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十九日祭里面孟书娟怎么那么讨厌
四十九日祭孟书娟简介四十九日祭剧中张歆怡饰演的孟书娟是与南艺附中学生,南京大屠杀中女性受害者,孟繁明的女儿。这个角色演的观众都吐槽说太讨厌了,还说孟繁明有这样一个女儿真的是被她害死。而电视剧版的孟书娟和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孟书娟既然是同一个人演的。注
四十九日祭对比孟书娟那样的大小姐运气就不太好了,活得那么好!战争都打成那样了,她还在那儿耍大小姐脾气。玉墨她们就不应该替她们去日本人那儿送死,女学生就很牛逼吗 孟书娟如果不任性,他爸爸也不会那样,也许玉墨也能坐船离开。虽说是孩子,虽说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但在十几岁的年纪也该懂事了,况且还是在如此的大环境下,也该分清孰轻孰重。
孟书娟真不懂事,用得着这么极端吗,她MD死跟玉墨也没有关系,还总是带来危险。水那么珍贵,还往地上洒,她是不肯接受有后妈啊,还是不肯接受藏玉楼里的人给她当后妈,但愿之后的戏会懂事吧。
但也有网友力挺孟书娟:日本人不骂,骂淑娟!想不通,她只是个孩子 没母亲,单亲家庭的大小姐,脾气自然倔了点,自私了点!这很难理解吗 居然还希望她被日本人糟蹋,晕!
她针对那些女人不也是有原因的么!要是有个混夜店的女人和你爸纠缠不清的,会怎样 当然玉墨这里是个例外,人家淑娟哪知道她是个例外 相信以后淑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可我们不能因为她这么点小任性小自私就有这种想法吧。
四十九日祭孟书娟扮演者张歆怡出生于1998年5月29日江苏南京,职业演员、学生,汉族,中国国籍。
『贰』 金陵十三钗剧情
影片开始是三个学生被日军追赶在逃跑,一女生躲到路边一个难民点,书娟(学生女主角)和一女学生躲在铁管道里,难民点被发现被日军全部杀死。书娟在铁管道遇到约翰(贝尔饰)他要到教堂给被日军炸弹炸死的神父做殡葬,书娟正好是这个教堂的学生,带他去了。镜头切换:一群女学生和一个男学生(乔治,神父的养子)在逃跑,被李教官(佟大为饰)等一批军官救了,日军发现敌人开坦克车来射杀他们,最后只剩下李教官和李教官半路收养的小男孩。最终女学生们都躲进教堂,因为是西方人的地盘,日本不敢在这里杀人,她们暂时安全了。一群秦淮河的妓女因安全区不愿收留她们,她们也来到教堂避难,乔治再三阻拦无效安排她们藏在地窖。李教官发现这个教堂,把受伤的小男孩放到地窖叫妓女们照顾,自己躲到教堂附近保护她们。某日清晨,女学生们不愿妓女用她们卫生间大打出手,这时从窗外射进一枚子弹打死一名学生,一小群日军闯进教堂,妓女们躲进地窖,女学生四散逃跑,约翰也慌忙躲进衣柜,发现自己穿着神父的衣服,他决定去保护女学生,但是日本军不买他的帐并将他打伤,眼见女学生将面临被强奸,李教官从窗户射杀了两名日军,日军跑出教堂寻找敌人,最终李教官与日军同归于尽。受伤的小男孩因没有得到有效医治最终死去,妓女豆蔻觉得他很像自己的弟弟坚持要回妓女拿琴弦弹琵琶给小男孩听,香兰想拿回耳坠与她一同前往,回来的的路上被日军奸杀。教堂这边又来了一批日军,日军首领说会保护教堂的安全,并为她们提供食物,这批日军的翻译(汉奸)就是书娟的爸爸,书娟的爸爸想救女儿出去,为约翰提供了修车的工具和通行证。过几天日军过来说请女学生们去参加日军的庆功会,约翰再三拒绝无效,书娟她们决定一死保证自己的清白,妓女们为救女学生说代替她们去,但是只要12个人,那天日军看到的是13人,乔治叫约翰给他化妆,男扮女装凑齐人数,通过约翰的化妆等妓女们去了日军的庆功会,约翰带着女学生们逃离南京。
我昨晚看的,电影2个半小时,可能描述的不全,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不错,很希望能拿到奖。场景特效做的很好,适合在电影院看。
『叁』 电影 金陵十三钗 结尾
他们就代替那些女学生去了,然后约翰开着卡车带着那些女学生逃走了。
女学生书娟独白,说以后再也没看到乔治和那十二个女子。
最后,画面定格在那些女子最开始有说有笑走进教堂的情景。
电影就这样完结了…
『肆』 金陵十三钗的电影和电视剧的书娟演员是不是同一个人
是的,是一个人,张歆怡饰演
『伍』 金陵十三钗中魏书娟的历史原型是谁
事隔七十多年,翻阅魏特琳写于南京沦陷期间的日记,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魏特琳在日记中提到了一批帮助其他“书娟”们逃过日军强暴的“妓女”。那是1937年12月24日、圣诞节的前一天,魏特琳被叫到办公室,与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对方要求魏特琳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天的结果是,对方最终挑走了21名妇女。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书娟”们。不过,这些被挑走的“妓女”,起到的作用有限,真实的“书娟”们,并没有电影里那么幸运。魏特琳的日记中记载,日军占领南京后掳掠强奸妇女,连幼女都不放过。
『陆』 高分悬赏。金陵十三钗影评,要求原创的专业一点的影评,谢绝东拼西凑的东西。
中国的抗日叙事已经汗牛充栋,《金陵十三钗》的突破在于人物谱系的多元化,在这部影片的肖像学图谱里,能够看到多国电影二战叙事的基因,也能看到以往抗日叙事的延伸和进化。创作者花费心思利用既有的肖像学传统,颇为讨巧地将种族、阶层、性别等多重冲突编织在一个关于反抗与拯救的故事当中。最难得的是,叙事折射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现代性状况,这一点恰是以往很多抗日叙事所忽略的。
《金陵十三钗》以一名白人男性作为主人公,将故事空间设置在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教堂,两组对位的女性人物——女学生和妓女,分别以教育/正途和商品化/邪路的方式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她们的现代性体验因日本攻入南京这一灾难而中断了,这恰是中国国家命运的缩影——初具雏形的现代化进程被侵略战争破坏,在当时唯一能够依赖的便是居高临下的盟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男主人公。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现代性创伤,各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状况有意无意地通过二战叙事反映出来。相比之下,中国大多数抗日叙事往往带有浓厚的“前现代”痕迹,是千篇一律的“复仇叙事”,运用的是一套高度本土化的肖像学,英勇的游击队战士、凶神恶煞的鬼子、农村空间等等,与其它国家的二战叙事没有构成有效的呼应和交锋。近年来《南京、南京》、《风声》、《拉贝日记》等影片试图跳脱这种模式,开创新的肖像学传统。与之前的尝试相比,《金陵十三钗》的话语模式是更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通过详细梳理该片的肖像学谱系,能够发现本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二战叙事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对话恰是建立在国族现代性体验之上的。纵观世界各国的二战电影,将女学生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式在反法西斯阵营的电影中并不多见,反而是战争加害国日本津津乐道的主题。最典型的便是“姬百合”神话,《姬百合之塔》(1953)是日本战后最著名的反战电影之一,由今井正导演,水木洋子编剧。自1953年之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除了1987年今井正自己重拍的版本,还有1962年版、1968年版、1995年版、2007年版等等,每一版都启用一批当时代最受欢迎的少女偶像们来出演。故事讲述了美军登陆冲绳时,一群冲绳本地的女学生被军方组织起来,称为“姬百合部队”,与军队一起行动,承担医护任务。在美军和本国军队的双重威胁之下,女学生们倒在了冲绳的海边。今井正的版本创造了一种“无辜者叙事”模式,将主人公们作为纯洁的化身,看着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被战火无情吞噬,人们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怜惜之情,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金陵十三钗》中的教会女学生与《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年龄相仿,形象也略有相似,可以放在同一个肖像谱系中来比较。《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是单质的、平面化的,她们作为一个整体,除了最核心的主人公(也是最重要的少女明星),几乎分辨不出个体。《金陵十三钗》亦然,比起风姿各异的妓女群像,女学生们显得面目模糊,连主人公书娟也不甚清晰,她们的蓝布长衫和“姬百合”们的水手服具有同样的符号功能,是战争年代纯洁无辜的受害者的标签。女学生身份究竟负载了怎样的文化意义?为何在日本二战叙事中如此盛行?中国电影此番运用女学生形象,与“姬百合神话”蕴含的创伤感是否有共通之处?《姬百合之塔》反复强调女学生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细节包括她们在战火中举行了毕业典礼;她们的老师念念不忘自己关于英国经济的研究手稿;在生命的最后一夜,少女们唱的歌曲是《故乡》(《金陵十三钗》中日本军人也唱了同一首歌),歌词诉说的是在外求学的游子对乡土的怀念,流露出一种典型的明治意识形态,即为了追求现代文明和进步,远离故乡,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泛起怀旧之情,这种意识与片中少女们的身份是符合的,她们是现代人/文明人的代表,代表着“正常的”现代化途径(教育),而军人代表着以战争为手段的“非正常的”现代化。《姬百合之塔》并没有强烈指责敌人/美国,灾难的主要责任在于陷入非理性狂热的本国军队,这符合日本战后的主流观点——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因为军方的孤注一掷而血本无归。再看《金陵十三钗》,书娟们受过西方文明的洗礼,会说流利的英文,演唱赞美诗,她们不同于以往抗日叙事中的中国受害者形象,日军“三光政策”下的农村受害者们完全是前现代的,而书娟们是中国初萌的现代性的象征——脆弱的、容易夭折的,必须依靠西方的扶持才能幸存。书娟的父亲会说英文和日语,可推测出其买办身份,其他少女们的出身很可能与之类似。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抗日战争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阶层推动的,因为其浓重的殖民地色彩,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叙事里,相对于农村底层民众,这一阶层的状况往往被忽视,直到近年,人们才开始重新评价洋行买办们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样作为纯洁无辜的战争受害者,“姬百合”和书娟们都隐喻着本民族“正常的”、渐进的、改良性的现代化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女学生是日本现代教育制度的受益者,虽然教育模式学自西方,但已经经过了日本式的改造,这与日本战时的现代性状况是一致的。西方势力已经被驱逐出境,“姬百合”神话中只有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教师/日本知识分子,并没有西方异族导师的存在。而书娟们要直接依靠西方文明的代言人约翰,与当时贫弱的中国无力抵抗日本,必须仰仗美国援助的状况相符。将两组女学生对比,侧面说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落后于日本的事实,两国同时期不同的现代化状况决定了,“姬百合”们把西方看作敌人,书娟们把西方视为拯救者。然而除去这一差别,当东亚最重要的两个国家选择女学生作为战争创伤载体时,无形中印证了一种共同的现代性体验,无论先进后进,东亚的现代性不可避免暗含着对西方的从属和仰视,代表东方的不是成熟的男性,而是未成年的、学习中的女性。女学生代表着靠西式教育培植出的现代性,这是社会中上层的特权,妓女们则象征着底层的现代性萌芽,她们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方式是将自身商品化。比起被西方的文明传播者/教会(神父)以西方女性为模板塑造成型的女学生,妓女们的现代性是自发的、杂糅的、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正如她们的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外表:烫发、胸罩、丝袜和旗袍、琵琶。西方拯救者/约翰看待女学生(书娟)和妓女(玉墨)的眼光是不同的,书娟们与西方的少女在约翰眼里没有本质的区别,她们是单质的、纯洁的孩子,“无性”的天使,绝对的“善”的化身。妓女们才是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殖民地风景,阴性的、色情化的,是白人男性的欲望对象。女主人公玉墨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曾经是一名女学生,她是近代中国两条并行的现代化路线的交汇点,她流利的英文和风情万种的举止将两个群体的特质熔铸为一体,是最能满足西方幻想的东方形象。与西方流畅沟通的能力和异域女性的神秘魅力,且作一番不甚恰当的联想,当年宋美龄游说美国国会支援中国抗战,不也是凭借类似的特质吗?仗义舍身的妓女形象已经成为战争叙事的套路之一,因为性放荡而遭社会共同体鄙夷的女性,通过献身拯救“纯洁的”女性而洗脱了道德污点,成了撒玛利亚式的“圣妓”。只要涉及战争中的性暴力,该桥段可以为任何国家的战争片所用,中国抗日叙事中的例子有《南京,南京》,日本电影中亦不乏献身苏联军队,拯救满洲移民妇女的慰安妇(如《人间的条件》、《流转的王妃》等),或慰安妇在日军侵犯战地护士时挺身而出的情节(《听,海神之声》)。“圣妓”桥段背后的逻辑是对个体社会价值的测算,在贞节的妇女与堕落女性之间进行权衡,《金陵十三钗》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阶层和文化地位的差异,约翰问陈乔治:“一边是女孩,一边是女人,两边如何选择?”约翰代表了本片的观点,默认了如此测算的合理性。他尽管爱慕玉墨,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两股现代性潮流之间,“女孩”代表的“正常的”现代化是更值得拯救的,她们作为西方亲手栽培的现代性萌芽,有待成长和发展,是落后国家重生的基础。而“女人”是如杂草一般任意生长的畸形的现代性产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颓废性的缩影,只有通过自我牺牲实现其建构性的价值。通过刻画女学生和妓女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阶层之间的矛盾被弥合了,呼应着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共同体产生的凝聚作用。本片中的中上阶层是西方化的,而底层更具东方色彩,女学生说英文,唱外国赞美诗;妓女们说色情笑话,唱江南情歌小调。中上阶层的禁欲与低层的纵欲构成了反差,女孩对女人既鄙夷又嫉妒,那种成熟的女性魅力是她们尚不具备的,和解呈现为对彼此文化价值的肯定。妓女们通过裹紧胸部、拉直卷发、洗尽红妆实现了和女学生的同化,进入了由中上阶层垄断的“正常的”现代性状态,想象着母亲看到自己成了“读书人”该有多高兴,弦外之音——为了重归纯洁和身份提升,牺牲性命也是值得的。另一方面,已经高度西化的女学生从妓女身上看到了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原生态的传统往往来自民间底层,她们用心聆听《秦淮景》,回忆着女人们一身红妆拥入教堂的情形。这一刻上层与下层的现代性融合了,女孩和女人共同象征着彼时中国的时代状况。日本二战电影中也有一类代表底层现代性的人物——战败后专门以美军为服务对象的妓女“潘潘女郎”,玉墨们在服饰造型上和日本电影里的“潘潘”颇为相像。日本战败之前,西方文明一直是由上层精英引入,自上而下向民间渗透,这种西方化是经由统治层精英提炼改造过的。当西方文化以占领者的姿态直接出现在普通日本人的生活空间里,潘潘成了西方文化在底层和边缘的代言人,通过她们,西方化向主流和中心渗透。《金陵十三钗》肯定女性以身体为资本求助于西方男性的行为,象征意义上,中国求助甚至乞怜于西方是现实情势所需,实际上也得到了西方的同情和怜悯。而日本眼中的二战是与西方的对抗(亚洲战场的侵略行径被刻意遗忘了),潘潘们代表的“非正常”的西方化是无奈而屈辱的。实际上,在东亚这一非西方世界当中,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现代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否定的,人们更希望以“女学生”的方式实现现代化,《金陵十三钗》的策略是让妓女与女学生同化,而日本电影中的潘潘则堕落到底。男主人公约翰是来自西方的拯救者,也是成熟的现代文明的化身,与女学生和妓女代表的前现代国家尚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相对照,他修理卡车/现代文明符号的行为也佐证着这种身份。约翰属于大屠杀叙事中的“中立者”谱系,如《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拉贝日记》中的拉贝、《再见,孩子们》中的神父,乃至《卢旺达旅馆》中的旅馆经理,他们要么属于交战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国家,要么从事商业、医生、宗教等相对不受政治影响的职业,这类人物的身份便于周旋在屠杀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他们表面上是“中立的”,暗地里为弱者提供某种庇护。《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与辛德勒类似,他经历了从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异族女性的本能欲望起到了推动作用,纯洁无辜者的惨死则唤起了人物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感,《金》片中摔死在约翰面前的女学生与《辛》片中的红衣小女孩有类似的功能。这种“普通英雄”是很讨巧的叙事套路,自私、放荡等缺点反而让主人公的拯救之举更有人性光彩。值得注意的是约翰与中国女性们的关系,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除了活跃各地的游击队,主战场的正规军主要依靠美国扶持,这一点在中国的抗日叙事中很少被强调,《黄河绝恋》中虽然出现了美国飞行员,但他与中国女游击队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平等的,算不得对战时中美关系真实状态的隐喻。无论如何评价《金陵十三钗》中“依靠西方获得拯救”的叙事内核(也是《拉贝日记》的叙事内核),不可否认该片是对于战时中国与西方关系更准确的影射,中国城市中上阶层的现代性是西方一手扶持起来的(以教会学校为代表),西方援助中国国民党/中上层(而非共产党/底层)反抗日本正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日叙事大多数描述共产党的游击战,叙事空间以农村为主,国民党、主战场、城市、西方等元素被屏蔽了,抗日神话的主题是中国民众浴血奋战驱逐了日本侵略者,仿佛没有依靠任何外力,这与日本的主流观点正好相反,日本至今不愿承认被中国打败,向中国投降被视为输给美国的后果之一。在日本保守倾向的二战电影中,时不时鄙夷地提到中国躲在美国的裙子底下,且不理会日本保守派的极端言论,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战时依靠西方“盟友”是现实的出路,《金陵十三钗》难得地反映了这种状况,并将之合理化。《金》片中,玉墨利用色相诱使约翰相助,但在两人的交锋中,她始终掌握主动,并没有丧失尊严。当约翰暴露出他心灵最柔软的一面,告知玉墨他为了给死去的女儿化妆才从事殡葬人员的职业,他此时已经从好色的、唯利是图之人,蜕变成了英勇的、人道主义的拯救者,玉墨委身于他的行为有两情相悦的成分在内,不再是赤裸裸的肉体交易。通过这套叙事策略,《金》片通过白人男性/成熟的现代文明拯救中国女性/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这一图式,影射了战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同时又竭力淡化中国仰承美国鼻息的弱势地位。本片中的日本军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野蛮暴力的底层士兵,一类是相对文明的军官。前者在中国抗日叙事中屡见不鲜,而后者很少出现。如果看其他国家的二战电影,会发现许多彬彬有礼的“敌人”形象,如美国电影《钢琴家》中弹钢琴的德国军官、《虎,虎,虎》中的山本五十六、《硫磺岛来信》中的栗林中将、法国电影《海之沉默》中倾慕法国文化的德国军官等等,包括今年日本电影《太平洋的奇迹》中的美国军官。在当下流行的战争片话语中(尤其是和平主义和反战话语),过度妖魔化敌人的处理方式显得呆板,人性化的敌人更利于表达战争的复杂性,这并非简单地美化敌人,有时是借敌人来肯定己方的价值观,有时是为了揭露敌人人性外表下的异化本质。中国战争片的状况与民族情感记忆有关,作为被压迫和欺凌的弱国,战争被视为民族解放的唯一途径,是彰显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舞台,残酷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人的感情记忆中没有“反战”的土壤,“人性化”的敌人是很难被接受的,《南京,南京》就是例证。《金陵十三钗》中出现了一位貌似有“人性”的军官,日本军官长谷川会说流利的英文,尊重神职人员,能够弹奏风琴和演唱歌曲。如果对日本战争片有所了解,便会发现这套塑造人物的策略借鉴了日本电影对本国军人的画像。在战后的日本电影中,普遍存在一种精英主义的倾向,上层的军官更像是武士,气宇不凡,有高贵的尊严,参与的残暴行为较少,因为那样将有损武士的德行;相反,下级军人常常胡作非为,欺上瞒下,虐待新兵,滥杀无辜,与日本古装时代剧比较,会发现他们的形象并非武士,而是时代剧中猥琐、自私的农民。通过这样的转化,日本战争电影将战争带来的屠杀和残酷,归结为参战者个人素质和品德的问题,战争的罪责被个人化和偶然化了。
『柒』 《金陵十三钗》中的书娟逃出南京了吗,她后来去了哪里
孟书娟最后逃出南京了具体去了哪里没有表明但最后她在南京大屠杀中拍摄的照片成为了日本人侵略的直接证据,而她本人也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检察官。不过整个教堂中只有她一个人最终逃了出来那些与她同生死同患难的姐妹全都命丧南京成为她一生忘不掉的痛苦经历。
三、孟书娟最后逃出了南京城成为了检察官而她拍摄的照片成为日本侵略的直接证据。
最后在孟凡明的努力下终于将孟书娟送出了南京至于她去了哪里电影中并没有表述但在最后日本接受世界法庭裁判的时候孟书娟到场了,她提供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就是那些她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照片,而这些照片成为日本侵略的决定性证据。
『捌』 四十九日祭书娟与金陵十三钗书娟是同一个演员吗
张歆怡,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书娟扮演者。
《四十九日祭》在宁拍摄 张歆怡再演“书娟”
张歆怡成了同时饰演了电影与电视版“金陵十三钗”的唯一一人。
『玖』 孟书娟原型是谁
四十九日祭孟书娟没有原型。
孟书娟是小说《金陵十三钗》中人物,在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金陵十三钗》与电视剧《四十九日·祭》中,皆由张歆怡饰演。
书娟是孟繁明的女儿,孟繁明因为给日军做翻译,所以被骂成“汉奸”,书娟因此不再喜欢她这个爸爸,但书娟依然爱她爸爸。孟繁明为了保护书娟,把她送进教堂里,那里有洋人,最后书娟逃出了南京。
角色介绍
《四十九日祭》和电影版一样,选择在南京石湫影视基地拍摄。该剧集结了导演张黎,演员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等豪华阵容,讲述了南京被日军攻占前后49日内发生的人间惨剧。电视剧中既有张嘉译、小宋佳等视帝视后级演员,同时也在全国挑选了许多新人来饰演女学生。
记者在其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在电影版中饰演“书娟”的南艺附中小姑娘张歆怡,她在电视剧中仍出演这个角色。张黎说,在全国各地海选完后还是发现她最适合演“书娟”。
演电影时,张歆怡13岁,拍电视剧时15岁。张黎说:“个子长高了点儿,样子和感觉都还在。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她自己要表达的欲望也特别强。”由此,张歆怡成了同时饰演了电影与电视版“金陵十三钗”的唯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