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学生怎么学习马原
一,马原如何学习?
学习马原是一定要靠背的,马原内容含义抽象,重在理解,课上听课一定要着重在内容理解上面。并且注意老师讲课的侧重点,做笔记也是很重要的。复习时建议通过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平时无论学习还是复习都要注重效率。“十个小时的勤奋,也比不上一个小时的专注”。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背诵,复习的时候更加快捷迅速地熟悉整个章节的内容。简答题出题范围一般在二级,三级知识点里。复习时着重重学习三级就可以,因为在学习三级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已经是把二级学了。论述题想要拿分就需要我们多去积累和背诵,多思考,总结拿分规律。
三,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p2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科(从阶段属性讲)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p5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大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如何理解?p22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4.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p22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我们关系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事实?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在于是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即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者则相反,认识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前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情内部矛盾的存在作用
6.唯物主义经过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p24
答: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和列宁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
2.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原子
3现代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哲学意义是什么?p24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8.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p28
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9.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p29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0.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p30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1.如何理解运动和发展的关系?p36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从内容上看,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1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是什么?p27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13.如何理解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及其方法论意义?p37
1)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2)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环节的展开,包含并体现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基本规律。
2)联系意义1.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3,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发展意义: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2.要求我们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3.要求我们知道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14.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别是什么?p39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量变质变规律,揭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前进和曲折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5.矛盾及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40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属性,即斗争性;统一属性,即同一性
16.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p40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1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p42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属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共性的个性。
18.什么是质量度?p43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1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44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0.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p44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21.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p45
即曲折性发展,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22.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有哪些?p59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基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新:虚拟实践
23.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2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4.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p64
分为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2)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25.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直观的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p65
1)实践观方面的区别
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忽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被动、直观的反映。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强调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发展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手段。
2)辩证法方面的区别
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否定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象照镜子一样是一次性完成的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多次反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肯定了正确认识对革命实践的能动指导作用。
26.如何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7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7.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8.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与一元性?p74
1)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9.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75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30.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82
⑴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认
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只有实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31.哲学上的价值涵义及特性?p85
1)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3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10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极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的发生变化和发展。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3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p108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11
1)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2)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3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p113.p118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6,人民群众的含义是什么?其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140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是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作用表现:.①人们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们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p158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8.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p152
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39.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p155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积极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不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1)导致社会资源浪费;2)导致收入两极分化;3)阻碍技术的进步.
40.如何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p169
1)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这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4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p176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4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及其意义?p175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依据: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意义: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3.什么是资本积累?其本质及历史趋势是什么?p179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4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p186
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
45.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及根本原因是什么?p189
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6.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203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利润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7.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何新特点?p204
总: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2)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3)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无所不用其极4)竞争的范围由经济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5)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破坏性后果更加严重.
4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统治的手段分别是什么?p215
1)在经济领域,金融寡头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它在经济上的统治。
49.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p217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总: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1)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3)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消极的后果: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4)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50.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228
1).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3)虽说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㈡ 马原经典阅读实践活动实施步骤
马原经典阅读实践活动实施步骤:
1.为必选实践形式。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即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解说,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说理,展示“原理”的魅力。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以课前一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课堂5分钟的口头汇报。
2.是读经典悟经典。任课教师指定学生课外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字数2500左右。
3.是调查参观。教师根据“原理”课程内容提供若干主题模块,(学生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写调研报告,字数2500左右。
4.是哲学典故微电影制作评比活动。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某一哲学典故制作视频进行评比。
四是辩论活动。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论点等,进行正反观点论战。
5.团队组合:6-10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㈢ 马原作业要求拍微电影,关于校园生活,要求15分钟。想好了主题是低头族,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求具体指
这简单啊!手机就可以,比如说教室,路上,餐厅,任何地方碰到这种现象的都可以拍下来,然后放到电脑上剪辑成功,配上字幕就可以
㈣ 马克思要拍微电影了 需要哲学典故 我想自己编 小组10个人 求人数符合又比较容易拍的故事
马克思其实有很多故事都是非常不错的,例如:可以以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信为主线,表现伟大友谊的,你可以看看马恩之间的信,尤其是关于金钱接济方面的,真的是很有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马克思和玛丽的爱情故事,例如:又一次两个人病了,住在家里,竟然在各种的屋子里都起不来,一天没有见面等等,其中也可以穿插哲学典故。
建议看一看中央编译局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画传》,会给你一些灵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条件的可以收藏一套,网上价格683元,我手上暂无电子版。
㈤ 求马原《死亡的诗意》和《游神》的故事梗概
这是一部视觉上震撼残酷却又美丽的电影。作为特纳奖得主Steve McQueen的第一部商业长片,其对细节近乎病态的追求以及对声音的苛刻使用,把一个关於死亡与信仰的主题拍摄地诗意而动人。还有那个影史上著名的最长长镜头段落,把生与死的对话冷酷而又富有力量地呈献。
00
00後半部的绝食段落,绝对是对观众的残酷折磨,大量的特写镜头把分秒逼近的死亡放大,可一切却又发生地如此冷静:乾净的画面,井井有条的节奏,穿插著急促无力的呼吸声和近乎浪漫的回忆:震撼不在於死亡,而在於面对死亡的冷静。
00
00至於信仰,至於牺牲,至於政治,与细节画面声音相比,对我而言,反倒是是非对错很难去判断的了。
㈥ 可否提供马原视频剧本
不能,是企业机密。
剧本分类
随着微电影不断的发展,微电影剧本的分类也越来越成熟,从单一的电影剧本创作转向微电影剧本的分化,比较时尚的分类有爱情微电影剧本,励志微电影剧本,感人微电影剧本,现实微电影剧本,广告微视频剧本,到越来越细化的单个分化,微电影剧本的不断分化,也正是说明了微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正规化。
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1万到数万元/部)”的视频短片,内容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由于这类短片较之电影作品,门槛低、参与度高、传播效率高,在京沪领一时风气之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㈦ 马原论文3000字
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
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
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们应当以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自觉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把事情办的更好。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围绕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的。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以实际问题,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提高。
(7)马原微电影主题扩展阅读
论文要求规范:
1、正文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2、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㈧ 马克思微视频,马原课老师要求拍个微视频,15分钟的,没有思路,求大神给个思路,要求与马原原理相关,
拍一些一年四季或者乡村与城郊的照片,表达出世界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的静止;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眼光看待问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㈨ 高分求一篇2000字的马原论文!
写作思路:写作部分包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认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感悟。
来到大学后,我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该课程分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对于促进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且能够教育我们大家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我们刚迈进大学校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会让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树立远大理想,领悟人生真谛,加强道德修养,培育职业精神。
学习法律基础部分,通过老师对法律各方面的介绍,使我对法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可以让我们更好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制度,能让我们自觉遵守法律,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利。
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提高我们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中学习。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对以后我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有很大帮助。
第三,要注重行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