最是李商隐 - 董贞
[00:08.00]
[00:16.00]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00:27.00]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00:41.00]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00:53.00]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01:04.00]
[01:06.00]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01:17.00]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01:29.00]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01:39.00]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01:51.00]只是当时已惘然
[02:07.00]
[02:11.00]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02:22.00]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02:33.0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02:44.00]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02:55.00]
[02:58.00]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03:09.00]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03:21.00]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03:31.00]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03:43.00]只是当时已惘然
[03:48.00]
[03:51.00]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04:02.00]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04:18.60]
⑺ 电影《巴山夜雨》的插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首歌发送到我的qq邮箱 [email protected] 谢谢!
已经发到你的邮箱了,共有三种格式的,avi、MP3、wma 。
⑻ 巴山夜雨完整版电影
《巴山夜雨》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Ee9_1CNAjksFPtQdRz5K3A
《巴山夜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吴永刚、吴贻弓执导,李志舆、张瑜主演,于1980年上映。该片围绕“文革”中遭到迫害的诗人秋石在被押解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十年动乱”中人民的痛苦遭遇和与“四人帮”所做的斗争。
⑼ 谁有老电影{巴山夜雨}的影评啊!!急要啊。。。在线等
要在1980年的语境中真正读懂《巴山夜雨》,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尽管这部影片除了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外,还获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5个奖项。要读懂《巴山夜雨》,必须读懂中国电影史上的吴永刚。作为一个从1930年代中国影坛走来的中国电影艺术家,吴永刚是独特的。这位美工师出身的电影导演,对电影的理解有常人所不及之处。无论是在《神女》(1934)、《浪淘沙》(1936),还是在《巴山夜雨》(1980)中,吴永刚着力追求的总是“意境”。这样,《神女》里纷扰的都市和哀怨的少妇,《浪淘沙》中寂寥的孤岛和迷离的白沙,以至《巴山夜雨》里飘荡的蒲公英和忧伤美丽的巴山夜雨,不仅是吴永刚的最爱,而且是影片最动人的所在。
正因为如此,吴永刚的电影往往身处边缘。也就是说,对“意境”的热爱,使吴永刚最容易偏离中国电影的主流话语,也使吴永刚及其电影非常容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重视载道和讲究叙事的中国电影传统,曾经使人们漠视《神女》的光辉,也使人们误读《浪淘沙》的真正蕴涵;而大多数吴永刚电影,由于缺少知音的共鸣,终于导致长久的湮没不彰。只是在《巴山夜雨》里,吴永刚才让人们真正体会了“意境”的魅力。
从1959年或者1960年开始,吴永刚就在酝酿着《巴山夜雨》(当然不是从剧作的角度)。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巴山夜雨》故事赖以存活的时代背景15年后才发生。1959年或者1960年的吴永刚,心目中的下一部电影必须有一个“意境”:那是导演曾经看见的一副木刻,画中的小女孩显然是一个贫穷的孩子,她身边放着一个小竹篮,小女孩跪在地下,鼓着腮帮子吹蒲公英,那么天真、稚气。
15年后,吴永刚等到了《巴山夜雨》。一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意境”还在心中。尽管从故事层面上看,《巴山夜雨》被赋予那么众多的偶然与巧合以及那么沉重的历史与现实,但导演仍然没有把它拍成一部“传奇”。为了苦苦追索几十年的“意境”,吴永刚选择了抒情。
主人公秋石便是诗人。在导演“以不表演为表演”方针的指导下,李志舆的表演由于过于内敛而稍显木讷,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在吴永刚看来,作为诗人的主人公,其实是造成影片抒情格调的最好载体。首先,秋石在狱中写的那一首《蒲公英》诗,便被导演四次运用到影片中,起到了较好的结构影片与表情达意的功能;其次,导演可以通过诗人的视角,自由地创意造境。这样,在故事主线之外,影片不仅成功地将雄奇的巴山、滔滔的长江与静默的神女峰、滚滚的漩流剪辑在一起,而且成功地把孤独飞翔的苍鹰、摇曳波浪的航标与梦境一样的爱情回忆交织在故事时空之中,使影片本身增添了一种难得的人文深度和浓郁的抒情氛围。为了使影片最终导向一种美好的“意境”,吴永刚甚至放弃了《神女》和《浪淘沙》中的人性批判。不用说,秋石是高洁的形象;即便女专案人员刘文英,影片也是需要她的“转变”,演员张瑜正是因为“一股子稚气”被吴永刚选中的;另一专案人员李彦,最后关头露出真面目,他也是解救诗人秋石的策划者;整个客轮,从船长到乘客,都是善良的好人。直到影片最后,秋石携女儿上岸,客轮发出长鸣,向秋石父女告别,这时,连客轮本身也被赋予了善良的品性。当然,丑恶与黑暗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在影片中,吴永刚宁愿把它们彻底推到背景,让它们在道德的法庭上,接受缺席的判决。也正是在这里,体现出导演独特的才华。
对“意境”的渴望,使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吴永刚,拥有了一个持续十多年的“蒲公英小女孩”情结;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蒲公英小女孩”所蕴涵的“美”,显然应该并且确实已经上升为对“丑”的否定和对“恶”的批判。但是,吴永刚没有打算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而是过早地离开现实,趋向了“浪漫主义”。诚然,正如吴永刚自己所言,影片中多一些好人没有什么不对,何况,影片结尾,小娟子吹蒲公英的镜头,更是导演自己酝酿经年的画面,不可能轻易放弃;影片的深度在于:当主人公秋石带着女儿离开客轮,行走在林间山道时,秋石只有片刻流露出慈父般的微笑,大多数时候是心情沉重的;女儿欢笑着奔向山野,吹起蒲公英,蒲公英随风飘荡在蓝天白云,这一切,都是通过秋石伤感的视线展现出来的,给“蒲公英小女孩”的“美”镀上了一层忧郁和凄凉。全片倒数第二个镜头,仍然停留在秋石的近景上:重获自由的秋石,面对刚刚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决定收起沉重的心情,从容地微笑,但笑容瞬间转换为悲伤。诗人的情绪,徘徊在大喜大悲之间。仿佛不忍心目睹这一切,镜头宕开,在茫茫群山中定格。依靠这样的结尾,吴永刚紧守着自己的美学。确实,吴永刚从来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现实”在他的作品中已经被咀嚼成一个坚硬的内核,无处不在却又被有意隐藏;同时,吴永刚也从来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者”,在超越现实的时空中放荡神思不是他的目的。他追寻的“意境”,凝聚着自身思想的深刻性,但又焕发出电影画面特有的美感和魅力。
就像《巴山夜雨》的结尾,尽管缺少了人性批判,但反思历史的动机,却刻写在美丽的“蒲公英小女孩”与苍茫的巴山夜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