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雨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演怎演的角色
我觉得夏雨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饰演的是马小军!1993年,姜文为了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满世界地找剧本的主角“马小军”。“马小军”是青年时代的姜文,性格、经历如出一辙,所以姜文对这个人物的要求几近苛刻。我觉得姜文导演找夏雨算是对了!
在这部剧中度过自己的青春,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也有成长。夏雨凭借这部片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台湾金马奖最佳男演员,成为了最年轻的影帝。我个人觉得夏雨在本部电影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报,那会才十几岁就能演的这么好,希望他的事业越来越好!
㈡ 电影里叫马晓军什么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情简介: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 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 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通过院里的“头儿”刘忆苦(耿乐 饰),马小军又见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见过一眼的米兰,开始正式将其当作梦中情人,然而在米兰眼中,马小军不过是毛孩一个,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稳重、帅气的刘忆苦。自此,马小军迎来五味混杂的青春期生活。
㈢ 《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覆盖下的黄金岁月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由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切的人与事也都因为时代的熏染而带有一份独特的“烧荒草”般的气味,很多的纠葛、忙碌和动乱都是像是夏日阳光下随处可见的绰绰约约的影子,虚虚晃晃地随着风在地面上飘荡移动,那样轻浮那样不真实,可它们带来的眼泪和苦痛却又是那样沉重和真切。
电影在此背景下讲述一群懵懂幼稚又血气方刚的少年们的青春故事,他们在课堂上胆大妄为作弄老师,在课堂外游街走巷约打群架,在闲暇时逗弄女生漫聊度日,岁月与时日在蓬勃青春的躁动面前变得悠长又舒适,似乎是没有尽头的长廊,铺满了金色的如细沙般的灿烂阳光,他们在此间追逐嬉戏,永远不必考虑长廊外的世界。青春也许就是这样的一段年岁,有一起挥洒热血的朋友,有吹不完的牛逼大话,有看不完的漂亮女生,还有消耗不尽的金色阳光。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这是影片的开场对白,电影的叙事是以主角马小军的回忆为线,影片过程里时时穿插着成年马小军的叙述声音,使得整部影片陷在一种回忆的温情与怀旧氛围里。
马小军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受父亲的感染,马小军也怀揣一个稚嫩的军人梦,渴望上阵冲敌的热血生活。平日里他除了和几个铁哥们溜街胡侃之外,还有一个不同常规的爱好:喜欢撬开陌生人的门锁。不为偷盗,只是一种奇怪的癖好。知道一天,他无意之中撬开了一个陌生女孩的门锁,进入了一个铺满阳光的住宅小屋,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浪漫又感伤的情动世界。
马小军在房间里发现女孩的一张照片,被她的美丽与灵气吸引,为了见到真实的女孩,他每天游荡在她的住所附近,却一直没有任何收获。有一次差点见到她,却还是可惜地错过了。后来马小军终于与女孩米兰见面,并且渐渐发展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影片在马小军发现照片和照片主人公米兰出现之间的叙事段对于初次观影的观众来说具有较强的代入感,会产生像马小军对米兰一样的很朦胧的好奇与向往,会像马小军一样渴望见到真实的照片里的姑娘,会猜测马小军与女孩究竟能不能见到面。马小军青春的萌动这样稚气而纯粹,这样简单而干净,像一团雅淡的香气随风潜入夜,于是怀惴着愿望开始等待一个如花的梦,于是白昼都变成花一样的灿丽。马小军极尽所有的想象去塑造这个女孩,极尽所有的情绪去寻找这个梦境。
马小军与米兰认识之后,马小军总是去米兰的住处找她,他们一起在暖黄色的房间里聊天说话。电影有一个场景是马小军帮正在洗头的米兰冲水。这场戏的镜头拍得很美,在空阔的洗水房里,夏天的暖黄色的阳光透过宽阔的窗户成片地倾洒进来,照在稚气的马小军温柔的侧脸上,照在美丽的女孩米兰濡湿的头发上。加之导演所用的柔光滤镜,使米兰和马小军在暖黄的光影里显得那样柔情与动人。这也是这场马小军一厢情愿的青春爱情里最甜美的回忆。
之后马小军提出让米兰与他一起玩,便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哥们团。米兰的性格开朗大方,很快与大家融为一体。在一起度过一段开心的时间之后,马小军发现米兰与哥们刘忆苦之间的暧昧,而对他,更多是姐姐对弟弟的感情。意识到这一点的马小军,感到一种被横刀夺爱的气愤和被心爱女孩背叛的痛苦。冲动的马小军在这种嫉妒和愤懑的情感支配下做出了一些冒失的举动,如不顾危险地爬上高耸的塔顶,如在生日酒席上失控发火。此时的马小军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对米兰怀有纯粹干净的爱慕的马小军,潜伏在他身体里的冲动与暴躁的脾性渐渐因为失控的情绪而显露出来,他对米兰深切的爱慕因为得不到相等的回应而变成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与失落,这种落寞让正处青春期难以掌控情绪的马小军手足无措,只能靠平时发发脾气斗斗气来宣泄一下。
但事态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马小军按耐不住体内爆发的荷尔蒙,冲入米兰房间意图侵犯米兰。虽并未铸成错误,但他与米兰这一段短暂又美妙的时光彻底地走向了终结。马小军与米兰再没有交流,且马小军也被同伴们孤立,只剩下一个人孤独地攀上游泳池高高的跳台,纵身一跃摔入蓝色的水波里,尽管悔恨,但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只剩自己沉浮在清亮光凉的蓝色水池里,没有人听见他悲哀寂寞的哭泣。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青春为底色,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成长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着青春年少的野性和狂妄,有着消磨度日的迷茫和张望,有着摆脱桎梏的期待和渴望,有着向往爱情的懵懂和欲望。看完整部影片,观众难以忘怀那群肆意恩仇不打不快的男孩子们,难以忘怀那些游手好闲无处安放的闲适日子。因为时代的变替,每一个群体都拥有不同的青春风味,但成长的快感与痛感却不存在时代的隔阂。在灿若骄阳的日子里,有与铁友们一起厮混的快乐与满足,有对漂亮异性产生的向往与渴望,有难以把控的情绪冲动,有惘然度日的不知,有自私行事的悔恨,这是马小军的青春故事,在夏天的阳光里流转盘旋,曾经以为不会结束的夏天和青春,却终于如一阵迅疾的旋风般消弭于无声,连道别和道歉都来不及。
在影片中,导演把青春期男孩对于性的模糊意识也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表现了出来。在青春电影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的影片,都不乏对性的描写,尤其近几年青春电影里堕胎情节的泛滥更引起群嘲。但像《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一种更显暗示和含蓄的方式又明目张胆地表现马小军对米兰存在的若有若无的性的幻想,是比较少见的。影片有些镜头是明显地带有性的意味,比如对身穿红色泳衣的米兰在泳池的特写,对洗头时米兰脖颈肌肤的特写,都有这种暗示性。有些纯爱青春电影不谈性只谈那种纯纯的萌芽之爱,这当然也是一种类型,但在真实的男女交往中,如马小军这种带着野性的少年,他对自己喜欢的异性的关注,恐怕是会有着尚不明朗但确实存在的性的渴望,导演用细腻的镜头将其表现出来,使得青春的悸动更为躁动鲜活起来。
影片进程外的成年马小军以感伤和怀念的声音一点点挖掘自己脑海里的那段阳光覆盖下的黄金岁月,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亮点之处,并非是这种画外音的叙述方式,而是成年马小军对自己回忆的不时推倒与重塑。米兰究竟有没有对马小军投以锥子般的目光,她有没有与马小军拥抱,她有没有在马小军面前睡着,马小军与刘忆苦究竟有没有闹掰,米兰是不是喜欢刘忆苦,这些在影片里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只能靠观众自己的推断和理解,但正是这些不准确因素准确地表现了回忆的不可信与美化特性。尤其对于自己心底所珍藏的美好回忆,更能在时间与光华的流转里渐渐沉酿成一坛醇香甘辣的老酒,很多事情都经过时光的毛玻璃都呈现出模棱两可的朦胧状态,但那份曾经悸动和快乐的情感却是不可变也不可忘的定数。马小军也许已经忘记甚至篡改了记忆里的一些画面与言语,但他对米兰的萌动情怀是深刻于心一生都不能释怀的眷念与执守。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没有过夜的愁闷和解不开的心结,只是无所事事地游荡在成人世界的边缘,像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般窥探着世界的边边落落,带着初涉人世的好奇与坦荡,自由自在地追逐与爱憎,那些日子里有我们最纯真的模样,有我们最快乐的回忆,有我们最珍惜的宝藏,我们似乎把人生最美的风光都封存在了那些夏日的阳光里,让它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天空上,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那里,夏天是永恒的,我们,是年轻的。
㈣ 《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关于“燥热,青春,梦与爱情”的完美诠释
阳光很充足,使人的眼前阵阵发黑,所有的躁动不安和永远消失不散的麦草的味道,是关于姜文所描述的青春,是他所有关乎阳关灿烂的日子。
整个影片从始而终似乎都是在一个巨大的梦境中让人无法自拔:炙热的阳光,蒙上一层薄雾的房间,美好到肉欲喷薄的米兰,友谊中幻树的敌人,和能打开所有青春的潘多拉魔盒上的锁的钥匙。电影是从旁白开始的,自传体的解说方式使本片的剧情娓娓道来而抒情写意,高大的伟人雕塑配合着气势磅礴的音乐,将故事的年代定格在“”时期,欢送部队的人群、无拘无束奔跑的孩子,公路两旁的坦克,呼啸划过天际的飞机,如同梦境构建搭好每一块砖基一般在观众的面前铺陈开来,在雄壮激昂的背景音乐中,像史诗一样徐徐展开,你甚至可以嗅到骚动中的硝烟味。
㈤ 《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下一曲青春的乌托邦
在六七十年代文革在中国大地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一群军区大院的孩子开始了他们美好的青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讲的正是这群孩子曼妙的青春生活。姜文自编自导,夏雨、宁静主演,改编自王朔《动物凶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以青春为名,讲述那个年代不羁孩子们的难忘岁月。
青春期的马小军因为一张照片,获得了心灵的悸动。米兰的照片在影片中频频出现,为马小军单恋的开始做好了铺垫。片中马小军进入米兰家后,把持着望远镜玩了起来。而当他转动着望远镜四处张望时,米兰的照片一闪而过。镜头以马小军的主观视角透过望远镜多次闪过米兰照片,也正是这种欲求而不得,搅乱了马小军内心的一池春水,爱情的种子开始在少年的心里发芽。马小军经过细细的寻找后终于寻得了米兰照片的所在地。镜头以特写的手法,把照片的每处都一一放大,让观众能够更全面的看到米兰的模样,同时也体会到马小军此时此刻内心的波涛汹涌。随后的日子里,马小军便常常溜门撬锁来看这张照片,每每观看,他总是会细细欣赏,连连赞叹。少年便这样沉沦,年轻时对爱情特有的悸动生根发芽,米兰就这样深种马小军心底,也为后面故事的进展做好了铺垫。
米兰丰满的身材总是让马小军浮想联翩,腿部和脚部的特写镜头表现了马小军内心的渴望。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米兰是马小军躲在米兰床下那一次。固定的长镜头再配以特写的景别,把米兰换衣服的过程完整的呈现了出来。镜头以马小军的主观视角,盯着米兰的双腿,再切换至马小军的面部特写,大汗淋漓体现了此时马小军心中的澎湃。原本只是出现在照片中的女人现如今活生生站在面前,行为又是如此撩人。青春期男生生理的问题得到传达,美好的青春岁月就是这样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那之后,腿似乎就成为马小军辨认米兰的一个方法。当马小军被抓到派出所时,米兰与另一个女孩子路过,镜头特写了米兰的腿以及马小军紧追不舍的眼神,表现了马小军对米兰深深的迷恋。腿部特写在影片中频繁出现。在马路上马小军俯身捡东西米兰经过时的腿,米兰打电话时晃动的双腿,这些所向观众表明的都是马小军深深地爱恋之意。就像后面马小军不停地踩车蹬子,米兰一脚踩住一样,这样的特写更好的传递了马小军这个青春期男孩子内心对爱的迷恋与渴望。人人如此,何人年轻时对爱有过幻想呢?这就是青春的伟大与力量。
在那个黑暗的政治年代,这群孩子却生活在阳光下无忧无虑。阳光在影片中也是一种美好与光明的象征。片中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阳光是在米兰的家里。当马小军撬开米兰家的门后,摇镜头表现了整个屋子的全景。镜头中,屋里阳光弥漫,充斥着每个角落。这对于“混孩子”马小军来说就如同冬日暖阳一样,照进心房,得到了温暖和滋润。只会打架抽烟喝酒的马小军内心得到了第一丝的光明,原本糜烂黑暗的日子,也就这样被阳光照耀了起来。在马小军和米兰熟络以后,马小军常常去米兰家做客。米兰的屋子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充满阳光,马小军逆光而坐,使自己陷入光线黑暗的地方。随后两人又逆光起舞,强烈的光线让两人时隐时现,预示着两人关系只是一场马小军虚构出来的梦境。而随后米兰在窗边逆光朝着马小军微笑的镜头更表现了这种不真实的美好只是源于马小军对米兰执着的念想而不是现实生活所发生的。
作为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算得上是一部佳作。而作为青春题材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是向观众展示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不为人知的青春记忆。每个人都走过青春,拥有过独特而又美好的回忆。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那时的天很蓝,阳光很暖。那时的人们有过爱的人,有过执着的追求,可还是被生活所羁绊,最终归于平淡。想起那时的轰轰烈烈,或许嘴角还会被扯起。就像影片最后已经成人的孩子们坐在车上在马路上驰骋一样,青春就是一首歌,一首在阳光下被唱起的乌托邦。
㈥ 《阳光灿烂的日子》看完觉得好恐怖!现实与幻想的交错!忘不了马小军望远镜发现米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文革背景生存状态下的马小军,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男孩,其中狂热叛逆与青涩单纯双重性格特征塑造的尤为成功,成为马小军人物性格的两大看点。他狂热叛逆性格的塑造主要来自文革时期的社会大环境、军人家庭背景和校园教育环境,而青涩单纯性格的塑造主要来自遇见了“画中情人”米兰并与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当故事的焦点转移到二人的生活世界中时,一系列的矛盾冲突造成了马小军双重性格的交织与混乱,让马小军陷入了青春成长的困惑中。本文从剧作和导演两个角度,来分析解读导演是如何通过叙事手段、造型手段、表演等方法塑造马小军人物性格的,并由此完善剧本写作和指导毕业短片《燃烧的少年》的拍摄与剪辑。
第一章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人物性格的塑造
1、人物性格定义
在人物性格的定义上有一个共识,就是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或同一阶级但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其性格特征就各不相同。性格特征概况起来一般有温柔、暴躁、泼辣、单纯、稳重、外向、内向、善良、阴险、幽默、沉闷、潇洒、孤僻等。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男主角马小军就是有着多重性格特征的男孩,通过影像和故事本身,所展现出的狂热叛逆与青涩单纯的双重性格特征尤为突出。
2、人物性格形成原因
如何塑造人物性格,首先就必须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人物性格的形成,普遍来说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大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并不会转化为现实。
(2)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
(3)教育因素。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比较贫乏,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教育因素主要有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当这些教育作用于青少年后,具有独立思考的青少年甚至可以通过各种因素进行自我教育。
3、电影中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
了解人物性格如何外化、表现,是电影人物塑造的核心环节。在影视银幕上,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以影像的形式直观地再现出来的,因为电影不能直接进入人物内心,我们只能通过人们的言谈举止、表情和服饰等具体的外化的物事去判断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如何运用电影手段能动地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塑造出来,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该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将其如何外化,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往往来说,为了将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更为生动饱满,电影所采用的外化形式与手段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方式与内容的了解程度,将直接决定人物性格塑造的真实性与深度性。不管电影文学剧本还是影像成品中的人物,其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一个人具体的活动、言语、表情和姿态等表现出来的。
(1)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一般认为,性格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如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狂热叛逆性格的影像展示,是在他与伙伴们的玩乐与画中情人相遇、相求、相知已经情感冲突等活动中展现出来的。
(2)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
一个人如何说话,说话的方式、言语风格,说话是否真诚、是沉默寡言还是言辞四溢等都可以反应出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是否开朗、善于言谈交际,还是言语自负;言谈是否思前顾后,掩饰自我思想、情感,还是对朋友或者陌生人全盘托出不具戒心,言谈是否保留或者保留几分,说话是话中有话还是直言无讳,说话的分寸尺度如何,其反应出人物的性格都是具有深层次研究意义的。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在不同语境中说话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在家庭中,面对威严的父母,他是沉默寡言甚至通过撒谎而掩饰自我的,性格显得内敛;在校园中,面对胡老师言语略显幽默调皮,背后在米兰家中用望远镜偷窥胡老师,言语却是带一种窃喜的快感,是一种逃脱呆板教育的释放,是孩子气的释放;在玩伴朋友中,他言语是自负的,孩子开朗的另一面展现了出来;当遇到情人米兰后,言语从张扬自负转为收敛和慌乱,性格青涩的一面通过台词雕刻了出来;而当伙伴刘忆苦成为自己的情敌后,一些有失平日风格的吃醋言语,将他单纯缺乏城府的性格也展露无疑。性格的多样性,通过台词已经刻画的非常到位。
(3)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
人的面部表情、姿态、衣着打扮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的性格特点。
面部表情是多样性的,比如笑,有纵情的大笑、辛酸的苦笑、甜美的欢笑,还有傻笑、嘲笑、冷笑等都可以表现出不同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而眼睛也能表意出人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眼神是了解人不同性格,比如眼神有狡猾的、智慧的、明朗、忧郁的、无情的、冷淡的等等,这些眼神的混合体又可以展示出人在不同的情景中不同的性格特征。
典型的姿态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如一个人的站、走、坐、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这些行为中流露出的姿态,也反映出了他的某些性格特征。
人的性格特征还可以通过衣着打扮等反映出来。在影视剧中,演员可依据剧中人物的性格选择不同色彩、风格类型的服饰,配以装饰品,来反映衬托出人物的某些性格特征。
依据电影艺术的特点,运用电影艺术手段进行人物性格塑造是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环节。电影人物塑造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在影像里塑造、在剧情发展里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塑造方法主要分为叙事手段、造型手段、表演三类。叙事手段包括情节发展推动力、人物的态度及选择、人物关系、他人的评价等;造型手段有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人像的设置(主要是人物外形、摄影机机位角度、景别、光线)等;表演手段有演员的选择、表演风格与尺度等。至于其它因素比如节奏、影调、音乐、景别、道具等也会影像我们对人物性格的感知和认识。
4、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狂热叛逆与青涩单纯双重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塑造
电影中,人物的外在表现只是人物内在性格的线索,最终目的是要引导观众通过这种外化的形式去主动认知和分析人物,了解人物的性格。下面我们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人物为例,通过叙事手段、造型手段、表演等来分析解读导演是如何塑造马小军的狂热叛逆与青涩单纯双重性格主特征的。
(1)马小军狂热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塑造
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传统军人家庭背景、文革社会大环境以及呆板威严的校园教育对马小军狂热性格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开篇的段落中,影片交代了狂热的文革社会大环境、马小军父亲威严军人身份和母亲的传统教子风格,这里给观众一些想象空间,让观众大致了解了马小军的生存状态。接下来通过母子送别父亲、马小军与胡老师、马小军与伙伴的一些故事情节,马小军狂热叛逆的性格基本被刻画了出来。随着情节推动,迷茫而四处游走的马小军偷窥了胡老师和见到了画中的米兰,他叛逆的一面被柔情所感化收敛,当伙伴被打,以及情人与刘忆苦有些暧昧后,他叛逆狂热不理智的一面又展露了出来。
在马小军的人物造型上,环境的选择与营造总是离不开北京的军大院、具有北京皇家特色的四合院和古旧的巷子,还有象征时代工业特征的大烟囱等。在服饰的选择上,马小军也总是离不开革命特征的军衣褂和灰色军旅书包,室内室外无论是灯光还是阳光,整体色调也是金黄色的,金黄色即象征孩子成长的温暖环境也是空虚狂热、懵动暴力培育的温床。表演上,姜文选择了夏雨这个聪明而面孔带有些坏坏神采的演员作为马小军的扮演者,也是用心良苦。
在音乐的选择上,配合当时的文革社会大环境,总是以红色革命歌曲为主旋律的,而马小军有开锁的嗜好,这个锁的道具、以及马小军摆弄匕首和父亲藏起来的避孕套,这些道具也是为推动情节和刻画马小军躁动叛逆性格而服务的。
总之说来,马小军的叛逆,很大一部分来自狂热的文化革命大背景、严格的家庭教育以及呆板的校园文化。马小军正处于孩子成长的野性期,他既向往父亲献身革命的豪情,又对女性充满美好幻想,而母亲传统教育与约束很大程度上压抑了这些因素,这些因素在他的思想中沉淀发酵,当他和伙伴在一起时,文革期间的混乱文化让他狂热叛逆性格的一面爆发了出来,而当他独处时,画中人让他陷入了对爱情的憧憬,几次守候画中人的出现。当他对见到画中人米兰略感失望时,又重归伙伴的队伍,而几番周折,米兰却偏偏加入了马小军这个“暴力”队伍,平日里四处游乐滋事的伙伴们将焦点转移到米兰身上时,人与人间的矛盾便触发了出来。马小军的狂热与叛逆性格也刻画到了入骨的境地。
(2)马小军青涩单纯性格的形成与塑造
马小军青涩单纯性格的形成,影像中并未直接给予交代,其性格的塑造则是通过遭遇“梦中情人”米兰的过程以及拒绝于北蓓和米兰性主动的人物关系戏剧性转变上来展现的。当马小军偶遇画中人后并守候画中人时,他的内心是单纯而柔软的,当他刚参加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华的欢迎仪式后庄重地审视画中米兰后,以一种虔诚的姿势膜拜在床前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单纯而片面,未见真实的米兰却将米兰摆放在心中无比崇高的位置,而当米兰走进他的视线并看清米兰背后一些糟糕的情感生活后,他所有的幻想也烟消云散。
画中的米兰其实是一种符号,美好而青涩。而现实中的米兰其实是于北蓓的另一个影子,只是于北蓓率性直露,或许于北蓓内心才是马小军画中的米兰。也可以说,在马小军的世界中,米兰和于北蓓其实只是一个人的不同两面,米兰是精神上的,于北蓓是现实中的,米兰是不可触摸的,当他试图靠近并触摸时,这种精神童话很容易就被打碎了,而于北蓓是鲜活在他身边的,他却很反感不愿意去靠近。现实中的米兰,当本质一步步呈现给马小军后,马小军却大失所望。可惜情感经历单纯的马小军,到最后才意识到,这也让他倍感纠结。影片的末尾处,马小军脱掉那身军衣服饰,爬上跳水台高处,跳入水中,并游向伙伴和米兰,无论是场景环境的选择还是人物造型和表演,导演都精心设置,影像展现出的马小军可以说是想摆脱过去的负重,脱掉文革服饰,赤身在清澈的游泳池中挣扎的游向岸边,岸上有伙伴、有过往爱恋的米兰和现实中一直被自己拒绝靠近的于蓓蓓,这些人向他伸出手臂,却又将他踹入水中,他无法回到过去,迷茫而无所依靠。在纯净蓝色的游泳池中漂浮,是洗掉了过往让他重新回到单纯的孩子世界中去,还是抛弃过往继续成长奔向成熟接受现实,需要靠观众去感悟。
第二章 短片《燃烧的少年》中郭勇人物性格的塑造
短片《燃烧的少年》是一部偏远小镇青春成长期的孩子与一位来自北京为情所困的都市女间的故事,故事主要是为了反映教育传统落后的偏远小镇孩子的生活世界和成长期的情感世界。引入北京单身都市女这个人物,则是为了造成一种不同生存环境中人物的心灵碰撞,借此窥探这个孩子的情感世界。短片中的郭勇这个孩子王,他生活在偏远小镇,但严格传统的家庭教育当地落后的物质人文环境,让他对都市生活和美丽时尚女性都充满美好向往。
在确立好短片主题后,通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性格塑造的分析,来完善短片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指导毕业短片的拍摄与后期剪辑。特别是在短片中的环境、人物选择与塑造上,《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短片《燃烧的少年》中郭勇人物性格的塑造,主要是突出他的孩子王与情感青涩单纯这两个性格特征。
(1)郭勇孩子王的性格特征塑造
短片《燃烧的少年》中,拍摄时通过影像来展现郭勇人物的孩子王这一面性格,对文学剧本的修改是很大的。大环境的选择最终确定在河北省蔚县暖泉这个尚未被旅游经济所破坏的仍然保持偏远落后风格的小镇,小环境上选择了小镇外不远的峡谷田野、小镇上被政府保护未被现代社会所破坏的古堡家庭、小镇外带有现代时尚特征的理发店,和古堡内外的各种巷子。人物选择上选择在县城里读书的15岁半的孩子薛涛,以及和他熟识的伙伴作为配角演员,衣着上则是用他曾经穿过的能反映普通家庭经济和小镇整体孩子人群面貌的红色外套,这样在影像上给观众初步展现出郭勇这个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
偏远小镇下物质文明环境因素、风俗道德环境因素等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空旷的自然环境因素,是这部短片的主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物质文明环境中,可以从父母的卧室和郭勇的卧室进行对比。父母的卧室现代感十足,而郭勇的卧室仍然呆在古旧的味道,当他发泄时,台灯也是破的。但他破旧的卧室里,却贴满了时尚感很强的明星画幅,这表明他在父母和整体风俗环境的压抑下,仍然渴望都市现代感,对城市生活也充满憧憬和向往,对都市归来女也充满好奇和朦胧的好感。在自然环境因素方面,将环境作为一个大主题,通过烧李叔家田野里的玉米杆、偷李叔的自行车、和伙伴偷偷抽烟并利用剩下的最后一根烟指挥伙伴爬山坡这几个故事情节将孩子的野性释放出来。
郭勇的家庭教育,守旧的父亲是威严的,和许多传统家庭一样,认为读书是唯一出路,想压制住郭勇的野性,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而郭勇却用偷偷玩乐和表面顺从背地反抗的形式应付。校园教育,从孩子中的画幅就可以看出来,而且他背的书包,发现围巾后仍然将围巾放入书包中,严格的校园教育可以体现出来,都市女出行用的是时尚的手提包,而他用的是书包。显示他的学生身份同时,也表现出围巾和孩子生活中的书本一样重要。
(后面部分还未详细展开)
关于短片《燃烧的少年》,剪辑细节微调仍在继续。非常感谢潘老师的指导和其他同学给的非常好的建议。期待大家拿出更好的剪辑版本。
㈦ 欢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重温
1、上周主题,观看一部电影并写后感。
如果真要在脑海中记忆一部电影,我半部都记不起来,可能有一些星星点点还能有所联系,但是记忆深处只有一部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某些画面,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但太多的细节以及内容已经模糊甚至记不清楚了。
我倒不是为了写这个主题,而是真的想要知道我记忆中的那部影片,那个大辫子宁静,以及跟姜文像的不能再像的夏雨,当时演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场面。
记忆最深刻的洗头画面
2、今天早上,在车上重温了半部《阳光灿烂的日子》
之所以是半部,是因为开车到公司也就一个小时,而原版应该大约130多分钟。但是看完一个小时多点,我感觉也差不多找回原来的一些感觉,所以后面是不是再继续看完,其实也不是非常重要了。
看了一下资料,《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发生在军区大院几个少年身上的成长故事,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我记忆中是先看王朔的小说,包括《动物凶猛》,然后再看的电影。这部电影荣获了许多大奖,这对于一个刚刚拍电影的导演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记录。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这么多大奖,也是跟这部电影前前后后许多故事有关系的。
3、
故事的主人公马小军(夏雨饰演),生长在军区大院,在那个不需要学业的年代,也不需要努力填补生活的时候,马小军与军区的伙伴们都有一股释放不尽的精力和热血。先是冯小刚扮演的老师课堂上,各种的调皮捣蛋;然后是耿乐扮演的刘忆苦和陶虹扮演的于北蓓在军区大院陪同马小军展开了第一次的懵懂男女的认识、玩耍和矛盾冲突。
再之后马小军学会了各种开锁技能,去到大院各个房间,但是从不拿东西,只是在房间里逗留,感受,或者是好奇。
然后是解锁到米兰(宁静饰演)的房间,特别是找到一个望远镜和看到米兰的照片,马小军满腹的热血开始集中在这个从未谋面的“姐姐”上面。
故事继续发展,小军终于遇到了米兰,在一条马路边上,他大胆的跟米兰搭讪并认她做了姐姐,其后就是在米兰房间给她倒洗头水,寻找照片,约米兰来军区大院玩。
从此命运开始转折。
4、后半部没看的剧情
后面是米兰与刘忆苦相恋,以及米兰前男友的出现,这些都是模模糊糊的画面,可能当时二十年前有记忆,可能是属于阳光不灿烂的阶段了。
5、我的观感
这部影片,之所以让我的记忆一再闪现,导演的功力和影片的内容以及夏雨、宁静的表演肯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故事背景大概是七八十年代,但主要讲的反而是青春期和热血,所以对于有相近年代的,处于青春期的我来说,看到这部电影就显得非常的真实,真挚。
虽然我的青春期不是那个年代,但是很多久远的背景和情境却是很相似的,也是怀着一腔的热血,一身的荷尔蒙,希望能迸发出来,对于朦胧的爱与“性”也是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以及渴望了解及参与,所以整部电影可以说没有停歇的时候,可以一气呵成的看完,就仿佛看完了自己的青春。
影片的夏雨很好的诠释了处于青春期十五六岁的男孩的冲动,渴望和向往,在于米兰的前段,所有的世界都是灿烂的日子,因为任何的摔打、曲折都不能磨灭他心中的意志和渴望。他可以渴望胜利、渴望生活、渴望参军、渴望开锁的快感,甚至在警察局收到屈辱后回到家仍然能在镜子里反向激励自己。最后一点是,他太像姜文了,以至于我以前在看影片的时候,没有一丝怀疑这个人不是姜文,以至于影片最后出现长大后的马小军,我都觉得是什么神奇的技术。
影片中的宁静就跟夏雨天生一对似的,虽然很多很多透露出两者之间的不配、不搭,就最开始的时候马小军追米兰的那一段,小军穿着破烂的服装,满身汗酸,周身乌黑的样子,搭配米兰高贵,大大的辫子,白白的皮肤和性感的身材,特别是那一抹笑容,表面让人觉得就是一个高贵的姑娘和一个捡破烂的小孩的对比。但是就是这样,随着主角的视角,或者可能是导演已经把我们设定进去主角光环,认为米兰和马小军就应该是要在一起,后面米兰对小军的接纳更像是一个姐姐对弟弟的喜爱和好奇,以及陌生男性,特别是小男孩对自己异性身份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对女性吸引力的认可)。
悲剧(其实影片并不认为是悲剧,更加认为这是一个青春必定的伤)开始,男孩对女孩的好感随着之前空洞的想象达到一个高潮,又随着慢慢接触达到另一个高潮,但是在最高处就被现实或者说成年人的现实给狠狠的摔倒。后面这一段我是看过,只是没有太多记忆,这次也还没有重温,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心情跌宕起伏,像极了年轻的我在遇到初恋的感觉。
6、谁的青春不迷茫
对,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又能完全的从青春期完整走过。至今年到中年的我,仍然认为我的青春还没有过完,仍然能够书写自己青春的记忆和挥洒对青春的美好的向往。
感谢那个青春,有《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陪伴!
感谢大辫子女神宁静和扮演“我”自己的夏雨,他(她)们的倾情演绎!
感谢姜文!
怀着对《阳光》的致敬,今天我又刷了一遍此部电影,重点还在电影的后半段,我上次没有看完的部分。
1、之前说马小军在米兰的房子看到她的泳衣照,但是后来米兰说是没有穿过泳衣。这件事对马小军产生了很大的怀疑,自己的记忆究竟是错乱了吗?其后的一个剧情是米兰跟他们去游泳,就是穿着那件泳衣,但马小军极尽挖苦,说米兰的穿着泳衣很丑陋,不穿衣服像生了孩子似的,直接惹怒了米兰。
这个时候似乎有所揭示马小军在成年后的记忆,可能把在房间里看到的照片跟后续在泳池的印象发生了错乱,当一个人对某个画面非常执着的时候,有可能这个印象会影响到他本来的一些记忆,电影正是反映了这一现象。
2、之前看到朋友说的大烟囱的画面,我似乎有点印象,再回过头去看,原来真的是有印象的,只是似乎被某些原因尘封住了。刘忆苦跟米兰说他有爬上过大烟囱,看着刘忆苦和米兰的对话,马小军冲动之下就跑去爬大烟囱,并成功的爬上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爬上去的大烟囱。看着马小军在大烟囱肆意妄为,米兰和小伙伴们都很担心,最后烟囱冒烟了,马小军从烟囱顶内部掉下来,虽然一脸黑炭,但是竟然没有受伤。
这件事在于马小军引导米兰过来军区大院和自己的小伙伴们玩耍,更多的是在伙伴前的炫耀,所以他不介意米兰单独跟刘忆苦一起聊天,而自己跟其他人去扮演瓦西里,打打闹闹。但是当刘忆苦和米兰说的火热的时候,甚至米兰对刘忆苦能爬上大烟囱的那种兴趣涌起的时候,马小军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仿佛在一点点消逝,所以他用了这种冲动的方式来重新唤起米兰的注视。
3、然后马小军和米兰等人去到电影院偷看电影,这个片段有一些裸露的片段,所以只是大人才能看,但是当门卫突然打开灯的时候,发现现场周边坐满了偷偷进来的小孩子,然后领导就让现场的家长各自领小孩回家。这个画面其实也印证了这个时代小青年孩子处在朦胧期的对性和青春的渴望了解。
4、然后马小军骑着单车送米兰会农场,在马路上,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在两边树木映衬下,米兰抱紧马小军坐在单车后排,爽朗的笑声带给了马小军人生最开心的一刻。当去到农场,米兰离去之后,马小军躺在草坪开始做起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梦,梦境中有打仗、憋屎尿等等,每个梦境之间似乎都没有逻辑可言,但,似乎只有一点,那就是都有米兰在场。
这段梦境其实揭示了很多马小军年少时候的印迹,包括当时的中苏关系、对刘忆苦的矛盾关系以及米兰在他当时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轨迹。
5、在后面就是游泳池的事情,首先是马小军对米兰身材的挖苦,然后是刘忆苦十米高台跳水的高光。最后,在泳池中,他们又遇到了米兰以前的朋友,彪子,听说彪子还为她瞎了一只眼睛。而这个彪子把刘忆苦叫到跟前询问的场景,揭示了米兰之前生活的一些端倪。
6、在马小军和刘忆苦生日这天,米兰拿了两份礼物给到他们,在这里,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场面。
其一是马小军整蛊米兰,用一个硬币测试米兰是否处女,当米兰回答到第三个问题,马小军夹紧硬币,问米兰,“你第一次跟男朋友相处说了什么话”,米兰拔不出硬币,赶忙说,“你夹这么紧干嘛,我拔不出来”,顿时,全场大笑,而米兰终于知道这是个整蛊的问题。
其二是马小军在做完这个游戏之后,转眼变脸,要求米兰立刻滚开,在刘忆苦出声叫停之后,两个人爆发了冲突,马小军拿着破瓶子扎向了刘忆苦。这是画面停止,成年的马小军画外音出来,认为这不是真正的记忆,记忆中他们是很开心的度过了那个夜晚的生日。似乎是作者心中的另外一股强烈的愿望,给到作者这么一段想象的情节,将故事情节引到了心底的黑暗一面去了。
至此,我们似乎能了解前面小军在米兰房间看到泳衣照的错乱,这个似乎也是作者的错乱记忆,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作者青春期性的幻想。
7、故事后面马小军与刘忆苦在大雨中互相哭诉,刘忆苦说自己和米兰都脱下来所有,但是最后还是没能去到最后一步。这段话似乎给了小军一个鼓励,他踩着单车,在清晨跑到米兰的房间,见到穿着随意的米兰扑了上去,撤下了她的胸衣。在这里更进一步打开了小军心里的欲望,包括米兰问他,有劲吗? 小军回答,就是有劲。
8、故事的结尾,小军与米兰和那些小伙伴们越离越远,他一步一步爬上高台,跳了下来,这里仿佛映衬了之前刘忆苦在泳池高台跳水的高光一刻。但这里,小军没有得到一丝丝的注视的目光,甚至在从水中冒出来的时候,被所有伙伴们重新踹回泳池。
9、故事没有结尾,成年后的马小军(姜文演),和曾经的小伙伴们坐在长长的轿车,在北京天安门前慢慢地开着。刘忆苦后来去了参军,然后被炮弹震傻了,在轿车中像个傻子一样抢姜文饰演的马小军的开的酒喝。外面是曾经的傻子小伙伴古伦木,骑着一根棍子在跑。
至此,整部电影看完了,如果说前半部分是回忆起之前始终印刻在心里的那一丝丝宁静的大辫子和夏雨的酷似姜文的表情,那么今天后半部分就是对之前那些深刻印象的一个注脚,把所有的记忆一根线一样串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记忆。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有夏雨对人物性格精准拿捏到位的表演,让马小军这个角色仿佛就是夏雨本人,好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夏雨其实就是马小军,姜文就是夏雨,不愧是最年轻的影帝。然后是宁静的表演,丝毫没有一点点做作的成分,直至今日,宁静都还是印象中米兰的性格。然后是镜头的展现,描绘,也不愧是国内摄影第一人,顾长卫。最后,当然少不了本片的导演姜文,丝丝入扣的故事编排和戏剧展现,让人直接置身于一个阳光灿烂而又在阳光下那种懵懂、冲动、胆怯、激情的画面和故事与时代当中。
对于作者和导演,我觉得还有必要另做说明。
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王朔的中短篇小说《动物凶猛》,所以,王朔是不得不说的一个人。
娱乐圈是个大圈,那么大圈里面就有小圈,代表就是京圈,沪圈这些,而王朔就是曾经京圈的大佬,而后才有冯小刚这些后来加入者。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是在大院长大的军人子弟,而王朔是在1958年出生在江苏南京,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而移居到北京训总大院,他的童年就刚好赶上那个十年,也遇到了叶京等京圈子弟,并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
那个特殊的十年造就了这一帮孩子无法无天,到处打群架、拍婆子,拉帮结派。那时候的王朔也是不喜欢上学,喜欢调皮捣蛋,还有读书,对,因为这个,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写检讨特别厉害,能写五千个字的检讨,所以说作家的天赋可能从那时候就开始显现了。
18岁的王朔去了北海舰队当兵,并尝试写作,写了第一篇短片《等待》并在《某某某文艺》上发表成功,以此为跳板做上了编辑。而后退伍后,又做了倒爷,干过川菜馆等等,但都不成功。而后想起之前写作发表成功后的丰厚稿费,开始转向了写作,不仅成功,还获得了爱情。
1984年,因为《空中小姐》而出名,并认识了编辑马未都,并和一堆大院子弟(当时应该是大老爷们了),瞄上了隔壁的北京舞蹈学院,经常进去看北舞的姑娘们跳舞并邂逅了大学生沈旭佳。在和沈旭佳拍拖的期间,受到了爱情的滋润,王旭的写作开始开挂,连续写出了《浮出海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获成功。
1988年,王朔有四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史称王朔年。即使当时路遥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莫言的《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依然动摇不了王朔在文坛的影响力。
那时候,王朔小说的改编权是非常紧俏的,能拿到他小说改编权的大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大院子弟, 譬如说姜文。
关于导演:姜文
1973年,姜文一家人在北京定居,姜文也转到北京72中读书,也算是大院子弟了。
那一年姜文10岁,在校园里遇到了英达,两人从那时起便成为了好朋友。由于姜文年纪小、长得瘦,英达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马猴”。
而后,17岁的姜文曲曲折折的考上了中戏,开始了演戏生涯,外号仍然是“马猴”。但在90年与刘晓庆一起之后,刘晓庆建议他做导演,这就有了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一年,他31岁,拿到王朔递过来收获杂志,读了后者刚发表的6万字小说动物凶猛。那一晚,他激动滴彻夜未眠,后来他找到王朔希望后者改成剧本。王朔不弄,姜文只能自己上,于是就诞生了9万字剧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拍摄时,这部当时花了中国影史上最长胶片的影片。
众所周知,拍电影相当费钱,场景、道具、人力等等,都需要大把的经费。拍到后面,尴尬了的事情发生了,没钱了。
关键时刻,刘晓庆对姜文毫无保留,跟各路朋友、亲人借钱,给姜文凑了三百多万,这才没让剧组停工。
刘晓庆出钱出力,帮助姜文把电影拍完,所以你们看到这部电影是有刘晓庆作为监制的。另外一个是谁呢?文隽。拍到最后实在是没钱了,后来是联系到在香港的制片人文隽,在他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日本的后期,然后在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的施隆多夫的制片厂最终成为了1994年的经典。
㈧ 马小军一个人的故事(和他爱过的4个女人)
1994年在电影史上是较为辉煌的一年,《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都在那一年上映,我们国内市场也很热闹有《活着》《重庆森林》《精武英雄》。
姜文艳阳高照,热情似火的朦胧青春时代——《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出生”在那一年,26年过去了,《阳光》依然能算得上国产最好的青春片。
大家不知道的是,这部关于夏天的片子,拍摄的时候却跨了个大冬天。
它讲的是马小军一个人的故事,也是姜文他自己的青春。
跟着父母搬进北京内务部街的11号的那一年,姜文10岁。
他成名之后,邻居再回想起那个喜欢爬烟囱的毛头小子,也没太大惊奇,因为一来那个院子本就人才济济,二来任谁也想不到在繁华的帝都,到现在保留了这么一片老北京文化的胡同。
而姜文的电影和他的时间,仿佛就跟那片串联的老胡同一样,停滞了。
01
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一样,姜文也生长在军人家庭,姜文的爸爸是名军人,妈妈是名音乐老师。
这两份自带威严的职业,没能约束姜文成为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反而促使他长了一身反骨。
1973年,生于唐山、走过贵州的姜文牵着弟弟姜武,跟父母一脚踏进了北京的部队大院。
北京的部队大院是个神奇的存在,崔健、王朔、马未都、王中军、王中磊无一不是来自这个小社会群体。
据说王朔和他同院的朋友第一次走出那个封闭小社会的时候,他朋友兴奋的指着迎面走过来的姑娘说了句“你看,这些就是老百姓!”
冯小刚曾经对这群他渴望不可及的人,发出过由衷感慨,“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不存在贵族,但部队大院子弟是最接近这一含义的群体。”
北京的部队大院按照空军、海军、总后、炮兵几个大院依次从公主坟排到北京西山脚下,姜文他家住的5号大院是其中一座。
姜文能这么衣食无忧的住在这里,全靠他爸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姜文的爸爸14岁当兵,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平津战役中的新保安战役,后来又参加过西北剿匪、抗美援朝。
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多年来姜爸爸从未负过伤。
或许是搬到这里之后让姜文有了自己异于常人的想法,也或许他老姜家就有点与众不同。
后来再讲大院的时候,姜文总带着点洋洋得意 “老北平的街道很少以街命名,我住的内务部街就是其中一条,这条街上有六公主府,住过曹雪芹。”
在姜文举家搬到内务部之前,街上还住着一户姓英的人家,这家的儿子比姜文大三岁,后来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这个人就是后来拍了《我爱我家》《家和万事兴》《闲人马大姐》的英达。
02
姜文天天跟英达一块玩,因为英若诚(英达父亲)的缘故,他经常能跟着英达去北京人艺蹭戏、听朗诵、看内部电影,说来英达也算是姜文进入影视圈的领路人。
可姜文的成绩跟书香世家出来的英达那是没得比的,英达去了北大,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干嘛,后来捉摸了半天选了中戏。
做好决定后姜文回去就跟他妈交代“妈,我想考中戏。”
姜文的妈妈是个很实在的贤妻良母,每天要忙着照顾三个孩子,对孩子的这些个决定一般就采用孩子想干啥就干啥的态度。
于是当姜文跟她汇报情况的时候,她头都没回一下就敷衍了一句“你觉得好玩就去吧,来,帮妈磨会儿豆腐。”
这跟姜文考上中戏,拿着录取通知单兴高采烈跟他妈炫耀时候的情况一样,姜妈妈随便看了一眼就扔一边了 “旁边的衣服还没洗呢,你去把那盆衣服给我洗了。”
考中戏那天,还是英达骑着自行车,把姜文从内务部街驮到了中央戏剧学院。
姜文他妈老冷处理他的做法,给姜文心里埋下不小的阴影。
直到姜妈妈走了,他都难以释怀, “我跟我妈的关系一直都处不好,我一直想处好,我为什么就处不好呢?”
为了如何能让老妈高兴这件事,姜文想了不少方法,还特意跟他家庭差不多的朋友学习经验,“我挣钱了给我老妈买了房子,我妈就高兴了,她就觉得我有了本事。”
于是姜文也学别人经验给自己老妈买房子,但姜妈妈啥也没说,还不去住,就喜欢住在内务部街的老房子里。
但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怨姜妈妈,因为同一件事他弟弟姜武就能领悟点别的。
小男孩都喜欢调皮捣蛋,姜妈妈知道他们犯了事先不理他俩,一直到晚上吃完饭了,洗洗上床睡了放松警惕了,再突然杀个回马枪。
姜武机灵、嘴甜,一看到老妈要兴师问罪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撒娇认错。
可姜文就不这么干了,他要问为什么,他要跟他妈理论,摆事实、讲道理。
于是大多数情况都是蔫儿坏的姜武干了坏事,哥哥姜文替他挨打挨骂,不过姜文也从来没怪过弟弟,从来没对他红过脸。
哥哥对弟弟的评价是:稳重、亲切、不遭父母打。
弟弟对哥哥的评价是: 哥哥各个方面都比我优秀,永远是我生活中前进的一面镜子,每逢自己人生的重要关头,他总会及时出现。
03
姜武选择当演员的时候,大家都是吃惊的,英达说“我小的时候真的没看出来姜武是一个外向的善于表达的演员。”
姜武的演艺之路远没哥哥的道路平坦,考了两三年广播学院的播音主持,考到最后就剩仨人没录上,他都没被老师选中。
最后多方打听的结果是,“你模样不行。”
姜武把这些跟他妈如实汇报的时候,姜妈妈也一点没不耐烦 “没事,儿子,明年再考,你是最棒的,你再帮我把豆腐切一下。”
多年后姜武再回忆这段,他说多亏了母亲的包容和善良,才让他能重新燃起信心。
你看,姜妈妈明明同样的对待孩子,怎么姜文心里就能落下个“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处不好与母亲的关系,她老是一种不高兴的样子,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让她开心”?
姜武追随哥哥的步伐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姜文已经靠着《芙蓉镇》《红高粱》大奖拿到手软,火遍了大江南北。
姜文在大学期间因为长的太着急,有个外号叫“马猴”,那会儿他有俩朋友,一个叫刘小宁一个叫刘斌,关系好到一个肘子一人吃皮一人吃肉一人吃骨头的地步。
这天“马猴”在食堂吃饭,刘小宁通知他说谢晋在寝室里等他。
“马猴”一听,蒙了,谢晋?找我?
那时候谢晋导演在姜文的心里,那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般的存在。
姜文回到寝室的时候,谢晋真就坐在他床头等他,手里拿着叠剧本,“我准备拍《赤壁》你看看剧本,挑个你自个儿感兴趣的角色。”
姜文把剧本捧在手里思前想后,选了个人王垕,在《三国演义》里替曹操稳定军心,当替罪羊,被砍了头那位。
“我觉得其他人我都驾驭不来,唯独就这个王垕挺有意思,有劲。”
谢晋以为他会选个出挑的主角,没想到这小子挺会选,挑了个小兵,于是后来《赤壁》虽然没拍成,等他筹备《芙蓉镇》的时候就想起了这个有意思的“马猴”。
谢晋导演邀请姜文来演男主用的手写信, “我要拍《芙蓉镇》,想请你试试秦书田这角色。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演技,而是因为你太年轻,你看看小说,抽空来趟上海。”
或许正是因为带他进门的导演谦逊有礼,后来姜文在请周润发、葛优演《让子弹飞》的时候也写了两封至今让人称赞的邀请信。
让乳臭未干的姜文来演“秦书田”刘晓庆的内心是拒绝的。
因为那会儿刘晓庆已经演了《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这些远近闻名的大戏,可以说全国上下没人不知道刘晓庆的大名。
不过刘晓庆拒绝不是因为姜文没咖位,而是因为他俩年龄相差11岁,刘晓庆都31了,姜文才20,这个“书田哥”怎么叫得出口?
不过当姜文把妆发一扮上,刘晓庆就知道这角色妥了,因为 “姜文长得挺自来旧的,不年轻。”
04
《芙蓉镇》让姜文拿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也让刘晓庆在这个电影节拿了最佳女演员。
姜文、刘晓庆这对银幕情侣,在那之后又趁热打铁合作了《春桃》《大太监李莲英》,戏外姜文也被刘晓庆迷得神魂颠倒。
但这时候的刘晓庆可是个有夫之妇,刘晓庆后来再回忆这段婚外情说的是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自己很难不和姜文产生感情,除了戏里有感情戏,戏外剧组里上上下下都支持。”
这对“剧组夫妻”很快被刘晓庆的真老公陈国军知道了。
被带了大绿帽子的陈国军当然忍不下这口气,当即冲到他俩面前质问。
事后陈国军还详细在《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里记录过:我一见到姜文就背着他把和刘晓庆的事情一五一十写在纸上,与此同时还摸出了装在兜里的小折刀,细细把玩。
也不知道咱们姜文情圣当时怀着怎样一种想法,提起笔就写了五个字 “因为我爱她” 。
这仨人之间到底是怎么和平解决的,咱不是当事人也不能了解那么仔细,只知道后来陈国军拍了一部电影叫《无情的情人》。
刘晓庆和姜文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得又快又狠,快30岁时候姜文想搞点事情,看完王朔的《动物凶猛》之后,当即就决定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
这电影就是咱们一开头讲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间还给王朔安排了个小混混的角色,王朔觉得这安排挺有劲,就去了。
刘晓庆在得知自己男朋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当然是全力相助,找投资、找演员、还倒贴几百万给姜文撑场面。
众所周知姜文是个喜欢较劲的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导演有一个通病就是耗钱、耗时间,《阳光》筹备的时间倒是没有特别久,但烧钱姜导是认真的。
25万尺胶卷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一般导演废片比大概是10:1,姜导的废片比是23040:1、
事实证明,晓庆姐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眼光是真的毒辣,《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上映就火爆全国,不仅让“小姜文”夏雨成了年纪最小的影帝,也把宁静这个人间尤物带到了观众面前。
可她没想到的是成就男朋友这件事,也让她搞丢了男朋友。
关于宁静和姜文的这段故事,姜文好像没怎么承认过,但多年后马东在节目里问宁静“姜文喜欢过你吗?”
宁静语出惊人的回了句 “喜欢过我的,就是喜欢过我!没有‘吗’,请把‘吗’去掉!”
蔡康永问她:“所以,姜文喜欢你,你也喜欢过他?”
静姐毫不避讳的说:“我为什么不!他那么优秀,我为什么不可以喜欢!喜欢!当然喜欢!”
看来姜导喜欢过的女人,是真一个比一个辣。
05
1997年,姜文的迎来了他的第一位新娘,不是“晓庆”、也不是“小静”,是个叫桑德琳的法国女人。
跟前面偷偷摸摸搞对象不同,这回姜文非常“大张旗鼓”而且速度非常之快。
春天认识的,秋天就结婚了,桑德琳在婚礼上用中文说了句特俗的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没多久姜文有了自己第一个闺女,姜一郎。
与此同时,宁静也在1997年跟美国演员保罗克塞闪婚,次年儿子雷纳出生。
因为时间上太重合,这么多年过去仍有吃瓜群众认为他俩同时“闪婚”是给对方的报复。
婚后,家庭美满的姜导又琢磨起了自己第二部电影,这部电影在艺术造诣上自然是远超《阳光》的,姜导婚后明显进步了不少。
可就是这么一部好片子,让姜文经历了人生中最冰封的5年。
这五年里姜导电影被禁,他也再不能拍电影,跟桑德琳的婚姻也因为文化差异散场,更要命的是2002年刘晓庆也被“禁”了。
刚得知刘晓庆因偷税漏税被收监的时候,姜文直接去了她家跟她家人说“你们放心,我会一直帮她。”
而后又去监狱看了她本人,“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回去就立刻联系北京四位著名律师,翻阅了所有相关文件,力保刘晓庆。
晓庆姐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一代“女皇”重头再来,连16岁少女的角色都不放过,一点一点把债务还完,虽然有人嘲笑“晓庆奶奶”装嫩,但她不过一笑置之。
自己困难的时候得到刘晓庆全力相助,刘晓庆困难的时候姜文也没冷眼旁观,在娱乐圈这个复杂的环境里,这份长达30多年的友谊,的确十分不易。
06
五年禁令期间,姜文安安稳稳的当了几年演员,跟桑德琳离婚后又娶了周韵,或许是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吧,禁令结束之后一身反骨的姜导又重出江湖了。
准备大干一场的姜文给这片起了个特有“重生”意味的名字《太阳照常升起》。
轴劲儿一上来还折磨了一把久石让。
据说姜文拿着莫扎特的曲子给久石让大师听,让他写一个比莫扎特更牛的曲子,把大师气的差点跟他干起来。
不过幸好结局还不错 “久石让创作的音乐就是比莫扎特好听一些” ,为了表达他对大师的喜爱,后边《让子弹飞》里他还又拿进去用了一回。
不过,姜导的“太阳”没因为《太阳照常升起》升起来,又或者说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没升起来,大家对姜导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有点懵,票房惨败。
面对关心者的安慰,姜导很冷淡 “《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
三年后,姜导为了回报观众,也给了他们一份礼物《让子弹飞》。
发哥的黄四郎、葛优大爷的汤师爷,还把自己老婆周韵、老爸姜洪齐、弟弟姜武都安排了进去,最终拿了6.76亿的票房。
票房口碑双丰收,算是大获全胜打了“翻身仗”,有人问他:你知道《让子弹飞》票房有多高了吗?
姜导理所当然的说: 不知道,那是制片人关心的问题,我从来不问。我不爱算账,算不过来,再大的账对我来说都是三瓜两枣,值不得我费那么大心思。
那到底啥能值得他费点心思呢?
以前可能是拍电影,现在大概是跟儿子玩和拍电影。
儿子让他去演《星球大战》,于是他去了。
想给儿子们留个礼物,所以他拍了《邪不压正》。
为了完美还原他心目中的北平,姜文在云南搭了4万平米的实景屋顶,连群众演员都是从北京运过去的。
这样的大手笔,注定让姜文跟那些为了迎合市场的导演格格不入,20年来他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只拍点养他成人的内务部街的那点事。
观众喜不喜欢、能不能看懂,他是不负责的,重要的是他自己拍的得劲。
现在有人问他怎么评价自己如今的电影水品?
他非常老实的说: “我一点没进步,我还退步了,社会发展了,我还停在原地。”
“我这20多年的时间,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假定的地过的。在我的理想国里每个人都很有本事,都很聪明。生活没招儿,我才去打造了一个世界。”
可你要让他跟着社会“娱乐至死”的步伐“弯下腰”?
姜文一定会回你, “你能让我为一个电影抢票,为一个电影翻墙,让我扒着墙,踩着砖头看,这才叫牛X。娱乐不是站街,不是小曲难唱口难开,陪大哥吃饭这叫娱乐?这叫贱。”
㈨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的人物形象分析
马小军是一个军属,小伙伴们叫他马猴.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没人管教的他在大院里结交了一帮“哥们儿”.他们逃课、打架、抽烟,“混街”成了他们这伙人的生活主题。这当中有刘忆苦,有羊搞,还有后来出现的女孩于北菇,当外面的世界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这群军人子弟却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无聊的夏日里,马小军学会丁撬门压锁,进到别人家里成了马小军生活的一大乐 趣.他常常溜出校门,用自制的钥匙打开一把又一把的锁,窥探一家又一家的秘密.但马小军从来不拿人家东西。有一次,他闯人一个陌生人的家中.一张挂在墙上的彩色照片吸引了他:身着泳装的少女。马小军长久地凝视着她,被她深深地打动了。 大院的人要和另一伙男孩子打架,马小军用砖头照一个人头上拍了下去,把他打伤 了,对方捎来话说要拉来几百人报仇,然而在中间人的调和下,这场大规模的争斗奇迹般地和解了,他们拥进莫斯科餐厅里庆祝。 马小军——直没忘记那个照片上的女孩.他天天像猫一样在那个房子周围的铁皮房顶上转悠,希望能见到她c终于有一天,一双美丽的女孩的双腿从马小军身边经过,马小军意识到就是她,于是叫住了她。从此,马小军天天都去找她,将别人做过而自己从来不敢做的事都安到自己的头上,表现自己的英勇…… 那个女孩名叫米兰,一天她答应马小军去见他的那帮哥们儿。看见米兰和刘忆苦谈得那么亲热,马小军有些嫉妒。接下来的日子里,米兰一边和马小军好,一边又和刘忆苦好,马小军心里很乱。 但记忆到这儿发生了混乱,或许马小军根本就没有那种勇气,根本就没打架,他们那天玩得很愉快…… 那天晚上,马小军骑上脚踏车在雨里疯狂地飞跑,冲着米兰的窗口大喊: “米兰,马小军爱你!”当米兰下来时,马小军竟然没有勇气承认,米兰将马小军拥入怀里。可她后来还是跟了刘忆苦。 马小军一气之下跑到了米兰的住处,冲动之中想要做出越轨之事,但被米兰打败了……从此以后,大家冷落了马小军。 后来大家分散了,各奔前程,米兰去了文工团,刘亿苦去当兵,后变成残废。许多年后,当这群儿时的伙伴再次相聚时,那过去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不再重要了。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 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 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通过院里的“头儿”刘忆苦(耿乐 饰),马小军又见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见过一眼的米兰,开始正式将其当作梦中情人,然而在米兰眼中,马小军不过是毛孩一个,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稳重、帅气的刘忆苦。自此,马小军迎来五味混杂的青春期生活。
《阳光灿烂的日子》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MNi3xaBIA38oYQ77pxXF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