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座山,两代人,一只狗,这是一部让所有为人父子都感动的电影
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文艺片。
喜欢看滕汝俊,消瘦的脸庞上皱纹写满了故事;喜欢看刘烨,灿烂的笑容了填满了纯真与无暇;
喜欢看霍建起,用镜头书写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和情怀;
喜欢看《那山那人那狗》,如一篇格式清新的散文,简单里又漾着浓郁的芬芳。
也忘不了背光中的陈好,金黄的发线朦胧着青春的面庞 ;
忘不了葱茏的大山,微风中禁不住无尽的眺望; 忘不了狼狗老二,体贴的就像多年的老友 ;忘不了白石山的那一段旋律,颤战着我们每一寸多情的神经。
不经意间,却找回了失落多年的亲情,理解和回忆。
倔强的老爸 ,当儿子转过身是却又是如此多情,期望,责备,关怀,种种感情交集在那者伏双湿润的眼;
轻狂的儿子 ,抚摸着旧背包带时松开原本上扬的嘴角,理解,埋怨心疼,都掩盖在背起背包的那一刹那。
父亲对儿子说:“你过得了江,不一定能过得了溪,不一定能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站稳。”
老爸是二十年前的儿子,儿子是二十年后的老爸,每个人都保留着一半的故事,合起来就是一个传奇。
村里的老人都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汪扮
儿子问老爸,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走出大山呢?老爸说,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
虽然我不是山里长大的,不过也是实实在在的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
不管在城市里呆多久,身上总还是带着一些难以抹去的怀旧气息。
我对大山,也向来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似乎它过于闭塞,过于淤滞。也许是在钢筋水困嫌灶泥的城市森林中呆久了。
当我看到屏幕上铺满了被绿树遮蔽的大山,山间被氤氲的水汽所包裹时,
我的内心升腾起一种清凉的触感,仿佛大山就在我眼前,触手可及,徐徐展开。
在记忆里,那些泥巴路、石子路和那些风景于我来讲还是熟悉的,一切就好像这部电影里所展现的那样,清新、质朴,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感。
让人在感到舒服、亲切的同时,
又难免会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心头浮上一丝伤感、无奈,而后又归于坦然、平静。
简单来说,《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散文诗式的文艺电影,其风格神韵上与《城南旧事》《边城》《黄土地》等某些相似。
影片有着简单的人物,父亲与儿子之间朴素的 情感 ;
父子的隔阂与交融,以及相对封闭的叙事空间 ;
电影其实很多年前就看过一次,那时候多少想的还有些浅显。
只是单纯地被里面的景色所吸引,被父子二人的亲情所打动。
如今再看,可能是因为心态不同,其中感受自然有了些许不同。
除了那些至今未变的感受之外,更多是觉得霍建起导演要表达的实际上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缅怀。
就像影片中儿子对固执的近乎死板的父亲说的那样,“ 等到直升机停在山顶的那一天,乡邮路再这么走还有什么用啊! ”
可是无论如何,那个已经远去只能缅怀的时代,还是值得我为它写上一些什么。
看完全片之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连绵起伏的群山,缭绕的雾霭,空旷的田野,一幅幅田园美画...
人说,朴实之美方为真谛,我想真正的美丽不需要华丽的外表,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才是真美。
翠绿的画面里没有一张不散发着这样的朴实的美感,多远景的镜头描摹这青翠的山,孤独的邮路上演绎着一个平凡的故事。
若平静安静,若铺张游离,像水墨画,像动态的诗,渲染着叙事的深刻与衬托主题的鲜明。
也是从这部电影我知道了有个导演叫霍建起,他的作品虽没有张艺谋的浓烈、陈凯歌的反思。
但始终缠绕着一股质朴与真情,一股豁达与平和,一种城市人所难得的对乡土的认识与情怀。
这种情怀,是中国第五代导演身上独有的气质。
高考失利的儿子接替年老病衰的父亲出任山间邮递员,父亲带着儿子走这一条艰辛的邮路。
整部电影像是追求纪实, 大量的远景来表现山,大山仿佛也是有生命的 ,它是生命意义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普通山间邮递员的生活理念和职业理想。
父亲作为一个普通邮递员的一生在一趟护送儿子上岗的邮路过程中得以体现。
山仍是那座山,狗仍是那条狗,只是人由父亲转变为了儿子,但邮路的生命意义却没有消失。
他们有着山一般的沉默、淳朴、不张扬,也有着山一样的高尚、深沉与厚重。
一次父子共赴的邮路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收获丰盛而且干净简单,也许生命就如那父子行业间的遗传和圈状的工作路线般,充满循环。
在崎岖路途间互相了解,悄然注目彼此的态度细节,儿子的独白与父亲记忆里的闪回,父亲的反复叮咛与儿子的漫不经心。
如果父子在行程起点选择了继续到底,那 影片中的配角就像驿站般戏剧性地逐个登场,铺垫任何能激聚感人后果的前提,及时触发 。
村委会接待人的诉苦规劝,盲人五婆的守门期盼,侗族姑娘的婚礼邀约,转娃求学的初衷目的...
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在这一次父子同行的邮路中逐渐消除。
犹记得儿子背起父亲淌水过河的一幕。因为常年淌这冰冷的河水,而落下腿病的父亲,终于在这最后一次的邮路中,享受了一回。
儿子的一声“爸”,消融了父子之间的冰墙 ,惹得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儿子心中对父亲的生疏与畏惧也不复存在。
这邮路不仅仅是一条邮路,更是父子之间一次坦诚的心灵交流。
在这一旅途中,父亲将自己先前的邮路经验传授给了儿子,儿子也同父亲交流着自己对于邮路的各种感受。
在这些交流感受中, 更是父亲和儿子这种特殊关系的阐述 ,父亲会老去,儿子延续了父亲多年的坚持。
两代人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相互体谅、相互理解。
当然,影片中也有交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儿子与父亲在如何选择运邮方式的问题上起了争执。儿子不解父亲为何坚持步行运邮,而不愿塔乘别人的顺风车;
父亲认为儿子投机取巧,邮路就应当踏实走完。
父亲是勤劳守旧的老一辈的代表,而儿子则拥有敢于敢于革故鼎新的勇气。
这样有缓有急的情节设计,使影片显得跌宕起伏,富有故事性,也使父子之间的感情更加真实可信。
电影上映于1999年,正是千禧年之前,故事背景的年份可能是八几年,也可能是九几年,电影中刘烨随身携带的袖珍收音机,证明年代也不会更加久远。
记得以前看的《感动中国》,看到某位送信邮递员的故事,现在也极少有这样的存在了。
在真正一些偏远的地区,可能还需要邮递员步行去送信。
故事里,高考失利的儿子愿意开始这样一份工作,按照儿子的话说:我们家必须要有个国家干部。
而在与父亲走完了这一趟旅途,才知道几十年父亲的坚持。
邮包被儿子中途搁下的时候,父亲生气呵斥;
冒充孙子给五婆送信只为带给她一丝慰藉; 信被风刮跑时不顾一切地去追 ,人和狗不顾一切地奔跑,这个时候儿子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背影。
更是由父亲身上体现出的那老一辈人的坚持和信念。
父亲在山里送邮一辈子,从山上滚下来过,也因为水凉冻伤了腿,为此,当然没少花钱看病了。
那时候都是公费医疗的,也因此,他享受到了公费医疗。
可是,父亲在进山的路上,却给儿子说 他为此感到很过意不去 , “我这病让国家花了多少钱呀。”
可见老一代人身上的淳朴和精神可贵。
路途很孤独,几百里的路,都是需要独自一人走完。
这一次儿子有父亲和老狗“老二”陪伴,也带了自己的收音机,播放着父亲不懂的歌。
最开始他不知道如何打发这段寂然的时光,想与父亲说说话,却不知道从何开口。
一路不紧不慢地行走,思绪回转,过去的记忆闪现,儿子渐渐明白了这么多年父亲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父亲通过儿子,也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记忆,此刻父亲儿子心意相通,几十年了,终于在心里有了 情感 的交流。
在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有了各种挂念。
侗族姑娘,美丽大方,也许会成为儿子第一个记挂的对象。当年父亲把母亲从山里接了出来,儿子可能也会沿着这样的路一直走下去,两代人书写同一个故事。
儿子问父亲为什么山里人愿意生活在山里,父亲反问他妈怎么说。
儿子说:“妈说, 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舒服。 ”
父亲当时没有回答。
后来的父亲说了一些话,说出了他的观点:“这日子很苦,但是过得越苦的人越有念头,叫理想。”
山里条件的确很苦,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反而习惯了而觉得自在。
但也有一些想走出去的人,比如放牛孩子转娃,通过函授大学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父亲和儿子听到转娃大声喊出的话时笑了,我也很欣慰一个孩子不必陷入“放羊的孩子的孩子还接着放羊”的无知循环。
在这里两代人走到了一起。
故事很纯粹,99年的刘烨和陈好都还很年轻很青春,却也把角色诠释得很自然。
《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只卖出一个拷贝价,几乎没有票房收入,国内的很多观众都是通过电视才接触到它的,才真正认识到这一部难得的作品。
相较,只花了8万元购进本影片的日本,却成了《那山那人那狗》的知音,共收获超过800万美元的票房,不能不说实在是遗憾。
这部故事按日媒评论说,质朴真实。
或许在如今日渐浮躁的院线上映,恐怕也依旧不能吸引太多人气。
原始自然的叙事,也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根据川端康成原著改编的《伊豆的舞女》。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里面的男主人公川岛一路的行程,以及所发生的故事,也和《那山那人那狗》一样质朴实在。
也像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
镜头缓慢的移动平时的像是拍纪录片,故事娓娓道来,心慢慢被影片占据。
最后,影片仰视镜头拍摄, 父亲每次回家,母亲每次都站在桥头等待 ,父亲抱起母亲的画面被定格。
儿子背起邮包,还有那个 侗族姑娘回眸的一笑 ,这些镜头都运用了黄色调,很好的衬托出了人物的高贵品质,人物的精神被定格。
这部戏如果换一个导演拍,可能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完全可以拍成人性的悲苦大戏。
导演霍建起, 没有带任何感情色彩在里面 ,整部电影就像散文一样叙述着,淡淡的悲情在心头蔓延。
他只是想讲好老邮差和小邮差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深刻。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刻意煽情的 情感 流露,一切都好像是融入了真实唯美的大自然田园风光之中。
观众的直观感受也许就是美丽的风景与质朴的人物。
然而这种简单的风景与人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感染力。
故事中的父亲似乎在走过二十多年的那条邮路、那段风景之后,给人的感觉也是简单而丰富。
他在世俗看来艰辛而枯燥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因为在他看来,这份工作有干头,他认为: “人呐!最重要是要有想头,有了想头,就什么都有了...”
影片的背景放在了湖南西部的大山之中 ,细看影片之中的风景,没有纯正江南部分的水光涟涟,也没有北方山区的干燥。
石板处有着青苔,有着绵延的山林,大山之中也藏有平原部分的一块块稻田。
想想这又是另一番景象, 介于水色的江南和广袤干燥的北方,又正是这样一种特质造就了影片整体的唯美和舒缓的情调 。
如果说景语皆情语,那么影片对准大山美景的每一个镜头都会让观众神游其中。
正如《东邪西毒》欧阳锋的一段剖白:
“年轻的时候总想知道沙漠那边有什么,走过去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父亲很想告诉儿子,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
山始终伫立在那,历经风雨,始终在那等待,等待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们。
那山从未改变。
父亲执意陪儿子走一趟邮路,在这趟邮路旅行中,两人互相回忆过往,互相交流这此时的想法,最终两位主人公在完成一趟旅行中认识得到了升华。
如果说二战后美国电影类型出现的以公路旅行为叙事元素的公路片,那么我想其实这部影片就是我国最早的“公路片”。
类型相似,只是这是在一段山路上完成的心灵成长,也可以叫做中国的“山路片”。
影片的 情感 高潮出现在了儿子背父亲过河的段落,儿子说该是父亲享受一回了。
顶着邮包过去后,镜头对准了河对岸的大水车,接下来的镜头已经是 儿子背起了父亲 。
当儿子说父亲还没有一个邮包重时,此时的父亲已是泪眼婆娑,立马转过头去不让儿子瞧见自己已经年老了。
影片中的狗被家里人叫做“老二” ,足以见得那狗在家中的重要地位,而那狗的表现足以称得起这一称呼。
走廊中, 儿子手中的信件被大风吹起,勇猛的老二一跳跃起便衔住了飞散的信封 ,就像儿子所说,“老二,棒极了”。
有那山,有那人,恰好也有那狗。它陪伴了父亲走过了父亲的邮路,也会陪伴着父亲的儿子走过他的邮路。
两代人的邮路,有了那狗,便连接起来,充满温情。
《那山、那人、那狗》给人的感动并不仅限于父子之情,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本片的深层次含义。
那茫茫的大山,那山中平实善良的人们,那忠诚聪慧的狗,在今天看来无疑都是我们疏离已久的东西。
送信的路本是艰难的,但生命和博爱赋予了新老两代邮递员源源不断的力量。
因为在他们看来,山路再曲折,也比山下蜿蜒的公路来得平稳、坚实得多。
实实在在的故事,透露出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放映的一个时代。
大量 科技 怪物们正在改造着我们的生活,以乡村邮递员为代表的旧的事物即将消逝不见,正如儿子所说,也许有一天直升飞机就会停在山顶上。
儿子接过了父亲的邮包,带着忠实的狗“老二”一路前行,他将会是最后一代乡村邮递员。
也许再过几年,他就会下岗,把职业交给 汽车 和公路。
电影歌唱的是一种旧的生活、旧的年代的缅怀,一次尚可来得及的好好的告别。
正如影片最后,儿子起身,背上行囊,开始送信。路途行起时,一个时代已经远去...
如果说20多年前的中国电影观众尚且缺乏观影经验,无法从电影的宣传造势中甄别出电影优劣的话。
当在一部又一部商业气息浓郁的大片疯狂圈钱行为接踵而来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甚至渴望能有这样一部纯朴自然的电影出现。
提供给我们哪怕一丁点儿的人文关怀,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和浮躁的 社会 中获得一丝的安宁。
可是当真的有这样的电影到来的时候, 我们又在电影院的排片表上遍寻不到它的踪影 ...
最后我想说非常喜爱这部电影,自己看时更哭得一塌糊涂。
我在这里也借比喻寄托些对《那人那山那狗》的敬慕:像泪腺旁一颗死穴,温柔中招,无力抵抗,任涕飘零。
㈡ 赏析影片《那山,那人,那狗》
工业化的社会,失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看着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满画面的绿意,想起了童年时期走过的一条条山路。电影并非要向我们传达山清水秀,而是山与人与狗的故事。山指的告谨是自然,人在影片中传达的是感情与责任,狗则是要表达人的寂寞,当然还有其他作用,比如凸显感情色彩与狗的忠诚,重点是狗凸显了人的矛盾体。
父亲因脚病无法承担起乡邮员这份工作,把工作交给儿子。儿子说要自己独自去送信件,父亲一开始并未要陪儿子走第一次,则是叫老二(狗)陪同带路,老二见父亲未走,老二也未走,最后似乎为了要让老二跟随儿子才陪同儿子走第一次。老二在这里的表现是矛盾的,老二明明知道父亲的心思,但是并未跟随儿子前往,实际上是要让父亲一个台阶下。因为父亲本身就准备好陪同儿子的第一次,因为两父子的隔阂,父亲并不想直接表达。两人走到巷子口,儿子叫妈妈回去,父亲在自白中表现出来的是吃醋,说:叫妈妈叫的那么甜。父亲渴望儿子能像对待妈妈那样对待自己,父亲心里明白,做乡邮员常年不在家,没有给儿子一个父爱,并未责怪儿子,反而更加爱儿子,只是没有直接说。父亲唤狗为老二,这样的称呼只是一种亏欠,把狗假想儿子,假想陪伴儿子身边,又或者说正因为假想儿子的陪伴才坚持了大半辈子的乡邮员的工作。
父亲与儿子第一次休息的时候,两人默契的说:“累不累”,无论父子之间有多大的隔阂,心还是会通的,儿子对父亲有多大的恨,还是会关心父亲。父亲迟迟没有跟上父亲,儿子回了一次头,放慢脚步继续往前走,第二次回头看依旧没有看见父亲,内心忐忑不安地把邮包放下回头急促地找父亲,看见老二在,却不见父亲,着急的问老二哪里去了。父亲并未因儿子回头着急的寻找自己,反而责怪儿子把邮包放下,又让儿子继续怕着自己。在感情与工作上,父亲就是一个矛盾,父亲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改善与儿子的关系。父亲没有那样做,也许父亲陪同儿子的第一次道路,并非出于爱,而是不放心儿子不能把工作做好。
在父亲与儿子在田野中遇见侗族姑娘这片段,是影片的高潮。父亲有意要儿子娶这个侗族姑娘,只是儿子不想让侗族姑娘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选择放弃。儿子对侗族姑娘是真爱,因为有了妈妈的遭遇,深深地明白一个在在家思念的滋味,儿子更加明白远行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淡化了思念,而守在家的人更加寂寞地思念远方的行人。
“村里的老人说,背的动起爹,儿子就长成了”。儿子背父亲过河,儿子喊了一句爸,父亲有点不相信。在这里儿子与父亲开始没有了隔阂,开始了互相交流。实际上在这一路走来,是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让儿子明白了父亲,不再恨父亲没有给妈妈一个爱,没有带给儿子与妈妈一个温暖的家。父亲与儿子说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儿子以为是真的,到达第一个村的时候,呈现在儿子眼前的是可有可无的,但在村秘书家里,村秘书说:“外边来我们这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个个都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呀,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了……” 从村秘书的口中,儿子知道了父亲这么多年的艰辛和付出。在村秘书走后,儿子问了父弊运亲为什么,在父亲的回答中,儿子又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父亲。父亲说要继续赶路,村秘书说等等还一个老租友梁师的报名表未取来。实际上村秘书也去叫大伙出来看看新上任的乡邮员,在两人要走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出来送行,看新上任的邮递员,这让儿子了解到了作为一个邮递员所获得的尊敬,对父亲邮递员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以后,从父亲为五婆送信给五婆一个慰藉,村民特意将婚礼定在父亲进山的这一天,村民为了不让父亲再滚下山而扔绳子以及附近村民在邮路上自发的将水灌盛满水等几件事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也逐渐加深,父子之间多年的隔阂也得以消除。
为父亲与儿子丢下绳子的小孩说将来要采访他们,父亲哀叹没有下次了,独自先行走,儿子看见瘦小的父亲的背影,这一刻儿子明白了父亲不舍得丢下工作。一样装着大山,一样装着邮路,人的心比脚还累。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国家干部的工作,若父亲在乎国家干部的身份,那么早就高深了。村里人主动写好表扬信寄到县里去,每次父亲都没有寄出去,父亲执着于乡邮员这份工作,是因为习惯了这条路,放不下一路上的人和事。父亲和母亲的相遇是在这条路上,一路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若是父亲的离开,那些人没有人再会去帮助了。父亲不是执着于这份工作,而是默默地承担起了责任,舍去了家庭的温暖,给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在父亲与儿子回家的头天晚上,父亲看着熟睡的儿子,露出了难得的甜蜜笑容,我想起码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儿子可以胜任父亲的工作,父亲的担心放下了,二是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熟了,高兴着,三是父亲多年的惭愧终于放下了,知道了儿子并未真正的怨恨父亲,而是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男主人的角色。
回到家中,父亲对母亲说儿子可以接下自己的工作,一路的考察,完全符合标准。这段旅程是一种轮回与延续。路程是轮回的,从家门口出去还要从家门口回来。父亲在路上跋涉了几十年,儿子要接着跋涉。儿子曾经到过山外的世界,现在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就好像父亲在影片中说的:山里的人为什么喜欢住在山里,那就像是脚放在鞋里舒服一样。儿子是父亲的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也是父亲工作的轮回与延续。
那山,那人,那狗,我们的寄托。我们不会像父亲一样对山有着生命的感情,我们也不需要一条像老二这样的狗来陪伴,但我们需要去做“那人”的人。山里人的想头,也叫理想。越苦越有想头,人有想头啊就什么都有!要是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没滋味。这种想头我认为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清晨笼罩着淡淡薄雾的村落与田野展现出来,唯美,淡雅,迷人,沁人心脾的痛彻感油然而生,没有城市的喧嚣与躁动,平淡却真实。当父子两人走出铺满了青石板的村庄时,两人与田野山林融在了一起,在溪水上的石桥时,整个画面就如同一幅水墨画,远处的山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桥下的溪水潺潺,岸两边长着绿油油的稻苗,两个人一条狗在这个固定的画卷中走过,平静安详而又淡泊。儿子问父亲,山里不应该住着神仙吗,山里人住在没有人烟的山林中,他们不闷吗?父亲说他们不闷,他们是神仙的后代。也正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所以他们才懂得山林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才会去保护。在这里没有人与自然格格不入的景象,看到的山都是绿葱葱的,那些光秃秃的山头在这里永远不会出现。
㈢ 《那人那山那狗》的影评。
转:
第一个:
谁都曾经在自己的少年时怨恨过自己的父亲的罢。谁都曾经在少年时挨过父亲的巴掌的罢。谁都曾经觉得父亲是法西斯般的罢。谁都是曾经埋怨过父亲不了解自己的罢。
可是又有谁,真正的了解过自己的父亲呢?
《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一个老邮差退休后儿子第一天接替自己工作引出来的故事。
故事的画面风格是优美的柔顺的写意的温暖的,水墨画一般的平和娴静。
那应该是南方吧,那里总是很潮湿,那里总是很松软,那里总有许多琐碎事,那里总是红和蓝。
故事的音乐理念是抒情的清新的直接的清扬的,风吹水一样的顺滑与寂静。
无论是古典的民乐还是英文流行曲,他们都在适当的时候响起,把故事同音乐的意境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让人笑着流泪。
我记起我第一次远行,父亲去送我,在火车站,他站在风里面,目送我上火车,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从火车站买的小糕点递给了我,示意我路上吃。我当时还埋怨他不懂得买东西,跟他讲火车站的东西是多么的难吃,他又如何让人骗了云云。
虽然我那样讲他,可是他的目光,就跟影片里的父亲那样,是充满了疼惜和爱的。中国的父亲们,从来都是隐藏着自己的感情的,他们的爱,从不会像母亲那样表达得那么外露。他们在家庭里,生活中,必须要保持自己一家之主的权威性同神秘感,他们要表现出一种山样的感觉,给整个家庭以安全感同支柱感。
所以他们心里是苦的,孤独,多么可怕的东西,可是他们要一辈子都在那种不被自己亲人了解的孤独中,但却始终坚持着,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默默的感情。
这是一个需要善良的年代,我们身边充斥着赤裸裸的物质同欲望,一切都在被标价,一切都在出售或答培者等待出售。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变成石头或者木头,没有眼泪掉下来。
我想起电影里的那个阿婆固执的等待,那么的坚定,充满了希望,多么好。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些人,是在固执地,痴痴地,相信着未来的。
而她所相信的未来,却是老邮差给的,他退休了,他的儿子一定会继续将这个给予希望的事情继续下去,还是善良的人多,还是有些人,仍旧相信着爱。
影片里最让人动情的场景,应该是儿子背起父亲过河的那一段吧。儿子对父亲说,你背我那么多次,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我宏举镇背你了。父亲伏在儿子的背上,一个山一样的男子,就那样湿了眼睛。他心里是欢喜的,他知道自己的沉默终于有了结果,他知道儿子终于懂得他了,所以他高兴,所以他终于放心,让儿子接过他手中的工作,让儿子,通过一封封信件的传递,继续给大山里的人,播种希望,播种爱。
我没有背过我的父亲,我也从来没有跟他说过我对他的爱,我甚至没有告诉过他,我一直都是知道他的爱的,我一直羞于启齿,我所处的环境,注定了我要成为一个沉默的男子,注定了我会继续父亲的路,继续重复父亲的路,一条等待着被了解,被爱的路。
影片的结尾,父亲终于陪儿子第一次走完了那条邮路,他终于可以放心地把儿子送出家门,终于可以放下他这么多年的负担,他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其实整个影片里,父亲陪伴儿子走邮路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父亲由不理解变为理解的过程。那种感情,是暗流一样的,爱了就要说出来吗?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从来都是这样的,从来都是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用言语去形容去描述的。
我们,的确是要有点信仰的,比如爱,比如,未来。
第二个:
原来中国也有如此唯美的电影
一直以为我们的电影就是霸王别姬的历史沧桑
或者是活着的悲天悯人……
原来我们也有用如画的镜头影象
用天籁般的配乐
用一幕幕简单而自然的细节
表达那些细腻而真挚的感情
山间那一片片如泼墨般浓郁的绿色
夕阳下被映红的绿色稻田呈现的橙黄
山里清澈见底的水
安静的水车
夕阳下随风飞翔的纸飞机
还有那侗族姑娘褂子的一抹鲜红
无不是饱含着感情的美丽意象
舒缓柔美的配乐贯串着始终
伴随着驿动的心 Westlife
恰似你的温柔 侗族姑娘的山歌
完美的烘托着影片的意境
最动人心的是两次突然高昂的音乐
一次是父子共眠时伴着父亲欣慰的笑容出现
一次是影片最后父亲将老二推向儿子的那一刻
那两个瞬间 让人热泪盈眶 感动而振奋
一如岩井俊二的电影
唯美的音画下蕴涵着的是浓浓的感情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幅以亲情为轴的纯美画卷
一路走来 儿子和父亲的心越走越近
穿插其中的蔽粗
是年轻时的父亲母亲的爱
是父子对五婆善意的欺骗中关切
是侗族姑娘笑声中渐渐萌生的爱情
是母亲离开山里后的乡愁
还有那母亲带着儿子伫立桥头的等待
母亲一人伫立桥头的等待
儿子一人出门时父亲母亲怜惜关爱的眼神
每一幕都是能击中心灵深处最柔软地方的感动
影片自始自终都是淡淡的叙事
刘烨 父亲 母亲安静自然的表演
舒缓 柔和
不时响起的旁白也是让人感动的源泉
记忆最深的是儿子背负父亲过河这一段
“村里的老人说 背得动爹 儿子就长成了
小时侯觉得我爸特高大
还担心自己时候才能背得动他
结果小学没毕业 个子就比爸高了”
接着镜头转到小时侯儿子骑在父亲脖子上走在街上
那一刻 父亲热泪盈眶 我也热泪盈眶……
那山 那人 那狗
真的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是一首悦耳的曲子
是一段温暖的感情
是一个纯真梦幻的梦
第三个:
这是一次灵魂的沉静,偏远的山村,一次远行中父亲与儿子的相和相知。儿子背父过河中,父亲得到了这一世的满足,潸然泪下。
太多太多,看完就想起那句“父爱如山”。自己的父亲和片里的没什么区别,这一世的愿望就是儿子的孝顺与成材。纷乱的世界,只有家的温暖是无私与恒久的,想起近年离家独居,很难在回家看看,心里便堵。其实也象影片里一样,在我记忆里重来没有对父亲表达过爱,说不出口,只能在心里翻涌。也是这种中国式的隐忍,在片子最后给我共鸣,让我泪如泉涌。
刘晔在里面表现青涩,确是男主角演技内敛入骨,演绎出了那两个字“父亲”!
第四个:
很多人都说陈凯歌的 《和你在一起》 是近年中国电影中反映人性化题材中难得的精品,但我以为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却比它强过了n倍。它在国内的票房几乎都不能提起,甚至霍导本身的名气都远不及陈导,但它却在日本创造了近2亿日圆的票房奇迹。 这并不是说日本观众就更比我们懂得体会人性化的魅力,而更在于我们中国人往往忽略了自己身旁的佳做,就象我们习惯于忽略自己身旁存在的人和物。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花香是那么的幽远,但却是发自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故事很简单, 讲一个湘西山区的老邮递员带自己要顶班的儿子最后一次走邮路的故事。 秀丽的景色 潺潺的流水 浓郁民族风情的写实,加上优美的配乐, 就是一幅非常非常让人陶醉的图画。只可惜该片的日本二区版dvd并未进行太多的加工和修补,美丽的景致总是有种朦胧的感觉。
片中的男主角那时候还没出名, 能看的出他纯纯的样子,可惜,现在的他已经有了太多的矫情和造作,充满了城市里所谓青春偶像的铜臭。 他就是刘晔。 女主角,也不叫女主角吧,只出现短短的10分钟不到。现在也是非常红了。两相对比,的确很怀念她演这片刚出道的样子, 就象山野中盛开的鲜花,让人夺目却又青翠。她就是陈好,现在的“万人迷”。
故事本身很简单, 但我感觉似乎发现了内心一种城市里久远的东西,或者说是我们现代人心地一份久远的东西,也许正因如此,经历了经济泡沫的日本人才能体会的更强烈吧: 那就是人的本性关怀和关爱。 最让我感动的画面就是父亲被儿子背着过河时,他偷偷地流下了眼泪, 那是一种伟大的父爱,也是对儿子长大成人懂事的感怀。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的描写,就象父亲坚持给孤寡老人长年读信送钱等等,试问下我们自己,我们现在, 面对着自己的亲人,面对着自己身旁的人和事物,面对着自己周遭的一切一切, 是怎么做的呢。
说太多了, 也不好了, 还是推荐给大家吧, 各人感悟不同, 喜好不同,但愿看完后的收获也不同。
台湾关于这片的评论
大陆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片名简单率直得让人丈二金刚摸不著头绪,虽然以最简单的角度来看就是深山里2个男人和一条狗的故事,然而该片却是历年来少见,如此单纯却真情流露的动人佳片,99年赢得中国电影最高荣誉金鸡奖2项肯定,说明了该片的可贵和精采。
《那山那人那狗》剧情讲述即将退休的乡邮员(台湾称邮差),在湖南茫茫的深山中送了一辈子信,马上要由唯一的儿子接下送信的工作,面对儿子首次出发,老邮员千叮咛万交代实在放心不下,於是带著长年跟随的忠狗,陪著儿子走一趟送信之旅。
父子俩徒步在壮阔的山林、清翠的田野间,展开前所未有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年轻气盛的儿子终於知道数十年来,父亲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意义。老乡邮员也体会20多年来,妻子终日等待的无奈和儿子长大成人的骄傲,於是那山、那人、那狗构筑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串串人性的感动。
如果说《那山那人那狗》是继《喜马拉雅》后,再一次呈现 无名英雄 世代交替传承的故事并不为过,《喜马拉雅》里成群的商队面临高山跋涉、暴风雪的阻挠;而《那山那人那狗》则是老邮差独自一人长途跋涉在湖南深山,为偏远地区的乡民传递一点一滴的信息。
《喜马拉雅》勾勒老酋长传递对抗大自然的经验和精神给下一代;《那山那人那狗》则是父子俩代融化长久以来的冷漠和距离。不论是《那山那人那狗》或《喜马拉雅》,都展现人类面临大自然的考验,所呈现出的坚毅不拔,《喜马拉雅》若是展现青康藏高原辽阔的景色,《那山那人那狗》则强调亚热带山林里无尽的绿,以及亲子间真挚的感动,在大陆新秀导演霍建起继96年《赢家》获得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后,《那山那人那狗》又再度夺下99年金鸡奖最佳剧情与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第五个:
因为听说是北电曾经连续考了三年的片子,所以很仔细地看了下来。霍建起是我并不熟悉的导演,但这并不妨碍他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来传达给我一种绿意融融的温情。山灵水秀,清新悠长。
可能是由于习惯罢,视听语言的要素中我最重视的一直是画面——构图,色彩,影调,场面调度。霍建起没让我失望。镜头所到之处,都是画般美景。绵延的绿色,细密的绿色,辽阔的绿色。是包容感恩的颜色,是平和安静的颜色。雾蒙蒙的天光,整洁碧绿的麦田,缭乱的荧火虫……不同于国产电影独有的乡土气息,反而甚至有点诗的意境了。
色调的变化出现在每一个用温情涂抹的情节中。黄昏的天光罩在他们身上,异常温暖的样子。由绿色到金黄色的转变,像父亲一直以来隐忍深沉的爱,终于等到了收割的季节。
“我还是国家干部呢。”开头儿子对母亲这样说,结尾父亲也在儿子面前不服气地嘟囔着这句话。都知道,“国家干部”只是一个名号,充其量也就是个自我安慰。父亲其实同儿子一样,都是需要被认同的人,需要乡亲对他们的需要,需要家人对他们的需要。因为被需要,生活才有了“想头”,工作才有了“干头”。实际上,小人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懂得自我安慰、自我娱乐呢。安慰得久了,往往他们自己也会把这安慰当成了真的,于是更加欢喜。这也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吧。
大山情结。母亲有着大山情结,其实父亲也有,住在山里的人们更有。习惯着住在山里,过着闭塞隔绝而又淳朴快乐的日子,这就是他们的大山情结。大山里的生活是一种单纯的境界,一种不被打扰的纯粹心境。山里的世界比起山外来,少了些世俗纷争,多了些清净悠远,少了些喧嚣繁杂,多了些安然简单。大山情结多少包含了一些出世的意味在里面,也许那就是作者心里的乌托邦,作者没明说出来的小理想。
有趣的是,故事的主角是一老一小两个邮差。邮差是山里与山外联系的纽带。也许这就暗示着,没有彻彻底底脱离尘世而存在的桃花源。大山情结也许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返璞归真的归属感。
在父亲和儿子之间,父亲代表着山里,儿子代表着山外。在山里的三天跋涉中,父子俩经历了从理解到包容到接纳的过程。他们之间的纽带呢,应该是母亲。儿子爱着母亲,丈夫爱着妻子,在这一点,他们是共通的。在三天的近似于仪式的跋涉后,父亲和儿子交换了位置,山里的人住在了山外,山外的人走向了山里。而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在跋涉的过程中,儿子已经完成了对父亲的回归。
相比之下,狗的作用似乎就并不那么重要了。也许可以理解为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希望和寄托吧。
音乐。背景一直都是有着浓郁民族气息的配乐,而儿子的半导体里播出的流行音乐又不时打断着这些旋律。尤其是儿子和侗族姑娘的那场对手戏里,半导体中一直播放着外国流行歌曲。是因为年轻吧,年轻的人们带着他们年轻的文化,不断地为这个闭塞的地域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生机勃勃。这又一次证明,作者并不打算构造一个绝对的桃花源。
是一首诗,一首简短而意味深长的诗。一首关于爱,关于包容和感恩的诗
㈣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如下:
一、画面唯美到无可挑剔
霍建起是美术出生,他导演的影片融入了自己的美学风格。影片在湖南湘西山区拍摄,湘西山区风景优美,给影片增色不少,特别是导演专门选择阴雨天拍摄,雾蒙蒙的山和景,整部影片宛如一幅山水画,诗意而唯美。
霍建起导演在画面和构图上的考究,是国内其他导演较少注重的。父亲走在前面时,儿子就走在后面;儿子走在前面时,父亲就走在后面。绝闹黄狗有时在前,有并早罩时落后,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出现在山间。
二、故事朴实无华
整部影片没有特别激烈的矛盾冲突,像是讲述一个平静的故事,娓娓道来,不慌不忙。主人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一个山区乡邮员,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连退休都没有惊动他人。这样的无睁改名英雄,在中国还有很多。
认识他们,可以更懂得无私和伟大。这些无名英雄,不是每个人都被社会公开认可和表彰。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也只是十三亿人中选择那么几个,比重太小。
电影简介:
《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执导,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暂独处却改变了原来的微妙亲情关系,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
该片先后在国内外的金鸡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中获得大奖。
㈤ 那山那人那狗经典影评
《那山那人那狗》这部作品的情节不愿赘述,总感觉是看到开头便知道结尾的作品,值得去品味却是作品中的风景,质朴的画面太过真实,甚至手拍真实得让人心疼。
这应该是国内较毕衫羡早的一部文艺片,翠绿的山,澄澈的水,还有山里人纯净的眼睛,再加上人们一箪食,一瓢饮,素面朝天,知足常乐的悠然生活,完全就是城市人们心目当中的桃花园。
但是很可惜,上映之后几乎没有影院愿意为它排片,被发行商认为无利可图的这部作品,却在日本热映,大受好评,显得十分的讽刺。
影片结尾是儿子独自出行塌颂的背影,或者说不是结尾,而是新的开始,儿子走上父亲的路,像父亲一般尽自己所能继续温暖这世界。
或许是这部作品时间太久远,现在太多的人都能以纯粹客观的来看待它,只是言语当中的美感却不见了!
㈥ 《那山 那人 那狗》影评
漫漫人生路,父亲用行动和陪伴来诠释着他的爱。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是由霍建起执导的,该片背景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湖南山区,讲述
退休乡邮员陪同儿子接任第一程工作,由此父子二人进行了从未有过的心灵对话。整部影片导演以娴熟的画面运用和人物形象、情感的描绘,向观众娓娓道来。
该片对画面的细腻处理是本部作品成功的一大因素。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在本部影片中,导演将色彩渗入画面里,将葱绿的山区特貌贯穿始终,自然地展现了山区人的纯朴气息,同时也奠定了影片的基本格调,故事便在如此宁静清新的环境中徐徐诉说。
孤寂的邮路上,远景镜头下青翠的山,画面里老二跑在前头,儿子背着邮包,父亲紧跟其后。父亲佝偻瘦小的背影也映入了这葱郁大山的风景中,山放佛也是有生命的,它是生命意义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普通山间邮员的生活理念和职业理想。到达第二个目的地时,父亲和儿子站在山坡上看着村庄,父亲交代着儿子。导演巧妙地将人物的服装和村庄的房屋设计为一个颜色,此幅和谐的画面,不仅给观众传递视觉的美感,更充盈表现着他们像大自然般简单纯朴的心地。导演对画面的处理像是追求纪实,每个画面细节都更加清晰地展现给观众,使能够更好地让观众产生真实感与共鸣感。
父亲带着儿子离开村庄时,村民久久站立在村口目送,眼睛里满是对老乡邮员的不舍和感激,没有肆意渲染的画面,只是直抒平叙,却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父亲虽没得到公开的赞扬,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尊重,也表达出了导演对于纯朴乡邮员的尊敬,画面的运用铺开了影片的故事,也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美好,父子两人去参加婚礼,湖南山区特征的婚礼风俗,画面里村民围着篝火跳舞喝酒,民族歌声萦绕,就像一篇唯美、温馨的散文,还有那弥漫在光影音乐中浓浓的情愫,导演始终将画面连贯着故事的发展,由此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
在这部影片中,对于人物形象和情感的驾轻就熟的把握无疑是这部作品成为经典之作的筹兆配码。霍建起导演对父亲这一形象情感的处理是巧妙含蓄的,一隐蚂如全片一直保守宁静内敛的气息,在走第一段山路时,父亲表面说让老二跑慢点,实则是对儿子的关爱,当看到儿子遇人侧身的生硬,父亲在身后轻笑,并淡淡指导,蕴含着微妙难言的父爱。路途中儿子丢下邮包去找父亲,一直内敛的父亲对此大发脾气,影片对此并未详述,而是通过儿子的独白使观众更近一步了解父亲,导演巧妙地将这一次次儿子内心的独白,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拉近父子之间的距离。导演将五婆作为一个引点,她的出场为父亲这一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强烈的推动力,加深了父亲的性格与人品,观众都会为那张白纸所打动,也会为这位平凡的乡邮员所感灶猜埋动,他默默地呵护着人间的爱与真情。导演将父子俩对于国家干部的看法作为切入点,父亲一些狭隘的看法使得形象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影片同时也运用大量闪回镜头,将父亲对儿子脖子上的疤痕疏忽,不解妻子的思念情怀来烘托他的奉献,同时也赋予了人物进行自我梳理的机会,最终儿子亲切自然的叫出爸,导演通过含蓄、温馨的方式,表达他对父爱、人性的理解。让观众记住了年轻而有朝气的小伙,更记住了那位平凡纯朴的父亲。
㈦ 那人那山那狗讲述了一个什么主题
《那山、那人、那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影片充满着山乡风味,人物、故事虽然简单,但颇耐看,一个退了休的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涉水过山走田埂,一路走来是一路的父子情,让儿子理解过去二十多年父亲所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父子俩的心路,终于走到凳核一起来了,有了共枣弯掘同语言了,彼此有了更深切的亲情。大概,这就是二十多年来的补偿吧。影片一点也不啰嗦、说教,倒是十分清新、自然。影片展示的湘西迷人闹迟风光也是一大看点。
㈧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及电影背后的故事
今天上午,无意中刷到一个电影短视频推荐,说1999年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尽管获奖(在第19届金鸡奖的评选中,获得最佳电影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但各大电影发行公司都不感兴趣,导致电影几乎没有票房收入,差点让我们错失一部优秀影片。然该影片却在日本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获得2001年度“日本电影笔会”最佳外国影片第一,“日本电影艺术奖”最佳外国电影奖,“每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第一,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外国影片第四等多项大奖。电影在日本上映后,取得8亿日元的票房(日本的独家发行权被一个日本人8万美元买断),同名小说更是在日本发行近8万册。该片也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中获得大奖。
电影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没有大牌明星的加盟,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国内不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情节简单、故事节奏缓慢、老套,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讲述八十年代湖南乡村里,体弱多病的老邮差即将退休,而接班的人正是他的儿子,儿子第一次去送信的时候,父亲还不放心,就跟着一起去了,在漫长的山路中,父子俩头一次感觉时间竟然过的这么慢,父子二人三天两夜的邮递之旅,那份时刻流淌出来的父子亲情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影片不卖关子、没有悬念、更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技,有的只是父亲和儿子的情和义。电影诗意的画面、淳朴的民风、纯粹的情感、暖人的意境,平实、隽永、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征服了日本观众。电影本身的基调就是中国古典美学和儒家“温柔敦厚”的感觉,一片山、一条路、一个人、一只狗牵着你的视线融入原始的绿色中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平凡中的动人情感都是最令人向往的,山里人淳朴的民风,这也是影片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邮递员“其实是个极富意味的意象,邮递员是乡村心灵与情感的纽带,开始儿子对父亲的不理解也掺杂着对于山村情感的怀疑,然而这风尘仆仆的一路,见识了无数乡民们质朴热切而又良善的灵魂,儿子终于体会到了其中的意味,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邮递员这一职业所承载的意义。有的人说这部电影太过于理想化,清新秀丽的风光与淳朴良善的村民,并不完全符合真实的乡村。但其实,霍建起导演就是有意将阴暗的那一面剔除掉,造梦般地只展现真善美的一面。被遗忘的亲情在短短的三天两夜中被找回,似乎过于理想化,但它也代表着现代人不可企及的人生之梦,作为一个闯进导演行列的美术工作者,霍建起就是一个文艺派,他曾经说过,电影就是要有漂亮的演员,漂亮的颜色,漂亮的音乐,所以在他今后的影片中,他都做到了完美,所有的场景都被他拍的如梦似幻。有个性的导演当然更让我们喜欢。
电影对于观众的影响可能就是去找寻那段遗忘的情感,还有自然界中的美感,我们可以寄情于山中,好好的欣赏这部作品,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享受一下来自心灵上的慰藉,也许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会让人迷失方向,但温暖的电影会让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电影是典型的“柴米油盐式”的感动,是传统的中国电影,在儿子由衷的喊出了一声“爸爸”的时候,老人一辈子孤独的工作,从那一刻起,便获得了最大的满足。人类世界共同的主题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爱的渴望,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影片来唤醒人们心中的温情,这也是全世界各国能够交流的方式。
电影中对于乡村图景的诗意隽写、对于人性中纯净本真一面的刻画淋漓尽致。表面上,这是一个亲情故事,父与子从隔阂到相互谅解,但实际上这是两代人的承接,是人生关系的对位互转,从父亲背儿子逛庙会到儿子背父亲趟水,这个人生过程不仅是岁月匆匆中的生老病死,更是代际关系的更迭与和解。电影的上映日期,正是一九九年。世纪之末,文化冲击、浪潮迭起,市场经济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物质至上的观念渐渐被推崇,金钱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唯一目标,而属于人类本真的关怀与情感,正在钢铁森林的城市里渐渐消失。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霍建起拍出了《那山那人那狗》,用极度理想化的乡村图景,唤起人们对于昔日朴实的价值观的怀念。山里人为什么不走出大山?因为脚只有在鞋子里才踏实。曾经的那些质朴的感情和关怀,正是人们心灵的依托和存在的根基,现代人渐渐迷失了这些东西,就如同离开了鞋子的脚一样,无法踏上,变得浮躁而空虚。仿佛就像旧时光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国人对待感情是含蓄内敛的,尤其是父爱,父爱总是深沉,严肃但又不缺乏温柔。看到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有“质感”说不出为什么,就像一杯好茶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它的好。感情、事业、人生,复杂又细腻,配合上导演那绝佳的镜头语言,无可挑剔。虽然社会进步了手机、微信通讯遍布每一个角落,但这些沟通方式似乎缺少了一点温暖。纸质的书信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回忆。
片子中所展现的敬业精神、传承精神、匠人精神,让日本的一些政府机构以及个别党派把它作为教育片要求下属职员观看,邮政事业厅甚至要求所有工作室的外墙上都要贴上这部片子的海报。彭见明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也借着电影的风,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为高等学校国语教材和中学教材,并被日本放送协会制作成盲人播放读物,由日中通讯社把小说印刷成了日中文对照单行本。
这部片子在豆瓣评分9.8分,且不说评分是否客观,是否真实反映片子的质量,但作为一部文艺作品,肯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没有看过,还是推荐看一看再做评价。
㈨ 《那山,那人,那狗》的影评
第一篇: 《那人那山那狗》影评——朴实之美人说朴实之美方为真谛,我想真正的美丽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有内自外散发出的美才是真美。翠绿的画面里没有一张不散发着这样的朴实的美感,多远景的镜头描摹这青翠的山,孤寂的邮路上演绎着一个平凡的故事。整部电影从摄影风格上来说像是追求纪实,大量的远景来表现山,山仿佛也是有生命的,它是生命意义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普通山间邮员的生活理念和职业理想。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邮递员的一生在一趟护送儿子上岗的邮路过程中得以体现。山仍是那座山,狗仍是那条狗,只是人换了,邮路的生命意义却没有消失。一条漫长、崎岖、孤寂的邮路上,书写了老邮员的一生和刚开始的新邮员的生命历程,他们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邮员中的一个,用朴实和敦厚的品质感动着成千山万关注着他们的人。他们有着山一般的沉默,淳朴、不张扬,却也有着山一样高尚、深沉、厚重。与其说是父亲陪着儿子走过一趟邮路,不如说是儿子在邮路上历经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父子之间心与心的交谈。画面一开始就用远景来表现山,孤寂而美丽的山。紧接下来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一对有着陌生感的父子,陌生的仿佛只是相识,好像还有一丝硝烟的味道。儿子照着镜子,显然对自己即将成为一个邮员,一个国家干部是很认同的,可是我们也看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生疏和不理解。作品通过镜头的切换描绘出一个“距离”,父亲与儿子之间的距离:父亲和狗走在山间孤寂的邮路上,儿子和母亲在家中的空间对立场景;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沟渠在一次邮路上获得释然。影片中父亲与母亲的相识场面的蒙太奇效果又为这条寂寞的邮路添加了一点浪漫的色彩。整部影片采用绿色为大背景和基色调。绿,一种寓意生命色彩的颜色,欣欣向荣。曾经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对那种父子间不语的感情仍然记忆犹新,它和作品中的父子一样是父对于子深深地爱。狗在中国的定义是忠诚,就像是老邮员对自己有的事业的忠诚一样,自然的与山融为一体,陪答看似简单却和谐统一。山、人、狗,是山承载了人的意义,是狗彰显了人生的内蕴。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影片一直都在诠释着这个问题,是一个人活着动力,做人处事的原则和有担负的责任感。美丽的乡间风景和着清新的音乐,纯朴到有些憨厚的父亲和略显浮躁的儿子一起走在乡间的邮路上!对于父亲,这是一种责任的终结,里面承载着自己生命中的太多重量;对于儿子,这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送信过程中对于自身责任重要性的渐渐认可、在此过程中与从未有过心灵对话的缓乱岩父亲慢慢和解乃至最终理解父亲。这样复杂的转变发生在三天的送信过程中。镜头推到父亲在儿子背上默默掉落的两滴眼泪,儿子看着父亲佝偻的身躯时复杂的表情,影片将这一情绪一直持续到父亲在家门前看着从此踏上自己为之奉献了一生的乡间邮路的儿子时候的怅然若失和欣慰的情绪时最后升华!侗家姑娘和倚门企盼的瞎眼老妪,希望和责任。这是儿子以后生活道路的两个推动点,是这条邮路承载的称之为希望的东西,还有那如山般厚重的人生,它们亦如我们的人生,要在朴实中见唯美,真实中显纯净。 第二篇:
因为喜欢刘烨演的电影,所以看了“那山那人那狗”,才发现居然是一部那么令我感动的影片,只是,这份感动是淡淡的,像阳光、空气和土地所带给我的那样一份深厚而平实的感动。
一条在今天这充满浮躁与喧嚣的时代显得那么乏味与孤独的邮路,书写着老邮员的一生和即将开始的、儿子的人生。在老邮员陪着儿子走过曲折而漫长的邮路、在父子俩于邮路上完成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在儿子终于读懂了父亲和这条邮路的意义时,我们,是否也在长长的邮路上读懂了——“人生”这条路?
曲折而漫长的邮路,好像我们人生的长路。面对人生,我们常常会问:人生有意义吗?就像老邮员的儿子无法理解和体会在孤独的邮路上行走了一辈子的父亲:这样孤独地走,有意思吗?这样只是一味付出、没有任何回报、甚至连一封感谢信都没有的人生,有意义吗?——其实,这岂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诘问?这难道不是人类面对冥扰御冥上苍所发出的诘问?——人类这样的活着,有意义吗?
是的,有意义吗?
影片中的老邮员用他的人生给了我们答案:邮路本无意义,如果只为“活着”而走,它将被走的很孤独、很乏味,而当你在邮路上洒下一路深情与挚爱,你的邮路就可以被走的很丰富、很多彩,甚而成为一条充满爱和希望、通向爱和希望的桥梁——这样的你,才是在生活着,而不只是活着。
是的,人生本无意义,只有用“爱”才能给人生赋予意义,只有用“情”才能将人生绘成美丽的画卷,这样的情与爱,是人类的阳光、空气和土地,博大而宽广——葱茏与生机就是它的意义。
大地无言、美丽的山川与河流无言,那像青山、大地般朴实、奉献的人民亦无言,她们静静地滋养着我们,爱着,却不求任何回报——而这,不正是我们生命的源?可她们又何曾得到过掌声和礼赞? 江河虽然无言,人民虽然无言,可我们又怎能忘记这生命的源?怎能不永怀一颗感恩的心?
多想说:不要让欲望的火继续焚毁我们的土地和江河,不要让虚荣势利的眼再去灼伤那些像土地、空气、阳光般虽“廉价”却是我们生命之源的人民。
难道,我们是在施舍我们的善良和仁慈?——谁能在阳光和大地面前谈施舍?谁能在人民面前讲仁慈?除了感恩与回报,我们还能有别样的感情?感激那些不知疲倦、用汗水浇灌着生命、用挚爱书写着人生意义的人们;感激那些像大地般朴实无言、应该被感激却常常在现实中昂不起头颅的人民——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最高的礼赞难道不应该给予他们?
是的,应该收回所谓的“现代人”因为无知而流露出的不可一世了,让我们时时轻叩自己的灵魂:向恩泽于我们的大地和劳动者感恩了吗?已除去我们眼中因浅薄无知而流露出的傲慢与优越了吗?
让我们的民族学会感恩,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感激,让我们的土地不再哭泣,让我们的人民不再羞怯——把属于大地和人民的尊严还给他们。让我们学会——在大地面前谦卑
我忘了自己思绪的源头了吗?是的,没有。我忘不了“那山那人那狗”, 那幅自然而美丽的画卷,那带给我阳光、空气和土地般温暖的感动,那满眼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葱绿。——是的,我感谢“那山、那人、那狗”。
㈩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想对这部电影说的内容有很多,自从看过以后几年来一直念念不舍,思想上老惦记,这种情结在饥渴于别的影片根本打动不了自己的状态下尤为干着急,于是欲把往日的感悟先跨越时空总结了,再倾诉给大家听,但猛然掏空蕴藏这么久的心里话又不知由何处理起,毫无头绪,很直观的表达冲动就是夸奖加溢扬,把它形容成完美在世间的解词,甚至未来每遇见一部国产影片都会自觉地拿出它做比较,挑刺,权衡。
与其说电影本身拍得优秀,不如归功于观赏过程中把我弄哭好几回,致使促成最终将它奉作经典的动机,骨子里软弱些才搜咐比较对单纯事件敏感,诸位赞同吗?我是男人,但从不介意坦诚相待,哭就是哭了,痛快地发泄比自咽苦水要舒服很多,埋头害羞的难堪永远不能取代真情意开花般自然流露。泪,只是洗刷心扉的药皂而已;哭,似一种滤涤功能。
再聊聊影片。
影片中故事的起源发生在湖南小山村里,主要角色构成一家三口,包括辛苦半辈的乡邮员父亲,子承父业的儿子,慈爱寡欢的母亲。父亲每日例行公事地忙碌着,穿峰踏岭为乡亲们传递信笺,儿子接班后也在送信路程上体验到父亲的善良与执着,还有母亲毫无怨言的等待。真正打动我的是血脉亲情内的温性与细腻,在父亲退休前最后一次持岗,在儿子上任前接纳父亲传授帮助时,涵蓄地解释了隔代人的复杂关系,交流异议与最终情势转换。
父亲扮演者是滕汝俊,儿子扮演者刘烨,导演霍建起。
霍建起是美工出身,得意任何养眼元素的游刃把握,他的作品既世枝纯忠实还原农村质朴的原色又浪漫地虚建起田园风光,偏好出游的朋友看他电影已经基本令视觉达到了远足目的。影片中的天然景色都俊奕得称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旖旎低旋的雾气,缤纷落尽的斜阳,一切那么恬淡容谐,仿佛早早避开世俗嘈扰,若平静安静,若铺张游离,像水墨画,像动态的诗,渲染着叙事的深刻与衬托主题的鲜明。
一次父子共赴的邮路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收获丰盛而且干净简单,也许生命就如那父子行业间的遗传和圈状的工作路线般,充满循环。在崎岖路途间互相了解,悄然注目彼此的态度细节,儿子的独白与父亲记忆里的闪回,父亲的搭橘反复叮咛与儿子的漫不经心。如果父子在行程起点选择了继续到底,那影片中的配角就像驿站般戏剧性地逐个登场,铺垫任何能激聚感人后果的前提,及时触发。村委会接待人的诉苦规劝,盲人五婆的守门期盼,侗族姑娘的婚礼邀约,转娃求学的初衷目的。当临近结尾时,当儿子见识一路历端后,安然被父亲近乎伟大的奉献精神感染时,他无意识地喊出成熟后的第一声“爸”,父亲多年积怨被寻常情理淡淡释怀了,然后依旧沉默地爱着儿子,轻抚着儿子的宽肩。主题可见人性的深刻。
所以至今我看无数遍仍把持自己初次品位这部电影时的慷慨与触心,虽然难以担保是否还在同一桥段设计中那么哀恸过。于是乎发现哭也是有阶段有主次的,由惊喜不暇到沉稳地遥望,可以流量小速度缓慢,也可以汹涌澎湃大开大合,忍不住,拿得起放不下,思考着伺机奉贤出虔诚眼泪以证明感性上依旧清白。
还记得儿子背爸爸渡溪那场戏么,在群山环抱的冷水间,在淡雅天绿的背景下,凭两人记忆镶嵌进几多父子之亲。于是,父亲的执意唤起儿子行动的体谅关怀,瘦弱老迈的他伏在他肩上享受回报时哭了。看着行同于你我身边又似是而非的角色替代,生活联想被逐渐模糊,谁又不被熟悉的关系暗示内心,共同接受洗礼?然后,空灵音乐再度嘹响,再次贯穿整部故事也微妙地鼓动观众的感情。多么诚挚的一瞬啊,适才发现,经历那短暂温馨的知觉陶醉时,我早已泪流满面。
艺术影片因为没有题材格调的局限,所有要表达的世态沧桑或人间冷暖都是信手拈来的主题,各国如此。失去条条框框的约束往往就失去了一定的欣赏群,必定世界上懒动脑筋的观众多些,所以艺术家自慰的顶点多在电影节获个奖什么的,评委们见多识广必可以证明荣誉该肯定哪个集体兼个人。我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暂且把能否看哭你当个范围圈子,行使优劣之分。外行给专业大局定义显得有观点没论点,缺乏道德,说实话我也不想主观地把能让自己哭的电影就标榜为好电影,但语境需逆向推理,毕竟霍导的电影能让我哭,别的电影为什么不能?
当初有部欧洲电影叫《黑暗中的舞者》,获大奖后被媒体比喻为影院催泪弹,我首先说非常喜爱此片,自己看时更哭得一塌糊涂,但痛罢总觉得拿生化武器形容艺术品有些表象化,太重视悲伤效果而妄断尽对观者的引领期盼,我在这里也借比喻寄托些对《那人那山那狗》的敬慕:像泪腺旁一颗死穴,温柔中招,无力抵抗,任涕飘零