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主角 > 电影卞卡主题曲

电影卞卡主题曲

发布时间:2023-03-10 19:03:54

『壹』 小时候村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时全村老小都跑去看,当时放的什么电视剧

《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

1972年,我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父亲因病退休。我的弟弟因在农村表现优异,仅插队一年,就在1969年被招工进了地质队。为了丰富父亲的退休生活,我弟弟1975年托人从内蒙古邓口县给家里买了一台32吋黑白旧电视机,波兰造,这也是我们家属院第一台电视机。这条消息不胫而走,一到夜晚,我们家的大二居室就被邻居挤得满满荡荡,吴婶家八个孩子,王婶家七个孩子…,最少的宝强家也已有了四口人。只有我们老父亲享受特殊待遇,他在床上躺着看电视,并负责用旋钮调节声音。也曾在室外播映过,但因院落狭小而曲折,不利于父亲看电视,还是移到了室内。

这个机子有个毛病,画面缓慢下移,和映屏不同框。一个完整的画面,过一会儿就变成了上下两部分,只见额头不见下巴。老父亲着急了,用鸡毛掸子的把敲打电视机的上部,图象画面和映屏就同框了。于是老父亲就多了项任务,过几分钟就把电视机敲打几下。

那时的电视只有一个频道,大部分时间没有节目,一有节目就要围坐一堆人。有时候播映足球节目,揭邻的老太太多不感兴趣,她们评论说:"这么多人抢一个球,半天还踢不进一个,真没有意思。"只有我的老父亲还看出了些味道,遇到临门一脚他也把脚摆一下,有一次还把一茶缸水洒了一床。

我记得哪一年演了一部旧版电视剧《敌营十八年》,过去我们看电影从没见过这种形式,由演员张连文主演,共演了九集。主人公江波以其大智大勇在敌营卧底,为推翻江家王朝蓄积力量。大家看得那个专注,夜来所有的目光都和映屏同时闪烁。以后我们给父亲更新了一台大彩电。他说:"电视这玩意儿,还是人多看起来热闹,现在电视在普及,也没了从前的心劲。"后来电视频道多了,父亲夜里睡不着觉,总是等到这个频道喊再见,那个频道喊再见时,才悄悄睡去。

父亲看电视至多十年时间,就离开了人间。他要是能够看到今天的电视业这么发达会是多么高兴。一路走来,我们和父辈比较起来,感到多么幸运。他们把 健康 和热血贡献给了共和国,早早地在长天的远方安眠。怀念父亲,把理想写在晴空里,写在电视中。

咸阳人

看到这个话题,就特别能引80年以前,在农村出生人的深深回忆,对于在晚些年出生的人来说,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改善,电视机就增多了,完全没有了这样的印象。 在农村的80年代,也是电视刚刚兴起的时代,那个时候还都是黑白电视,现在还记得14英寸的,就是大的电视了,有不少都是12英寸的,村里面有电视的人家极为少数,那时候电视在农村可真是一个稀罕玩意,特别是对于一些当时的孩子来说,宁可不吃饭晚上都要去看电视。

记得当年村里面第1家有电视的,那时还是在外面常跑着做生意的一个人,他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台电视,当时就引起了全村人的轰动,很多人跑过去看稀罕,特别是村里一些上了年岁的人,看到这样的电视,就会围着电视四周看上一遍,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盒子竟然会有人出来,有的人还纳闷这些人是怎么出来的,现在想想真的很 搞笑 。 在农大小的时候, 也正是霍元甲刚刚上映的时候,那个时间村子里已经不止是一台电视了,但是位数也并不多,也是有了第一台电视之后,间隔了一两年,村里又相继增添了两三台电视 ,每天去看电视的人都要挤满院子,不管是天冷还是天热,有电视的人家就会早早的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因为房子里面是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去一起观看的。

那个时候由于信号不好,常常需要一个人在那不断的转动着天线,当转到比较清晰的时候,看电视的人不约而同的喊叫了,好了!好了!那种焦急的情绪生化耽误了每一个镜头。那个年代还经常有停电的现象,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每个村子总有轮流着停电,一旦停电了,那些等着看电视的孩子,简直就像是热锅里的蚂蚁,他们会显得非常焦躁,于是就会结伴搭帮的跑好几个村子里面去看电视。 现在还记得,当年因为村子里面停电,为了看陈真传,于是十几个小孩子结伙就跑到了另外的一个村子里去看电视,在去往看电视的路上,突然冒出来几条狗,吓得我们到处乱跑,我家邻居的孩子还被狗咬了一口,那个年代也并没有打破伤风针的这种概念,咬就咬了也无所谓,还是继续看完了电视才回去。

想起当年跑着看电视的情景,现在还能够感受到当年的那种心情,那个年代孩子们都是过着简单的的生活,但是却玩得非常的开心,现在仍然能够感觉,那个时候是一种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如今再也不用跑着看电视了,家里面都有了大彩电,但是现在却基本上没有了看电视的兴趣,手机已经差不多快把电视给替代了,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当年跑着看电视的时代也都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里,说给后人听感觉就像是在讲故事。

85年看八仙过海,差点搭上小命!

二年级收完麦子后的一天傍晚,一大群孩子等在邻村北头一家有电视的人家门口,听说晚上正片开始后就开大门。但是,大家等到月亮高高升起,这家也没有开门。于是乎,这家人就成了大家眼中的黄世仁、大地主,被大家小声骂了个祖宗十八代!

正当大家焦躁无奈之际,忽传南头涛妮儿家院子里正放电视。大家急奔南下,晚了是挤不进院子的!

涛妮儿家西临大路、南对胡同,西墙和南墙皆为高不足一米的篱笆,篱笆门在南。跑得快的,都拐进胡同从大门鱼贯而入,我们几个跑得慢的,落在后面干着急!

在远处,我边跑边看清了院子里黑压压的人群和电视画面,墙西是一片平整地面,周围有几个麦秸垛,在明晃晃的月光下,黄色地面像镜子一样平整,农村长大的应该知道,一看就是刚收完麦子的打麦场,我当即决定穿过打麦场,跨过篱笆,直接跳进院子抢占有利地形!心里还嘲笑跑在前面的一群笨蛋,竟然没发现这个捷径!看谁有我快!

正想着,得意着,我已经跑到了打麦场边上,一步踏上去……扑通!!

天啊!却原来是生产队废弃的养猪圈的大粪坑,积满了一大池子的雨水,月光下,黄橙橙的泥水平整如镜!

我一步踏了进去,水漫到了脖子,浮在水面的几只鸭子惊吓得嘎嘎乱飞起来。跑在我后面的几个小同学,紧急刹车,都差点掉进去。岸上离我最近的东子,快速伸手,把我拉了出来!

我全身湿透,很凉,心想应该回家换衣服,而且被这么多人看到掉在水坑里,太丢人了!但是,回家的念头一秒不到,我就挤进了院子里,站在涛妮儿家的鸡窝上,哆哆嗦嗦地看完了这集《八仙过海》。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起来了那时候村里刚刚通电,村里首富买回来一台黑白电视机大家一起看电视的趣事!

.

我们村里的首富,当年也是靠手艺吃饭的,凭实力成为村首富的!他的老婆是妇女主任,也是村里读书最多的女人,她从来没有下地干过活,田都包给别人种!首富他有一手修补家用厨具的手艺,那年代谁家的东西坏了都是找他修理!比如烧水壶烂了,炒菜的锅烂了,煮饭的盆子烂了,都是找他修补!一个烧水壶一个煮饭的锅,农村人能用二十年,就是不断的修修补补!在我家里现在还有一口锅子我妈说比我年纪还大,现在依然还在用,上面就留下了好几个修补过的痕迹!

.

他还特意建了一个小小的修理房,在里面烧火把铁烧的通红,然后用一个工具捞出来挤一滴在烂的锅盆上,再用一个锤子快速的锤打,就把烂的位置给补上了!那时候村里最常听见的就是那铁锤敲敲打打的声音!我们附近方圆十里只有他一个这样的手艺人,那时候大家烂了的东西都会找他修补,经常半夜了还能听到那铁锤敲打修补的声音,他是靠手艺成为了村里的首富!

.

90年我们村里通电的,刚通上电后不久,他就买回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在这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买回来大家都去看稀奇,大人小孩都围着看,就连一向不爱凑热闹的我爸都跟着去他家看了一回热闹。把他家房间挤得满满当当全是人,首富为人很好,不管多少人来看都是笑嘻嘻的!大家都好奇这么个玩意怎么会说话还会唱歌呢? 只要开关一扭开就会发出声音,画面一出来就有人在里面说话,把大家乐得团团转!



那时候的电视机还有两个天线,有时候有些台信号不好,满是杂音和雪花,就需要用天线去调,左右上下一直调,直到调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画面就固定下来!电视机刚刚买回来那阵,不管电视里放的是什么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

那时候还小,但是已经有记忆了,我记得是放的封神榜,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碗一放就立刻跑去村首富家,他家的女儿和我同年,我们两玩的好,她总是给我留一个她身边的位置给我和她坐一起!

.

后来附近村的人有些也晚上过来看,一间屋子已经坐不下去了,连窗外都站满了人,首富看到人实在太多了,就拉了一条长的电线,每天晚上6点左右就把电视机搬到屋外来,外面就是一块很大的空地,站个百来个人没有问题!

.

那时候电很不稳定,经常没电,或者是电量不足开不起电视机,只能开一个25瓦的电灯泡,昏黄的灯光下,一大堆人静静的坐着等电稳定,有时候等到晚上很晚电都不能稳定看不了,只好叹气回家睡觉!

.

记忆很深刻的是封神榜大结局的那天晚上,白天妈妈安排我去地里干活,给地里的庄稼浇水,需要用桶在水渠里打水提到几米外的地里去浇,我为了能够早早的干完活,拼命的提水奔跑着到来来回回浇水,平时可能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干完,那天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浇完了!然后赶紧回家洗澡,就跑去了首富家准备看电视!

坐下来之后才发现,一双手特别痛,手掌上都冒出来了好几个水泡!

.

那天晚上大家都在祈祷千万不要停电啊,首富把电视机搬出来,外面已经坐了一堆人了,后来附近村的人都赶了过来,大家都跑来看大结局,连一向不怎么看电视的妈妈也来了,整个屋外就像放露天电影一样,小小的一个电视机,摆在正前方,声音开到最大,离得远的都听不到了,大家都自觉的不吵不闹不说话保持安静的看!



那是我记忆里一次最多人一起看电视的场面了,后来村里有些人家里也开始买电视机了,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那种电视机摆在屋外一起看的场景了!

.

不得不说封神榜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在那个年代真的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村里老老小小的人每天都准时等着开播!那时候人的演技都是真表演,苏妲己演的狐狸精,不但人漂亮还演出了那股子媚劲儿,以至于从看封神榜开始,骂人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词了,狐狸精这个词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30年过去了,只有在小时候看过一次,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剧中很多的人物和剧情, 我记得还出了很多关于封神榜的卡片 游戏 ,封神榜的一些玩具,在整个童年里,封神榜占据了很长时间,直到后来出的【新白娘子传奇】出来,大家又开始追新白娘子传奇了!

.

后来随着外出打工热潮来袭,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往外走,到了外面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外面花花世界里有大大的彩色电视机,有讲着异地他乡方言的节目,而在外漂泊的人,为了生活而忙碌着,已经没有什么时间看电视!

.

那些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第一个愿望就是给家里买上一台电视机,让自己在家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可以不用再去别人家就可以看电视!

.

再后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村首富第一个去了市里买房,带着全家都搬到了市里居住,从那以后那间曾经热闹非凡的房子就空了下来,那屋里坐满人窗外站满人看电视的场景再也没有了!

.

当年的14寸黑白小电视机早已退出没有了,现在的人家里家家户户都有液晶电视,安装网络,想看什么台都有,想看什么节目都有,只是大家早已经不在看电视了!现在的我们只有在记忆里还留着曾经大家挤在一起看黑白电视的画面。

.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二伯父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应该是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了。因为他在县城工作,条件比较好。



那时的电视机,单调的色彩不说。信号还特别差。看一会儿就要移动天线,不然画面上都是雪花。人们刚开始也是好奇几天,就不愿意看了。可惜,我真的记不清看的什么了。可能是一个外国的连续剧吧。

曾记得,集镇的礼堂里买了一台大屏幕黑白电视机。画面非常清晰。公开卖票。几乎附近的村民都曾经看过。应该演的是热剧《霍元甲》。票价大概一两毛钱。初一初二贵一些。过去的晚了,只能坐在后面,只看见电视屏幕上的人晃来晃去,根本看不清也听不清他们在表演什么,只是在唱主题曲的时候才知道本集结束了。即便买了票,喜欢看的就看一会,不断的有人过来,又不断的有人离开。好像几个小时就这样循环下去了。



大概90年左右,我家买了全村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福日”牌的,十四英寸。父亲托一个大城市里的亲戚捎回来的。画质音质特别好。刚买回来的时候几乎全村的人都来观看了。正好是夏天吧,天比较长,闷热,又没有多少农活。人们唯一的 娱乐 就是看电视了。毕竟,彩色电视的视觉效果绝对比黑白的好太多。人们当然争先恐后的欣赏节目了。每天,刚近傍晚,一些小孩子就早早的来我家等待着了。



尤其到八点左右电视剧开始的时候,屋里,院子里都是人。板凳都不够用呢。更不要说屋子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有些人不好意思打扰,就在门口脱掉一只鞋子坐在上面。边看边裹着旱烟,俨然很享受的样子。父亲还定了一些矮矮的长长的木板凳。人特别多的时候还是不够坐。有些人来的迟了,只好站在窗户外边观看。比唱大戏都热闹。

记得那时候看的是《篱笆,女人和狗》,《唐明皇》等等一些比较长的连续集,人们都特别喜欢。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头看到尾。记得演《杨乃武与小白菜》时。演到小白菜受酷刑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抹眼泪。那时的电视连续剧大概是从八点演到十点左右吧。除了开头和结尾曲,中间也不加广告,看得真过瘾呀!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不知演的什么节目,画面上很多好吃的东西。邻居刚刚五六岁的小女孩看的直眼馋。一个劲的吵着要吃。伸着小手。都哭起来了!大家都不住的逗她。她哭的越发厉害了!她的爸爸妈妈怎么也哄不住。直到看不见那些诱人的画面,小女孩才慢慢止住了哭闹。

一直持续到天冷了,人流才慢慢地减少。后来,村子里陆续增加了好些彩电。人们的兴致才降低一些,家里才不会那样热闹了。



不过,那些挤一屋子人看电视剧的情景,真的让人怀念呀!浓浓的亲情,浓浓的乡音,浓浓的,淳朴的民风是值得一辈子怀念的!


我们村出了一名当县委书记的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位县委书记关怀疼爱乡亲邻家,政策倾斜走后门分给我们大队一台电视机指标。那时,买电视是要有分配指标的。

那是一台19寸黑白北京造的金星牌电视,当时村民一见,别提多高兴了。

为了让全队村民都能看到电视节目,大队干部在村什字那五六尺高的土崖上平整了一块,底下铺上砖,专门用来置放电视。下边平出一个大场地,专门让观众坐或站着看。也就是一个露天电视院吧。还安排住在什字近跟前的一位原来青海剿匪时在部队当过话务员的复员军人专职经管电视,封官“电视长”。

每到晚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结束一天的劳动后,便急忙跑到什字去看电视。

有时大家跑去了,电视长的家务活还没干完,那些心急的便急忙搭手帮助,以便早干完早看电视。



说起来好笑,那时电视信号不稳定,荧屏上常出现黑屏、雪花点和几条闪灼的线,记得大家打趣,用影视名称谓这些现象。

把黑屏叫《今天我休息》,雪花点叫《看不见的战线》,把闪灼的横线叫《永不消失的电波》。

最令人着急惋惜的是正看到紧张处倏忽之间没信号了,急得顿足跺脚抓耳挠腮的,不停呐喊电视长“快点快点!”

记得那时的香港武打片《霍元甲》太吸引人的,一看时间快要到了,地里干活的男女社员马上催促队长收工,犁地的也早早卸了犁,做好看的准备。有的人,地里回家迟了,顾不得吃晚饭,手里拿着蒸馍边吃边连颠带跑,生怕错过某一集。



最令人失望生气的是天下雨或停电,碰上这天气和茬口,那懊恼呀真的太大太大,大家不时骂天骂供电站。

有时干脆不离开,等候电来,那场景真像当年一些没钱买票的穷人,在影剧院门口等着等着,等看那把门人走后的“解放戏影”。影剧院,影剧快结束时,看门的人便撤离了。

毕竟这时看电视,不比以前看戏看电影,跑十多里路不说,还要花钱买票。

雪天是不怕的,会有热心观众给电视机和电视长打伞。那时下大雪,你不用管,露天电视场和置放电视机的台子是会有热心观众主动自动打扫的。有的,自家院子的积雪还没有清理拉倒,便先把电视场周围的雪清理拉倒了。

记得看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时是伏天,电视剧上演的时间早点,一般这个季节,人等天热气消减一点时才下地,天黑实才完来,可这时不行了,那些看不到“再见”出现不散场的电视迷,老早下地干活,不怕天热暑酷,目的是提前提早干完农活,以便不耽误看电视。



后来,慢慢村里的人结济转好了,好多人家里买了电视,于是大家再不去什字了,毕竟坐在自家或邻家的热炕上看电视舒服多了。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了一台电视机,那是我村的一个在部队任营级军官,通过关系搞到的,听说费了好大劲。

人们听说后,一到晚上便拿着凳子不约而同地赶往他家去占位子;唯恐迟了连站的地儿也没有了。

那年好像十来岁吧,记得看的第一个电视是美国片《加里森敢死队》。

你没有见那场面,那才叫人挨人、人挤人,真正的水泄不通啊。

屋里太小,没办法只好把电视挪到院里,把正屋的方桌抬出来,电视放上面;这样才勉强都能看上‘看眼’。

我人小就钻过大人的缝隙,挤到最前面,只到电视上出现了雪花,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

最早放的国产电视剧好像是《敌营十八年》,港剧是《霍元甲》……

以后电视慢慢地就普及了,也就没啥当初的新鲜感了。

好像是八二年还是八三年吧,我爸托一个在五交化公司公司上班的熟人,买了一台十四寸黄河牌黑白电视机,当时也是村子里第一台电视机。每天下午村里小孩子都端上凳子,早早坐在我家院子里占地方,等到天快黑的时候大人们陆陆续续都来了,我爸就把吃饭的大桌子放在堂门口,然后把电视机抱出来放在上面。记得那时候只有一个频道,屋檐下还用竹竿做了天线,有时候信号不好需要不停的去转动天线。因为只有一个台,想看后面的电视剧就得有点耐心,先要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接下来是省台的新闻联播,最后还有地方台的新闻 节目。记忆中看的第一部外国电视连续剧是日本的《血凝》,第一部武打片是《霍元甲》,第一部港台剧是《万水千山总是情》,第一部剿匪片是《乌龙山剿匪记》。每一部都看的有始有终,每一部都津津乐道,记忆最深的是每一部电视剧的插曲,音乐一响大家都会唱,一天劳作之后最开心最放松的事情,就是能够看上电视。不像现在,五六十寸的大彩电放在客厅还嫌小,几十上百个频道不停的换还找不到喜欢的电视剧,节目越来越精彩,生活却越来越乏味。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看电视的乐趣。

当时放的电视剧《霍元甲》、《新白娘子传奇》、《天仙配》、《红楼梦》、《西游记》、《粱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还有很多的电视剧都非常喜欢看!

我们单位第一台九英寸黑白电视机是看九大召开的新闻。

我姐姐家买了第一台十八英寸彩电时正好播放徐少华演唐僧的西游记开头几集和靳羽西拍的世界各地的记录片。

我家八六年买的第一台十四英寸彩电是镇供销社首次换到的二台彩电之一,售价998元。当时的连续剧是南美智利的《卞卡》。

『贰』 80年代电视剧

一个和三个》,《犬笛》警犬卡儿》《我本善良》、《西游记》 陈真 《决战玄武门》 济公 乌龙山剿匪记 《一代枭雄》《为人师表》1980《京华春梦》上海滩——1981《过客》1982《万水千山总是情》《血疑》《霍元甲》1983《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 1984《星星知我心》《一剪梅》《武则天》——1985《八仙过海》《雪山飞狐》1986《陆小凤》《流氓大亨》《西游记》郑少秋 米雪《诸葛亮》刘松仁、米雪版《萍踪侠影》1987《红楼梦》《聊斋》《饮马江湖》1988《义不容情》《绝代双娇》(梁朝伟版)1989《封神榜》 《万家传说》《天龙神剑》 《书剑恩仇录》《日月神剑》〈〈天蚕变〉〉《铁蝴蝶》《调色板》》,《情义无价》。《珍珠传奇》《巨人》《太平天国》《铁血大旗门》《独臂刀客》《过客》
《追妻三人行》,《楚留香》,《陆小风》,《四大名捕》》、《人在旅途》、《含羞草》、《围城》、《海马歌舞厅》
大西洋底来的人 加里森敢死队 神探亨特 《蛙女》<恐龙 特级 克塞号》《夜幕下的哈尔滨》,《年轮》,《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巴西的<女奴><庄园之梦>墨西哥的《卞卡》。
《风云》(68集)(任达华,黄杏秀,林子祥)主题曲由仙杜拉主唱
02月04日《离别钓》(10集)(谢贤,狄波拉,吕有慧)首部中篇古装剧
02月18日《盐枭》(15集)(黄元伸,李琳琳,张雷)
03月01日《外母驾到》(13集)
03月10日《上海滩》(25集)(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主题曲由叶丽仪主唱
04月13日《发达容易搵食难》
04月14日《一剑走天涯》(夏雨,杨盼盼,曾庆瑜)(10集)
04月21日《亲情》(75集)(周润发,郑裕玲,任达华,雪梨,刘雅丽,陈敏儿)
同名主题曲由罗文主唱
04月28日《欢乐群英》(10集)(卢海鹏,李司祺,黄允财)
05月12日《山水有相逢》(10集)(李司祺,黄韵诗,黄锦荣)
05月26日《京华春梦》(25集)(刘松仁,汪明荃,韩马利)改编自张恨水小说
主题曲由汪明荃主唱
06月21日《男人之家》(12集)
06月30日《发现湾》(15集)(林嘉华,欧阳佩珊,梁珊)
07月21日《仁者无敌》(20集)(卢海鹏,石修,李琳琳)
08月04日《轮流转》(30集)(郑少秋,李司祺,郑裕玲)
首个以一个编剧一个编导,负责一星期五集戏的长篇剧
08月18日《上海滩续集》(20集)(吕良伟,黄淑仪,谢贤)
主题曲「万般情」由叶丽仪主唱
09月08日《新CID》(15集)(陈欣键,张雷,黄元伸)
09月15日《千王之王》(25集)(谢贤,汪明荃)主题曲「用爱将心偷」由汪明荃主唱
09月29日《执到宝》(15集)(黄韵诗,刘可宣,甘国亮)
10月20日《乱世儿女》(15集)(黄元伸,黄杏秀,伦志文)
10月20日《双叶,蝴蝶》(15集)(叶德娴,叶丽仪,杨盼盼)
11月10日《龙仇凤血》(10集)(黄元伸,黄杏秀,伦志文)
11月17日《势不两立》(20集)(陈欣键,郑裕玲,石修)
主题曲「风霜伴我行」由邓丽君主唱
11月24日《冲击》(50集)(周润发,郑裕玲,任达华)主题曲由甄妮主唱
12月15日《上海滩龙争虎斗》(20集)(吕良伟,欧阳佩珊)主题曲由叶丽仪主唱

『叁』 外面的世界——电视译制片

《外面的世界——电视译制片 》

李睿 申志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看外边的世界是先从看电视开始的,看什么呢?当然是让老外们说中国话的译制电视剧了。在中国电视50年的播出史上,有一个译制片剧种是非常神奇的。
1977年11月29日的晚上,拥有非常少的电视机的北京人兴奋地瞪着眼珠子在看一部剧——前南斯拉夫的[巧入敌后]。它的播出拉开了一个帷幕,让封闭很久很久的国人了解了外边的世界,以后,外国电视剧几乎是播一部就火一部,即使是[安娜·卡列妮娜]、[马克思青年时代]这样的题材也可以轰动一时。
但最有故事的还是两部美国电视剧,一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二是[加里森敢死队]。
1964年,欧文·艾伦导演了著名的电视系列剧[海底游记],长达110集。在中国播出的21集,就是[大西洋底来的人]。(放片子[大西洋底来的人])
与现在的华丽大片相比,[大西洋底来的人]显得非常朴质。淡出淡入的场景剪辑,带有几分原始感。人物的穿着打扮按今天的标准来说更是相当老土。甚至,配乐也只用了普通的电子琴。这是一部相当干净的科幻片,没有色情,极少暴力。男女主人公潇洒漂亮,彼此关心,经常相伴出生入死,彼此拯救过对方许多次,却没有接吻过一次!偶尔有一些简单打斗,也都是为了剧情需要,点到为止,绝不多占篇幅。 “你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剧中这句经典台词申明了片子的主题。再有就是全剧21集播完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所有 时尚 青年必备的装束。麦克戴的眼镜被称为“麦克镜”当时也叫蛤蟆镜,戴蛤蟆镜的中国人都保留左镜的白圆商标,以示时髦和正宗,当时,戴蛤蟆镜那绝对市前卫和 时尚 的标志,[大西洋底来的人]还使另两项健身运动风靡了全国,那就是蛙泳和飞碟,当时满大街都是玩飞碟的,就连老头老太太都参与。
[加里森敢死队]摄制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由上译厂译制,共26集。1980年10月中央电视台台首播,每周一集,周六晚八点播出。二战后期,战争越来越残酷,中尉加里森从监狱里找来一些小偷、骗子、抢劫犯和街头流氓,组成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队。这些人各有所长且极具个性,抱着立功赎罪的目的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们的人性,天良和技能都得到了复苏和发挥,成了真正的英雄。
当年的中国小孩个个崇拜“酋长”,几乎每人都有几把锯条做的飞刀。飞刀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里的极度流行,不少人竟在玩笑中丧生在土制的飞刀之下。除了杀人还有偷盗,向来民风淳朴的山东竟然有8个保险箱被人盗开了。上面一看再这样播下去还不得天下大乱啊,停!赶紧停!于是[加里森敢死队]在播到13集时就被腰斩了,总之是被紧急禁播了。有关方面赶紧叫停!于是被腰斩了,突然禁播了。观众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这成了CCTV 历史 上的大事件。最后10集在10年后才得以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初正是上译厂最辉煌的时期,[加里森敢死队]的配音阵容囊括了上译厂几乎所有的精英,加里森中尉是童自荣,戏子是乔榛,酋长是施融,卡西诺是杨成纯,高尼夫是尚华。超豪华的阵容实在是太牛了!
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还有美剧 [神探亨特]以及[侠胆雄狮]。任何一个美国文化学者都对亨特在中国的知名度大惑不解,他们到今天不明白一部普通到了极点的50多集的情节剧,一个平凡得不起眼的角色为何在中国轰动一时。细想想,这位美国神探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出生入死的那些场景与后来[24小时]杰克的表现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恰恰在那时我们的电视荧屏上没有这种类型的系列剧,没有亨特这样的人物。亨特总在破案,到今天他破的那些案子观众几乎全都忘了,只记住了这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记住了与他搭档的那位漂亮的女神探麦考尔。因为扮演亨特的弗雷德身材过于高大,麦考尔只能站在一个箱子上和他配戏。扮演麦考尔的女演员叫斯蒂芙妮·克莱默,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爱枪的女人,她自己住在洛杉矶,枕头底下压着一把38mm的手枪。据说她可以在三十英尺以外射中一只牛的眼睛!
[侠胆雄狮]是“正大剧场”播出的第一部剧集,共44集。说的是生活在地铁隧道里的狮面人文森特和年轻美貌的女律师凯瑟琳的爱情故事。这是一出现代版的“罗宾汉”,也是一部城市化的“美女与野兽”。女主角的扮演者是琳达·汉弥尔顿,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美国比较著名的影星。
南斯拉夫连续剧[在黑名单上的人]是央视引进的,此前播出的单本剧《巧入敌后》是其中的一集,描写的铁希、普尔莱为代表的游击队员与德军的英勇斗争,这部片子在我国影响深远,该片主题音乐节奏感强,片尾口琴曲更是令人难忘,我国国家级的乐团都演奏过南斯拉夫[在黑名单上的人]主题畅想曲。 1984年,北京电视台开播巴西电视剧[女奴],100集!这部电视剧立即走红全国,人人关心起伊佐拉的命运。伊佐拉旋风后,国内各电视台纷纷引进南美电视剧,[卞卡]、[诽谤]、[坎坷]等等均有很好的收视率。这些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度惊人,一般都在60集以上,能坚持看下来的大多是家庭妇女,看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中国人的视觉还被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前民主德国的电视剧刺激着。
前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有12集,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胆英雄勇闯虎穴、智斗群魔的故事。片中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战斗场面,但主人公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情节贯穿了整部作品。该剧的一大特点就是对 历史 原貌的还原,电视剧在正常的叙事之外还穿插了许多 历史 人物的档案材料和背景资料。
现在万人空巷看一部引进的外国剧集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人们用在网上可以下载只要你喜欢的任何剧集,从听配音到看字幕,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也随着岁月的脚步与时俱进。

『肆』 帮我介绍几首好听的萨克丝音乐

享有盛誉的萨克斯风圣手 — Dave Koz 戴夫·考兹

专辑:
Dave Koz: The Dance 舞
Dave Koz: Lucky Man 幸运儿
Dave Koz: Dave Koz
------------------------------------------------------------------------------------------------------------------------------

Dave Koz 戴夫·考兹 是着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在欧美享有盛誉,虽然在国内听众群中其名气不如 Kenny G 肯尼·基,但其演奏水准却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Dave Koz和Kenny G他们演奏的虽然都是萨克斯管,但前者演奏的是次中音萨克斯,而后者演奏的是高音萨克斯,所以在听感方面前者的音色显得淳厚而成熟,更富明快鲜活的韵律和节奏;Kenny G则高亢嘹亮。Dave Koz从1990年推出第一张同名演奏专辑后便在乐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自从1990年开始,Dave Koz以个人首张同名专辑《Dave Koz》创下非凡的销售纪录之后,Dave Koz已经成为Smooth Jazz乐界的一种音乐现象。这位萨克斯风圣手,在艺术以及事业上皆获得全胜,甚至当他由驾轻就熟的R&B乐界跨足到不同的领域时,也一样深受听众的欢迎。

《The Dance 舞》专辑介绍

2000年经过两年的准备,Dave Koz 戴夫·考兹 终于发行他个人的第五张专辑《The Dance 舞》。在这张最新专辑中,Dave Koz 戴夫·考兹 将Jeff Lorber、Carl Sturken、Evan Rogers及弟弟Jeff等,十年前合作/制作过第一张个人专辑的工作伙伴再度聚集起来,集体为《The Dance》创作。

在亚洲版中,特别加入由那英演唱过的《征服》,并重新诠释 Dave Koz 戴夫·考兹 对音乐的感情,尤如进入一种成人世界的音乐爱情故事。且为了要和全球不同地区的乐迷有更亲密的接触,他首次尝试为不同的地区特别演奏一首作品。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将这首在华人地区造成轰动的歌曲,在深情浓重的萨克斯乐音搭配下,做一个最完美的呈现,当成是给全亚洲的一份献礼。

这次由巨星Luther Vandross负责担纲歌曲人声部分的,是首带有摇摆复古风味的曲目《Can't Let You Go (The Sha La Song)》。另外,现代R&B/Hip-Hop音乐界的巨星Montell Jordan参与制作并重唱1984年由乔治·迈克尔在威猛乐队(Wham)时代所发行的经典歌曲《Careless Whisper 无心快语》。而数度获得格莱美奖的福音乐队Take 6中的Mervyn Warren与David Thomas,则重唱了灵魂乐的经典乐曲《I'll Be There》,让整张专辑的音乐性更加地丰富。

此外,带有拉丁风情的轻松摇摆小品《You Are Me, I Am You》,则是表现一段由Smooth Jazz乐界的吉它名家Marc Antoine所担纲的佛拉明哥吉它独奏。在另一首展现不同吉它风味的《The Bright Side》中,由著名的Jonathan Butler一显身手,为此曲增添许多趣味和戏谑的风味。

专辑的其他歌曲同样也令人充满惊喜和期待。由 Dave Koz 戴夫·考兹 与Jeff Lorber共同谱写的首支单曲《I'm Waiting For You》、复古的灵魂乐曲《Together Again》、为纪念其已故父亲Norman而创作的《Right By Your Side》、揉合50种萨克斯演奏及由福音乐界的超级巨星BeBe Winans献声的歌曲《Cuban Highway》与Glen Ballard所担任制作的专辑同名曲《The Dance》(曾是美国的乡村歌王葛斯·布鲁克斯的招牌畅销曲)等。

专辑曲目
01. Cheng Fu (Conquered)
02. Together Again
03. I'm Waiting For You
04. Can't Let You Go (The Sha La Song)
05. Careless Whisper
06. Love is on the Way
07. Know You By Heart
08. Surrender
09. You Are Me, I Am You
10. The Dance
11. Cuban Hideaway
12. The Bright Side
13. Don't Give Up
14. Right By Your Side
15. I'll Be There

欣赏地址:http://blog.w-o-fantian.com/article.asp?id=1519
**********************************************************
----------------------------------------------------------

Dave Koz: Lucky Man 幸运儿 (全)
《Lucky Man 幸运儿》专辑介绍

《Lucky Man 幸运儿》是 Dave Koz 继首张专辑《Dave Koz》大获成功后的第二张唱片,发行于1993年。此专辑第一主打单曲《You Make Me Smile 》节奏明亮轻快, 第二首单曲《Faces Of The Heart》,在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影集《General Hospital 综合医院》内作为新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30年都没换过),可见《Faces Of The Heart》迷人的旋律连王牌电视制作群都不愿放过。专辑内有数首演唱曲,由Zelma Davis(C+C Music Factory)、Phil Perry、Charles Dettigrew(Charlie & Eddie)等人跨刀,此一张专辑比第一张专辑更具成熟风味,值得收藏。

专辑曲目
01. Shakin' The Shack
02. You Make Me Smile
03. Faces Of The Heart
04. Don't Look Any Further (Prelude)
05. Don't Look Any Further
06. Tender Is The Night
07. Saxman
08. After Dark
09. Lucky Man
10. Silverlining
11. Wait A Little While
12. Show Me The Way
13. Misty

欣赏地址:http://blog.w-o-fantian.com/article.asp?id=1271
**********************************************************
----------------------------------------------------------

Dave Koz: Dave Koz (全)

《Dave Koz》专辑介绍

自从1990年开始,Dave Koz 以个人首张同名专辑《Dave Koz》创下非凡的销售纪录之后,Dave Koz 已经成为Smooth Jazz乐界的一种音乐现象。这位萨克斯风圣手,在艺术以及事业上皆获得全胜,甚至当他由驾轻就熟的R&B乐界跨足到不同的领域时,也一样深受听众的欢迎。

这张专辑中有两首歌必须提到《Endless Summer Night》和《Nothing But the Radio On 1990》。其中前者是 Dave Koz 最为出名的伴奏作品之一,歌者正是理查德·马克思。而后者实际上是一首歌曲,但是其演唱者Joey Diggs一直以来只享受到了Featuring的待遇。《Nothing But the Radio On 1990》一直被认为是一首 Dave Koz 的萨克斯作品,连CD的歌名上也是先 Dave Koz,再Joey Diggs,演唱反而次要了,可见谁更有音乐影响力。尽管大家都在意“主奏”,而非“主唱”。但是,那个陌生的幽幽男声无比适合曲子的意境。音乐和演唱本来就是相辅的一双筷子,你要尝到那盆佳肴,就缺一不可。

专辑曲目
01. So Far From Home
02. Emily
03. Give It Up
04. Nothing But The Radio On (1990)
05. castle Of Dreams
06. Endless Summer Nights
07. Love Of My Life
08. Art Of Key Noise
09. Perfect Stranger
10. If Love Is All We Have
11. Yesterday's Rain

欣赏地址:http://blog.w-o-fantian.com/article.asp?id=1389
**********************************************************
----------------------------------------------------------

阅读全文

与电影卞卡主题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