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创作的突出特点
1).现实性与时代感.
2).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3).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
4).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
俺们教科书上的,不会错的!恩!
⑵ 电影白毛女早先赵大叔说的那个什么过来了
电影《白毛女》结尾,躲藏在山洞的喜儿被大春哥救出,大春哥给她带来好消息:“早先赵大叔说的那个(红军)过来了。
(2)十七年电影中的阶级主题扩展阅读
该片之所以能够成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正典化”之作,不仅仅在于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技巧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它的内容和目标。在意识形态与民间伦理叙事之间,在复仇与革命之间,在爱情与政治之间,影片是需要做出选择的,尽管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择,但是,孰轻孰重的问题,还是要编导者去拿捏。政治话语、主流文化和延安文艺传统毕竟占主导地位。
因此,为了彰显该片的主题,必须让爱情为政治服务,复仇必须转化为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民间传统只有在革命的大旗下才能获得现实意义。于是,男女之爱、阶级之恨、革命之争在该片中就成了一回事儿。
综上所述,仅仅是改编自经典歌剧并不能保证该片的成功,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题材也并不能使该片征服中外观众。编导对爱情和复仇母题的改写,民间传统叙事与“五四”文艺新潮的合谋才是这部红色经典成功的根本原因。
⑶ 请问电影《早春二月》的影评
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得到夏衍的支持与帮助,他亲自划剧本修改一百多处,并将片名政定为《早春二月》,亦寓示了当时的时代如早春料峭的天气那样,寒意袭人。肖涧秋这个徘徊者身上显然有柔石的影子,因此编导者谢铁骊在"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中选这部作晶搬上银幕是很有意义的,在电影反映知识分子题材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新中国十七年的电影银幕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影片含蓄的韵味,精练的镜头以及丰富的细节描写如肖涧秋两次弹琴、三次饮酒、七次过桥,都各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情境,令观众如痴如醉。孙道临塑造的肖洞秋形象气质逼真、性格鲜明,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成为他的表演艺术的代表作。谢芳对于反抗封建环境、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岚也演得非常生动、真实。她将主人公执著任性、桀骜不驯、热烈奔放的性格表现得活
灵活现,同时又细致人微地揭示出陶岚善良真诚、富于同情心以及对爱情的甜蜜渴望、对进步思想的大胆追求等复杂心理变化,突破了她以往的本色表演。须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新中国电影的一个"异数",影片上映不仅就遭到了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的严厉批判。
<by sina>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未与时代真正结合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他们自身或与现实生活环境的矛盾,刻画出徘徊于人生道路上的青年。但影片在结尾处含蓄地暗示萧涧秋投入时代洪流中去寻找新的理想和道路,陶岚追随而去,提
高了原作的思想境界。影片的艺术特色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如借用陶岚反复弹奏萧涧秋创作的《徘徊曲》,渲染、烘托出主人公苦闷犹豫的心情;以怒放争妍的大片李花,衬映出他俩炽热的纯洁的感情;又如用皑皑的白雪、荒凉的田野、石桥,以表现他们不畏世间的阴暗,怀有纯洁的情感。整个影片有抒情诗的色彩和情调。
<by internet>
⑷ 建国 后十七年电影创作的突出特点
没有找到专门的论述文章,只能在这里发表点个人拙见了.
先是模仿苏联的路子走,影片内容基本上都是搞革命,苏联怎么拍,中国就学着翻拍.
再就是拍一些当时热门的文学作品.鲁迅的<祝福>就是那个时候拍的.
嗯,还有戏剧类的电影,戏剧类电影在当时一直挺火.
那个时期的动画片也不错,中国部分获得国际大奖的动画片就是那个时候拍的.
反映农村的生产活动,农民的生活,工业生产什么的影片也有,应该都是在1956完成三大改造的时候拍的,还有大跃进的时候.
无论是什么时候的中国电影,都是以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为最大特点的.这个主旨无论在建国初还是到了现在都一直存在.
鉴于本人是泛90人士,对自己出生前的一切都没亲眼见证过,这些也是从平时老一辈们的话中得到的结论,有一些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从它们中也能看出一些当年中国电影的特点来.
[浙江电影]建国初期浙江电影
http://www.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6/07/28/007773667.shtml
别的实在找不到,真不好意思...
⑸ 为什么说:“十七年电影是毒草”这种讲法是什么思想下产生的当时产生这种说法的人们心态是怎样的
是极左思想下产生的.与人们心态无关,属于毛本人的定调而已.
香花和毒草的比喻,最早出现在1957年初。当时共产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批评党内那些思想僵化的人,认为放不仅要放香花,也要放毒草。他说:“香花是跟毒草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跟孔子、老子、蒋介石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又说,“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他还特别提出:“农民需要年年跟田里的杂草作斗争,我们党的作家、艺术家、评论家、教授,也需要年年跟思想领域的杂草作斗争。”
⑹ 十七年电影时期儿童电影的精神反应
你好,你想问十七年电影时期儿童电影的精神反应什么吗?十七年电影时期儿童电影的精神反应说教意味和政治诉求。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实践,在儿童电影的创作中亦可见一斑。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主题丰富,叙事多样化,整体上呈现出强烈的说教意味和政治诉求,主流意识表达主流意识表达的意图与"人民性"文艺观是殊途同归的。十七年儿童电影不断实践"人民性"文艺观,表征人民文艺美学,所呈现出来的儿童英雄之美、儿童追梦之美、儿童童话之美,为人民性的文艺观做出了最好的时代注解。
⑺ 反映姨太太那个的电影
电影编辑
《早春二月》
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谢铁骊
新中国电影的一个"异数"!十七年故事片巅峰之作!
1983年荣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得到夏衍的支持与帮助,他亲自划剧本修改一百多处,并将片名政定为《早春二月》,亦寓示了当时的时代如早春料峭的天气那样,寒意袭人。肖涧秋这个徘徊者身上显然有柔石的影子,因此编导者谢铁骊在"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中选这部作品搬上银幕是很有意义的,在电影反映知识分子题材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新中国十七年的电影银幕上也是绝无仅有的。[1]
影片含蓄的韵味,精练的镜头以及丰富的细节描写如肖涧秋两次弹琴、三次饮酒、七次过桥,都各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情境,令观众如痴如醉。孙道临塑造的肖涧秋形象气质逼真、性格鲜明,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成为他的表演艺术的代表作。谢芳对于反抗封建环境、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岚也演得非常生动、真实。她将主人公执著任性、桀骜不驯、热烈奔放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又细致人微地揭示出陶岚善良真诚、富于同情心以及对爱情的甜蜜渴望、对进步思想的大胆追求等复杂心理变化,突破了她以往的本色表演。须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新中国电影的一个"异数",影片上映不久就遭到了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的严厉批判。
影片《早春二月》的剧本写于1962年,影片完成于1964年,它是电影界的“新侨会议”和“广州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大写十三年”开始流行,影片的编导选择这样一个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徘徊探索又充满人情味题材的电影,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果然,影片拍完不久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批判,其罪名就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和阶级调和论。当然,这部影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之后已经得到彻底平反。 《早春二月》最大的成就表现在“左”倾文艺思潮喧嚣之时,它在题材上和主题上均有重大突破。它叙述了发生在二十年代江南小镇的一段故事,通过肖涧秋和陶岚这两个极富魅力的形象,大胆地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及其局限。它向人们昭示:一切有为的青年只有从小资产阶级的徘徊中醒悟,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才会有真正光明的前途。
⑻ 中国电影1949-1966这17年是怎样发展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根据记载这个时期新中国一共拍了507部电影,从题材看,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反映1949年建国以前社会生活的影片;一类是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反映旧时代、旧社会生活的影片 主要有,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片:《林则徐》和《甲午风云》等;反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片:《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东进序曲》、《回民支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旗谱》、《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冰山上的来客》、《柳堡的故事》、《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和《鸡毛信》等;反映旧中国旧社会人民生活的、根据名著改编的“改编片”:《祝福》、《林家铺子》、《家》、《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白毛女》和《青春之歌》等;反映封建社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戏曲片”: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野猪林》和《杨门女将》和昆曲《十五贯》等。◆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 如,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争片:《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反映建国初期我公安干警同潜伏的美蒋特务斗争的“反特片”:《秘密图纸》、《羊城暗哨》、《霓虹灯下的哨兵》和《铁道卫士》等;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农村片”:《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兵新传》和《刘巧儿》等;反映少数民族边疆风情的“风情片”:《阿诗玛》、《刘三姐》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风尚的歌颂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满意不满意》等。◆“17年电影”的不足和贡献 以上这些电影让我们觉得这17年电影离我们既遥远又不遥远,说遥远,这些电影离我们毕竟有40多年了,说不遥远,我们当中的有些人,尤其是有些岁数的人都是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这些电影当中有一些优美的插曲至今我们还能唱出来,像《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甘岭》中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英雄儿女》中的《风云滚滚唱英雄》、《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听着这些熟悉的旋律,就能让人想起很多逝去的青春岁月,倍感亲切,甚至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在看这些电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然而作为中国百年电影史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在总体上评价这个时期的电影时要一分为二,“17年电影”有长处也有不足。 先来看它总体上的三个缺陷:首先,17年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创作的。第一,这17年时期的中国基本上和西方国家断绝了关系,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第二,和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也断绝了关系,或者说基本摒弃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所创造的灿烂的古典文化,像唐诗元曲,《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当时都被打成封建主义的东西,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电影文艺工作者也是不能看的。像《林则徐》那样的电影可以说是漏网之鱼,因为里面含有反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内容,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一致,所以才能侥幸出来。而且,即使当时“漏出”了这些影片,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也都受到了冲击。第三,这17年与中国现代传统也断绝了关系。中国现代历史上有两大传统,一是由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农民革命文化传统,还有一个传统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所建构的“五四”文化传统。而整个17年电影反映的都是工人、农民的斗争,反映的是农民革命文化传统,关于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是看不到的,仅有的两部《早春二月》和《青春之歌》,前者一出来就受到了批判,后者还是和“五四”文化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17年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创作的。 其次,以一种绝对的集体主义排斥个人的自我。我们说,集体主义是好的,但将它强调到极端的地步,不允许你有任何个人的私心杂念,也不允许你有个人的正常合理要求,这就可怕了。表现在文艺作品上,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不许描写爱情,不许谈情说爱。即便可以,也是革命加爱情,爱情要和革命、集体主义挂上钩才能露面。那时的诗歌是这么写的,“要我嫁给你吗?你的胸前还缺少一枚奖章”,你是劳模,是英雄我才嫁给你!还有一首,“小伙子,不要在我的窗前弹唱,我的心已飞向远方,我的心上人正手握钢枪,保卫着祖国的边防”,也就是革命加爱情。17年中有一部写爱情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其中描绘的就是一个革命战士爱上了一位农村姑娘,但是为了革命放弃了爱情,整个电影表达的就是“先国后家”,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我”是不能谈恋爱的。还有一部电影《刘巧儿》,里面有个唱段:巧儿今天去赶集,碰上了一个他,他又能写又能算,他的名字叫赵振华……关键是最后一句话——他还是个劳模啊!17年时间社会将集体主义摆在最高位,用绝对的集体主义排斥了个人的自我,所以这个时期许多歌颂型的电影都有先人后己、先国后家的要求,像《李双双》和《今天我休息》等。 再次,流露了一种肤浅的乐观主义。这个时期的电影都拍得比较乐观,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明亮的,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过去了,人民翻身解放了,精神舒展了,这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影片里所传达的乐观主义隐含着一种历史观,好像使我们在看完这些电影后有一个错觉——新中国成立了,从此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好像解放战争的炮火已经把旧世界彻底埋葬了,从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就是一条平坦的、充满鲜花美酒的康庄大道,这就否认了历史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布满坎坷和曲折。所以乐观主义是好的,但这种乐观主义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观是值得我们警戒的。 再看“17年电影”的贡献:以上所说的缺陷只是我们站在今天的社会、今天的境况,以比较高的要求来看待过去的东西。其实,“17年电影”的成就是巨大的!当时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将世界其他地方的电影冲击得稀里哗啦,但我们中国的电影却能一花独秀!在一种近似保护的环境下,中国的电影人以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另外,它贡献了一大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或为了保卫新中国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群像。今天,我们可以说出一连串的“17年时期”的英雄形象,像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杨子荣、董存瑞、刘胡兰、小兵张嘎、王成等等。这些人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也就是说,新中国的成立是来之不易的,是相当一批先烈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性命换来的!今天的江山含着先烈的牺牲,所以无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未来是多么辉煌,共和国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17年电影全面、深刻地展现了这些先烈和前辈,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了下来!这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中国电影要和西方电影抗衡,首先要依托传统的资源,再晚就不行了,美国都已经拍了《花木兰》,已经拿着我们的传统资源赚钱了。其次就是要依托我国近现代历史所提供的若干资源,譬如中国现代史上那些先烈们传奇性的经历,他们的那种舍身成仁的高尚精神,就完全属于中国电影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资源,是我们同西方电影竞争的重要的文化资本。图片: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photos/11025921/20050309/1215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