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内心挣扎和解脱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内心挣扎和解脱
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又译《春去冬来》),以其优美的画面,和谐的自然景色,简练的语言,巧妙的情节,沉甸甸而又疯狂的情感,深刻的哲理,象征的手法,寓意的刻画,表达出了对人的存在、欲望、性、爱、压抑、扭曲、恶、破坏力、顺其或反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佛法和禅定的看法。以春夏秋冬四季,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上的挣扎和境界境遇。在绚烂、奔放、恋爱、纵欲、杀人之后,产生反思,重归自然和重新昄依佛法,最后达到一种大彻大悟,达到一种人的再生,人天合一的精神境界。电影也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地点是环山湖中寺庙,以四季变化来象征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以三代僧人来代表每一代人在重复着几乎是同样的人生故事。描写手法特别。四季的轮回说明着人生的苦乐善欲恶的交替重复。第二个春天,寓意了人生中的希望和对人可能重蹈复辙的担忧。电影所蕴含的意义深刻。
电影开始在美丽得如同人间仙境般的烟波浩渺的湖水上,在一种空灵而又让人感到有点绝望的气氛中,故事开始发生。
在湖心的佛庙人生庵中生活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生活的范围是从湖心庙宇到湖边的山上挖药草,小和尚同时在四周玩耍嬉戏。金基德本人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位智慧的老和尚。他看破了人间欲望和游戏,以宽厚、理解和放弃的态度,最后达到了自身的超度和圆寂。
第一部分《春》:人性在这里还原为最为原始的纯真。小和尚尚为单纯玩童,在自然的环境中,他吸收着自然的养育,接受着师傅的引导和智慧。他的身体和灵魂和草木一块生长,与山水为伴。同时,人性的恶和破坏力已开始显现。他在鱼、蛤蟆、和蛇的身上,捆上石头,导致鱼和蛇的死亡。这时小和尚手舞足蹈,天真童趣,却已表现了人类的性本恶。
小和尚杀了生,开了杀戒。正如他的师傅深刻的见解:小动物的死亡将会永远地压在小和尚的心里。这套住小动物的'石头,象征预示着小和尚的心灵和人格被锁住了,他已经免不了要在生活中永远拖着一块大石头在心里。这种重压会毁了他。而最终,他会拖着一块大石头在忏悔中复活。
第二部分《夏》:约十多年后。小和尚已成年青小伙。夏季是热烈的和充满生命欲望的。在小和尚去接来治病的美丽姑娘和她母亲的路上,他看见了两条蛇的交媾,这预示了小和尚会开色戒。姑娘母亲离去后,小和尚先是拒绝姑娘坐“佛像石凳”,但开了情怀以后,他又主动搬来“佛像石凳”给姑娘坐,表明心中先守护佛到佛的地位的瓦解,也体现出在特定情况下人为情和欲将佛法放弃。
小和尚偷看姑娘换衣服和多次对姑娘进行性搔扰,最终他占有了姑娘并多次同她发生性关系。
两位年轻人的情是执着的,执着得性欲到放任放荡。同时让人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杀气。俩人都无世俗经验。俩人的精神世界又是如此地脆弱。姑娘的病,从心理上看,多半是因为太内向,又有年轻人的荷尔蒙刺激,有欲望又太压抑自己导致的。带着初生的爱情和放纵性欲后的满足,已经治好了姑娘的病。老和尚看到了年轻人的这一切,他也知道:青年人的情和欲,挡是挡不住的。生活只有自己去经历,才能真正大悟。于是,他送走了姑娘。恋爱中的小和尚当晚偷了那尊珍宝佛像,还俗走入红尘,追他的爱人去了。
第三部分《秋》:约十多年后。老和尚已为垂暮老人。小和尚已人到中年。老和尚在一份包东西的旧报纸上读到小和尚因妻子外遇已杀妻潜逃。这是世间悲剧。但老和尚有佛陀慧眼,他可能认为那也不过是人生平常的一幕。老和尚知道小和尚无亲人,凭他的判断,小和尚会回来找他。他平静地等着他。
小和尚回来了,仍不惭愧。尘缘未了,杀心未灭。面对爱的背叛,在杀了妻子后,他仍然挥着带血的匕首,他还冒着嫉妒的火焰。
电影在这里揭示出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和毁灭性的力量。金基德眼中的爱情,借助于欲望和暴力的原始发泄,最后以悲剧收场。
小和尚再次剔度出家。阅尽人间沧桑的老和尚,在庙堂前的木板地上写满了经文,让小和尚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出来。警察追小和尚至湖中寺庙。老和尚镇静如山,让警察等他刻完再带走他,这样可以收了他的愤怒和杀气。小和尚早上醒来,如有顿悟,他被警察带走。老和尚在秋叶绿波中,坐在船上,点火坐化。人生的大彻大悟,佛教的鳯凰涅磐,到此为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生活到这份上,也算是修成正果,人天合一了。
金基德这里还暗示表达了一种思想:即世间俗不可耐之辈,陶醉于成天营营苟苟,专营谋利,色欲放纵,皆为蝇头鼠辈之徒。实质上,人在天地山川湖海之间,渺小得如寄蜉蝣,也如秋风中之一叶。而在佛法面前,追求的物质,也会一切皆空。这里金基德把他对禅学的解释与人生的思考,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第四部分《冬》:数年以后。服刑期满人已过中年的小和尚回到几乎成废墟的寺庙。他已头发斑白。他从冰湖中掏出师傅的舍利,用冰给他雕了一座佛像,替老和尚圆了寂。他将在山中湖里的孤寂中度过余生。
蒙面女人在寺庙弃婴,预示了下一代小僧人的生活和故事。一切都将在在自然界中循环和继续。他收养了这个孩子。
他背拖一大石磨盘将佛像送到山顶,是对其童年杀生和中年杀妻的偿还和超度。而佛像在高高的山顶,以清明平静,慧眼超脱,俯瞰湖光山色,人世红尘。一切都是那般渺小如过眼烟云。比起很多追名逐利,妄自菲薄,懵懂到死也没有明白这一切的人,他也祘几乎近于功德圆满了。
第五部分《又一春》:几年以后。又是一个春暖花开,主人公老了,新收养的小和尚同样重复着师傅当年的生活轨迹。无邪的小和尚把石头塞入鱼、青蛙、蛇的动物的口腔,看着它们挣扎喘息,手舞足蹈。预示了下一代人的生命轨迹,同时反映出第一代老和尚可能曾经有过的生活和经历。老一代象征着理性,并担负着保护启迪下一代的任务。三代人的生活,共同表现了代代相传的人生轨迹,有精神的交接,更说明了人类生活代代的大同小异。
生命在循环,自然在延续。一代代人重复着前人的错误,重蹈覆辙,但最终在信仰中得以解脱。
金基德的这部电影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孤独,自我的赎罪和牺牲。以极端的感情和纵欲,表达了人在世俗的追求中的失败和毁灭。在由男女之情所萌生的极强的占有欲望和爱的极致中,结果就是放弃或毁灭。
同时,金基德的这部电影还表达了一种对生命质量的极度渴望和要求,而精神总是要在极端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彻底解脱和得以净化。
金基德的这部电影技巧是高超美妙的。没有社会背景,即象征着故事是穿越时空国界的。现实的生活环境,只有山水庙宇,即象征着在生活本质上无非是这么简单,同时表明人源于自然,也回归自然。人物没名字,即电影里的男女老少可以是象征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最绝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白,电影五幕里可能对话加起来不足百句。这世界无须更多的表白,人的存在本身和经历,就说明了一切。电影同时通过画面,强力表达出自然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人的内心冲突。
电影表达的爱是一种原始欲望,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的本能。这种爱有它的美好与壮丽,并释放欲望。但正是这种原始欲望,却是恶和破坏力的根源。导演想要说明的是,要这种平衡人的原始欲望,只有靠佛的超度,只有靠回归自然。
总而言之,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和导演金基德,以象征和唯美主义的表现手法,向人们提出和展示了许多方面的人生问题和哲理思考。他的想法是深刻的,表达是寓意的,但答案却是有局限的。
;Ⅱ 春夏秋冬又一春结局什么意思
人在做,天在看。不管有没有超然物外的存在看着我们,但是人生的终点在山上,我们终究要背负着所有的因果(也许因为记忆),来到精神的最高点,获得最后的解脱。电影想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有一个向上攀爬的轨迹。无论在途中发生了什么,都将背负在自己身上,因为你记得那些发生的事情。在精神的氛围中,你无法逃避那些曾经做过事情的意义。过去一直在现在之中,当你最后想走向一个纯净的精神境界,就必须面对过去的污浊。春夏秋冬又一春,又是一个轮回,人类涤荡身心,跨越群山,来到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这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人生之意义。
《春》脱离了金基德电影一向的色情与暴力,而是如同一幅天然水墨,勾勒出世外桃源的雅逸,其间充斥了人性的变调和精神风波的暗换,在简净、空灵与禅意的追溯中,通过对于小僧和老僧的互动描摹,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类灵魂和因果报应的形而上的思索。
《春夏秋冬又一春》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eXoeRNWfjCheDky8ZZANaw
Ⅲ 关于春这部电影的影评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 。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立春那天,微博上各类ID都贴上了这段话,以至于我又想起了这部电影。蒋雯丽的声音自有一种能透人心的魔力,看到这话,她在电影《立春》里的包头方言就又在耳边回响了好几天。
增肥的蒋雯丽在电影里是一个市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叫王彩玲,肥胖孤僻高傲,一口龅牙,脸上散布黑斑和痘痘,她喜欢意大利歌剧,最大的梦想是到巴黎歌剧院唱歌。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北方内陆小城,还没有多少人能懂得欣赏这个,同样欣赏不了的还有芭蕾和现代派绘画。所以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各个剧团和音乐学院面试求录用,拿钱托人为自己办北京户口,一心想离开这个城市。在北京低声下气四处求人却总是被毫不留情拒绝,回到小城还得趾高气昂,仿佛志得意满,见人就说我要北京了,中央歌剧院正调我呢。人活一口气啊,她大龄单身,没有朋友,长得不好看,唱得又是没人听懂的歌,在这个小地方她收紧心纯粹只为不甘平庸的目标而活,所有难过和不堪都往肚里咽。
《立春》电影里是有三个心怀梦想却不得志的年轻人,李光洁饰演喜欢画画,一心进中央美院屡考不中的工人黄四宝,另外一个是从小痴迷芭蕾被小城人嘲笑敌视的男舞蹈老师。三人在同一个城市因相同的命运而有了交集。我记得王彩玲侧躺在床上给黄四宝当裸体模特时说的契科夫的小说《三姊妹》,她说三姊妹住在远离莫斯科的小地方,想莫斯科不了,姊妹其中一个懂六国外语的说,住在这种小地方,一个人懂六国语言就跟六指儿一样是个累赘,然后沉默,说就像咱俩。这段真苦,可又有俩人同病相怜互相理解的欣慰。她说告诉你个秘密,我还是个处女,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但爱情还是来了。她爱上了外表帅气颓废又带天真孩子气的黄四宝,甚至想为他放弃北京户口。但他不爱她,在她强行和他发生了关系后,深感厌恶的黄四宝当众羞辱了她远走深圳。她平时那么骄傲一人当晚爬上高塔自杀却没死成。一直钦佩她唱歌剧的黄四宝表兄来跟她求婚,说俩人年龄条件都差不多了就在一起吧,她说得决绝:“我是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的”。 我是想,一个女人,她长得再丑,再老,也有选择爱或不爱一个人的权利。等到后来承受不住周遭人对自己及家人异样眼神的男舞蹈老师来请求俩人假结婚,她很生气也很清楚这样吃亏的是自己,而且知道这个没有芭蕾不能活的男人和自己有多么不同。王彩玲骨子里把自己的生命价值看得很重,绝不接受随便了结和将就。在这个她不想与之产生感情纠葛的落后小城,她不经意碰到一个人,一瞬间爱上他,即使受伤了她也只得认了。
记得最清楚的画面是王彩玲带着她新教的学生和她妈妈北京参赛,在拥挤昏暗的火车上,她手握经久不变的水杯对昏昏欲睡的两母女说:“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脸上散发着迷茫的光,那话一句句戳中人的心。心怀渴望的小城青年她是怎样憧憬着有一些东西来改变自己循规蹈矩平凡的既定人生?
时间的河流过,似乎什么也没改变,但又好像带来了什么。舞蹈老师为躲开世人探询鄙夷的眼神故意对女学员强奸未遂进了监狱,还能跳舞他就很满足。黄四宝摇身一变成为婚姻介绍所老板,开着车靠骗人钱发财。突发胃病后,一向不屑与小城人为伍的王彩玲开始与女邻居做朋友,不再常跑北京,用各种方法收拾脸上的黑斑和痘印,她还把办北京户口的钱要回来帮自称患癌症的女学生在北京顺利参加歌唱比赛。心慢慢低下来,她甚至遮遮掩掩婚介所登记,但仍没有找到爱情,她在路上与黄四宝擦肩而过。后来她到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兔唇儿童,因为当她走近那群玩耍的孩子时,别人都跑开,只有这小女孩坐在那对她笑。她给女儿取名王小凡,或许走了一圈她发现还是做一个平凡人最幸福。她一个人从草原运羔羊来开了个羊肉店,挣钱给女儿治病。
影片最后王彩玲带女儿又了趟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前她和已痊愈的女儿开心玩耍,当广场音乐响起时,母女二人专心侧头聆听,这时画面出现王彩玲身穿演出服站在中央歌剧院的舞台上演唱歌剧,屏幕打出一行字:谨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玲。那时她该想起她那未曾实现的梦了吧,但不会后悔,亦不会悲凉。
每个曾为梦想所做的努力和不妥协都让人感动和佩服,总会有人因为天赋或条件不足等无从实现心中的愿望。漫漫长冬,终于立春了,大事不发生或者你已错过,会有东西慢慢改变。电影里王彩玲给女儿念书,讲毛虫从蛹到蛾的过程,念到雄飞蛾只有几天时间寻找伴侣,才短短几个月寿命,一生很快就结束时,一身冬装已换成夏装的王彩玲停下感叹:人比他们幸福多了。你看,不知以后会怎样,我们就往前走着。相信带着爱的,一切都如愿以偿。
Ⅳ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要诠释什么道理
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告诫你“控制欲念,把握人生”
洒脱放下世俗的一切,斩断曾经你我的羁绊,我欲迎佛,这有错吗?世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如果你没有去经历,想要静下心来谈何容易。
《春夏秋冬又一春》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jYQBoORehm9VaAQ42SYw
Ⅳ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讲是什么
金基德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这种聪明绝对不是指他天生多么多么的对镜头敏感或者直接说他生而就是做导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层次的,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上的,或许还有对社会与人性的冲突。乃至自己对更深层次的宗教以至于上升到哲学方面的思考上来。
我对他最迷恋的一部戏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实吸引我的还是他思想中对“轮回”的认识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故事是直接展开的,老和尚与小和尚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来,老和尚也是曾经有故事的人。但从未提及过发生了什么能让他六根清净的独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却是小,无忧无虑。与师傅服侍佛祖于孤灯之下。倒也是乐的快活。师傅不是多话的人,只是时常看着小和尚,默默不语。脸上尽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独自玩耍的时候。给鱼、蛇、青蛙各自绑了一块石头,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拖着一块累赘蹒跚前行。脸上一副天真的笑脸。老和尚看见之后重重责罚了小和尚。但是为时已晚了。蛇与青蛙都已经被石头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着青蛙与蛇的尸体只是一个劲的哭。老和尚叹了口气,说道“你给他们绑的石头,未尝也不是你自己心灵的石头”。故事就在这句禅机中埋下了伏笔。
日子看着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着度过了。小和尚长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静总会被打破,该来的总会来。一位进庙还愿的都市女子最终吸引了小和尚,很轻而易举的他们发生了关系。一切对于都市女子来说或许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对于小和尚来说,确实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从此他也不甘于寂寞了。想要从此逃离出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明镜台既然染了尘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终于有一天他走了出去,与其说是走更不如说是逃,逃离这个“世外桃源”。老和尚什么都知道,却只做不知道,不闻不问。只是叹息一声。也许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预兆。报是终究要是还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时间更多了,仿佛除了佛,世间再无一切了。
小和尚最终还是回来了,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杀了那位当初与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觉得世间再大却仿佛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来了。老和尚什么也没说,望着小和尚,就像当初看着他用石头绑在那些小动物身上。一切其实都是报应,心灵的石头最终也拖垮了小和尚。
于是,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的。入狱,又出狱。彼时小和尚已过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庙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当年的苦衷,老和尚对着佛祖默默诵经时候那种悲怆。于是,他仿佛化为了当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仿佛轮回,深冬,一位女子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了庙里,什么也没说,老和尚接受了。他仿佛就一直在等这个孩子一样。
故事最后的时候,小和尚独自玩耍,将一块小石头塞进了鱼、蛇、青蛙的嘴里,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在艰难的跑开了。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后,老和尚默默的看着他做完了这一切,什么也没有说。思绪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轮回的说法,所谓种业因得业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轮回的哲学,在本片最为显著。而在《收件人不详》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扫而过,《收件人不详》更着重讲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这里不表,而在《悲梦》之中,金基德仿佛将自己的宗教哲学一股脑的甩了出来,内容渐渐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钟内要组织好讲完即使金基德也觉得力不从心了。越来越有点“形而上学”。不过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欢的,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没懂,看到了一些小细节,觉得很有意思。整个故事却沉闷而乏味。
金基德之于韩国,我认为是拔尖的一拨导演之一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深刻严肃而发人深省。不止适用于韩国,在吾等国民身上也能发现那种病态,方能防范于未然。
拓展资料
金基德
编辑
1960年12月20日
庆尚北道奉化郡
韩国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奉化郡,韩国导演,编剧。
1993年,凭借剧本《画家与死囚》获得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1994年,凭借剧本《二次曝光》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1995年,凭借剧本《非法穿越》再次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 。1996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鳄鱼藏尸日记》 。2000年,推出实验作品《真相》,并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4年2月,凭借《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 。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3年6月,凭借执导的惊悚片《莫比乌斯》入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2015年3月,受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天坛奖”评委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网》在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Ⅵ 电影《立春》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立春》是写人的,是写一个人的内心的。“艺术青年的自画像”,是我对王彩玲的概括。一个坚守自己梦想的女人,怀揣着对艺术的崇敬之情,在生活中举步维艰。艺术爱好者如何处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呢?小城市里的艺术爱好者与现实的对峙紧张关系,是坚持还是放弃?抛弃理想,(这一个理想在最终的破灭不是构成了悲剧感,观众早就看到了他们(她)失败的必然。如同井底之蛙,想亲吻广阔的天地,却总是跳不出去。)在这样的预设下,观众更多的是同情。不是理想的坚守,而是艺术与现实生活如何处理。对于结尾,那是王彩玲的意淫,或者说她以为的成功。但观众时时刻刻都意识到那是一种不可能的挣扎。在看的过程中,我已经知道她不可能走出这个城市了。
Ⅶ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要诠释什么道理
生命就是一种轮回
谁也逃不开宿命的安排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天来了,不是结束,故事还将继续
只不过换了不同的人在演~
Ⅷ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94部《春夏秋冬又一春》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宁静而形象地述说了生活的流逝,诗情,禅机,全在一个和尚的人生岁月。
四季的流转,暗示着自然生命的轮回。
电影借用四季表达人生是非常妙的选择。将夏季与秋季作为人最动荡的时期,感情和暴力的因素全部注入在这两个集结。经历了世间普遍的爱恨情仇,在冬季冰封,孕育了下一个春季的重生。
电影深刻地探讨潜隐于人性内部的纠结与反复:柔弱与刚强,敦厚与暴戾,平和与偏执,善良与邪恶。
1.春
春天的故事孕育了一个生命的火种,一个远离喧嚣都市环山绕水的小寺庙,一个不谙世道的小和尚,没有背景和亲人,有的只是对佛的膜拜和朴素的生活。但是如此纯真朴实的小和尚,依然滋生了灵魂深处的罪恶。
绿如茵,水如墨,烟雾袅袅,一扇佛门徐徐打开。画面静止,人影浮动。老和尚要出船,小和尚要上山采药,波光潋滟,舟行已远。
小和尚的笑太过无邪。他把石子缠绕在游鱼、蟾蜍和蛇的头颈,看它们张翕着的活命的口腔挣扎喘息而手舞足蹈。人类性本恶的寓言成为不争的事实,与天真无关。
背后的老和尚注视着小和尚的施虐,而给予的救赎是对其灵魂的涤洗与惩罚。亲手酿造的恶果终要自己尝。
春是关于生命的主题,是一个万物复苏的起始,正如人生有起点与终点一样。但春的故事同样也是残酷的,即小和尚为小鱼青蛙还有蛇负上了沉重的枷锁。
2.夏
夏天是欲望放纵的时节,空气焦灼,树影婆娑,佛门依旧徐徐打开。转眼间小和尚已长大成人,带着枷锁步入了青年时代,生命也开始丰富了,于是少女也出现了。对于已成年的小和尚而言,少女是他的世界里从未曾有过的一种存在,难以辨识又难以拒绝的诱惑。情窦初开的小和尚幽会少女偷尝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他给少女献殷勤,甚至搬来“佛像石凳”给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体现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欲面前败北的过程。
3.秋
秋天来了,层林尽染,佛门打开,老和尚出门化缘,却发现报纸上一则30岁的小和尚杀妻而逃的新闻。
秋季肃杀,多少有些冷寂的感觉,如果再犯有杀孽,那么这个秋季则是人生的悲哀。“淫念唤醒了占有欲,而占有欲望必将惹来杀机。”十年后秋高气爽的某日,就如同老和尚预言的那番,已经步入中年的小和尚带罪潜逃。十年前还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险境,挥之不去的是世间的烦恼和情感的纠纷,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因爱生恨、恨起杀意,妻子的不忠酿成了他的弥天大罪。
小和尚回来了,带着尘世的罪恶回来了。爱越深,恨越浓。恨因爱起,怒火冲天。终还是在善的引导,暴的惩戒之下化为场空。
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清净无欲的老僧陡然感到信仰力量的无力,最终自闭、自焚。
4.冬
冬天来了,佛门洞开,一切变成白色的世界,湖冻住了,再也不用划船走进寺庙,冰天雪地的一个早上,小和尚刑满回归,度回到已成废墟的寺庙,不过此时“小僧人”已经变成了“老僧人”,发现老和尚衣钵有小蛇爬出。昔日的私欲不再,头发斑白的他能做的仅是在孤寂中度过余生,走着当年师傅走过的安详末路。他背拖石轱辘送佛像到山顶,是对其童年杀生的偿还,也是为它们超度。
从童僧之春的明朗欢快,到老年之冬的沉重晦暗,电影表达和诠释了包容。特别是小和尚畏罪逃回寺院时,老和尚对徒儿的惩罚与爱护,无处不展现着如慈父的理解与疼惜。
老和尚死去了,化为灵蛇,化作舍利,于是冬天来了,小和尚终于变成了老和尚,在灵蛇在舍利的指引下,他才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修行。如苦行僧一般,他在冰雪之中净化自己,此时与秋之赎罪无关了,只是一种超越,对人生本身的超越。但命运之轮永不歇止,一个孩子来到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原来修行本身就是死亡,就是抛弃尘世的生命,在尘世的死亡中得到最大的涅磐。于是,小和尚费尽千辛万苦将佛像送到了最至高无上之处,人生便在他的目光中演绎着。
5.春
又一个春,小婴孩渐渐长大,他的行为动作居然也和当年的小和尚惊人的类似。这暗示,小和尚、老和尚还有现在这长大的婴孩,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命运。 三个人,像接力一样,传递着、延续着生命。
幼年的小和尚用石头去绑鱼、蛙、蛇结果被老和尚用同样的方式绑住了自己,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对于“杀生”的惩罚,其实是老和尚在教小和尚学习如何去自我救赎;少年和尚与女施主发生了关系,也全在老和尚的预料之内,同时正是老和尚治好女施主重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这里也没有对与错的区别、没有佛教观念的束缚;小和尚为女子离开佛家仿佛更脱离了一般的佛教伦理。
6.水和门,蒙面妇人
一间小寺庙一年四季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水”是欲念的象征,佛家讲求无欲无求,欲念是人的本能,任何东西都无法关住它。
庙宇里面的隔间无墙却有门,“门”是常规的通道,而越墙却不走门则是违反常理的行为。成年后的小和尚“越墙”的行为也只因为经受不住少女的诱惑。
没有墙的门,是人类自律的理性之门。怎样把持,不由外人掌控,一切全在自身。 老和尚的不动声色,是最大的懂得与慈悲。看一切因果在眼中,但不去干扰和阻断小和尚自己的选择。没有絮叨不停的劝说,没有焦虑不安的谴责,静观世间花落花开,接纳受伤和带罪的心归来。
蒙面妇人于寺庙弃婴后溺水而亡,死,预兆下一个小僧人的成长年轮,又一个春暖花开。新的小僧人重复着先者的轨迹。“当年”生命的循环在自然界欷歔继续。
人生下来都是恶的,而从恶变善的过程,从追求欲望到抑制欲望的过程,便是成长。成长,必须经历春、夏、秋、冬。
王尔德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间万物,本因"空"而见其"大"。我们没办法去左右别人的思想,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的一生过好,人间的哲学和禅机是需要我们认真地揣摩,认真地去思考的。
----------------------------------------------------------------------
电影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为我们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电影,如宝藏。它给你的力量和启示能让你取之不尽。
配图源于网络和观影截图,感谢原图!
Ⅸ 电影《立春》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电影《立春》表现的主题是:艺术青年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痛苦挣扎的过程。
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才。
事业知音难觅,生活中同样。虽然她和小县城的几位男人都有过瓜葛,但是爱她的人她不爱,唯一一次付出的真情,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绝望的王彩玲甚至想到了以死了结。
张瑶饰演的高贝贝找到王彩玲,她自称身患绝症,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参加全国歌手大赛并获奖。在北京求职多次碰壁已经让王彩玲深深失望,同时为了帮助高贝贝,王彩玲放弃了进京的梦想,将这笔金钱用来资助后者打通关系。却没想到,自己的好心面对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谎言。
在新年的飘飘雪花里,在母亲点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了尽头,虽然春天的温暖还找不到,但是立春了,一切就都不会远了。她到孤儿院收养了女孩小凡做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和天伦之乐里,重新有了寄托不再孤单。
(9)一春电影主题解析扩展阅读
《立春》是一部由顾长卫执导,蒋雯丽,张瑶,李光洁,焦刚主演的剧情片于2008年4月11日上映 。
角色信息:
(1)王彩玲,一个小城市里的师范学校里的声乐老师,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酷爱唱美声、酷爱歌剧,理想是能够唱到北京、唱到巴黎歌剧院,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物。
(2)胡金泉,一个地方上群众艺术馆的舞蹈老师,看着好象不正常,因为他对于理想一直有一种追求,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和那样一个环境不太匹配,所以大家对他有很多的偏见。最后没有挣扎过去,面对社会的压力,并没有勇敢的承认自己的同性倾向,反而有了和王金玲假结婚的想法。
(3)小张老师,她所追求的是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没有文艺细胞,也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坎坷的求学经历,也没有想要达到自己梦想的手段,只是老老实实的生活,渴望有一份相对安定的婚姻。
(4)高贝贝,一个唱美声的女孩。为了爱情和艺术,不择手段制造了一个谎言。
(5)黄四宝,没有实现伟大的画家梦,却因为一夜情后的思想转变,迫切的加入到了下海的队伍。
(6)周瑜,最平淡和焦虑的一位文艺青年,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现实状态,又没有一点主见的实现梦想,最终因为感情的挫折放弃了自己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