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侠探杰克:永不回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其实这部电影真的,真的很蹊跷,三年前我看《侠探杰克》,就对蹩脚的翻译很服气了。结果三年后看续集,依然出现了多到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错译——我们官方的翻译人员,你们是在工作之前集体磕X了吗?
但是,也真的,真的好欣慰,在2016年的今天,还有人在如此正儿八经地,拍着如此古典范儿的英雄系列电影。没有嘚瑟的炫技大场面,没有刻意浮夸的装逼耍帅,甚至没有跟风去玩什么快速、交叉剪辑。扎扎实实地讲故事、立人物、塑感情。你知道么,看到电影最后以简陋的一正一反的一对一单挑,杰克和杀手笨拙又专业地肉搏收场时,我几乎要泪盈眼眶了!
但是这个怎么看都是B级演员才会拍的电影配不上阿汤的地位,这个题材也很难拍得出挑,如果回到第一部的悬疑风格到还是有希望,但个人建议阿汤把这个系列先放一放吧,动作片《碟中谍》足矣,多开发类似明年的《新木乃伊》和《美国制造》才好。
这部电影中印象最深 黑人哥小腿中枪后被杰克救了,黑人哥说 you are still wanted for murder,字幕是“你还是杀人犯的目标”,类似的错误一抓一大把,更别说两个人的对话字幕在同一行出现。
感觉这片子的翻译根本没当一回事,不知道是不是外包给翻译公司然后直接找了几个千字30的学生做的。
刨除翻译等细节性不可逆转的错误之外,这部电影在剧情和演技上确实令我折服,所以希望翻译组能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至少让我们不要看不惯你,你说对吧?
B. 如何评价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犯罪动作片《人之怒》这部电影
一部反好莱坞的电影。看惯了好莱坞系统的商业违法片的观众,会觉得这样叙事/拍法,有着十分新鲜的体会。话也说回来,《人之怒》也会让习气好莱坞电影的朋友,初尝也会觉得怪味,所以这儿需要捋顺一下,把这个多视角,打乱时间的故事,按照时间次第顺一遍,应该就能get到导演的内核。
故作业节起初觉得这个劫案/复仇的故事,过分于好莱坞了,不像盖里奇擅长拍的那种电影,反倒更像是杰森·斯坦森那种B级动作片。看完之后才发现,老Guy可以啊,把这样一个干流商业的类型片故事,用自己独树一帜的导演方法展示出来:了解的多股力量交汇,不同视角、打乱时间次第的叙事,前卫与保守派彼此缠绕的主题,忧郁的色彩,暴力美学,透的骨子里面的“酷”。
这便是完全反好莱坞式的结局啊,一般好莱坞电影里那些义侠终究会浪子回头,一般主角会一路开挂到底,终究亲手结束复仇,一般英雄主义终究一刻醒悟,会把那些阳奉阴违的内鬼亲手处理,以此显现创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但这部电影里完全相反,与好莱坞电影所营造的普世价值观完全对立,主角也不是什么johnwick。
C. 89岁好莱坞传奇自导自演90岁“毒骡”传奇,人生没有回头路,你怎么看
除了时间,我可以用钱买到一切;"
“除了亲情,我可以用钱买任何东西;”
“我可以用钱买到一切,但自由。”
——《骡子》厄尔·柊司
《骡子》在全国艺术联合会线上如期上映,89岁的伊斯特伍德还能在屏幕上看到,一定要珍惜。
毒贩邀请厄尔做“自己人”后,一切迎来了转机,厄尔彻底进入了“事业”。在宴会上,他劝说胡里奥离开,并被熨烫成“习惯了舒服的时候跑腿”。
入行容易,出行难。他活了快90年了,这辈子犯了这么多错,所以他希望他认识的“朋友”和“孩子”能走上正道。
在收到孙女含泪的抱怨后,厄尔终于意识到时间是不能节省的,金钱和风景的外表怎么能和家人相比。
于是他放下一切,回到妻子的床上,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但是这一次,他被盯上了。对,就是他们。
库珀和迈克尔·佩纳扮演缉毒署特工的角色,给这部电影增添了很多色彩。
(尤其是已经转型的库伯,可以算是还了伊斯特伍德对他的好感。)
七天后,厄尔受到了法律裁决的迎接。在法庭上,他供认不讳,阻止了律师的辩护,并认罪。
他心里松了一口气。他选择了“离职”,回到妻子身边。他被家人和十二年不和自己说话的女儿原谅了。
在他看来,这一生浪费了答案。
03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几段话厄尔想回到家人身边:
“以前我觉得在外面做个‘大人物’比在家里做个失败者重要多了。”
“家庭是最重要的,不要做和我一样的事情——把工作放在家庭之前。”
伊斯特伍德之前的电影里有多少烦人的杂念不常见。
伊斯特伍德本人和他妻子的女儿艾莉森·伊斯特伍德在这部电影的结尾扮演了一个与父亲和解的女儿的角色。这部电影可能是伊斯特伍德的一些自白。
就像《老爷车》里的一大片亚洲情节一样,厄尔一生最爱在Mule里喂养的萱草,原本就是上世纪初从东亚移植到美国的花。
现实中的动物“骡子”本身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混血儿。
影片内部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
一切值得珍惜的东西,他们可能根本没有逻辑,而是人性本身的本性。
影片中的伯爵,虽然有着浪子之心,热衷于参加鸡尾酒会,调戏美女,甚至拿几个P换PC,但是作为一个老兵。
他脑子很清楚,知道F毒是违法犯罪的。
第一次知道自己在送毒品后,心慌得没火了。
如果说第一次是为了孙女的婚礼,第二次是为了赎回园艺园,第三次是为了帮助朋友,那么最后越陷越深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存在感!就是尊严!
然而,最大的误解之一是,厄尔只是在用金钱的道具来证明自己的有用性。
这是世界上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也是人们可以引以为豪的错误。
即使是厄尔这种年近90的老人,慢慢来还是会犯错。
当伯爵最后陪伴他垂死的妻子时,她对他说:
“你在这里对我来说就是全世界”(你对我来说就是全世界)ps:这里的真TM让人难以忍受,对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太致命了!
“我爱你,玛丽”这几个字,是在无奈、内疚、不再说话之后,被千言万语收集起来的,出现在他的脸上。
那种倔强了一辈子,争强好胜,享受的人们的关注已经褪去,剩下的只是苍老,想陪妻子度过余生。
但是时间是买不回来的。太晚了。
从《老无所依》到《绿林好汉》,厄尔在电影中的堕落令人尴尬。濒临绝望的救赎值得原谅吗?
也许这个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是重获“第二次机会”的白日梦。如果一个90岁的老人可以轻松实现财务自由,他会怎么做?
《骡子》中的悲剧意识似乎远不止《老爷车》的结局。沃尔特把灰尘吐成十字形,让人觉得他的字好,他的歌悲伤。
讽刺的是,这也很有趣:
夏普在现实中一夜成名。
最后他被判了三年徒刑,但他实际上是在服刑一年后才出来的。
因为名气大,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还特意邀请他到白宫,让他指导园艺知识...
打败他事业的互联网终于让他出名了。
然后,他仍然在照料他最喜欢的萱草,无论是在监狱里还是为小布什。
其实伊斯特伍德想在电影里给厄尔无非是“价值”这个词!
但最后发现,所谓的价值和尊严,并不值得珍惜!
这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感谢骡子,感谢伊斯特伍德,你是传奇!
D. 为什么说约翰尼德普是“浪子回头”
约翰尼·德普,1963年6月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中产家庭。成长于佛罗里达洲,Johnny 在12岁生日时收到妈妈送给他的吉他当生日礼物,从此展开对于音乐的狂热。15岁时Johnny 的父母离婚,而他也在那时候开始磕药,在16岁决定退学去追求他成为摇滚巨星的梦想。对于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Johnny 在访问中提到:“我没有办法从记忆中拼凑出家的样子,因为我们不断地搬家,青春期的我是非常迷惘的,因此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勤练吉他。”当时Johnny 组了一个乐团The Kids ,在里面担任吉他手,后来他们决定搬到洛杉矶去完成他们成名的梦想,不过后来乐团很快就解散,而Johnny 依靠电话销售笔而生活。
在洛杉矶他认识了一位化妆师Lori Allison,并在Johnny 20岁时结婚,虽然他们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很久就以离婚收场,但是Johnny 却经由Lori 的介绍而认识了Nicolas Cage,一开始他们相互看不顺眼对方,不过后来却结为好友,而Cage 也鼓励Johnny 尝试演戏并和Cage 的经纪人签约,开始了演艺事业
他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龙虎少年队》21 Jump Street播出后,迅速成为美国青少年的偶像。
最后拍【第九道门】的时候相识了凡妮莎,俩人生子,普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顾家的好男人,所以说“浪子回头”
E. 不要回头的影片评价
本片是法国女导演玛丽娜·德·范导演的第二部长片,2002年她推出了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长片《切肤》。此前她作为演员,与校友、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合作,参演过《看海》和《失魂家族》。另外,弗朗索瓦·欧容的《沙之下》和《八美图》都有她参与了编剧。苏菲·玛索扭曲的面部变幻为贝鲁奇的画面颇为慑人。本片的故事让人不禁联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而宣传海报也推出了双款。二位女星在海报上皆以黑色连衣裙亮相,以二人的位置变化相映成趣。有趣的是,海报上二人的POSE却与片名《不要回头》相反——她们都在回头。
《不准回头》:顶级美女变脸秀
苏菲·玛索自己都不敢说是法国演技最好的女演员,同样莫妮卡·贝鲁奇也离意大利伟大女星的地位尚有距离。但这并不妨碍她们俩成为欧洲最具人气的女人。崇拜症似的美貌,区别于好莱坞的成熟魅力,超越于普通意义的性感,让这两个女人占据了各大娱乐媒体的封面。国际化的路线很成功,都已年过四十的法国、意大利女人,也不满足于充当花瓶。毕竟再瓷实的肌肤无法抗拒皱纹变成裂痕,寻求演艺形象和表演类型的突破,玛索和贝鲁奇再走不同的路,本无交集。这一次的《不准回头》,至少观众看到了她俩的努力,谁更迷人,一比既知。
不再年轻的苏菲·玛索,这两年已经开始初执拿导筒,反响波澜不惊,远不如她做演员受关注。贝鲁奇在美国和法国影坛频繁出没,也试图突破花瓶定势,接下几部考验演技的剧情片,可结果并不理想。欧洲的女演员,当成她们俩这样也算是极品,借一部电影名来说,就是《只怪你太美了》,在一众同年龄段女演员中,美貌压过了演技,总与“伟大”二字隔洋向往。与花瓶相对的是才女。有趣的是,《不准回头》的导演玛丽娜·德凡就是这些年法国电影圈进步颇大的“小才女”。德凡年纪并不大,却是Femis科班出身,自身形象也显可塑性,常在弗朗索瓦·奥宗等师兄弟的片子里编剧、出演,可算是颇具才华,能导能编能演的新锐女影人。《不准回头》只是德凡的第二部长片,上一部处女作《在我的皮囊里》赢得圈内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一次再接再厉,作为新人直接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展映单元,纠集两位顶级美女,和众大师同台,前途颇为看好。
这部《不准回头》的立意,还真可以用德凡前作的名称来概括:两个相貌、身份完全不同的中年女人,法国人让娜就“藏在”意大利人玛丽娜的“皮囊”里,从沉睡到觉醒的过程。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的女作家让娜,在面对创作困境时,身体突然发生巨变。不单是自己的相貌躯体,就连身边的亲人,环境都通通抹去,诡异得不明所以。女主角只得重溯回忆,带领观众一起寻找缘由,一切都是从回忆录开始,而记忆里失去的,正是自己童年往事。影片中的迷惑变成了诡异的悬念,时空关系完全错乱,苏菲·玛索陷入了超现实的迷雾中,观众也跟着兜圈子,最终才发现导演的意图,像是看了一场变脸魔术秀。
影片在叙事上的刻意迷乱,如果用正常的手法讲述并不复杂,但德凡显然不甘心如此保守简略。《不准回头》里运用了先进的电脑特效,模拟出苏菲·玛索逐步变化成莫妮卡·贝鲁奇的每一个阶段。而且这种变化要伴随着剧情,而不是一个镜头几秒钟就可完成的,影片中有十几分钟,让娜的脸一半是苏菲,一半是莫妮卡,两个美女的面部特征生硬地拼贴在一张脸上,变得怪异且丑陋。 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造型,外人却毫不惊讶女主角的变化,人物和环境的一再变幻,已经模糊了真实和想象的界限。德凡在影片中,其实引用了“心理重现”的方式,像很多成功的惊悚片一样,观众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女主角的错觉。包括她自己的相貌,母亲和丈夫孩子的模样,家庭出身等等,让娜必须从童年诞生地去寻找,就像心理医生的催眠一样,从记忆深处找回自己。《不准回头》所做的就是拍下这个过程,主观与客观混淆,真实与错觉并立,灵魂与肉体重合又分离。
这是个不俗的剧本,可惜德凡的处理过于魔幻,有为了炫技而炫之嫌,弄混了蒙太奇和叙事。有时候观众需要自己琢磨因果逻辑,填补漏洞,本来是件好事,结果处理的有点绕,前半段故布疑阵,显得累赘且拖沓。这种寻找家族史秘密的立意,很像早期的阿莫多瓦,尤其是让娜从照片中认出生母,毅然前往意大利南部的段落,成为这个悬疑故事的真正转折。熟悉此类题材的观众,已经可以猜出事情的由来,逐渐接受导演的处理方式,再从女孩的视角来陈述就顺当多了。相比之下,阿莫多瓦的悬念就设的明朗工整,不用魔幻的特技,也能通过戏剧手法造出魔幻的效果,德凡的这部《不准回头》则显得“机械化”了。
作为商业片,影片的最大卖点还是两位欧洲顶级美女的“对决”。影片中由于只是一个女人在变化,其实并没有多少对手戏。一人一半剧情平均分配,苏菲演前半部,莫妮卡演后半部,仅有结尾处的一次对视,算是完成了灵魂对肉体的“交接仪式”。至于谁的演技更好些,各家粉丝自有评判。个人以为,相比之下苏菲的疑惑和恐惧更多些,有更多更重的戏份可以发挥,观众的情绪也随同她的心理表演而调动。到了后面莫妮卡回意大利的寻找,故事已经顺畅明朗,再辅以童年记忆的闪回,留给表演上的空间并不多了。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让娜变脸的过程,通过3D技术对脸部特征的重构,眼部和鼻梁的精妙化妆,让观众们见识了电影史上最完整最细致的“变脸魔术”。原来美女也是一场“真实的谎言”。
遗憾的是,饱受的法国影评人们并未赞同导演玛丽娜·德凡的煞费苦心,也一点都不给两位女明星面子,《不准回头》公映后的评价并不高。应该说,观众对于这么个悬疑题材还是报以很大的好奇心的,这不是一个平白直诉的乏味故事,演员形体的异化,甚至带有一点cult风味,算是难得的尝试了。然而问题就在这里,把《不准回头》当艺术电影看得影评人们,觉得导演和编剧故弄玄虚,卖弄特技;而把影片当商业类型看得观众,又无法完全接受其表现手法,缺乏简单易懂的叙事逻辑。或许是期待高了点,最后的票房并未有预期的理想。但若仅此就给两位女星下一个评语,尚为时过早。毕竟她们俩为了首次合作,表现地很卖力,在风韵犹存的岁月里,用这种“破相”的对决方式留下银幕痕迹,这已经需要份勇气,还是对得起影迷们多年的追捧和迷恋的。
很明显,导演玛丽娜·德·范想凭借《不要回头》的明星阵容和勃勃野心跻身于电影大师之列。然而,她的叙事手法缺乏新意。玛丽娜-德-范是一位出色的导演,却在法国影坛无法被归类。 ——《正片》杂志
捕获人的氛围和两位巨星的信手拈来,让我们能够宽恕导演的愚笨(尤其在结尾处)和相衬之下黯然失色的男搭档。 ——《20分钟》
那些指望导演的新片能跟《切肤》媲美的影迷可能要失望了。影片的处理不如后者深入内心,结构更为松散……撇开这些不谈,我们还是支持这样一次自由而反叛的艺术尝试。 ——Dvdrama网站
一切都平平,玛丽娜·德·范太过在意苏菲-玛索和莫妮卡-贝鲁奇金蝉脱壳的特技效果,有点忘记了她的电影,让影片沦为女演员的展示秀。 ——《ELLE》
理解:是莫妮卡没死,苏菲死了,这是前提。所以说看清楚那只流血的手是谁的,和结尾的那个字幕翻译正确是相当重要的。但你可能会问,开头出现苏菲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小莫妮卡一直接受不了小苏菲死了的事实,或者说很希望很希望苏菲还活着,于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是苏菲,注意,不是把自己想象成苏菲,而是认为自己就是苏菲。长大了之后,她也有了一个丈夫,有了两个孩子,有了一个母亲,还有了一份作家的工作。但这一切都因为工作上面的不顺心而改变。
精神上的压抑,渐渐地触动了她在记忆深处的那根脆弱的神经。她开始发现,照片上的她好像是另一个面孔,而总是有个小女孩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甚至做恶梦。在这样混乱的精神状态下,脾气自然不好,家庭生活就出现了问题,丈夫提出分居。她到母亲那里去,母亲却不在家,到麻将馆找到,又忙于堆城墙,对她不睬不理。就这样,精神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紧张,到了极度紧张极度脆弱的时候,她越能通感到那个埋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感觉自己的脸在变化,在变化,直到她打开镜子照,发现没变才暂且缓了一口气。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人物需要解释一下。第一个是她的丈夫。我开始也没看明白为什么看着看着她的丈夫变成另外一个男人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开头出现的那个男人也是莫妮卡如同把苏菲当做自己一样“当做”的。那个男人其实是当时在车上的另一个小男孩,也没死。那个在她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面孔,也就一直跟着她到她的生活中来,被她当做她的丈夫。实际上她丈夫跟她一样是另外一个面孔,也就是后来开车送她到娘家的那个面孔。而她的母亲,开头出现的那个也是她童年时代的母亲的面孔,也只是她印象中的,事实上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是那个白头发的——她的养母。那个恍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的小女孩,是她童年时候的自己,也是印象,并不真实存在,象征着她的记忆。这就是后来她为什么跟着小女孩的原因,实际上是跟着自己的记忆。先前夜里做恶梦,拉着她团团转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记忆牵扯着她团团转。
在养母家,她发现了一张小时候的照片。上面有她亲生的母亲和姐姐,于是才有了后面她去老家找她们的情节。为什么养母把门反锁了不让她走,其实怕她见到生母之后不回来了,毕竟养母对她有很深的感情。
终于,她找到了照片中的那个地方,但是生母已经假装不认她了。而那个被她“当做”丈夫的面孔的男人,也就是当初同样在车上的小男孩,因为事过好多年也不认识她了。后来去旅馆找她,她还把他当做他丈夫,但男人只是来找个激情邂逅罢了。
小女孩又出现了,代表着她离记忆更近了。于是她跟着小女孩,事实是跟着记忆,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童年的家。回到了当时,回到了车祸现场。她,她母亲,小男孩在车祸中幸存下来,唯独小苏菲死了。小苏菲是小莫妮卡深爱的姐妹,车祸的时候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其实象征着一种“灵魂”的传递。小莫妮卡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她接受不了所发生的一切,于是离家出走后,就在灵魂之中一直把自己当做苏菲,把童年时代身边的人当做后来身边的人,活到现在。
这里有一个场景,实际上是两个场景的重叠,就是她在露天咖啡座那遇到一个白头发的女人,也就是她的养母。一是当她小时候离家出走的时候,在这里遇到她,后来就成了她的养母。二是养母现在是过来接她,这两个场景重叠到一起了。这就是为什么小莫妮卡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就自己上火车去了。
小莫妮卡在换完衣服之后就变成苏菲了,实际上这个过程象征着她从那时候开始就把自己当作是苏菲了,一直到现在。也象征着她还习惯把自己当作苏菲而存在。
但在她回到家里的时候,推开门,看见丈夫儿女,儿女叫了声“妈妈”,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真实了起来,她终于摆脱了心中的梦魇,找回了自己。最后,莫妮卡回望了一下苏菲,也算是告别了那个存在于她灵魂之中的苏菲,从此苏菲不在她的灵魂中,而在她的心里,她不再把自己当作苏菲,而是保存着对苏菲的记忆……
虽然我也用“灵魂”这个词来作了解释,但此灵魂绝非彼灵魂,可作为“深度的心灵”来解释。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鬼片,也没有任何的鬼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于主角的心理。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相当有看点。比如镜子中的自己还是作为意识而存在的,而照片中的自己却是作为事实而存在的,这都是导演费心所表现的细节。
想起了《停留》,那是主角在临死前的一刹那脑海里对外界一切印象的解构和重演,也是在“存在于某一特定时刻的印象”上做文章。可惜我早先没有看懂,后来看了影评才懂,觉得好遗憾哟!还好这一部想了很久终于自己能够想通。————摘自豆瓣。
F. 保持愤怒!解读中年盖里奇,看懂《人之怒》
说下这个片子,《人之怒》
内地之前是引进过盖里奇电影的,比如《大侦探福尔摩斯》《阿拉丁》《亚瑟王:斗兽争霸》。不过对于熟悉导演的影迷来说,前几部都是相对折中的商业片,不算真正属于盖里奇风格呈现的作品,直到这部《人之怒》, 是纯正“盖氏风格”的犯罪电影,第一次来到内地大银幕。
起初觉得这个劫案/复仇的故事,太过于好莱坞了,不像盖里奇擅长拍的那种电影,反倒更像是杰森·斯坦森那种B级动作片。看完之后才发现,老Guy可以啊,把这样一个主流商业的类型片故事,用自己独树一帜的导演手法展示出来:熟悉的多股力量交汇,不同视角、打乱时间顺序的叙事,前卫与保守派相互缠绕的主题,阴郁的色调,暴力美学,透的骨子里面的“酷”。
《人之怒》有着喜闻乐见的“盖式风格”,但作为商业电影,其故事线索相比其他盖里奇电影也比较简化,没有花哨的剪辑和叙事, 可以算是个人风格与主流商业故事融合的产物。但不要以为该片是老Guy对商业的妥协,因为暗含的核心主题,依然是导演一贯的诉求和特色,用句我们都懂的话来形容,这是导演在典型的类型片里“夹带私货”。
看惯了好莱坞体系的商业犯罪片的观众,会觉得这样叙事/拍法,有着非常新鲜的体验。话也说回来,《人之怒》也会让习惯好莱坞电影的朋友,初尝也会觉得怪味,所以这里需要捋顺一下,把这个多视角,打乱时间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顺一遍,应该就能get到导演的内核。
(本文有剧透)
该片是章回体叙事,一共“4+1”段落,即开篇引子,与4章主题,每一段落,都是一个视角。
★开篇引子:运钞车视角
★第1章《暗夜幽灵》,安保公司视角
★第2章《掘地三尺》,黑道视角
★第3章《一群坏小子》 ,劫匪视角
★第4章《肝脏 肺 脾脏 心脏》,所有视角汇合
电影打乱了时间顺序,在不同视角中通过不断构建悬念,一层一层的揭秘, 在这个多重视角中,我们能逐渐察觉到导演在其中营造的体系。
一个黑白势力交错缠绕的江湖世界,在此其中,以杰森·斯坦森为首的黑道,与安迪·加西亚饰演某位白道大人物,一同维持着一种均衡的秩序,从电影透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有着交集的,而且必要的时候,白道会对黑道某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黑道也会帮助对方完成某些事情,说白了,这就是江湖秩序,直到外来者的闯入。
外来者,是盖里奇的电影的一大特色,比如《偷拐抢骗》中的布拉德·皮特,以及《人之怒》中的科林法瑞尔。《人之怒》中的外来者,则是一帮劫匪。二者的设定,有点像《绅士们》中的老炮“绅士们”,与一帮小混混们的对比设定了。
外来者(劫匪)浑身有着初来乍到的猛劲儿,眼中没有规矩,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而黑道老江湖们往往情绪平稳,讲究和气生财,不得万不得已不会背离自己一直维持的秩序。 可是一旦惹到自己头上,那就只会比外来者的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心狠手辣。
所以,这部电影的模式故事,有点像《老炮儿》,只不过本片里,老派与新派、江湖秩序与外来势力的冲突,个人复仇与铲除异己之间模棱两可的界定,都在其中。
电影故事起因,就是这帮劫匪,放在了电影第3章,前面已经将斯坦森与角色遭遇和动机,交待清楚了。
这帮劫匪绝非菜鸟,而是一帮退伍军人,在对话中,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为退伍后的生计发愁,顺便抨击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空有一腔热血而用武之地,因此打算利用专业技能,目标某资本家干一票,结果因为不熟悉黑道,铤而走险之后,经过层层分销和回扣,最后到手仅剩1万多,因此他们决定自产自销,目标就是运钞车。
作为商业电影,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人之怒》中很多角色逐渐趋于正常化,包括这些外来者的劫匪们,但仍保留了他电影中的核心——痞气。 不过盖里奇电影中的痞气不像昆汀那种邪痞,而是露出浓浓的英国小混混的地痞,混不吝那种,看上去有点侠义精神,盗亦有道,实际上不讲道理,乱拳打死老师傅那种。
所以标题才叫,一群坏小子。
这就到了开篇的运钞车劫案,一气呵成的劫案,美中不足的是杀掉了押运员,以及一个路人。
从第3章的劫匪视角中,我们能看到为什么这帮大兵劫匪,会杀死押运员,因为其中一位反抗,打掉了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如下简称小牛仔)的面具,让对方看到了自己的脸,为了灭口,才下了杀心,捎带脚的把“碰巧路过”、目睹这一切的斯坦森父子也“灭了口”。
至此,电影已经完成了前3章全部悬念的回溯,只留下一个扣儿——安保公司有内鬼,究竟是谁。
斯坦森是个黑道大佬,应该是很有手段且资历非常老牌的老大级人物。再一次跟儿子的假期中,恰好附近有个简单任务,恰好手下不是车子掉链子就是出幺蛾子,导致这个老大不得不亲自去一个简单的盯梢任务。
这里完全可以套用《警察故事4》里成龙和标叔的对话: “真的就这么简单?”“真的就这么简单!如果可以去,我都去了!”
但凡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对话或桥段的,都得不了什么好果子,果然出事儿了。
大难不死的斯坦森,为了给儿子报仇,开始寻找罪魁祸首,并且调动各路人马和关系,寻找蛛丝马迹,至此,我们能够得知如下关键信息。
★其一,斯坦森所在的黑道势力,是在参与并策划一起或多起运钞车劫案,从对白中可得知,这样的“劫案”,一定程度上得到“默许”的,属于游戏规则之内。结果,这场劫案,却被人抢了先。按照江湖秩序,斯坦森“友邻”之间肯定都提前知会了,不会发生冲突,所以这场劫案是“外人”所为。
★其二,斯坦森密会了某个大人物,从第1章得知,这个大人物,跟FBI有着莫逆关系,但具体身份未知。斯坦森告知对方,我要搞事情了,与对方信息交流。大人物也给了斯坦森一个“黑名单”,意思就是这上面的列表,可以搞。
从随后的动作可以得知,“黑名单”上的帮派都是新兴势力,属于秩序之外,因为这帮人干得那些勾当,连老炮们都看不下去了(片中有明示,某小弟说自己受不了他们了)。很明显,这次是斯坦森寻找凶手的过程,同时也是黑道内部的肃清活动,并得到了“上面”的授意。
值得注意的是, 这帮新兴势力,基本都是有色裔,对比斯坦森的老牌黑道,电影所暗示的观点,不言而喻 (《绅士们》中,也有类似的隐喻)。
但一切之后,斯坦森掘地三尺还是没有找到真凶。
最终,他决定潜伏在安保公司,这帮神秘劫匪,肯定还会有下一次任务,而且他怀疑安保公司有内应。斯坦森再次找到了“上面”,在对方的帮助下,伪造了身份和履历,摇身一变成了Patrick Hill。
至此,电影完成了第1章,Patrick Hill身份的回溯,随后的悬念就是上述第三幕揭晓劫匪身份的内容。
Patrick Hill应聘安保公司,以“平平无奇”的成绩,成为一名押运员,有了一个新名字:H。
他遇到一帮奇葩同事,包括乔什·哈奈特饰演的嘴炮,一副“我来教你做事的”威风劲儿;负责带新人且日常划水的老员工“子弹”;疑神疑鬼的管理员,还有一堆找茬的人。
随后,这个平平无奇的押运员,在一次劫案中,展示出不凡的能力,全歼劫匪,让公司上下对他刮目相看,并且名声大噪,每次他押运,都保持了万无一失,从菜鸟变成了金牌好员工。然而疑神疑鬼的管理员开始怀疑他的身份,FBI也找上门来,但都无疾而终。这个人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期间波兹·马龙的客串是全片最大笑点。
最后在一场新的劫案中,劫匪看到H的真面目,掉头就跑,完成第一幕全部的悬念设置。
可以说,开场第1章是盖里奇风格最淡、最像《疾速追杀》式好莱坞电影的风格,也是与第2章互为最多的地方。因为第2章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本章节全部悬念的解释说明:
★开场,对方叫他“Patrick Hill”名字时,斯坦森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个小细节,暗示了这名字是假的。
★他在安保公司一系列操作,搞到了所有员工的工牌,并在一个女员工身上发现了端倪,,逼问之下,发现对方监守自盗,黑了一笔钱,从而确认这家安保公司确实有问题。
★大人物的首次亮相,在FBI盯上H的时候,发现这个人真实身份,大人物出面阻止,告诉对方,不该管的别管,且明示对方不在乎钱。这个设定与第2章黑道某些行为完成了互文,才能得知,这帮老炮的某些行为(劫案),是得到“默许”的。
至此,前3章内容,都在指向一个充满秩序和潜规则的江湖世界, 内部黑白道的老派势力相互缠绕,有时候还会互通有无,维持着一种均衡。而随着外部势力的到来,在名义上盗亦有道的前提下,双方都互相撕扯了最后的遮羞布。
最后一幕是有些猝不及防。有点银河映像《非常突然》的感觉。因为,随着最后大战的到来, 前期营造的一切秩序和规则,一切人设和信条,完全崩塌。
斯坦森前期一系列超凡操作,并没有调查出结果,只是守株待兔等来了对方,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兵劫匪本着侠义精神,最后干一票大的收山,但在他们之中也出现了不安因素,几乎可以预测的到结局。
安保公司里最不起眼的,才是真正的内应。
多个视角汇聚,完成一场很有噱头的火并大战。从前几个章节一路看下来,盖里奇在片中已经不能说是多线叙事来形容,而是网状叙事,这一点在《偷拐抢骗》喜中有很好的展现,只不过本片并没有后者那般交错连环,还是那句话,《人之怒》是商业电影,盖 里奇照顾到了主流受众,对叙事进行了简化,不同视角打乱时间顺序,一层一层的悬念揭晓,让观众在来回切换的故事线中保持新鲜感,也带来流畅的体验。
然而最需要解读的则就是最后一幕。
在看似火爆的枪战戏份里,《人之怒》的结尾展示了与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另一个突出差异—— “反传统”的价值取向。
★“英雄主义”的完灭
电影中逞英雄的角色全灭,电影还事先张扬进行了英雄主义气氛营造,但最终结果,干掉英雄的,还是内奸。用《水浒传》里形容秦明之死的话来形容——“灭地竟无声”。
★“侠义精神”的嘲讽
本片放弃了《偷拐抢骗》那样繁琐的做局和布局,只是简单的用黑吃黑的方式,但效果也很明显了,大兵们什么盗亦有道、侠义精神,无法是利益驱使,巧立名目,最终换来了作茧自缚的结局。
★所谓“王者”的脆弱
斯坦森差一点就成john wick,前期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的绝境逆袭,最后更是以一敌六,大战盔甲战士,可惜火爆未遂,最后还是被冷枪击中,身负重伤,倒地不起。
但斯坦森最后的复仇是怎么回事呢?这也是全片最有意思的地方。
结尾斯坦森颇具仪式感的“肝、肺、脾、心”复仇之后,镜头一转,大人物现身,接受了被劫的1.8亿,楼下还有小弟的车接,原来独来独往的黑道大佬,最后还是找人帮忙了。
因为大战结尾显示,斯坦森身负重伤已经无力追踪劫匪了,但在黑白两道的帮助下,斯坦森完成了复仇,大人物完成了案件破获,两全其美,黑白协作,江湖恢复旧秩序。
这就是完全反好莱坞式的结局啊,通常好莱坞电影里那些义侠最后会浪子回头,通常主角会一路开挂到底,最终亲手完成复仇,通常英雄主义最后一刻觉醒,会把那些两面三刀的内鬼亲手解决,以此彰显创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但这部电影里完全相反,与好莱坞电影所营造的普世价值观完全对立,主角也不是什么john wick。
《人之怒》的核心主题,跟前作《绅士们》有些类似,但不像后者那样玩的嗨,而是在主流商业类型片的基础上,夹带了大量的“私货”。
但该片与《绅士们》最像的地方,就是已经53岁的盖里奇,不再年轻,所展示的内核,也是趋于老成,和对世事的无奈。
比如电影里,调查、追逐与枪战之中,两部电影的主角们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力不从心,也感受到了来自外来势力的压力。《绅士们》里的“痞子们”已经不再年轻,《人之怒》的黑道也有了家庭的羁绊。
但最终,他们都用传统的做法——武器+拳头,重新夺回了控制权,维护了他们亲手搭建起来的秩序。在这一切的背后,则是《绅士们》里,英国绅士为了保住老派势力,还要为美国人(马修·麦康利)卖命,也是《人之怒》里,颇有手段的黑道,还要借助“大人物”的帮忙,来完成复仇。
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到了以主角斯坦森为首的黑道们,大量的疲态和退意,试想一想, 假如斯坦森不是为了复仇,他和儿子没遭遇这些事,没有那种愤怒的情绪,他还能否有足够的动力和能量,去应对新势力的崛起?
在第2章里,他以复仇的名义去按图索引,消灭其他新势力,从角色的状态上,已经看出被裹挟在事件中的无力感,感受到了外部势力对老炮们的冲击,感受到了自己是工具人,只是在帮助大人物在肃清势力而已,所以他才不得不自己单枪匹马。
但无论怎样,复仇还是完成了,新势力也肃清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方都想要的结果,秩序依旧,但老炮们,已然乏力维持。
53岁的已知天命的盖里奇,不再嬉皮笑脸玩黑色幽默,而是以一个中年人的姿态,保持愤怒,这样才不至于“老去”。
G. 好莱坞三大特工,为什么只有碟中谍系列经久不衰
碟中谍系列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只能说是影片无论从质量,故事性和明星的演技与名气都是分不开的。
H. 为什么好莱坞票房动辄上亿的电影主角都是一些不知名的演员
之所以发生各种大热影片没有大牌出演,是有好几个原因构成的:
第一个便是节省经费,没什么说的,像凯奇,一部电影片酬就要2000万美元,而像变形金刚总投入才2亿多点,特技镜头又多,所以能不请大牌就不请。
第二个原因就是由影片来源决定的,这几部电影都是来源于改编卡通或者小说,观众不会不买账,比如变形金刚是影响巨大的卡通片改编而来,不会缺观众;暮光之城也是欧美影响巨大的小说,青少年几乎人手一本,观众也是不愁的;
第三个原因是角色问题,变形金刚的主角是机器人而不是人类,人类在影片中只是个配角,戏份不怎么样;暮光之城的主角要是不满20岁的青年,哈利波特要的是不超过15岁的少年,年龄明显不符合,有哪一个大牌不是三四十出头的,再怎么化妆在欧美白种人身上也不能遮掩岁月的痕迹;第四个原因就是演员自己了,功成名就的大牌们是不会允许自己出演像变形金刚这样自己只能当路人甲的角色的电影的,和国内不同,美国的电影演员为了保持观众吸引力,一旦成名,就会减少自己的电影产量,一般每年只拍一到两部电影就是个人的极限了,所以对剧本挑得厉害,这两年基本上是商业片当道,又大部分都不是看演技的改编影片,一旦演出,口碑就会下降很多,所以接活的大牌就少了很多,怎么说呢,投资人愿意出钱,大牌还不愿意去呢。而且这两年大牌都在忙自己的事业,汤姆汉克斯在向制片人发展,凯奇也是一样,救世主尼奥一向喜欢拍摄小成本的B级片,只挑自己喜欢的故事拍,口味比较奇特的可以看看。
最后一个,阿凡达,光凭卡梅隆的名字,就足以产生巨大的叫座力了,再说了,八年时间,日本鬼子都打跑了,哪个大牌会泡上八年时间只为一部高新技术唱主角的影片默默付出?
国内影片的话,说句实话,疯狂的石头能红简直是奇迹。在国内能有叫座力的影星就一个,那就是葛优,观众肯买账的导演也就冯小刚、张艺谋;姜文原本就是谢导之后的国内霸主级导演,水平是没的说,不过过去光走艺术路线,票房自然是一塌糊涂,现在肯放下身段,又拉进来葛优、周润发,圈里的人脉一发威,自然是没得顶。
说来说去,美国电影现在是看特技不是看演员,所以大牌集体失踪,现在盗梦空间一出,可能又要掀起一片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影片潮流,好莱坞大牌也会纷纷复出。国内是看大牌不是看特技,所以也只有葛优、姜文撑台面,港台的话期待下甄子丹和成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