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冈仁波齐》的主题是什么
该片讲述了在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该村的10个普通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剧情片,没有什么特殊主题,就是讲故事而已。
2. 冈仁波齐丨平凡之路,唯信仰与自由不死
文|三三
壹
《冈仁波齐》,这是一部关于藏族人朝圣的纪录片式电影。
了解到这部小众的片子,是看到老师在朋友圈的分享,里面一句话这么评价——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无喜无悲。
从南京回来,便找来一看,从芒康到冈仁波齐,2408.6公里,有生、也有死,这是11个人的人生片段,也是普罗大众的。
电影开头,便是很日常的晨起画面,整体色调灰冷,藏族人们在苍茫大地间,放养牛羊、席地喝茶,围坐在一起聊天、祈祷,电没了,便点起一支蜡烛,电来了,便熄灭。
一天,藏族汉子尼玛扎堆,为了帮叔叔完成朝圣的心愿,打算在新年过后启程去朝圣。
于是,故事便徐徐展开了。
最终,这11人,一位孕妇、一个9岁的孩子、一个有残疾的少年,还有常常喝醉酒的屠夫,伴着家人的祝福,在隆隆的拖拉机声中出发了。
他们的出发即从当下一刻开始,一步,一伏地,一叩首,一合十,一念,一想,这段历时一年的朝圣之路开始了。
一路上,几乎没有人说话,他们重复着这一系列的动作,从天亮到天黑,从大雪纷飞,到绿草青青,九岁的孩子头疼了,也还是毫不含糊地继续磕着长头。
一路上,有新生命的诞生,也有老人的去世。仿佛是生死轮回,他们祈祷,他们接受,他们祝福,他们前行。
一路上,有积水,他们趟过去,有大雪,他们磕过去,有石头掉落,他们走过去,有虫子经过,他们就静静趴着,只等虫子走过。
一路丈量,一路经历,都是那么坦然,那么平淡,连预想中电影的转折点都没有。
电影的最后,这群朝圣者还在这么一步,一伏地,一叩首,一合十,一念,一想中前进着,群山在烟雾中,人在群山中。
11个影子看似渺小,却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里显得神圣。
也许,这一步、一叩首,就是朝圣本身。
也许,这么平淡,这么平凡,就是人生。
可这平淡里,又多了很多充盈与丰富,直达内心深处。
这群朝圣者,
他们在风里、在雪里,叩首、磕长头,我们也时时刻刻忙碌着、用力生活着。
孤寂与热闹,漫长与快速,看似天差地别,
其实也有一样的,
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努力成就内心的自由。
我们也有自己的期盼,努力实现预期的美好。
他们的每一步每一个磕头,都算数。
我们的每一步每一次努力,也算数。
贰
这是另一个故事。
在一个地方,也有11个人,在自己的平凡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着。
就像《没眼人》开篇写的
传说,二战期间,在西部太行上深处,
有过一支为中国抗日军队服务的特殊情报队,
所有的人都是瞎子,但太行人管这些人不叫瞎子,
叫没眼人。
原先不只11个没眼人,一共有33个,可是仗打完了,这支队伍却还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他们以流浪卖唱为生,行迹缥缈,与世隔绝,只远远闻得太行山上纯粹自由的歌声,毫无杂质,便是他们了。
他们和朝圣者一样,一直在行走,只有一件行李,就是铺盖,只有一个信仰,就是不停地唱,只有一个节奏,就是一个梆子。
没有光与影,没有家与爱,没有世人的欲望,可他们的心却是明媚如早春的日头,他们的爱却是鲜活如耳边的歌声,他们的快乐,我想,是真正的快乐罢。
他们一直在路上,朝着他们心中的“冈仁波齐”,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走去,他们心怀着信仰,平淡地接受一切经历,好的或者坏的,进而获得内心的自由,超脱自在。
而我们拥有一些东西,还想要更多东西,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不凡,却抱怨每日困于平淡的日子里,
我们以为可以获得自由,却在自己编织的笼子里黯然失色,
我们在脑海里描绘一个又一个理想的画面,却从不出发,
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向往,我们也看的到这个世界的光亮,
可在我看来,和没眼人相比,我们的心还不够亮。
其实快乐,其实幸福,无关地位,无关权力,我们做出选择,并忠于自己的选择,付诸全部努力,倾其所有去实现。
在这个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适时停下脚步,想一想,自己的本心。
叁
果然最近喜欢怀旧。
记得那年高考,其他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作文题却记得很牢,是拒绝平庸。
还记得自己写的是扑火的飞蛾,应该是用词很壮烈,最后势必上升到一个高度。
也记得当时拿到这个题目,想到了身边见到的、听到的、遇见的,各种平庸。
高考结束后,
有的说,这个题目自身很平庸,
有的说,这个题目和模拟题里的可以通用啊,
有的说,最后不都是平庸至死嘛。
现在回过头想,拒绝平庸这四个字,其实是沉甸甸的。
有多少人已经忘记了那个曾经在作文里信誓旦旦喊着拒绝平庸的自己,
有多少人低头想看一看这个在生活里被磨得圆滑世故的自己,却只看到了啤酒肚,
有多少人大声高喊着信仰、喊着自由,走得很快很快,到头来,心却停留在原地。
平庸,和平凡——
我们可以平凡,而很多时候我们终将平凡,可平凡的我们,就算每日柴米油盐,就算在地铁上跨过人山人海,就算被生活的利刃伤得又哭又笑,我们还是我们啊。
只要我们不躲避,不挽留,明明知道,这个冷漠的世界不会善待自己,可依旧怀揣着信仰、怀抱着真实的自己,在平凡之路上前进着,哪怕到头来两手空空,我想,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无限的充盈的。
可,好像我们越来越平庸了呢。
奇葩说里有一集,辩题是如果我们最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怎么会是一件坏事?
我想,夜深人静时,会有很多人悔恨,恨自己怎么就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然后,一觉睡醒,又忘了。
我们从学校走出来,窥探这个社会的熔炉,我们看到很多不堪与丑陋,看到很多扭曲与世故。
可当坚持本心的我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起,不忘初心便成了一件挺难的事情了,或者说,我们也变了,我们的眼里,没有光了。
记得小时候,很多人说想当科学家,现在听到小孩子这样说,会嗤之以鼻,
记得那个时候,为了一道题目,我们可以白天想,晚上想,做梦想,
记得那时的我们,好像有很多很多梦想,很多很多。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提梦想,不再说坚持。
回到这个辩题,即使看透了社会的种种,即使明白在成长过程中势必要承受些东西,即使有些东西,我们改变不了,无能为力,我希望,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并使它发生。
就像这群朝圣者,或者这群没眼人,我们可以在前行路上修行,选择自己的本心,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沉着而不寡断,智慧而不狡诈,终获自由。
就像马东说的,世事洞明,但不以世故待人。
我想,对待自己,也不要世故罢。
肆
这部电影的片尾曲,是朴树的。
我一直知道朴树,大多停留在白桦林的时候,后来重新听他的《生如夏花》、《那些花儿》,再后来有了《平凡之路》、《清白之年》。
在歌里,于我,他是一个抱着理想,低声诉说人生困惑的少年,不张扬、不示好,很简单,很真切。
记得在一档节目里,主持人问朴树上节目的理由。
朴树低头,思忖了挺久,抬起头,像个小孩子一样,说,我觉得人得吃饭吧。
主持人又问,今天唱这首歌的理由是什么呢?
朴树说,经纪人选的,他想推广它。
主持人笑了,台下的嘉宾们笑了,朴树也笑了。
镜头推到朴树的面前,他很少直视镜头,仿佛很不安的样子,他说他想说的,唱他想唱的,做他想做的。
如果说多年前的他与时代格格不入,那现在的他没有变,他唱的魂儿也没有变,用心、用信仰谱写的清白乐章,终将获得俗世的圆满。
这样无华的一个人,遇到这样无华的一部影片。
朴树这样说《冈仁波齐》,他觉得朴素自然,心生敬意,当下决定把新歌更名为《No Fear In My Heart》,并重新编曲,重新演绎,最终这首歌也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曲。
一首歌,一个动作,一个转身,一个轮回,无论是朴树,还是这一群又一群人,他们共同的是,在看似平淡又平凡的日子里,坚持,坚持一份信仰,最终获得自由与充盈。
都说人生不易,多少人是为了我们负重前行,也许是时候,该我们自己上路,走下去,这是真实的生命,接受平凡的自己。
就像《平凡之路》唱,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愿每一个选择都忠于灵魂,
愿,平凡之路上,不弃信仰,终获自由。
以上。
3. 冈仁波齐主要是讲啥呢
用朴实无华诠释的美
关于信仰的宗教电影其实并不少,但却鲜有一部国产电影能这样真正客观的去展现信仰,去在虔诚的信仰中朴实无华的诠释真善之美,而《冈仁波齐》正是这样的一部佳作。
4. 《冈仁波齐》(《pathsofthesoul》)—信仰的力量
周末在家,受俞敏洪老师启发,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书桌旁观看《冈仁波齐》。它算是一部冷门片,看完难免有些迷茫与难受,空落落地不上不下。或许是因我对这部片子怀抱了既定的期待,关于冈仁波齐,关于信仰,关于迷茫人生中一直苦苦追寻的方向和答案。然而电影里却未明确释出,这部小众文艺片(纪录片)平铺直述的贯穿始终,冗长的开头,毫无情节起伏。处于无法辨明本就本色出演的朴实藏民的背景下,却在手板“咵——咵——咵”三声响起后,目睹到朝圣者“唰”的一声整个身体匍匐到地,磕头,再“咵”一声后站起的画面后,心灵着实被震慑到。
《冈仁波齐》是一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的电影,却用朴实无华诠释着美。它所有的“故事”,都是由老人、孕妇、孩子、失意的少年和有意赎罪的屠夫组成的朝圣队伍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些起居、吃饭、诵经、扎营等琐碎的日常。以及,最重要的,磕头。
影片不厌其烦地多次表现了队伍中每个人磕头的神情与姿势:始终目光专注、姿势规整、步伐稳健。当被偶遇老人纠正细节之后,仍毫无怨言,端正姿势与态度,重回队伍中来。
如此的重复,再重复,叩首,再叩首,一行人从西藏最东边的芒康,一路走到了拉萨,而后又从拉萨,走到神山冈仁波齐。2700公里的路途,一步三叩首,没有一个人落下一步,来自芒康的十一位藏民,怀着不同的理由,一路向西朝圣。
片中的冈仁波齐(Kangrinboqe)位于东经81.3°,北纬31°,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又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由南面望去可见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千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通往神山的一条条道路上,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感慨的永动流。神山已深深地寓于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之中,她神奇诱人,是人与神、人与自然结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他们这样一群人沿路叩头祈祷,最后到“神山”之下绕山朝拜数圈,才算完成宿愿。要是在朝拜中死去,那便是福高德重,从圣地升天;要是朝拜回归,便得到当地居民无限的崇敬,因为到过“圣地”,且取得“圣水”、撮得“神土”而回,堪称功德高深。
一年里在这条路上的四季有新生命的啼哭,有运输工具的毁坏,有耄耋老人的逝去,但这些都未曾熄灭他们对冈仁波齐向往的心焰。电影中几处情节给人印象之深,小女孩磕头的循环动作致使额头被磨破,有心的母亲教导她:“不要怕,继续磕,磕头会带给你智慧”;屠夫疲惫停歇时,小女孩带着甜甜笑意的一句“加油”;路遇积水,一行人相互对视于不言中,摘下羊皮围裙扑到水中继续朝拜的选择;朝拜者停下脚步为不起眼的昆虫让路的默契;孕妇在途中惊人又坚韧的意志力等......
不禁想到仓央嘉措的诗: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的走,雪往下一点一点的下,我和雪约定的地方,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是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我在回味,不断反刍着影片的点滴,信仰的力量,让一切显得那么饱满,那么醇厚。
我一直坚信,虔诚始终存在,并且以一种古老、质朴和无声的方式在传承着,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有时平静,有时湍急。
作为追寻者与旁观者。感受大为冰火两重天,有些泪洒当场,有些嗤之以鼻。原来难以对话的两个世界,一部电影就像一个时空穿越的虫洞,开启了异次元世界的大门,把似乎是另一个文明的影像传递了“正常”的现代世界中。于是“正常”的人们争相猎奇,盯着屏幕里的人们做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议论纷纷,有的人说“他们真美好”,有的人说“他们真愚昧”。好莱坞则评价道:“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不喜不悲。”
在我看来,现代都市人与西藏原住民,非先进与落后,而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却都有着心之所向。对很多藏民来说,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则是信仰。
我更加向往西藏,那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雪域风光是何等迤逦壮观,数座高原,十万牛羊,五百牧云,三千佛唱,天光云彩,雄峰叠嶂。珠穆朗玛万山之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苍劲雄浑,纳木错涌起海洋般的潮汐,羊卓雍错泛起宝石般的波澜,那曲的碧野新绿,林芝的江南春色,牦牛,藏羚,黑颈鹤,雪豹,孟加拉虎,就连当地的动物都有着非凡俗之相...那是我心底向往的远方,信仰即是我的方向。
影片结束在一片念经声中,朴树那饱经沧桑充满故事的声音低吟浅唱起来,或许果真如同歌词里那样:“no fear in my heart”「众生皆平等,只是有人更虔诚」开放式结局的朝圣者们最终会获得什么?是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还是生活的祥和与安康?无从知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任时间流逝,任风霜雨雪,总有人一遍又一遍地绕着冈仁波齐转山,总有无数虔诚的人走在叩拜的朝圣征途上。
果然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5. 如何评价张扬导演的电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也是很多宗教中的圣山。2017年,这部张扬导演,以朝圣为主题的公路电影上映了。
然而与大部分电影不同的是,它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这个事情也是真实发生的。
电影的剧情极为简单却又不简单。步行两千于公里,耗时一年,从芒康走到冈仁波齐,这期间克服了无数困难。我没有去过西藏,但我去过佛教四大名山中的峨眉。徒步11个小时登上了金顶,是对体力、耐力和信念的考量。然而,在登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佛教徒一台阶一跪拜,这种毅力和信念,领我自愧不如。
普通人可能觉得他们又蠢又笨,为什么不坐车去呢?我们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也没有理由去责备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世间金钱名利并不重要,只求心里的安宁。藏民们的善良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给过路者喝茶、留宿,尽可能不发生争端。这种善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
影片同时暗含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机械化的推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正逐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是高原上的村落也不能幸免。是坚守传统还是赶上潮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剧里的老人没有答案,每个人都没有答案,但却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选择。
影片没有出现配乐,对话实际也少的可怜,运用大量的空镜,中远镜头来展现。这么做确实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真实性,心路无声,任何的添加都是对纯洁和志诚的亵渎。
影片的最后,杨培在冈仁波齐山脚下长眠,人们或许会感伤,但更多的是欣慰。一个人终其一生走完了他最想走的路,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的寄留在这山川之中。朝圣之路,不仅是一种仪式;心诚则灵,不仅是一句口号。在这条路上有的是对自己的审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生与死,轮回不止;爱与恨,何时分离?
愿你我在这路途中都能求得那心田的宁静。
6. 《冈仁波齐》影评(剧透,慎入)
如果仅仅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意料之中的主题——“信仰”,那这部电影就干枯了。
因为它说的不是信仰的故事,不是宗教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是人的生活。
整部影片没有宣扬任何信仰,它没有告诉你冈仁波齐和胜乐金刚是什么关系,没有告诉大家那是“世界的中心”,它也没有说转山就能心想事成,整个行动的起因显得那么草率,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烤着火,老人说了那么几句,这件事就定下了。
但我看完整部电影后,脑子里出现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有这么两兄弟,他们走过人生的长路,从青年到壮年,再到垂垂老矣,他们播下了繁衍的种子,又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死亡。他们都心想,这一生作为人来说,就要圆满了,来生又将去向何方呢?哥哥遵循喇嘛的教导,准备前往神山冈仁波齐,他要在那升华自己的灵魂,脱离日渐腐朽的肉体,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然而,他的灵魂比他的身体出发得更早,这是一场遗憾吗?至少在弟弟看来,是的。弟弟不希望有这样的遗憾,他一生为了照顾哥哥的家人无妻无子,除了哥哥再无牵挂,他立志要完成哥哥最后的事业,他望着自己生命的尽头,盘算着时日。
这一天,他对哥哥的儿子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的父亲,我的哥哥,在死前总想到冈仁波齐去转山,可惜的是还没成行他就先走了。我不想留下这样的遗憾。”
哥哥的儿子,尼玛扎堆,听出了他叔叔杨培的话外之音,他的叔叔已经看到生命的尽头就在眼前,他的遗愿清单上只有一条,到冈仁波齐去朝圣。
尼玛扎堆很犹豫,他知道这件事很难,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很多的时间,而且一旦决定,是不能中途放弃的,所以他对叔叔的话不置可否,他知道,自己无论反对还是赞同,叔叔都一定会去,自己无论是否跟随,叔叔都会出发,哪怕孤苦无依地死在半路上。
他考虑了很久,他想起了他的父亲,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他看着眼前的家人,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他是一家之长,是顶梁柱。当初是父辈对自己的照顾,才让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如今,他是大家长,他要担负起照料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责任,无论是活着的家人还是死去的家人。
尼玛扎堆在吃饭时,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他要带叔叔前往冈仁波齐。没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这不是在和任何人商量,这只是一个通知。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了,许多人都来找尼玛扎堆,想要加入这支队伍,尼玛扎堆一一应允,这个沉默的男人就像大地一样沉稳,他不会拣择自己的同伴,因为他知道自己能照顾好他们,他的自信和他的从容,让他显得有些木讷,但却无比可靠。
整个队伍中,真正抱有神圣的精神的,只有尼玛扎堆。叔叔杨培求的是灵魂的升华,孕妇求的是自己孩子的平安,失意者求的是得到安慰,屠夫求的是洗清自己的罪恶,小女孩求的是回应长辈的期许,少年求的是见识外面的世界。
尼玛扎堆从不为自己和他人求任何事,他是整个行动的领头人,他拿出积蓄,杀牛取肉,准备行装,开着自家的拖拉机,他为的只是把这一行人带到目的地。
整条路,男女老少都有,也有着各自的内心诉求,尼玛扎堆作为掌舵的人,他没有杂念,他身在其中却仿佛旁观者,他领导着众人,也跟随着众人,他保护着所有人,支持着所有人,而这样的事对他来说习以为常,因为他就是所有人的大家长。
尼玛扎堆与其他人的反差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整部影片在人物的设置上也充满了反差。
孕妇与老人的反差,是生与死的冲突与统一。
在行程开始后没多久,新生儿诞生。孩子在一路上渐渐长大,老人也愈加衰老。孩子总是越长越快的,老人也老得越来越快,最终,生与死在冈仁波齐交汇,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如果再加一点轮回上的猜想,这个新生儿也许正是杨培哥哥的转世,这一次,两兄弟得偿夙愿,相互道别,不禁让我想到汤显祖的名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种生死相依的深情,不但不足为外人道,往往也是不自知的。
生的蒙昧,死的混沌,在冈仁波齐交织盘旋,最终消弭,只留下由虚无而生的充实,和从愚痴中生出的清醒。
小女孩和屠夫也是一种反差,如日月的起落,他们所象征的是消长。
朝圣路上磕长头,为的是什么?每个人所为的都不同。
小女孩很听话,她参加这次行程是为了回应长辈们对她的期待,而她磕长头,为的却是那一句“磕头长知识”。
屠夫前往冈仁波齐,则是为了减少自己杀生的罪恶,他是为了“磕头消业障”。
他们的反差很明显,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
人总是擅长做加法,却难于做减法,影片中小女孩与屠夫的状态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小女孩磕头很卖力气,脸上有着完全不同于周围成年人的坚毅,即使生病发热,她也没有因此休息。
屠夫却不同,他脚步蹒跚,总是落在队伍的后面,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悲伤。
屠夫磕头,磕着磕着,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头抵在地上,再不动弹。原本在后面的小女孩,一点点超过他,没有停留,只是在路过的时候让他加油,不要停下。
屠夫仿佛死了一般,过了很久,才挣扎着起身,继续向前。
这简单的加油,只有小女孩能说,也只有小女孩说,屠夫才听得进去,才不会变成一种说教。
磕头真能长知识吗?未必然也。
磕头真能消业障吗?未必然也。
这是一场心中的加减运算,此消彼长,为的是找到心中的平衡。知识有没有增加,业障有没有减少,在内心的平静面前,微不足道。
有时心中的预期与结果是有偏差的,本来只是想消消业障,涨涨福德,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佛了,当然这靠的也不光是自身的努力奋斗,也要考虑到事物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这也是佛教修行的原则,重点不在于当下行为的实际成效,而在于它对未来深远的影响。由此来看,只是偶然一句“南无佛”也可令人后世成佛。
但我先前说了,这部影片不只关于信仰或修行,它实际上很平实,很脚踏实地,所以让我们把之前那些虚的东西先放到一边。
小女孩与屠夫就像硬币的两面,前者仿佛纯净的白纸,可以任意涂抹希望的色彩;后者却像陈旧的抹布,似乎无论如何搓洗,也无法回归本色。但当他们走在同一条朝圣之路,在此消彼长的不断轮转中,硬币开始旋转。
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既是正面,又是反面。
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状态,才是人最常见的状态。我们心中有小女孩,坚毅却不明所以,努力却不知方向;我们心中也有屠夫,为了生存违背本心,在自我谴责中渴求原谅。
灵动与僵硬,活泼与沉默,单纯与世故,憧憬与悔恨……
人生的复杂就在于,所有的矛盾互不相让,却又不可分割,而你,必须把它们都带上路,直到终点。
小女孩一路走来似乎有所成长,屠夫渐渐露出又丑又憨的笑容,在这一场加加减减中,改变已悄然发生。
还有一位苦难的承受者,他在建新家时遭遇事故,两死一伤,为了赔偿,卖掉了家中的汽车、牦牛,还欠二十多万,这样的债务,是他无法承受的。
他,是队伍中的约伯,他在苦难中开始怀疑信仰,在他哽咽地叙述自己朝圣的理由时,他心中的疑惑与痛苦溢于言表: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遭遇这样的事情?神、佛、菩萨为什么不来帮助我?”
就像《圣经》中的约伯,他对过去自己所被教导的一切提出了质疑:如果一个人并非行为有亏,但却遭遇横祸,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受难者在灾难面前屈服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周围的人纷纷议论他肯定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才会得此报应,他有口难辩。
这一次朝圣,是他对自己的救赎,他开始接受眼前的现实,他要振作精神,他要完成一项壮举,一个挑战,告诉自己,自己连这样的挑战都能完成,难道还会怕过去的苦难吗?
他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证明自己,看起来很傻,但当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你,不再看得起你,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做些能让你看得起自己的事,即使知道这件事对于改变现状收效甚微,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就永远无法爬出暗无天日的深坑。
为了未来,他迎着未知,走向了冈仁波齐。
这部影片说的不是山,而是人,是人生。
老中青三代,在这个队伍中汇聚,七十多岁的老人杨培,四十多快五十岁的中年人尼玛扎堆,十八岁的青年人达瓦扎西。
年轻的达瓦扎西,想要出来见见世面,对发廊的理发师依依不舍。迷茫、害羞、好动,充满幻想,却不知如何作为。他还是个大孩子,开始自觉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但又不知道怎么迈出那一步,还不知道怎样成为大人。
中年的尼玛扎堆是肩上能跑马的汉子,担起一家的重担,话不多,但言出必行。面对车祸,坦然接受,指挥众人继续前进;面对钱粮已尽的窘境,毫不畏惧,指示大家打工攒钱再出发。他一呼百应的背后,是无声却有力的付出,他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可靠的男人。
年老的杨培看似衰弱,但却是所有人最强大的精神后盾。他的存在,是这次朝圣最原始的意义;他的存在,是队伍中所有人的榜样。那么大的年纪,一路上从未叫苦叫累,得空时还会以自己的经验教导大家。所有人只要看到有他在,只要他没有倒下,心里就觉得这件事总是能干得成的。
这也是最终杨培去世时所有人惊愕静止的原因,在那短短的几秒,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空掉了,但尼玛扎堆没有迟疑,一句“你去请喇嘛过来”在打破沉默之余,也接过了叔叔杨培的担子。他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叔叔将会走的,所以只有他没有惊讶,只是平静地安排后事。
事实上,这三个人都处于一个转型期,或者说更年期。达瓦扎西的十八岁,是未成年与成年的转折;尼玛扎堆的四十八岁,是中年向老年的过渡;至于杨培,跨过的是生与死的门槛。
这一切的转变,都在这条路上静静发生着,他们各自的行为,也是男人各个年龄阶段的典范。
年轻时,需要走出家乡的志气,但不是脱离家人、胡作非为的邪气。你会遇到珍爱的人和事,但无论如何,你得完成你该完成的事,循着长辈引领的路,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壮年时,一言一行都要为家庭成员负责,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家人孩子,也要学会照顾那些曾经照顾你、有恩于你的人。沉稳、有力、可靠,这些应当成为你的代名词。
老年时,也许气力不济了,反应迟钝了,也没办法照顾所有人了,但存在就是最重要的意义。经验、阅历、思维,都是你的宝贵财富,肉体虽然日渐衰老,灵魂却蓬勃向上。
男人的一生,女人的一生,人的一生,都该这样度过。
整部影片,平淡之中藏着一头一尾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婴儿的降生,喧闹、焦灼、喜悦,再归于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后又回到行程中;
第二个高潮,是老人的离世,安静、平和、哀伤,再归于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后又回到行程中。
迎接与告别,都令人猝不及防,却又是意料之中。
生与死,也不过是行程的一部分,经历过,走过,就过去了,整理行装再次上路,才是生活的常态。世界不会为你而停留,你也不会为世界而停留,彼此互为行者,互为过客,互为知己。
走下去,无论遭遇了什么,无论处于什么阶段,走下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的人不缺乏信仰,不缺乏立场,最欠缺的恰恰是走下去的勇气。是勇气,不是毅力,毅力有时只是一种执念,但勇气则是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
7. 电影《冈仁波齐》:信仰的力量
《冈仁波齐》这部电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一行人从准备到完成朝圣的过程。这一行人中有老人为了圆死去哥哥的心愿;有孕妇因为孩子出生属马正好是神山的本命年;有屠夫因为自己杀生太多想洗脱自己的罪孽;有两兄弟因为家里盖房子出事故死了人,虽然赔了钱但仍心有不安;有小女孩为了见世面同时也坚信自己做得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虽各有不同的缘由,但有着共同的目的——祈求平安与幸福,于是向心里的神山冈仁波齐一路跪拜出发。
他们耗费数月准备食物、装备,在冬季的一天,一辆卡车装上行囊,一行人就这样出发了。出发那天亲人们相送,没有太多的离别寒暄,刚进入国道一行人就一个个匍匐爬下,我大吃一惊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朝圣路就开始了。
一行人风餐露宿、迎着风、冒着雨、在川流不息的国道,在泥泞的小道,在铺满石子的山道,不管前面是水坑、泥泞,一路就这样毫不犹豫的匍匐下去。即便艰难,哪怕孕妇、孩子也没有任何的退缩,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安营休息,第二天照样满脸笑容充满希望地出发。
印象深刻的是,一行人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平静对待,遇到水坑从水里磕过去不管初春的天气还算严寒;车被路人撞翻,人家说因为有需急救的病人,他们嘱咐一句就不再追究。
车头因受撞击出现故障无法开动,毫不犹豫地放弃车头一行人推着尾车前行;山体滑坡中他们仍然跪拜,一个同伴脚受伤,休整两天待同伴有所好转继续出发。在我们看来很大的事情,他们就是能这么平淡地处理,干脆利落地没有任何纠结。
我佩服他们的勇气、赞叹他们的毅力、欣赏他们的豁达、羡慕他们的纯粹、体会他们的快乐。观影中一次次被他们震撼到,不仅思考他们不求任何利益的朝圣,这一切的力量源自何处?答案就是信仰。
关于信仰,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里面说到“ 中国是无神论的国家,也是反个人主义的社会,如此一来,一个人的精神生命或灵魂,无处安放,即不能安放在信仰上,也不能安放到自己身上,所以中国人普遍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 ”
但我想这里的中国应该指汉民族,我认为信仰是有民族性的,因为我们民族集体信仰的缺失,也致使现在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是满满的焦虑,这也是目前保险业空前繁荣的一大原因,人们都试图从保险里获得些许的安慰。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大信仰的缺失是环境使然我们无法改变、也无从培养,但我们不妨在生活中找寻些个人小信仰安放下自己的灵魂、寄托下自己的精神,比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做人准则、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育儿理念、一些爱好等等,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充满希望地坚持下去。
8. 冈仁波齐电影讲的什么 冈仁波齐电影讲的内容
1、《冈仁波齐》电影简介:普拉村西藏腹地一个古老的村子,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 玛扎堆的朝圣队伍。
2、于是10个普通的藏民和一个孕妇,从村子出发,历时将近一年时间,沿着2500公里长的路,一路向前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影片中没有强烈的冲突,没有绚烂的后期,有的只是行走,叩拜,平静地面对一路的生、死、成长和放下。
9. 电影《冈仁波齐》的主题是什么
近日,电影《冈仁波齐》在中国大陆上映,作为一部以“信仰”和“宗教”为主题的电影, 电影名称《冈仁波齐》,让很多第一次听到的人感到不理解。
冈仁波齐,是西藏的一个山脉。
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峰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而这部电影,就是讲述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艰辛路途。
10. 电影《冈仁波齐》告诉我们什么
张杨导演及整个拍摄团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跟随这支朝圣队伍,真实记录下了千百年来,藏人们如何用“磕长头”的方式去圣地朝圣的全过程。整个影片全部由非专业演员出身的当地人本色素人出演,影片中的人物没有脚本,拍摄环境极其恶劣,张杨将《冈仁波齐》定义为真实电影。从电影里加强性的几个叙述重点上看,导演已经非常明白“朝圣”背后的真正意义了。他用电影这个媒体,让更多不明所以的人去搞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藏人要用这种“特殊”、“奇怪”、“虔诚至极”的方式去“布达拉宫”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意义,看来不是那么简单了,导演相当于用点化的方式开启大家对佛法的了解和普及。我们知道,佛菩萨都发有很多大愿,最基本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们和佛菩萨有什么区别?他们藏民一代代在教育和传承,要为众生祈求平安幸福。我们何以为安?我们凭什么获得如此福祉?我们天天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